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鲜水河断裂带地区重力场动态变化及其与5级以上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铁明 徐云马 +1 位作者 杨永林 冯胜涛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62-1379,共18页
文中系统整理并计算了1988年以来鲜水河断裂带地区流动重力复测资料,参照以往震例研究总结提出的重力场变化异常指标,分析了区域重力场时-空动态变化及其与测区内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区域重力场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 文中系统整理并计算了1988年以来鲜水河断裂带地区流动重力复测资料,参照以往震例研究总结提出的重力场变化异常指标,分析了区域重力场时-空动态变化及其与测区内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区域重力场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机理,讨论了近期区域重力场动态变化的强震危险含义。结果表明:1)流动重力测量具备了检测地壳运动与5级以上地震事件的能力; 2) 1988年以来测区发生的13次5级以上地震中的8个地震与年际重力场变化有较为确定的对应关系,可依据年际重力场变化确定前兆异常,其中3个6级以上地震在异常图像发展3~4a后发生,4个发生在无资料区的地震事件不能确定前兆异常; 3)测区重力场的1个明显特征是2004年以前区域重力场时空动态变化图像呈整体的南北贯通,且年度间为正、负值交替变化,其间所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不沿鲜水河断裂带分布。重力场变化值反映2004年以前存在2个相似的地壳物质移动波,对应了研究区地震时空分布由强到弱的过程。2010年以后的图像变化为年度内的局部正、负值区域同时存在,无年度间的正负交替变化现象,其间5级以上地震基本发生在断裂带上。1988年以来测区重力场动态变化与地震分布符合印度板块NE向运动强、弱分期的动力学模式,可据此优化重力异常指标。根据文中的分析总结和近期重力场变化趋势,提出磨西断裂北段区域具有中-长期强震危险性的初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地区 重力场变化 重力异常指标 动力学模式 中-长期地震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同-阳高地震水位异常的模糊识别与预报 被引量:5
2
作者 董守玉 万迪 秦清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9-67,共9页
采用模糊数学从属函数和异常系列方法,以大同-阳高地震为例,对强震发生的时间与地点预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模糊数学从属函数方法是提取水位异常的较好方法。强震发生前在一定区域内,水位群体异常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显示出增长和加... 采用模糊数学从属函数和异常系列方法,以大同-阳高地震为例,对强震发生的时间与地点预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模糊数学从属函数方法是提取水位异常的较好方法。强震发生前在一定区域内,水位群体异常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显示出增长和加速变化图象,这种图象可作为预报强震发生时间的标志。水位变化值异常的集中分布区与水位异常井位置在空间呈两组条带展布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异常 模糊识别 地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强震前重复流动重力异常的模糊识别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晶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6年第4期66-70,共5页
应用模糊识别方法对重复流动重力北京测网和张家口测线自1987年以来的观测结果进行异常模糊识别,分析了测网附近的中强地震前后从属函数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几次中强地震前,从属函数均有较明显的异常。
关键词 重力异常 模糊识别 中震 地震 强震 地震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流动重力异常模糊识别函数与中弱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勇军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8年第1期82-87,共6页
用模糊识别方法研究了长江三峡流动重力网区1985~1995年10期高精度重力测量资料。结果表明:绝大多数高异常从属函数与本区几个中弱地震有较好的相关性,发震时间多为计算时所用的最后一期测量之后的一年期间。
关键词 重力异常 模糊识别 相关分析 中弱地震 地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介质中断层位错引起的重力异常及其数值模拟
5
作者 阮爱国 周民都 +1 位作者 钱家栋 任沙甫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23-31,共9页
修正了文献[1]给出的两个公式和计算机程序中的个别错误,并根据文献[1]利用层状介质中的位错理论及其与相应重力变化的关系[2,5],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矩形位错面在不同尺度、倾向、埋深和位错的情况下有不同取向、量值... 修正了文献[1]给出的两个公式和计算机程序中的个别错误,并根据文献[1]利用层状介质中的位错理论及其与相应重力变化的关系[2,5],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矩形位错面在不同尺度、倾向、埋深和位错的情况下有不同取向、量值的重力异常变化。此外,还对唐山地震、共和地震的重力资料作了几个测点的计算以探索地震物理前兆场空间和强度分布的复杂性。结果表明,断层错动引起的重力变化在空间、强度上的分布是十分复杂的。它是位错地表形变和地下层界面形变效应共同作用的产物,既可以是正异常,也可以是负异常。位错源的几何条件、埋深条件、位错方向和量值等对重力的空间、强度分布和范围有较强的影响。这就说明对于地震与重力异常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要考虑一次地震特定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数值模拟 断层位移 地震前兆 层状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