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果型西瓜单倍体诱导技术优化
1
作者 戴玉娟 龚诗琦 +4 位作者 孙翔宇 陈浩杰 熊程 孙小武 戴思慧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西瓜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是诱导单倍体的有效方法,可缩短育种时间。为建立高效稳定的单倍体诱导体系,提高单倍体诱导率,以大果型品种雪龙1号、雪龙3号,中果型品种早蜜、红都2号和小果型品种小玉9号和黄小玉的6个杂交一代(2n=2x=22)西瓜... 西瓜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是诱导单倍体的有效方法,可缩短育种时间。为建立高效稳定的单倍体诱导体系,提高单倍体诱导率,以大果型品种雪龙1号、雪龙3号,中果型品种早蜜、红都2号和小果型品种小玉9号和黄小玉的6个杂交一代(2n=2x=22)西瓜的未受精子房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质量浓度对西瓜单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不同基因型品种在2 mg·L^(-1)6-BA+1 mg·L^(-1)NAA和2 mg·L^(-1)6-BA+2 mg·L^(-1)NAA的诱导培养基中均能诱导出胚状体,除黄小玉以外,均获得了单倍体再生植株;其中,红都2号的胚状体诱导率最高,达63.89%;其次是早蜜,诱导率为55.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植物生长调节剂 单倍体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育种中植物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张晓辉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2期70-72,共3页
植物单倍体的产生方法有化学诱导和花粉母细胞培养。该技术在植物育种中具有优势,可以快速产生育种材料,解决不育性问题,且能够丰富遗传多样性。然而,其应用也存在争议,如生物安全和遗传多样性减少等问题。转基因育种技术通过修改基因... 植物单倍体的产生方法有化学诱导和花粉母细胞培养。该技术在植物育种中具有优势,可以快速产生育种材料,解决不育性问题,且能够丰富遗传多样性。然而,其应用也存在争议,如生物安全和遗传多样性减少等问题。转基因育种技术通过修改基因进一步改变植物遗传特征,进而可以提高其生长速度、木材品质和抗虫能力。然而,该技术也有风险,需要进行评估。总体来说,这些技术在林业育种中已经取得一些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育种 植物单倍体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心芥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玉萍 田志宏 +1 位作者 陈爱武 孟金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3-95,共3页
包心芥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初步研究陈玉萍1)田志宏2)陈爱武2)孟金陵2)(1)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2)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STUDIESONMICROSPORECULTUREO... 包心芥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初步研究陈玉萍1)田志宏2)陈爱武2)孟金陵2)(1)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2)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STUDIESONMICROSPORECULTUREOFBrasicajunceav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心芥菜 小孢子 胚状体 单倍体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快速培育糯性小麦新品系 被引量:41
4
作者 王子宁 张艳敏 +1 位作者 郭北海 樊爱革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该研究利用关东 10 7和白火麦为亲本做常规杂交 ,用玉米花粉对其杂种F1进行单倍体诱导 ,单倍体加倍后得到 50个DH系 ,对这些DH系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 ,有 6个株系是糯性小麦 ,其基因型为wx -aabbdd ;同时进行了这些DH株系种子的I2 -K... 该研究利用关东 10 7和白火麦为亲本做常规杂交 ,用玉米花粉对其杂种F1进行单倍体诱导 ,单倍体加倍后得到 50个DH系 ,对这些DH系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 ,有 6个株系是糯性小麦 ,其基因型为wx -aabbdd ;同时进行了这些DH株系种子的I2 -KI染色 ,上述 6株系种子胚乳染色均为棕红色。这 2种方法同时证明该 6个DH系为纯合糯性株系 ,说明SDS -PAGE电泳和I2 -KI染色方法鉴定糯性小麦是可靠的和准确的。该文还分析了 6个小麦株系在株高、单株穗数、千粒重及粒质地等性状上的异同。糯性小麦由于具有支链淀粉含量高、高峰粘度高和膨胀势高等特点 ,成为面条专用小麦 ;支链淀粉在轻工、医药等行业应用广泛。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 糯性小麦 育种 快速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单倍体群体的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浩川 陈琼 +6 位作者 杨继伟 曲彦志 张慧 张朝林 李彦 贾玺 刘宗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1-166,共6页
为了进一步探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遗传基础,利用郑单958为基础材料构建的包含161个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的群体,分别在长葛、淇县进行田间试验,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植株性状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 为了进一步探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遗传基础,利用郑单958为基础材料构建的包含161个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的群体,分别在长葛、淇县进行田间试验,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植株性状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分析。分别检测到7,11和6个株高、穗位高以及穗位系数(穗位高/株高)QTLs,贡献率变幅分别为6.77%~21.31%,5.09%~17.12%和6.89%~17.78%,其中qph-3-3,qph-2-10,qeh-5-9以及qeh/qph-3-1为主效QTLs;株高和穗位高有4对共同标记区间的QTLs,穗位系数与穗位高有3对共同标记区间的QTLs,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株高和穗位高的遗传相关性;株高和穗位高的广义遗传力高达88.52%和93.78%,表明株高和穗位高遗传稳定性强,受环境影响较小,是早代选择的重要株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双单倍体 株高 穗位高 数量性状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枸杞植物花药培养单倍体的诱导 被引量:11
6
作者 段丽君 周军 +4 位作者 曹有龙 秦垦 罗青 戴国礼 钱春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1-532,共2页
[目的]获得6种枸杞花粉植物。[方法]以6种枸杞花药为材料,在含不同激素的9种MS培养基上分别进行光照和黑暗离体培养。[结果]6种材料都诱导出了愈伤组织,最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20%,愈伤组织转入培养基(MS+6-BA 0.5 mg/L+NAA 0.1mg/L)分... [目的]获得6种枸杞花粉植物。[方法]以6种枸杞花药为材料,在含不同激素的9种MS培养基上分别进行光照和黑暗离体培养。[结果]6种材料都诱导出了愈伤组织,最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20%,愈伤组织转入培养基(MS+6-BA 0.5 mg/L+NAA 0.1mg/L)分化出大量绿色小芽,转入生根培养基(MS+NAA 0.1 mg/L)中,20 d后得到完整植株。[结论]材料不同,在同一培养基上的诱导率不同,在光照培养下愈伤组织诱导率比暗培养条件下的诱导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花药培养 愈伤组织 单倍体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花粉授粉技术诱导黄瓜单倍体 被引量:6
7
作者 苏芃 Nguyen Hac Hien +2 位作者 管苇 崔利 陈劲枫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4-137,共4页
辐射花粉授粉是获得单倍体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旨在探讨该途径中影响单倍体再生率的关键因素。本试验利用60Coγ对不同黄瓜材料进行不同剂量的辐射处理,系统研究了辐射剂量、花粉供体基因型、母本基因型对诱导黄瓜单倍体植株再生率的影... 辐射花粉授粉是获得单倍体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旨在探讨该途径中影响单倍体再生率的关键因素。本试验利用60Coγ对不同黄瓜材料进行不同剂量的辐射处理,系统研究了辐射剂量、花粉供体基因型、母本基因型对诱导黄瓜单倍体植株再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花粉供体基因型(5211、CC3、南抗一号)花粉经150 Gy辐射处理后,花粉供体基因型5211诱导的植株再生率、单倍体再生率均高于花粉供体基因型CC3和南抗一号。花粉供体在辐射剂量150 Gy辐射处理下较250 Gy及350 Gy更有利于诱导植株再生,再生率最高可达3.92%,单倍体再生率为1.96%。10个母本基因型中6个母本基因型没有诱导出再生植株,占母本基因型总量的60%;4个母本基因型诱导出再生植株,占母本基因型总量的40%,单倍体诱导率为0.26-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Cucumis SATIVUS L.) 辐射花粉 单倍体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单倍体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被引量:10
8
作者 何道一 孙山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1-415,共5页
以富士单倍体试管苗幼叶和幼叶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制备原生质体 ,采用不同培养方法获得原生质体愈伤组织 ,在分化培养基上成功地诱导原生质体来源的愈伤组织再生不定芽。试验结果显示试管苗幼叶诱导的愈伤组织是制备高质量原生质体的... 以富士单倍体试管苗幼叶和幼叶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制备原生质体 ,采用不同培养方法获得原生质体愈伤组织 ,在分化培养基上成功地诱导原生质体来源的愈伤组织再生不定芽。试验结果显示试管苗幼叶诱导的愈伤组织是制备高质量原生质体的良好材料 ,每g愈伤组织可制备原生质体 4 3× 1 0 6个 ;海藻酸钠球培养法是苹果原生质体培养的适宜方法 ,最终植板率达 1 5 % ;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精氨酸能有效提高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能力 ,原生质体来源的愈伤组织分化频率高达 8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伤组织 单倍体 原生质体 苹果 分化培养 再生植株 幼叶 诱导 培养法 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单倍体在春夏不同播期条件下的自然加倍效果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芦连勇 王海莉 +1 位作者 董文恒 宋俊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8期9613-9614,9625,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Zea mays L.)单倍体在春夏不同播期条件下的自然加倍效果,为玉米单倍体育种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个不同材料来源的玉米杂交组合178/137、郑58/7319、8102/6213、478/6231、7922/T138、5312/4122作为母...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Zea mays L.)单倍体在春夏不同播期条件下的自然加倍效果,为玉米单倍体育种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个不同材料来源的玉米杂交组合178/137、郑58/7319、8102/6213、478/6231、7922/T138、5312/4122作为母本材料,散粉期用单倍体诱导系高诱一号作为父本进行杂交,成熟收获后根据籽粒标记挑选出准单倍体籽粒。将得到的各个材料的准单倍体籽粒分别于2011年5月2日(春播)和6月15日(夏播)种植在试验基地,观察测定其散粉率、育性自然恢复率和结实株率等。[结果]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在春夏不同播期条件处理下自然加倍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显花散粉率最高为57.72%,最低为5.83%,平均为31.81%;自交结实率最高为6.8%,最低为3.3%,平均为5.1%。不同材料来源的玉米单倍体夏播和春播的显花散粉率平均分别为34.24%、29.37%,夏播比春播高4.87%;自交结实率夏播明显高于春播。[结论]夏播更利于玉米单倍体的自然加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 春播 夏播 自然加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稻的花药培养 被引量:3
10
作者 潘俊松 蒋苏 +3 位作者 蔡润 何欢乐 戚家华 赵则胜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B12期74-80,共7页
使用三步培养法对粳绿稻品系 810 10 4系进行花药培养。以N6 + 2 ,4 D 1.0mg/L +NAA 3.0mg/L +KT 1.0mg/L +椰乳 10 0mL/L +麦芽糖 5 0 g/L +Na2 SiO36 0mg/L +琼脂粉 7g/L(pH5 .8)作为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MS +BA 1.0mg/L +KT 1.0mg/L... 使用三步培养法对粳绿稻品系 810 10 4系进行花药培养。以N6 + 2 ,4 D 1.0mg/L +NAA 3.0mg/L +KT 1.0mg/L +椰乳 10 0mL/L +麦芽糖 5 0 g/L +Na2 SiO36 0mg/L +琼脂粉 7g/L(pH5 .8)作为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MS +BA 1.0mg/L +KT 1.0mg/L +NAA 0 .5mg/L +蔗糖 30 g/L +琼脂粉 7g/L(pH5 .8)作为分化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为 3.33% ,绿苗分化率为 11.4 9%。获得绿色花培再生植株 18丛 ,分为 39个单株系。经田间形态观察和染色体计数鉴定 ,其中有 33个株系为单倍体 ,6个株系为二倍体。 6个二倍体株系中 ,有 2个株系的粒色表现为纯合体 ,有 4个株系的粒色表现为杂合体。 4个杂合体株系中 ,有一个显现出花叶性状。对花药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观察结果表明 ,在三步培养法中 ,愈伤组织分化形成胚状体和不定芽 ,其中以形成胚状体为主 ;在愈伤组织直径约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药 培养 绿稻 愈伤组织 单倍体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玉米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的割穗离体培养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顾坚 刘琨 +3 位作者 李绍祥 田玉仙 杨和仙 杨木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简易高效的小麦×玉米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技术,以2个小麦杂种F1和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对小麦×玉米杂交中杂交穗割穗离体培养与田间自然生长的单倍体胚诱导效果、授粉后不同割穗时间和不同培养液配方对得胚率... 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简易高效的小麦×玉米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技术,以2个小麦杂种F1和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对小麦×玉米杂交中杂交穗割穗离体培养与田间自然生长的单倍体胚诱导效果、授粉后不同割穗时间和不同培养液配方对得胚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穗离体培养的得胚率比田间自然生长高2倍,两者的得胚率分别为31.6%和9.6%;割穗培养的最佳时期为授粉后24 h;不同的穗培养液配方对颖果结实率和得胚率均有明显影响,在培养基中添加磷酸二氢钾有利于提高颖果结实率和得胚率。因此,小麦×玉米杂交后24 h割穗,杂交穗在含有100 mg/L 2,4-D,40 g/L蔗糖,10 mg/L硝酸银,8 mL/L亚硫酸和3 g/L磷酸二氢钾的培养液中培养,单倍体胚诱导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杂交 割穗离体培养 单倍体胚诱导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赵前程 吉立柱 +3 位作者 蔡荣旗 刘莉莉 佟志强 孙德岭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68,共4页
以186个花椰菜杂交品种及组合为试材,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是胚状体发生的决定因素;24 h 32℃的高温前处理是胚状体发生的必须条件;单核靠边期到双核期的小孢子是进行胚状体诱导的最佳时期,胚状体发生频率最高;培... 以186个花椰菜杂交品种及组合为试材,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是胚状体发生的决定因素;24 h 32℃的高温前处理是胚状体发生的必须条件;单核靠边期到双核期的小孢子是进行胚状体诱导的最佳时期,胚状体发生频率最高;培养基中添加6-BA 0.1 mg/L,NAA 0.005 mg/L可以促进胚状体发育。将20 d的胚状体进行脱分化处理,可以大幅度提高胚状体的成活率,植株再生率为53%,再生植株中双单倍体占8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植株再生 双单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花药培养及单倍体植株鉴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广富 艾军 +3 位作者 秦红艳 孙丹 范书田 杨义明 《特产研究》 2016年第4期68-72,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果树花药培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的途径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探讨了影响单倍体植株诱导率与植株再生率的内、外界因素,概述了再生植株倍性鉴定技术的发展历程,指出了果树单倍体育种的重大意义,对目... 综述了国内、外果树花药培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的途径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探讨了影响单倍体植株诱导率与植株再生率的内、外界因素,概述了再生植株倍性鉴定技术的发展历程,指出了果树单倍体育种的重大意义,对目前果树单倍体育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花药培养 单倍体植株 影响因素 倍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单倍体材料创制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建斌 李建吾 +1 位作者 孙守如 孙治强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4期135-137,共3页
单倍体在作物育种、遗传分析、基因克隆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发现和创造了获得单倍体材料的多种途径。从雄核发育、雌核发育等途径介绍了植物单倍体创制的各种方法,并对单倍体在作物育种、种质资源创新、遗传分析、基因工程等方面的... 单倍体在作物育种、遗传分析、基因克隆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发现和创造了获得单倍体材料的多种途径。从雄核发育、雌核发育等途径介绍了植物单倍体创制的各种方法,并对单倍体在作物育种、种质资源创新、遗传分析、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应用及其价值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单倍体 雄核发育 雌核发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饲草大麦DH株系的创制及品质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亦菲 张述伟 +6 位作者 宗营杰 高茹雪 刘瑞 李颖波 陆瑞菊 高润红 刘成洪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9-46,共8页
为了创制饲草大麦专用品种的优异中间材料,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构建大麦品种花22和育种中间材料QS3的DH群体,以花22的株高(约80 cm)为参考,在田间筛选高秆、生长旺盛的后代DH株系,并对其农艺性状、抗倒伏性以及饲草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 为了创制饲草大麦专用品种的优异中间材料,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构建大麦品种花22和育种中间材料QS3的DH群体,以花22的株高(约80 cm)为参考,在田间筛选高秆、生长旺盛的后代DH株系,并对其农艺性状、抗倒伏性以及饲草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筛选到的63份高秆DH株系中有10份DH株系的抗倒伏能力显著优于亲本花22(P<0.05),其中有6份DH株系的鲜草和干草产量显著高于亲本花22(P<0.05);抗倒伏能力与基部第二节间的直径和充实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不同株系之间的饲草品质存在一定差异,其中1份DH株系的粗蛋白含量达到7.00%,2份DH株系的总淀粉含量达到30%以上,均高于花22,说明这3份DH株系的饲草品质优于花22。这些种质材料的获得为培育饲草专用型大麦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DH株系 株高 抗倒伏 饲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葫芦双单倍体自交一代离体再生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晓菲 程永安 +1 位作者 张恩慧 唐桃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4-140,共7页
以西葫芦DH12-11409双单倍体植株自交后代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外植体类型和苗龄对诱导西葫芦不定芽再生以及不定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取5d龄西葫芦双单倍体黄绿色子叶的子叶节为外植体,在MS+30g/L Suc+8g/L Agar+2.0mg/... 以西葫芦DH12-11409双单倍体植株自交后代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外植体类型和苗龄对诱导西葫芦不定芽再生以及不定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取5d龄西葫芦双单倍体黄绿色子叶的子叶节为外植体,在MS+30g/L Suc+8g/L Agar+2.0mg/L 6-BA+0.1mg/L NAA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效果最好,诱导率高达90.0%,分化系数为8.5;生根培养基则以MS培养基中添加0.05或0.1mg/L NAA为宜;5-6片真叶再生植株经驯化移栽成活率高达90.0%,为再生植株驯化移栽的最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双单倍体 不定芽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小孢子单倍体植株加倍技术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程芳芳 张恩慧 +4 位作者 杨安平 程永安 许忠民 董韩 霍柳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7-173,共7页
【目的】比较甘蓝单倍体植株(H植株)茎生叶及其愈伤组织的秋碱处理时间及愈伤组织大小对再生植株加倍效果的影响,筛选加倍效果最佳的秋碱处理时间与合适的外植体,为扩大甘蓝小孢子双单倍体植株(DH株)群体及提高甘蓝小孢子培养效率奠定... 【目的】比较甘蓝单倍体植株(H植株)茎生叶及其愈伤组织的秋碱处理时间及愈伤组织大小对再生植株加倍效果的影响,筛选加倍效果最佳的秋碱处理时间与合适的外植体,为扩大甘蓝小孢子双单倍体植株(DH株)群体及提高甘蓝小孢子培养效率奠定基础。【方法】以3个甘蓝H植株(H10-23,H10-3和H10-5)的茎生叶为试材,用2.0mg/L秋碱溶液浸泡处理H植株叶片外植体及其愈伤组织以获得再生DH植株,设置15,30和60h3个处理时间,比较分析秋碱处理叶片外植体和愈伤组织的时间对加倍效果的影响;同时用2.0mg/L秋碱溶液处理大(直径≥1cm)、中(1cm>直径≥0.5cm)、小(直径<0.5cm)3种类型的愈伤组织30h,比较愈伤组织大小对加倍效果的影响。【结果】2.0mg/L秋碱处理甘蓝单倍体植株叶片外植体30h,可获得44.80%的平均再生DH株加倍率;2.0mg/L秋碱处理愈伤组织30h,可获得58.13%的平均再生DH株加倍率;2.0mg/L秋碱处理中等大小的愈伤组织30h,可获得51.11%的再生DH株加倍率。【结论】用2.0mg/L秋碱处理甘蓝H植株茎生叶及其愈伤组织30h,可获得较高比例的DH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素 DH株 愈伤组织 单倍体 甘蓝 叶片再生 加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葆生 刘湘萍 +4 位作者 廉勇 扈顺 朱春侠 张颖力 王永 《北方农业学报》 2018年第5期44-49,共6页
单倍体指含有单套染色体的个体,由单倍体通过染色体加倍可得到纯合的二倍体,称为双单倍体。单倍体育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商业育种公司运用到遗传育种研究和实践当中。文章综述了单倍体育种中的重要技术环节及其在育种中应用的... 单倍体指含有单套染色体的个体,由单倍体通过染色体加倍可得到纯合的二倍体,称为双单倍体。单倍体育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商业育种公司运用到遗传育种研究和实践当中。文章综述了单倍体育种中的重要技术环节及其在育种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 双单倍体 植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花药培养育种中花粉植株群体规模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保申 张建军 +2 位作者 殷丽青 杨晓艳 章振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2期194-198,共5页
水稻花药培养育种中花粉植株群体规模探讨刘保申(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张建军,殷丽青,杨晓艳,章振华(上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关键词水稻;在药培养;加倍单倍体;花粉植株;群体规模中国法分类号:S511.1INQUIRING... 水稻花药培养育种中花粉植株群体规模探讨刘保申(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张建军,殷丽青,杨晓艳,章振华(上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关键词水稻;在药培养;加倍单倍体;花粉植株;群体规模中国法分类号:S511.1INQUIRINGINTOTHE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花药培养 加倍单倍体 花粉植株 群体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单倍体不定芽超低温保存和植株再生及其遗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章志宏 胡中立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169-173,共5页
通过水稻单倍体幼穗离体培养 ,诱导形成了大量的不定芽。将 3 mm左右的不定芽转入半固体继代培养基继代培养 7d,而后转入 1 .8m L的安瓿瓶中 ,冰浴条件下加入预冻了的冰冻保护剂淹没材料 ,在冰上平衡 45~ 60 min后 ,转入程序降温仪 ,以... 通过水稻单倍体幼穗离体培养 ,诱导形成了大量的不定芽。将 3 mm左右的不定芽转入半固体继代培养基继代培养 7d,而后转入 1 .8m L的安瓿瓶中 ,冰浴条件下加入预冻了的冰冻保护剂淹没材料 ,在冰上平衡 45~ 60 min后 ,转入程序降温仪 ,以 1 .0℃ / min的速率从 4℃降至 - 4 0℃ ,在 - 4 0℃停留 1 h后 ,投入液氮保存。将液氮保存 30 d左右的不定芽于 38~40℃的水浴中快速解冻 ,随即转入半固体的再生培养基 ,以待恢复生长并再生植株。结果显示 :经继代培养的不定芽超低温保存后的成活率为 2 1 %~ 2 9% ,再生出苗率为 1 4 %~ 1 8% ,而未经继代培养的不定芽超低温保存后的成活率仅为 8% ,且均不能再生成苗。继代培养基MS+蔗糖 3% +山梨醇 4%或马铃薯提取液 2 0 %均具有良好的继代培养效果 ,有效的冰冻保护剂为 1 0 % DMSO+0 .5mol/ L 山梨醇。对不定芽经液氮超低温保存的再生植株进行染色体镜检及 RAPD分析 ,结果表明再生植株在染色体倍性及 DNA水平上仍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单倍体 不定芽 超低温保存 遗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