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s of Green Tea Extract in Bakery Products
1
作者 Wen-Yun Shao Yue-Rong Liang Xin-Qiang Zheng 《茶叶》 2013年第4期427-434,共8页
Green tea extract(GTE) is a rich source of tea catechins with antioxidative,anticarcinogenic and antiarteriosclerotic activities and it has been applied in food such as bakery products to provide health benefits and e... Green tea extract(GTE) is a rich source of tea catechins with antioxidative,anticarcinogenic and antiarteriosclerotic activities and it has been applied in food such as bakery products to provide health benefits and extend the shelf life.This review outlines the stability of green tea catechins during baking process of bakery products supplemented with GTE and the effects of GTE on 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sensory properties,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illard reaction of bakery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提取物 产品应用 面包 烘焙产品 焙烤制品 抗动脉硬化 延长保质期 美拉德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idative Stability of Green Tea Extract-Enriched Rice Bran Oil During Storage
2
作者 Anggi Hayu Hapsari Sung-Hee Lee Jong-Bang Eun 《茶叶》 2013年第4期370-375,共6页
Adding green tea extract to rice bran oil was expected to improve its oxidative stability,so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oxidative stability of green tea extract-enriched rice bran oil(RBOG) during storage... Adding green tea extract to rice bran oil was expected to improve its oxidative stability,so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oxidative stability of green tea extract-enriched rice bran oil(RBOG) during storage at 60℃ for 15 days compared to rice bran oil(RBO),olive(OL),canola(CN),and grape-seed oil(GS).Acid values did not increase during storage,and the highest value was found for OL.The peroxide values of RBOG,RBO,CN,OL,and GS increased for up to 15 days.The highest average rate constant for the change in peroxide value was found for RBO(0.282).TBARS increased continually during storage of RBOG,RBO,CN,and OL;however,the value increased for up to 9 days and then decreased for GS.The highest average rate constant of change in TBARS was found for CN.Overall,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green tea extract improves oxidative stability of rice bran 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稳定性 绿茶提取物 米糠油 贮藏期间 过氧化值 速率常数 葡萄籽油 储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3
作者 葛增跃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3期165-168,172,共5页
茶多酚作为绿茶中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菌的效果,已被广泛应用在食品、日化产品和医药等领域。本文概述绿茶多酚提取工艺如溶剂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酶提取法等,以期为绿茶多酚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 茶多酚作为绿茶中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菌的效果,已被广泛应用在食品、日化产品和医药等领域。本文概述绿茶多酚提取工艺如溶剂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酶提取法等,以期为绿茶多酚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茶多酚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宝洪红茶、白茶和绿茶中的挥发性物质
4
作者 方海仙 赵玉欢 +2 位作者 李昕昀 刘兴勇 刘宏程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6期144-155,共12页
目的以云南唯一小叶种茶宝洪茶鲜叶为原料,比较分析采用不同加工工艺生产的宝洪红茶、白茶和绿茶挥发性物质。方法同时采用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和顶空萃取(headspace,HS)两种方法提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目的以云南唯一小叶种茶宝洪茶鲜叶为原料,比较分析采用不同加工工艺生产的宝洪红茶、白茶和绿茶挥发性物质。方法同时采用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和顶空萃取(headspace,HS)两种方法提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测定,分析比较不同宝洪茶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差异。结果从宝洪红茶、宝洪白茶、宝洪绿茶中分别提取鉴定挥发性物质65种、44种和49种,这些化合物包括醛类、醇类、酯类、酮类、酸类、酚类、碳氢化合物、杂氧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SDE法提取得到主要挥发性物质宝洪红茶为棕榈酸和香叶醇,宝洪白茶为棕榈酸和香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醇,宝洪绿茶为植醇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HS干法提取得到主要挥发性成分为咖啡因,相对含量宝洪红茶55.300%,宝洪白茶58.800%,宝洪绿茶84.350%,HS湿法提取主要挥发性物质宝洪红茶为己醛和甲酸芳樟醇,宝洪白茶为甲酸芳樟醇和己醛,宝红绿茶为甲酸芳樟醇和对氨基间甲酚。结论不同工艺生产的宝洪茶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差异显著,2种提取方法互补性大于重叠性,结合分析可获得不同宝洪茶更全面、更完整挥发性物质信息。该研究结果可为改进加工工艺提高宝洪茶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洪红茶 宝洪白茶 宝洪绿茶 挥发性物质 萃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绿碎茶多酚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尿病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倜培 李青 +5 位作者 包鸿慧 沈正兴 石娟 唐前勇 程一方 周睿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4,共8页
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绿碎茶多酚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及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以绿碎茶为试验材料,采用蒸干结合真空干燥与真空冷冻干燥2种干燥工艺对绿碎茶乙酸乙酯萃取相进行干燥处理,比较研究了2种提取物的色泽,DPP... 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绿碎茶多酚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及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以绿碎茶为试验材料,采用蒸干结合真空干燥与真空冷冻干燥2种干燥工艺对绿碎茶乙酸乙酯萃取相进行干燥处理,比较研究了2种提取物的色泽,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以及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能力和抗糖基化能力。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绿碎茶多酚提取物(BGTE-FD)较蒸干结合真空干燥绿碎茶多酚提取物(BGTE-SVD)颜色相对偏黄,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OH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其IC_(50)值分别为2.64、5.17、247.01、27.73 mg/L。同时,BGTE-FD具有较高的α-淀粉酶、乙酰胆碱酯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IC_(50)值分别为85.84、416.45、4.38 mg/L,且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显著强于阿卡波糖(IC_(50)值为929.59 mg/L)。此外,BGTE-FD和BGTE-SVD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抑制率分别高达65.28%和63.66%,略低于氨基胍(71.81%)。因此,真空冷冻干燥绿碎茶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及一定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能力,绿碎茶可作为降血糖和抗痴呆产品的潜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碎茶 多酚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抗糖尿病活性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绿茶中1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被引量:5
6
作者 郭春丽 余晓峰 +7 位作者 韩芳 贾学颖 雷雨甜 刘会佳 吴琼 林童 伊雄海 宋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61,共9页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磁性石墨烯(Fe_(3)O_(4)@G),并将其作为一种磁固相萃取剂用于绿茶中有机磷农药的萃取富集,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同时检测绿茶中1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本实验选择吸附剂用量为40 mg,萃...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磁性石墨烯(Fe_(3)O_(4)@G),并将其作为一种磁固相萃取剂用于绿茶中有机磷农药的萃取富集,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同时检测绿茶中1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本实验选择吸附剂用量为40 mg,萃取时间20 min,样品溶液pH为7,3.0 mL丙酮解吸,氯化钠用量为4 g。结果表明,在5~500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制备的Fe_(3)O_(4)@G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利用性。检出限(LOD)在5.0~6.0μg/kg,定量限(LOQ)在15.0~20.0μg/kg。当样品加标水平为20.0、40.0、200.0μg/kg时,回收率在61.2%~94.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2.6%~10.2%之间。本方法适用范围广,前处理易操控,有机溶剂用量少,经济,安全,材料可重复使用,该磁分散固相萃取技术在茶叶中农药的富集分离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固相萃取 绿茶 有机磷农药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茶末制备速溶绿茶提取工艺研究
7
作者 吴冲 李昕钰 +4 位作者 魏昕钰 常娜 尹旭超 祁蒙 纪昌中 《中国茶叶》 2024年第1期48-53,60,共7页
为提高碎茶末利用价值,优化速溶绿茶提取工艺,以安康绿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茶末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制备速溶绿茶,考察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茶水比对速溶绿茶品质及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速溶绿茶的最优提取工... 为提高碎茶末利用价值,优化速溶绿茶提取工艺,以安康绿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茶末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制备速溶绿茶,考察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茶水比对速溶绿茶品质及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速溶绿茶的最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时间20 min,提取温度30℃,茶水比1︰25为最佳提取条件。在此条件下,速溶绿茶得率为24.67%,茶多酚含量为13.78%、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30%、咖啡碱含量为3.32%、可溶性糖总量为9.04%。所制得的速溶绿茶干茶色泽嫩绿,汤色黄绿尚亮,滋味醇厚鲜爽,溶解性良好。经优化后的速溶绿茶超声波提取工艺设计合理、稳定可行且重复性高,所制速溶绿茶品质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茶末 速溶绿茶 超声波提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广西不同地区绿茶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8
作者 钟旭为 尹茹琪 江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0-184,共5页
为研究广西不同地区绿茶的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该试验以三种广西不同地区(桂北、桂中、桂南)绿茶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三种绿茶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根据... 为研究广西不同地区绿茶的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该试验以三种广西不同地区(桂北、桂中、桂南)绿茶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三种绿茶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根据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桂北地区绿茶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为1∶60(g∶mL)、微波功率为600 W;桂中地区绿茶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50%、料液比为1∶50(g∶mL)、微波功率为500 W;桂南地区绿茶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50%、料液比为1∶50(g∶mL)、微波功率为600 W。在此优化条件下,三种绿茶的总黄酮得率分别为(12.29±0.56)%、(12.51±0.39)%、(14.32±0.42)%。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绿茶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较强,对羟基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黄酮 提取 正交试验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提取物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和肠道免疫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焦修成 沈兆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1-24,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绿茶提取物(Extractof greentea,EGT)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和肠道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720羽健康的均重(37.29±0.14)g的雄雏肉鸡参照全随机原则分为4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肉鸡。本试验共计42 d,分为1~21 d和2... 文章旨在探究绿茶提取物(Extractof greentea,EGT)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和肠道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720羽健康的均重(37.29±0.14)g的雄雏肉鸡参照全随机原则分为4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肉鸡。本试验共计42 d,分为1~21 d和22~42 d两阶段,试验日粮分别向两阶段日粮中添加0、120、240和480 mg/kg的EGT。结果表明:1~21 d,与对照组相比,240 mg/kg的EGT组肉鸡末重显著提高4.65%(P<0.05);料肉比显著降低6.04%(P<0.05);21~42 d,240 mg/kg的EGT组肉鸡初重显著提高4.65%(P<0.05),末重显著提高5.22%(P<0.05),料肉比显著降低4.81%(P<0.05);1~42 d,240 mg/kg的EGT组肉鸡料肉比显著降低5.09%(P<0.05),此外,EGT对全期肉鸡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40 mg/kgEGT组肉鸡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提高(P<0.05);240和480 mg/kg的EGT组肉鸡血清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120~480 mg/kg的EGT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120~480 mg/kg的EGT组TNF-α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240~480 mg/kg的EGT组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回肠:240~480 mg/kg的EGT组TNF-α和IL-1β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总之,EGT可通过增强肉鸡免疫力促进其生长发育,以240 mg/kg的添加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提取物 肉鸡 生长性能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对不同等级双井绿茶香气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志强 陈罗君 +5 位作者 饶雨 徐璐 饶军 雷志勇 张丽 高银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3-281,共9页
为探究不同等级双井绿茶香气物质组成特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修水县双井银毫、双井绿茶特级、双井绿茶一... 为探究不同等级双井绿茶香气物质组成特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修水县双井银毫、双井绿茶特级、双井绿茶一级和双井绿茶二级四个不同等级的双井绿茶的香气物质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从四个不同等级的双井绿茶中共鉴定出70种香气物质,主要包括醇类、烯烃类、烷烃类、酯类等化合物。不同等级的双井绿茶中香气物质组成及相对含量均有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可以有效区分不同等级的双井绿茶。不同等级双井绿茶香气差异主要由反式-β-金合欢烯、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茉莉酮、苯乙醇等14种关键化合物差异引起。在不同等级双井绿茶中关键香气物质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随着芽叶开展,α-椰油烯、石竹烯及己酸乙酯含量降低,而顺式-3-己烯醇、香叶醇及水杨酸甲酯含量呈增加趋势,芳樟醇、茉莉酮、反式-橙花叔醇含量从低到高,随后含量又迅速下降。本文研究了不同等级双井绿茶中香气物质的组成特征及关键香气物质的分布规律,为今后双井绿茶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井绿茶 不同等级 香气物质 顶空固态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浸提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肖文军 龚志华 +1 位作者 杨伟丽 唐和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93-295,共3页
以成品绿茶为研究对象,从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茶叶级别和用水量4 个因子出发,对浸提过程中茶汤有效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等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茶茶多酚和氨基酸的浸出量主要取决于不同级别原... 以成品绿茶为研究对象,从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茶叶级别和用水量4 个因子出发,对浸提过程中茶汤有效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等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茶茶多酚和氨基酸的浸出量主要取决于不同级别原料本身的含量,它们的浸出动态明显受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的影响,浸出量随浸提温度的升高、浸提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用水量对浸出量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浸提 氨基酸 茶多酚 水浸出物 咖啡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茶多酚的双频超声浸取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曹雁平 李建宇 +1 位作者 朱桂清 刘佐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9-144,共6页
利用DPS系统建立均匀设计试验方案,对单频超声、双频组合超声和双频复合超声浸取绿茶茶多酚的浓度、浸取率、浸取速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处理试验数据,并建立浸取数学模型和确定最佳浸取条件。研究发现双频复合超声浸取绿... 利用DPS系统建立均匀设计试验方案,对单频超声、双频组合超声和双频复合超声浸取绿茶茶多酚的浓度、浸取率、浸取速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处理试验数据,并建立浸取数学模型和确定最佳浸取条件。研究发现双频复合超声浸取绿茶茶多酚,在茶多酚的浓度、浸取率和浸取速率三个方面都比单频超声浸取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茶多酚 浸取 双频超声 均匀设计 数学模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档绿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及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95
13
作者 李布青 张慧玲 +2 位作者 舒庆龄 张部昌 葛盛芳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67-72,共6页
从中低档绿茶中提取茶多糖,分离提取和精制纯化的方法对其含量及生理活性有一定影响。理化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茶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一种酸性糖蛋白,以丙酮为溶剂沉淀分离得到的茶多糖生理活性最高,降血糖作... 从中低档绿茶中提取茶多糖,分离提取和精制纯化的方法对其含量及生理活性有一定影响。理化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茶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一种酸性糖蛋白,以丙酮为溶剂沉淀分离得到的茶多糖生理活性最高,降血糖作用最佳,而且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茶多糖对正常和实验性高血糖模型小白鼠的血糖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茶多糖在降低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血糖浓度的同时,使肝糖原大量增加,表明茶多糖在对糖代谢方面具有与胰岛素相类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多糖 提取 生理活性 降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和红茶提取物抑制中波紫外线诱导HaCaT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的比较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蕊 刘仲华 +3 位作者 黄建安 林勇 陈金华 钟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7-381,共5页
为比较绿茶、红茶提取物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光损伤的抑制作用,用不同浓度的绿茶、红茶提取物对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预处理6 h,以60 mJ/cm2的剂量照射细胞,比较细胞生存率和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 为比较绿茶、红茶提取物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光损伤的抑制作用,用不同浓度的绿茶、红茶提取物对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预处理6 h,以60 mJ/cm2的剂量照射细胞,比较细胞生存率和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用荧光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变化,并对绿茶、红茶的茶多酚及儿茶素类物质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UVB辐射模型组的HaCaT细胞活性下降了21.61%,细胞损伤严重;与UVB辐射模型组相比,绿茶、红茶提取物可提高UVB辐射后HaCaT细胞的存活率,提高SOD、GSH–Px活性(P<0.01),降低LDH活性、MDA含量和细胞内氧自由基含量(P<0.01),降低由UVB辐射导致的细胞凋亡率(P<0.01),使细胞凋亡率分别降低了6.94%和3.68%;绿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明显高于红茶,绿茶提取物的抑制效果优于红茶提取物。综合分析以上结果,认为绿茶、红茶提取物可以减少由UVB辐射导致的HaCaT细胞损伤和凋亡,具有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增强和氧自由基的加速清除有关,且绿茶提取物的作用效果比红茶提取物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提取物 红茶提取物 中波紫外线 HACAT细胞 氧化损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型逆流色谱分离绿茶提取物中儿茶素单体(英文)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莹 施兆鹏 +1 位作者 聂洪勇 黄志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8-411,417,共5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儿茶素的作用机理 ,对自制的制备型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绿茶提取物中多种儿茶素单体的技术进行了研究 .采用两组溶剂系统 ,一组是石油醚 -乙酸乙酯 -水 ( 0 .2∶ 1∶ 2 ) ;另一组是正丁醇 -乙酸乙酯 -水 ( 0 .2∶ 1∶ 2 )系... 为了进一步研究儿茶素的作用机理 ,对自制的制备型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绿茶提取物中多种儿茶素单体的技术进行了研究 .采用两组溶剂系统 ,一组是石油醚 -乙酸乙酯 -水 ( 0 .2∶ 1∶ 2 ) ;另一组是正丁醇 -乙酸乙酯 -水 ( 0 .2∶ 1∶ 2 )系统 .每次实验进样量为 4 g绿茶提取物 .用前一组溶剂系统 ,表儿茶素 ( 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 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 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 ECG)得到了很好的分离 ,每一种单体的纯度达到了 98% ,其中 ECGC达到 99% ;用后一组溶剂系统 ,表没食子儿茶素 ( EGC)、儿茶素 (± C)得到了分离 ,纯度达到 92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流色谱仪 绿茶提取物 儿茶素 咖啡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温度对金萱绿茶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孙世利 赖兆祥 +5 位作者 庞式 曾琼 赵超艺 凌彩金 潘顺顺 苗爱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3-125,共3页
检测了金萱绿茶常规成分的含量,在茶水比1∶20、浸提时间1.5 h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提取温度(50、60、70、80、90、100℃)对绿茶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茶多糖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效果,对亚铁离子具... 检测了金萱绿茶常规成分的含量,在茶水比1∶20、浸提时间1.5 h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提取温度(50、60、70、80、90、100℃)对绿茶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茶多糖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效果,对亚铁离子具有较强的络合能力;不同提取温度和不同浓度的绿茶多糖具有不同的抗氧化活性。综合多糖提取率和多糖活性两方面考虑,建议绿茶多糖水提温度设60~70℃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多糖 提取 抗氧化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提取物对冷却羊肉保鲜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乔金玲 胡永金 +1 位作者 曹振辉 葛长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89-292,共4页
为延长冷却羊肉的货架期,以云南圭山山羊肉为试验肉样,探讨不同浓度的绿茶提取物对冷却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物浓度为2%、4%、6%的保鲜液均能有效抑制肠道菌群、假单胞菌和菌落总数的增长及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硫代巴比妥酸... 为延长冷却羊肉的货架期,以云南圭山山羊肉为试验肉样,探讨不同浓度的绿茶提取物对冷却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物浓度为2%、4%、6%的保鲜液均能有效抑制肠道菌群、假单胞菌和菌落总数的增长及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的累积。2%和4%保鲜液处理的样品其色泽和感官评定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适当浓度的绿茶提取物可作为保鲜剂用于肉制品的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肉 绿茶提取物 抑菌效应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提取液沉淀形成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戴前颖 夏涛 +1 位作者 朱博 高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共6页
以绿茶为试验材料,从茶汤体系的物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两方面探讨了茶汤沉淀形成的机理。通过对沉淀形成过程中沉淀颗粒形态变化、电解质和氢键裂解剂的作用、红外光谱变化等内容的研究,来判断茶汤形成沉淀前后的性质改变,初步判定经低温... 以绿茶为试验材料,从茶汤体系的物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两方面探讨了茶汤沉淀形成的机理。通过对沉淀形成过程中沉淀颗粒形态变化、电解质和氢键裂解剂的作用、红外光谱变化等内容的研究,来判断茶汤形成沉淀前后的性质改变,初步判定经低温贮存后的茶汤体系介于胶体分散系和粗分散系;茶汤颗粒间的氢键、静电作用是影响茶汤沉淀形成的因素,共价键不是沉淀形成的主要因素。通过计算茶汤中各主要成分进入上清相和沉淀相的分配系数,来判断该成分进入上清相和沉淀相的趋势,结果表明:茶多酚是构成茶汤沉淀物的主体物质,其次是果胶、咖啡碱,而在沉淀相中分配系数较大的成分依次是叶绿素、没食子酸、果胶、蛋白质、花青素、咖啡碱、可可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提取液 沉淀 机理 分配系数 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无热浸提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龚志华 李丽 +3 位作者 陈大海 童奇 邓克尼 肖文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8-560,579,共4页
以绿茶为原料,以传统工业化应用的茶叶浸提方法作对照,在获取绿茶无热浸提对茶叶品质成分的浸出得率可以达到传统水提浸出得率的基础上,通过茶水比与浸提时间的正交试验,从茶叶品质成分浸出得率、产品冷溶性方面,优化筛选了绿茶无热浸... 以绿茶为原料,以传统工业化应用的茶叶浸提方法作对照,在获取绿茶无热浸提对茶叶品质成分的浸出得率可以达到传统水提浸出得率的基础上,通过茶水比与浸提时间的正交试验,从茶叶品质成分浸出得率、产品冷溶性方面,优化筛选了绿茶无热浸提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增大茶水比、延长浸提时间,绿茶无热浸提的品质成分得率完全可以达到传统浸提的效果.采用茶水比1∶90、1次浸提2.0h是绿茶无热浸提的最优技术参数,水浸出物、氨酸酸、茶多酚、儿茶素、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咖啡碱的浸出量分别为传统浸提的1.03倍、1.26倍、1.05倍、1.06倍、1.09倍、1.04倍,同时,茶无热浸提液的感官品质及其加工品冷溶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深加工 绿茶 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活性提取物对有氧性运动疲劳恢复的作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屈萍 屈胜国 郑俊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8-52,共5页
分析绿茶活性提取物对优秀赛艇和足球运动员有氧性运动疲劳后血清尿素(BU)含量、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表明绿茶活性提取物对骨骼肌损伤有抑制和修... 分析绿茶活性提取物对优秀赛艇和足球运动员有氧性运动疲劳后血清尿素(BU)含量、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表明绿茶活性提取物对骨骼肌损伤有抑制和修复作用,同时有效减少运动所造成的机体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的分解,以及通过直接清除氧自由基及其代谢产物、增强运动员机体抗氧化酶活力等机制,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过量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作用,加速对剧烈有氧运动产生的自由基的清除,从而促进机体运动性疲劳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运动性疲劳 恢复 绿茶活性提取物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