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WOT-PEST分析的慢性病防控医防融合现状及对策
1
作者 李丽清 李闯 曾传美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38,共4页
开展慢性病防控医防融合可使健康服务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慢性病发生,延缓并发症出现,可以节约医疗成本、减轻疾病负担及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为有效推进慢性病防控医防融合工作的有序开展,借助SWOT-PEST分析工具,从政治、经济、社会... 开展慢性病防控医防融合可使健康服务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慢性病发生,延缓并发症出现,可以节约医疗成本、减轻疾病负担及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为有效推进慢性病防控医防融合工作的有序开展,借助SWOT-PEST分析工具,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方面综合分析慢性病防控医防融合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为开展慢性病健康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防控 医防融合 医防协同 SWOT-PEST 慢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一项整群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晓泽 孙国强 +2 位作者 沈蔷 宋妍 王虎峰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20-1328,共9页
背景慢性病的频发与患者对健康知识及疾病风险认识不足有关,从全国范围来看,较为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依然广泛存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基层医生提供健康教育的形式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居民参与健康教育积极性普遍不足,对慢性病患者实施... 背景慢性病的频发与患者对健康知识及疾病风险认识不足有关,从全国范围来看,较为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依然广泛存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基层医生提供健康教育的形式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居民参与健康教育积极性普遍不足,对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质量及效果有待提升。目的探究基于应用信息化知识库模型生成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中老年慢性病群体的影响,为进一步强化社区慢性病治理效果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选取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390例患有4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50~70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为期1年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慢性病随访管理策略(保持原有的慢性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慢性病随访管理策略的基础上,应用信息化知识库模型生成健康教育指导方案的方式,即添加了健康教育处方指导和个体化健康管理的方式进行随访,每3个月进行1次随访及干预,共持续12个月。在所有患者入组1年后进行终线调查。本研究主要从“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态度、自我效能、服药依从性、健康信息化接受程度”等方面来分析两组慢性病患者在基线与终线调查之间数据结果的差异。结果共纳入7390例4种慢性病患者,其中干预组患者3673例,对照组患者3717例。两组慢性病患者年龄分布、性别、文化程度、工作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慢性病患者医疗保障形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整体疾病知识、慢性病基础知识、糖尿病知识、冠心病知识、脑卒中知识知晓正确率高于组内干预前(P<0.05);干预前后高血压知识知晓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整体疾病知识、慢性病基础知识、高血压知识、糖尿病知识、冠心病知识知晓正确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知识知晓正确率低于组内干预前(P<0.05)。干预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态度问卷、自我效能问卷、服药依从性问卷、健康信息化接受度问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自我管理态度问卷、自我效能问卷、服药依从性问卷、健康信息化接受度问卷得分均高于组内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自我效能问卷、服药依从性问卷得分高于组内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态度问卷、健康信息化接受度问卷得分与组内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患者对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态度、信息化接受度方面可看出干预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从患者自我效能与服药依从性角度方面,两组患者在干预后均有提升,干预组效果更为显著。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信息化知识库模型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方式有助于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健康教育 知识库模型 卫生服务 效果评估 整群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防融合视角下浙江省县域医共体慢性病一体化门诊服务开展现状评价及改进对策研究
3
作者 林晓玲 瞿楷校 +3 位作者 李旭 陈静纯 黄群芳 周驰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49-1654,1667,共7页
背景为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和健康中国建设,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指出要在县域组建医疗共同体,浙江省在医共体建设中率先进行了慢性病一体化门诊的探索,而目前国内关于慢性病一体化门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探讨,针对服务现状开展的定量研究较... 背景为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和健康中国建设,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指出要在县域组建医疗共同体,浙江省在医共体建设中率先进行了慢性病一体化门诊的探索,而目前国内关于慢性病一体化门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探讨,针对服务现状开展的定量研究较少。目的了解浙江省县域医共体慢性病一体化门诊服务开展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完善慢性病一体化门诊运行提供对策建议。方法于2023年10—11月,采用典型抽样法兼顾地理位置均衡原则,选取浙江省杭州临平区、台州玉环市、衢州江山市、嘉兴嘉善县4个地区的6家医共体下的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在相应机构门诊候诊处拦截门诊患者。采用课题组自设问卷调查患者对慢性病一体化门诊服务的评价,评价内容涉及服务类别、服务途径及团队建设3方面。结果共发放问卷540份,回收有效问卷51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4%。患者对慢性病一体化门诊服务的总体评分为(4.4±0.5)分,对诊前服务的评分为(4.4±0.5)分,对诊中服务的评分为(4.3±0.5)分,对诊后服务的评分为(4.1±0.6)分,对服务途径维度各条目的平均评分均≥3.7分,对服务团队建设维度各条目的平均评分均≥3.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月收入、对医院诊疗环境的满意度、对医院总体医疗服务能否满足自身需求的满意度是患者对慢性病一体化门诊服务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浙江省县域医共体慢性病一体化门诊服务开展现状整体较好,但在诊后服务、服务途径、总体医疗服务水平上仍有待改进。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重视诊后服务的延续性,强化慢性病一体化门诊服务方式与团队建设,促使医疗服务向多元化、高质量方向发展,提升居民就医体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防融合 县域医共体 慢性病一体化 服务评价 服务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医生团队开展慢性病医防融合服务现状及阻碍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琳琳 罗琪 +3 位作者 胡清华 陈小垒 杜娟 邵爽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61-1667,共7页
背景医防融合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应以家庭医生团队为载体、以慢性病管理为切入点强化基层医防融合。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家庭医生团队开展慢性病医防融合服务现状及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阻碍,以期为推动基层医防融合的可持续发... 背景医防融合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应以家庭医生团队为载体、以慢性病管理为切入点强化基层医防融合。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家庭医生团队开展慢性病医防融合服务现状及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阻碍,以期为推动基层医防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于2023年12月—2024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在北京市城区1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抽取从事慢性病医防融合工作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及机构管理者共20名,围绕慢性病医防融合服务内容、分工、资源配置、现存问题等开展半结构化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与归纳。结果定性研究共提炼出4个主题,14个子主题。在服务运行模式方面,尽管北京市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向社区全人群探索多种服务方式促进慢性病医防融合的实施,但当前服务主体仍为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且延续慢性病管理服务内核,服务内容有待革新,诊前-诊中-诊后的服务流程有待推广。在服务运行环境方面,存在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不足、工作量大、考核评价重“量”轻“质”、“信息孤岛”、顶层设计欠缺、缺乏专项筹资机制等问题。同时,“医防割裂”现象明显,表现为医防管理体系“两条线”、医防服务主体“两脱节”、医防工作区域分散等。结论基层医防融合服务资源配置不足,服务运行模式尚待优化,需加强人才培养,强化医保支撑,加快区域内信息互通,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同时,还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服务路径,落实社区职能,形成卫生行政部门、社区、医院及患者多方参与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慢性病医防融合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防融合 慢性病 家庭医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慢阻肺防治平台”的闭环管理案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金锋 黎旺玲 谢飞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059-2064,共6页
本文通过介绍1例基于基层“慢阻肺防治平台”管理模式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筛-诊-治-管”过程,探讨了全科医生如何利用平台的独特优势,整合各种资源,通过问卷调查、肺功能检查,结合综合评估,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实现对... 本文通过介绍1例基于基层“慢阻肺防治平台”管理模式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筛-诊-治-管”过程,探讨了全科医生如何利用平台的独特优势,整合各种资源,通过问卷调查、肺功能检查,结合综合评估,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实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识别、准确诊断、有效干预和全面照护。为基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管理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实践路径,从而有效提升基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康之家 家庭医生服务 社区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慢性病防控经验及启示
6
作者 陈平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0-64,共5页
新加坡慢性病防控注重政策协同、社会参与和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健康治理的系统性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我国可借鉴新加坡经验,因地制宜建立健康治理体系:以“预防为主”为核心,推动健康管理政策落地;深化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改革,优化基... 新加坡慢性病防控注重政策协同、社会参与和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健康治理的系统性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我国可借鉴新加坡经验,因地制宜建立健康治理体系:以“预防为主”为核心,推动健康管理政策落地;深化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改革,优化基层医疗与社区资源的整合利用;多方协作,构建社区健康支持体系;加速健康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健康服务精准性;推广健康文化,形成全民健康管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防控 政策协同 数字赋能 健康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居民卒中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倾向评分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7
作者 任倩薇 周思怡 +2 位作者 金鑫悦 郭馥祯 管仲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0-526,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北京市城市社区居民中卒中患者的生活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布,评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及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对卒中风险的影响,为社区制定有依据的科学筛查流程及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市19个社区50岁及...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北京市城市社区居民中卒中患者的生活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布,评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及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对卒中风险的影响,为社区制定有依据的科学筛查流程及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市19个社区5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利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通过倾向匹配得分法平衡基线特征,结合SPSS和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进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回归以及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根据社区筛查结果,卒中组(n=87)与非卒中组(348人)在匹配后基线特征平衡。卒中组慢性病患病率高于非卒中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非卒中组。高血压显著增加卒中风险(P=0.002)。认知障碍简明评价表(Cognitive-12 Scale,Cog-12)评分与卒中发病率正相关,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pean Quality of Life-5 Dimensions,EQ-5D)评分与卒中发病率显著负相关(P<0.001)。高血压通过Cog-12和EQ-5D对卒中风险产生中介效应,EQ-5D贡献更显著(26.72%)。结论在本次调查的城市社区中,卒中防治需关注慢性病管理、认知健康、生活质量提升及心理健康干预,并借助电子化流程进行随访和评估,优化对社区患者的卒中疾病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筛查 卒中影响因素 社区卫生服务 倾向评分匹配 慢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全科医师在社区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1
8
作者 马云笛 任菁菁 邱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3,共6页
传染病防控关系民生大计。全科医师作为基层医疗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在社区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在结合我国全科医师社区传染病防治工作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就其在防治工作中的不足以及应发挥... 传染病防控关系民生大计。全科医师作为基层医疗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在社区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在结合我国全科医师社区传染病防治工作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就其在防治工作中的不足以及应发挥的作用展开探讨,认为应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防控法律法规体系、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健全强大的防控体系信息平台,建立有效的激励和发展机制、加大基层医疗的财力和物力投入以及加强医学继续教育和定期演练,以增强我国全科医师的岗位吸引力和社区传染病综合防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传染病控制 全科医生 社区卫生服务 传染病防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卫、教融合的主动健康模式是青少年慢病防控的重要手段 被引量:10
9
作者 潘慧 左青怡 +2 位作者 杨筱 陈适 赵丽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1-216,共6页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卫生健康水平已得到显著提升,然而慢性病制约了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主动健康是一种更为积极的健康管理策略,强调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疾病发生,对慢性病的防控意义重大。鉴于我国慢性病患病群体已呈...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卫生健康水平已得到显著提升,然而慢性病制约了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主动健康是一种更为积极的健康管理策略,强调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疾病发生,对慢性病的防控意义重大。鉴于我国慢性病患病群体已呈现年轻化趋势,从青少年时期即开始进行慢性病预防极为必要,研究显示,在青少年中推行主动健康策略,对慢性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具有明显成效。体、卫、教融合是推动青少年主动健康理念落实的重要方式,通过将体育、医疗卫生、教育领域相融合的新理念,可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但目前体卫融合、体教融合尚不足,需此3个领域协同发展,共同完善相关措施,方可充分发挥对青少年主动健康的促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慢性病防控 主动健康 体卫融合 体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战略下慢性病防控多部门合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玉梅 关丽征 +4 位作者 孙力光 韩优莉 张柠 曾雁冰 马骋宇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6,共7页
目的:构建健康中国战略下慢性病防控多部门合作评价指标体系,为多部门合作的评价和改进提供参考。方法:基于D Amour的合作结构模型构建初始指标体系,选择15位公共卫生专家,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完善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 目的:构建健康中国战略下慢性病防控多部门合作评价指标体系,为多部门合作的评价和改进提供参考。方法:基于D Amour的合作结构模型构建初始指标体系,选择15位公共卫生专家,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完善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意见协调程度均较好,最终形成慢性病防控多部门合作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及权重分别为目标愿景(0.2228)、内在认同(0.1587)、治理结构(0.2523)、合作规范(0.1545)、合作效果(0.2118)。结论:本研究构建了适用于县(市/区)的慢性病防控多部门合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为下一步应用及推广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防控 多部门合作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慢病管理的探索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颖 蔡郑东 +3 位作者 王贤 曹丽萍 罗红芳 王弦弦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87,共4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慢性病已经逐渐成为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标准化的慢病防控可以明显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笔... 随着人口老龄化、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慢性病已经逐渐成为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标准化的慢病防控可以明显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笔者研究县域内依托医共体构建慢性病的闭环管理模式,以提高慢性病管理的效果,为探索“医防融合”的慢性病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管理 县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保支付促进慢性病防控的需方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雷桃 顾思雨 杨金侠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40,共4页
目的:调查参保居民对慢性病防控服务的医保支付需求和期望,为制定慢性病防控的医保支付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结果:医保支付可以提高参保居民对预防服务、诊疗服务和家庭医生签... 目的:调查参保居民对慢性病防控服务的医保支付需求和期望,为制定慢性病防控的医保支付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结果:医保支付可以提高参保居民对预防服务、诊疗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利用意愿,居民对减轻慢性病经济负担的期望较高,老年人群和非老年人群的部分需求和期望存在差异。结论:根据实际需求,探索将适宜的预防服务纳入医保支付,完善慢性病门诊保障政策,强化慢性病患者用药保障,通过医保支付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方 医保支付 慢性病防控 家庭医生签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慢性病防控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研究
13
作者 李筱纯 郝模 +1 位作者 李程跃 蒲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178-3183,共6页
背景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对慢性病防控资源配置的研究多为现况调查或公平性分析,且缺乏代表性强的结果评价指标。目的分析重庆市慢性病防控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变化情况,探讨其... 背景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对慢性病防控资源配置的研究多为现况调查或公平性分析,且缺乏代表性强的结果评价指标。目的分析重庆市慢性病防控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对慢性病防控效果的影响。方法按照“穷尽”原则,系统收集政府、卫生健康委及相关部门网站、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等公开数据库发布的重庆市2010—2021年慢性病领域所有文献资料,对文献进行摘录,对慢性病资源配置适宜程度进行量化分析。运用课题组前期构建的适宜公共健康体系定量标准,在系统收集信息资料后,分别从慢性病防控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4个二级指标及13个三级指标展开研究,根据文献中资源配置的相关表述,采用“五分度评分”法半定量对其进行严重性评分,再对评分结果进行公式计算,最终得出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运用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资源配置适宜程度对慢性病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2010—2021年重庆市慢性病防控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不断上升,由6.64%上升到27.57%;人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从36.49%上升到46.59%,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从41.06%上升到50.28%,物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从41.40%上升至42.96%,信息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从5.73%上升到24.09%。其中财力、物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与重庆市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2、-0.586。结论重庆市慢性病防控资源配置适宜程度逐年提高,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信息资源配置程度较低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应加快提升资源配置适宜水平来应对慢性病发病人数的迅速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防控 资源配置 适宜程度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社区中老年人个体化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刘勇 濮欣 +2 位作者 王伟英 朱丽娟 杨玉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05-406,共2页
本文以2005年8月-2007年8月到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所有中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健康管理中心这个平台,利用综合手段,如健康教育宣传、电话咨询、电视和电台健康节目互动,互联网、健康评估、心理治疗.社会生活方式指导等,对中老... 本文以2005年8月-2007年8月到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所有中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健康管理中心这个平台,利用综合手段,如健康教育宣传、电话咨询、电视和电台健康节目互动,互联网、健康评估、心理治疗.社会生活方式指导等,对中老年人群进行个体化的健康管理,以探索一条对中老年人进行个体化健康管理的模式,以便更早、更全面地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达到减少管理对象罹患慢性病的危险性,从而减少医疗费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人 老年人 健康管理 模式 慢性病 预防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新型国家预防医学体系战略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徐建国 刘开泰 +18 位作者 陈博文 贾光 邵瑞太 尹德卢 殷继永 薛冬梅 胡贵平 马军 孙长颢 何燕玲 何耀 李丽萍如 杨克敌 梁鸿 郭有德 温春梅 阚飙 武阳丰 戴政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5-61,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劳动生活方式的改变,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谱以及危险因素发生了巨大变化,现有的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教育体系已不再适应疾病预防控制、保障人民健康的实际需求。未来的卫生方针和政策、公共卫生...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劳动生活方式的改变,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谱以及危险因素发生了巨大变化,现有的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教育体系已不再适应疾病预防控制、保障人民健康的实际需求。未来的卫生方针和政策、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工作能否及时调整以应对这些变化和需求,是摆在我国卫生决策者面前的重大挑战。探讨建立适应实际需求的新型国家预防医学体系,并制定相应的卫生战略、战术和相关政策,从而实现有效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获取最大的健康保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 预防医学 疾病预防与控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健康危险因素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现状研究 被引量:104
16
作者 许扬 张鹏俊 +1 位作者 杨汀 王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4153-4158,共6页
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为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最常见,患病率、死亡率与致残率高的疾病,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目前,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相比,呼吸疾病远未受到重视,防治体系和能力建设滞后。本文主要从国家卫生政策... 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为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最常见,患病率、死亡率与致残率高的疾病,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目前,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相比,呼吸疾病远未受到重视,防治体系和能力建设滞后。本文主要从国家卫生政策、慢阻肺基本用药及医保政策、慢阻肺社区综合管理、基层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现状、肺功能检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应用、患者以及社会公众对慢阻肺的认知情况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基层慢阻肺防治体系以及能力建设现状,以期为基层慢阻肺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多部门合作现状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姜莹莹 齐力 +4 位作者 毛凡 董文兰 杨艺 施燕 董建群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9-66,共8页
目的:了解并评价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政府多部门合作现状。方法:采用关键人物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访谈方法,对参与上海市普陀区和宁夏利通区示范区建设和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根据扎根理论和主题框架法,采用NVivo10软件对访谈资料... 目的:了解并评价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政府多部门合作现状。方法:采用关键人物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访谈方法,对参与上海市普陀区和宁夏利通区示范区建设和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根据扎根理论和主题框架法,采用NVivo10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我国目前慢性病综合防控多部门合作工作包括领导与组织设置、部门职责、合作意识、信息共享以及激励、问责与督导五个范畴。就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卫生健康、文化体育、旅游、教育、民政、发展改革、财政、商务、环境保护等部门已经建立起合作。两区均建立了独立的议事协调机制,但部门间的沟通协调缺乏主动性,合作形式单一,仅少数部门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两地均有部门履职情况的考核机制,但缺少相应的奖惩。结论:在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多部门合作工作机制已经建立起来,但合作的持久性、机制的有效性仍有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多部门合作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慢病流行的区域比较及因地制宜政策防治的思考 被引量:16
18
作者 石建伟 姜成华 +5 位作者 陆媛 张含之 潘莹 王博 刘蕊 王朝昕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27-630,共4页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慢病发生呈现地缘性差异。利用文献荟萃法,梳理比较各地慢病流行特点,分析现有政策的防治效果和问题。发现国家层面"均等化"的慢病防治大纲和指南等虽不断出台,但地区防治的政策匹配度并不高。为最大化慢病...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慢病发生呈现地缘性差异。利用文献荟萃法,梳理比较各地慢病流行特点,分析现有政策的防治效果和问题。发现国家层面"均等化"的慢病防治大纲和指南等虽不断出台,但地区防治的政策匹配度并不高。为最大化慢病防治效率和公平性,当前慢病防治应把握因地制宜的原则,完善社区慢病管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差异 政策分析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思维模式积极应对我国慢性病“井喷”的挑战 被引量:18
19
作者 傅华 李洋 +4 位作者 彭伟霞 高峻岭 钱海红 戴俊明 郑频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1-334,341,共5页
本文在陈述我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严峻形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慢性病发生因素的复杂关系,提出必须以健康生态学的社会系统论思维模式,把资源和精力重点放在干预慢性病发生的上游因素上,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的责任,建立有效的多... 本文在陈述我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严峻形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慢性病发生因素的复杂关系,提出必须以健康生态学的社会系统论思维模式,把资源和精力重点放在干预慢性病发生的上游因素上,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的责任,建立有效的多部门合作机制,改革当前卫生系统只是适合诊断和治疗急性病的不合理因素。提出只有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各负其责,才可有效应对慢性病"井喷"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预防控制 思维模式 健康生态学模型 卫生系统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患者的支点作用与慢性病防控——基于知信行模型的观点 被引量:36
20
作者 高其法 宋剑 丁立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858-1860,共3页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慢性病防控体系是未来我国在慢性病领域的重要内容,也将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根据知信行模型,慢性病患者不仅仅是现有医疗资源的使用者,而且也可能是医疗资源的重要来源,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其潜在的在预防控制慢性...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慢性病防控体系是未来我国在慢性病领域的重要内容,也将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根据知信行模型,慢性病患者不仅仅是现有医疗资源的使用者,而且也可能是医疗资源的重要来源,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其潜在的在预防控制慢性病中的作用。本文基于知信行模型,探讨了慢性病患者的支点作用与慢性病防控,为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的慢性病防控体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预防与控制 知信行模型 支点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