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Multi-modal In-Vehicle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 Design
1
作者 WANG Jia-rou TANG Cheng-xin SHUAI Liang-ying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6,共11页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in-vehicle systems,significantly enhancing life efficiency,driving safety,and decision-making support.In this study,the multi-modal design elements of intelligent...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in-vehicle systems,significantly enhancing life efficiency,driving safety,and decision-making support.In this study,the multi-modal design elements of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 within the context of visual,auditory,and somatosensory interactions with drivers were discussed.Their impact on the driver’s psychological state through various modes such as visual imagery,voice interaction,and gesture interaction were explored.The study also introduced innovative designs for in-vehicle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incorporating design principles such as driver-centricity,prioritizing passenger safety,and utilizing timely feedback as a criterion.Additionally,the study employed design methods like driver behavior research and driving situation analysis to enhance the emotional connection between drivers and their vehicles,ultimately improving driver satisfaction and tr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 Multi-modal design User psychology In-vehicle interaction Voice interaction Emotional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工作分析在智能交互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建民 许忆芊 +3 位作者 付倩文 杨洁琪 王萍 由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76,218,共7页
复杂系统人机交互是汽车人机交互设计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依托用户体验实验室多年智能汽车交互研究背景及设备环境条件,在传统的设计教学模式基础上,以智能座舱交互设计为主题,将认知工作分析方法引入研究生课程。课程中,学生自主选择设... 复杂系统人机交互是汽车人机交互设计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依托用户体验实验室多年智能汽车交互研究背景及设备环境条件,在传统的设计教学模式基础上,以智能座舱交互设计为主题,将认知工作分析方法引入研究生课程。课程中,学生自主选择设计载体及交互对象,以城市空中交通(UAM)智能座舱交互设计为例,学生将实地调研、桌面调研、用户调研与认知工作分析方法相结合,推导界面功能架构图,落实到界面原型设计。此外,在实验室的支持下,基于高保真原型,进行UAM智能座舱HMI可用性测试,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初步可用性与易用性,并进行设计迭代。学生通过课程实践掌握复杂系统交互设计中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为后续自主开展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工作分析 智能座舱 复杂系统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胡惕 闵航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5,共7页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特质在于其自主性。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发挥增力作用,是推动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采用案例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概念内涵、互动机制、应用场景与应用...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特质在于其自主性。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发挥增力作用,是推动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采用案例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概念内涵、互动机制、应用场景与应用策略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智能交互、创造性生成、普遍适用性、可定制等技术特征与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内生动力、体育教师数字学习共同体、体育教师教育公平发展间存在内在互动机制。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体育教师的高阶思维培养、教研工作、体育教学场景预演、自主学习成效评价以及自主发展计划等应用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实践应用中依然存在数字伦理、价值偏见、虚假信息生成等应用风险。据此,提出应用策略: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强化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的伦理合规性和适用性;提升智能工具研发水平,搭建本土专用的体育教师自主教育模型;完善教师智能化培训实践,提升体育教师的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体育教师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互动机制 应用场景 数字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革命下的人力重构:DeepSeek、Manus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源市场的挑战、影响及治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志 骆行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7,共13页
在数字化智能革命深入推进的背景下,DeepSeek、Manus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以颠覆性力量重构人力资源市场,促使传统岗位自动化替代与新型职业模式迅速涌现,进而引发技能结构和价值分配体系的根本性变革。此研究以DeepSeek、Manus类生成式... 在数字化智能革命深入推进的背景下,DeepSeek、Manus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以颠覆性力量重构人力资源市场,促使传统岗位自动化替代与新型职业模式迅速涌现,进而引发技能结构和价值分配体系的根本性变革。此研究以DeepSeek、Manus类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切入点,构建了智能革命与人力资源市场互动关系的理论模型,系统梳理了技术冲击维度和市场重构机制,深入分析了知识密集型岗位自动化、认知劳动价值链重构、人机协作模式演进以及传统技能与新兴技能转换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DeepSeek、Manus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提升生产效率、优化劳动过程、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快速应用的同时也暴露出人事制度滞后、职业认证断层、算法偏见和数字监控等伦理风险,导致劳动者利益保障、就业公平及社会保障体系面临严峻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构建动态适应的监管框架和全民基本技能账户,强化劳动关系立法;同时,通过产教融合、公共支持和职业转型培训等措施,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提升终身学习能力,实现人机协同和高质量人力资本培养。此外,设立过渡期就业保障基金、完善数字税及收入再分配机制,以缓解数字鸿沟引发的收入极化风险。研究结论认为,技术进步与市场变革虽为人力资源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必须通过多维度协同治理和制度保障,方能推动技术红利公平惠及全体劳动者,从而实现生产力与人力资本的协同提升和社会整体稳定。文章的理论分析和治理建议不仅可以为政府和企业制定应对智能革命冲击的政策措施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也能够为未来深入探索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MANUS 人力资源 生成式人工智能 智能革命 互动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无人机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军 陈磊 +1 位作者 高智杰 朵英贤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5,共13页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发展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无人机是多样化技术设备的优良载体,高性能、智能化的低空无人机将成为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将低空无人机的模态、飞行、自主能力对应其结构材料与飞行...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发展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无人机是多样化技术设备的优良载体,高性能、智能化的低空无人机将成为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将低空无人机的模态、飞行、自主能力对应其结构材料与飞行控制、定位导航、自主智能技术,并从这3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低空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趋势,提出了低空无人机仿生构型与复合材料、多源融合定位、混合智能算法等低空无人机技术发展方向。为推动低空无人机技术的创新发展,研究建议,加强政策引导与基础建设、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布局、拓展应用场景与实施示范工程、构建全面安全的防护体系,实现我国无人机产业和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低空/超低空 结构材料 飞行控制 定位导航 自主决策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安全视角下智能应急装备交互方式研究综述
6
作者 王年文 陆春杉 +3 位作者 毕翼飞 孟馨培 张艺滢 王翠杰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1,共11页
目的针对公共安全事件高频次、高复杂性的现实挑战,系统梳理国内外智能应急装备的交互方式与功能属性,结合数字孪生技术、智能可穿戴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等智能技术,构建从场景需求到技术赋能再到体验优化的三维设计框架,提升应急产品... 目的针对公共安全事件高频次、高复杂性的现实挑战,系统梳理国内外智能应急装备的交互方式与功能属性,结合数字孪生技术、智能可穿戴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等智能技术,构建从场景需求到技术赋能再到体验优化的三维设计框架,提升应急产品在灾变环境中的功能可靠性与人文属性。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法与案例分析法,总结出交互设计的核心原则,揭示多模态融合交互、数字孪生技术及人机协同机制的研究热点。结论研究表明,智能应急装备正从单一物理操控向自然交互演进,通过语音、触觉、视觉及脑机接口等多模态协同,显著提升复杂场景下的操作可靠性与救援效率,为工业设计赋能公共安全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技术路径,助力实现人机协同的智能应急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应急装备 公共安全 交互方式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词情境视域下的虚拟现实空间疗愈与智慧交互设计研究
7
作者 孔帅 王艺淳 +3 位作者 何理 王竞广 李岳佳妮 李香豫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68-480,共13页
目的基于虚拟现实疗愈空间与智慧交互设计,创新传统诗学的文化情境服务,推动其应用场景的创造性转化。方法通过挖掘诗词的情感疗愈特质与空间叙事基因,采用数字情境活化策略,依托虚拟现实技术构建集意境沉浸、情感交互、身心疗愈于一体... 目的基于虚拟现实疗愈空间与智慧交互设计,创新传统诗学的文化情境服务,推动其应用场景的创造性转化。方法通过挖掘诗词的情感疗愈特质与空间叙事基因,采用数字情境活化策略,依托虚拟现实技术构建集意境沉浸、情感交互、身心疗愈于一体的智慧化空间场域,并进行用户体验成效评价。结果不仅强化了诗词美学与情感疗愈的数字传播效能,更开辟了“情感计算+空间叙事”的双向疗愈通道,有效缓解了用户的负面情感效应。结论这种虚实共生、智慧交互的诗境重构模式与文化传承路径,为数字人文视角下诗性基因的空间转化与情感表达提供了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空间疗愈 情感关怀 诗词情境 智慧交互 APP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多模型的智能汽车环境感知信息统一融合方法研究
8
作者 贾鑫 李松霖 +1 位作者 佘远昇 洪峰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4-1154,共11页
针对当前智能汽车环境感知系统进行多传感信息融合时不同传感器往往分阶段融合、难以均衡发挥单一传感器精度优势和多源信息冗余优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多模型的对象级并行结构多传感信息统一融合方法。对象级融合具有良好的模... 针对当前智能汽车环境感知系统进行多传感信息融合时不同传感器往往分阶段融合、难以均衡发挥单一传感器精度优势和多源信息冗余优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多模型的对象级并行结构多传感信息统一融合方法。对象级融合具有良好的模块化以及封装性,并行结构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冗余优势,交互多模型可以统一高效融合多源数据,弥补单一传感器的局限性。在对多源传感器数据时空对齐基础上,引入最邻近法和DS证据理论实现多传感器信息关联,并基于交互多模型进行动态统一融合。进行了实车搭载毫米波雷达和视觉系统环境感知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目标车辆感知跟踪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了系统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环境感知 对象级融合 并行滤波 交互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智能网联汽车多模态交互研究可视化与趋势分析
9
作者 刘卓 孙忠锐 乔元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7-1148,共12页
随着智能网联、人机交互和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演进,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正在重新定义驾驶体验,并重新塑造了未来出行方式。在此背景下,多模态交互已经成为智能汽车行业重要创新手段,该领域的研究也不断涌现新的课题和机遇。鉴于此,深入探... 随着智能网联、人机交互和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演进,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正在重新定义驾驶体验,并重新塑造了未来出行方式。在此背景下,多模态交互已经成为智能汽车行业重要创新手段,该领域的研究也不断涌现新的课题和机遇。鉴于此,深入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将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的科学引文索引和Scopus数据库中汽车多模态交互的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其进行图谱可视化分析,对该领域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脉络梳理,探析研究热点及方向,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多模态交互 文献计量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技术的展示场景交互体验方式研究
10
作者 白玉成 舒泉发 刘辉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0-440,共11页
目的分析基于智能技术的展示场景中交互体验类型的使用频率,导出各种交互体验方式的关注度,为智能技术支持下的展品展示设计与规划提供参考依据,以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提高展品展示的效用。方法以展示场景的互动体验方式为基础,... 目的分析基于智能技术的展示场景中交互体验类型的使用频率,导出各种交互体验方式的关注度,为智能技术支持下的展品展示设计与规划提供参考依据,以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提高展品展示的效用。方法以展示场景的互动体验方式为基础,从展示场景的智能技术概念和分类、交互体验的概念和类型等方面,对国内外的先行研究和理论进行了研究,以中国科学技术馆为案例进行了展示场景的类型和交互体验方式的分析,构建了展示场景与交互体验展示类型分析模型,通过交互体验方式的雷达图,分析了直接体验方式和间接体验方式的使用分布情况。结果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直接互动体验已成为科学馆展品展示的主要方式,间接互动体验方式中,基于多感官刺激和智能技术的场景也被广泛采用并受到青睐。其中,游戏展示、互动展示、感性展示和特殊演出展示成为最受参观者关注和欢迎的4种交互体验展示方式。结论直接体验方式已成为展示场景交互体验方式的主流。单一的交互体验方式已逐渐被多种方式组合的复合型交互体验方式所代替,展示策划方应该积极利用智能技术,提升感性展示、特殊演出展示、游戏展示等互动、多维刺激和竞争型展示场景的交互体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交互体验方式 展示场景 体验展示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多无人机侦察打击任务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11
作者 张永晋 瞿崇晓 +2 位作者 范长军 褚进琦 刘硕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26,共9页
察打一体化无人机集群在现代战争中应用的潜力巨大,但其大规模部署和实战演练的过程复杂,且耗费大量资源。受蚁群觅食行为启发,文中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多无人机侦察打击任务仿真系统,旨在提供一个真实、灵活且直观易用... 察打一体化无人机集群在现代战争中应用的潜力巨大,但其大规模部署和实战演练的过程复杂,且耗费大量资源。受蚁群觅食行为启发,文中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多无人机侦察打击任务仿真系统,旨在提供一个真实、灵活且直观易用的基准平台,以支持多无人机协同任务的仿真和评估。首先,介绍蚁群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无人机集群执行察打任务的仿真流程;接着,构建仿真系统的整体架构,研发相应的机群协同智能算法,以优化察打过程中的路径规划,并利用LÖVE 2D框架开发交互式仿真系统;最后,展示三种具有代表性场景下的模拟效果,并进行系统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察打任务仿真,助力不同场景下的作战策略评估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优化算法 无人机集群 侦察打击任务 路径规划 交互式仿真 协同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草沙障固沙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12
作者 甄文斌 谢建民 +3 位作者 李梓平 张嘉谋 杨柳 黄晓琪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68,共8页
为了满足固沙机功能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需求,设计了一种智能草沙障固沙机控制系统,采用主从式控制系统结构,以双Arduino Mega 2560为核心主控器,使用模块化对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设计;纵向铺设控制模块、底盘升降控制模块和播... 为了满足固沙机功能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需求,设计了一种智能草沙障固沙机控制系统,采用主从式控制系统结构,以双Arduino Mega 2560为核心主控器,使用模块化对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设计;纵向铺设控制模块、底盘升降控制模块和播种控制模块采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横向铺设控制模块采用位置式PID控制算法,并结合YOLOv3实现草沙障的检测追踪;以触摸屏和基于蓝牙的固沙机控制Android APP为人机交互界面。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PID算法检测追踪方式与直插式铺设方式相比,采用检测追踪方式固沙机的横向犁沙宽度减小了78.7%,整车振动减小了42.6%,草沙障铺设和播种测试功能均达到样机设计预期,为智能化固沙机研究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沙障 智能固沙机 控制系统 PID算法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助手对消费者的推荐说服机制研究--基于社会角色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计纬 戚海峰 费鸿萍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50,62,共12页
本文以智能语音助手为对象,基于社会角色理论视角,比较了在智能助手扮演“伙伴”和“管家”两种社会角色的情境下消费者对其推荐产品接受意愿的差异及其心理机制。研究结论表明:相比管家型助手,伙伴型助手在日常购物情境中更容易激发消... 本文以智能语音助手为对象,基于社会角色理论视角,比较了在智能助手扮演“伙伴”和“管家”两种社会角色的情境下消费者对其推荐产品接受意愿的差异及其心理机制。研究结论表明:相比管家型助手,伙伴型助手在日常购物情境中更容易激发消费者产品推荐接受意愿,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智能助手的伙伴角色形象促进了与消费者的心理连接,从而提升了消费者对智能助手的信任感。另外,相比低卷入度产品,在进行高卷入度产品推荐时,上述效应会减弱,“管家”型智能助手的专业性与可靠性更能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和产品推荐接受意愿。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智能产品推荐并给出了相关的营销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产品拟人化 智能助手 人机交互 产品说服 社会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船舶信息交互安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爽 李连博 +1 位作者 李政谦 邹宜洋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6,共8页
智能船舶信息交互对航行安全至关重要。为抵御海上黑客攻击,提高智能船舶信息交互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能船舶信息交互技术架构并开发试验系统。首先,分析智能船舶信息交互的现状及区块链技术基本原理,阐明区块链在... 智能船舶信息交互对航行安全至关重要。为抵御海上黑客攻击,提高智能船舶信息交互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能船舶信息交互技术架构并开发试验系统。首先,分析智能船舶信息交互的现状及区块链技术基本原理,阐明区块链在保护智能船舶信息交互安全方面的优势;其次,提出上链信息种类及信息在区块链内的交互流程,选用联盟链开发智能船舶信息交互试验系统;最后,结合海上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模拟,验证该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区块链能有效解决智能船舶信息交互中的安全问题,保护数据的不可篡改性、隐私性和实体身份的真实性。本文为智能船舶信息交互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也为海上交通管理和智能船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船舶 区块链 信息交互 信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辨别虚假信息中的用户信任与感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昀霖 夏志杰 谢妍曦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1,共8页
[研究目的]对虚假信息辨别中用户在面对AI辅助决策时的信任与感知机制展开研究,旨在缓解虚假信息辨别中的知识失衡问题并为设计更加智能、用户友好的AI辅助决策系统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以健康类虚假信息为例,采用控制实验法开展67... [研究目的]对虚假信息辨别中用户在面对AI辅助决策时的信任与感知机制展开研究,旨在缓解虚假信息辨别中的知识失衡问题并为设计更加智能、用户友好的AI辅助决策系统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以健康类虚假信息为例,采用控制实验法开展672次人机交互实验,利用非参数检验分析在AI辅助决策中用户参与度对用户信任与感知的影响。[研究结果/结论]在具有显著知识失衡的虚假信息任务中,用户参与度越高,用户对AI建议的接受度、信任、贡献与协作的感知会提高,但过度参与会让用户产生依赖与过度信任。因此,人机交互中的用户参与能够有效缓解知识失衡,但仍需探究合理的交互方式,以优化AI在虚假信息治理中的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播 虚假信息 人工智能 人机交互 交互模型 用户感知 知识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生活情境下用户与生成式人工智能交互行为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俊 谢青伶 刘畅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69,93,共11页
[目的/意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正成为人们新的信息获取渠道。人们在日常生活情境下如何看待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以及这类产品在辅助人们完成日常生活情境任务时的表现如何,都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本文以ChatGPT3.5的熟练用户为... [目的/意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正成为人们新的信息获取渠道。人们在日常生活情境下如何看待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以及这类产品在辅助人们完成日常生活情境任务时的表现如何,都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本文以ChatGPT3.5的熟练用户为研究对象,分析用户在日常生活情境下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交互行为。[研究设计/方法]采取纵向研究设计,结合日记法和访谈法,记录熟练使用ChatGPT的高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ChatGPT的交互过程,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归纳用户使用ChatGPT完成的任务类型,比较不同类型任务下用户的交互行为和体验差异。[结论/发现]在日常生活中,高校用户利用ChatGPT完成的任务类型可以按照认知复杂度分为:信息获取型、理解型、操作型、分析评估型、创造表达型等五类任务。其中用户对信息获取型、理解型、操作型任务表现出较高满意度水平,而对分析评估型任务的满意度略低、对创造表达型任务的满意度存在较大差异。[创新/价值]从认知层次归纳任务类型,可以为未来AIGC提供可操作的评价维度,有助于发掘智能交流时代的用户信息需求,丰富AI赋能视角下的信息行为领域的研究内容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日常生活信息行为 任务类型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教育离身性风险的生成机制与治理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铁军 周福盛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3,共10页
数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教学效率与个性化水平,但也引发了显著的“离身性”风险,表现为教育过程中的人际互动与情感维系逐渐虚拟化、工具化,教育主体性削弱、价值观传递弱化。研究围绕教育离身性风险的生成机制及治理策略展... 数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教学效率与个性化水平,但也引发了显著的“离身性”风险,表现为教育过程中的人际互动与情感维系逐渐虚拟化、工具化,教育主体性削弱、价值观传递弱化。研究围绕教育离身性风险的生成机制及治理策略展开,系统分析了风险类型与表现特征,识别出技术依赖加深、教育主体弱化、人机互动主导以及数据驱动决策中的隐性偏见等核心生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技术与教育价值的深度融合,健全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与透明决策机制,重构师生关系与优化沟通策略,建立制度化风险监测与反馈体系等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教育离身性 技术依赖 人机互动 教育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烟叶智能烤分过程监控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志鹏 刘平青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共6页
烟叶烘烤与分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正在加速推进,但还缺少有效的过程监控手段,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烟叶智能烤分过程监控系统。在分析烟叶智能烤分流程监控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烟叶智能烤分设备及过程进行数字孪生建模,完成... 烟叶烘烤与分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正在加速推进,但还缺少有效的过程监控手段,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烟叶智能烤分过程监控系统。在分析烟叶智能烤分流程监控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烟叶智能烤分设备及过程进行数字孪生建模,完成了对设备几何要素和虚拟场景的构建。设计烟叶智能烤分过程监控系统,并对实时数据采集与存储、虚实映射与互动集成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系统实现及应用效果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基于数字孪生的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现行烟叶智能烘烤和分级运行过程的全方位、多视角在线实时监控,并且在测试场景中CPU和GPU的FPS值保持在约60 f/s,可以辅助烤分作业现场决策,有助于提升烤分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智能烤分 数字孪生技术 过程监控 数据采集 虚实映射 互动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类人型机器人提升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基于教育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友棚 洪秀敏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3,94,共8页
从小掌握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对个体未来工作与生活质量具有深远影响。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迭代发展的当下,关于类人型机器人辅助教育对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成效有待探索。研究从幼儿园中选择70名4~5岁的幼儿作为干预对... 从小掌握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对个体未来工作与生活质量具有深远影响。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迭代发展的当下,关于类人型机器人辅助教育对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成效有待探索。研究从幼儿园中选择70名4~5岁的幼儿作为干预对象,组成实验组1(n=27)、实验组2(n=20)和控制组(n=23),采用教育实验法探究了类人型机器人对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类人型机器人对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整体影响成效显著,对同伴问题归因、多元方法生成、行为策略决策的促进作用明显,但未能提升幼儿的行为结果预测技能。研究对类人型机器人有效提升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构建了由“具身性互动”“教学性互动”“社交性互动”组成的类人型机器人辅助教育教学的三维保障,分析了类人型机器人在干预提升诸如行为结果预测这类复杂性社会技能上的自限性。研究结论有助于为开展基于类人型机器人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人型机器人 人工智能教育 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 幼儿社会性 教育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电致发光纤维及其智能交互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树坤 王航 田明伟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2,共9页
交流电致发光作为一种独特的显示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对交流电致发光纤维的关注较少,有必要对交流电致发光纤维在智能交互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总结。首先,介绍了交流电致发光纤维的原理和特性,包括交流电致发光纤维的纺织加工性... 交流电致发光作为一种独特的显示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对交流电致发光纤维的关注较少,有必要对交流电致发光纤维在智能交互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总结。首先,介绍了交流电致发光纤维的原理和特性,包括交流电致发光纤维的纺织加工性和光电特性;其次,重点讨论了交流电致发光纤维的两种基本结构,即同轴结构和并行结构,并结合近几年交流电致发光纤维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两种结构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对交流电致发光纤维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致发光纤维 智能交互 纺织加工性 光电特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