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法联络通道施工参数全局敏感性影响分析
1
作者 马永政 郑义 +3 位作者 朱瑶宏 周汪 牛富生 黄强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8,共11页
为研究机械法联络通道多种施工参数对隧道结构及周围地层环境的影响效应,采用基于Sobol理论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建立精细化表达隧道结构及施工辅助设施设计特征的有限元数值模型,结合全施工过程数值模拟试验及监测分析验证,开展施工... 为研究机械法联络通道多种施工参数对隧道结构及周围地层环境的影响效应,采用基于Sobol理论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建立精细化表达隧道结构及施工辅助设施设计特征的有限元数值模型,结合全施工过程数值模拟试验及监测分析验证,开展施工参数全局敏感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破洞施工使得主隧道最大变形位移相比施工前增加约34%,最大应力水平增加15.5%,接触界面膜应力增加5%~8%,内支撑体系应力水平为-12~40 MPa,施工完成后有一定程度的回弹或减少;2)被切削环开洞口附近应力变形变化较明显,管环横截面内外边缘主应力Ⅲ分布曲线呈纺锤形等几何特征;3)地表位移和隧道变形的计算结果与相应监测值的平均值曲线及变化趋势接近,验证了数值模型结果的合理性;4)针对应力变形相关的不同施工响应目标指标,各施工参数如土舱压力、顶推力、刀盘转矩以及内支撑预应力等的敏感度大小排序各异,通过探讨敏感度最大的土舱压力参数对螺栓组轴力的影响规律特征,得出其影响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法 联络通道 数值模拟 位移监测 施工参数 全局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渗流富水砂层竖井冻结温度场时空演化规律及敏感性分析
2
作者 荣传新 屠卓 +1 位作者 龙伟 张润泽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8-283,共16页
为研究冻结竖井施工中地下水渗流对冻结温度场时空演化规律的影响,以淮北煤田临涣矿区袁店二矿为工程背景,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及水热耦合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现场砂土渗透地层温度场的时空演化规律;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流速、冻结管间距... 为研究冻结竖井施工中地下水渗流对冻结温度场时空演化规律的影响,以淮北煤田临涣矿区袁店二矿为工程背景,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及水热耦合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现场砂土渗透地层温度场的时空演化规律;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流速、冻结管间距、冻结管直径及盐水温度对温度场的影响;结合灰色关联度理论对冻结温度场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冻结竖井施工中,开挖及筑壁带来的施工热扰动对井帮处冻结壁的形成有削弱作用,地下水渗流使得冻结管布置圈径外侧上下游温度相差2~4℃。2)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证实将SFCC(soil freez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离散试验数据公式化并嵌入数值计算软件中,能够可靠地模拟埋深135 m富水砂层的温度场演化过程。3)富水砂层在冻结30 d时冻结壁交圈,冻结100 d时冻结壁有效厚度可达5 m以上,且渗流方向上的冻结温度场分布和上下游冻结壁温度变化具有明显差异。4)单因素作用下,冻结管直径与盐水温度的变化对上游冻结壁厚度及非对称系数的影响较小,变化幅度均不超过10%;而冻结管间距的改变对交圈时间影响显著,变化幅度超过60%。5)流速小于5 m/d时,交圈时间对盐水温度最为敏感,上游冻结壁厚度和冻结壁非对称系数对冻结管间距最为敏感;流速大于5 m/d时,交圈时间和冻结壁非对称系数受流速影响最为显著,上游冻结壁厚度受冻结管间距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 水热耦合 冻结温度场 数值模拟 地下水渗流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层越流补给对煤层气井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以柿庄南区块为例
3
作者 闫欣璐 唐书恒 +4 位作者 傅小康 董宪姝 李忠城 邓志宇 孟艳军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3-1155,共13页
含水层越流补给是我国煤层气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严重制约了煤层气的高效开发。以山西省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煤层气直井为例,通过数值模拟敏感性分析,综合评价含水层越流补给参数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依据含水层自身水... 含水层越流补给是我国煤层气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严重制约了煤层气的高效开发。以山西省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煤层气直井为例,通过数值模拟敏感性分析,综合评价含水层越流补给参数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依据含水层自身水源供给能力,将含水层类型划分为有限补给和无限补给,这是造成越流补给作用效果差异的根本原因。导水裂缝发育位置、发育形态及其与压裂缝的空间展布关系对产能特征的敏感性较强,在无限补给和有限补给含水层中分别体现为对产气量大小和产气曲线形态的影响。含水层越流补给参数对煤层气产能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含水层类型、越流通道性质、含水层物性和地层水性质。基于此绘制生产判别流程图,将含水层越流补给影响下煤层气井的产能特征划分为六类,并进一步划分了不同产能特征煤层气井在研究区的分布。该判别流程为含水层越流补给影响下煤层气产能特征分析和产能潜力评价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含水层 越流补给 数值模拟 产能特征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一级阶地软土地层HSS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及反演
4
作者 孟超 高志华 +3 位作者 黄珏皓 柴少波 刘帅 孙雪兵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9-147,共9页
依托武汉市某深基坑工程,采用PLAXIS 2D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黏性土和砂性土HSS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对长江一级阶地软土地层的敏感性进行评估,并对显著敏感的参数进行反演。首先,对黏性土和砂性土HSS模型部分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了... 依托武汉市某深基坑工程,采用PLAXIS 2D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黏性土和砂性土HSS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对长江一级阶地软土地层的敏感性进行评估,并对显著敏感的参数进行反演。首先,对黏性土和砂性土HSS模型部分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了对隧道拱顶沉降影响最为显著的参数;然后,对长江一级阶地软土地层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待反演的力学参数;最后,结合既有隧道拱顶沉降的监测数据,通过确定性正反演法对待反演的力学参数进行反演。结果表明:无论是黏性土还是砂性土,对隧道拱顶沉降影响最为显著的参数均为小应变参考初始剪切模量(G_(0)^(ref));长江一级阶地软土地层中,对既有隧道变形影响显著的地层为粉细砂层和细砂层;反演获得的粉细砂层G_(0)^(ref)为90 MPa,细砂层G_(0)^(ref)为12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S模型 深基坑工程 数值模拟 参数 敏感性分析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布鲁氏菌病的多仓室传播动力学模型分析和应用研究
5
作者 张轶菲 薛亚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7,共9页
该文建立了一个多种群之间相互作用的布鲁氏菌病传播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模型解的非负有界性,使用下一代矩阵法得到布鲁氏菌病是否流行的阈值参数R_(0).证明了平衡点的存在性与稳定性,当R_(0)<1时,无病平衡点E0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R_(0... 该文建立了一个多种群之间相互作用的布鲁氏菌病传播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模型解的非负有界性,使用下一代矩阵法得到布鲁氏菌病是否流行的阈值参数R_(0).证明了平衡点的存在性与稳定性,当R_(0)<1时,无病平衡点E0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R_(0)>1时,地方病平衡点E*是全局渐近稳定的.此外,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仿真,通过敏感性分析研究了不同参数对R_(0)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对羊群进行疫苗的接种、及时清理染病羊群或其分泌物等措施有效抑制了布鲁氏菌病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稳定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受力性能的数值分析
6
作者 赵发伟 张敬书 +2 位作者 帅磊 宋建新 迟东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4,共7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11个钢-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连接件间距、连接件长度、连接件钢板厚度、上层板厚度和上层板宽度对预制底板受力性能的影响,并对钢-混凝土组合预... 研究了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11个钢-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连接件间距、连接件长度、连接件钢板厚度、上层板厚度和上层板宽度对预制底板受力性能的影响,并对钢-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进行工程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抗弯刚度大、承载力高、抗裂性能好,可以做到施工免支撑。同时,从数理统计的角度利用Morris法对影响钢-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受力性能的五个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上层板厚度和连接件间距对预制底板受力性能影响较大,参数敏感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 受力性能 数值模拟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大济岷工程千池山隧洞涌水及地下水袭夺与恢复
7
作者 甘靖轩 范时杰 +3 位作者 蒋金沛 张强 余磊 张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98,129,共7页
科学预测隧洞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可有效规避隧洞涌突水灾害,合理保护与分配地下水资源。引大济岷工程拟建的千池山隧洞将直接揭露响水溪泉岩溶含水层,通过水均衡法分析了响水溪泉的水源组成,运用解析法预测了隧洞涌突水量与响水溪泉流... 科学预测隧洞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可有效规避隧洞涌突水灾害,合理保护与分配地下水资源。引大济岷工程拟建的千池山隧洞将直接揭露响水溪泉岩溶含水层,通过水均衡法分析了响水溪泉的水源组成,运用解析法预测了隧洞涌突水量与响水溪泉流量变化的关系;并构建了三维地下水渗流数值模型,模拟隧洞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流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响水溪泉水主要来自岩溶水,其中阳新组(P_(2)y)灰岩与泥盆系(D_(2-3))灰岩岩溶水占比63%~65%,灯影组(Z_(2)-C_(1)d)白云岩岩溶水占比20%~22%;隧洞在岩溶段落的涌水量为9208~36907 m^(3)/d,导致响水溪泉流量减少23%~62%;隧洞沿线地下水位在施工1 a后降为850~1250 m,可溶岩段降为1050~1200 m,最大降深180 m,响水溪泉降深10 m;隧洞施工1 a后响水溪泉流量衰减至17751 m^(3)/d,相较天然状态衰减26%,隧洞完成封堵120 d后响水溪泉流量可恢复至天然状态的91%。研究成果可为千池山隧洞涌突水灾害防治及以响水溪泉为代表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涌水 地下水袭夺 地下水恢复 水均衡法 解析法 数值模拟分析 千池山隧洞 引大济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混杂合成纤维混凝土SHPB试验的RHT数值模型参数研究
8
作者 李长辉 王慧颖 +2 位作者 杨放 谢承彦 崔健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1-193,224,共14页
研究RHT(riedel-hiermaier-thoma)模型参数对混凝土动态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基于纳米混杂合成聚丙烯纤维混凝土(nano cellulose synthetic polypropylen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NCSPFRC)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 研究RHT(riedel-hiermaier-thoma)模型参数对混凝土动态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基于纳米混杂合成聚丙烯纤维混凝土(nano cellulose synthetic polypropylen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NCSPFRC)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SHPB)冲击试验结果和RHT模型原始文献参数,采用Hyper-Mesh和LS-DYNA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低,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的模拟值相对试验值误差均超过35%,直接使用RHT模型原始文献参数无法准确描述不同强度等级、类型混凝土的动态力学响应。在此基础上,对RHT模型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模型参数进行修正,修正后的RHT模型参数所得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相较试验值其模拟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的误差值大多低于7%,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这表明修正后的RHT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NCSPFRC的动态力学性能,同时也验证了该研究采用的参数调整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T)模型 纳米混杂合成纤维混凝土(NCSPFRC)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 数值模拟 参数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湿地退化空间分布特征及预测分析
9
作者 鲁春辉 荣树杰 +5 位作者 杨杰 谢一凡 叶逾 沈城吉 徐腾 南统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8,共10页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大面积超采,导致该地区发生湿地退化的生态环境地质灾害。以保定市为研究区,基于2000、2005、2010、2015、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的湿地分布与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明研究区部分区域存在湿地退化现象...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大面积超采,导致该地区发生湿地退化的生态环境地质灾害。以保定市为研究区,基于2000、2005、2010、2015、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的湿地分布与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明研究区部分区域存在湿地退化现象,进一步采用Python语言构建马尔科夫模型,分别模拟自然演化情景、超采加剧情景、自然补给情景下2025年研究区湿地的演变趋势,并根据演变趋势进行相应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研究区湿地总面积呈现减少趋势,湿地退化现象严重;2010—2020年湿地总面积开始增加,研究区的湿地退化现象得以缓解。与2020年相比,2025年研究区自然演化情景下湿地面积增加16.23 km^(2),但在安新县、阜平县、曲阳县和唐县的退化现象仍较为严重;超采加剧情景下湿地面积减少13.94 km^(2),开采点周围区域发生显著的湿地退化现象;自然补给情景下湿地面积将随着降雨等级的提高分别增加21.68、27.32、32.82 km^(2),湿地退化现象的缓解程度也随之不断增强。本研究结果对湿地保护与管理以及地下水超采的治理管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退化 地下水超采 马尔科夫模型 预测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余震作用下简支梁桥动力响应的参数敏感性研究
10
作者 曾德民 杨昊志 +2 位作者 曾志斌 刘欢 杜志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2,共8页
为研究主余震作用下桥梁动力响应及碰撞效应的参数敏感性,本文以一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五跨简支混凝土T梁桥为例,通过SAP2000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碰撞刚度、初始间隙对桥梁结构动力响应及碰撞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碰撞刚度工... 为研究主余震作用下桥梁动力响应及碰撞效应的参数敏感性,本文以一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五跨简支混凝土T梁桥为例,通过SAP2000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碰撞刚度、初始间隙对桥梁结构动力响应及碰撞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碰撞刚度工况,与主震作用相比,主余震作用下主梁位移、支座位移有增加也有减小,桥墩内力有所增加;对于多数主梁及桥墩,碰撞刚度为1.00k(k为接触单元的初始刚度)时主余震作用的影响最显著;当碰撞刚度增加时,与主震作用相比,主余震作用下碰撞次数及碰撞力有一定增加,对于不同初始间隙工况,初始间隙达到10.0 cm以上时,主余震及主震作用下主梁位移、墩底弯矩和支座位移响应大;当初始间隙减小时,主余震作用下碰撞次数、碰撞力比主震作用下增加明显。按照本文模型进行设计时,建议初始间隙取10.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二次损伤 数值模拟 参数敏感性分析 主余震序列 碰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岩压裂储层布井方式优选数值模拟
11
作者 张立刚 胡志楠 +5 位作者 范森 罗晓雷 丁河嘉 马媛媛 李庆龙 宋永扬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增强型地热系统(EGS)是从干热岩储层中提取热能的重要手段,而布井方式是影响其采热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开展的布井方式研究较少考虑压裂储层开采模型的影响。建立了干热岩压裂储层采热的数值模型,通过不同位置的基质岩体温度下降幅度、... 增强型地热系统(EGS)是从干热岩储层中提取热能的重要手段,而布井方式是影响其采热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开展的布井方式研究较少考虑压裂储层开采模型的影响。建立了干热岩压裂储层采热的数值模型,通过不同位置的基质岩体温度下降幅度、热提取率、采出温度和采热功率对比分析了4种不同的布井方式对EGS采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直井,水平井的流体热交换的面积更大,能充分开发裂缝间的热量。在生产30 a时,考虑水力压裂裂缝连通的情况下,水平井一注两采模型的采热效率最高,其在垂直于井方向上温度波及范围约690 m,基质岩体平均温度下降38.09 K,热提取率为24.42%,采热功率为3.5 MW。研究成果为提高地热系统产热量、实现干热岩高效可持续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压裂储层采热 增强型地热系统(EGS) 数值模拟 布井方式 水平井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地下水试验装置的复合有机污染物迁移性能关键影响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洁 鞠天宇 +5 位作者 邓圣 肖瀚 韩旭 徐祥健 姜永海 杨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88-3697,共10页
含水层中的复合污染物迁移过程主要受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动力条件影响,为探究复合污染物迁移的影响因素,基于建设的大型地下水试验模拟装置,以甲苯和三氯乙烯为特征污染物,利用GMS建立了地下水流模型和溶质迁移模型,并设置不同情景,模拟... 含水层中的复合污染物迁移过程主要受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动力条件影响,为探究复合污染物迁移的影响因素,基于建设的大型地下水试验模拟装置,以甲苯和三氯乙烯为特征污染物,利用GMS建立了地下水流模型和溶质迁移模型,并设置不同情景,模拟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动力条件影响下复合污染物迁移过程;通过敏感性分析,探究关键因素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三氯乙烯迁移能力大于甲苯,模型运行180 d后,甲苯最大迁移距离为3.5 m,而三氯乙烯最大迁移距离超过6.0 m,且甲苯和三氯乙烯迁移距离与渗透系数和弥散度呈线性正相关,与吸附系数呈线性负相关,即迁移距离随渗透系数和弥散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吸附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污染物迁移程度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渗透系数>弥散度>吸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数值模拟 敏感性分析 局部分析法 正交试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岩体变形模量数值反演计算方法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力源 骆奕帆 +2 位作者 王涛 孙显腾 汪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4-166,共13页
岩体变形模量是地下岩石工程设计和建造的关键参数之一。获取准确的岩体变形模量对深入分析深部岩体工程围岩变形行为至关重要。基于此,系统梳理归纳了常用的岩体变形模量计算方法,并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原位试验进行岩体变形模量反演计... 岩体变形模量是地下岩石工程设计和建造的关键参数之一。获取准确的岩体变形模量对深入分析深部岩体工程围岩变形行为至关重要。基于此,系统梳理归纳了常用的岩体变形模量计算方法,并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原位试验进行岩体变形模量反演计算,与原位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分析。针对深竖井实际工程,建立了深部地层不同岩性岩体变形模量反演分析数值计算模型,开展了不同强度准则、泊松比和岩体黏聚力对岩体变形模量的敏感性分析,将数值模拟反演结果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刚性平板载荷试验计算得到的岩体变形模量值与有限元数值反演得到的数值高度接近,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虽然泊松比对岩体变形模量有一定影响,但总体上岩体变形模量对泊松比的敏感性较低;当岩体黏聚力较小时,强度准则的选择对变形模量的反演结果影响显著,随着岩体黏聚力的增大,强度准则的选择对变形模量反演结果的影响逐渐减小;对于不同深度岩性的地层,岩体变形模量对岩体黏聚力变化敏感性不同;通过数值反演求得的岩体变形模量和一些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深部岩体工程规划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可综合运用数值模拟和经验公式进行岩体变形模量反演计算,进而在更大程度上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力学 变形模量 反演 敏感性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采区浅层地下水数值模拟及预测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宁阁 苏冬阳 +2 位作者 高春杰 苏澳 卢德喜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97,共15页
超采区的地下水变化趋势分析对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同盆地浅层地下水超采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含水层结构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明确了潜水含水层为影响地下水变化的主要区域。基于GMS与MODFLOW软件... 超采区的地下水变化趋势分析对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同盆地浅层地下水超采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含水层结构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明确了潜水含水层为影响地下水变化的主要区域。基于GMS与MODFLOW软件,建立了大同盆地潜水含水层各向同性非均质二维非稳定流模型,利用实测地下水流场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开展了未来不同场景条件下地下水位预测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大同盆地2010—2019年平均地下水开采量(6.0861亿m^(3))大于2001—2016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5.6254亿m^(3)),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明显。若地下水开采量下降至2019年开采量的85%,至2035年平均地下水位可回升11.6 m,恢复速度约0.68 m a;若综合考虑未来水源替换工程,至2035年地下水位可显著回升,恢复速率可达1.4 m a。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大同盆地地下水管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于我国北方类似地下水超采区的水资源管理和评价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盆地 浅层地下水 地下水超采区 数值模拟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 MODFLOW大水矿山深部开采矿坑涌水量预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军强 王肖珊 +4 位作者 丛宇 邓洪 王艳军 梁小明 张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7-264,共8页
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导致矿坑涌、突水现象愈加频繁,此类问题多发生于大水矿山,为更好指导大水矿山深部开采工作,准确预测矿山深部开采矿坑涌水量至关重要。结合某矿区勘察资料、水文地质条件和观测井实测水位数据,利用Visual MODFLOW软... 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导致矿坑涌、突水现象愈加频繁,此类问题多发生于大水矿山,为更好指导大水矿山深部开采工作,准确预测矿山深部开采矿坑涌水量至关重要。结合某矿区勘察资料、水文地质条件和观测井实测水位数据,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矿区水文地质数值模型,进行稳态与非稳态校正以及相关参数敏感性分析;根据该矿区-150 m水平矿坑真实涌水量拟合分析Drain模块水力传导系数值,运用识别后模型对矿山深部开采矿坑涌水量预测,结果表明-200、-250、-300、-350 m等不同水平矿坑正常涌水量为17209.82、18896.20、21299.31、23494.10 m^(3)/d,预测结果可为矿山防治水工作提供依据,以及为工程安全开挖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MODFLOW 地下水数值模型 敏感性分析 水力传导系数 矿坑涌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叉角与回转半径对双向流道灌水器水力性能影响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亚林 符剑平 +2 位作者 吕从聪 钟韵 朱士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0-277,共8页
为研究双向流道灌水器水力性能,将其结构单元作为研究对象,以分叉角和回转半径两个结构参数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16种结构参数组合方案,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fluent对流道内部流体的流动状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量纲分析建... 为研究双向流道灌水器水力性能,将其结构单元作为研究对象,以分叉角和回转半径两个结构参数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16种结构参数组合方案,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fluent对流道内部流体的流动状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量纲分析建立流道结构参数与流道单元局部水头损失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双向流道单元局部水头损失与分叉角、回转半径和流道流速有关,分叉角与局部水头损失呈负相关关系,回转半径和速度与局部水头损失呈正相关关系;当入口流速为固定值时,分叉角为32.4°、回转半径为1.72 mm,流道单元局部水头损失最大;当设置10个流道单元时,交叉排列方式组合的灌水器流态指数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灌水器 双向流道 局部水头损失 数值模拟 量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流变化导致飞行器气动力/热不确定度量化分析
17
作者 陈海鹏 鞠胜军 +2 位作者 汪小卫 郭迪龙 杨国伟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4-123,I0002,共11页
为评估及量化来流条件变化导致高速飞行器气动力/热特性的不确定性程度,选择具有飞机前机身与座舱罩组合部件基本特征的双椭球模型为研究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获得了其流动结构和壁面热流、压力分布等特征,并通过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 为评估及量化来流条件变化导致高速飞行器气动力/热特性的不确定性程度,选择具有飞机前机身与座舱罩组合部件基本特征的双椭球模型为研究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获得了其流动结构和壁面热流、压力分布等特征,并通过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预测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选取来流速度、来流温度、来流密度和壁面温度这4个来流参数作为不确定性变量,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与非嵌入式多项式混沌相结合的不确定度量化方法,开展了气动力/热不确定度量化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来流条件的不确定性对模型的升力、阻力及驻点热流的值均有较大影响,其中来流速度和来流温度的变化对壁面压强分布影响较大,来流速度、来流密度和壁面温度的变化对壁面热流的预测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气动力热预测 不确定性量化 多项式混沌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层厚度突变型地裂缝控制因子敏感性分析
18
作者 张火链 贺圣淋 +3 位作者 张永伟 于德杰 龚绪龙 叶淑君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2-450,共9页
过量开采地下水引发的“采水型”地裂缝灾害在国内外广泛存在。采水型地裂缝的发育是过量开采地下水与复杂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含水层厚度突变型地裂缝是常见的一类采水型地裂缝。为了深入理解含水层厚度突变型地裂缝... 过量开采地下水引发的“采水型”地裂缝灾害在国内外广泛存在。采水型地裂缝的发育是过量开采地下水与复杂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含水层厚度突变型地裂缝是常见的一类采水型地裂缝。为了深入理解含水层厚度突变型地裂缝发育机制,文章基于这类地裂缝的概念模型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地裂缝发育数值试验算例,应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含水层连续性介质的应力应变分布,应用界面元方法计算非连续裂缝的发育。在此理想算例基础上,进一步应用Sobol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评估含水层厚度比、孔隙水压力变化、压缩系数以及内聚力四个控制因子对地裂缝发育深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开采地下水过程中,由于孔隙水压力降低,差异性沉降和剪切应力在含水层厚度突变处集中并不断增大,导致地面产生地裂缝,并进一步向下扩展。含水层厚度比是地裂缝发育最敏感的控制因子,孔隙水压力变化的敏感性次之,压缩系数敏感性弱,内聚力是不敏感控制因子。含水层厚度比和孔隙水压力变化之间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含水层厚度差异越大且孔隙水压力降低越大则地裂缝发育越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厚度突变 敏感性分析 Sobol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高温气藏CO_(2)羽流地热系统注采参数影响规律
19
作者 郑华安 宋吉锋 +4 位作者 周玉霞 王磊 金枞 何继富 李克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13384-13390,共7页
CO_(2)羽流地热系统(CO_(2) plume geothermal system,CPGS)在减少碳排放、推动地热开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温咸水层或废弃高温油藏,针对海上高温枯竭气藏储层的井筒-储层耦合研究较少。以莺歌海盆地黄流组高温... CO_(2)羽流地热系统(CO_(2) plume geothermal system,CPGS)在减少碳排放、推动地热开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温咸水层或废弃高温油藏,针对海上高温枯竭气藏储层的井筒-储层耦合研究较少。以莺歌海盆地黄流组高温气藏为研究对象,利用COMSOL软件构建了理想的井筒-储层耦合CPGS模型,分析了CPGS运行过程中热能传输规律,并对注采参数进行了敏感性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过大的注采流量会导致温度下降加快,建议在不同阶段调整注入流量。缩短注采井距会加快热突破,适当增加井间距可以延长系统寿命。注入温度对采热影响较小,提高注入温度可增加出口温度但减少取热功率,在开发中需要平衡这两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羽流地热系统 数值模拟 注采参数 敏感性分析 取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媒体播报效应的埃博拉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佳慧 王晓静 +2 位作者 郭松柏 梁宇 郭德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8-303,共6页
该文依据埃博拉的传播机制,构建一类具有媒体播报效应及有限医疗资源环境下的SIRDM传染病模型,计算模型的控制再生数,证明了无病平衡点的存在性、全局稳定性以及地方病平衡点的存在唯一性.然后对控制再生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最后进行数值... 该文依据埃博拉的传播机制,构建一类具有媒体播报效应及有限医疗资源环境下的SIRDM传染病模型,计算模型的控制再生数,证明了无病平衡点的存在性、全局稳定性以及地方病平衡点的存在唯一性.然后对控制再生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最后进行数值模拟以探究医疗资源及媒体播报对于疾病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增加医疗资源和媒体播报量会降低疾病的暴发规模,从而能有效地防控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Ebola) 控制再生数 稳定性 敏感性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