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BM智能施工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耀儒 侯少康 +4 位作者 魏芳 喻葭临 何伟 程立 焦鹏程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5,共25页
TBM目前已集成上百个传感器和信息采集系统,可实时记录反映TBM施工状况及工作性能的运行数据,为开展数据驱动研究及实现TBM智能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分析近年来TBM机器学习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TBM智能施工的研究进展。首先,... TBM目前已集成上百个传感器和信息采集系统,可实时记录反映TBM施工状况及工作性能的运行数据,为开展数据驱动研究及实现TBM智能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分析近年来TBM机器学习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TBM智能施工的研究进展。首先,以引松工程3标段为例,介绍TBM运行参数及运行数据的基本情况,分析TBM控制参数及掘进循环的各工作阶段划分;然后,系统归纳TBM掘进过程隧道(洞)围岩智能感知、TBM掘进过程地质灾害预测预警、TBM掘进控制参数辅助决策3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结合当前的技术水平和研究现状,探讨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瓶颈,并提出对后续研究展望的建议,即多源数据互补信息的利用、专业机制知识-数据的融合驱动、新工程/工况应用场景的迁移学习是该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智能施工 运行数据 围岩感知 地质灾害预测 掘进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信号检测论的民航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分析
2
作者 王燕青 乔家伟 +1 位作者 任金金 王晓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970-6976,共7页
为提高民航安检人员的安检绩效,探究不同因素下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与安检绩效的关系。基于模糊信号检测论,以辨别力和判断标准作为衡量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的指标,采用2(经验:新手、老手)×2(时间压力:无时间限制、有时间限制)&#... 为提高民航安检人员的安检绩效,探究不同因素下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与安检绩效的关系。基于模糊信号检测论,以辨别力和判断标准作为衡量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的指标,采用2(经验:新手、老手)×2(时间压力:无时间限制、有时间限制)×2(违禁品出现概率:高、低)混合实验设计,分析经验、时间压力、违禁品概率对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验和时间限制对安检绩效有显著影响,而违禁品出现的概率对安检绩效的影响不显著;经验对安检人员的模糊辨别力和模糊判断标准均有显著影响,老手组危险感知能力的总体水平大于新手组;时间限制会降低安检人员的模糊辨别力和低违禁品概率下的模糊判断标准,但会提高高违禁品概率下的模糊判断标准。重视安检技能培训、设定合理搜索时间与传送带速度可有效提高安检人员的危险感知能力,保障航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检人员 危险感知能力 模糊信号检测论 模糊辨别力 模糊判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典型风险情景的驾驶人潜在风险感知能力评估
3
作者 徐磊 崔雄博 +2 位作者 赵刘昌 任超宇 彭金栓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1-188,共8页
为降低交通事故风险,组织实车试验,研究熟练驾驶人和非熟练驾驶人在动态跟随摩托车和平行超车2种典型风险情景下的潜在风险感知能力差异;采用可穿戴式眼动仪采集驾驶人的动态视觉参数,分析驾驶人在不同情景下的视觉特性。结果表明:熟练... 为降低交通事故风险,组织实车试验,研究熟练驾驶人和非熟练驾驶人在动态跟随摩托车和平行超车2种典型风险情景下的潜在风险感知能力差异;采用可穿戴式眼动仪采集驾驶人的动态视觉参数,分析驾驶人在不同情景下的视觉特性。结果表明:熟练驾驶人相比非熟练驾驶人在2种场景下的风险感知能力显著性更强,尤其在动态跟随摩托车场景中,熟练驾驶人表现出更高的前方远处注视概率,能够更好地预测前方交通状况;在平行超车场景中,熟练驾驶人的注视时间更短,且其水平搜索广度和垂直搜索深度更大。此外,对后视镜的注视时间占比显著高于非熟练驾驶人,具有更高的视觉搜索效率和更强的后方交通监控能力。基于灰色近优综合评价法评估结果,熟练驾驶人的危险感知能力得分显著高于非熟练驾驶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人 潜在风险感知能力 驾驶安全 动态跟随摩托车 平行超车 灰色近优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疲劳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
4
作者 闫浩然 李明 +1 位作者 徐霞 蒋祥婷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1,共7页
为减少心理疲劳对建筑工人施工安全的负面影响,深入探究心理疲劳与不安全行为(UB)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首先,根据建筑工人特征和文献调研,将心理疲劳划分为动机减少(RM)、认知衰弱(CW)和情绪耗竭(EE)3个维度;其次,基于保护动机理论(... 为减少心理疲劳对建筑工人施工安全的负面影响,深入探究心理疲劳与不安全行为(UB)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首先,根据建筑工人特征和文献调研,将心理疲劳划分为动机减少(RM)、认知衰弱(CW)和情绪耗竭(EE)3个维度;其次,基于保护动机理论(PTM)和资源保存理论(COR),引入危险感知(HP)作为中介变量,社会支持(SS)作为调节变量;最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与层次回归分析,探究心理疲劳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心理疲劳通过动机减少、认知衰弱和情绪耗竭3个维度对不安全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危险感知在心理疲劳与不安全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心理疲劳对不安全行为的直接影响及危险感知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均受到社会支持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疲劳 建筑工人 不安全行为(UB) 危险感知(hp) 社会支持(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弱感知设计的驾驶员危险感知状态识别模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曾娟 王昊 +1 位作者 许博 张洪昌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5-1005,共11页
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对于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研究中危险感知的特征向量表征不统一、算法对实际问题可解释性不足的弊端,通过人为控制的方式,设计了基于危险源、显隐性、强弱危险感知状态3个维度的3×2... 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对于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研究中危险感知的特征向量表征不统一、算法对实际问题可解释性不足的弊端,通过人为控制的方式,设计了基于危险源、显隐性、强弱危险感知状态3个维度的3×2×2实验方案,实现对危险感知的预定分级;设计配对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合的方式实现强弱感知状态下特征差异性的量化比较;建立基于十倍交叉参数调优SVM算法的危险感知状态二分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在强危险感知状态下对危险的反应更主动,倾向于避免危险,而非紧急避险,并保持更低的车速,更倾向油门控制而非制动控制,注视和眼跳行为增加;驾驶员在隐性危险源场景中的操纵力度和频次更强,危险感知与显隐性影响程度及危险源类型有关,摩托车类危险源差异最大,行人类危险源差异最小;在C=1,γ=0.1,选择车头时距、车速标准差、最大制动踏板力、加速度标准差、预减速时间、车速均值、油门开度标准差、跳视次数、注视次数作为特征时,SVM模型具有最好的性能,准确率为89.2%,精准率为90.6%,召回率为87.8%,F1值为0.888。XGBoost模型对弱感知的识别能力低于SVM模型。该研究对于驾驶员危险感知状态的量化评估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感知机理 机器学习 危险感知 强弱感知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信控交叉口驾驶人潜在危险感知能力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彭金栓 成家佳 +3 位作者 赵刘昌 罗霜 袁浩 徐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5,共9页
为量化无信控交叉口驾驶人潜在危险的感知能力,组织驾驶人实车驾驶试验,实时采集驾驶人眼动特征参数。解析熟练和非熟练驾驶人直行通过无信控交叉口模式下的扫视和注视规律,引入马尔科夫链模型,阐释驾驶人注视转移特性,揭示驾驶人视觉... 为量化无信控交叉口驾驶人潜在危险的感知能力,组织驾驶人实车驾驶试验,实时采集驾驶人眼动特征参数。解析熟练和非熟练驾驶人直行通过无信控交叉口模式下的扫视和注视规律,引入马尔科夫链模型,阐释驾驶人注视转移特性,揭示驾驶人视觉搜索与潜在危险感知特性的内在联系。结合熟练和非熟练驾驶人各映射指标下的统计学分析,萃取驾驶人潜在危险感知能力表征参数。基于灰色近优综合评价法,构建驾驶人在无信控交叉口场景下的潜在危险感知能力评估模型。研究表明:直行条件下,无信控交叉口下非熟练驾驶人的水平搜索广度、垂直搜索深度和扫视强度显著低于熟练驾驶人;相较于熟练驾驶人,非熟练驾驶人兼顾道路两侧信息的能力较弱,且注视概率的适时调配机制不够灵活;熟练驾驶人在无信控交叉口的潜在危险感知得分比非熟练驾驶人高31.2%;熟练驾驶人中,男性潜在危险感知能力明显强于女性,而性别对非熟练驾驶人感知绩效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丰富防御性驾驶相关理论体系,为无信控交叉口交通设施的优化和完善,驾驶人安全教育及评估等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潜在危险感知评估 马尔科夫链 无信控交叉口 兴趣区域 驾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特质对非注意视盲和安全风险感知失败的影响:来自眼动试验的证据
7
作者 李乃文 崔琳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7,共7页
非注意视盲是一种与选择性注意或不注意有关的人因失误。为减少建筑工人高空作业非注意视盲导致的安全事故,选取30名被试参与一项试验,分析非注意视盲在安全风险感知失败中的重要性,以及影响非注意视盲和安全风险感知失败的人格特质相... 非注意视盲是一种与选择性注意或不注意有关的人因失误。为减少建筑工人高空作业非注意视盲导致的安全事故,选取30名被试参与一项试验,分析非注意视盲在安全风险感知失败中的重要性,以及影响非注意视盲和安全风险感知失败的人格特质相关因素,建立实用的安全管理策略。结果表明:非注意视盲占安全风险感知失败的50%。另外,人格特质与非注意视盲和安全风险感知失败有明显的关系,外向性、严谨性和开放性与非注意视盲和安全风险感知失败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低外向性、高严谨性和低开放性的作业人员拥有更低的安全风险感知失败和非注意视盲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特质 非注意视盲 安全风险感知失败 眼动试验 高空作业 危险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两轮车碰撞前驾驶员风险感知研究
8
作者 王兴华 胡林 +3 位作者 彭勇 伍贤辉 向国梁 许倩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8-508,共11页
人机共驾阶段人类驾驶员对驾驶环境保持较高的风险感知水平是保证及时有效、稳定安全接管的核心。本研究通过开展风险感知模拟驾驶试验,获取了驾驶员在典型汽车-动力两轮车碰撞场景下的驾驶行为及脑电响应数据。从驾驶行为层面以制动TTC... 人机共驾阶段人类驾驶员对驾驶环境保持较高的风险感知水平是保证及时有效、稳定安全接管的核心。本研究通过开展风险感知模拟驾驶试验,获取了驾驶员在典型汽车-动力两轮车碰撞场景下的驾驶行为及脑电响应数据。从驾驶行为层面以制动TTC(time to collision)和平均加速度为评价指标,利用分位数回归构建了驾驶员风险感知量化模型,通过独立样本检验发现驾驶经验、碰撞场景类型对驾驶员风险感知存在显著影响。在脑电响应层面,通过双独立样本检验及FDR校正发现Alpha频段与驾驶员风险感知显著相关。此外,提出了驾驶员风险感知神经机理,包括视觉感知与认知加工两个阶段。研究结果有助于提升人机共驾汽车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动力两轮车碰撞 模拟驾驶试验 驾驶行为 脑电响应 风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风险感知研究方法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47
9
作者 周忻 徐伟 +3 位作者 袁艺 马玉玲 钱新 葛怡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4-118,共5页
阐述了风险感知的基本内涵、影响因素以及主流的研究方法,总结了风险感知研究方法的最新发展,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灾害风险感知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对灾害风险感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未来灾害风险感知研究中应当完善... 阐述了风险感知的基本内涵、影响因素以及主流的研究方法,总结了风险感知研究方法的最新发展,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灾害风险感知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对灾害风险感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未来灾害风险感知研究中应当完善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感知 自然灾害 心理测量范式 文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驾驶仿真系统的驾驶员道路险情应对测试(英文)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颖 廖可兵 +1 位作者 张伟 吴甦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1-1255,1277,共6页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驾驶仿真系统在实验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重复性上具有较多优势,因此可被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和驾驶员培训中。通常有经验驾驶员通常比无经验驾驶员应对险情的能力更强,因此本研究通过焦点小组讨论和问卷调查法筛...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驾驶仿真系统在实验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重复性上具有较多优势,因此可被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和驾驶员培训中。通常有经验驾驶员通常比无经验驾驶员应对险情的能力更强,因此本研究通过焦点小组讨论和问卷调查法筛选出五类重要险情,据此开发出包含15例险情场景的虚拟环境,并在自行研发的固定底座式驾驶仿真器上对新老驾驶员各16人进行了测试。系统自动记录和分析驾驶员应对险情时的速度、刹车及转向信息,结果表明有经验驾驶员的碰撞次数远少于新驾驶员,通过险情时速度更慢,驾驶更安全。本研究为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驾驶员培训计划中的应用以及开发险情预警装置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驾驶仿真 险情感知 险情应对 新驾驶员 道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牧民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感知与适应——基于祁连山区少数民族乡的调查 被引量:16
11
作者 朱国锋 秦大河 +6 位作者 任贾文 郑丽敏 刘原峰 梁峰 杨玲 李佳芳 胡鹏飞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1-378,共8页
为明确山区牧民对气候变化趋势和极端气候事件的感知与适应现状,对青海省祁连县野牛沟乡、甘肃省肃南县大河乡、天祝县祁连乡的418户牧民家庭进行入户走访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牧民对当地近20年气温升高感知度较高,对降水量变化的感知... 为明确山区牧民对气候变化趋势和极端气候事件的感知与适应现状,对青海省祁连县野牛沟乡、甘肃省肃南县大河乡、天祝县祁连乡的418户牧民家庭进行入户走访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牧民对当地近20年气温升高感知度较高,对降水量变化的感知程度较低,对近期牧业影响较大的极端气候事件感知度较高。牧民针对感受到的不同的极端气候事件采取了有差别的应对措施。储备草料、修建圈舍和暖棚、处理牲畜和外出打工是主要的适应措施。牧业服务、贷款支持和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提高牧民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牧民 气候变化 气候灾害 感知与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容忍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的影响:风险知觉和危险态度的作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姬鸣 杨仕云 +2 位作者 赵小军 鲍旭辉 游旭群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08-1319,共12页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257名中国航线飞行教员、机长和副驾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分析探讨了风险容忍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的影响,以及在这一影响过程中风险知觉和危险态度所发挥的作用。结果发现:(1)风险容忍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257名中国航线飞行教员、机长和副驾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分析探讨了风险容忍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的影响,以及在这一影响过程中风险知觉和危险态度所发挥的作用。结果发现:(1)风险容忍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高风险容忍飞行员的驾驶安全行为水平显著低于低风险容忍飞行员;(2)风险知觉在风险容忍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调节作用,即高水平的风险知觉削弱了风险容忍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的负向影响。(3)危险态度在风险容忍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且这种中介作用的实现又受到风险知觉的调节,即危险态度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风险容忍 风险知觉 危险态度 驾驶安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人危险感知建模与实验解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京帅 王文亮 +2 位作者 苏薇 杨得婷 孙正一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04-1308,共5页
为了量化驾驶人群体危险感知的差异性并指出差异性的原因所在,对驾驶人危险感知进行建模与实验测试分析.借鉴污染环境下生物种群生存这一自然现象,构建了驾驶人危险感知模型,通过实验测试了驾驶人在不同交通场景的危险识别时间与反应时... 为了量化驾驶人群体危险感知的差异性并指出差异性的原因所在,对驾驶人危险感知进行建模与实验测试分析.借鉴污染环境下生物种群生存这一自然现象,构建了驾驶人危险感知模型,通过实验测试了驾驶人在不同交通场景的危险识别时间与反应时间.模型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驾驶人危险感知阈限值与交通情境危险输入的速率负相关,与驾驶人正确反应率和危险识别率正相关.不同危险程度的交通场景对驾驶人危险感知的总反应时间和识别时间具有显著影响(p<0.001);驾驶经验对驾驶人危险识别时间没有显著影响(p=0.080),但是对危险的反应时间具有显著影响(p=0.003).熟练驾驶人相比非熟练驾驶人具有较高的危险感知水平,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熟练驾驶人能够更快速准确地预测评估交通情境中的危险并进行合理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驾驶人 危险感知 方差分析 交通情境 驾驶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碰撞事故致因建模与影响因素试验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京帅 任书杭 +2 位作者 马志政 王浩 罗钿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8-1012,共5页
为了分析交通情境与驾驶人因素导致道路交通碰撞事故的原因,采用智能群体建模、鱼骨图方法与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剖析了道路交通碰撞事故的致因及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碰撞事故的致因取决于驾驶人对于交通情境危险信息... 为了分析交通情境与驾驶人因素导致道路交通碰撞事故的原因,采用智能群体建模、鱼骨图方法与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剖析了道路交通碰撞事故的致因及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碰撞事故的致因取决于驾驶人对于交通情境危险信息及时准确的感知以及个体间的相对运动速度.交通情境中的危险识别率和发现时间百分位与危险的类别、交通情境的特点以及驾驶人的经验密切相关.潜在危险与实际危险在识别率与发现时间百分位上存在显著差异;动态危险的发现时间百分位小于静态危险;相比非熟练驾驶人,熟练驾驶人能够发现更多的危险信息,更快速地发现危险,并且对于交通情境的演变预测与判别更准确,具有更高的自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道路交通事故 鱼骨图 方差分析 驾驶人 危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社区山地灾害风险认知与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以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龚柯 徐惠梁 +3 位作者 刘鑫磊 陈明 杨成长 杨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3-188,共6页
[目的]探讨山区留守人员对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与泥石流等)的减灾防灾的认知情况以及对当地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受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威胁的彭州市小鱼洞镇为研究区,基于实地问卷调查数据,并用SPSS与Microsoft Exce... [目的]探讨山区留守人员对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与泥石流等)的减灾防灾的认知情况以及对当地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受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威胁的彭州市小鱼洞镇为研究区,基于实地问卷调查数据,并用SPSS与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获得了受访人员对有效减灾防灾措施的认可度。[结果]留守人员对于减灾防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急反应能力是有限的,公众对防灾减灾的认知有一定的错误和曲解;通过已有的评价模型对小鱼洞镇地质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价,评分为84,表明该区域应急管理能力较强,当地人民也较为满意。[结论]在起草紧急计划之前,政府应该更多的考虑留守群体的期望和实际的疏散能力,而不是靠想象中的情况来完成计划好的工作,同时加强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提高突发地质灾害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社区 山地灾害 风险认知 应急管理能力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人危险辨识进展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曾诚 吴初娜 孟兴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4-79,共6页
为促进驾驶人危险辨识研究,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驾驶人危险辨识的研究进展。介绍驾驶风险管理理论以及危险辨识的定义和模型,归纳驾驶人危险辨识能力的评估和提升方法,展望驾驶人危险辨识的研究前景。结果表明,驾驶人危险辨识的模型和训... 为促进驾驶人危险辨识研究,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驾驶人危险辨识的研究进展。介绍驾驶风险管理理论以及危险辨识的定义和模型,归纳驾驶人危险辨识能力的评估和提升方法,展望驾驶人危险辨识的研究前景。结果表明,驾驶人危险辨识的模型和训练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为获得更为准确的评估结果,有必要研究融合交通环境、眼动特性、驾驶行为等多源信息的驾驶人危险辨识能力评估方法。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道路交通系统安全水平,应加快驾驶人危险辨识相关研究成果在我国的市场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驾驶人 危险辨识 研究进展 市场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SDT的新老驾驶人危险感知差异性致因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唐智慧 程杰 方争楠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2-538,共7页
为了降低新驾驶人的事故发生率,基于模糊信号检测理论,通过模拟仿真实验手段,设计并进行了危险感知实验和危险分级实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老驾驶人危险感知差异性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新老驾驶人危险感知差异性是由于反应偏好不同所致... 为了降低新驾驶人的事故发生率,基于模糊信号检测理论,通过模拟仿真实验手段,设计并进行了危险感知实验和危险分级实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老驾驶人危险感知差异性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新老驾驶人危险感知差异性是由于反应偏好不同所致,具有宽大偏好反应的驾驶人反应时距小,反应也更快,反之亦然;经过危险感知训练的新驾驶人反应偏好与反应时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1,未经危险感知训练新驾驶人的相关系数为0.63,经验丰富老驾驶人的相关系数为0.75;在对新驾驶人的训练中,应注重降低新驾驶人的危险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行为 危险感知能力 敏感度 反应偏好 模糊信号检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驾驶员危险知觉测试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孙龙 常若松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4,共5页
为探索驾驶员危险知觉在驾驶行为评估、驾驶训练和驾照考试方面的应用,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基于反应时测量技术,国外开发了驾驶员危险知觉测试(HPT)。通过回顾危险知觉测试的发展过程,介绍基于驾驶模拟器、基于动态交通视频片段和基于... 为探索驾驶员危险知觉在驾驶行为评估、驾驶训练和驾照考试方面的应用,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基于反应时测量技术,国外开发了驾驶员危险知觉测试(HPT)。通过回顾危险知觉测试的发展过程,介绍基于驾驶模拟器、基于动态交通视频片段和基于静态交通图片等的3种应用较广泛的标准化HPT。分析结果表明,不同HPT在测试中各有优缺点,并出现相互结合的趋势。总体上,HPT具有测试内容科学化、标准化,测试过程规范化、简约化,测试结果应用商品化3个特点;但HPT在测试内容选取、个体差异影响的控制和危险预期线索控制3个方面尚存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驾驶员 危险知觉测试(hpT) 反应时 标准化测试 交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人危险感知能力影响因素及干预方式综述 被引量:11
19
作者 乔洁 徐鑫 +2 位作者 刘传攀 赵俊玮 刘永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41,共8页
为探究外部干预对驾驶人危险感知能力的作用效果,梳理不同理论描述驾驶人危险感知过程,并总结驾驶人危险感知行为机制;然后,从危险感知行为要素出发,分析驾驶风格、驾驶经验、交通环境、驾驶状态对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其次,介绍5种危险... 为探究外部干预对驾驶人危险感知能力的作用效果,梳理不同理论描述驾驶人危险感知过程,并总结驾驶人危险感知行为机制;然后,从危险感知行为要素出发,分析驾驶风格、驾驶经验、交通环境、驾驶状态对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其次,介绍5种危险感知能力干预方式的研究成果,归纳各方式特点;最后,从干预效果持续性、评价指标、迁移效应等方面总结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及发展方向,并给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有必要搭建我国典型的交通危险场景数据库,并设计标准的危险感知能力测试体系,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提高驾驶人危险感知能力测试的影响力,提升我国驾驶人整体危险感知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人 危险感知能力 影响因素 干预方式 驾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驾驶模拟情境下驾驶人风险感知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秦雅琴 张红强 +1 位作者 熊坚 江良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148,共7页
分析风险驾驶情境中静态与动态结合过程的特征,给出风险驾驶情境风险度(SRD)的定义.基于交通冲突分析技术及主观评价,提出风险驾驶SRD的量化评价方法.采用驾驶模拟实验研究,以六个典型的风险驾驶情境为研究对象,提取专家型被试的驾驶行... 分析风险驾驶情境中静态与动态结合过程的特征,给出风险驾驶情境风险度(SRD)的定义.基于交通冲突分析技术及主观评价,提出风险驾驶SRD的量化评价方法.采用驾驶模拟实验研究,以六个典型的风险驾驶情境为研究对象,提取专家型被试的驾驶行为进行风险驾驶情境下的交通冲突分析,结合主观评价结果,得到驾驶人风险感知能力的识别基准.通过分析不同风险度情境下的驾驶行为差异,验证SRD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本文的实验过程、方法及结论为我国驾驶人风险感知能力测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风险驾驶情境 情境风险度(SRD) 风险感知 交通冲突 驾驶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