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PMODEL模型在岩溶地区的改进与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索立涛 万军伟 卢学伟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0,共4页
为合理评价岩溶地区水资源,在充分考虑岩溶地区水文要素的空间异质性及各水文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基础上,作者结合TOPM ODEL模型的结构特点,对模型进行了改进。该改进模型在子流域中采用TOPM ODEL模型作产流计算,根据河道的不同属性推... 为合理评价岩溶地区水资源,在充分考虑岩溶地区水文要素的空间异质性及各水文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基础上,作者结合TOPM ODEL模型的结构特点,对模型进行了改进。该改进模型在子流域中采用TOPM ODEL模型作产流计算,根据河道的不同属性推求汇流时间,建立汇流模型,增强了模型的分布性,解决了由于岩溶地区地下河的存在无法使用TOPM ODEL模型的问题。将此改进模型应用于鄂西蛤蟆颈水库控制流域进行模拟研究,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model 分布式水文模型 岩溶 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水系辅助DEM提取Karst地区水系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旺 邓亚东 +2 位作者 梁虹 谢晓云 李金益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4-78,共5页
近年来,分布式水文模型与GIS密切结合已经成为水文预报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其中基于DEM提取某一流域的水流方向矩阵是其核心之一。然而在中国南方Karst地区具有地表和地下二元空间结构,地表有大量的洼地与漏斗和溶洞发育,如果用填洼的常... 近年来,分布式水文模型与GIS密切结合已经成为水文预报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其中基于DEM提取某一流域的水流方向矩阵是其核心之一。然而在中国南方Karst地区具有地表和地下二元空间结构,地表有大量的洼地与漏斗和溶洞发育,如果用填洼的常规方法则改变了Karst地区真实栅格单元的水流方向,造成大量的平坦地区,而且提取出的水系有大量平行水系与河道的缺失。因此,利用数字化河网修正DEM后无需填洼就能提取出接近Karst地貌背景下的真实水系,提取出的水系中几乎没有平行水系和河道的缺失,而且正确地引导了局部栅格单元的水流流向。用该方法提取的水系对建立Karst地区更高精度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nt 分布式水文模型 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及植被生态水文效应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志才 陈喜 +1 位作者 石朋 魏玲娜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6-811,共6页
根据喀斯特流域多孔介质与裂隙水流特征,建立了达西流、裂隙渗流与槽蓄汇流演算相结合的混合汇流演算模式,实现了对分布式水文-植被-土壤模型(DHSVM)的改进。利用贵州普定喀斯特生态水文试验站陈旗小流域观测资料,对模型计算的流量过程... 根据喀斯特流域多孔介质与裂隙水流特征,建立了达西流、裂隙渗流与槽蓄汇流演算相结合的混合汇流演算模式,实现了对分布式水文-植被-土壤模型(DHSVM)的改进。利用贵州普定喀斯特生态水文试验站陈旗小流域观测资料,对模型计算的流量过程及植被截流、蒸散发及土壤含水率时空分布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喀斯特流域陡涨、陡落的流量过程。同时,模型能模拟出土壤含水率、实际蒸散发与降雨、下垫面岩溶裂隙、植被覆盖的响应关系,对分析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下垫面变化条件下的生态水文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分布式水文-植被-土壤模型 岩溶裂隙水 生态水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落水洞的岩溶半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蒙海花 王腊春 +1 位作者 苏维词 霍雨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0-554,共5页
以贵州省普定县后寨河流域为例,设计1个分单元计算产流和引入落水洞计算汇流过程的半分布式水文模型,先采用不同计算方法分单元模拟产流,后引入落水洞,计算落水洞的汇流路径,在单元区间和落水洞注入汇流中采用水箱模型和在地下管道和河... 以贵州省普定县后寨河流域为例,设计1个分单元计算产流和引入落水洞计算汇流过程的半分布式水文模型,先采用不同计算方法分单元模拟产流,后引入落水洞,计算落水洞的汇流路径,在单元区间和落水洞注入汇流中采用水箱模型和在地下管道和河道汇流中引入Nash瞬时单位线进行汇流演算,利用1988、1989年的资料对该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后寨河流域有良好的适用性,流量总量上趋于平衡,径流趋势一致,对洪峰、洪量控制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半分布式水文模型 落水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书娟 杨胜天 +1 位作者 梁虹 吴琳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随着计算机、GIS和RS的发展 ,分布式水文模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但在喀斯特地区还未见到这方面的研究。作者在分析喀斯特地区的水文模拟现状和国内外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进展及其一般结构的基础上指出 。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分布式水文模型 水文循环 水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研究——以贵州后寨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蒙海花 王腊春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27-234,共8页
以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为研究区,在分析流域生态环境特征以及岩溶水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资料收集并结合现代空间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研制开发了适合我国后寨河流域的基于落水洞的岩溶半分布式水文模型,分析了... 以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为研究区,在分析流域生态环境特征以及岩溶水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资料收集并结合现代空间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研制开发了适合我国后寨河流域的基于落水洞的岩溶半分布式水文模型,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以及流域产汇流参数对比关系。结果表明:生态建设后除最大土壤蓄水量增大外,其它产流参数变化不大;汇流参数基本小于生态建设前,但相差不大;在降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态建设后的产流量小于生态建设前的产流量,生态建设前土地覆被下的流量在低水位时比生态建设后的流量稍高,而在高水位时生态建设前流量比生态建设后的流量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岩溶 水文响应 半分布式水文模型 落水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地区地下河系统水资源定量评价的问题与出路 被引量:17
7
作者 郭琳 陈植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7,共6页
岩溶地区含水介质的多重性和高度复杂性,给地下河系统的水资源量评价带来许多难题。在分析地下河系统水资源形成、分布和运移特征基础上,认为目前用于地下水评价的主要方法都不太适用来解决地下河系统水资源量的评价和预测问题。作者在... 岩溶地区含水介质的多重性和高度复杂性,给地下河系统的水资源量评价带来许多难题。在分析地下河系统水资源形成、分布和运移特征基础上,认为目前用于地下水评价的主要方法都不太适用来解决地下河系统水资源量的评价和预测问题。作者在比较地下河与地表水多方面的相似性后,建议引入现代水文学的理论方法和模型来解决岩溶地区地下河系统水资源评价问题,并分析了可能需要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针对岩溶水资源的特征,作者认为,改变传统定量评价的思维、引进现代水文学理论方法和充分利用3S技术,是解决地下河系统水资源定量评价的主要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地下河系统 水资源定量评价 分布式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灌区水文特性及其模拟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0
8
作者 代俊峰 郭纯青 方荣杰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4期11-15,共5页
从岩溶水文和灌区水文两方面分析了西南岩溶灌区水文的特殊性和脆弱性。针对西南岩溶灌区水文特点,在对自然流域水文模型SWAT改进的基础上,构建岩溶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建立的岩溶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主要添加了表层岩溶带水循环模块、... 从岩溶水文和灌区水文两方面分析了西南岩溶灌区水文的特殊性和脆弱性。针对西南岩溶灌区水文特点,在对自然流域水文模型SWAT改进的基础上,构建岩溶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建立的岩溶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主要添加了表层岩溶带水循环模块、岩溶地下河汇流过程,改进浅层岩溶水计算方法、稻田水分循环模块、渠系渗漏计算模块,增加塘堰的灌溉功能等,并介绍了模型的流域离散方法和水循环结构。岩溶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可为西南岩溶灌区水文特性及其对变化环境的响应等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灌区 水文特性 分布式水文模型 SW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预测评价中流域水文模型应用的特点及展望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旭峰 陈植华 周天智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年第3期22-26,共5页
在对西南岩溶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三类流域水文模型在西南岩溶地区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及困难;通过三个成功实例:桂林“丫吉模型”、洛塔干河猪场表层岩溶泉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刁江SW AT模型,分析了目前在西南岩溶地区... 在对西南岩溶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三类流域水文模型在西南岩溶地区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及困难;通过三个成功实例:桂林“丫吉模型”、洛塔干河猪场表层岩溶泉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刁江SW AT模型,分析了目前在西南岩溶地区应用流域水文模型的若干特点;提出了在下垫面条件复杂、流域含水介质结构空间差异性大的岩溶地区,特别是无监测资料地区,发展分布式水文模型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 水资源 流域水文模型 分布式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南岩溶流域概念性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朋 吴淼 +2 位作者 陈喜 张志才 瞿思敏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0-574,581,共6页
以贵州省三岔河流域为研究区,构建了一个以表层岩溶带产流过程为核心的岩溶流域概念性分布式水文模型。模型充分考虑了岩溶地区下垫面条件的复杂性,根据含水介质的不同,将岩溶水分为不同径流成分并分别汇流演算。模型中的大部分参数通... 以贵州省三岔河流域为研究区,构建了一个以表层岩溶带产流过程为核心的岩溶流域概念性分布式水文模型。模型充分考虑了岩溶地区下垫面条件的复杂性,根据含水介质的不同,将岩溶水分为不同径流成分并分别汇流演算。模型中的大部分参数通过野外实验直接获得,通过对研究区1991―2012年共22 a逐日过程进行模拟演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三岔河流域有良好的适用性,径流深及洪峰误差均控制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流域 概念性分布式水文模型 表层岩溶带 三岔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栅格岩溶分布式水文模型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珂 周佳奇 +4 位作者 张企诺 陈新宇 晁丽君 姚成 李致家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51,共9页
为提高岩溶区洪水的模拟精度,基于自由水蓄水库和线性水库的概念,提出了考虑表层岩溶带与深层地下溶隙调蓄作用下的降水-径流分布式模拟方法。在栅格新安江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表层岩溶带及深层地下溶隙调蓄模块,构建了栅格岩溶分布式水文... 为提高岩溶区洪水的模拟精度,基于自由水蓄水库和线性水库的概念,提出了考虑表层岩溶带与深层地下溶隙调蓄作用下的降水-径流分布式模拟方法。在栅格新安江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表层岩溶带及深层地下溶隙调蓄模块,构建了栅格岩溶分布式水文模型,并将该模型和栅格新安江模型应用于典型岩溶流域(普厅河流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栅格岩溶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普厅河流域的模拟精度高于栅格新安江模型,20场洪水的平均径流深误差降低了4.92%,平均洪峰误差降低了3.59%,平均确定性系数提升了0.23;基于栅格的表层岩溶带自由水蓄水库及深层地下溶隙线性水库可根据流域岩溶发育的空间分布情况,对表层岩溶带和深层地下溶隙调蓄过程进行精确模拟;栅格岩溶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参数空间分布考虑了流域的石漠化情况,模拟的径流成分较栅格新安江模型更加合理,能有效提高普厅河流域的洪水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岩溶分布式水文模型 岩溶地区 表层岩溶带 降水径流模拟 石漠化 普厅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岩溶地区的改进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梁桂星 覃小群 +2 位作者 崔亚莉 陈爽 黄奇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0-67,共8页
在我国西南岩溶峰林地区,碳酸盐岩岩溶的强烈发育使含水层空间结构具有高度非均质性,加之表层岩溶带对降雨入渗的影响,导致传统的含水层高度概化的水文模型难以定量刻画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过程。文章在开源的SWAT(土壤和水评估工具)... 在我国西南岩溶峰林地区,碳酸盐岩岩溶的强烈发育使含水层空间结构具有高度非均质性,加之表层岩溶带对降雨入渗的影响,导致传统的含水层高度概化的水文模型难以定量刻画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过程。文章在开源的SWAT(土壤和水评估工具)模型基础上,通过改进土壤水及地下水模块,刻画水分经表层岩溶带以慢速流和快速流的方式进入含水层的过程,分别以活塞式推进方式及以捷径式入流方式进入浅层含水层,构建了适应于岩溶地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以桂林市漓江流域为例,在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交叉分布的流域建立水文模型,并对构建的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结果表明:与原模型径流模拟相比,本文构建的模型较好体现了表层岩溶带的调蓄作用,改善了各水文站枯水期模拟较差的情况(其中潮田站纳什系数由0.78提高到0.92,决定系数由0.85提高到0.92,比改进前有明显提高);改进后的模型能适用于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分布不均的岩溶流域水分循环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 分布式水文模型 岩溶地区 表层岩溶带 漓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 Hydro的岩溶地区数字流域的构建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金益 舒栋才 +1 位作者 梁虹 曹振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27,共3页
针对岩溶地区因具有暗河、地面不连续河流而使得利用DEM和GIS构建数字流域难度较大,以贵州省平湖流域为例,基于DEM和Arc Hydro提出了岩溶地区数字流域的生成处理方法,为构建岩溶地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ARC HYDRO DEM 岩溶 数字流域 分布式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徽 唐仲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4559-4561,共3页
建立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来评价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选取连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GIS和RS技术提取水文气象、地形、土壤、土地利用等模型所需要的参数,建立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来模拟连江流域径流过程,以流域出口黄德高道水文站2008~201... 建立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来评价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选取连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GIS和RS技术提取水文气象、地形、土壤、土地利用等模型所需要的参数,建立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来模拟连江流域径流过程,以流域出口黄德高道水文站2008~2010年月流量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相比,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岩溶区特殊的地质背景和降雨不均等影响因素,精确地模拟了连江流域径流过程,可以用来评价地下水资源量。该研究可为其他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分布式水文模型 径流模拟 岩溶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山坡和洼地水力联系的半分布式喀斯特水文模型——以陈旗流域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冰贤 陈喜 +2 位作者 陈曦 张志才 程勤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3-87,共5页
针对峰丛喀斯特流域山坡、洼地地貌特征,构建了反映导水介质慢速、快速水流入渗补给和蓄泄特征以及山坡-洼地水力联系的半分布式水文模型。根据贵州省普定陈旗流域出口断面实测流量和洼地地下水位观测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优... 针对峰丛喀斯特流域山坡、洼地地貌特征,构建了反映导水介质慢速、快速水流入渗补给和蓄泄特征以及山坡-洼地水力联系的半分布式水文模型。根据贵州省普定陈旗流域出口断面实测流量和洼地地下水位观测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优选,计算山坡、洼地多重径流成分。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流量以及地下水动态过程;山坡是流域的重要补给源,其水量占总水量的76%;山坡、洼地地表径流、快速径流、慢速径流占总水量比例分别为3.8%、71.8%,24.4%,反映了喀斯特地区裂隙管道快速流对陡涨、陡落流量过程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丛喀斯特 半分布式水文模型 慢速和快速流 参数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