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ergy Factor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for Power DC/DC Converters
1
作者 罗方林 HongYE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4年第3期6-12,54,共8页
Mathematical modelling for power DC/DC converters is a historical problem accompanying DC/DC conversion technology since 1940’s. The traditional mathematical modelling is not available for complex structure converter... Mathematical modelling for power DC/DC converters is a historical problem accompanying DC/DC conversion technology since 1940’s. The traditional mathematical modelling is not available for complex structure converters since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 order increases very high. We have to search other way to establish mathematical modelling for power DC/DC converters.We have theoretically defined a new concept-Energy Factor (EF) in this paper and research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EF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ling for power DC/DC converters. EF is a new concept in power DC/DC conversion technology, which thoroughly differs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such as power factor (PF), power transfer efficiency (η),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 and ripple factor (RF). EF and the subsequential EFV (and EFVD) can illustrate the system stability, reference response and interference recovery. This investigation is very helpful for system design and DC/DC converters characteristics foreseeing. Two DC/DC converters: Buck converter and Super-Lift Luo-Converter as the samples are analysed in this paper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s of EF, EFV (and EFVD), PE, SE, VE (and VED), time constant τ and damping time constant τ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 变换器 THD RF C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式GaN单开关管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2
作者 曹通 秦世清 +4 位作者 何映谊 李婷 张秀梅 杨国锋 卞宝安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73,共11页
传统的降压型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由于存在高谐波电流的缺点,较难满足IEC61000-3-2 C类限值,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文中设计并搭建了一种集成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该变换器由一个降压PFC变换器和一个反激PF... 传统的降压型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由于存在高谐波电流的缺点,较难满足IEC61000-3-2 C类限值,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文中设计并搭建了一种集成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该变换器由一个降压PFC变换器和一个反激PFC变换器组成,其中降压和反激PFC变换器采用输入并联和输出并联连接方式共用一个GaN开关管和控制电路,降低变换器成本。集成式变换器在临界导通模式(critical conduction mode,CRM)恒定导通时间(constant on time,COT)控制下,反激单元消除了降压输入电流死区的影响,利用降压和反激PFC变换器的优势和GaN开关管的优异性能,变换器可以在宽电压输入范围下实现高效率和低总谐波失真。文中介绍了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PSIM(power simulation)仿真验证理论推导的正确性,最后搭建了满载效率为94.1%的120 W样机,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氮化镓 集成式 低总谐波失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条件下基于计量误差量化分析的电能计量方案 被引量:39
3
作者 赵伟 彭宏亮 +1 位作者 孙卫明 乐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125 151,151,共6页
对谐波背景下电子式电能表全波计量和基波计量方式之间的计量误差进行了量化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具有实用性和合理性的电能计量方案。首先,从合理性和适用性出发,分析了谐波背景下不同计量方式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三相非正弦不平... 对谐波背景下电子式电能表全波计量和基波计量方式之间的计量误差进行了量化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具有实用性和合理性的电能计量方案。首先,从合理性和适用性出发,分析了谐波背景下不同计量方式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三相非正弦不平衡系统谐波功率的计算方法,得出了定量化计算不同计量方式下计量误差的理论表达式,结果表明该误差可表示为电压和电流总谐波畸变率以及功率因数的函数;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新的电能计量方案。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计量误差定量化计算方法和分析结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 功率因数 总谐波畸变率 计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串补(TCSC)的谐波特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余江 段献忠 +2 位作者 王为国 尹项根 何仰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6期6-9,共4页
采用数字仿真方法,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分析了在TCSC稳态运行、工况调整过程及短路过程中TCSC线路电压、电流谐波的变化规律及波形畸变率的变化情况,着重分析了短路过程中触发角、短路时刻、短路地点、系统参数及短路后 T... 采用数字仿真方法,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分析了在TCSC稳态运行、工况调整过程及短路过程中TCSC线路电压、电流谐波的变化规律及波形畸变率的变化情况,着重分析了短路过程中触发角、短路时刻、短路地点、系统参数及短路后 TCSC是否旁路对TCSC线路波形畸变率的影响,主要结论是:在非故障状态下,电压、电流波形畸变率均在允许范围内;故障状态下畸变率增大,对系统电压质量和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SC 谐波 畸变率 电力系统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输电线路直流融冰变流系统设计 被引量:18
5
作者 陆佳政 朱思国 +2 位作者 李波 方针 张红先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4-129,共6页
随着特高压的推广,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抗冰融冰正成为研究的热点。特高压输电线路由于线径粗、线路长,所需融冰电流与装置容量大,其电流融冰是一个研究的难点。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特点提出了分段直流融冰方法,其将特高压输电线路分成若... 随着特高压的推广,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抗冰融冰正成为研究的热点。特高压输电线路由于线径粗、线路长,所需融冰电流与装置容量大,其电流融冰是一个研究的难点。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特点提出了分段直流融冰方法,其将特高压输电线路分成若干段,选取重覆冰区的线路段设置直流融冰点与融冰短路点,可以有效减小融冰装置容量。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融冰所需直流融冰装置容量大特点,为了减小融冰装置网侧电流的谐波畸变率,采用24脉波整流变压器+多台整流器并联方式,可以有效减小直流融冰装置对网侧电源的干扰,并可减小输出直流电压纹波因数。最后对所设计的特高压输电线路直流融冰装置进行了仿真研究,采用24脉波整流变压器+多台整流器并联方式后,可以有效消除整流器引起的输入侧电流中5次和7次谐波电流,整流变压器输入侧电流低次谐波总畸变率仅为0.51%,输出直流电压脉波数为24,电压纹波因数仅为0.616。仿真结果证明了所设计特高压直流融冰装置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分段直流融冰 谐波畸变率 24脉波整流变压器 电压纹波因数 extra-high VOLTAGE (EH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条件下感应系电能表计量误差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丁艺 赵伟 侯国屏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12,共5页
着重归纳和分析了谐波条件下感应系电能表误差产生的原因,明确了误差与频率特性曲线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其误差的正、负主要取决于各次谐波功率相对于基波功率的流向、负载的性质、电能表本身因制造、材料形成的物理性能的差异等。
关键词 计量误差分析 感应系电能表 畸变因数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开关Buck-Flyback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楠 许建平 刘雪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9-687,共9页
针对传统Buck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输入电流谐波分量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单开关Buck-Flyback PFC变换器。它由Buck PFC变换器与Flyback PFC变换器的输入和输出分别并联并合并主开关管而构成。当输入电压低于... 针对传统Buck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输入电流谐波分量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单开关Buck-Flyback PFC变换器。它由Buck PFC变换器与Flyback PFC变换器的输入和输出分别并联并合并主开关管而构成。当输入电压低于输出电压时,变换器工作于Flyback模式,消除了传统Buck PFC变换器的输入电流死区,进而降低了输入电流谐波。分析工作在断续模式的单开关Buck-Flyback PFC变换器的输入电流特性,理论分析表明,该变换器可在全电压输入范围内获得高功率因数与低总谐波失真率,满足IEC 61000-3-2 C类法规对输入电流各次谐波的要求。最后,通过一台96 W实验样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Flyback变换器 功率因数校正 单开关 低总谐波失真率 电流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能质量约束下变压器承受直流偏磁能力的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长云 李庆民 +2 位作者 李贞 姚金霞 刘民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12-3118,共7页
直流偏磁现象将影响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变压器承受直流偏磁的能力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为此,基于铁芯的折线式等效模型,利用电磁关系方程导出了变压器输出电压与偏磁电流间的数值关系。进而根据系统的电能质量约束条件,基于电压调... 直流偏磁现象将影响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变压器承受直流偏磁的能力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为此,基于铁芯的折线式等效模型,利用电磁关系方程导出了变压器输出电压与偏磁电流间的数值关系。进而根据系统的电能质量约束条件,基于电压调整率和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建立了确定变压器所能承受的最大偏磁电流的有效判据,并给出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变压器铁芯的饱和系数以及负荷的功率因数大小,都将影响变压器承受直流偏磁的能力,评估时需综合考虑。该研究为电力变压器的设计、运行以及发展直流偏磁的抑制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直流偏磁 直流偏磁电流 电压调整率 谐波畸变率 饱和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频调速系统对牵引电机谐波损耗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佟来生 吴广宁 +2 位作者 舒雯 温凤香 何恩广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3,共4页
变频调速系统输出的脉宽调制波含有丰富的谐波,谐波引起附加损耗,使交流牵引电机运行温升增加,导致绝缘加速老化,缩短其运行寿命。文章利用M ATLAB软件建立了变频调速仿真系统,对影响变频牵引电机谐波损耗的逆变器参数进行了分析,并提... 变频调速系统输出的脉宽调制波含有丰富的谐波,谐波引起附加损耗,使交流牵引电机运行温升增加,导致绝缘加速老化,缩短其运行寿命。文章利用M ATLAB软件建立了变频调速仿真系统,对影响变频牵引电机谐波损耗的逆变器参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种用谐波总损耗因数表征谐波损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牵引电机 谐波损耗因数 电压谐波总畸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导通时间控制临界连续模式反激PFC变换器 被引量:19
10
作者 阎铁生 许建平 +2 位作者 张斐 何圣仲 董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60-68,10,共9页
提出了一种变导通时间(variable on-time,VOT)控制临界连续模式(critical conduction mode,CRM)反激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引入输入电压和反激变压器辅助绕组电压参与CRM反激PFC变换器开关管的... 提出了一种变导通时间(variable on-time,VOT)控制临界连续模式(critical conduction mode,CRM)反激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引入输入电压和反激变压器辅助绕组电压参与CRM反激PFC变换器开关管的导通时间控制,解决了传统恒定导通时间(constant on-time,COT)控制CRM反激PFC变换器功率因数(power factor,PF)低和总谐波畸变(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高的问题。分析传统COT控制CRM反激PFC变换器和VOT控制CRM反激PF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VOT控制CRM反激PFC变换器比传统COT控制CRM反激PFC变换器具有更高的PF值和更低的T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连续模式 反激变换器 总谐波畸变 功率因数校正 变导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双环控制的功率因数校正控制算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文雪峰 佃松宜 +2 位作者 邓翔 梁濛雨 张世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40,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数字控制的新型功率因数校正(PFC)控制算法。电流环采用改进的占空比控制,考虑数字控制特点加入电流项和电压项校正因子,并给出了电压项校正因子自适应算法;电压环采用具有前馈补偿的线性化比例—积分算法,引入输出电压滑... 提出一种基于数字控制的新型功率因数校正(PFC)控制算法。电流环采用改进的占空比控制,考虑数字控制特点加入电流项和电压项校正因子,并给出了电压项校正因子自适应算法;电压环采用具有前馈补偿的线性化比例—积分算法,引入输出电压滑动平均滤波法消除电压环对电流环的恶化影响以提升系统动态响应性能。文中以Boost电路PFC变换器为例阐明了算法的基本原理,搭建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数字控制的千瓦级Boost电路PFC变换器硬件系统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均验证了算法可在宽输入电压、宽输出功率工作条件下实现接近单位功率因数的控制效果,输入电流总谐波失真低于5%,并且具有良好的快速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 总谐波失真(THD) 数字控制 变换器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接电流控制的并网逆变器 被引量:22
12
作者 侯世英 肖旭 徐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79,共4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并网逆变器的间接电流控制新方法。该方法是在状态平均法的基础上对并网逆变器工作时的基本模态进行分析,推导出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并网的占空比的控制函数,从而通过控制可调占空比对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流进行控制。该方法... 提出了一种用于并网逆变器的间接电流控制新方法。该方法是在状态平均法的基础上对并网逆变器工作时的基本模态进行分析,推导出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并网的占空比的控制函数,从而通过控制可调占空比对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流进行控制。该方法的特点是控制电路中只有2个电压回路来调整可调占空比,由于没有电流检测回路,省去了工频变压器和电流互感器,使得控制结构简单,控制成本低;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传统的PWM控制方式相比,该方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开关损耗小、输出电压的谐波畸变率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电流控制 并网逆变器 谐波畸变率 功率因数 开关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st功率因数校正器中输入电流波形失真分析与抑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穆新华 孟小利 刘闯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2001年第4期435-439,共5页
讨论了平均电流控制的 Boost功率因数校正器中输入电流波形失真的机理 ,从理论上推导了前馈电压和输出电压中二次谐波电压对电流基准信号产生的影响 ,对前馈滤波器参数和电压反馈回路控制参数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采用控制芯片 UC38... 讨论了平均电流控制的 Boost功率因数校正器中输入电流波形失真的机理 ,从理论上推导了前馈电压和输出电压中二次谐波电压对电流基准信号产生的影响 ,对前馈滤波器参数和电压反馈回路控制参数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采用控制芯片 UC385 4制作了一台输出功率为 2 0 0 0W的原理样机 ,通过原理样机输入电流波形的频谱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失真 Boost功率因数校正器 输入电流 开关电源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交流链接技术的大功率高压直流电源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伟 刘庆想 +1 位作者 张政权 李相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65-71,共7页
当前大功率直流电源普遍采用直流链接技术和无源功率因数校正方案,电网侧电流谐波较大、功率因数较低且尺寸较大。基于高频交流链接(HF AC link)技术的变换器具有优异的电网侧性能,且不需要大容量的直流储能环节和滤波电抗器,尤其是在... 当前大功率直流电源普遍采用直流链接技术和无源功率因数校正方案,电网侧电流谐波较大、功率因数较低且尺寸较大。基于高频交流链接(HF AC link)技术的变换器具有优异的电网侧性能,且不需要大容量的直流储能环节和滤波电抗器,尤其是在大功率电源中有利于减小尺寸,结合串联谐振电路,还可以减小损耗,以满足移动平台对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的要求。采用状态平面图法分析了在三相激励条件下的串联谐振电路断续模式下的电流特性,并得到了精确的控制参数表达式,对串联谐振电路采用脉冲密度调制(PDM)的方式调节和稳定直流电源的输出。在对单脉冲电流特性分析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电网相位进行前馈的控制策略,并构建了前馈和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系统并对其进行仿真和实验。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表明在负载电阻560Ω上产生28.6k W,即4k V的条件下,电压纹波低于1%,输入侧功率因数为1,各相电流总谐波含量低于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链接 大功率 高压直流电源 功率因数 谐波畸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频带小波变换的直流输电系统谐波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文忠 刘永科 闫国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3-76,共4页
提出了用四频带小波函数及其变换作为数学模型,对直流输电系统进行谐波分析的方法;采用奥地利G JWekileh所提出的成熟的谐波母线阻抗矩阵模型,基于MATLAB软件分析计算了电压、电流畸变因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利用现有的有源滤波... 提出了用四频带小波函数及其变换作为数学模型,对直流输电系统进行谐波分析的方法;采用奥地利G JWekileh所提出的成熟的谐波母线阻抗矩阵模型,基于MATLAB软件分析计算了电压、电流畸变因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利用现有的有源滤波器,通过开发相应接口软件,由计算机控制滤波器输出信号,实现小波补偿,完成谐波抑制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系统 谐波分析 多频带小波变换 畸变因数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33262的高功率因数AC/DC变换器研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毛明平 吴志红 陶生桂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72-675,共4页
功率因数控制芯片MC332 6 2为核心 ,设计了一种宽电压输入范围、固定升压输出的 15 0W的AC/DC变换器 .对该变换器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APFC)技术、MC332 6 2芯片的原理和结构做了详尽的分析和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以MC332 6 2为... 功率因数控制芯片MC332 6 2为核心 ,设计了一种宽电压输入范围、固定升压输出的 15 0W的AC/DC变换器 .对该变换器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APFC)技术、MC332 6 2芯片的原理和结构做了详尽的分析和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以MC332 6 2为核心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能在 95~ 2 5 0V的宽电压输入范围内得到非常稳定的4 0 0V直流电压输出 ,并使得功率因数达到 0 .99以上 ,总谐波畸变降低至 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 总谐波畸变 开关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st PFC变换器的动态斜坡补偿策略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1
17
作者 卢伟国 方慧敏 +1 位作者 杨异迪 周雒维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共6页
传统斜坡补偿方式可以有效抑制峰值电流模式,控制Boost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系统的次谐波振荡不稳定现象,但是同时会造成电流过零处的死区问题,从而引起较大的被控平均电流畸变和功率因数恶化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动态斜坡补偿控制新思... 传统斜坡补偿方式可以有效抑制峰值电流模式,控制Boost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系统的次谐波振荡不稳定现象,但是同时会造成电流过零处的死区问题,从而引起较大的被控平均电流畸变和功率因数恶化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动态斜坡补偿控制新思路,有效改善斜坡补偿方式存在的电流畸变问题,同时能确保对次谐波振荡的抑制。基于系统输入输出的准稳态关系导出了所提动态斜坡补偿的控制方程,其相应实现电路简单可行。进一步分析了被控平均电流的谐波畸变特性,给出了斜坡补偿方式和所提动态斜坡补偿方式下平均输入电流的谐波分解结果,从理论角度说明了所提控制的改进补偿效果。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基本相吻合,所得的实验结果很好地证实了所提动态斜坡补偿控制的可行性,也证实了理论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 BOOST变换器 动态斜坡补偿 谐波畸变特性 峰值电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电流型Boost PFC变换器中过零畸变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少永 张方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3,155,共6页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中,通常会使用滤波电容来吸收开关纹波和噪声。在中频(360~800Hz)应用场合,流入滤波电容的电流会变得很大。滤波电容的电流超前输入电压90°,这样功率因数就会变得很差。同时电流环在中频情况下会产生超前...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中,通常会使用滤波电容来吸收开关纹波和噪声。在中频(360~800Hz)应用场合,流入滤波电容的电流会变得很大。滤波电容的电流超前输入电压90°,这样功率因数就会变得很差。同时电流环在中频情况下会产生超前相位。电流环和直流滤波电容造成的超前相位致使输入电流在输入电压过零附近产生严重的畸变。通过分析输入滤波电容和电流环的影响,指出直流滤波电容是引起输入电流发生过零畸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基础上,采用了相位补偿的方法来补偿直流滤波电容和电流环造成的超前相位,降低了输入电流的总谐波含量,使功率因数接近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直流滤波电容 开关纹波 过零畸变 总谐波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功率四边形分析非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玉泉 白丽丽 颜伟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3-156,共4页
以电工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非正弦交流电路中,因存在谐波电流而导致产生的畸变功率N,使电路中的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不再符合直角三角形的关系,出现了S>(1/2)^(P2+Q2)的现象。利用S,P,Q 和N构成功率四边形,由S,P和Q计算非... 以电工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非正弦交流电路中,因存在谐波电流而导致产生的畸变功率N,使电路中的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不再符合直角三角形的关系,出现了S>(1/2)^(P2+Q2)的现象。利用S,P,Q 和N构成功率四边形,由S,P和Q计算非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波功率因数cos (?)1、总功率因数λ、总位移因数cos (?)、畸变功率N、畸变角(?)N和畸变因数ξ等物理量,对ξ等物理量的表达式做了分析。并用现场实测数据和文中公式对相关物理量进行了实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电流 畸变功率 功率四边形 功率因数 畸变角 畸变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矢量滞环控制的新型容错三相四开关并网逆变器 被引量:12
20
作者 侯世英 宋星 +1 位作者 孙韬 张闯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38-144,共7页
三相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拓扑,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了使三相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在发生故障后能容错运行,提出了新型容错三相四开关并网逆变器并用来做三相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故障重构后的运行拓... 三相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拓扑,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了使三相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在发生故障后能容错运行,提出了新型容错三相四开关并网逆变器并用来做三相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故障重构后的运行拓扑,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为了使故障后重构的新型容错三相四开关并网逆变器依然能向电网输送高质量的电能,并获得很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在等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新型容错三相四开关并网逆变器空间矢量滞环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空间矢量滞环控制后的新型三相四开关并网逆变器对输入扰动和电网扰动都具有很好的抑制能力,表现出很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且输出并网电流波形谐波含量低,波形质量好,能保证故障后的可靠供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错三相四开关并网逆变器 谐波畸变率 功率因数 开关损耗 空间矢量滞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