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学科大概念与关键概念、核心概念的区隔及轻松提取 被引量:1
1
作者 侯桂红 敖雪峰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大概念不是核心概念、关键概念。大概念与它们的差别有四:一是所属的知识类型不同;二是从属的学科领域不同;三是主客观性不同;四是价值大小不同。大概念被混同为核心概念、关键概念的原因有中外大概念研究的误解、望文生义、混淆文理科... 大概念不是核心概念、关键概念。大概念与它们的差别有四:一是所属的知识类型不同;二是从属的学科领域不同;三是主客观性不同;四是价值大小不同。大概念被混同为核心概念、关键概念的原因有中外大概念研究的误解、望文生义、混淆文理科概念的语义等。研究认为,大概念的提取无须繁复和舍近求远,可直接从课标和教材中轻松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 大概念 核心概念 关键概念 新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关系和时间增强的知识追踪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维 罗佩华 +2 位作者 龚中伟 李志新 宋玲玲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8-734,共7页
现有知识追踪方法未能深入探索知识点间多种关系并同时考虑知识相互作用和时间对知识状态的影响。鉴于此,从知识间多种关系和学习遗忘规律两方面改进知识追踪模型,提出多关系和时间增强的知识追踪模型(MRTKT)。首先,根据认知同化理论丰... 现有知识追踪方法未能深入探索知识点间多种关系并同时考虑知识相互作用和时间对知识状态的影响。鉴于此,从知识间多种关系和学习遗忘规律两方面改进知识追踪模型,提出多关系和时间增强的知识追踪模型(MRTKT)。首先,根据认知同化理论丰富了知识间关系,使用统计学方法构建了包含上位学习、下位学习以及并列组合学习三种关系的知识结构图;其次,对知识间相互作用进行建模,根据上述三种关系聚集节点特征,使得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知识间的影响传播行为;然后,构建融入三种时间信息的GRU门更新学生知识状态,以模拟学习和遗忘对知识状态的影响,使得各节点特征包含知识间相互作用信息和时间信息,为预测学习者答题表现提供更全面丰富的信息。在多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MRTKT比现有模型具有更优越的性能以及更好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追踪 门控图神经网络 GRU 知识间多种关系 学习遗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竹代塑”发展理念、面临挑战与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亚慧 姜伯言 +3 位作者 周昌平 赖相燕 黄宇翔 于文吉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8,共9页
针对全球每年产生约3亿t塑料垃圾引发的生态环境危机,我国创新性提出“以竹代塑”可持续发展倡议。“以竹代塑”倡议是基于自然解决因塑料废物造成污染的全球性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治理方案,这一绿色发展战略也将成为我国竹产业在2035... 针对全球每年产生约3亿t塑料垃圾引发的生态环境危机,我国创新性提出“以竹代塑”可持续发展倡议。“以竹代塑”倡议是基于自然解决因塑料废物造成污染的全球性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治理方案,这一绿色发展战略也将成为我国竹产业在2035年实现万亿级产业规模战略目标的重要窗口期。首先,深入剖析了“以竹代塑”发展理念的构成要素、价值体现及内涵特性,对引领性、创新性、绿色性、和谐性以及可持续性这五大核心要素的具体内涵予以详尽阐释;其次,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和科技属性4个层面出发,针对性地提出了“以竹代塑”理念下“以竹代塑+”多元应用场景的实践策略;然后,围绕产业创新、产业生态和产业价值链3个维度系统梳理了“以竹代塑”产业在发展进程中的现状与所面临的挑战,并深入分析了这些挑战产生的深层次成因。基于上述研究基础,提出了我国“以竹代塑”产业的4种发展模式:(1)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2)以有组织的新质生产力为驱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国家创新领导模式;(3)基于“链式思维”构建全要素政策支持的产业扶持增强模式;(4)以多元化、多层次为特征,健康且安全的竹产品供给市场需求驱动模式。最后,希望按照“战略引领-核心突破-市场转化-保障支撑”的逻辑层次,重点突出国家创新领导模式的核心引擎作用,强化产业融合与市场需求驱动的双轮驱动效应,完善产业扶持增强模式的保障功能,形成层次分明、有机协同的发展体系,以期为我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竹代塑 发展理念 挑战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凯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41,共5页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存在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脱节、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割裂、教学方法与思政需求偏离、教学评价难以衡量思政效果的困境。OBE理念与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具有耦合性,可以从目标体系、设计路径...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存在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脱节、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割裂、教学方法与思政需求偏离、教学评价难以衡量思政效果的困境。OBE理念与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具有耦合性,可以从目标体系、设计路径、教学要素、教学流程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进行重构。OBE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为:强化课堂联动、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能力、完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应用型本科高校 英语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发经济、养老产业、银龄消费概念及其关系辨析——基于“主体-内容-政策”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磊 杜孟飞 曾之遥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6,共10页
发展银发经济是新时代老龄工作的重心之一,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目前,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将养老产业、银龄消费概念泛化与银发经济内容异化的问题,致使银发经济发展定位缺乏基础支撑。为此,通过构建... 发展银发经济是新时代老龄工作的重心之一,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目前,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将养老产业、银龄消费概念泛化与银发经济内容异化的问题,致使银发经济发展定位缺乏基础支撑。为此,通过构建“主体-内容-政策”分析框架对银发经济、养老产业、银龄消费概念及其逻辑关系进行辨析,认为银发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养老产业和银龄消费处于循环的供需两端。发展银发经济既要从供给端审视养老产业、事业的规划布局与转型升级,又要从需求端关注银龄消费的能力、意愿与行为变动逻辑,并通过主体、内容、政策的协同发力,助推产品服务供给和消费需求释放耦合协调,最终实现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发经济 养老产业 银龄消费 概念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观念素养的培养路径及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郭玉峰 王伊阳 何泉蓉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7,共8页
如何理解和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关系到核心素养引领的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成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素养,需要关注“观念”内涵的概念属性及其综合属性,关注空间观念素养的空间结构认知导向及其与数学审美、好奇心、想象力等相关的情... 如何理解和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关系到核心素养引领的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成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素养,需要关注“观念”内涵的概念属性及其综合属性,关注空间观念素养的空间结构认知导向及其与数学审美、好奇心、想象力等相关的情感体验,关注空间观念素养发展的进阶性特征。空间观念素养培养的实现路径包括:基于概念和性质,实现二维与三维图形的相互转化;基于长度和角度,想象和表达物体的空间方位和相互位置关系;基于图形的运动变换规律,感悟图形的维度属性,数形结合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观念 数学核心素养 转化 进阶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下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8
7
作者 吴凤平 宋妍 黄蕊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1,共7页
基于新发展理念,对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下构建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构建了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30个评价指标。其中,创新维度包括... 基于新发展理念,对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下构建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构建了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30个评价指标。其中,创新维度包括水利行业研发经费、水利类专利授权量等9个指标;协调维度包括水环境协同治理力度、城乡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之比等5个指标;绿色维度包括再生水利用率、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等5个指标;开放维度包括国际合作项目数量、水利技术标准国际认可度等5个指标;共享维度包括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水资源共享政策完善度等6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水利新质生产力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国际传播的理念升维与战略重构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明华 李虹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4,共7页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精准国际传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推动国际传播的效能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实践效果来看,由于缺乏自上而下的理念统一、目标拆解、战略规划和资源整合,国际传播的战略与战术存在脱节,子系统间适配性不足,资...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精准国际传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推动国际传播的效能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实践效果来看,由于缺乏自上而下的理念统一、目标拆解、战略规划和资源整合,国际传播的战略与战术存在脱节,子系统间适配性不足,资源布局零散,整体上处于“自由发挥”的状态,因而难以精准赋能国际传播以达成目标。针对这一困境,文章以系统观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回归受众认知逻辑,对精准国际传播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以期实现全球化和智能化背景下传播目标、认知规律与智能技术的融通与再造,提升国际传播精准度,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观念 精准国际传播 人工智能 认知逻辑 统筹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静态防御到动态安全:数据安全法律保护的范式变革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怀胜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31,共14页
网络的代际更迭和风险特征的迁移引发数据安全制度体系的变迁和数据安全法律的范式变革。在数据安全法益对信息安全法益的逐步分离过程中,数据安全法律保护范式也完成了从静态防御范式到动态安全范式的转变。两者的技术特征、法律模式... 网络的代际更迭和风险特征的迁移引发数据安全制度体系的变迁和数据安全法律的范式变革。在数据安全法益对信息安全法益的逐步分离过程中,数据安全法律保护范式也完成了从静态防御范式到动态安全范式的转变。两者的技术特征、法律模式配置等均有显著不同,静态防御范式重视数据的要素保护,动态安全范式注重体系保护以及安全和发展的平衡。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的数据安全观念与数据安全环境的情势变迁是其范式转换的逻辑基础。动态安全范式是多元多层的数据安全治理机制,包括政策、法律、标准共存的多维治理体系,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合规体系,以及兼有协同共治、风险预防、市场激励的多元价值体系。应当在防御、监测、威慑三位一体的治理架构下,完善和扩充现有的数据安全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 动态安全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法典编纂视域下劳动关系概念的厘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军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8,共15页
劳动关系概念是编撰我国劳动法典无法回避的基础问题。在理论层面,劳动关系认定宜采用类型思维的法学方法。劳资双方通过“合意”建立劳动关系,但为避免资方通过滥用强势地位单方决定合同类型,应最终以合同的实际履行为准。劳动关系的... 劳动关系概念是编撰我国劳动法典无法回避的基础问题。在理论层面,劳动关系认定宜采用类型思维的法学方法。劳资双方通过“合意”建立劳动关系,但为避免资方通过滥用强势地位单方决定合同类型,应最终以合同的实际履行为准。劳动关系的人格、经济和组织三大从属性统合于“劳动”从属性。劳动从属性的实质是资方仅有权针对工作履行进行指令管理,而无权侵犯劳动者人格。经济从属性有两种基本内涵,前者侧重“生存依赖”之意,指收入主要或全部源于接受劳务方,后者则突出提供劳务方“为资方劳动”,而非自主经营。两者皆为劳动从属性必然引发的结果,故无必要作为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组织从属性亦无独立必要,归入前两大属性即可。以此为指导,认定劳动关系宜采用“综合衡量个案因素”的类型思维方法,基于“事实优先原则”,以“劳动”从属性为唯一核心标准,通过审查“劳动管理”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法典 劳动关系认定 类型概念 劳动从属性 劳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概念”问题及其破解之道
11
作者 荣维东 邹佳叡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6,共9页
新概念的出现是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多元主体与复杂语境出发,可以将所涉及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分为学术概念、政策概念和实践概念,这三类概念既相对独立,同时又存在着多元而复杂的互动转化关系,这也导致了相关主体在... 新概念的出现是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多元主体与复杂语境出发,可以将所涉及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分为学术概念、政策概念和实践概念,这三类概念既相对独立,同时又存在着多元而复杂的互动转化关系,这也导致了相关主体在理解和使用概念时产生了混乱与争议。为此,需要立足课程改革落地实施的现实困境,审视三类概念之间互动与转化的逻辑和机制。以此作为分析框架,可以发现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三类“概念”存在着学术概念模糊空洞、政策概念指导乏力、实践概念“无名无实”等问题。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寻求破解之道:一是学术概念的界定应科学规范,并审慎提出新概念;二是建立从学术概念到政策概念的遴选与审议机制,对现有课程文本中的概念阐释进行集体审议;三是搭建从政策概念到实践概念的转化支架,创新学术概念和政策概念的内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改革 学术概念 政策概念 实践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含义、概念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代琴 赵智利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4-513,共10页
草原不仅是我国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而长期以来,不论是学界还是业界,对于草原的含义、概念未形成统一观点,从而导致不同草原管理部门对草原的认识不同,管理工作中的衔接和协调不足。本文通过... 草原不仅是我国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而长期以来,不论是学界还是业界,对于草原的含义、概念未形成统一观点,从而导致不同草原管理部门对草原的认识不同,管理工作中的衔接和协调不足。本文通过梳理农业、自然资源部门关于草原含义的界定,结合不同学科对草原、草地的概念和应用语境,分析了我国《草原法》中“草原”的应有之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法律层面正确使用草原、草地术语的建议。本文认为,草原包括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是指由天然草本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人工草地是指人为恢复草原生态而退耕还草、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改良的草原生态系统。不应将每年进行耕翻、播种、施肥、浇水、收割等作业的饲草饲料基地等地纳入《草原法》所规定的草原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草地 内涵 定义 法学概念 草原法 法学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兽医药理学课程改革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慧峰 段长飞 +2 位作者 李喜旺 张佳音 李龙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217-220,共4页
兽医药理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因其学时有限,内容繁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大,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分析了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 兽医药理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因其学时有限,内容繁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大,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分析了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以期优化教育模式,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熟练、职业道德高尚的兽医学科应用型本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兽医药理学 应用型人才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共建与共享:再论作为传播观念的“中国”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清果 王皓然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5,共9页
将“中国”作为本土文明传播的代表性观念,可以阐释中华文明在创造认同、实现传承、构建秩序的历史过程中走出的原生路径。传统语境下的“中国”,有别于以民族国家为核心的现代政治认同,它强调一种可沟通、可持续的文化主体性。由此带... 将“中国”作为本土文明传播的代表性观念,可以阐释中华文明在创造认同、实现传承、构建秩序的历史过程中走出的原生路径。传统语境下的“中国”,有别于以民族国家为核心的现代政治认同,它强调一种可沟通、可持续的文化主体性。由此带来的一种特别影响是,处在华夏文化辐射范围内的其他周边民族,也常不自觉地将“中国”这一身份表征代入到自身的文化实践中去。它们不单以“中国”自称,更将“中国”视为思考自我及世界的观念工具。以这一文化现象为切入点,尝试提出周边文明如何基于在地化的阐释,使得“中国”这一身份意识在各自建构文化主体性的过程中发挥不同功能和作用,由此洞察作为传播观念的“中国”在形成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历史功效以及它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传播观念 华夏文明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造物到视觉信息传播的设计观念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永明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3,139,140,共8页
造物设计思想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与工艺美术渊源,也契合欧洲工业革命以来产业化设计的实践理念,而造物形式与功能关系更是长期被视为设计研究与创造的核心问题。近年来,造物设计已成为设计研究的热点,透过造物设计的视角探讨现代设... 造物设计思想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与工艺美术渊源,也契合欧洲工业革命以来产业化设计的实践理念,而造物形式与功能关系更是长期被视为设计研究与创造的核心问题。近年来,造物设计已成为设计研究的热点,透过造物设计的视角探讨现代设计的本质与内涵,就会触及造物设计中造物功能、造物信息及信息传播设计的关系,这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思考。特别是在媒体技术与传播大发展的今天,造物信息及视觉传播设计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并展现了不可替代的广泛应用性与巨大的社会影响。视觉信息传播独特且不依附造物的沟通、交流特性,丰富的社会、文化与艺术内涵,及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决定了其必然成为学界重要的研究领域与实践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物 造物设计 信息传播 视觉传达设计 平面设计 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M的运动生物力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仿真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郝莹 陈卓 陈兴娟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2,共8页
研究旨在探索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评估其对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独特优势与内在机制。文章在分析课程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关键学习节点进阶式的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模式,并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探索影响... 研究旨在探索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评估其对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独特优势与内在机制。文章在分析课程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关键学习节点进阶式的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模式,并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探索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该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关键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的系统掌握。个体情绪状态、课程学习成绩、个体学习能力、课程满意程度共同构成了学习效果提升的系统过程,呈现出稳步上升—停滞不前—显著提升的演进特征。建议教师应深刻理解有效性学习发生的关键节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教学活动,避免学生出现课程知识学习的疲惫期。同时,注重新旧知识的有机融合与合理衔接,促进课堂知识的有效迁移,以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 STEM教育理念 进阶式 教学模式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学基本概念的类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金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格局性变化,围绕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这些概念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学的基本表达方式。对这些概念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类型分析,按来源可分为原创类概念、衍生类概念、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格局性变化,围绕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这些概念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学的基本表达方式。对这些概念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类型分析,按来源可分为原创类概念、衍生类概念、重塑类概念,按内容可分为教育基本理论类概念、课程与教学论类概念、教育治理与变革类概念,按相容性可分为种属关系概念、交叉关系概念、矛盾关系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学 基本概念 类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来源与转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亚婷 陈嘉诚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9,共10页
对198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设立以来的1161份博士学位论文中的9046个核心概念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在经典学科论范式主导下,中国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形成了以“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为核心的本土理论性话语群及其广泛应用后的实践性话语群... 对198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设立以来的1161份博士学位论文中的9046个核心概念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在经典学科论范式主导下,中国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形成了以“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为核心的本土理论性话语群及其广泛应用后的实践性话语群,引进了源自西方高等教育的理论性话语;在研究领域论范式兴起后,根植于中国本土高等教育实践的实践性话语大规模提炼生成,源自西方高等教育的实践性话语和其他学科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话语被加快引入;在现代学科论范式萌芽后,源自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和本土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制度性话语被广泛应用,发端于西方高等教育的理论性话语与实践性话语被进一步本土化改造,源自西方其他学科的理论性话语被不断融合再造。这表明,移植西方概念必须立足中国本土高等教育实践情境,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中国优秀文化教育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系统论思想指引下进行学科体系内部的有机统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概念来源 话语体系 话语形态 创造性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治学的知识地图及其建构:政治的知识化与政治知识的结构论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向民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5,I0003,共12页
中国政治学知识地图的建构依赖一系列前置性思考:何为政治学的“学科”?何为“中国”政治学?何为建制性概念?为何强调建制性概念?比较政治分析的框架怎样?比较政治分析如何建构政治知识地图?政治学是对政治实践与政治经验的知识论证,“... 中国政治学知识地图的建构依赖一系列前置性思考:何为政治学的“学科”?何为“中国”政治学?何为建制性概念?为何强调建制性概念?比较政治分析的框架怎样?比较政治分析如何建构政治知识地图?政治学是对政治实践与政治经验的知识论证,“现代”政治学是对现代政治经验的知识论证,“中国”政治学是对中国地域经验的政治知识论证,因此,中国政治学有“比较”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学的双重结构,政治学史研究应当从“教育史”转向“知识史”及知识的社会政治分析。政治的知识化有三重维度:第一,日常生活的意义与生活知识;第二,作为正当性论述的传播性知识;第三,作为职业分化与理论化表述的学术知识。尽管政治学是一种职业分化与理论化的学术知识,但其根源应当追溯到传播性知识以及日常生活知识,并以建制性概念作为“中国分析”的具体内容。政治知识的结构框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政治分析,以“共同体的营造”为框架,可以建构中国政治学的知识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史 知识地图 知识社会学 建制性概念 共同体的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时代“教育评价”概念的神话、风险与想象性重构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启敏 陶燕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49,共12页
随着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的逐步推进,数智技术赋能教育评价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教育评价”概念作为规范教育评价活动的框架概念,其内在异化表现为对“如何评价”的技术旨趣日益浓厚,而对如何让教育变得更美好的初衷却逐渐被遗忘。“... 随着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的逐步推进,数智技术赋能教育评价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教育评价”概念作为规范教育评价活动的框架概念,其内在异化表现为对“如何评价”的技术旨趣日益浓厚,而对如何让教育变得更美好的初衷却逐渐被遗忘。“教育评价”概念的“教育”本源受到技术决定论、技术还原论和技术超越论等神话的遮蔽,使数智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潜藏数字拜物教、人类特征数字符号化、数字化歧视等风险。为此需要对“教育评价”概念作出一种想象性重构,通过应然状态下概念使用条件的归纳来限定实然状态下概念对数智技术的底线要求,以保证概念能始终反映“教育”本源及其人性基础。这将确保教育评价中数智技术应用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数智技术 技术神话 数字化风险 概念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