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埋地换热器理论模型与周围土壤温度数值模拟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新国 赵军 周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2-496,共5页
提出内热源型埋地换热器理论模型,建立换热器周围土壤热湿传递物理数学模型。内热源模型综合考虑热湿迁移、土壤物性等各方面因素,将埋设于土壤中的换热器处理为等效内热源。采用专业多孔介质计算软件Autough2对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着重... 提出内热源型埋地换热器理论模型,建立换热器周围土壤热湿传递物理数学模型。内热源模型综合考虑热湿迁移、土壤物性等各方面因素,将埋设于土壤中的换热器处理为等效内热源。采用专业多孔介质计算软件Autough2对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着重模拟计算不同土壤物性、不同换热器运行方式对单根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场影响的模拟计算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热源 埋地换热器 土壤物性 热湿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模式下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和考核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管勇 胡万玲 +3 位作者 周文和 陈玉英 李志伟 董昕玥 《高等建筑教育》 2018年第4期95-99,共5页
针对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参与式教学法,从领悟课程体系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注重实践教学巩固课堂教学、加强科研实训环节开阔学生视野,以及构建考核方法突出能力培养等方面,探讨热质... 针对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参与式教学法,从领悟课程体系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注重实践教学巩固课堂教学、加强科研实训环节开阔学生视野,以及构建考核方法突出能力培养等方面,探讨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期对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教学改革 参与式教学 考核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地方建环专业改革与实践——以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管勇 胡万玲 +3 位作者 张叶 周文和 胡定科 张洪伟 《高等建筑教育》 2023年第5期39-48,共10页
针对新时期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工作需要,在领悟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课程大纲顶层设计。以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为例,从课程信息和目标介绍、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课程主要内容与... 针对新时期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工作需要,在领悟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课程大纲顶层设计。以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为例,从课程信息和目标介绍、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课程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以及课程推荐资料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课程大纲的设计方法和撰写思路。通过2021年兰州交通大学建环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应用验证表明,该课程大纲设计方法符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合理,有利于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可为工程教育认证其他专业课程大纲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成果导向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课程大纲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热质交换原理和设备》的教学 被引量:3
4
作者 周继军 施伟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7年第4期127-129,共3页
阐述了热质交换原理和设备的课程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认识和体会,讨论了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 热质交换原理和设备 教学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质交换原理和设备课教学体会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寅平 《高等建筑教育》 2003年第4期36-38,共3页
本着加强基础 ,提高能力的原则 ,我院 1 998年开设了热质交换原理和设备课。经过几年的教学 ,我们有了一些粗浅的教学体会 ,本文就热质交换原理和设备课程的教学 。
关键词 热质交换原理和设备 方法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喷淋型全热回收器建模仿真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褚伟鹏 解国珍 +1 位作者 王荣 王亮亮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3年第1期18-23,32,共7页
根据填料喷淋型全热回收器中实际热质交换情况,通过合理简化假设,得出了空气与水热量和质量交换的数学模型;将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具有良好的吻合性;分析了填料高度对能量吸收装置出口水温、空气出口焓值的影响... 根据填料喷淋型全热回收器中实际热质交换情况,通过合理简化假设,得出了空气与水热量和质量交换的数学模型;将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具有良好的吻合性;分析了填料高度对能量吸收装置出口水温、空气出口焓值的影响;分析了填料高度对填料喷淋型全热回收器换热效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热回收器 数学模型 传热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于文艳 《高等建筑教育》 2008年第6期80-81,共2页
基于长期教学实践就如何开展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的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提出在把握课程体系结构,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应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热管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朱高涛 刘卫华 《制冷与空调》 2006年第2期9-14,共6页
微型热管(micro heat pipe,MHP)被广泛用于冷却航天、航空、军用武器、车辆、计算机等众多领域的电子设备,是有效冷却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主要途径之一,已成为现代热管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目前对MH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内流... 微型热管(micro heat pipe,MHP)被广泛用于冷却航天、航空、军用武器、车辆、计算机等众多领域的电子设备,是有效冷却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主要途径之一,已成为现代热管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目前对MH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内流动及传热、传质的机制研究,新型高效结构形式的设计,制造工艺技术的改进等方面。较系统地总结近来MHP在理论、设计及制造工艺等方面的技术研究进展,综述其应用现状并分析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热管 传热传质 电子设备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热传质学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胡中停 何伟 +1 位作者 刘向华 张爱凤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2年第5期782-788,共7页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与“传热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建环”)两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且均存在涉及面广、理论实践性强、学习难度较大等问题。在2019年合肥工业大学全面调整包括建环专业在内的培养方案和人才培...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与“传热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建环”)两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且均存在涉及面广、理论实践性强、学习难度较大等问题。在2019年合肥工业大学全面调整包括建环专业在内的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能力,且要求大量压缩专业课学时的背景下,尝试将原本开设的两门课合并为一门“传热传质学”。基于两门课主流教材内容,细致地整理了传热传质学的教学内容及学习重难点,整合删减了原有两门课重复陈述的知识点。利用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及网络在线MOOC资源,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线上线下混合启发式教学模式,并丰富了课程考核方式。通过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使得在有限的课内学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学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传热传质学 教学改革 雨课堂 MO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器在厨房生产中的应用
10
作者 曹仲文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11年第1期36-39,共4页
在旋流器中不仅具有离心力场,同时由于存在两相相对速度、速度梯度和湍流效应,因而还具有强化传热传质的特性。利用该特性,旋流器在厨房的加热设备、油烟处理等方面得到了典型应用。由此,随着人们对旋流器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型式和结... 在旋流器中不仅具有离心力场,同时由于存在两相相对速度、速度梯度和湍流效应,因而还具有强化传热传质的特性。利用该特性,旋流器在厨房的加热设备、油烟处理等方面得到了典型应用。由此,随着人们对旋流器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型式和结构的旋流器不断出现,在厨房生产,乃至过程工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器 传热传质 厨房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线上教学实践及对教学改革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占伟 周西文 +2 位作者 王林 马爱华 李修真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1年第6期924-927,共4页
"互联网+"、"智能+"的在线教学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重要发展方向。以疫情防控期间"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为例,对其线上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过程及其效果评价进行总结,旨在分享该课程的线上教学经验与体... "互联网+"、"智能+"的在线教学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重要发展方向。以疫情防控期间"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为例,对其线上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过程及其效果评价进行总结,旨在分享该课程的线上教学经验与体会,为土木类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开展线上教学与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分享了线上教学对教学改革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线上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