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temperature stabi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optimization of laser powder bed fusion 316L steel after controlled annealing
1
作者 LI Wen-qi MENG Li-xin +3 位作者 ZHANG Qian-fen LU Hui-hu NIU Xiao-feng HOU Hu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4期1179-1193,共15页
The research demonstrated that 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coupled with controlled annealing at 1200°C,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coincidence site lattice(CSL)grain boundary,thereby achieving... The research demonstrated that 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coupled with controlled annealing at 1200°C,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coincidence site lattice(CSL)grain boundary,thereby achieving an outstanding synergy of enhanced strength and exceptional ductility.The plastic deformation behavior,strain hardening behavior,and fracture behavior of LPBF 316L steel annealing at 1200℃for 20 h were studied through quasi-in-situ tensile process.It was found that LPBF 316L steel formed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deformation twins during the tensile process,and the formation of twins changed the crystal orientation,thus promoting further slip and crystal deformation.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slip and twin promoted higher plasticity.LPBF process coupled with controlled annealing at 1200°C for 20 h leads to a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613 MPa and total elongation of 7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powder bed fusion heat treatment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mechanical behavior plastic deformation behavi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强Al-Zn-Mg-Cu合金的形变热处理研究进展
2
作者 范才河 李济 +2 位作者 胡泽艺 武帅 阳建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共10页
通过形变热处理提升Al-Zn-Mg-Cu合金的性能,是超高强Al-Zn-Mg-Cu合金的研究重点之一。为了得到超高强Al-Zn-Mg-Cu合金,国内外学者对形变方法、热处理和形变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科研成果,推动了超高强铝合金的发展和... 通过形变热处理提升Al-Zn-Mg-Cu合金的性能,是超高强Al-Zn-Mg-Cu合金的研究重点之一。为了得到超高强Al-Zn-Mg-Cu合金,国内外学者对形变方法、热处理和形变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科研成果,推动了超高强铝合金的发展和应用。综述了典型的形变方法、热处理工艺和形变热处理工艺,通过对比分析形变热处理特点,阐明了形变热处理对超高强Al-Zn-Mg-Cu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腐蚀行为及断裂韧性的影响机理,展望了形变热处理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旨在为超高强Al-Zn-Mg-Cu合金的成分设计、制备技术及性能进一步改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铝合金 形变热处理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及热处理对核用TiVTaNb难熔高熵合金冲击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殷雪 豆艳坤 +3 位作者 贺新福 靳柯 杨文 徐海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2-460,共9页
难熔高熵合金是由多种难熔元素形成等原子比或近等原子比的多主元合金,由于其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抗辐照性能,有望作为新型抗辐照结构材料应用于新一代先进核能反应堆系统。本文针对具有强塑性匹配的TiVTaNb高熵合金,... 难熔高熵合金是由多种难熔元素形成等原子比或近等原子比的多主元合金,由于其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抗辐照性能,有望作为新型抗辐照结构材料应用于新一代先进核能反应堆系统。本文针对具有强塑性匹配的TiVTaNb高熵合金,研究了冷轧及热处理对TiVTaNb难熔高熵合金冲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冷轧及热处理可显著提升合金的冲击性能,均匀态TiVTaNb合金的冲击吸收能为11.92 J,为铸态TiVTaNb合金冲击吸收能(5.15 J)的2.3倍,均匀态TiVTaNb合金的裂纹形成能及裂纹扩展能均提高,分别为铸态TiVTaNb合金的1.33、2.88倍。均匀态合金的冲击断口上出现了明显的纤维区,且剪切唇面积及弯曲程度均明显大于铸态。铸态合金冲击断口上的韧窝小且浅,而均匀态合金断口上的韧窝相对大且深,并且在大韧窝中还分布着许多小韧窝,可更多的耗散冲击能量。铸态及均匀态合金的冲击变形均由位错和孪晶协同主导,但是均匀化后的合金在冲击变形过程中位错密度明显升高,变形孪晶数量增多,为合金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冲击性能改善和抗裂性能增强的主要原因。相关结果将为核反应堆先进结构材料的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熔高熵合金 冷轧及热处理 冲击性能 抗裂性 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Z931镁锂合金热变形行为及组织性能演变规律
4
作者 吕云翔 卢振 +4 位作者 武练梅 李霏 易满满 高诗情 夏祥生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144,共7页
目的研究LAZ931镁锂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及其对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以及热变形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热压缩变形实验获得了LAZ931镁锂合金在变形温度为150~300℃、应变速率为10^(-3)~1 s^(-1)条件下的热压缩曲线,建立了其本构模型... 目的研究LAZ931镁锂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及其对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以及热变形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热压缩变形实验获得了LAZ931镁锂合金在变形温度为150~300℃、应变速率为10^(-3)~1 s^(-1)条件下的热压缩曲线,建立了其本构模型与热加工图,研究了热变形对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并采用等温锻造的方法制备了锻态镁锂合金,研究了变形工艺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LAZ931镁锂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通过动态再结晶显著细化了微观组织,且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两相晶粒尺寸逐渐长大;等温锻造可显著改善合金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与延伸率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逐渐降低,在250℃、10^(-2)s^(-1)名义条件下进行锻造后,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分别达到175 MPa、195 MPa和21.8%,较原始材料分别提升了28%、18%和82%。结论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LAZ931镁锂合金具有优异的热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锂合金 热变形 组织演化 动态再结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道次和多道次轧制对Ti-42Al-9V合金板材组织及其影响研究
5
作者 唐芃 梁国正 +3 位作者 徐小坤 张树志 张新宇 刘日平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0,共12页
目的对锻态Ti-42Al-9V合金进行单道次和多道次高应变速率轧制,研究2种加工条件下板材的显微组织、变形机理,分析轧制态合金的断裂机理。方法通过高应变速率轧制技术,探讨了单道次、多道次高应变速率轧制板材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和变形机... 目的对锻态Ti-42Al-9V合金进行单道次和多道次高应变速率轧制,研究2种加工条件下板材的显微组织、变形机理,分析轧制态合金的断裂机理。方法通过高应变速率轧制技术,探讨了单道次、多道次高应变速率轧制板材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和变形机理。结果Ti-42Al-9V单道次轧制板材主要由针状的β/γ混合组织和块状的α_(2)/γ片层团组成,呈双态组织,在高温下,α相产生了孪晶。多道次板材组织主要由(α/α_(2)+γ)片层团和分布于片层团边界处的残余β相和γ相组成,其组织演化主要与(α/α_(2)+γ)片层团的破碎分解有关,即发生了动态再结晶行为。结论在单道次高应变速率轧制过程中,块状α相的边界处存在应力集中,容易造成位错堆积,因而动态再结晶往往会优先发生在块状α相的边界处,形成细小的再结晶晶粒。而α_(2)/γ多道次高应变速率轧制板材中的片层团在动态再结晶过程中的变形机制为以下3种方式:片层的球化、孪晶诱发形核、弯曲和扭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42al-9V合金 锻造 高应变速率轧制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Al-AFA耐热钢高温蠕变行为研究
6
作者 郭俊卿 刘玲 +2 位作者 孙红英 田德阳 陈拂晓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1-158,共8页
面向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用钢,设计、制备了5.5Al-AFA耐热钢材料,基于不同加载应力条件的蠕变实验与微观组织分析,研究了该耐热钢的蠕变特征与蠕变损伤机理。结果表明,该耐热钢具有典型金属材料的蠕变特征,加载应力对蠕变断裂时间影响显著... 面向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用钢,设计、制备了5.5Al-AFA耐热钢材料,基于不同加载应力条件的蠕变实验与微观组织分析,研究了该耐热钢的蠕变特征与蠕变损伤机理。结果表明,该耐热钢具有典型金属材料的蠕变特征,加载应力对蠕变断裂时间影响显著,在温度为750℃、加载应力为120和250 MPa下的蠕变断裂寿命分别为1711和1.5 h,材料表观应力指数达5.18,蠕变机制为位错攀移,蠕变激活能为418.44 kJ·mol^(-1)。蠕变过程中析出的脆性σ-FeCr相导致应力集中与材料断裂,失效形式为微孔密集型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5al-aFa耐热钢 变形特征 高温蠕变机制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热处理调控AlCoCrFeNi_(2.1)高熵合金组织及性能
7
作者 王鹏辉 张晓波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高熵合金因兼具高强度、高韧性、高温力学性能、抗氧化、耐腐蚀等性能,近年来成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共晶高熵合金结合共晶合金及高熵合金的优点,使得铸造大尺寸构件成为可能.通过冷轧及退火来调控合金的力学性能,采用XRD、SEM、EDS及... 高熵合金因兼具高强度、高韧性、高温力学性能、抗氧化、耐腐蚀等性能,近年来成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共晶高熵合金结合共晶合金及高熵合金的优点,使得铸造大尺寸构件成为可能.通过冷轧及退火来调控合金的力学性能,采用XRD、SEM、EDS及拉伸试验研究了共晶高熵合金经不同温度退火后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合金经冷轧30%后,抗拉强度得到异常提升,但延伸率骤降.冷轧30%后在800、900、1 000℃退火,组织由部分再结晶逐渐转变为完全再结晶,且晶粒略微长大.800℃退火后存在变形的大晶粒和再结晶的小晶粒,多种强化机制协调作用,使得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1 272 MPa、12.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高熵合金 形变热处理 异质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T形件激光加热诱导变形行为研究
8
作者 张敏 李东明 +1 位作者 曹天啸 张驰航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102,共9页
以高强铝合金薄壁整体构件的主要结构单元T形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建立了激光成形热力耦合模型,利用Rofin光纤激光器进行了T形件激光成形实验,通过实验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激光... 以高强铝合金薄壁整体构件的主要结构单元T形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建立了激光成形热力耦合模型,利用Rofin光纤激光器进行了T形件激光成形实验,通过实验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激光成形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应变场,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光斑半径3个关键工艺参数对弯曲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功率对7050-T7451铝合金T形件自由侧变形的影响最大,扫描速度次之,光斑半径影响最小。在激光功率为200 W、扫描速度为1 mm·s^(-1)、光斑半径为6 mm的工艺参数下,T形件产生的弯曲角度最大,最大弯曲角度为0.107°,发生在扫描线54.17 m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T7451铝合金 激光加热成形 热力耦合 有限元仿真 变形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Mg-Li-Al-Zn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斌 冯林平 +2 位作者 钟皓 周铁涛 刘培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76-979,共4页
根据Mg Li二元合金相图及Al,Zn元素在合金中的作用 ,设计了一种新的 β基变形镁锂合金 (Mg Li Al Zn) ,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法对合金锻造、轧制和轧制退火态的组织及合金相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该合金轧制退火态具有比较理想的组织 ... 根据Mg Li二元合金相图及Al,Zn元素在合金中的作用 ,设计了一种新的 β基变形镁锂合金 (Mg Li Al Zn) ,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法对合金锻造、轧制和轧制退火态的组织及合金相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该合金轧制退火态具有比较理想的组织 .不同状态合金的拉伸性能表明 ,轧制退火态下合金具有最高的强度和屈强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织 热处理 变形镁锂合金 合金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高强变形锌合金ZAT10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荐 匡旭光 +4 位作者 姚建军 刘凡 郭欣 刘芙蓉 周宏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303-3308,共6页
以高强变形锌合金ZAT10为研究对象,通过热分析仪(DSC)、X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力学性能测试以及模拟海水腐蚀实验,研究高强变形锌合金的相组成以及热处理对高强变形锌合金的相组织、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以高强变形锌合金ZAT10为研究对象,通过热分析仪(DSC)、X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力学性能测试以及模拟海水腐蚀实验,研究高强变形锌合金的相组成以及热处理对高强变形锌合金的相组织、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变形锌合金ZAT10是由η锌相和(α+η)相的层片状共析体组织组成;280~300℃热处理1 h使ZAT10锌合金层片状共析体组织转化为粒状组织,350~360℃热处理1 h则层片状组织消失;热处理温度从250℃升到350℃,ZAT10合金的抗拉强度由391 MPa增加到498 MPa,伸长率由20%下降至5%;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变形锌合金 ZaT10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模数齿轮断续滚齿热力耦合建模与试验研究
11
作者 夏宁伟 刘辉华 +2 位作者 杨国祥 王俊 周长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7,共10页
小模数齿轮加工过程中,滚齿切削时易于产生显著的热变形,进而影响其尺寸精度和服役性能.基于展成法加工原理和齿坯材料切除机制,提出小模数齿轮断续滚齿切削热力耦合计算模型.设计多级滚切速度下的钢制小模数齿轮试件试验,测算试件表面... 小模数齿轮加工过程中,滚齿切削时易于产生显著的热变形,进而影响其尺寸精度和服役性能.基于展成法加工原理和齿坯材料切除机制,提出小模数齿轮断续滚齿切削热力耦合计算模型.设计多级滚切速度下的钢制小模数齿轮试件试验,测算试件表面缺陷、粗糙度与公法线偏差.对比公法线偏差测量值和塑性应变仿真值,验证上述计算模型的正确性.研究齿轮模数、切削速度和传热条件对切削应力、表面温度及热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切削应力水平与模数负相关,与切削速度正相关;齿面缺陷密集度、表面温度和热变形均与切削速度正相关.适当降低滚刀转速、减小滚刀直径及强化切削区对流换热,可减小滚齿热变形,提高齿形精度和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模数齿轮 齿轮加工 热力耦合 传热 热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增容PPO/PA66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Ⅱ.力学和耐热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欧阳文斌 程奎 沈经纬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9-22,共4页
用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 (SMA)增容PPO/PA66,能明显提高PPO/PA66共混物的强度、刚性和韧性 ,对于富PPO共混物尤为明显 ;共混物的热变形温度随PPO含量增加而升高 ,随SMA用量增加而降低。根据共混物形态结构随PPO和SMA含量的变化 ,对共混... 用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 (SMA)增容PPO/PA66,能明显提高PPO/PA66共混物的强度、刚性和韧性 ,对于富PPO共混物尤为明显 ;共混物的热变形温度随PPO含量增加而升高 ,随SMA用量增加而降低。根据共混物形态结构随PPO和SMA含量的变化 ,对共混物的增容和增塑效应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 聚苯醚-聚酰胺66合金 组成 力学性能 热变形温度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工艺对Fe-30Mn-3Si-4Al TWIP钢力学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包卫平 熊志平 +1 位作者 赵艳君 任学平 《精密成形工程》 2010年第1期5-9,共5页
采用拉伸性能测试、金相观察、SEM和EDS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Fe-30Mn-3Si-4AlTWIP钢微观组织、拉伸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材料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冷却速度越快,TWIP钢的延伸率和强度越高;热处理后... 采用拉伸性能测试、金相观察、SEM和EDS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Fe-30Mn-3Si-4AlTWIP钢微观组织、拉伸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材料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冷却速度越快,TWIP钢的延伸率和强度越高;热处理后其室温组织为含有退火孪晶的单一奥氏体,冷却速度越小,奥氏体晶粒和退火孪晶的尺寸越大。拉伸时发生典型的延性断裂,在拉伸过程中退火孪晶转变成形变孪晶,使材料的塑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P钢 热处理 退火孪晶 形变孪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力学循环对SiCp/2024Al复合材料塑性变形抗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帆 张国定 +1 位作者 李小璀 蒋晓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2,共3页
实验研究了预力学循环对退火及T6处理状态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塑性变形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热处理状态复合材料的预力学循环效果不同。对退火态复合材料,预力学循环对塑性变形抗力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力学循环应力幅度σa:在... 实验研究了预力学循环对退火及T6处理状态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塑性变形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热处理状态复合材料的预力学循环效果不同。对退火态复合材料,预力学循环对塑性变形抗力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力学循环应力幅度σa:在较低σa条件下,宏观屈服强度无明显变化,而少数几个循环即可提高微屈服强度,但循环次数再增多,微屈服强度也基本不变;随σa的升高,宏观及微屈服强度均有较明显的增高;但当σa过高时,将会因微结构损伤造成宏观屈服强度和微屈服强度急剧下降,即存在一个最佳的σa,使各级塑性变形抗力达到最高。对T6态复合材料,预力学循环提高塑性变形抗力的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预力学循环 塑性变形抗力 微屈服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对海上风电承台混凝土的温度场及应力场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谭妮 张国新 +1 位作者 项建强 周兴政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22,共13页
海上风电承台为大体积钢筋混凝土,钢筋除具有限裂作用外,还可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影响温度场的发展及分布,在对承台进行温度场、应力场仿真分析时钢筋的作用不容忽视。模拟每根钢筋的精细算法计算量过大,而按配筋率进行平均等效... 海上风电承台为大体积钢筋混凝土,钢筋除具有限裂作用外,还可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影响温度场的发展及分布,在对承台进行温度场、应力场仿真分析时钢筋的作用不容忽视。模拟每根钢筋的精细算法计算量过大,而按配筋率进行平均等效的算法又忽略了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一种针对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的热学与力学参数等效计算方法,旨在反映钢筋宏观作用的同时,体现钢筋的局部作用。利用小尺寸有限元模型验证了该方法在预测钢筋混凝土的温度场与应力场变化上的有效性。利用提出的算法,以乐亭海上风电承台为例,通过比较等效钢筋混凝土(ERC)模型与不考虑钢筋的混凝土(PPC)模型,详细分析了钢筋对承台混凝土温度和应力演变的作用。仿真结果揭示,钢筋能降低承台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承台内部中心处降低约1.2℃,在钢筋密集区域处的最高温度降低超过8℃,其内外温差也明显降低。承台表面混凝土在升温前期产生拉应力,内部混凝土在降温后期产生拉应力。在钢筋作用下,表面拉应力降低了0.34 MPa,降低率达到22.37%,内部拉应力降低了0.87 MPa,降低率达到24.79%。钢筋作为低热阻通道具有较强的导热能力,有效降低了承台内部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及承台内外温差,减少了承台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其次,钢筋和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差异,使周围混凝土在降温后期产生压应力,进一步降低了承台内部混凝土区域的最大拉应力,降低了承台混凝土的开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承台 大体积混凝土 钢筋仿真 导热作用 温度应力 混凝土 变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温变形对2091Al-L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李仁顺 王佐义 高景详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5-28,共4页
用透射电镜和电子拉伸机研究了预温变形对2091Al-L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80℃温变形30%和190℃时效5h的合金具有最佳的强度和塑性配合,而且加速了时效动力学过程。其原因主要是180℃预温变形时... 用透射电镜和电子拉伸机研究了预温变形对2091Al-L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80℃温变形30%和190℃时效5h的合金具有最佳的强度和塑性配合,而且加速了时效动力学过程。其原因主要是180℃预温变形时产生均匀分布的位错亚结构,促进晶内s’相细小均匀地析出以及减少或消除晶界沉淀相的析出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温变形 机械性能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u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利军 张晓波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1-74,共4页
采用电沉积工艺结合两次热轧工艺制备Al/Cu复合材料,对冷轧态变形后Al/Cu复合材料和时效后冷轧态Al/Cu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室温拉伸性能和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轧态Al/Cu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良好,Cu以颗粒形式存在,时效后颗粒均匀分... 采用电沉积工艺结合两次热轧工艺制备Al/Cu复合材料,对冷轧态变形后Al/Cu复合材料和时效后冷轧态Al/Cu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室温拉伸性能和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轧态Al/Cu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良好,Cu以颗粒形式存在,时效后颗粒均匀分布在铝基体中,但时效温度为150℃和180℃时,组织中出现了微裂纹;冷轧变形后Al/Cu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显著的提高,对冷轧态复合材料进行时效处理后得到,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强度明显下降,但80℃-10 min时效后复合材料的强度下降较小,说明此时Al/Cu复合材料中过饱和固溶体的析出弥补了位错的消失,使得复合材料强度得以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次热轧工艺 电沉积 热处理 冷轧变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摩擦釜用机械密封DLC涂层-石墨配副摩擦磨损与温度变形场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天昊 李双喜 +3 位作者 贾祥际 胡鼎国 崔瑞焯 李世聪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1-133,共13页
干摩擦釜类设备的机械密封散热及润滑条件较差,其密封端面存在较大热力变形和磨损问题,对密封端面进行沉积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DLC)涂层强化,可有效降低摩擦系数并抑制端面热力变形以延长密封寿命。基于反应釜的密封结构和密... 干摩擦釜类设备的机械密封散热及润滑条件较差,其密封端面存在较大热力变形和磨损问题,对密封端面进行沉积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DLC)涂层强化,可有效降低摩擦系数并抑制端面热力变形以延长密封寿命。基于反应釜的密封结构和密封环的基体材料以及DLC特性,使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不同厚度DLC涂层在变工况条件下与浸树脂石墨形成摩擦副时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采用实验获得的摩擦系数,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釜用机械密封热-结构耦合分析模型,分析了典型DLC涂层厚度下的端面温度场和变形场,结合实验结果针对DLC涂层的减磨效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无DLC涂层的摩擦副相比,DLC涂层具有优异的减磨效果,在不同pcv值下DLC涂层最大能够使摩擦系数降低43.9%,使磨损率降低67.53%,稳态温度和变形分别平均降低18%和25%左右;6μm DLC涂层相较于2μm涂层形成的摩擦副性能更优,最大能够使峰值温度和变形进一步降低2.23%和2.52%。DLC涂层的使用令端面磨损率、稳态温度、变形量均得到降低,可为干摩擦釜用机械密封延长服役年限和提高密封稳定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釜 机械密封 磨损 数值模拟 传热 端面变形 端面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T梁架设阶段横向温度梯度作用侧向变形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宝君 陈鹏 +2 位作者 贺君 武楠蕾 张飞宇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为控制大跨预制混凝土T梁架设阶段由横向温差导致的侧向失稳,以标准截面预制混凝土T梁为背景,对架设阶段横向温度梯度作用下的T梁侧向变形进行研究。建立截面热传递理论模型,通过热传递有限元分析得到主梁温度时程与分布,并与实测结果... 为控制大跨预制混凝土T梁架设阶段由横向温差导致的侧向失稳,以标准截面预制混凝土T梁为背景,对架设阶段横向温度梯度作用下的T梁侧向变形进行研究。建立截面热传递理论模型,通过热传递有限元分析得到主梁温度时程与分布,并与实测结果对比以验证有限元分析准确性,分析极端环境条件下(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最大温差和最强太阳辐射)截面横向温度梯度分布,提出横向温度梯度多线性分布模式和预制混凝土T梁在横向温度梯度作用下的侧向变形简化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热传递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混凝土T梁顶、底板温差明显,且均产生较大的横向温度梯度;顶、底板及腹板的最高温度均出现在太阳直射边缘,最低温度出现在横向中心位置附近;采用简化分析方法计算预制混凝土T梁在横向温度梯度作用下的侧向变形,并得到不同标准截面梁在极端横向温度梯度下的侧向变形与跨径的关系,可为预制混凝土T梁架设时侧向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T梁 侧向变形 横向温度梯度 架设阶段 热传递分析 温度时程曲线 有限元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及退火对FeCoCrNiN_(0.07)高熵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康亮 梁霄鹏 +1 位作者 李慧中 吴庆波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4-97,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热等静压法(HIP)制备了FeCoCrNiN_(0.07)高熵合金,研究了冷轧变形及后续750℃退火对FeCoCr-NiN_(0.07)高熵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IP态FeCoCrNiN_(0.07)高熵合金为简单的单相FCC结构,在经过轧制变形及后... 采用粉末冶金热等静压法(HIP)制备了FeCoCrNiN_(0.07)高熵合金,研究了冷轧变形及后续750℃退火对FeCoCr-NiN_(0.07)高熵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IP态FeCoCrNiN_(0.07)高熵合金为简单的单相FCC结构,在经过轧制变形及后续750℃退火后无第二相产生。HIP态合金显微组织由大量的等轴晶粒和退火孪晶构成,经过轧制变形后显微组织中产生大量微观剪切带和一些变形孪晶,同时还存在大量的微观应变以及较高的位错密度。冷轧态合金经过750℃退火后发生完全再结晶形成大量细小的等轴再结晶晶粒和退火孪晶。HIP态合金表现出优异的塑性但强度较低,经过轧制后强度显著增大而塑性显著降低,这主要归因于位错强化。冷轧态合金在750℃退火后强度降低伸长率增加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强度的降低归因于再结晶软化作用,而强度优于HIP态归因于细晶强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粉末冶金 冷轧变形 热处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