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鱼出血病病毒854株在CIK细胞系上的繁殖动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曾令兵 陈艳红 胡春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8-20,共3页
采用微量细胞培养系统测定草鱼出血病病毒854株在草鱼肾脏组织细胞系(CIK)上的繁殖动态。病毒在感染后12小时滴度开始上升,24~72小时呈对数上升,84小时病毒滴度达到最高点,以后渐趋平稳。
关键词 草鱼 出血病 病毒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辐射诱导草鱼肾脏细胞系(CIK)的程序性死亡
2
作者 屈三甫 郑从义 +4 位作者 胡国斌 彭芳 栾亚华 丁桂珍 刘颖 《水产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42-46,共5页
本文报道研究紫外辐射对离体培养的草鱼肾脏细胞系(CIK)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距离15W紫外灯40cm下照射草鱼的CIK细胞3min后,CIK细胞核即产生固缩、碎裂现象,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典型的DNA梯形带,流式细... 本文报道研究紫外辐射对离体培养的草鱼肾脏细胞系(CIK)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距离15W紫外灯40cm下照射草鱼的CIK细胞3min后,CIK细胞核即产生固缩、碎裂现象,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典型的DNA梯形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有亚G1峰产生。结果表明,短时间的紫外辐射即可诱导CIK细胞发生细胞程序性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肾脏细胞 诱导 流式细胞仪检测 琼脂糖凝胶电泳 照射 程序性死亡 草鱼 离体培养 紫外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载体规模化培养草鱼细胞与病毒的工艺及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秋凤 曾令兵 +4 位作者 周勇 马杰 范玉顶 张辉 李瑞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75,共7页
研究了在悬浮培养系统中使用微载体Cephodex规模化培养草鱼肾脏组织细胞CIK和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的条件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Cephodex是一种适合CIK细胞贴壁生长的微载体,搅拌方式(搅拌时间/静止时间)及血清浓度(0%、5%、10%、15%)... 研究了在悬浮培养系统中使用微载体Cephodex规模化培养草鱼肾脏组织细胞CIK和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的条件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Cephodex是一种适合CIK细胞贴壁生长的微载体,搅拌方式(搅拌时间/静止时间)及血清浓度(0%、5%、10%、15%)对CIK细胞在Cephodex微载体上的贴附效率有影响。贴附期以转速35 r/min、每静置45 min搅拌2 min的间歇搅拌方式最佳,8 h后细胞贴附率可达90%以上;细胞贴附期培养基中的血清浓度为5%。当Cephodex微载体用量10 mg/mL、细胞初始接种密度2.5×105cells/mL、连续搅拌速度40 r/min时可获得最佳的细胞生长效能。用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大规模培养CIK细胞,接种感染复数为0.1的GCRV病毒3 d后,培养细胞出现典型细胞病变效应,病毒滴度(lgTCID50/mL)为8.5。本项研究为草鱼出血病疫苗规模化制备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肾脏组织细胞系(cik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 微载体 大规模培养 工艺与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呼肠孤病毒诱导草鱼肾细胞凋亡 被引量:7
4
作者 屈三甫 张小榕 +5 位作者 郑从义 胡国斌 艾桃山 丁桂珍 喻运珍 刘颖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16-621,共6页
采用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技术研究鱼呼肠孤病毒诱导草鱼肾细胞 (CIK)凋亡。结果显示 ,鱼呼肠孤病毒感染CIK细胞后 ,光镜下可见空斑形成 ;荧光染色观察到细胞凋亡碎裂核 ;且电镜下呈现细胞核裂解 ... 采用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技术研究鱼呼肠孤病毒诱导草鱼肾细胞 (CIK)凋亡。结果显示 ,鱼呼肠孤病毒感染CIK细胞后 ,光镜下可见空斑形成 ;荧光染色观察到细胞凋亡碎裂核 ;且电镜下呈现细胞核裂解 ,核周裂隙增大 ,细胞膜内陷并出泡形成凋亡小体现象 ;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 1 80— 2 0 0bp整数倍的DNA梯形带 ;流式细胞仪检测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峰 ,在病毒感染 48h ,细胞凋亡百分率达 1 5%。上述结果显示 ,鱼呼肠孤病毒诱导CIK细胞凋亡是其致细胞病变死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呼肠孤病毒 草鱼肾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性腺细胞系(GCO)特性和对鲤春病毒的敏感性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津津 刘莹 +7 位作者 于力 贾鹏 陈兵 史秀杰 郑晓聪 兰文升 何俊强 刘荭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61,共6页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性腺细胞系(GCO)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草鱼出血病研究时建立的一株细胞系,迄今已传至300多代,在中国鱼类病毒学研究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测...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性腺细胞系(GCO)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草鱼出血病研究时建立的一株细胞系,迄今已传至300多代,在中国鱼类病毒学研究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周期测定、细胞核型分析、细胞凋亡检测、电镜观察等方法,对GCO的生长特性及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在该细胞中的增殖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GCO细胞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M199和MEM等细胞培养液中均能较好地生长,培养液中最适的胎牛血清浓度为10%。测定了GCO细胞系对SVCV病毒的敏感性,发现与鲤(Cyprinus carpio)上皮瘤细胞系(EPC)、肥头鲤(Pimephales promelas)细胞系(FHM)、大鳞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tshawytscha)胚胎细胞系(CHSE-214)等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和各检测实验室常用的鱼类细胞系相比,GCO细胞系对SVCV表现出非常高的敏感性。生长曲线、电镜观察和凋亡实验显示,SVCV能引起GCO细胞系出现明显而稳定的细胞病变,引起GCO细胞系出现凋亡,并在细胞质中大量增殖。结果表明,GCO细胞系适用于SVCV病毒的分离、检测以及病毒致病性的有关研究。GCO细胞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28℃,这一特点将使它可以广泛地用于多种水生动物病毒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性腺细胞系 生物学特性 易感性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在快速测定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滴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津津 贾鹏 +7 位作者 史秀杰 于力 阮周曦 郑晓聪 何俊强 兰文升 宋思静 刘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5年第9期82-86,共5页
本研究建立了流式细胞仪快速检测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aemia of carp virus,SVCV)滴度的方法。运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技术检测SVCV A1株对草鱼性腺细胞系(GCO)的感染情况。用SVCV病毒... 本研究建立了流式细胞仪快速检测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aemia of carp virus,SVCV)滴度的方法。运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技术检测SVCV A1株对草鱼性腺细胞系(GCO)的感染情况。用SVCV病毒单克隆抗体为一抗,FITC标记的羊抗鼠抗体为二抗,运用FACS来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点,以及不同病毒接种量的阳性细胞率。感染第3天时为最佳的病毒滴度测定时间点,测得SVCV的病毒滴度为8.31×105 FIU/m L,最低检测病毒滴度为(1000 FIU/m L),与传统空斑试验(plaque assay,PA)相比,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表明,FACS是一种简捷、高效、直接的检测SVCV滴度的方法,是一种新型的病毒滴度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春病毒血症 草鱼性腺细胞系 流式细胞术 空斑试验 病毒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在草鱼肾细胞中的表达
7
作者 郝贵杰 潘晓艺 +5 位作者 袁雪梅 姚嘉赟 徐洋 蔺凌云 尹文林 沈锦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23-26,共4页
应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法,将含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质粒pEGFP-N1转染到培养成单层的草鱼肾细胞(CIK)中,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和特异性RT-PCR方法检测GFP的表达。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可见CIK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均呈现绿色荧光,且细胞核的... 应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法,将含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质粒pEGFP-N1转染到培养成单层的草鱼肾细胞(CIK)中,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和特异性RT-PCR方法检测GFP的表达。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可见CIK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均呈现绿色荧光,且细胞核的绿色荧光强度强于细胞质。转染细胞中的转录产物经RT-PCR扩增后,凝胶电泳鉴定出与GFP基因片段分子量大小一致的条带,经测序证明其为GFP基因序列。结果表明,GFP基因可以在草鱼CIK细胞内高效率成功表达,为构建以GFP为报告基因的真核重组质粒及研究草鱼出血病DNA疫苗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草鱼肾细胞 转染 草鱼出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孕烷X受体与细胞色素P450 3A mRNA表达相关性初步研究
8
作者 符贵红 杨先乐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6-82,共7页
根据GenBank中斑马鱼(Danio rerio)和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基因序列设计保守区域简并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PXR cDNA核苷酸序列片段为509 bp,经推导获取169 aa序... 根据GenBank中斑马鱼(Danio rerio)和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基因序列设计保守区域简并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PXR cDNA核苷酸序列片段为509 bp,经推导获取169 aa序列。对草鱼与其它物种PXR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用以鉴定其在物种中的进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草鱼9种组织PXR和细胞色素P450 3A(cytochrome P450 3A,CYP3A)基因mRNA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其表达丰度依次为:前肠﹥肝脏﹥肾脏﹥鳃﹥肌肉﹥后肠﹥性腺﹥心脏﹥脾脏,CYP3A和PXR基因在草鱼组织中表达分布基本一致,在前肠、肝脏和肾脏高度表达,而在其它组织低度表达。为了进一步研究PXR和CYP3A基因表达相关性,通过细胞,特选用诱导剂利福平(rifampicin,RIF),最佳诱导浓度40μM,孵育1、2、4、6、8、10、12、24 h后,用qRT-PCR检测CYP3A-PXR基因动态表达过程。结果显示,诱导组CYP3A和PXR基因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显示出显著诱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孕烷X受体 细胞色素P450 3A 草鱼肾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