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ducing process of sinter in COREX shaft furnace and influence of sinter proportion on reduction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burden 被引量:1
1
作者 SHI Ben-jing ZHU De-qing +2 位作者 PAN Jian HU Bing WANG Zhao-ca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3期690-698,共9页
In order to reduce the materials cost of COREX ironmaking process,sinter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composite burden in China.This work explored the reducing process of sinter in COREX shaft furnace to clarify its r... In order to reduce the materials cost of COREX ironmaking process,sinter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composite burden in China.This work explored the reducing process of sinter in COREX shaft furnace to clarify its reduction properties change and then the effect of sinter proportion on metallurgical performance of composite burden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ducing process of sinter in COREX shaft furnace was basically same with that in blast furnace but sinter seems like breaking faster.Under reducing condition simulated COREX shaft furnace,sinter possessed the worst reduction degradation index(RDI)and undifferentiated reduction index(RI)compared with pellet and iron ore lumps.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mineralogy changes indicated that sinter presents integral cracking while pellet and lump ore present surface cracking,and no simple congruent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cracks of the burden and its ultimate reduction degradation performance.The existence of partial metallurgical performance superposition between composite and single ferrous burden was confirmed.RDI_(+6.3)≥70%and RDI_(+3.15)≥80%were speculated as essenti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osite burden containing sinter in COREX shaft furn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TER COREX shaft furnace reducing process composite burden reduction degradation index(RDI) metallurgical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减负:研究综述与理论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鲍静 蔡霞 张帆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105,共17页
减负增效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国内学者围绕基层负担的表现形式、生成逻辑和解决策略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缺少统一的概念体系和研究框架,现有议题相对分散,且无法形成既可靠又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对减负效... 减负增效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国内学者围绕基层负担的表现形式、生成逻辑和解决策略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缺少统一的概念体系和研究框架,现有议题相对分散,且无法形成既可靠又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对减负效果进行评估。由此,通过系统性文献综述,对2015年以来国内基层减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揭示了该领域亟待深入探索的研究空白与不足。同时,通过对负担本质的辨析以及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本文从“建构-现实”和“个体-群体”两个维度探索构建了深度解析基层负担的概念框架,并基于该框架展望了基层减负研究在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和测量评估等方面可拓展的思路及方向。总之,基层不只是一个行政层级的概念,更是一个国家、市场与社会相交互的场域的概念。基层负担所折射出的问题与科层制及压力型体制相关,与中央地方关系模式相关,也与国家社会关系模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减负 基层负担 研究综述 理论展望 行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改革进路与机制创新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志峰 张明龙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2,共11页
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党的领导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保证。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有效破解基层治理核心作用发挥难、思想共识凝聚难、资源统筹整合难、民生需求满足难、治理效能提升难等问题的改革方略... 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党的领导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保证。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有效破解基层治理核心作用发挥难、思想共识凝聚难、资源统筹整合难、民生需求满足难、治理效能提升难等问题的改革方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必须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系,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完善事权清晰、责能相适的事项清单,创新科学精准、务实管用的工作方法,促进国家意志和社会意愿的有效沟通、有为行动和有序运行,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夯实国家稳定基石、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 改革方略 减负赋能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能缓解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吗?——基于我国东中西部7省11139名学生的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付卫东 胡依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74,共13页
开展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是实现“双减”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顺民意、暖人心”的重要民生工程。基于全国东中西部7省64所中小学校11139名学生的调查,探讨了课后服务质量及其对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课后服务质量越... 开展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是实现“双减”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顺民意、暖人心”的重要民生工程。基于全国东中西部7省64所中小学校11139名学生的调查,探讨了课后服务质量及其对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课后服务质量越高,对于中小学生减负的效果越好;第二,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对于缓解城市学生学业负担更有效,对小学与初中学生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第三,心理弹性、作业压力在课后服务质量与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之间起中介作用,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能够显著提升中小学生的心理弹性、缓解其作业压力,共同推动学业负担的降低。因此,应构建中小学校课后服务质量评价标准,开展第三方综合督导评估;建立多元协同课后服务资源保障机制,打造课后服务经费“补给站”;健全课后服务管理与质量监督平台,确保课后服务发挥减负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课后服务质量 学业负担 心理弹性 作业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负担对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影响的机理分析与破解路径
5
作者 丁辉侠 钱花花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63,共11页
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关系基层群众切身利益和党的执政根基。在数字化背景下,技术异化、制度增压和行为退化导致数字负担产生、加重并固化。数字负担对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影响,本质上是技术逻辑、制度压力与个体能动性在基层治理场域协同演... 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关系基层群众切身利益和党的执政根基。在数字化背景下,技术异化、制度增压和行为退化导致数字负担产生、加重并固化。数字负担对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影响,本质上是技术逻辑、制度压力与个体能动性在基层治理场域协同演化的结果,通过资源挤占、风险强化、技能挤压和价值冲击四重机制交织叠加,影响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条件、意愿、能力和价值认同,削弱其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应对数字负担对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挑战,需从技术优化、制度调整、能力提升和价值重塑四个维度协同发力,推动数字技术回归工具本位、制度发挥导向作用、能力适应技术发展、价值认同重塑,系统性为基层减负赋能,激发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负担 基层干部 担当作为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整合与流程可视:数字技术赋能基层减负的实践探索与内在机理——基于重庆市G镇“141”基层智治体系的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元贺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8,共14页
近年来,基层负担过重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尽管数字技术被认为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其应用效果呈现出复杂性:一方面,数字技术在某些场景中实现了减负增效;另一方面,在部分地区也出现了“数字负担”的新困境。因此,通过典型案例分析... 近年来,基层负担过重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尽管数字技术被认为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其应用效果呈现出复杂性:一方面,数字技术在某些场景中实现了减负增效;另一方面,在部分地区也出现了“数字负担”的新困境。因此,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来揭示数字技术赋能基层减负的内在机理,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数字技术影响基层负担的理论认知,还能为持续推进基层减负提供智力支持。重庆市G镇“141”基层智治体系在职责体系调整的基础上实现数字赋能减负,可作为观察“数字减负”的典型案例。借助由界面治理理论而提炼的界面与流程交互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G镇通过重构县域治理结构、整合镇街治理界面、推进治理事项平台化流转、上线运行“一表通”等举措,一定程度上松动了“职责同构”,促使治理事项权责匹配,深化减负增效实践。进一步研究表明,界面整合与流程可视的交互构成了数字技术赋能基层减负的内在机理:界面整合通过重构镇街、区县及部门的权责关系,为流程再造奠定了基础;流程可视则通过促进纵横治理界面的有序连接,推动了治理事项的高效流转与处置。数字技术赋能基层减负内在机理的揭示不仅将流程再造带回了界面治理理论,也突出了界面重塑对内部结构的反作用,完善了数字技术应用与组织结构调适之间的解释路径。相应的政策启示是,深化“数字减负”应遵循数字技术所蕴含的共享、整合逻辑,以一体化数字技术应用为依托,协同推进治理界面的深度整合与流程的可视化管理,适时松动“职责同构”式的组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赋能 基层减负 数字减负 “141”基层智治体系 界面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学游”思想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可峰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102,共12页
人工智能为实现生命自在与精神自由提供了空前机遇,但是也带来了就业替代焦虑,以及人工智能教育中如何体现人的生命与实践,避免智能机器代替人的具身认知、情感体验与精神活动等问题。庄子“学游”思想旨在培养达于生命自在和精神自由... 人工智能为实现生命自在与精神自由提供了空前机遇,但是也带来了就业替代焦虑,以及人工智能教育中如何体现人的生命与实践,避免智能机器代替人的具身认知、情感体验与精神活动等问题。庄子“学游”思想旨在培养达于生命自在和精神自由的身心能力,体现了庄子教育思想的生命自觉和审美化追求。“逍遥”二字本意为“消摇”,体现了“物我一体”的主体意识和“道枢环中”的知识建构观。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应借鉴庄子“形神俱游”的教育目的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自由发展,引导学生形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人机偕游的共生能力,以及以具身实践参与社会共识数字化建构的创新能力。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应尽量渗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避免过度渲染人工智能技术的工作替代危机,或以培养人工智能素养的名义不断增加学生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教育思想 人工智能教育 教育减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税负、生产网络与宏观经济
8
作者 陈秀茂 潘士远 任晓猛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9,155,共17页
本文构建了一个资本价格外生的生产网络模型,量化评估行业税负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生产网络中,行业税负变化不仅能够直接影响行业自身发展,也能够影响下游行业生产,还能够影响整体经济对中间产品和资本的需求。实证结果显示,2007—... 本文构建了一个资本价格外生的生产网络模型,量化评估行业税负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生产网络中,行业税负变化不仅能够直接影响行业自身发展,也能够影响下游行业生产,还能够影响整体经济对中间产品和资本的需求。实证结果显示,2007—2020年中国行业税负变化有效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与资本总量,进而增加了总消费和总产值。本文进一步比较了对不同行业进行减税的财政成本和经济成效,发现对第二产业进行减税能以最低的财政成本获得最显著的经济成效,主要原因是对第二产业进行减税更能带动下游行业和中间产品行业生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以制造业为重点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网络 行业税负 结构性减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生课业负担治理:逻辑框架、运行机制与实践方略 被引量:2
9
作者 武丽莎 王晓宇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68,共7页
“双减”政策是小学生课业负担治理的重要抓手。研究认为,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生课业负担治理的逻辑框架涵盖了政策价值、教学行为和学业质量三个维度;其运行机制包括构建“政策价值—教学行为”长效引领的导向机制,推进“教学行为... “双减”政策是小学生课业负担治理的重要抓手。研究认为,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生课业负担治理的逻辑框架涵盖了政策价值、教学行为和学业质量三个维度;其运行机制包括构建“政策价值—教学行为”长效引领的导向机制,推进“教学行为—学业质量”共生协调的保障机制,规范“政策价值—学业质量”双向联动的监测机制。课业负担治理的实践方略有道器相辅,以政策认知明晰负担治理技术;融合共享,以治理技术构建优质教育资源;跨界协同,以教育资源推进治理合作效能;精准增减,以合作效能保障学生学业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小学生课业负担 逻辑框架 运行机制 实践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含锌粉尘内配碳球团制备工艺
10
作者 李航宇 王定政 +2 位作者 朱德庆 杨金林 马少健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1,共9页
为提高钢厂含锌粉尘的成球性能,制备出高强度含锌粉尘内配碳球团,本文开发了含锌粉尘预润湿—造球工艺。针对该工艺开展含锌粉尘内配碳球团制备工艺参数优化试验,探究润湿过程中粉尘的温度变化以及润湿对粉尘的化学成分、接触角等物理... 为提高钢厂含锌粉尘的成球性能,制备出高强度含锌粉尘内配碳球团,本文开发了含锌粉尘预润湿—造球工艺。针对该工艺开展含锌粉尘内配碳球团制备工艺参数优化试验,探究润湿过程中粉尘的温度变化以及润湿对粉尘的化学成分、接触角等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并考察润湿条件、造球水分、造球时间、黏结剂用量对生球和干球抗压强度、爆裂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参数下,制备出的生球落下强度达19.1次/(0.5 m),抗压强度可达78 N/P,爆裂温度为518℃,干球的落下强度达19.6次/(1 m),抗压强度为155 N/P。随后在还原温度为1 200℃、还原时间为50 min的条件下对该含锌粉尘内配碳干球进行直接还原,最终可制备出铁品位为73.6%、铁金属化率为90.7%、抗压强度为1 164 N/P、残锌质量分数仅为0.07%的还原球团,该含锌粉尘金属化球团可直接作为高炉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锌粉尘 内配碳球团 球团性能 参数优化 直接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XGBoost和PSO的高炉布料矩阵优化研究
11
作者 董壮壮 王月明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20-128,共9页
优化布料矩阵是实现高炉节能降碳的关键环节,然而现有研究对布料矩阵与燃料消耗参数的映射关系尚未充分揭示。为此,提出一种基于K-Means聚类、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和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高炉布料矩阵优化方法。首先,在高炉布料矩阵... 优化布料矩阵是实现高炉节能降碳的关键环节,然而现有研究对布料矩阵与燃料消耗参数的映射关系尚未充分揭示。为此,提出一种基于K-Means聚类、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和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高炉布料矩阵优化方法。首先,在高炉布料矩阵聚类方面对比分析K-Means和模糊C均值两个聚类算法,选择聚类效果较好的K-Means模型对高炉炉况进行聚类分析;然后,结合K-Means聚类结果和特征选取,提取布料矩阵关键特征参数,并建立XGBoost、径向基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模型来预测高炉燃料比,选择对燃料比预测最准确的XGBoost模型作为预测模型;最后,在XGBoost模型基础上,分别采用PSO和遗传算法进行燃料比最小值寻优并对比,选择优化效果较好的PSO进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炉矿石熔化条件,降低燃料比,促进高炉节能降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布料矩阵 K-MEANS XGBoost 粒子群算法 节能降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基层减负的机理与路径探析
12
作者 钟伟军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2,共8页
治理民主强调把民主机制更加充分地融入具体治理过程中,通过民主达成善治,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减负逻辑。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民主模式,本身包含着深刻而系统的基层治理减负机理,表现为以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实现精准需求映射... 治理民主强调把民主机制更加充分地融入具体治理过程中,通过民主达成善治,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减负逻辑。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民主模式,本身包含着深刻而系统的基层治理减负机理,表现为以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实现精准需求映射下的源头性减负,以民主协商和民主沟通实现多元沟通协同下的过程性减负,以及以民主监督和有效问责实现权责匹配下的结果性减负。目前由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依然不够完善,民主理念淡薄、民主机制离散、民主制度悬浮等问题依然存在,使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减负整体效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未来基层负担问题的系统性和根本性化解,需要在基层全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强化民主理念,推进民主机制的一体化整合和面向基层具体实践的可操作性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基层减负 基层负担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教育减负治理的实现路径
13
作者 汪大海 莫雪杨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77,共15页
随着治理实践的深入推进,数字技术正逐步融入教育减负治理体系中,成了提升其治理效能的重要驱动力。基于教育部评选的“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借助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构建多维度分析框架,综合运用必要条件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 随着治理实践的深入推进,数字技术正逐步融入教育减负治理体系中,成了提升其治理效能的重要驱动力。基于教育部评选的“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借助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构建多维度分析框架,综合运用必要条件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组态视角揭示数字技术赋能教育减负治理的多样化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驱动治理效能的提升依赖于多元要素间的协同耦合,形成了四条有效路径:均衡发展型、基础支撑型、多元聚力型和技术—组织双驱型。基于此,提出优化策略建议:一是应强化要素间协同互动,搭建系统化治理体系;二是应夯实数字基础设施与数据治理能力,提升基层治理起点;三是应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潜能,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四是应强化战略引领与创新驱动,推动教育治理的深层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教育减负 数字治理 双减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与企业税负粘性——来自国税和地税合并的经验证据
14
作者 杨永聪 李齐笑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102,共10页
基于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国税和地税合并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国税和地税合并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税负粘性,这一影响主要是通过降低政府税收征管力度和增强企业债务税盾的“减负效应”,... 基于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国税和地税合并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国税和地税合并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税负粘性,这一影响主要是通过降低政府税收征管力度和增强企业债务税盾的“减负效应”,以及抑制政企征纳合谋和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治理效应”而实现的。同时,上述效应在民营企业组别以及融资约束程度较低的企业组别中尤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国税和地税合并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有效税率,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绩效;另一方面,短期内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鉴于此,可以通过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财税关系、建立税务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等方式,为提升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赋能效应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税和地税合并 税负粘性 减负效应 治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建构视角下基层负担过重的结构性困境:理论与个案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长东 夏江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2,共12页
基层政府负担过重问题近年来引发了政策界和学界的高度关注,现有文献从科层体制、形式主义、基层治理能力等方面展开研究。我们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基层政府负担问题置于历史变迁背景之下,从国家权力下沉及其背后的国家建构策略的变迁... 基层政府负担过重问题近年来引发了政策界和学界的高度关注,现有文献从科层体制、形式主义、基层治理能力等方面展开研究。我们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基层政府负担问题置于历史变迁背景之下,从国家权力下沉及其背后的国家建构策略的变迁视角出发,重新反思这一问题。通过对L镇机构改革及其实际效果的深度个案分析,本文发现这一旨在强化乡镇政府能力、减轻其负担的改革却未能有效强化乡镇政府能力反而加重了其负担。究其原因,在于机构改革本身存在放责多于放权、乡镇无力承接放权以及运动式治理削弱专业化治理,以及村两委自治能力不足等。本文结合制度漂移理论进一步分析了其背后机理,并探讨了其对国家建构微观策略的理论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政府负担 国家建构 制度漂移 机构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减负政策的实施效果与实践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晓玲 梅涵 +1 位作者 唐诗玲雅 阮靓靓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0-251,共12页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调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减负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为优化作业管理提供研究基础。基于构建的四层级作业负担模型,以重庆市小学和初中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和家...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调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减负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为优化作业管理提供研究基础。基于构建的四层级作业负担模型,以重庆市小学和初中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为调研对象展开实证研究后发现,“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生课外作业量得到全面压减,作业难度适配学生现有能力,教师的作业设计、教学设计能力有所提升,学生的作业情绪反馈正向,减负效果显著。但与此同时,依然存在教师作业设计难度陡增、传统作业观念影响依旧、学生作业闲暇期自主管理缺乏、家长作业管理缺失、家校社各方对作业减负存在认识冲突等问题。深入推进学生作业减负,可从优化作业设计、更新作业观念、强化作业管理、统筹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升作业负担治理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双减”政策 作业负担 作业设计 作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吹富氢燃料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日君 陈衍彪 +1 位作者 段国建 冯燕波 《炼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4,共6页
喷吹富氢燃料是高炉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践行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探讨了高炉喷吹富氢燃料的气体来源及其对冶炼关键参数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富氢燃料对含铁炉料还原行为的影响。认为:①受限于当前的制氢技术和成本,更多的是将焦炉煤气和... 喷吹富氢燃料是高炉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践行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探讨了高炉喷吹富氢燃料的气体来源及其对冶炼关键参数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富氢燃料对含铁炉料还原行为的影响。认为:①受限于当前的制氢技术和成本,更多的是将焦炉煤气和天然气等氢含量较高的燃料喷入高炉;②高炉喷吹富氢燃料打破了炉内热平衡,改变炉料的冶炼进程;③现阶段富氢燃料喷吹过程中,氢气在还原剂中的占比仍旧较低,需通过调整高炉相关操作制度,以适应高氢碳置换比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富氢燃料 冶炼参数 还原行为 含铁炉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AM教育助力“双减”政策落地的现实困境与可为路径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乃庆 沈光辉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0,共8页
STEAM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也是助力“双减”政策落地的重要抓手。STEAM教育具有情境性、实践性、项目式、过程性、跨学科性等特征,为“双减”政策的落地提供了可能。STEAM教育助力“双减”政策落地面临课后服务质量无法保... STEAM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也是助力“双减”政策落地的重要抓手。STEAM教育具有情境性、实践性、项目式、过程性、跨学科性等特征,为“双减”政策的落地提供了可能。STEAM教育助力“双减”政策落地面临课后服务质量无法保障,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效果不佳,STEAM教师胜任力不足,STEAM教育存在区域、城乡、校际差异等困境。STEAM教育助力我国“双减”政策落地可从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拓展课后服务内容;以项目式学习为抓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注重STEAM教师培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注重特色发展,以数字化转型推进STEAM教育均衡发展四个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STEAM教育 跨学科实践 数字化转型 减负提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的“有限性”及超越:基于适配困境的考察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倩 邱锐 李颖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0,共11页
迈向数字秩序的基层治理,如何应对从物理空间到数字空间的秩序与规则转变,如何进行多主体参与的确权与履责重塑,以超越数字赋能的“有限性”,是基层治理面临的又一难题与挑战。通过基层数字治理中“价值有限性”“结构有限性”以及“功... 迈向数字秩序的基层治理,如何应对从物理空间到数字空间的秩序与规则转变,如何进行多主体参与的确权与履责重塑,以超越数字赋能的“有限性”,是基层治理面临的又一难题与挑战。通过基层数字治理中“价值有限性”“结构有限性”以及“功能有限性”的理论性解读,深入剖析实践中基于“目标价值—业务标准—技术应用”的三维适配分析框架,发现技术驱动与赋能延伸在“人与数”“管与治”“整与碎”方面造成了多方供需失衡与规则失配,导致数字赋能基层治理向“数字负担”演化。应通过理念上重构数字生态价值规范、制度上构建标准化体系、业务上完善系统保障对接、技术上优化基础数据回流共享机制的多维协同耦合策略,不断完善“价值”与“技术”同频的基层数字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数字赋能 治理有限性 基层减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负担实证研究的知识图景与理论基础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精富 王玉 马亮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15,M0006,M0007,共13页
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在政策执行中的繁重经历是社会治理中的热点话题。基于中英文期刊2001—2022年相关文献,本文对基层负担的研究特征、概念类型和理论基础进行总结分析。研究表明:基层负担研究快速增长,已有研究侧重于乡镇和村级行政组... 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在政策执行中的繁重经历是社会治理中的热点话题。基于中英文期刊2001—2022年相关文献,本文对基层负担的研究特征、概念类型和理论基础进行总结分析。研究表明:基层负担研究快速增长,已有研究侧重于乡镇和村级行政组织的负担,更为关注扶贫、乡村政策、环保、机关事务等政策领域的负担;基层负担涉及职能扩张、中心工作、内部管理多种类型;理论解释更为多元和精细,研究设计更为完善,国家与社会关系、技术治理和制度逻辑构成基层负担解释的理论基础。已有研究很好解释了基层政府负担普遍偏重的现象,但在概念的清晰性、负担表现差异化的解释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未来的研究应当清晰界定负担的概念内涵、建构不同基层政府负担差异的理论解释,将“时间”视角带入基层负担的研究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负担 政策执行 理论基础 文献计量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