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分支时间序列预测与迁移学习相结合的齿轮箱状态监测
1
作者 赵文清 林炜超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19-1329,共11页
为了提高利用监控和数据采集(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多变量长时间序列预测齿轮箱油温的精度,解决不同风电机组因处不同运行环境导致的数据分布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支时间序列预测与迁移学习相结... 为了提高利用监控和数据采集(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多变量长时间序列预测齿轮箱油温的精度,解决不同风电机组因处不同运行环境导致的数据分布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支时间序列预测与迁移学习相结合的齿轮箱状态监测方法。首先,利用极致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算法筛选输入参数组成原始序列,对其进行分解得到季节与趋势序列。其次,提出季节、趋势序列特征提取模块获取季节及趋势特征的序列,将其与经过Informer模型处理后的特征序列进行融合后输入进多层感知机映射成最终的预测值,以构建提出的多分支时间序列预测网络(multi-branch time series prediction network,MBFN)。最后,利用迁移学习并结合一分类向量支持机(one-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OCSVM)模型及滑动窗口构建齿轮箱的健康指数,完成齿轮箱状态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的MBFN显著提高了油温预测精度,优于常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所使用的迁移策略能以较少数据适应不同数据的分布,进而实现对齿轮箱的状态监测,并且所提出的模型可以提前18.9 d发出齿轮箱故障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齿轮箱 状态监测 多分支网络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电机组灵活性指标对风光发电调节作用的量化研究
2
作者 刘玉华 吕清刚 +5 位作者 高政南 朱书骏 符津铭 张伟 高鸣 柴祯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52-2760,共9页
在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过程中,提升支撑性电源的调节能力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保障,其中,充分发挥煤电机组的灵活性潜力是重要路径之一。目前,对于煤电机组灵活性指标(最低运行负荷、变负荷速率和启动时间)的要... 在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过程中,提升支撑性电源的调节能力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保障,其中,充分发挥煤电机组的灵活性潜力是重要路径之一。目前,对于煤电机组灵活性指标(最低运行负荷、变负荷速率和启动时间)的要求正在不断提升,但其对风光发电调节作用的量化分析尚不完善。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综合考虑风光时序生产特性和功率平衡的基础上,利用Python语言构建了煤电机组调峰能力计算模型。此外,以内蒙古某区域风光实际发电曲线为算例,在分钟级的时间步长下,对煤电机组在不同最低运行负荷、变负荷速率和启动时间下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区域风光装机和资源条件下,随着煤电机组最低运行负荷的降低,单位最低运行负荷变化区间(10%)内所能产生的风光消纳增量逐渐下降,但当最低运行负荷由30%降至20%时,其增加的风光消纳电量仍然能够达到该区域全年风光发电总量的4.88%。煤电机组变负荷速率的提升可加强煤电对系统负荷波动的平抑作用,当煤电机组变负荷速率达到6%Pe/min时,与无煤电时相比,可将系统总负荷的年平均变化率降低35%。随着煤电机组启动时间的降低,单位启动时间变化区间内(1 h)所多消纳的风光发电量增多,且当启动时间由4 h降至1 h,机组单日进行启停的概率由15.9%增长至6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电机组 调峰能力 时序特性 功率平衡 PYTHON 风光消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太阳能辅助碳捕集技术的综合能源生产单元随机低碳调度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崔杨 徐扬 +2 位作者 张节潭 王茂春 付小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574-5587,I0011,共15页
为解决综合能源生产单元(integrated energy production unit,IEPU)中燃煤机组碳捕集过程的高能耗问题,同时应对新能源不确定性对运行调度带来的挑战,该文提出一种考虑太阳能辅助碳捕集技术的IEPU随机低碳调度策略,旨在实现IEPU的多能... 为解决综合能源生产单元(integrated energy production unit,IEPU)中燃煤机组碳捕集过程的高能耗问题,同时应对新能源不确定性对运行调度带来的挑战,该文提出一种考虑太阳能辅助碳捕集技术的IEPU随机低碳调度策略,旨在实现IEPU的多能协同与低碳运行。首先,对含太阳能辅助碳捕集热电联产单元(combined heat and power based on solar-assisted carbon capture,CHP-SACC)的能量流动与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并构建其运行模型;其次,考虑风电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条件最小二乘生成对抗网络(conditional-least squares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C-LSGANs)的可再生能源场景生成方法来提高场景的生成质量;然后,考虑异质能流耦合约束、多元设备运行约束以及能量平衡约束等,以最大化系统运行收益期望为目标构建IEPU随机低碳调度模型;最后,在算例仿真中设置不同的运行策略验证所提低碳转型方案的有效性,并分析了能源价格、设备容量等因素对系统运行收益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生产单元 生成对抗网络 风电不确定性 随机低碳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接入场景下的失步振荡中心定位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振兴 崔丹阳 +2 位作者 胡聪 朱益 翁汉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2,共12页
振荡中心的准确定位是失步保护正确动作的基础,大规模风电并网导致系统阻抗参数发生变化,使得传统基于阻抗轨迹的失步定位方法的适应性严重下降。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节点频差的失步振荡中心定位方法。首先分析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系统总... 振荡中心的准确定位是失步保护正确动作的基础,大规模风电并网导致系统阻抗参数发生变化,使得传统基于阻抗轨迹的失步定位方法的适应性严重下降。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节点频差的失步振荡中心定位方法。首先分析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系统总阻抗的影响。进一步根据发电机功角,计算其曼哈顿距离相似度并构建启动判据。最后,通过移动平均法对广域测量频率进行平滑处理,提出基于节点频差的失步振荡中心定位方法。仿真验证表明,所提基于节点频差的失步振荡中心定位方法受噪声影响较小,不受风电渗透率的影响,能够准确定位失步振荡中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风电渗透率 等效阻抗 同步机组失步 节点电压频差 振荡中心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GRU并联网络的海上风电支撑结构损伤识别
5
作者 李行健 刁延松 +1 位作者 吕建达 侯敬儒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29-237,共9页
利用振动响应和深度学习进行结构损伤识别时,会遇到需要较多测点数据、损伤识别准确率不高以及网络容易发生过拟合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gated recurrent unit,CNN-GRU... 利用振动响应和深度学习进行结构损伤识别时,会遇到需要较多测点数据、损伤识别准确率不高以及网络容易发生过拟合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gated recurrent unit,CNN-GRU)神经网络并联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新方法。首先,对响应信号进行广义S变换(generalized S-transform,GST)得到其时频图像。然后,分别利用CNN和GRU从时频图像和响应信号中提取时频域特征和时序特征,并将时频域特征和时序特征拼接后输入全连接层和Softmax分类器中进行结构损伤识别。位移激励下的海上风电支撑结构模型试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仅需要一个测点的响应信号,与其他同类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CNN-GRU)并联网络 结构损伤识别 深度学习 海上风电支撑结构 广义S变换(G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仿真的风电年度计划制定方法 被引量:48
6
作者 刘纯 曹阳 +3 位作者 黄越辉 李鹏 孙勇 袁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19,共7页
国内风电发展迅猛,但"三北"地区电力系统调峰能力有限,造成风电"弃风"现象严重。现有风电年度计划方法只能将风电电量预测结果纳入年度计划,与风电运行受阻的实际情况偏差较大,年度计划难以执行。文中提出一种基于... 国内风电发展迅猛,但"三北"地区电力系统调峰能力有限,造成风电"弃风"现象严重。现有风电年度计划方法只能将风电电量预测结果纳入年度计划,与风电运行受阻的实际情况偏差较大,年度计划难以执行。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时序仿真的风电年度计划方法,综合考虑风电出力特性、负荷特性、机组调峰特性、电网送出能力等因素,逐时段优化全网含风电的电力平衡,建立了用于研究省级电网年度风电计划的优化模型。以某省级电网为例,对比分析了时序仿真法和典型日分析法的风电平衡能力及其节能减排效益,研究了不同开机方式对风电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滚动3d优化风电平衡模型符合电网调度实际情况,计算速度快,且能够提高年度风电上网电量,为年度计划制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时序仿真 年度计划 机组组合 风电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网风电机组风速-功率特性曲线的研究 被引量:54
7
作者 郎斌斌 穆钢 +3 位作者 严干贵 崔扬 王晓波 郑太一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0-74,共5页
介绍了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的基本运行机理及其PSASP/UPI仿真模型的开发原理。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风电场中风电机组的实测运行数据,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了适用于联网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的风速–功率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该曲线更接... 介绍了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的基本运行机理及其PSASP/UPI仿真模型的开发原理。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风电场中风电机组的实测运行数据,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了适用于联网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的风速–功率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该曲线更接近于风电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在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的仿真模型中,采用上述曲线能显著提高仿真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网风电机组 风速-功率特性曲线 PSASP/UPI 模型 仿真 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变化和模糊控制的风力发电机组变速变桨距控制 被引量:42
8
作者 韦徵 陈冉 +3 位作者 陈家伟 陈杰 龚春英 陈志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21-126,共6页
由于风速测量的不准确性以及很难获得风力发电系统的精确模型,故采用传统的PID控制器难以在风速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实现良好的控制效果。文中提出将风力发电机组输出功率变化情况作为变桨距执行机构工作的判断依据和控制策略,并根据该策略... 由于风速测量的不准确性以及很难获得风力发电系统的精确模型,故采用传统的PID控制器难以在风速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实现良好的控制效果。文中提出将风力发电机组输出功率变化情况作为变桨距执行机构工作的判断依据和控制策略,并根据该策略,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变速变桨运行控制方法。通过构建仿真模型,按照基于功率变化判断的控制策略分别对变速变桨与工程上常规的匀速变桨进行了仿真比较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不依赖于风速测量和精确系统数学模型的控制策略,可以很好地稳定风电机组输出功率,且相对于匀速变桨控制,变速变桨控制方法一方面更好地将机组输出功率稳定在额定值,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变桨距执行机构的疲劳度,减少部件间的磨损,这对于延长变桨执行机构的工作寿命、降低其故障发生率以及维持整个风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模糊控制 变桨控制 功率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接入下风电机组切机措施研究(英文) 被引量:25
9
作者 丁剑 邱跃丰 +6 位作者 孙华东 周汉成 马世英 王筑 申洪 李波 宋云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5-36,共12页
风电接入比例增加,使得电力系统在某些严重故障下必须考虑风电(wind turbine generator,WTG)的切机措施。分析了风电机组和常规火电机组与系统电磁耦合关系的差异性;基于此,分析了风机和常规火电机组切机措施在保持系统稳定效果上的差... 风电接入比例增加,使得电力系统在某些严重故障下必须考虑风电(wind turbine generator,WTG)的切机措施。分析了风电机组和常规火电机组与系统电磁耦合关系的差异性;基于此,分析了风机和常规火电机组切机措施在保持系统稳定效果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常规火电机组获得的加速能量大于风电机组(主要是双馈式风机),所以从保证切机后的功角稳定出发,应适当增加火电机组的切机量。对风电机组的频率和电压控制能力的分析表明:为保持故障后系统的正常运行,常规火电机组的切机比例也不宜过高;此外,风电机组出力的波动特性也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切机措施的效果,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考虑风电切机的切机措施的实时调整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机措施协调 风力发电机组 火电机组 系统稳定性 频率响应 风功率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下风火互济系统日前发电计划模式分析 被引量:41
10
作者 王彩霞 乔颖 +1 位作者 鲁宗相 徐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11-117,共7页
风电是最具竞争力的低碳能源之一,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考虑风电机组出力特点,关注风电低碳效益的发挥,研究了风电机组与火电机组协调运行的问题。通过引入CO2价格指标,建立了风火互济系统运行的综合最优模型。从风能利用原... 风电是最具竞争力的低碳能源之一,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考虑风电机组出力特点,关注风电低碳效益的发挥,研究了风电机组与火电机组协调运行的问题。通过引入CO2价格指标,建立了风火互济系统运行的综合最优模型。从风能利用原则、日前发电计划优化目标、风电参与日前调度的方式3个方面提出了含风电的5种典型日前发电计划模型。在典型风火互济系统中对各模式进行了比较,并深入讨论了CO2价格、不同风电接入水平对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先调度风电但允许少量弃风将显著提高中国风火互济系统整体效益,该模式优于全额接纳风电的模式;通过引入CO2价格机制,以经济和环保并重的计划模式优于传统的以发电经济性为目标的模式;当CO2价格达到一定水平,风电机组与常规机组平等参与日前发电计划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系统运行经济性与环保性的综合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调度模式 CO2排放 机组组合 火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效益的风火互济系统旋转备用确定方式 被引量:60
11
作者 王彩霞 乔颖 鲁宗相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21,共6页
风电接入电网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因此,含风电的电力系统的备用容量配置需要综合考虑风电正、负效益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此外,风电作为电源具备提供备用的能力,在确定备用时也需要考虑。文中首先分析了风电接入对电网的影响,然后建立... 风电接入电网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因此,含风电的电力系统的备用容量配置需要综合考虑风电正、负效益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此外,风电作为电源具备提供备用的能力,在确定备用时也需要考虑。文中首先分析了风电接入对电网的影响,然后建立了综合考虑风电节能环保综合效益和风电提供备用可能性的机组组合模型。接着通过一个具有风火互济运行典型特征的仿真算例,对几种不同备用容量确定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围绕不同风电消纳原则、风电提供备用容量的可行性等问题,讨论了风火互济系统中的旋转备用确定方式,并提出了适合中国风火互济运行系统的风电消纳模式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互济系统 风力发电 旋转备用 机组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会约束规划模型降低机组寿命损耗的日调度计划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一铭 李文沅 +2 位作者 颜伟 赵霞 贾晓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85-1890,共6页
提出了一种在含风电的电力系统中降低火电机组寿命损耗的日调度计划制定方法。通过对机组调节过程中寿命损耗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估算,在目标函数中引入调节损失,并加入调节次数限制约束,构建降低机组调节频繁程度的日调度计划机会约束模... 提出了一种在含风电的电力系统中降低火电机组寿命损耗的日调度计划制定方法。通过对机组调节过程中寿命损耗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估算,在目标函数中引入调节损失,并加入调节次数限制约束,构建降低机组调节频繁程度的日调度计划机会约束模型,并提出了结合点估计方法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IEEE 30、118节点系统和重庆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功率剧烈波动 机组寿命 调度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电动汽车和风电协同调度的机组组合问题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汪春 吴可 +3 位作者 张祥文 孙海顺 张聪 许晓慧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48,共8页
基于电动汽车通过集中控制器与电网交互的模式,考虑集中控制器所辖区域电动汽车负荷每个调度时段的可控特性,提出将集中控制器充电负荷作为机组组合模型的控制变量。通过蒙特卡洛抽样模拟电动汽车并网场景,计算集中控制器的可调度上限... 基于电动汽车通过集中控制器与电网交互的模式,考虑集中控制器所辖区域电动汽车负荷每个调度时段的可控特性,提出将集中控制器充电负荷作为机组组合模型的控制变量。通过蒙特卡洛抽样模拟电动汽车并网场景,计算集中控制器的可调度上限值和下限值,建立了规模化电动汽车与风电协同调度的机组组合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了应用提出的机组组合模型提高风电消纳能力和降低系统运行成本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集中控制器 风力发电 协同调度 机组组合 可调度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纳大规模风电的热电联产机组滚动调度策略 被引量:45
14
作者 陈建华 吴文传 +1 位作者 张伯明 孙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1-27,48,共8页
首先,对热电联产机组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考虑背压式和抽凝式热电联产机组以及并网风电的滚动调度模型。然后,针对热电联产机组的特性,基于拉格朗日对偶松弛算法框架,提出了考虑风电以及其他各类机组的联合优化滚动调度算法。一方面... 首先,对热电联产机组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考虑背压式和抽凝式热电联产机组以及并网风电的滚动调度模型。然后,针对热电联产机组的特性,基于拉格朗日对偶松弛算法框架,提出了考虑风电以及其他各类机组的联合优化滚动调度算法。一方面,提出了主问题的迭代步长自适应修正方法以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子问题则采用一种高效的逆推回代动态规划方法进行求解;另一方面,针对抽凝式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电耦合约束难题,将其分解为供热出力优化及有功出力优化2个子问题,提出了2个子问题的交替迭代优化算法。某省级电网的实际算例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机组 优化调度 拉格朗日松弛 风电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出力波动性的发电调度(英文) 被引量:53
15
作者 颜拥 文福拴 +1 位作者 杨首晖 Iain MACGILL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88,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的随机优化方法,来求解考虑风电出力不确定性、以总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机组组合优化问题。为计及风电的波动性,采用时间序列分析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和拉丁立方采样(LHS),将随机优化模型...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的随机优化方法,来求解考虑风电出力不确定性、以总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机组组合优化问题。为计及风电的波动性,采用时间序列分析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和拉丁立方采样(LHS),将随机优化模型转化为确定性模型,通过场景削减技术来解决场景数量很多时的计算量庞大问题。采用10机组和100机组系统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模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计及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后,系统总的运行成本趋于增加;非风电机组的爬坡速度和风电预测精度对所提出的算法的计算效率有明显的影响;将风电作为旋转备用资源可以明显降低系统总的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组组合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 场景削减 风力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一控制区两级调度风电实时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4
16
作者 谢旭 吴继平 +3 位作者 罗亚洲 吴炳祥 宁剑 杨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4-119,共6页
新能源场站普遍存在点多面广、单场容量相对较小的特点,因此部分电网虽按同一控制区运行,但选择将新能源场站控制权下放,形成风电资源两级控制现状。为协调常规能源与风电运行,最大程度消纳风电,通过将下级调度风电整体等效为上级调度... 新能源场站普遍存在点多面广、单场容量相对较小的特点,因此部分电网虽按同一控制区运行,但选择将新能源场站控制权下放,形成风电资源两级控制现状。为协调常规能源与风电运行,最大程度消纳风电,通过将下级调度风电整体等效为上级调度的自动发电控制(AGC)虚拟机组,提出同一控制区两级调度风电实时协调控制架构,并投入实际运行。上级调度根据电网当前运行状态、负荷超短期预测和风电实际出力及预测,每5min滚动计算得到电网内各个下级调度的风电发电指标,经余缺调剂后,下发给下级调度风电AGC执行。在大风季、供暖期的运行结果表明,采用所述的两级调度实时协调控制方案后,达到了京津唐地区风电增发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区 两级调度 风电虚拟机组 风电发电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爬山算法在风力发电机组偏航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7
作者 邹强 刘波峰 +1 位作者 彭镭 王家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76,共5页
为精确地进行偏航对风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检测的爬山算法(hillclimbing control,HCC)。该算法通过寻找最大发电功率确定风力机最佳偏航,具有偏航控制精度高、实时性好、易于软件实现、不需要风向传感器等优点。重点讨论了发电机功... 为精确地进行偏航对风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检测的爬山算法(hillclimbing control,HCC)。该算法通过寻找最大发电功率确定风力机最佳偏航,具有偏航控制精度高、实时性好、易于软件实现、不需要风向传感器等优点。重点讨论了发电机功率的检测方法及HCC算法中关键参数的作用与意义,给出了HCC算法的软件流程,并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组的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行有效,可提高对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偏航控制 爬山算法 电机功率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调度接纳成本的等电量顺负荷计算方法及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耿建 程海花 +3 位作者 张凯锋 乔雅辉 毛鑫峰 郑亚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2-37,132,共7页
风电接入电力系统运行需要平衡其间歇功率并产生相应的平衡成本,该成本计算复杂,对于大规模风电接入也是个重要的问题。研究和提出了"等电量顺负荷"量化计算方法,基于电力系统安全约束机组组合,优化全系统机组运行;通过构造... 风电接入电力系统运行需要平衡其间歇功率并产生相应的平衡成本,该成本计算复杂,对于大规模风电接入也是个重要的问题。研究和提出了"等电量顺负荷"量化计算方法,基于电力系统安全约束机组组合,优化全系统机组运行;通过构造风电顺负荷发电方式,对比分析得出风电平衡成本。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计算原理和计算过程,分析了"等电量顺负荷"变换的经济学意义,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和算法。以某省实际数据为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验证,对不同季节风电在不同接纳水平下的平衡成本进行了测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成本 机组组合 风力发电 电力系统优化 电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大规模风电调峰要求的系统机组检修计划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宏宇 印永华 +2 位作者 申洪 何剑 赵珊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5-30,共6页
考虑风电运行特性进行发电机组检修安排对优化风电利用和保证系统运行安全意义重大。综合考虑了风电出力运行要求、负荷变化特性与机组调节特性以及机组检修特性,以系统检修成本和风电弃风量为优化目标,以系统发电可靠性和系统调峰充裕... 考虑风电运行特性进行发电机组检修安排对优化风电利用和保证系统运行安全意义重大。综合考虑了风电出力运行要求、负荷变化特性与机组调节特性以及机组检修特性,以系统检修成本和风电弃风量为优化目标,以系统发电可靠性和系统调峰充裕性等为约束条件,利用Benders分解法将原始模型分解为主问题(多目标整数规划)和子问题(弃风量计算、系统发电可靠性和调峰充裕性)进行分散协调,对含大规模风电的电力系统机组检修计划进行了研究。最后,利用IEEE-RTS测试系统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机组检修 发电可靠性 调峰充裕性 BENDERS分解法 半不变量 随机生产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跨区直流调峰的日前发电计划优化方法及分析 被引量:54
20
作者 韩红卫 涂孟夫 +2 位作者 张慧玲 丁恰 徐帆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38-143,共6页
阐述了中国跨区直流输电对促进西北地区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跨区直流外送模式对新能源消纳的不利影响。综合考虑分析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特性和跨区电能交易需求,建立了跨区直流计划调整的混合整数线性约束模型,提出了考虑跨... 阐述了中国跨区直流输电对促进西北地区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跨区直流外送模式对新能源消纳的不利影响。综合考虑分析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特性和跨区电能交易需求,建立了跨区直流计划调整的混合整数线性约束模型,提出了考虑跨区直流互动调峰的新能源与常规能源协调优化的两阶段日前发电计划编制方法。首先,基于安全约束经济调度(SCED)模型分析了受端电网直流接纳能力。然后,基于安全约束机组组合(SCUC)模型,综合考虑直流计划调整约束、系统平衡、机组运行、新能源出力预测和电网安全等约束条件,以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消纳最大为优化目标,编制送端电网的机组组合、出力计划和直流送出计划。最后,通过某省级电网及其跨区直流计划优化调整的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调峰 风力发电 安全约束机组组合 节能发电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