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热回收及光热电站动态辅助调节的电氢耦合系统优化调度策略
1
作者 陈伟 张志恒 +1 位作者 林洁 魏占宏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09-3218,I0053-I0055,共13页
针对当前因未系统考虑电氢耦合系统的热能回收利用,造成能源利用不充分、受风光不稳定性影响大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热回收及光热电站动态辅助调节的电氢耦合系统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充分考虑电解水、甲烷化系统及合成氨设备的热回收模型... 针对当前因未系统考虑电氢耦合系统的热能回收利用,造成能源利用不充分、受风光不稳定性影响大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热回收及光热电站动态辅助调节的电氢耦合系统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充分考虑电解水、甲烷化系统及合成氨设备的热回收模型,建立电-热-氢多能流平衡约束;然后,设计热回收系统与光热电站储热单元的间接耦合架构,利用制氢设备和氢能利用设备的余热补充光热储热容量,拓展光热电站储热途径;进一步建立计及设备变工况特性的优化调度模型,缓解风光波动对制氢设备的功率冲击。最后,以甘肃玉门某电氢耦合系统为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电氢耦合系统应对风光波动的能力,增强电氢耦合系统的可调节能力、提高系统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氢耦合系统 光热电站 热回收 风光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东北地区调频指标两段式火储联合调频策略
2
作者 章艳 沈杨 +3 位作者 朱瑞 陈筑 郭涛 吕泉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23-3632,I0021-I0027,共17页
基于传统热电机组的调频能力构建两段式火储联合调频模型,探讨模型在东北地区市场规则下对电厂整体调频性能的改善。针对东北地区调频政策中无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考核综合调频指标的特点,考虑电厂调频过程... 基于传统热电机组的调频能力构建两段式火储联合调频模型,探讨模型在东北地区市场规则下对电厂整体调频性能的改善。针对东北地区调频政策中无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考核综合调频指标的特点,考虑电厂调频过程中分项指标K_(1)、K_(2)、K_(3)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各分项调频性能接近指标考核标准为目标构建第一阶段优化模型,获得电厂调频性能分项K_(1)、K_(2)、K_(3)值,进而得到火储联合发电出力曲线,并依此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第二阶段火储联合优化调度模型,进行负荷分配。结合算例分析,两段式调频优化运行策略不仅能够保证各分项调频性能接近标准,而且兼顾了热电机组-电储能设备联合运行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为热电企业优化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机组 火储联合 调频性能 多目标优化 东北地区调频辅助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燃煤电厂新型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调试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贵栋 胡阳阳 +4 位作者 王璟 陈阳 王志勇 党雨露 徐浩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85,共7页
以山东某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改造项目为背景,采用一体式高效澄清工艺替换原有三联箱工艺,处理SS高达13650 mg/L、CODCr为350 mg/L、重金属离子浓度超标的脱硫废水。处理前,先通过实验室小试确定基础加药量,缩小调试期间加药量范围;然后通... 以山东某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改造项目为背景,采用一体式高效澄清工艺替换原有三联箱工艺,处理SS高达13650 mg/L、CODCr为350 mg/L、重金属离子浓度超标的脱硫废水。处理前,先通过实验室小试确定基础加药量,缩小调试期间加药量范围;然后通过现场设备调试,优化运行参数,降低设备损坏率。经168 h的调试运行,新型脱硫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出水SS在1.5 mg/L,CODCr在132.2 mg/L,总铅、总镉、总汞、总铬、总锌分别在0.14、0.01、0.01、1.04、1.24 mg/L,出水水质满足《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DL/T 997—2020)要求。与电厂原三联箱工艺相比,一体式高效澄清工艺不仅对水质有明显提升,而且年运行费用由100多万元降低至50多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脱硫废水 一体式高效澄清装置 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氧化工艺在高盐含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施国忠 徐浩然 +3 位作者 颜亦磊 冯向东 姚之侃 张林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156,共5页
经多年治理,燃煤电厂大部分常规废水已经得到了合理回用,但高盐含氨废水的深度处理仍存缺陷。燃煤电厂含氨废水具有水量多、含氨量大、含盐量高的特点,远远超出国家污水排放标准氨氮限值15 mg/L,也难以通过简单处理达到回用标准。针对... 经多年治理,燃煤电厂大部分常规废水已经得到了合理回用,但高盐含氨废水的深度处理仍存缺陷。燃煤电厂含氨废水具有水量多、含氨量大、含盐量高的特点,远远超出国家污水排放标准氨氮限值15 mg/L,也难以通过简单处理达到回用标准。针对燃煤电厂含氨废水的水质特点和处理需求,设计并建设了2×60 m^(3)/h处理能力的电化学氧化含氨废水处理工程,并开发了系统运行策略。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满足燃煤电厂20.9万吨/年的含氨废水处理需求,并将副产物余氯用作为冷却水系统杀菌剂。通过进水水质调质和反应器电流控制确保出水氨氮浓度小于1 mg/L,通过进水pH控制和氨氮浓度控制确保出水pH不小于6.0。增大反应器电流有利于提高氨氮去除效率和出水余氯浓度,但会影响系统能耗和出水pH。工程静态投资709万元,运行经济成本182.5万元/年,静态投资回收期4.7年,去除氨氮污染物14630 kg/年。相较于原有折点氯化工艺,具有能量效率高、设备占地小、无需投加药剂、运行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为同类含氨废水的绿色高效处理提供了工程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 含氨废水 燃煤电厂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联产的产品碳足迹量化与评价
5
作者 刘含笑 单思珂 +6 位作者 方建 林青阳 于立元 方倪 刘小伟 刘忠 陆诗建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33-4240,共8页
针对热电联产生命周期碳足迹结果的分配方式,对基于热电比、基于供热比、基于固定比例和基于单独生产效率的分配方式进行了原理上的介绍和分析,并结合实例进行了碳足迹评估,对四种分配方法在热电联产碳足迹实际评估中的效果进行了对比... 针对热电联产生命周期碳足迹结果的分配方式,对基于热电比、基于供热比、基于固定比例和基于单独生产效率的分配方式进行了原理上的介绍和分析,并结合实例进行了碳足迹评估,对四种分配方法在热电联产碳足迹实际评估中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热电比的分配方式在碳足迹结果分配上较为偏向电力,基于固定比例的分配方式则较为偏向热力。基于供热比和基于单独生产效率的分配方式对热电分配有较好的分配效果,基于供热比的分配方法是我国法定的对组织碳进行热电分配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推广基础,基于单独生产效率的分配方法虽然分配效果较好,但需要确定本土化缺省值。对案例进一步分析可得:本案例的机组供热比在0.6~0.7时碳足迹最低,热电联产机组在运行时供热比在一定范围可以保证低碳足迹,这个范围在机组的最低煤耗指标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生命周期 碳足迹 热电厂 碳排放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0 MW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高温烟道蒸发脱除SO_(3)试验研究
6
作者 王建豪 王志康 +3 位作者 崔向峥 熊卓 赵永椿 张军营 《煤炭转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6,共9页
燃煤电厂石灰石-石膏脱硫法产生的脱硫废水成分复杂,难以处理,煤燃烧产生的SO_(3)易造成空预器堵塞,增强雾霾的发生。提出一种脱硫废水烟道蒸发协同脱除SO_(3)的工艺,将添加磺化复合剂的脱硫废水通过雾化喷枪喷入空预器前高温烟道,雾化... 燃煤电厂石灰石-石膏脱硫法产生的脱硫废水成分复杂,难以处理,煤燃烧产生的SO_(3)易造成空预器堵塞,增强雾霾的发生。提出一种脱硫废水烟道蒸发协同脱除SO_(3)的工艺,将添加磺化复合剂的脱硫废水通过雾化喷枪喷入空预器前高温烟道,雾化液滴与高温烟气充分换热后蒸发,SO_(3)通过磺化反应吸附脱除。将该技术在330 MW燃煤电厂进行了应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空预器高温烟道喷入1.0 m^(3)/h脱硫废水,可实现55.19%~55.39%的SO_(3)脱除率;空预器入口烟气温度下降5.6℃~5.7℃,除尘器入口烟气温度下降1.9℃~2.3℃,系统连续运行300 d,单侧烟道平均处理废水0.87 m^(3)/h,长期运行空预器内部未见积灰与堵塞;同时SO_(3)被捕获后,防止了空预器阻力增加,脱硫废水蒸发过程对空预器和设备没有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脱硫废水 SO_(3) 烟道蒸发 排放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文化基因算法的热电联产系统灵活性改造及优化调度
7
作者 王黎明 刘颖明 +2 位作者 庞新富 王晓东 王瀚博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0-419,共10页
针对中国“三北”地区供暖季热电联产系统“以热定电”工作模式下的弃风限电问题,对系统的灵活性进行改造,通过在系统中引入分时电价和热舒适度挖掘需求侧响应潜力,增设储热罐和电锅炉进一步解除热-电耦合,并提出一种考虑需求侧响应和热... 针对中国“三北”地区供暖季热电联产系统“以热定电”工作模式下的弃风限电问题,对系统的灵活性进行改造,通过在系统中引入分时电价和热舒适度挖掘需求侧响应潜力,增设储热罐和电锅炉进一步解除热-电耦合,并提出一种考虑需求侧响应和热-电解耦元件的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采用多目标分层序列法处理调度目标,包括调度解质量、经济性和风电消纳能力,并设计一种基于改进文化基因算法的求解方法,利用自适应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以及基于邻域交换的模拟退火策略,提高算法的收敛性和寻优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热电联产系统运行经济性和风电利用率,且热-电解耦装置的效果优于需求侧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消纳 热电联产电厂 需求侧响应 改进文化基因算法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电厂与热泵储能耦合的系统及其性能分析
8
作者 王福锐 何青 李红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1-1108,共8页
为了提高生物质电厂灵活调节能力,以既有生物质电厂为基础,研究了生物质电厂耦合储能的技术,提出了一种生物质发电与热泵储能耦合的新型储能系统。建立了系统模型和性能评价指标,分析了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 为了提高生物质电厂灵活调节能力,以既有生物质电厂为基础,研究了生物质电厂耦合储能的技术,提出了一种生物质发电与热泵储能耦合的新型储能系统。建立了系统模型和性能评价指标,分析了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换热器有效性,提高压缩机和膨胀机的等熵效率等措施可以获得较好的系统性能。以额定功率为12 MW、主蒸汽温度为540℃、给水温度为220℃的生物质电厂为例,建立的生物质-热泵储能系统在压缩机与膨胀机等熵效率为0.88,环境温度为30℃,外部换热器有效性为0.984 6,回热器有效性为0.975 0的条件下,系统性能系数(COP)为1.423,循环效率为50.09%。该研究可以为生物质电厂转型储能业务提供一些技术上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电厂 热泵储能 循环效率 敏感性分析 C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机组集成电制热熔盐储热系统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9
作者 苗林 刘明 +4 位作者 潘东晖 李有霞 唐豪杰 赵庆 严俊杰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37-1344,共8页
为了提升燃煤机组的运行灵活性,设计了利用电加热熔盐蓄热并采用附加汽轮机释热的熔盐储热系统,包括方案A(附加汽轮机排汽进凝汽器)和方案B(附加汽轮机排汽进除氧器),结合了某66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案例对集成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进行分析... 为了提升燃煤机组的运行灵活性,设计了利用电加热熔盐蓄热并采用附加汽轮机释热的熔盐储热系统,包括方案A(附加汽轮机排汽进凝汽器)和方案B(附加汽轮机排汽进除氧器),结合了某66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案例对集成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方案B中,机组最大净输出功率增量为额定负荷的9.67%,而在方案A中,机组净输出功率增量为额定负荷的11.04%;在最大的锅炉给水分流流量条件下,方案A和B的全厂能量效率由43.61%分别降低至43.05%和42.81%,而其全厂[火用]效率可由42.83%分别增加至44.90%和44.47%;当锅炉给水分流质量流量小于60 kg/s时,方案B的等效往返效率高于方案A,最大值为48.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熔盐储热 电制热 附加汽轮机 热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机组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分析
10
作者 杨文毅 由长福 王海名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0-245,共6页
基于Aspen Plus以300 MW亚临界机组为对象,建立了厂级尺度的全流程模拟,提出了3种不同热源的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高温烟气旁路+干燥塔结晶技术、低温烟气为热源的三效蒸发技术和低压蒸气为热源的三效蒸发技术。结果表明,2种三效蒸发干... 基于Aspen Plus以300 MW亚临界机组为对象,建立了厂级尺度的全流程模拟,提出了3种不同热源的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高温烟气旁路+干燥塔结晶技术、低温烟气为热源的三效蒸发技术和低压蒸气为热源的三效蒸发技术。结果表明,2种三效蒸发干燥方式的单位耗热量最低,为0.017 kJ/t,不到高温烟气旁路干燥方式的1/2,节能效果良好。其中,三效烟气取热干燥方式利用的是烟气废热,不损失发电量,对主机的影响最小,得到的锅炉效率和机组效率最高,分别为85.59%和32.25%,在降低能源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相关研究可为燃煤机组脱硫废水零排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脱硫废水 零排放 三效蒸发 烟气废热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空冷机组高背压-抽凝耦合供热的调峰特性及供热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海生 唐广通 +2 位作者 王文营 金鹤峰 吴云凯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6,12,共6页
基于建模软件Ebsilon,对配置高背压供热及抽凝供热耦合系统的660MW超临界直接空冷供热机组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了3种供热模式和不同热负荷条件下的调峰能力及供热经济性。为防止低压缸末级叶片鼓风和温度超限,必须保证各运行工况的最... 基于建模软件Ebsilon,对配置高背压供热及抽凝供热耦合系统的660MW超临界直接空冷供热机组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了3种供热模式和不同热负荷条件下的调峰能力及供热经济性。为防止低压缸末级叶片鼓风和温度超限,必须保证各运行工况的最小低压缸排汽容积流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抽凝供热模式和纯高背压供热模式下,机组最小调峰电出力分别为207.91MW和270.25MW,分别对应额定出力的31.5%和40.95%。对高背压供热及抽凝供热联合供热方式也进行了性能分析,并给出了不同高背压控制背压条件下的机组热电运行区域。基于3种模式的供热成本分析结果给出了供热的优先次序。获得的调峰特性及供热成本曲线有助于充分挖掘高背压-抽凝供热机组的调峰潜力,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机组 直接空冷 高背压-抽凝耦合供热 供热调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机组集成熔盐储热系统释热过程的灵活性提升潜力及能效分析
12
作者 苗林 刘明 严俊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964-5975,I0017,共13页
集成熔盐储热是燃煤机组降低最低电负荷率并提高升负荷速率的有效手段。但熔盐储热系统释热时燃煤机组的最大功率增量,决定了熔盐储热系统辅助燃煤机组快速升负荷的潜力。为比较熔盐储热的不同释热系统性能,结合66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案... 集成熔盐储热是燃煤机组降低最低电负荷率并提高升负荷速率的有效手段。但熔盐储热系统释热时燃煤机组的最大功率增量,决定了熔盐储热系统辅助燃煤机组快速升负荷的潜力。为比较熔盐储热的不同释热系统性能,结合66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案例,开展凝结水旁路、低压缸注汽、锅炉给水旁路、高压缸注汽、再热蒸汽旁路和中压缸注汽等6种释热方案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最大功率增量受燃煤机组释热基准工况、最大吸热工质流量和汽轮机最大通流量的共同影响,高、中和低压缸注汽的功率增量显著高于其他方案,在机组75%热耗量验收工况(thermal heat acceptance,THA)释热的功率最大增量分别为25.00%、20.71%和14.14%。能量转换利用效率则受到汽轮机通流效率和汽水循环平均吸热温度的共同影响,高压缸注汽和再热蒸汽旁路方案的能量转换利用效率最高可达55.91%和54.43%,锅炉给水旁路和中压缸注汽方案为40%左右,其余方案则在30%以下。熔盐储热温度高于600℃和低于450℃时,高压缸注汽和低压缸注汽方案分别具有最优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熔盐储热系统 释热方案 灵活性 热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机组变负荷运行下的脱硫废水零排放流程模拟分析
13
作者 杨文毅 由长福 王海名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68-3476,共9页
通过建立300 MW燃煤机组厂级全流程模型,对比分析了40%~100%额定工况(THA)下3种不同热源驱动的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的性能,揭示了电厂脱硫废水在热法浓缩过程中的水-能耦合平衡关系。结果表明,当机组负荷降低,负荷偏离额定值越多,热、电... 通过建立300 MW燃煤机组厂级全流程模型,对比分析了40%~100%额定工况(THA)下3种不同热源驱动的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的性能,揭示了电厂脱硫废水在热法浓缩过程中的水-能耦合平衡关系。结果表明,当机组负荷降低,负荷偏离额定值越多,热、电负荷差距越大,在40%THA下的热负荷率为45.76%。在3种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中,两种三效蒸发干燥方式的单位耗热量最低,为0.017 kJ/t,不到高温烟气旁路干燥方式的1/2,节能效果良好,其中三效烟气取热干燥方式利用的是烟气废热,不损失发电量,其锅炉效率和发电效率最高,在100%THA下分别为85.59%和32.25%,在降低能源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具有更大优势。相关研究可以为合理选择全工况脱硫废水处理技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变负荷 脱硫废水 零排放 三效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机组集成储热系统的热力学性能研究
14
作者 杨海生 吴瑞涛 +3 位作者 李路江 唐广通 苗林 刘明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5-653,共9页
为了提高利用过热蒸汽加热熔盐进行储热的系统能效,建立了集成三罐熔盐储热系统的燃煤机组系统构型,并在典型储热-放热工况下对燃煤机组的灵活性提升潜力和集成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0%THA工况下进行储热时,受汽轮机... 为了提高利用过热蒸汽加热熔盐进行储热的系统能效,建立了集成三罐熔盐储热系统的燃煤机组系统构型,并在典型储热-放热工况下对燃煤机组的灵活性提升潜力和集成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0%THA工况下进行储热时,受汽轮机低压缸的最低蒸汽通流量限制,燃煤机组的输出功率最高可降低81.60 MW,占机组额定负荷的12.36%;而在50%THA工况下放热时,燃煤机组的输出功率最高可达52.45 MW,占机组额定负荷的7.95%;集成系统的等效循环效率受放热基准工况的影响,在50%THA工况下放热时的等效循环效率最大,可达75.35%,而在100%THA工况放热时的等效循环效率最小,为5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运行灵活性 熔盐储热 热力学性能 等效循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膜蒸馏处理电厂脱硫废水
15
作者 李向南 梁超 +4 位作者 李泽 缪应虎 徐奎江 康慧敏 陈雪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5,共7页
脱硫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种类多,是火电厂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利用多效板式真空膜蒸馏组件对某热电股份有限公司脱硫废水进行浓缩减量处理,研究真空膜蒸馏技术在脱硫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真空膜蒸馏技术处理... 脱硫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种类多,是火电厂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利用多效板式真空膜蒸馏组件对某热电股份有限公司脱硫废水进行浓缩减量处理,研究真空膜蒸馏技术在脱硫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真空膜蒸馏技术处理后,脱硫废水可浓缩至盐质量分数20%以上;产水电导率低于300µS/cm,脱盐率大于99%,总硬度小于77 mg/L,Ca^(2+)、Mg^(2+)、COD_(Cr)、Cl^(-)、SO_(4)^(2-)质量浓度分别小于2.56、74.8、52、94.8、98.9 mg/L,去除率分别大于96.3%、83.1%、89.6%、99.7%、99.1%,产水水质达到《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T 50050—2017)中间冷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可用作电厂循环冷却水补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脱硫废水 真空膜蒸馏 浓缩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型供热机组热电负荷分配优化提升热电厂经济性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杨海生 唐广通 +2 位作者 王文营 金鹤峰 吴云凯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49,155,共6页
研究了在全厂总供热需求及全厂电出力一定的条件下多类型供热机组的热电负荷分配优化问题。基于Ebsilon建模仿真软件获取的4台机组热电特性和电-热-耗煤量特性,采用数值优化软件对两类电厂应用情景下的热、电负荷分配进行了优化分析。... 研究了在全厂总供热需求及全厂电出力一定的条件下多类型供热机组的热电负荷分配优化问题。基于Ebsilon建模仿真软件获取的4台机组热电特性和电-热-耗煤量特性,采用数值优化软件对两类电厂应用情景下的热、电负荷分配进行了优化分析。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情景二,全厂总热负荷3000GJ/h、全厂总电出力890MW条件下,4台机组开机方式下的优化方案与基准方案相比,总耗煤量降低5.0t/h,每小时可节省标煤成本0.45万元。不同开机台数的优化结果表明,当机组开机台数对应的发电、供热能力与全厂总电出力、总供热负荷相比裕量较大时,优化方案与基准方案相比取得的优化效果十分可观,具有巨大的现场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厂 多类型供热机组 热电负荷优化分配 全厂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新型燃煤发电系统热力性能
17
作者 张俊莲 杨传燕 张雪标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4-152,共9页
为实现蒸汽能量的梯级利用,提高蒸汽发电能力,提出了一种集成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与风冷式燃煤发电系统的新型发电系统。该系统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在中低温阶段的热电高效转换特性,抽取燃煤机组中膨胀到一定程度的蒸汽驱动有机朗肯循环... 为实现蒸汽能量的梯级利用,提高蒸汽发电能力,提出了一种集成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与风冷式燃煤发电系统的新型发电系统。该系统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在中低温阶段的热电高效转换特性,抽取燃煤机组中膨胀到一定程度的蒸汽驱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进一步提高输出功率。该耦合方案可以实现燃煤电厂提高输出功率、回收排汽余热和在冬季防止空冷器结冰的多重目的。针对某600 MW燃煤电厂进行了热力学性能分析,结果显示,当抽汽流量为160 kg/s时,系统在50%THA、75%THA和100%THA负荷下的热效率分别提高了3.48百分点、1.72百分点和1.08百分点,㶲效率分别提高了3.38百分点、1.68百分点和1.05百分点,煤耗率分别降低了27.72、12.88、7.92 g/(kW·h),余热回收率达到64.57%、25.64%和15.40%。该方案不仅提升了现有风冷式燃煤电厂的性能,而且降低了煤耗,研究成果为提高电厂整体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梯级利用 余热回收 有机朗肯循环 燃煤电厂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富氧燃烧的含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和余热利用的虚拟电厂低碳经济调度
18
作者 黄冬梅 陶宇 +3 位作者 张文博 胡安铎 孙锦中 孙园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5,共10页
为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实现电力系统低碳经济运行,构建聚合风电、光伏、富氧燃烧电厂、燃气轮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首先,从余热回收利用的角度,对电解槽、甲烷化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进行建... 为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实现电力系统低碳经济运行,构建聚合风电、光伏、富氧燃烧电厂、燃气轮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首先,从余热回收利用的角度,对电解槽、甲烷化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进行建模,并考虑电解槽与富氧燃烧电厂的联合运行;其次,从富氧燃烧电厂的角度考虑低碳经济运行的可行性,并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虚拟电厂低碳优化调度模型;最后,为验证所建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设置5种场景,对虚拟电厂的运行结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既能有效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又可将余热回收进行利用,还能同时实现虚拟电厂的低碳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富氧燃烧技术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 余热回收利用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锅炉实验虚拟仿真系统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伟 张紫涵 +3 位作者 李斌 徐博 王小亮 许加达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3,98,共6页
为开展能动专业核心课程“锅炉原理”的实验教学,校企合作开发了电厂锅炉实验虚拟仿真系统。基于两相流动与辐射对流传热原理构建的仿真系统,由风烟和汽水两大模型构成,严格遵守质量、能量、动量守恒方程。变负荷虚拟实验显示,随锅炉负... 为开展能动专业核心课程“锅炉原理”的实验教学,校企合作开发了电厂锅炉实验虚拟仿真系统。基于两相流动与辐射对流传热原理构建的仿真系统,由风烟和汽水两大模型构成,严格遵守质量、能量、动量守恒方程。变负荷虚拟实验显示,随锅炉负荷增加,热效率降低、燃料耗量增加。根据辐射传热原理,结合火焰平均温度计算发现:只有炉膛出口烟温增加,才能保证炉膛传热负荷增加,继而抬升排烟温度,导致排烟热损失变大、锅炉热效率降低。锅炉原理实验虚拟仿真,可训练学生运用锅炉本体热力计算原理分析问题的思维,是落实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实验系统 电厂锅炉 燃烧传热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碳捕集机组的虚拟电厂热电联合随机优化调度 被引量:3
20
作者 袁桂丽 张睿 +3 位作者 赵洵 张国斌 李洪波 杭晨辉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27-636,共10页
为应对“三北”地区风光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不确定性以及在风电大发期,燃煤热电联产机组“以热定电”的运行方式使其灵活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该文运用拉丁超立方采样法模拟次日风光出力场景,基于一定置信水平预留旋转备用,通过碳捕... 为应对“三北”地区风光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不确定性以及在风电大发期,燃煤热电联产机组“以热定电”的运行方式使其灵活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该文运用拉丁超立方采样法模拟次日风光出力场景,基于一定置信水平预留旋转备用,通过碳捕集设备提供电量备用优化虚拟电厂旋转备用容量,建立含碳捕集热电机组的虚拟电厂热电联合日前随机优化调度模型,采用二次插值法与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模型。仿真表明,通过碳捕集设备辅助电量备用,可权衡虚拟电厂的旋转备用预留和低碳运行,减少弃风弃光,降低旋转备用成本,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低碳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机组 旋转备用 虚拟电厂 拉丁超立方采样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