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晨尿的估算24h尿钠排泄水平(e24UNa)在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虞倩 施美芳 +5 位作者 张伟涛 沈隽霏 王蓓丽 潘柏申 郭玮 李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1-425,43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晨尿的估算24h尿钠排泄水平(estimated 24 h urinary natriuresis,e24UNa)在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自上海市宝山区友谊社区经抽样选取4035名中老年人,采集基础的流行病学资料并对空腹血清样本及晨尿样本进行检测... 目的探讨基于晨尿的估算24h尿钠排泄水平(estimated 24 h urinary natriuresis,e24UNa)在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自上海市宝山区友谊社区经抽样选取4035名中老年人,采集基础的流行病学资料并对空腹血清样本及晨尿样本进行检测,采用Kawasaki公式计算e24UNa。分析e24UNa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临床参数、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基于10年Framingham风险积分计算不同风险人群的e24UNa水平。结果观察队列e24UNa均值为9879 mg/d;根据e24UNa排泄水平分为高(≥12699 mg/d)、中(10636~12699 mg/d)、低(≤10636 mg/d)3组:男性比例分别为31.74%、47.87%和59.78%,腰围分别为(85.66±10.07)、(88.13±9.23)和(90.14±9.40)cm,臀围分别为(95.57±7.33)、(97.41±7.09)和(98.72±6.69)cm,体质指数分别为(24.38±3.46)、(25.25±3.34)和(25.73±3.30)kg/m^2,吸烟率分别为4.75%、8.09%和8.31%,空腹血糖分别为(5.60±1.67)、(5.62±1.50)和(5.78±1.68)mmol/L,胆固醇分别为(5.53±1.17)、(5.37±1.22)和(5.34±1.18)mmol/L、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分别为(71.06±34.98)、(62.55±29.92)和(59.95±27.55)nmol/L;以上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Framingham风险积分升高(<10%、10%~20%、20~30%和>30%),e24UNa水平升高[(9239.87±2140.720)、(9622.46±2193.57)、(9878.15±2217.14)和(10322.30±2365.33)mg/d)](P<0.001)。结论基于晨尿获得的e24UNa较血钠、随机点尿钠更宜用于指导心血管疾病膳食限钠预防措施的实验室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尿 估算24 h尿排泄(e24una) 膳食限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naka及SH2法估算上海地区高血压患者24h尿钠排泄量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金百翰 宋敬云 +2 位作者 霍翠兰 谢俊豪 黄勤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验证和评价Tanaka(T法)和SH2(S法)两种方法在上海地区高血压患者中估算24h尿钠排泄量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留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内科病房住院的180例高血压患者晨尿、午尿及夜间尿样本,并留取24h尿样。... 目的验证和评价Tanaka(T法)和SH2(S法)两种方法在上海地区高血压患者中估算24h尿钠排泄量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留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内科病房住院的180例高血压患者晨尿、午尿及夜间尿样本,并留取24h尿样。检测3个时点尿样和24h尿样中的钠、钾和肌酐水平,使用T法和S法计算。对T法和S法的估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偏差进行比较,采用Bland-Altman法比较两种方法所估算出的24h尿钠排泄量与实际尿钠排泄量之间的一致性。结果共有122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实测24h尿钠排泄量平均值为151.02mmol(约为盐8.83g)。T法估测尿钠排泄量在3个时点的平均偏差值(估算值–24h实际观察值)分别为34.99、22.72、48.76mmol/L,S法在3个时点的平均偏差值分别为–6.83、–6.82、–6.31mmol/L。T法在晨尿、S法在3个时点尿样中的组内相关系数(ICC)较高。Bland-Altman法显示24h尿钠排泄量水平越高,S法出现的偏倚越大,具有线性趋势。结论因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T法及S法均不适合估算患者个体的24h尿钠排泄量;T法及S法适合估算人群的24h尿钠平均水平,而S法相较T法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尿排泄 估算 高血压 随机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三种点尿估算方法评估和验证中国人群24小时尿钠排泄量 被引量:6
3
作者 孙怡 伯坚 +8 位作者 彭亚光 侯彦 陈辉 王兴宇 尹潞 王杨 刘远立 李卫 代表PURE-China课题协作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5-1119,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验证和评价Kawasaki、INTERSALT和Tanaka三种方法估算24 h尿钠排泄量在中国人群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本研究是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PURE)的子研究,抽取120名受试者(城乡各60名),同时收集受试者的空腹晨尿和2... 目的:本研究旨在验证和评价Kawasaki、INTERSALT和Tanaka三种方法估算24 h尿钠排泄量在中国人群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本研究是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PURE)的子研究,抽取120名受试者(城乡各60名),同时收集受试者的空腹晨尿和24 h尿液标本,检测点尿和24 h尿液中钠、钾和肌酐水平。使用Bland-Altman法比较三种方法所估算出的24 h尿钠排泄量和实际尿钠排泄量之间的一致性。结果:最终116名受试者被纳入到最终的统计分析。实测钠排泄的平均值为6343 mg/d(约为盐16.2 g/d)。Kawasaki法是3种方法中偏差最小的,平均偏差值(估测值减24 h实际观察值)为-740.49 mg/d。Tanaka法的平均偏差值是-2305.05 mg/d。差距最大的是INTERSALT法,平均偏差值为-2797.39 mg/d。尽管与其他方法相比,Kawasaki法的估测值与24 h实测值之间的差距较小,Bland-Altman图显示仍有9人(7.76%)超出均数±1.96倍标准差的一致性界线。结论:Kawasaki法、INTERSALT法和Tanaka法三种方法估算中国城乡人群的24 h尿钠排泄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和局限,故需制定一个适合中国人群的估算24 h尿钠排泄量方法,从而更准确地评估中国人群的盐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排泄 24 h尿 时点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哇巴因-高血压鼠肾脏钠转运 被引量:3
4
作者 葛蘅 任延平 吕卓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1-465,共5页
目的以内源性锂作为肾脏近端小管钠重吸收的标志物,探讨哇巴因-高血压鼠肾脏钠转运情况及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180~220g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20)和哇巴因组(n=20)。每日给予对照组大鼠腹... 目的以内源性锂作为肾脏近端小管钠重吸收的标志物,探讨哇巴因-高血压鼠肾脏钠转运情况及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180~220g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20)和哇巴因组(n=20)。每日给予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kg·d),哇巴因组大鼠腹腔注射哇巴因27.8μg/(kg·d),每周测量收缩压及体重各1次。分别于饲养2和6周后分两批处死动物。收集各组血清及24h尿,测定血清和尿钠、钾、锂和肌酐浓度,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钠排泄分数(FENa)、锂排泄分数(FELi)、尿锂钠比(ULi/UNa)、尿钾钠比(UK/UNa)及远端肾小管钠重吸收率(FDRNa)。结果2周后,哇巴因组血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4周后哇巴因组血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体重在各时间段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和6周哇巴因组大鼠的Ccr和FEN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6周哇巴因组大鼠的FELi、ULi/UNa、UK/UNa及FDRN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P<0.001)。结论哇巴因-高血压鼠肾脏近端小管钠重吸收增加,且发生于血压升高之前,提示肾脏近端肾小管钠重吸收增加可能是哇巴因引起大鼠血压升高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哇巴因 高血压 肾脏转运 肾脏近端肾小管 转运 大鼠 内生肌酐清除率 正常对照组 排泄分数 24h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