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Nramp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及SNP筛选 被引量:4
1
作者 邢贺飞 高峰涛 +2 位作者 张永珍 董忠典 陈松林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6-127,共12页
天然抗性相关巨噬细胞蛋白(Natural resistance-associated macrophage protein,Nramp)属于膜整合转运蛋白,具有抑制胞内寄生菌侵染、调节巨噬细胞的抗菌活性等作用。本研究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Nramp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 天然抗性相关巨噬细胞蛋白(Natural resistance-associated macrophage protein,Nramp)属于膜整合转运蛋白,具有抑制胞内寄生菌侵染、调节巨噬细胞的抗菌活性等作用。本研究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Nramp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分析,并对其与抗鳗弧菌感染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了筛选。该基因c DNA序列全长3717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677 bp,所编码蛋白含有558个氨基酸,该蛋白具有Nramp家族的典型特征,包括10个跨膜区(Transmembrane,TM)、1个由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胞质内转运蛋白特征结构域(Consensus Transport Motif,CTM)。半滑舌鳎Nramp的ORF末端有1个类似于脊椎动物Nramp2中的铁反应控制蛋白结合位点(Iron-responsive regulatory protein-binding site,IRE)。半滑舌鳎Nramp与其他14个物种的Nramp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63%-91%之间,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半滑舌鳎Nramp和所有鱼类Nramp聚集为一簇,与其他物种Nramp2的亲缘关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Nramp基因在半滑舌鳎脾脏和肾脏中的表达量最高,而在肌肉和性腺中的表达量最低;在哈维氏弧菌感染的半滑舌鳎肾脏、脾脏和肝脏中表达量呈升高趋势,而在鳃中则表现为下调趋势。利用直接测序法检测感染鳗弧菌后同一家系的233个个体(抗病个体165个,感病个体68个),共检测到15个SNP位点,对其中3个SNP位点即SNP-g.3113(T→C)、SNP-g.3125(A→G)和SNP-g.3164(A→T)进行测序分型后发现,SNPg.3125(A→G)的等位基因(G)频率和基因型(GG)频率与半滑舌鳎抗鳗弧菌疾病呈极显著相关(P<0.01)。研究结果表明,Nramp基因不同基因型对半滑舌鳎的抗病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SNP-g.3125(A→G)可作为潜在的抗性遗传标记位点。本研究将为半滑舌鳎抗性品系培育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天然抗性相关巨噬细胞蛋白(Nramp) 基因克隆 RT-PCR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c-Jun基因的克隆及免疫应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于孟君 孙璐明 +5 位作者 陈亚东 陈学杰 杨光 刘洋 仇雪梅 沙珍霞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39,共9页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AP-1家族转录因子c-Jun基因(Jun proto-oncogene)及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尚无报道。本研究根据半滑舌鳎转录组数据库中预测的c-Jun序列,通过RACE技术和PCR扩增方法获得了半滑舌鳎c-Jun基因c DNA全长209...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AP-1家族转录因子c-Jun基因(Jun proto-oncogene)及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尚无报道。本研究根据半滑舌鳎转录组数据库中预测的c-Jun序列,通过RACE技术和PCR扩增方法获得了半滑舌鳎c-Jun基因c DNA全长2093 bp,CDS区域共981 bp,编码326个氨基酸,5'UTR区域377 bp,3'UTR区域735 bp。SMART分析显示,C-JUN蛋白具有2个结构域:AP-1家族典型结构域Jun,以及高度保守的亮氨酸拉链结构域(BRLZ)。经蛋白多序列同源比对、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半滑舌鳎c-Jun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c-Jun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c-Jun基因在半滑舌鳎不同组织中普遍表达,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人工感染半滑舌鳎后,c-Jun基因在肝脏、脾脏、头肾、小肠、鳃、血液中表达量都出现不同程度上调,其中,鳃中变化最明显:感染12 h后表达量达到0 h时的13.20倍。使用LPS、PGN、Poly I:C和WGP病原模拟物刺激半滑舌鳎外周血淋巴细胞,结果显示,WGP诱导c-Jun基因上调表达,而LPS与Poly I:C均下调基因表达。以上实验结果表明,c-Jun基因在半滑舌鳎的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转录因子c-Jun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病原感染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起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鱼苗大规模死亡的神经坏死病毒病 被引量:5
3
作者 粟子丹 李晋 史成银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0-115,共6页
2012和2013年,山东某育苗场15–20日龄的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鱼苗出现暴发性大规模死亡,7 d内死亡率高达90%–100%。本研究调查了疾病的发生情况和临床特征,采集病鱼样品进行了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运用RT-PCR... 2012和2013年,山东某育苗场15–20日龄的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鱼苗出现暴发性大规模死亡,7 d内死亡率高达90%–100%。本研究调查了疾病的发生情况和临床特征,采集病鱼样品进行了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运用RT-PCR方法进行了病原的检测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半滑舌鳎鱼苗一般在7月和8月发病,发病时养殖水温为22–24℃。病鱼游泳行为异常,表现为上下翻游、螺旋性游动、全身大幅度波浪状浮动症状,但病鱼体表无出血和溃疡症状。组织病理检查发现,病鱼脑和视网膜组织出现严重的空泡化及坏死。病鱼样品的RT-PCR检测结果全部呈鱼类神经坏死病毒阳性。对得到的RT-PCR产物测序,进行BLAST比对,发现该病毒与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的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ed-spotted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RGNNV)基因型的相似性达98%以上,而与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的其他3个基因型:黄带拟鲹神经坏死病毒(Striped jack nervous necrosis virus,SJNNV)、红鳍东方鲀神经坏死病毒(Tiger puff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TPNNV)和条斑星鲽神经坏死病毒(Barfin flound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BFNNV)的相似性仅为71%–78%。由此可以判定,本研究发现的引起半滑舌鳎鱼苗大规模死亡的神经坏死病毒为RGNNV基因型,半滑舌鳎也是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的天然宿主。该发现在半滑舌鳎疾病防治和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的流行机制研究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 RT-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雌性特异基因CSW3重组蛋白的表达与应用
4
作者 王天姿 王娜 +2 位作者 胡乔木 邵长伟 陈松林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35,共6页
CSW3基因序列来源于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全基因组测序项目,是经过筛选得到的雌性特异候选基因之一。本研究探索了半滑舌鳎雌性相关基因CSW3的表达与应用,构建了半滑舌鳎雌性特异CSW3基因重组表达载体,通过大肠杆菌进行了... CSW3基因序列来源于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全基因组测序项目,是经过筛选得到的雌性特异候选基因之一。本研究探索了半滑舌鳎雌性相关基因CSW3的表达与应用,构建了半滑舌鳎雌性特异CSW3基因重组表达载体,通过大肠杆菌进行了体外重组表达,对基因表达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蛋白转染的方法研究了纯化的蛋白对几个性别相关基因的影响。结果显示,雌性特异CSW3重组蛋白注射鱼体后对半滑舌鳎性腺foxl2、sox9a、amh这3种性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具有显著影响,能够引起雌性相关基因foxl2表达上调、雄性相关基因sox9a和amh表达下降。从蛋白水平对雌性相关基因CSW3的基因功能进行初步研究,为半滑舌鳎性别控制及全雌苗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及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重组蛋白 CSW3 蛋白转染 性别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病原鳗利斯顿氏菌表型及分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34
5
作者 张晓君 秦国民 +3 位作者 阎斌伦 徐静 毕可然 秦蕾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2-122,共11页
2008年12月,江苏赣榆某渔场养殖半滑舌鳎出现大量死亡,症状主要表现为:头部、鳃盖及鳍基出血,尾鳍腐烂,腹腔膨胀并积有大量腹水,部分病鱼肠管脱出肛外。从病鱼肝脏、腹水中分离出大量优势生长的细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其对半滑舌鳎有较... 2008年12月,江苏赣榆某渔场养殖半滑舌鳎出现大量死亡,症状主要表现为:头部、鳃盖及鳍基出血,尾鳍腐烂,腹腔膨胀并积有大量腹水,部分病鱼肠管脱出肛外。从病鱼肝脏、腹水中分离出大量优势生长的细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其对半滑舌鳎有较强的致病性。对3株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胞外酶及溶血素活性等表型生物学性状检验;测定了代表菌株的16SrR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了16 S rRNA和gyrB两种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并构建了系统发生树,比较了两种基因对分离菌的鉴定能力;结果表明gyrB基因用于细菌种间鉴定更具优越性;基于16S rRNA和gyrB基因的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分离菌与鳗利斯顿氏菌具有高同源性,根据分离菌的表型及分子特征,判定分离菌为利斯顿氏菌属(Listonella MacDonell and Colwell 1986)的鳗利斯顿氏菌[Listonella anguillarum (Bergeman 1909) MacDonell and Colwell 1986]。胞外酶活性及溶血活性检测表明3株分离菌均具有淀粉酶、蛋白酶、卵磷脂酶等胞外酶活性,在含7%家兔脱纤血液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β型溶血,PCR检测3株供试菌均可扩增出大小约493 bp的溶血素基因和大小约248 bp的金属蛋白酶基因。分离菌的耐药谱测定结果显示,对供试49种抗菌药物中的青霉素G等13种药物耐药,对羧苄青霉素等6种药物存在敏感与耐药的株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 milaevis Günther) 鳗利斯顿氏菌(Listonella anguillarum) 16S RRNA基因 gyr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及人工养殖半滑舌鳎肌肉营养成分分析研究 被引量:54
6
作者 马爱军 刘新富 +2 位作者 翟毓秀 柳学周 庄志猛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9-54,共6页
分析了野生及人工养殖条件下半滑舌鳎背部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组成。结果表明,野生与养殖半滑舌鳎的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小,分别为17.20%和17.17%;野生与养殖半滑舌鳎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分别为0.15%和2.... 分析了野生及人工养殖条件下半滑舌鳎背部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组成。结果表明,野生与养殖半滑舌鳎的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小,分别为17.20%和17.17%;野生与养殖半滑舌鳎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分别为0.15%和2.41%。两者均富含常量和微量元素,其中野生半滑舌鳎的硒和锌含量分别为7.92%和6.29%,较养殖半滑舌鳎高。在氨基酸含量方面,养殖半滑舌鳎呈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略低于野生半滑舌鳎。不饱和脂肪酸的总含量两者相似。但养殖半滑舌鳎C19∶1含量为20.41%,明显高于野生半滑舌鳎的含量(11.68%)。野生半滑舌鳎在C22∶6(DHA)的含量为14.28%,高于养殖半滑舌鳎的含量(1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野生 人工养殖 肌肉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池塘养殖半滑舌鳎消化道菌群的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张正 李彬 +3 位作者 王印庚 廖梅杰 王岚 荣小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5,共8页
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池塘养殖半滑舌鳎消化道和池水、池塘底泥、颗粒饵料中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证实,养殖池塘池水、底泥和饵料中的细菌种类多样性要远高于半滑舌鳎消化道中的细菌多样性,但消化... 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池塘养殖半滑舌鳎消化道和池水、池塘底泥、颗粒饵料中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证实,养殖池塘池水、底泥和饵料中的细菌种类多样性要远高于半滑舌鳎消化道中的细菌多样性,但消化道中的菌群结构与池水和池塘底泥中的细菌没有相关性,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颗粒饵料中菌群的影响。而半滑舌鳎消化道不同部位的细菌种类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优势菌群的组成并没有明显的结构差异,优势菌种的构成和相对数量比例非常相似,并且大部分的优势菌种在NCBI数据库中没有同源菌株。研究说明半滑舌鳎消化道菌群这一微生态系统的结构相对独立,在池塘养殖这一阶段几乎不受养殖环境中菌群的影响,而且定植肠道中的一些优势细菌种类可能具有宿主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池塘养殖 菌群结构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雌性特异AFLP标记CseF783的克隆及其在遗传性别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马洪雨 陈松林 +3 位作者 李静 田永胜 季相山 张立敬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8-94,共7页
半滑舌鳎性别控制和全雌育种等研究领域中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快速鉴定鱼类个体遗传性别的有效方法。文章采用AFLP技术,利用选择性引物组合(E-ACT/M-CAA)从半滑舌鳎中筛选到一条雌性特异的AFLP标记。对该标记进行二次PCR扩增、琼脂糖凝胶... 半滑舌鳎性别控制和全雌育种等研究领域中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快速鉴定鱼类个体遗传性别的有效方法。文章采用AFLP技术,利用选择性引物组合(E-ACT/M-CAA)从半滑舌鳎中筛选到一条雌性特异的AFLP标记。对该标记进行二次PCR扩增、琼脂糖凝胶回收、克隆、测序。分析表明,序列全长为791 bp,与GenBank中的序列无同源性。以该雌性特异AFLP标记DNA序列为模板,设计了一对特异的PCR引物,成功地将其转化为SCA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标记,并在100尾已知性别的半滑舌鳎个体(雌雄各50尾)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SCAR标记在所有雌性个体中均扩增得到一条长度为324 bp的DNA条带,而在49尾雄性个体中均扩增不到该DNA条带(有1尾雄性个体例外),证明该SCAR标记是雌性特异的,并可用于半滑舌鳎个体遗传性别鉴定。随后,利用该SCAR标记检测了3日龄半滑舌鳎幼苗,结果表明,雌性个体比例为4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雌性特异AFLP标记 SCAR标记 遗传性别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养殖群体和减数分裂雌核发育群体的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徐营 邵长伟 +1 位作者 邓寒 陈松林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19,共6页
利用24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的养殖群体和减数分裂雌核发育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半滑舌鳎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0和4.8,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935和2.411,平均观测杂合度(HO)... 利用24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的养殖群体和减数分裂雌核发育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半滑舌鳎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0和4.8,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935和2.411,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713 5和0.586 5,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减数分裂雌核发育群体。有1个位点在养殖群体中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13个位点在减数分裂雌核发育群体中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93 6,遗传距离为0.420 0,表明两群体间遗传分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养殖群体 微卫星标记 减数分裂雌核发育群体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对半滑舌鳎幼鱼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春秀 马超 +4 位作者 戴媛媛 汪笑宇 白东清 尚晓迪 贾磊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30,共6页
实验选取初始体重(120.45±0.45)g的半滑舌鳎幼鱼36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分别投喂含不同水平的纳米硒饲料[0(对照组),0.4、0.8、1.6、2.0、2.4 mg/kg],养殖60 d后,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纳米硒对该鱼(血清... 实验选取初始体重(120.45±0.45)g的半滑舌鳎幼鱼36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分别投喂含不同水平的纳米硒饲料[0(对照组),0.4、0.8、1.6、2.0、2.4 mg/kg],养殖60 d后,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纳米硒对该鱼(血清、肌肉和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确定纳米硒在半滑舌鳎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饲料中纳米硒可显著提高半滑舌鳎幼鱼的抗氧化能力。SOD活性随纳米硒添加量的增多先上升后下降,1.6、2.4 mg/kg组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SH-Px和T-AOC活性随着纳米硒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2.0、2.4 m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则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肝胰脏和肌肉MDA含量0.8 mg/kg组最低(P<0.05),而血清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CAT活性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0、2.4 mg/kg组(P<0.05);血清和肝胰脏中NO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0.8、1.6 mg/kg组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而肌肉中在2.4 mg/kg组达到最大。总之,本实验条件下,纳米硒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6~2.0 mg/kg(饲料中总硒量为3.56~4.23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幼鱼 纳米硒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半滑舌鳎家系MHC ⅡB基因多态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牛宝珍 杜民 陈松林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0-76,共7页
为检测10个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家系MHCⅡB(Cyse-DAB)基因的多态性水平、MHCⅡ类B位点数目以及平衡选择的作用,作者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10个半滑舌鳎家系MHCⅡB基因位点遗传变异和平衡选择进行了研... 为检测10个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家系MHCⅡB(Cyse-DAB)基因的多态性水平、MHCⅡ类B位点数目以及平衡选择的作用,作者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10个半滑舌鳎家系MHCⅡB基因位点遗传变异和平衡选择进行了研究。用特异性引物和PCR扩增的半滑舌鳎MHCⅡB基因片段大约397 bp,包含一部分第一外显子,全部第一内含子和全部第二外显子。10个半滑舌鳎家系中,每家系选取5个体,每个体5个克隆序列分析发现60个不同序列,代表60个等位基因,其中有28个是新发现的,已提交到Gen Bank。同源分析表明60个等位基因相似性为89.36%。共50个个体中,有6个存在5个不同等位基因,表明在半滑舌鳎至少存在3个座位。有9个家系的MHCⅡB序列多肽结合区(PBR)的非同义替换(dN)显著高于同义替换(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多态性 MHCⅡB 平衡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雌鱼基因组Fosmid文库构建及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晓华 张全启 +5 位作者 王旭波 翟腾 齐洁 王志刚 王兴莲 王亚楠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8-92,共5页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是我国的大型经济鱼类,其养殖发展迅速。有关半滑舌鳎的基因组文库构建和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雌性半滑舌鳎基因组大小。从半滑舌鳎雌鱼肌肉提取基因组DNA,选取大小合...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是我国的大型经济鱼类,其养殖发展迅速。有关半滑舌鳎的基因组文库构建和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雌性半滑舌鳎基因组大小。从半滑舌鳎雌鱼肌肉提取基因组DNA,选取大小合适的DNA片段,经末端修复并回收后,再以Fosmid作为载体,构建半滑舌鳎雌鱼基因组文库。经检测,雌性半滑舌鳎基因组大小约为606.36 Mb。所构建的Fosmid文库含有49 920个克隆,重组率为96.88%;插入片段长度分布在33-45 kb之间,平均为39.2 kb;覆盖雌性半滑舌鳎基因组3.12倍;从文库中筛选得到单拷贝DNA序列的概率为95.6%。对培养第1天和第6天的克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文库稳定性高,培养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cynoglossusse milaevis 雌鱼 FOSMID文库 基因组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对半滑舌鳎亲鱼繁殖性能及后代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肖登元 梁萌青 +1 位作者 郑珂珂 赵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64-2674,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C对半滑舌鳎亲鱼繁殖性能及后代质量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C0.5组)、1.0%(C1.0组)和1.5%(C1.5组)的L-抗坏血酸-2-磷酸酯(作为维生素C添加剂),制成维生素C添加量分别为0.175%、0.350%和0.525%的3种试验...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C对半滑舌鳎亲鱼繁殖性能及后代质量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C0.5组)、1.0%(C1.0组)和1.5%(C1.5组)的L-抗坏血酸-2-磷酸酯(作为维生素C添加剂),制成维生素C添加量分别为0.175%、0.350%和0.525%的3种试验饲料。每种试验饲料饲喂3.5龄滑舌鳎雌性亲鱼15尾[(1.15±0.11)kg/尾]和雄性亲鱼20尾[(0.25±0.05)kg/尾],饲喂2个月后人工育苗。结果表明:添加维生素C对半滑舌鳎雌性亲鱼的性腺指数和相对产卵量以及雄性亲鱼的精液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0.350%维生素C能显著提高雄性亲鱼的性腺指数(P<0.05)。随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上浮卵率和孵化率显著上升(P<0.05),初孵仔鱼畸形率显著下降(P<0.05)。C1.0和C1.5组的卵径、受精率、初孵仔鱼体长以及血清中雌二醇和睾酮含量均显著高于C0.5组(P<0.05),而C1.0与C1.5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C1.5组卵中大油球直径显著高于C0.5组(P<0.05)。卵子和上浮卵中维生素C含量随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各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亲鱼肝脏、卵巢、精巢和卵子中维生素C含量,提升亲鱼血清、肝脏、卵巢、精巢、卵子和精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相应降低丙二醛含量。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高剂量(0.525%)的维生素C更有利于促进半滑舌鳎亲鱼性激素的合成,改善亲鱼的繁殖性能,提高精卵质量,促进受精卵孵化,减少仔鱼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亲鱼 维生素C 繁殖性能 后代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乙酰辅酶A羧化酶α基因全长cDNA分子克隆及饲料脂肪水平对其在肝脏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夏青 许建和 +7 位作者 潘茜 易乐飞 彭永兴 申欣 阎斌伦 高焕 王雯祥 程汉良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5-497,共13页
本试验采用反转录PCR(RT-PCR)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半滑舌鳎肝脏中克隆了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1)基因全长c DNA,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半滑舌鳎ACC1基因在肠道、肝脏、肌肉、卵巢、脾脏、全脑、肾脏、心脏、肠系膜脂... 本试验采用反转录PCR(RT-PCR)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半滑舌鳎肝脏中克隆了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1)基因全长c DNA,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半滑舌鳎ACC1基因在肠道、肝脏、肌肉、卵巢、脾脏、全脑、肾脏、心脏、肠系膜脂肪等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此外,还研究了饲料脂肪水平对半滑舌鳎肝脏中ACC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半滑舌鳎ACC1基因c DNA全长7 811 bp,含1个7 07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 357个氨基酸,ACC1蛋白计算分子质量为266 ku,等电点为6.42。半滑舌鳎ACC1氨基酸序列保守位点包括1个ATP结合位点(Gly^(316)~Gly^(321))、1个生物素结合位点(Val^(785)-Met^(786)-Lys^(787)-Met^(788))、1个辅酶A结合位点(Ser^(1969)~Val^(1995))。此外,半滑舌鳎ACC1基因存在可变剪接,形成另外2个同工型(isoforms),与分子质量为266 ku的ACC1相比,分别少8和15个氨基酸。2)半滑舌鳎所有组织中均检测到ACC1基因的表达,肝脏和全脑中ACC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分别为2.67和2.53;肠道、肠系膜脂肪和卵巢中次之,分别为1.14、1.10和0.97;肾脏中最低,仅为0.48。3)与对照组(未添加鱼油组)相比,3.5%鱼油组肝脏中A CC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7.0%和10.0%鱼油组肝脏中A CC1 mRNA相对表达量进一步降低,显著低于3.5%组和对照组(P<0.05),同时10.0%鱼油组低于7.0%鱼油组(P>0.05)。综上,本试验克隆出了半滑舌鳎ACC1基因的全长c DNA,并得出半滑舌鳎ACC1蛋白的主要功能位点为ATP结合位点、生物素结合位点、辅酶A结合位点,与其他脊椎动物相比基本保守。半滑舌鳎ACC1基因主要在肝脏和全脑等生脂组织中表达,饲料中添加鱼油显著抑制其肝脏中ACC1基因的表达,且抑制作用与鱼油添加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乙酰辅酶A羧化酶α 分子克隆 营养调控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维生素C含量对半滑舌鳎抵抗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亚冬 孙朦朦 +3 位作者 窦艳君 王庆奎 陈成勋 邢克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263-3269,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C对半滑舌鳎在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后红细胞抗氧化能力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L-抗坏血酸-2-磷酸酯(作为维生素C添加剂),制成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0.2(对照)、104.8、209.6、...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C对半滑舌鳎在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后红细胞抗氧化能力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L-抗坏血酸-2-磷酸酯(作为维生素C添加剂),制成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0.2(对照)、104.8、209.6、313.8、521.6、837.3 mg/kg的6种试验饲料。将健康的半滑舌鳎[平均体重(99.12±1.58)g]分别喂食上述6种饲料84 d后,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试验期为14 d。结果显示:试验鱼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均以209.6 mg/kg组最高。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升高,半滑舌鳎血浆维生素C含量及红细胞血红蛋白(Hb)含量和G-6-P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且除104.8 mg/kg组红细胞G-6-PD活性外各添加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维生素C含量为209.6 mg/kg时,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后随着维生素C含量继续升高,红细胞SOD和CAT活性呈下降趋势。对照组红细胞丙二醛(MDA)含量和红细胞膜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高于各添加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维生素C能有效降低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半滑舌鳎的红细胞氧化损伤程度;经过折线模型分析,推荐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为257.04-341.36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维生素C 迟缓爱德华氏菌 红细胞 红细胞膜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蛋白激酶C-alpha(PKCα)的基因克隆和免疫应答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坤明 徐文腾 +1 位作者 扶晓琴 陈松林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77,共9页
蛋白激酶C(PKC)广泛参与哺乳动物T、B淋巴细胞涉及的免疫反应并发挥重要作用,然而PKC在鱼类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却少有报道。本研究在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中克隆了PKC家族的典型成员PKCα(命名为CsPKCα),并进行了分子特征和... 蛋白激酶C(PKC)广泛参与哺乳动物T、B淋巴细胞涉及的免疫反应并发挥重要作用,然而PKC在鱼类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却少有报道。本研究在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中克隆了PKC家族的典型成员PKCα(命名为CsPKCα),并进行了分子特征和表达模式分析。CsPKCα的cDNA全长为2315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为2013 bp。qRT-PCR分析显示,CsPKCα在各个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在鳃、肝脏、皮肤和肠中具有较高的转录水平,表明CsPKCα可能在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随后检测了CsPKCα在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感染后6种免疫相关组织(鳃、肝脏、皮肤、肠、脾脏和肾)中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发现细菌侵染后24 h或48 h,CsPKCα在鳃、肾脏、皮肤和脾脏中显著上调,侵染后12 h在肝中有显著性下调。研究表明,CsPKCα可能在应对哈维氏弧菌的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但是否参与病原菌侵染的巨噬细胞激活以及与T、B细胞相关的信号通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是关于PKCα参与鱼类细菌性免疫反应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蛋白激酶C-alpha 哈维氏弧菌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饲料和杂鱼对半滑舌鳎生长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兴 牛化欣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8-52,共5页
试验选用初重(104±8.9)g半滑舌鳎600尾,随机分3个处理组,每组设4重复,每重复半滑舌鳎50尾,分别投喂不同脂肪含量颗粒饲料和杂鱼,试验期121 d。结果表明:投喂杂鱼可显著提高半滑舌鳎生长的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 试验选用初重(104±8.9)g半滑舌鳎600尾,随机分3个处理组,每组设4重复,每重复半滑舌鳎50尾,分别投喂不同脂肪含量颗粒饲料和杂鱼,试验期121 d。结果表明:投喂杂鱼可显著提高半滑舌鳎生长的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及饲料系数(FCR)(P<0.05),其蛋白质效率(PER)显著低于两种含量不同的颗粒饲料组(P<0.05)。低脂含量的颗粒饲料(RQ)进行投喂的半滑舌鳎肝体指数(HSI)、脏体指数(VSI)和肥满度(CF)显著低于杂鱼和高脂含量颗粒饲料(CX)投喂组(P<0.05)。综上所述,投喂杂鱼可以提高半滑舌鳎生长性能。用低脂肪含量的颗粒饲料进行投喂,既能节省其饵料利用率,又能使养成阶段的半滑舌鳎健康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杂鱼 颗粒饲料 生长性能 饲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下半滑舌鳎货架期预测模型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娜 谢晶 梅俊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9-125,共7页
为实时监测半滑舌鳎在贮藏期间的品质特性变化及货架期,分别于270,273,277,283K贮藏半滑舌鳎并定期检测其感官、理化(电导率、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TVB-N值、K值)和微生物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运用一级动力学模型结合Arrhenius方程... 为实时监测半滑舌鳎在贮藏期间的品质特性变化及货架期,分别于270,273,277,283K贮藏半滑舌鳎并定期检测其感官、理化(电导率、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TVB-N值、K值)和微生物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运用一级动力学模型结合Arrhenius方程建立各指标随贮藏温度、贮藏时间变化的货架期模型,并利用280K下的数据验证其准确性。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感官特性逐渐下降,而各理化特性、微生物指标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另外,利用各指标构建的动力学模型准确性高,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都低于±10%,特别是通过TVB-N值和蒸煮损失率构建的货架期模型准确度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温度 动力学模型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