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模拟失重后直立性紫癜与心血管、血液和尿液指标关联性分析
1
作者 李铠 卢亮 +6 位作者 石宏志 元艳宏 王林杰 李志利 徐冲 曲丽娜 李莹辉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6-463,共8页
针对航天飞行后或模拟失重生理效应实验后会出现直立性紫癜的问题,开展心血管、血液和尿液等表型指标关联性研究。在地星二号90 d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实验中,招募36位志愿者,头低位实验结束后发现7名志愿者发生了直立性紫癜现象。通过26... 针对航天飞行后或模拟失重生理效应实验后会出现直立性紫癜的问题,开展心血管、血液和尿液等表型指标关联性研究。在地星二号90 d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实验中,招募36位志愿者,头低位实验结束后发现7名志愿者发生了直立性紫癜现象。通过261个表型组指标与直立性紫癜的关联分析,研究了与直立性紫癜发生显著相关的表型指标。结果表明:单核细胞绝对值(校正后P=0.0064)、单核细胞百分比(校正后P=0.0452)及血小板计数变化(校正后P=0.0100)等指标与直立性紫癜的形成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头低位卧床实验 表型组 直立性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重肌萎缩的营养防护策略 被引量:4
2
作者 郭娴 唐玉婷 +6 位作者 汪毅 刘书娟 张剑锋 李志利 戴小倩 王颜晴 王惠娟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1-278,共8页
航天飞行期间,航天员骨骼肌特别是抗重力肌肉将出现肌肉质量和力量的持续下降。综述了不同营养干预措施对失重状态下肌萎缩的防护作用,对近年来应用蛋白质、氨基酸类补充剂、抗氧化补充剂、维生素D和肌酸改善失重状态下肌萎缩的效果和... 航天飞行期间,航天员骨骼肌特别是抗重力肌肉将出现肌肉质量和力量的持续下降。综述了不同营养干预措施对失重状态下肌萎缩的防护作用,对近年来应用蛋白质、氨基酸类补充剂、抗氧化补充剂、维生素D和肌酸改善失重状态下肌萎缩的效果和部分机制进行总结。现有研究发现:失重状态下蛋白质、氨基酸和HMβ的适当补充可防止抗重力肌的萎缩;由于补充剂量的不同,维生素类抗氧化剂和维生素D的改善效果目前尚无统一结论。在模拟失重前、后,持续补充白藜芦醇、姜黄素类天然产物抗氧化剂以及肌酸可产生更好的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 肌萎缩 头低位卧床 航天飞行 营养补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自然风对模拟失重体温调节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振中 费锦学 +3 位作者 宋德 卢静 肇海 虞学军 《载人航天》 CSCD 2015年第4期392-397,共6页
航天飞行和模拟失重可抑制人体热调节反应,主要表现为机体静息和运动状态下皮肤血管舒张反应能力下降和核心体温的升高。载人航天器内采用恒速机械风(CAF)保持舱内大气环境的均匀,地面研究发现仿自然风(SNAF)可较CAF显著加强机体的冷感... 航天飞行和模拟失重可抑制人体热调节反应,主要表现为机体静息和运动状态下皮肤血管舒张反应能力下降和核心体温的升高。载人航天器内采用恒速机械风(CAF)保持舱内大气环境的均匀,地面研究发现仿自然风(SNAF)可较CAF显著加强机体的冷感觉。为探讨SNAF是否可以较CAF一定程度上缓解失重状态导致的体温调节能力下降,以30天-6°头低位卧床模拟微重力的生理效应,7名男性被试者分别在卧床前和卧床第29天,暴露于对照无风、CAF和SNAF气流模式下,周围环境温度为23℃,后两种气流模式的平均风速为0.2 m/s。记录实验中被试者的直肠温度(Tre)、皮肤温度和皮肤血管传导率(CVC)及其热感觉(TSV)。经过卧床,对照环境Tre显著升高;卧床后,与CAF相比,SNAF下的Tre的降低程度更多,且更接近对照水平;平均皮肤温度、CVC和TSV均显著降低。卧床后SNAF下的TSV接近"热中性"。实验结果表明,与恒速通风相比,仿自然通风可更为有效地维持卧床状态下的核心体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 头低位卧床 核心体温 自然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航天应用的眼压连续监测技术研究
4
作者 蒋婷 钟玉棠 +4 位作者 于洪强 王春慧 陈晓萍 杨扬帆 周炳贤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7-523,共7页
针对航天任务中对航天员眼压连续监测的应用需求,建立隐形眼镜式眼压测试系统,通过眼压计算模型、眼压与线圈共振频率的关联模型设计,实现了眼压的连续监测;在地面-6°头低位卧床实验期间,通过隐形眼镜式眼压测试系统获取4名受试者... 针对航天任务中对航天员眼压连续监测的应用需求,建立隐形眼镜式眼压测试系统,通过眼压计算模型、眼压与线圈共振频率的关联模型设计,实现了眼压的连续监测;在地面-6°头低位卧床实验期间,通过隐形眼镜式眼压测试系统获取4名受试者卧床前4天和卧床第14天的24 h眼压数据,验证了隐形眼镜式测试系统在航天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卧床前和卧床后眼压数据的比对分析,初步探讨了航天环境影响下24 h眼压的变化特性。数据表明,-6°头低位卧床条件下眼压波动范围变大,稳定性下降,提示航天员的眼压波动是重要的关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 眼压 隐形眼镜 头低位卧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失重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向求鲁 孟京瑞 +2 位作者 沈羡云 汪德生 董颀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6-362,共7页
载人航天或模拟失重后,航天员会出现运动能力与立位耐力降低,其发生机理与多种因素的改变有关.为进一步验证这种变化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障碍的可能相关,本文研究模拟失重过程中心脏与外周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与卧... 载人航天或模拟失重后,航天员会出现运动能力与立位耐力降低,其发生机理与多种因素的改变有关.为进一步验证这种变化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障碍的可能相关,本文研究模拟失重过程中心脏与外周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与卧床后立位耐力降低的关系.结果表明,6名被试者的HRV谱的总功率(TP)及低频(LF)、高频(HF)成份均减少,而LF:HF比值在卧床后期有增大趋势.卧床后HUT初始6min所有被试者心率明显快于卧床前的相应值.说明模拟失重后心脏迷走神经反应与外周血管交感神经活动水平降低,心脏交感神经活动水平逐渐升高.但卧床后HUT时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反应基本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心血管调节 立位耐力 自主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天-6°头低位卧床对个体额区EEG偏侧化和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修利超 谈诚 +2 位作者 蒋依涵 周仁来 陈善广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42-950,共9页
考察了16名22-34岁男性被试在45天-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条件下,在卧床前(第2天)、卧床期(第11,20,32,40天)及卧床后(第8天)的额区EEG偏侧化变化趋势,并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和贝克抑郁量表(BDI)对主观情绪状态进行评... 考察了16名22-34岁男性被试在45天-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条件下,在卧床前(第2天)、卧床期(第11,20,32,40天)及卧床后(第8天)的额区EEG偏侧化变化趋势,并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和贝克抑郁量表(BDI)对主观情绪状态进行评估。研究发现EEG偏侧化指标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卧床期间个体的心境状态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报告有较强的躯体焦虑感。在整个卧床期间,个体为维持稳定的情绪状态而付出比较大的情绪调节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区EEG偏侧化 模拟失重 头低位卧床 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流限制的运动锻炼在失重生理防护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子牛 李小涛 +5 位作者 刘书娟 王惠娟 王颜晴 张剑锋 高原 杨长斌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9-426,共8页
长期失重环境会对人体多个生理系统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而体育运动锻炼是目前失重生理效应防护中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国际空间站采用的中低强度运动锻炼失重生理效应防护方案耗时较长,高强度锻炼虽然可能更为有效,但需要较大的锻炼设备... 长期失重环境会对人体多个生理系统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而体育运动锻炼是目前失重生理效应防护中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国际空间站采用的中低强度运动锻炼失重生理效应防护方案耗时较长,高强度锻炼虽然可能更为有效,但需要较大的锻炼设备和较高的维修成本。血流限制结合较低强度的运动锻炼即可使肌肉力量、有氧耐力和心血管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对当前基于血流限制的运动锻炼进行系统的分类阐述,血流限制结合低强度运动锻炼或许可作为现有运动锻炼失重生理效应防护的辅助和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限制 低强度 失重防护 头低位卧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天头低位卧床姿势对视野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新然 于洪强 +3 位作者 蒋婷 周炳贤 田雨 于瑞峰 《人类工效学》 2022年第5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头低位卧床姿势对视野的影响。方法选取17名男性志愿者进行15天的-6°头低位卧床姿势实验,分别测量卧床前1天、卧床第4天、卧床第9天、卧床第13天、卧床后第3天视野。结果头低位卧床对视野有显著影响。卧床第4天视野面积显... 目的探讨头低位卧床姿势对视野的影响。方法选取17名男性志愿者进行15天的-6°头低位卧床姿势实验,分别测量卧床前1天、卧床第4天、卧床第9天、卧床第13天、卧床后第3天视野。结果头低位卧床对视野有显著影响。卧床第4天视野面积显著变小、视野形状不规则性增加。卧床第9天,视野恢复至基线水平。卧床结束后第3天,视野呈现出远视倾向。结论为模拟失重条件下的视功能评估和眼部健康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员 模拟失重 职业健康 头低位卧床 视野 微重力 航天神经眼部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