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Effect Using TDIE-FDTD-MNA Hybrid Algorithm
1
作者 QIN Yujian WANG Wei LIU Peiguo ZHOU Dongming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83-2391,共9页
It is important but difficult to analyze the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effect(E3) in the designing of modern airborne,sea,space,and ground systems.Thus a hybrid algorithm of time domain integral equation,finite diff... It is important but difficult to analyze the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effect(E3) in the designing of modern airborne,sea,space,and ground systems.Thus a hybrid algorithm of time domain integral equation,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and modified nodal analysis(TDIE-FDTD-MNA) is developed to analyze the E3 of complex systems with cables and nonlinear circuit structures.The plane wave time domain(PWTD) enhanced TDIE method is adopted to solve field problems.The higher order FDTD(2,4) is adopted to solve cable problems.The MNA is adopted to obtain the response of complex circuits(with nonlinear structures).Numerical example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环境效应 算法分析 混合 时域积分方程 非线性结构 时域有限差分 调制解调器 地面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弹跳射线与BP算法的聚束SAR目标电磁成像快速仿真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鹏举 张蓉 +1 位作者 吴瑞 田炜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针对复杂群目标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电磁成像快速模拟问题,采用一种基于宽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BFS)算法进行K-d树构建,显著提升了时域弹跳射线(time-domain 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TDSBR)法的... 针对复杂群目标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电磁成像快速模拟问题,采用一种基于宽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BFS)算法进行K-d树构建,显著提升了时域弹跳射线(time-domain 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TDSBR)法的射线追踪效率。使用TDSBR法分析了复杂电大尺寸目标的时域电磁响应特性,结合后向投影(back-projection,BP)算法对雷达回波信号进行聚焦处理进而获得了复杂目标的高分辨SAR图像。通过与FEKO软件中的频域射线追踪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TDSBR算法在复杂群目标SAR电磁成像快速模拟中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K-D树 时域弹跳射线(TDSBR)法 后向投影(BP)算法 聚束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物探在煤矿超前探水预报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李添乐 张义平 胡洁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9-236,共8页
煤矿水害防治的关键之处在于准确高效地探测隐伏地质构造。本文利用瞬变电磁法和钻孔雷达法综合探测,将瞬变电磁探测结果一维反演得到视电阻率剖面图从而判断地质构造异常区的流体属性,钻孔雷达探测法定位地质构造异常区。以贵州龙凤煤... 煤矿水害防治的关键之处在于准确高效地探测隐伏地质构造。本文利用瞬变电磁法和钻孔雷达法综合探测,将瞬变电磁探测结果一维反演得到视电阻率剖面图从而判断地质构造异常区的流体属性,钻孔雷达探测法定位地质构造异常区。以贵州龙凤煤矿1209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现场试验应用“瞬变电磁+钻孔雷达”综合探测法得出3处3~6Ω·m块状低阻区域和3处地质异常构造,利用不同探测参数对同一目标综合解释证明低阻区与地质异常构造区高度吻合,圈定3处灰岩含水层位置及尺寸,再结合前期地质勘测与后期钻探证明此3处为灰岩含水层,结果表明“瞬变电磁+钻孔雷达”综合探测法超前探水预报结果准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现场工程实践、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异常区域解释,证明“瞬变电磁+钻孔雷达”结合探测可相互补充与验证、综合解释提高准确性从而避免物探多解性问题,其“瞬变电磁+钻孔雷达”综合物探技术在煤矿超前探水预报准确度高、可靠性强,后续可为贵州相似隐伏地质构造问题提供技术参考,为煤矿水害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 钻孔雷达 综合物探 超前探水预报 隐伏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配电线路故障电弧的电磁辐射特性及故障定位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庆 齐玥 +2 位作者 韦思宇 王科 刘红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3-361,I0029,共10页
针对架空配电线路电弧接地故障点定位难题,该文研究架空配电线路故障电弧的电磁辐射特性,探索基于电磁辐射信号的电弧故障定位方法的可行性。通过10 k V配网真型故障模拟试验平台,分析接地电弧电磁辐射的时域与频域特性及传播衰减规律,... 针对架空配电线路电弧接地故障点定位难题,该文研究架空配电线路故障电弧的电磁辐射特性,探索基于电磁辐射信号的电弧故障定位方法的可行性。通过10 k V配网真型故障模拟试验平台,分析接地电弧电磁辐射的时域与频域特性及传播衰减规律,结果表明:电弧电流的电磁辐射特征频段为20~30 MHz,该特征频段不会受到中性点接地方式、电弧接地介质与线路结构参数的显著影响,且特征频段内辐射信号在传播过程中衰减较慢。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小型化三角形单极子–环形组合平面天线,工作频率为20~500 MHz。利用自制天线开展小型电弧故障定位实验,为后续配网电弧故障定位的应用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配电线路 接地电弧 电磁辐射 时域特性 频域特性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可移动TEM喇叭辐射波模拟器的模拟优化
5
作者 朱湘琴 吴伟 蔡利兵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28,共8页
为改善基于TEM喇叭的辐射波模拟器的低频辐射特性从而展宽其辐射近场半高宽,首次提出了在指数型TEM喇叭上/下两个极板的端口加上2个金属直板、并通过倾斜金属板和并联电阻相连的新型可移动模拟器的设计方案。基于FDTD方法模拟分析了该... 为改善基于TEM喇叭的辐射波模拟器的低频辐射特性从而展宽其辐射近场半高宽,首次提出了在指数型TEM喇叭上/下两个极板的端口加上2个金属直板、并通过倾斜金属板和并联电阻相连的新型可移动模拟器的设计方案。基于FDTD方法模拟分析了该新型模拟器的特性参数对其近场辐射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优化后的模拟器及其阵列的辐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尺寸为6 m×6 m×6.24 m的优化后的新型模拟器在距离口面3 m的中心位置的辐射近场脉宽能达到18.95 ns,而达到相同低频辐射性能的常规模拟器尺寸为9 m×12 m×6.8 m。且与常规模拟器相比,优化后的模拟器的场峰值更大。与前人的研究相比,优化后的模拟器场在保持高峰值的同时,时域波形后延震荡的幅度与主峰的比值明显减小。优化后的模拟器2×2阵列模型的测试平面中心点场峰值最大,且在测试平面上满足6 dB均匀性要求的有效测试区最大;有效测试区在横向上范围最大的是2×2阵列模型,其次是2×1阵列模型;在纵向上范围最大的是2×2阵列模型及1×2阵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TEM喇叭 电磁脉冲 电阻 辐射波模拟器 FD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谐振腔点火装置快速时域有限差分法仿真
6
作者 余建华 白志刚 李有文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152,共6页
在火炮点火或汽车发动机点火中,微波点火装置已成为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其中微波谐振腔点火装置是最基本的点火装置。基于谐振腔这一简单电子器件结构,在传统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基础上提出一种快速时域... 在火炮点火或汽车发动机点火中,微波点火装置已成为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其中微波谐振腔点火装置是最基本的点火装置。基于谐振腔这一简单电子器件结构,在传统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基础上提出一种快速时域有限差分法用来对谐振腔进行电磁仿真。新方法将麦克斯韦旋度方程的差分形式写作矩阵形式,将谐振腔的结构、入射波的频率等信息包含在矩阵中。该方法可以通过求解矩阵幂快速求解从而得到目标时间的瞬时电场值,相较传统FDTD,新方法在长时间仿真谐振腔电场分布具有巨大时间优势。仿真实验表明,对于相同的谐振腔,在仿真时间长度大于100000个时间步长时,该方法的时间效率可提高数倍甚至百倍,仿真结果仍然保持与传统方法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谐振腔 微波点火装置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 快速FDTD 电磁仿真 点火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域电磁计算的LU分解ADI-FVTD方法
7
作者 许勇 牟斌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4,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时变电磁场交替方向全隐有限体积计算方法,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空气动力学欧拉方程同为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组,因此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能够在计算电磁学(CEM)中得到推广求解高精度电磁场。不同于ADI-FDTD仅采用物理时间求...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时变电磁场交替方向全隐有限体积计算方法,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空气动力学欧拉方程同为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组,因此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能够在计算电磁学(CEM)中得到推广求解高精度电磁场。不同于ADI-FDTD仅采用物理时间求导项,本文采用双时间方法添加定常虚拟时间导数项,使得物理时间推进步长仅由数值精度决定而不受稳定性限制,稳定性则由虚拟时间子迭代满足。本文隐式迭代采用雅可比系数矩阵分裂,得到在不同方向上的交替方向追赶法(ADI),隐式通量计算采用Steger-Warming分裂,并逐维度进行LU前后向迭代求解,如此得到全隐时变电磁场数值模拟,在保持高数值精度同时,节省计算时间并提升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麦克斯韦方程组 交替方向隐式 时域有限体积法 电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粗糙面与组合目标宽带电磁散射特性研究
8
作者 朱小敏 于泽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7-181,共5页
文中对介质粗糙面和组合目标的宽带复合电磁散射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复合散射系数频率响应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后向复合散射系数在宽频带范围内随着频率的变化而产生振荡,粗糙面的高度均方根、介电常数、组合目标尺度、目... 文中对介质粗糙面和组合目标的宽带复合电磁散射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复合散射系数频率响应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后向复合散射系数在宽频带范围内随着频率的变化而产生振荡,粗糙面的高度均方根、介电常数、组合目标尺度、目标介电常数等因素对复合散射系数有显著的影响,且影响规律较为复杂。相比之下,粗糙面的相关长度对复合散射系数的影响较为微弱。当目标是理想导体时,频率响应曲线近似呈现出准周期性的振荡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粗糙面 组合目标 宽带复合散射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电磁散射特性 频率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全航空时间域电磁探测组合脉冲发射技术
9
作者 马洪翔 刘丽华 +3 位作者 晏使楚 史亦童 刘小军 方广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56-3767,共12页
针对无人机平台电磁探测需求,提出一种应用于无人机全航空时间域电磁探测的双极性组合电磁脉冲发射技术,利用可调参组合脉冲实现浅表盲区压制、深浅兼顾的近地表精细探测。针对目前轻型发射系统为降低质量普遍采用的无源钳位技术存在钳... 针对无人机平台电磁探测需求,提出一种应用于无人机全航空时间域电磁探测的双极性组合电磁脉冲发射技术,利用可调参组合脉冲实现浅表盲区压制、深浅兼顾的近地表精细探测。针对目前轻型发射系统为降低质量普遍采用的无源钳位技术存在钳位电压和介入时间不可调整的缺点,并考虑发射脉冲智能关断需求和难点,提出一种有源自适应可调钳位技术。在对发射系统的质量、体积、功耗有严格限制的条件下,突破钳位电压固定、电流脉冲关断时间不可调的局限性,通过对发射参数实时采集反馈及相应的自适应控制策略实现发射电流下降沿自适应钳位和参数优化,实现电流脉冲关断速率自适应精确调控。研制适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组合脉冲电磁发射系统,并完成整体系统搭建与集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发射系统在满足轻量化、小型化的条件下,可以实现高质量双极性组合电磁脉冲的长时稳定高功率发射,不仅发射脉冲的峰值、占空比、周期等参数均可调,且电流脉冲关断速率可实现自适应精确可调与参数优化,满足无人机全航空时间域电磁探测系统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域电磁法 无人机全航空 双极性组合电磁脉冲 有源自适应可调钳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提取变换的地空频率域电磁信号幅度提取方法
10
作者 陈亮 张田玉 +2 位作者 王言章 周海根 蒋川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654,共8页
地空频率域电磁法探测信号为多频非平稳信号,为了解决应用传统傅里叶变换方法提取其幅度时分辨率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同步提取变换(SET)的地空频域电磁信号幅度提取方法。该方法对电磁数据进行SET,得到高分辨率时频图,并利用能量... 地空频率域电磁法探测信号为多频非平稳信号,为了解决应用传统傅里叶变换方法提取其幅度时分辨率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同步提取变换(SET)的地空频域电磁信号幅度提取方法。该方法对电磁数据进行SET,得到高分辨率时频图,并利用能量算子使电磁数据时频谱能量更为集中;采用贪心算法提取脊线,得到时频图的高能量带;通过自回归模型自适应地补充了脊线中的0值,解决了由窗函数引起的端点效应问题。根据脊线位置的时频图复数值,得到各频率分量幅度随时间的变化,研究了不同信噪比情况下基于SET的地空频率域电磁信号幅度提取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当信噪比≥10 dB时,幅度提取结果的平均相对均方根误差均小于5%;当信噪比<10 dB时,幅度提取结果的平均相对均方根误差在10%以内。提取效果良好。将此方法应用于新疆霍拉山隧道工程地空频率域电磁法探测中,成功提取了多频电磁信号各频率分量的幅度,与采用傅里叶变换提取非平稳信号幅度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幅度提取结果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空频率域电磁法 时频分析 非平稳信号 参数估计 同步提取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导电薄层介质材料电磁耦合等效计算方法研究
11
作者 鲍献丰 李瀚宇 周海京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7-194,共8页
面向核电磁脉冲等强电磁环境下复合材料壳体平台的电磁环境效应分析需求,根据Maxwell-Ampere定理的积分形式,分析得到了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在处理弱导电薄层介质材料参数时的等效计算方法,即当介质等效波长远大于模型厚度时,可将薄层模型... 面向核电磁脉冲等强电磁环境下复合材料壳体平台的电磁环境效应分析需求,根据Maxwell-Ampere定理的积分形式,分析得到了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在处理弱导电薄层介质材料参数时的等效计算方法,即当介质等效波长远大于模型厚度时,可将薄层模型适当增厚,同时等比例减小其电导率,参数等效前后模型的电磁耦合特性基本相同。该方法通过等效增厚薄层材料从而实现增大空间离散步长,减少网格量的目的,不需要改变传统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的时间步进格式,不会破坏计算的稳定性。无限大有耗介质薄板、薄层球体、含薄层壳体无人机电磁耦合等算例表明,在包含毫米级厚度弱导电介质薄层壳体平台的核电磁脉冲耦合模拟中,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导电介质 薄层材料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电磁耦合 等效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干扰多通道时域快速测量与信号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建轩 朱倪瑶 +3 位作者 金祖升 陈锐 张晓 施佳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38,共6页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和复杂大型系统电磁干扰测量参数、测量点位及测量工况多的特点,采用传统扫频式频域测量方法具有代价高、耗时长等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种低频电磁干扰的多通道时域快速测量与信号计算方法,并研制出低频电磁干扰多通道时...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和复杂大型系统电磁干扰测量参数、测量点位及测量工况多的特点,采用传统扫频式频域测量方法具有代价高、耗时长等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种低频电磁干扰的多通道时域快速测量与信号计算方法,并研制出低频电磁干扰多通道时域快速测量系统,实验验证表明提出的测量、计算方法和研制出的测量系统可以准确得到复杂电磁环境和大型系统的低频电磁干扰特性,且测量速度快、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电磁环境 时域测量 频谱计算 多通道 电磁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线聚类的时间域电磁法地电结构类型划分研究
13
作者 施明智 曹辉 陈柏午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2-530,共9页
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域电磁法正演响应曲线携带的特征信息实现地电结构类型快速预测,通过将曲线的分布特性和形态特性相结合构造了曲线距离,采用相关系数作为权重参数衡量曲线形态相似程度,实现了时间域电磁法正演响应曲线聚类。应用效果表... 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域电磁法正演响应曲线携带的特征信息实现地电结构类型快速预测,通过将曲线的分布特性和形态特性相结合构造了曲线距离,采用相关系数作为权重参数衡量曲线形态相似程度,实现了时间域电磁法正演响应曲线聚类。应用效果表明,依据该方法得到的聚类结果能实现正演响应样本的标签化,从而通过多分类任务神经网络完成地电结构的类型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域电磁法 曲线聚类 地电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浅海区电性源瞬变电磁法三维响应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松达 王显祥 刘遂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6-1030,共15页
与频域电磁法相比,瞬变电磁法可有效区分空气波和海底电磁响应,在浅海油气藏探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海海域地质条件一般较为复杂,普遍具有强切割地形及复杂构造,使电磁场响应特征变得异常复杂,给数据解释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本文... 与频域电磁法相比,瞬变电磁法可有效区分空气波和海底电磁响应,在浅海油气藏探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海海域地质条件一般较为复杂,普遍具有强切割地形及复杂构造,使电磁场响应特征变得异常复杂,给数据解释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本文基于时域有限元法,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对复杂地质模型进行剖分,通过构建时域有限元方程并结合偶极子离散的长导线源近似技术以及后退欧拉离散技术,实现了复杂地质条件下浅海区电性源瞬变电磁三维正演模拟。在验证算法精度后,通过复杂地质模型的三维正演,分析了不同海水深度对空气波与海底油气藏目标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围岩电阻率以及海底地形对油气藏目标体分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浅海条件下,脉冲响应受空气波影响较大,阶跃响应受空气波影响较小,随着深度增大空气波影响变小,对油气藏的分辨率也降低;围岩电阻率及海底复杂地形对电性源瞬变电磁影响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浅海 非结构化网格 三维正演 时域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局部放电电磁波传播规律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邵梦雨 齐波 +4 位作者 郑书生 马闯 刘伟麟 黄辉 李成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398-5408,I0032,共12页
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的主绝缘一般采用多层金属缠绕且内部填充环氧浸纸结构,其内部电磁波的传播路径以及衰减规律尚不清晰,严重制约了阀侧套管非接触式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目前以射频、特高频法为代表的非接触式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可通过... 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的主绝缘一般采用多层金属缠绕且内部填充环氧浸纸结构,其内部电磁波的传播路径以及衰减规律尚不清晰,严重制约了阀侧套管非接触式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目前以射频、特高频法为代表的非接触式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可通过研究设备内部电磁波的传播衰减规律,从而实现对设备绝缘状态的有效监测。为研究电磁波在阀侧套管内部的传播衰减规律,该文构建实际±800kV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时域有限差分三维模型,对局放激发的电磁波在阀侧套管内部和外部的传播路径及规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1)阀侧套管的外部空间中电磁波的频带范围为1.5~2.5GHz,电磁波首波出现在法兰处,并已结合实验证明此范围;(2)电磁波在阀侧套管内部的传播路径为电容屏间的环氧浸纸和外侧的SF6填充区域,电磁波在电容屏间独立传播,传出电容芯子后相互叠加,频带分布于0.75~2.5GHz;(3)电磁波在阀侧套管外部的时空分布特性具体表现为电磁波的电场强度随着时间和距离增加呈现衰减趋势,具体衰减规律与距离成非线性关系,电磁波经过电容芯子后的衰减范围为14.11~47.47dB/m,在外部空间中的衰减范围为2.74~13.07dB/m。结果可为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局部放电的监测与诊断提供一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侧套管 局部放电 电磁波 时域有限差分法 传播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伏地表下建筑物顶端雷电回击电磁场特性模拟研究
16
作者 张源源 宗文瑜 +2 位作者 孟繁辉 张其林 栾在茂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8-966,共9页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法,分析研究起伏地表下建筑物顶端的雷电回击电磁场特征,给出了锥形山体上的建筑物对雷电回击电磁场的影响,并进一步对真实地形山顶建筑物的雷电回击电磁场的传播特性进行了仿真...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法,分析研究起伏地表下建筑物顶端的雷电回击电磁场特征,给出了锥形山体上的建筑物对雷电回击电磁场的影响,并进一步对真实地形山顶建筑物的雷电回击电磁场的传播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平坦地表,锥形山体的角度和建筑物高度会对雷电回击电磁场产生影响。锥形山体角度越大,垂直电场和水平磁场的峰值越大,且垂直电场峰值呈线性增长,锥形山体引起的电场峰值与平坦地表的电场峰值比为4~8;山顶建筑物的高度越高,垂直电场波形的峰值越大,山顶建筑物高度引起的垂直电场峰值与山顶无建筑物时的垂直电场峰值的比值基本呈对数增长,高度小于100 m时,增幅为100%~150%;随着雷电回击通道与山体之间观测距离的增加,建筑物高度增加引起的垂直电场的峰值先增强再逐渐减弱。以青岛大涧山雷达塔为例的仿真结果表明,建筑物顶端的雷电回击垂直电场的峰值明显大于理想平坦地表的情况,且其峰值增大了3.8倍,但是对水平磁场影响非常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时域有限差分(2D-FDTD) 雷电电磁场 锥形山体 起伏山体地形 高耸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域航空电磁法一维正演研究 被引量:49
17
作者 罗延钟 张胜业 王卫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19-724,共6页
基于电磁勘探理论 ,导出了层状大地条件下时间域航空电磁法 (偶极 -偶极装置 )的正演计算公式和算法 ,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对若干典型地电断面作了正演计算 .计算结果说明时间域航空电磁法的探测能力和探测条件 ,进而为时间域直升... 基于电磁勘探理论 ,导出了层状大地条件下时间域航空电磁法 (偶极 -偶极装置 )的正演计算公式和算法 ,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对若干典型地电断面作了正演计算 .计算结果说明时间域航空电磁法的探测能力和探测条件 ,进而为时间域直升机航空电磁系统的设计方案提供了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域 航空电磁法 一维正演 电磁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翼航空电磁系统的线圈姿态及吊舱摆动影响研究与校正 被引量:21
18
作者 王琦 林君 +2 位作者 于生宝 李冰冰 朱凯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741-3750,共10页
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探测系统在实际飞行测量过程中,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姿态和吊舱摆动状态不断变化,在测量数据中引入如发射磁矩方向、接收分量方向以及系统收发距等参数的误差,影响数据反演成像效果.本文基于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正... 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探测系统在实际飞行测量过程中,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姿态和吊舱摆动状态不断变化,在测量数据中引入如发射磁矩方向、接收分量方向以及系统收发距等参数的误差,影响数据反演成像效果.本文基于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正演理论,利用姿态变换,引入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双旋转矩阵;根据发射、接收线圈相对位置的几何关系,求得摆动格林张量;推导了任意姿态角度以及任意摆动角度情况下的固定翼航空电磁响应三分量计算表达式.通过层状大地模型的仿真计算,分别研究了发射、接收线圈各姿态以及吊舱摆动状态对航空电磁响应的影响,得出发射线圈、接收线圈俯仰旋转和吊舱同向摆动对系统电磁响应影响最强;仿真分析了实际测量中,三种角度同时存在情况下,航空电磁响应的定量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响应系数与大地电导率的关系,同时给出基于响应系数的固定翼航空电磁系统线圈姿态和摆动状态校正方法,准二维层状大地模型反演结果表明,校正后数据的反演精度提高了3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法 正演 线圈姿态 吊舱摆动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地质体的瞬变电磁场响应特征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明生 闫述 +1 位作者 石显新 解海军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2-256,共5页
直接从时间域出发 ,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FDTD)分析地下和地面的瞬变响应。由于二维情况便于图形表示 ,采取了线源二维地电模型。通过对二层均匀地电结构和含二维低阻体时地面垂直感生电动势曲线的计算 ,说明瞬变场响应有滞后现象 ,... 直接从时间域出发 ,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FDTD)分析地下和地面的瞬变响应。由于二维情况便于图形表示 ,采取了线源二维地电模型。通过对二层均匀地电结构和含二维低阻体时地面垂直感生电动势曲线的计算 ,说明瞬变场响应有滞后现象 ,即异常地质体一旦引起瞬变响应 ,就会往后延时 ,并使响应延续较长时间。在实际的工程勘察中 ,曾用 3~ 5ms以后的延迟时间探测过较浅的异常体 ,如 2 0m至 150m深度范围内的地下老窑采空区 ,并取得了较好的探测效果 ,上述数字模拟结果为以往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场 二维地质体 线源二维电模型 时域有限差分 数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电磁场对屏蔽电缆的耦合机理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一哲 王泽忠 +2 位作者 柳华 徐迪 李云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57-1962,共6页
为了研究瞬态电磁场对屏蔽电缆的耦合机理,提出了区域分解时域有限差分法。基于法拉第定律的积分形式推导出了圆柱坐标系下三角形网格内磁场分量的FDTD差分方程,获得了屏蔽电缆不同截面上电磁场分布和屏蔽层上电流密度分布的规律。初步... 为了研究瞬态电磁场对屏蔽电缆的耦合机理,提出了区域分解时域有限差分法。基于法拉第定律的积分形式推导出了圆柱坐标系下三角形网格内磁场分量的FDTD差分方程,获得了屏蔽电缆不同截面上电磁场分布和屏蔽层上电流密度分布的规律。初步研究表明快速瞬态电磁场难以透过电缆屏蔽层耦合电缆芯线,缝隙耦合可能是瞬态电磁场耦合电缆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电磁场 屏蔽电缆 区域分解时域有限差分法 耦合机理 电磁干扰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