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unning safety and seismic optimization of a fault-crossing simply-supported girder bridge for high-speed railways based on a train-track-bridge coupling system 被引量:10
1
作者 JIANG Hui ZENG Cong +3 位作者 PENG Qiang LI Xin MAXin-yi SONG Guang-s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2449-2466,共18页
Bridges crossing active faults are more likely to suffer serious damage or even collapse due to the wreck capabilities of near-fault pulses and surface ruptures under earthquakes.Taking a high-speed railway simply-sup... Bridges crossing active faults are more likely to suffer serious damage or even collapse due to the wreck capabilities of near-fault pulses and surface ruptures under earthquakes.Taking a high-speed railway simply-supported girder bridge with eight spans crossing an active strike-slip fault as the research object,a refined coupling dynamic model of the high-speed train-CRTS III slab ballastless track-bridge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ABAQUS.The rationality of the established model was thoroughly discussed.The horizontal ground motions in a fault rupture zone were simulated and transient dynamic analyses of the high-speed train-track-bridge coupling system under 3-dimensional seismic excitations were subsequently performed.The safe running speed limits of a high-speed train under different earthquake levels(frequent occurrence,design and rare occurrence)were assessed based on wheel-rail dynamic(lateral wheel-rail force,derailment coefficient and wheel-load reduction rate)and rail deformation(rail dislocation,parallel turning angle and turning angle)indicators.Parameter optimization was then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the rail fastener stiffness and isolation layer friction coefficient.Results of the wheel-rail dynamic indicators demonstrate the safe running speed limits for the high-speed train to be approximately 200 km/h and 80 km/h under frequent and design earthquakes,while the train is unable to run safely under rare earthquakes.In addition,the rail deformations under frequent,design and rare earthquakes meet the safe running requirements of the high-speed train for the speeds of 250,100 and 50 km/h,respectively.The speed limits determined for the wheel-rail dynamic indicators are lower due to the complex coupling effect of the train-track-bridge system under track irregularity.The running safety of the train was improved by increasing the fastener stiffness and isolation layer friction coefficient.At the rail fastener lateral stiffness of 60 kN/mm and isolation layer friction coefficients of 0.9 and 0.8,respectively,the safe running speed limits of the high-speed train increased to 250 km/h and 100 km/h under frequent and design earthquakes,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train train-track-bridge interaction fault-crossing ground motion train operation safety speed limit track structure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桥上线路约束作用对主梁地震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雪红 林珊 +2 位作者 阚正明 徐秀丽 王蕊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21,共5页
目前国内高速铁路普遍采用无缝轨道,在地震作用下轨道的约束作用可能会对主梁的地震响应产生影响.本文以靠近路桥过渡端的5跨简支梁桥为依托工程,对比分析了是否设置轨道系统、是否考虑竖向地震动作用、轨道的约束程度变化等因素对主梁... 目前国内高速铁路普遍采用无缝轨道,在地震作用下轨道的约束作用可能会对主梁的地震响应产生影响.本文以靠近路桥过渡端的5跨简支梁桥为依托工程,对比分析了是否设置轨道系统、是否考虑竖向地震动作用、轨道的约束程度变化等因素对主梁纵横向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轨道的约束作用对主梁纵横向位移有所改善,降低了主梁的位移值,其中横桥向位移的减小量达到了7%~22%,但远离路基时,这种改善作用有所减弱;轨道系统的存在不会增大竖向地震动对主梁纵横向位移的影响,在分析主梁纵横向地震响应时,依然可忽略竖向地震动,只考虑地震动沿纵、横向单向输入的工况即可;扣件刚度变化对主梁纵向位移影响很小,对横向位移会产生一定影响,随着扣件刚度的增大,横向位移有增大趋势,因此,扣件刚度的取值并非越大越好,在满足正常运营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取较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桥梁 轨道约束 主梁位移 竖向地震动 扣件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盾构隧道斜交下穿既有机场高速公路的地表沉降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超 单生彪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4,共10页
为指导隧道盾构下穿既有建构筑物施工的变形控制,考虑隧道收敛模式和复合地层主要影响角的影响,以双线圆形盾构隧道斜交下穿既有机场高速公路为例,构建圆形隧道地层主要影响角计算方法,改进传统Peck公式,分析盾构斜交角、盾构坡角和隆... 为指导隧道盾构下穿既有建构筑物施工的变形控制,考虑隧道收敛模式和复合地层主要影响角的影响,以双线圆形盾构隧道斜交下穿既有机场高速公路为例,构建圆形隧道地层主要影响角计算方法,改进传统Peck公式,分析盾构斜交角、盾构坡角和隆起偏角的共同影响,引入地层损失率几何修正系数,并利用叠加原理建立双线盾构隧道斜交下穿既有机场高速公路的地表沉降预测模型,依托实际工程对预测模型的工程适用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预测模型的整体精度相比Suwansawat等预测模型提升44.15%,可预测施工影响范围内任意点的地表沉降值,相比现有模型更适用于解决双线盾构隧道斜交下穿施工的地表沉降预测问题,可为类似工程中的地表沉降变形预测及控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敛模式 主要影响角 斜交下穿 机场高速公路 PECK公式 双线盾构隧道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家楼主井提升和地面生产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斌宇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6-108,共3页
针对李家楼矿井位于清徐县葡萄生态旅游区的实际,为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和旅游区生态,对李家楼矿井的主井提升系统及地面生产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设计,使李家楼矿井达到了煤矿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主井提升系统 斜井运输 地面布置 优化设计 保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菜收割机割台高度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5
作者 胡焉为 苗玉彬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6-651,657,共7页
叶菜收割机作业过程中,常因割台高度控制误差导致漏收损耗,介绍一种割台高度自动控制策略,使割台能跟踪地面起伏的进行俯仰、摆转调控,达到割茬高度一致的目的。基于割台结构和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将多变量的复杂非线性系统... 叶菜收割机作业过程中,常因割台高度控制误差导致漏收损耗,介绍一种割台高度自动控制策略,使割台能跟踪地面起伏的进行俯仰、摆转调控,达到割茬高度一致的目的。基于割台结构和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将多变量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线性化为双输入、双输出线性系统。采用输出反馈最优控制方法,通过选择恰当的性能泛函求解此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得到系统最优解,根据此最优解控制两侧油缸伸缩即可确保仿形跟踪效果。仿真测试该控制器对地面轮廓的跟踪响应,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响应迅速且具有较高的稳态精度,能够适应畦面在纵横两个方向上的起伏变化,提高收割机作业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菜收割机 割台高度 地面仿形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星下点机动的再入飞行器离轨规划 被引量:2
6
作者 史树峰 师鹏 赵育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41-2148,共8页
针对约束再入点地理位置的再入飞行器离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星下点机动的离轨规划方法。再入飞行器的离轨轨道设计受到飞行器当前轨道状态和再入点参数的约束。首先,基于轨道飞行原理,建立了一般椭圆轨道冲量模型下离轨制动参数和再... 针对约束再入点地理位置的再入飞行器离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星下点机动的离轨规划方法。再入飞行器的离轨轨道设计受到飞行器当前轨道状态和再入点参数的约束。首先,基于轨道飞行原理,建立了一般椭圆轨道冲量模型下离轨制动参数和再入点参数的关系,分析了最优离轨的推力施加原则;其次,在考虑地球自转的前提下,提出了直接离轨必要条件,针对约束再入点经纬度的问题,完善了利用非线性规划优化方法确定有限推力模型下离轨点位置的策略,同时给出了符合燃料最优目标的离轨制动参数;最后,探讨了一般情况下初始轨道不满足直接离轨必要条件时,为满足星下点约束而进行的轨道机动施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飞行器 最优离轨 有限推力 非线性规划 星下点机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机载广域监视系统的目标跟踪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琨 赵凤军 +1 位作者 刘亚波 郑世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67-973,共7页
广域动目标监视模式是借助天线在方位向上快速扫描来实现大范围动目标监视的一种雷达工作模式,这使得雷达系统可以对同一个动目标在不同时刻进行多次观测并跟踪其轨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载广域监视雷达系统的地面目标动目标跟踪方... 广域动目标监视模式是借助天线在方位向上快速扫描来实现大范围动目标监视的一种雷达工作模式,这使得雷达系统可以对同一个动目标在不同时刻进行多次观测并跟踪其轨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载广域监视雷达系统的地面目标动目标跟踪方法。首先,根据动目标检测得到的信息估计运动目标的位置;然后对每个目标设置关联门限,并对进入门限的目标计算加权的关联度;最后通过全局最优得到关联的结果。该文还比较分析并确定了算法对误差大小的适用范围。通过仿真并与另外两种算法进行比较,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实际数据的处理结果也说明了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监视雷达 动目标跟踪 关联度 全局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多目标规划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行刚 徐征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3-35,共3页
采用大系统优化理论和利用多目标规划方法(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MOP)以灌区调水量最小和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同时用主目标法求解模型。在分析多目标规划模型基础上,结合实例,分析地表水地下水... 采用大系统优化理论和利用多目标规划方法(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MOP)以灌区调水量最小和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同时用主目标法求解模型。在分析多目标规划模型基础上,结合实例,分析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系统优化理论 多目标规划 主目标法 地表水地下水 联合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轨排井段结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昆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81,共4页
结合郑州地铁2号线广播台站轨排井段的实际设计经验,分析论述轨排井段的围护结构方案及主体结构方案,根据计算模型及计算结果,提出优化意见。
关键词 地铁 轨排井 计算模型 围护结构 主体结构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地通信的朔黄铁路列车追踪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永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5-118,共4页
为优化朔黄铁路列车追踪,通过增加地面调度优化系统和车载辅助智能操控系统,建立基于LTE-R网络的连续车-地通信,使车载设备获得更多的前方线路信息,并实时监督列车的追踪间隔,从而实现列车精确定位以及临时限速和行车许可即时传递,通过... 为优化朔黄铁路列车追踪,通过增加地面调度优化系统和车载辅助智能操控系统,建立基于LTE-R网络的连续车-地通信,使车载设备获得更多的前方线路信息,并实时监督列车的追踪间隔,从而实现列车精确定位以及临时限速和行车许可即时传递,通过比对分析,优化后不仅能提高效益,更能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车-地通信 列车追踪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综合接地方案的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邵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1-114,共4页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采用AC 25 kV架空接触网供电,其接地系统设计不推荐参照既有铁路线的接地方案。在综合考虑接地电阻、等电位连接、钢轨电位等多个要素后,提出应用于交流牵引供电制式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接地系统。该综合接地系统将上...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采用AC 25 kV架空接触网供电,其接地系统设计不推荐参照既有铁路线的接地方案。在综合考虑接地电阻、等电位连接、钢轨电位等多个要素后,提出应用于交流牵引供电制式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接地系统。该综合接地系统将上/下行钢轨作为主接地载体,以沿线架设的上/下行牵引网回流线为辅助接地载体,形成等电位综合接地平台。针对该线接地系统原设计方案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过分相区的接地优化、正线的接地优化两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接地优化措施,可为后续交流牵引供电下的市域轨道交通线综合接地网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轨道交通 交流牵引供电 综合接地系统 过分相区接地优化 正线接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滑跑航迹控制模型与控制精度分析
12
作者 程雪梅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2-74,共3页
航迹偏差的控制精度对滑跑起降至关重要,地面滑跑纠偏建模和地空航迹控制的切换策略是起降航迹控制设计的难点。从运动学关系出发,提出了地面滑跑纠偏控制的设计模型,使得复杂的地面航偏控制规律易于设计;利用同-反馈结构在多个状态的... 航迹偏差的控制精度对滑跑起降至关重要,地面滑跑纠偏建模和地空航迹控制的切换策略是起降航迹控制设计的难点。从运动学关系出发,提出了地面滑跑纠偏控制的设计模型,使得复杂的地面航偏控制规律易于设计;利用同-反馈结构在多个状态的协调控制,实现了地空状态自然过渡的航迹控制切换策略;最后提出了提高航迹控制精度和进行风干扰补偿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跑起降 航迹控制模型 控制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