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ord embedding的短文本特征扩展与分类 被引量:8
1
作者 孟欣 左万利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12-1717,共6页
近几年短文本的大量涌现,给传统的自动文本分类技术带来了挑战.针对短文本特征稀疏、特征覆盖率低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word embedding扩展短文本特征的分类方法.word embedding是一种词的分布式表示,表示形式为低维连续的向量形式,并... 近几年短文本的大量涌现,给传统的自动文本分类技术带来了挑战.针对短文本特征稀疏、特征覆盖率低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word embedding扩展短文本特征的分类方法.word embedding是一种词的分布式表示,表示形式为低维连续的向量形式,并且好的word embedding训练模型可以编码很多语言规则和语言模式.本文利用word embedding空间分布特点和其蕴含的线性规则提出了一种新的文本特征扩展方法.结合扩展特征我们分别在谷歌搜索片段、中国日报新闻摘要两类数据集上进行了短文本分类实验,对比于仅使用词袋表示文本特征的分类方法,准确率分别提高:8.59%,7.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D embedding 文本特征 语义推理 短文本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rd Embedding语义相似度的字母缩略术语消歧 被引量:6
2
作者 于东 荀恩东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59,共9页
该文提出基于Word Embedding的歧义词多个义项语义表示方法,实现基于知识库的无监督字母缩略术语消歧。方法分两步聚类,首先采用显著相似聚类获得高置信度类簇,构造带有语义标签的文档集作为训练数据。利用该数据训练多份Word Embeddin... 该文提出基于Word Embedding的歧义词多个义项语义表示方法,实现基于知识库的无监督字母缩略术语消歧。方法分两步聚类,首先采用显著相似聚类获得高置信度类簇,构造带有语义标签的文档集作为训练数据。利用该数据训练多份Word Embedding模型,以余弦相似度均值表示两个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在第二步聚类时,提出使用特征词扩展和语义线性加权来提高歧义分辨能力,提高消歧性能。该方法根据语义相似度扩展待消歧文档的特征词集合,挖掘聚类文档中缺失的语义信息,并使用语义相似度对特征词权重进行线性加权。针对25个多义缩略术语的消歧实验显示,特征词扩展使系统F值提高约4%,使用语义线性加权后F值再提高约2%,达到89.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母缩略术语 术语消歧 WORD embedding 语义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置敏感Embedding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 被引量:3
3
作者 鲁亚楠 孙锐 姬东鸿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5-368,425,共5页
在基于条件随机场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任务中,现有表示学习方法学习到的特征存在语义表示偏差,给中文命名实体识别带来噪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敏感Embedding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方法。该方法将上下文位置信息融入到现有的Emb... 在基于条件随机场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任务中,现有表示学习方法学习到的特征存在语义表示偏差,给中文命名实体识别带来噪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敏感Embedding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方法。该方法将上下文位置信息融入到现有的Embedding模型中,采用多尺度聚类方法抽取不同粒度的Embedding特征,通过条件随机场来识别中文命名实体。实验证明,该方法学习到的特征缓解了语义表示偏差,进一步提高了现有系统的性能,与传统方法相比,F值提高了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实体识别 表示学习 embedding 多尺度聚类 条件随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rd Embedding的遥感影像检测分割 被引量:7
4
作者 尤洪峰 田生伟 +1 位作者 禹龙 吕亚龙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3,共9页
遥感影像检测分割技术通常需提取影像特征并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挖掘影像的深层特征来实现.然而传统特征(如颜色特征、纹理特征、空间关系特征等)不能充分描述影像语义信息,而单一结构或串联算法无法充分挖掘影像的深层特征和上下文语义信... 遥感影像检测分割技术通常需提取影像特征并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挖掘影像的深层特征来实现.然而传统特征(如颜色特征、纹理特征、空间关系特征等)不能充分描述影像语义信息,而单一结构或串联算法无法充分挖掘影像的深层特征和上下文语义信息.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词嵌入将空间关系特征映射成实数密集向量,与颜色、纹理特征的结合.其次,本文构建基于注意力机制下图卷积网络和独立循环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检测分割并联算法(Attention Graph Convolution Networks and Independently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ATGIR).该算法首先通过注意力机制对结合后的特征进行概率权重分配;然后利用图卷积网络(GCNs)算法对高权重的特征进一步挖掘并生成方向标签,同时使用独立循环神经网络(IndRNN)算法挖掘影像特征中的上下文信息,最后用Sigmoid分类器完成影像检测分割任务.以胡杨林遥感影像检测分割任务为例,我们验证了提出的特征提取方法和ATGIR算法能有效提升胡杨林检测分割任务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机制 图卷积网络 独立循环神经网络 并联算法 词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rd embedding和CNN的情感分类模型 被引量:20
5
作者 蔡慧苹 王丽丹 段书凯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02-2905,2909,共5页
尝试将word embedding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相结合来解决情感分类问题。首先,利用skip-gram模型训练出数据集中每个词的word embedding,然后将每条样本中出现的word embedding组合为二维特征矩阵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此外每次迭代训... 尝试将word embedding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相结合来解决情感分类问题。首先,利用skip-gram模型训练出数据集中每个词的word embedding,然后将每条样本中出现的word embedding组合为二维特征矩阵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此外每次迭代训练过程中,输入特征也作为参数进行更新;其次,设计了一种具有三种不同大小卷积核的神经网络结构,从而完成多种局部抽象特征的自动提取过程。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相比,所提出的基于word embedding和CNN的情感分类模型成功地将分类正确率提升了5.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自然语言处理 深度学习 词嵌入 情感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rm embedding behavior of annular grooved projectiles impacting ductile metal targets 被引量:1
6
作者 Qi Huang Shun-shan Feng +3 位作者 Xu-ke Lan Chao-nan Chen Yong-xiang Dong Tong Zho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768-778,共11页
Annular grooved projectiles(AGPs)have drawn ongoing concerns as an advanced penetrator for their excellent anti-rebound capability in impacting metal plates.They could become embedded solidly in the target surface dur... Annular grooved projectiles(AGPs)have drawn ongoing concerns as an advanced penetrator for their excellent anti-rebound capability in impacting metal plates.They could become embedded solidly in the target surface during low-velocity impact.In this investigation,the firm embedding behavior of AGP was observed by impact experiments.Corresponding numerical simulations provide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process.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irm embedding behavior of AGP was mainly due to the filling-material in the groove rather than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projectile and target,unlike traditional shape such as conical projectile.According to observation,firm embedding process can generally be subdivided into four stages:initial-cratering stage,groove-filling stage,fillingmaterial failure stage and rebound vibration stage.Moreover,the damage mechanics of target material around crater was obtained through microscopic tests.A comparison of the cross-sectional figures between the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proved that the analysis and the proposed method were reasonable and feasible,which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the firm embedding behavior has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new concept warhe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ULAR grooved projectile (AGP) Impact FIRM embedding BEHAVIOR Flow characteristics Microscopic tes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highly reliable embedding algorithm for airborne tactical network virtualization 被引量:2
7
作者 MIAO Jingcheng LYU Na +2 位作者 CHEN Kefan CHEN Zhuo GAO Weit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6期1364-1374,共11页
The evolution of airborne tactical networks(ATNs)is impeded by the network ossification problem.As a solution,network virtualization(NV)can provide a flexible and scalable architecture where virtual network embedding(... The evolution of airborne tactical networks(ATNs)is impeded by the network ossification problem.As a solution,network virtualization(NV)can provide a flexible and scalable architecture where virtual network embedding(VNE)is a key part.However,existing VNE algorithms cannot be optimally adopted in the virtualization of ATN due to the complex interference in aircombat field.In this context,a highly reliable VNE algorithm based on the transmission rate for ATN virtualization(TR-ATVNE)is proposed to adapt well to the specific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of ATN.Our algorithm coordinates node and link mapping.In the node mapping,transmission-rate resource is firstly defined to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ranking value of substrate nodes under the interference of both environmental noises and enemy attacks.Meanwhile,a feasible splitting rule is proposed for path splitting in the link mapping,considering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wireless links.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our algorithm is able to improve the acceptance ratio of virtual network requests while maintaining a high revenue-to-cost ratio under the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borne tactical network(ATN) network virtualization(NV) resource allocation virtual network embedding(VNE) transmission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RF/Grid-XAJ双向耦合系统构建及其暴雨洪水模拟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明坤 刘志雨 +5 位作者 姚成 李致家 李超群 李荣容 何志新 黄迎春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2-762,共11页
为解决陆气双向耦合中气象与水文模型不易匹配的问题,基于质量守恒原理,以土壤含水量为纽带,构建高效的WRF/Grid-XAJ双向耦合(双耦)系统。通过屯溪流域2场洪水事件分析发现:模型权重参数可定量评估水文-气象模型耦合的相容性;降水同化后... 为解决陆气双向耦合中气象与水文模型不易匹配的问题,基于质量守恒原理,以土壤含水量为纽带,构建高效的WRF/Grid-XAJ双向耦合(双耦)系统。通过屯溪流域2场洪水事件分析发现:模型权重参数可定量评估水文-气象模型耦合的相容性;降水同化后,双耦系统的降水峰值模拟精度稍好于WRF模型(误差在±5%内);双耦较单向耦合(单耦)系统能更准确地反映土壤含水量;降水同化前,双耦和单耦系统低估了洪水过程;同化后两者的模拟结果提升且与Grid-XAJ模型接近(三者纳什效率系数ENS>0.85),其中双耦系统洪峰模拟效果最好(误差在±11%内),说明WRF/Grid-XAJ双耦系统在暴雨洪水模拟预报方面有较好的应用潜力,为水文-气象模型双向反馈建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气双向耦合 分布式水文气象模型 grid-XAJ模型 WRF模型 洪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bat network link prediction based on embedding learning
9
作者 SUN Jianbin LI Jichao +2 位作者 YOU Yaqian JIANG Jiang Ge Bingf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2期345-353,共9页
Link prediction of combat networks is of significant military value for precisely identifying the vital infrastructure of the enemy target and optimizing the operational plan of our side.Due to the profound uncertaint... Link prediction of combat networks is of significant military value for precisely identifying the vital infrastructure of the enemy target and optimizing the operational plan of our side.Due to the profound uncertainty in the battleground circumstances, the acquired topological information of the opponent combat network always presents sparse characteristics.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novel approach named network embedding based combat network link prediction(NECLP) is put forward to predict missing links of sparse combat networks. First,node embedding techniques are presented to preserve as much information of the combat network as possible using a low-dimensional space. Then, we put forward a solution algorithm to predict links between combat networks based on node embedding similarity. Last, massive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on a real-world combat network case to verify the validity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proposed NECLP. This paper compares six baseline method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CLP has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and substantially outperforms the baseline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k prediction node embedding combat networks sparse fe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bedding-GRU的水库水位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婷婷 虞佳颖 +1 位作者 肖姚 罗小亮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0-950,共11页
为解决因水库数据采集设备能力有限、水文数据不全导致预测水库水位时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以四岭水库每小时水位监测数据为例,提出基于嵌入式-门控循环单元(Embedding-gated recurrent unit,Embedding-GRU)的水库水位预测模型,即利用Emb... 为解决因水库数据采集设备能力有限、水文数据不全导致预测水库水位时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以四岭水库每小时水位监测数据为例,提出基于嵌入式-门控循环单元(Embedding-gated recurrent unit,Embedding-GRU)的水库水位预测模型,即利用Embedding方法将单维降雨量数据升维至多维数据,扩大降雨的气候特征,结合GRU算法进行水库水位预测。将该模型与传统深度学习算法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BiGRU)这3种模型对比,结果显示:Embedding-GRU模型的预测效果均优于其他传统模型,平均绝对误差EMA和均方根误差ERMS分别平均下降19.6%和7.7%,并且在预测次日水库水位的应用场景中决定系数R^(2)能够达到0.98937。结果表明:该模型耦合多种算法,扩大单变量的气候特征,具有较高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相较传统模型,基于Embedding-GRU的水库水位预测模型能够对缺少温度、气压、风速、蒸发量等监测数据的水库进行可靠度较高的预测,适用水库范围更广,为水库日常运维、除险加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水位预测 嵌入式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格点数算一体空间分析库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舒 徐拥军 +6 位作者 何文春 吴焕萍 高峰 刘媛媛 刘北 吕冠儒 倪学磊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8,共8页
气象格点数据通常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分布式文件库中,业务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文件下载到本地,对文件解析后再进行分析计算。这种方式导致数据检索困难、响应时间长、无法满足业务在线计算及交互式应用需求。为此,2022年底国家气象信... 气象格点数据通常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分布式文件库中,业务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文件下载到本地,对文件解析后再进行分析计算。这种方式导致数据检索困难、响应时间长、无法满足业务在线计算及交互式应用需求。为此,2022年底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基于天擎空间分析库研发完成了分布式环境下气象格点数据与计算集成的数算一体数据库——Post Grid,该数据库包含数据层和算子层。数据层将气象格点数据在要素、起报、预报、空间、层次、样本等维度上的拆分后统一规范化存储,提高数据库的数据读取和分析效率。算子层通过数据库中的SQL函数实现,支持在数据库内部对格点数据进行各种操作,且算子支持分布式并行计算。性能测试和业务应用结果表明:Post Grid数据库能将传统的聚合计算服务时效由分钟级提升至毫秒级,极大提高了气象格点数据服务的性能、灵活性和数算一体能力,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算一体 气象格点数据 Post grid 并行计算 分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技术:演进历程、功能定位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伟 周少泽 +4 位作者 黄萌 艾诚 李奕曈 韦徵 郑玉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为支撑新能源高效利用和电力保供,构网型技术在电力系统不同应用场景中已获得初步探索实践。为促进构网型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文中探讨了构网型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和应用发展方向。通过梳理构网型技术的演进历程,以及国内外... 为支撑新能源高效利用和电力保供,构网型技术在电力系统不同应用场景中已获得初步探索实践。为促进构网型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文中探讨了构网型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和应用发展方向。通过梳理构网型技术的演进历程,以及国内外现有的标准和规范,分析了构网型技术发展的内在驱动需求,明晰了不同形态电网场景下构网型技术的功能定位;最后,从静、动、暂态的稳定性分析等维度,剖析了构网型技术当前面临的挑战,并对其大规模应用所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控制 构网型装备 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 功能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人工智能系统实验课程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磊 高学 +1 位作者 秦慧平 余翔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52,共6页
为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嵌入式系统课程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优化并整合课程知识体系。在保障核心知识点教学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学时分配,为人工智能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引入嵌入式人工智能实验项目,构建符合... 为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嵌入式系统课程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优化并整合课程知识体系。在保障核心知识点教学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学时分配,为人工智能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引入嵌入式人工智能实验项目,构建符合行业技术和人才培养需求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课程体系。采用“基础+综合项目”的教学模式,既实现了嵌入式系统教学的循序渐进与系统性,又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有效培养学生的嵌入式工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动力。课程改革经验也可为其他院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嵌入式系统 教学改革 工程能力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中自动化控制与储能技术的协同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闻娜 刘成伟 +2 位作者 张晓阳 高健 麻丽明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9-221,共3页
智能电网作为现代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离不开自动化控制与储能技术的协同应用。在提升电网运行效率、稳定性与可靠性方面,计算机驱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与储能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智能电网中自动化控制与储能技术的协同... 智能电网作为现代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离不开自动化控制与储能技术的协同应用。在提升电网运行效率、稳定性与可靠性方面,计算机驱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与储能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智能电网中自动化控制与储能技术的协同应用,并提出优化路径,以推动电网高效运行与稳定发展,促进智能电网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应用,最终为电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自动化控制 储能技术 协同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新能源场景下考虑频率稳定约束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储能优化配置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冬梅 宋晨铭 +2 位作者 冯向阳 虞程超 徐辰宇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46-2161,共16页
新能源富集和负荷集中地区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是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就地消纳的有效方式。然而,100%新能源场景下,一体化系统缺乏同步惯量支撑,频率稳定面临极大挑战。为深度挖掘“源-网-荷-储”各环节调频潜力,首先对跟网型和构网型... 新能源富集和负荷集中地区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是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就地消纳的有效方式。然而,100%新能源场景下,一体化系统缺乏同步惯量支撑,频率稳定面临极大挑战。为深度挖掘“源-网-荷-储”各环节调频潜力,首先对跟网型和构网型新能源场站,以及需求侧响应的频率支撑能力进行研究,并根据系统实际运行状态和预想故障场景设置合理的虚拟惯性时间常数,建立一体化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其次,在100%新能源场景下的储能配置模型中,提出考虑各调频资源协同运行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并利用时域仿真将频率安全稳定约束嵌入配置模型;最后,基于西南某地区待建设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工程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配置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一体化系统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 跟网型 构网型 频率稳定 储能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电阻型湿度传感器校准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鹏 殷家璇 +1 位作者 陶佰睿 李会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1,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电阻型湿度传感器校准系统,旨在提高传感器的工作性能,特别是要减少因湿滞和温度噪声等带来的误差。主要包括基于PID(比例微分积分)算法与PWM(脉宽调制)控制的饱和盐溶液相对湿度参考标准测试环境,干湿球... 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电阻型湿度传感器校准系统,旨在提高传感器的工作性能,特别是要减少因湿滞和温度噪声等带来的误差。主要包括基于PID(比例微分积分)算法与PWM(脉宽调制)控制的饱和盐溶液相对湿度参考标准测试环境,干湿球温度计湿度辅助测试定标系统,以及Buck(降压斩波)开关电源和LDO(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组成的电源电路、恒温电路、气压检测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和输出显示电路等模块的软硬件设计。最后自制GO/ZnO/PCF(氧化石墨烯/氧化锌/植物纤维素薄膜)电阻型湿度传感器,把该电阻型湿度传感器放置在各相对湿度参考标准测试环境中实时记录传感器输出电阻值并对其进行校准测试,经多轮试验和数据处理,运用二分查找算法获取该传感器对应湿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校准系统可以将湿度传感器误差控制在±2%RH内,并在标准湿度测试环境中实现10 s内达到90%的稳定响应。此外,经过误差校准后,传感器恢复至新的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不超过30 s。该校准系统具有低成本、简便操作和便携性等显著优势,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传感器 校准实验箱 嵌入式系统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系统的需求描述综述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小红 刘少彬 金芝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46,共20页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其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复杂,需求分析成为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关键阶段,如何准确地建模和描述需求成为首要问题.系统地调研嵌入式系统的需求描述,并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嵌入式系统需求的核心关注点...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其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复杂,需求分析成为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关键阶段,如何准确地建模和描述需求成为首要问题.系统地调研嵌入式系统的需求描述,并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嵌入式系统需求的核心关注点.首先采用系统化文献综述方法,对1979年1月–2023年11月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识别、筛选、汇总和分析.通过自动检索和滚雪球等检索过程,筛选出150篇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文献,力求文献综述的全面性.其次,从需求描述关注点、需求描述维度、需求分析要素等方面,分析现有嵌入式需求描述语言的表达能力.最后,总结现有嵌入式系统软件需求描述所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嵌入式软件智能合成任务,提出对嵌入式系统需求描述方法表达能力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需求描述 需求描述语言 需求分析 系统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I^(3)型卓越人才培养的嵌入式人工智能实验教学探索 被引量:4
18
作者 陆玲霞 于淼 彭勇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为满足“人工智能(AI)+X”背景下对交叉型、复合型、创新型(I3型)卓越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针对现有嵌入式人工智能(AI)实验教学中存在实验平台资源有限、教学体系不够完善以及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问题,深入探索嵌入式AI实验教学新模式。... 为满足“人工智能(AI)+X”背景下对交叉型、复合型、创新型(I3型)卓越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针对现有嵌入式人工智能(AI)实验教学中存在实验平台资源有限、教学体系不够完善以及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问题,深入探索嵌入式AI实验教学新模式。建设灵活性强、接口资源丰富的嵌入式AI创新实验平台,构建交叉性强、多层递阶的实验教学体系,充分融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实践创新案例。实践表明,所采取的改革举措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培养I^(3)型卓越人才提供有力支撑,也展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人工智能 实验教学改革 I^(3)型卓越人才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性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涛 苏建徽 杨向真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9-459,共11页
针对传统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存在静差和富含背景谐波的非理想电网电压下网侧电流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性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反Park变换(IPT)方法构造网侧电流正交分量,然后在dq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网侧电流控制环路,再... 针对传统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存在静差和富含背景谐波的非理想电网电压下网侧电流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性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反Park变换(IPT)方法构造网侧电流正交分量,然后在dq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网侧电流控制环路,再选用PI控制器实现电流无差跟踪。为了解决并网电流的谐波问题,引入多谐振控制器,抑制并网电流的低次谐波。在静止坐标系下推导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控制系统中PI控制器和多谐振控制器参数的简化设计方法,分析所提控制系统的鲁棒性;最后,针对6 kW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正交分量构造 多谐振控制器 参数设计 电容电流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价值审视与融合创新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刚 宗铁岩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3,共12页
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是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走向,但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过程中也会面临诸多困境,如促进教育公平与教育公平受到影响并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加剧人的单向度性并存,提升教育质量与淡化教育人文关怀并存,推动社会进步与教... 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是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走向,但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过程中也会面临诸多困境,如促进教育公平与教育公平受到影响并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加剧人的单向度性并存,提升教育质量与淡化教育人文关怀并存,推动社会进步与教育功利化持续放大并存。造成这些困境的主要原因为:智能化教育的程序公平无法得到有效监督,智能技术削弱了人的自主性,算法运行的固定化忽略了教育的人文性,教育评价过度强调工具理性导致教育功利化加剧。因此,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融合创新,以道德决策助推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公平正义,以价值理性引领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深层次发展,以提高算法透明度增强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可知性和可信性,以体制机制创新建构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规范体系和监管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化教育 技术嵌入 算法赋能 教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