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hancing energy density in planar micro-supercapacitors:The role of few-layer graphite/carbon black/NiCo_(2)O_(4) composite materials
1
作者 ZHANG Wanggang HUANG Lei +3 位作者 WANG Menghu WANG Jian WEI Aili LIU Yiming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6-662,共17页
The advancement of planar micro-supercapacitors(PMSCs)for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has been significantly hindered by the challenge of achieving high energy and power densities.This study addresses this is... The advancement of planar micro-supercapacitors(PMSCs)for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has been significantly hindered by the challenge of achieving high energy and power densities.This study addresses this issue by leveraging screen-printing technology to fabricate high-performance PMSCs using innovative composite ink.The ink,a synergistic blend of few-layer graphene(Gt),carbon black(CB),and NiCo_(2)O_(4),was meticulously mixed to form a conductive and robust coating that enhanced the capacitive performance of the PMSCs.The optimized ink formulation and printing process result in a micro-supercapacitor with an exceptional areal capacitance of 18.95 mF/cm^(2)and an areal energy density of 2.63μW·h/cm^(2)at a current density of 0.05 mA/cm^(2),along with an areal power density of 0.025 mW/cm^(2).The devices demonstrated impressive durability with a capacitance retention rate of 94.7%after a stringent 20000-cycle test,demonstrating their potential for long-term applications.Moreover,the PMSCs displayed excellent mechanical flexibility,with a capacitance decrease of only 3.43%after 5000 bending cycles,highlighting their suitability for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s.The ease of integrating these PMSCs into series and parallel configurations for customized power further underscores their practicality for integrated power supply solutions in various techn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ite/carbon black composite NiCo_(2)O_(4) screen printing planar micro-supercapacitor energy density mechanical flexi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T/乙炔黑复合导电剂对LiNi_(0.5)Co_(0.2)Mn_(0.3)O_(2)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曹米红 张骞 +1 位作者 李路成 陈军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8-353,共6页
为解决乙炔黑单一导电剂自身团聚的问题,采用含碳纳米管(CNT)的导电浆料进行改性。复合后,直径80~100 nm的球形乙炔黑颗粒均匀分散在直径20 nm的CNT表面,比表面积提高至107.96 m^(2)/g。与乙炔黑导电剂电池相比,CNT/乙炔黑电池的电化学... 为解决乙炔黑单一导电剂自身团聚的问题,采用含碳纳米管(CNT)的导电浆料进行改性。复合后,直径80~100 nm的球形乙炔黑颗粒均匀分散在直径20 nm的CNT表面,比表面积提高至107.96 m^(2)/g。与乙炔黑导电剂电池相比,CNT/乙炔黑电池的电化学阻抗更小、CV曲线面积更大,氧化峰和还原峰的电位差较小(0.19 V),以200 mA/g在2.75~4.20 V循环,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1.8 mAh/g和155.5 mAh/g,首次库仑效率为97.6%。第20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为141.9 mAh/g,容量保持率为92.4%。在5.0 C倍率下,CNT/乙炔黑电池的放电比容量为116.9 mAh/g,倍率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三元正极材料 复合导电剂 乙炔黑 碳纳米管(C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硫双掺杂CNTs水系导电剂辅助构筑高性能石墨/SiO负极
3
作者 马桂璇 徐子桐 +3 位作者 肖志华 宁国庆 魏强 徐春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43-456,共14页
由于石墨具有资源丰富、比容量高和嵌锂电位低等优势,被视为重要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LIBs)负极材料。然而,石墨较低的理论比容量限制了LIBs能量密度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本文将少量的氧化亚硅(SiO)添加到石墨中,再分散到少量的氧硫掺杂... 由于石墨具有资源丰富、比容量高和嵌锂电位低等优势,被视为重要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LIBs)负极材料。然而,石墨较低的理论比容量限制了LIBs能量密度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本文将少量的氧化亚硅(SiO)添加到石墨中,再分散到少量的氧硫掺杂双壁碳纳米管(O,S-DCNTs)水系导电剂中,得到石墨/SiO复合负极。其中,O,S-DCNTs是通过将双壁碳纳米管(DCNTs)在空气中预氧化处理,再通过浸渍法与MgSO4混合后煅烧所得的,具有纳米孔结构丰富、硫含量高和亲水性强等特性。通过电池性能测试发现,引入O,S-DCNTs后石墨/SiO复合负极的比容量、倍率和循环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此外,其循环性能是纯硫掺杂碳纳米管(S-DCNTs)石墨/SiO负极的4倍,这主要归因于高分散的O,S-DCNTs能够构筑大量的导电网络,提供丰富的锂离子存储空间和活性位点,解决SiO导电性差和体积膨胀系数大问题,从而显著提高石墨负极的电化学性能。本文为高性能负极材料的制备与储能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壁碳纳米管 氧化亚硅 石墨负极 水系导电剂 储能 纳米材料 复合材料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乙炔炭黑对涂炭铝箔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韦宗辰 王胜杰 邱诗铭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94-1799,共6页
采用三种不同的乙炔炭黑为原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BET)、激光粒度仪等对乙炔炭黑进行表征与分析。测试加入不同乙炔炭黑的浆料的稳定性和粘度变化,通过凹版涂布工序制得涂炭铝箔并进行电性能测试分析,评估三种乙炔... 采用三种不同的乙炔炭黑为原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BET)、激光粒度仪等对乙炔炭黑进行表征与分析。测试加入不同乙炔炭黑的浆料的稳定性和粘度变化,通过凹版涂布工序制得涂炭铝箔并进行电性能测试分析,评估三种乙炔炭黑对涂炭铝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室所用的乙炔炭黑颗粒团聚粒度分布在8μm左右,比表面积约为60 m^(2)/g,SP-009和Li-2060表面粗糙,具有蓬松的孔状结构,有利于活性物质嵌入,增大活性物质与箔材的接触面积。配制成浆料后,SP-009在三者中沉降最少,分散性和稳定性较好。SP-009的涂炭铝箔电阻率最小且较为集中,均值为1.95 mΩ,电阻越小,性能最优。将三者制成的电池循环性能进行对比,SP-009的电池经过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最高,为84.46%。SP-009乙炔炭黑性能较好,提高了浆料的稳定性和涂炭铝箔的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炭黑 导电性 涂炭铝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包覆PS微球制备及导电隔离结构的构筑
5
作者 张雨婷 王忠培 +2 位作者 石雨琦 汤骏航 毛泽鹏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6,共4页
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炭黑(CB)包覆聚苯乙烯(PS)微球(PS@CB),并对微球采用热压成型获得具有隔离结构的高导电纳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具有隔离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极低的导电渗流阈值,质量分数为3%CB负载下体积电阻... 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炭黑(CB)包覆聚苯乙烯(PS)微球(PS@CB),并对微球采用热压成型获得具有隔离结构的高导电纳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具有隔离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极低的导电渗流阈值,质量分数为3%CB负载下体积电阻率低至1.84×10^(-2)Ω·m,比同等CB负载下的熔融共混PS/CB复合材料电阻率(2.62×10^(14)Ω·m)低16个数量级,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复合材料 聚苯乙烯 炭黑 隔离结构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SEBS基导电复合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勇刚 刘素琴 +2 位作者 李晓刚 郭小义 黄可龙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8,共4页
以聚丙烯(PP)和(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的共混物为基体材料,通过掺杂炭黑和碳纤 维,用开炼法制备了一种高电导率的导电复合材料,其体积电阻率小于0.1Ω·cm,并作为集流体材料应用于全钒氧 化还原液流电池。
关键词 SEBS PP 导电复合材料 共混物 丁烯 炭黑 聚丙烯 体积电阻率 集流体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炭黑替代碳纤维对砂浆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彭海龙 高培伟 +3 位作者 吴晓强 耿飞 余玮 景宪航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7-909,872,共4页
以碳纤维掺量为1%的砂浆为基准,分别用25%、50%和100%的石墨、炭黑替代碳纤维。研究不同替代比例对砂浆力学性能和电阻率的影响,并根据力学性能、导电性能两项指标综合分析石墨、炭黑的最优替代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炭黑... 以碳纤维掺量为1%的砂浆为基准,分别用25%、50%和100%的石墨、炭黑替代碳纤维。研究不同替代比例对砂浆力学性能和电阻率的影响,并根据力学性能、导电性能两项指标综合分析石墨、炭黑的最优替代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炭黑替代比例的增加,砂浆的电阻率变大;综合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确定石墨、炭黑的最优替代量分别为25%、2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石墨 炭黑 力学性能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系填充型导电复合材料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亚群 许佩新 +2 位作者 章连众 李寿权 郦剑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3-256,共4页
采用以醇酸树脂、碳黑-石墨系导电填料、溶剂和助剂制备了填充型导电复合材料,其表面电阻RS低于70Ω.考察了导电填料粒径、填料质量分数、填料的热处理、填料分散度,以及混合填料对填充型导电复合材料电性能的影响.在SEM上观测了导电复... 采用以醇酸树脂、碳黑-石墨系导电填料、溶剂和助剂制备了填充型导电复合材料,其表面电阻RS低于70Ω.考察了导电填料粒径、填料质量分数、填料的热处理、填料分散度,以及混合填料对填充型导电复合材料电性能的影响.在SEM上观测了导电复合材料形貌,通过计算,发现碳黑和石墨组成的混合填料的分散性优于单一填料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型导电聚合物 碳黑 石墨 表面电阻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填充复合型导电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莹 王仕峰 +1 位作者 张勇 张隐西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11,共5页
在聚合物基体中添加导电炭黑以降低聚合物的电阻率,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制备导电聚合物的方法。综述了炭黑填充复合型导电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对影响复合材料导电性能及渗滤阈值的因素进行了讨论。重点介绍了使用共混聚合物作基体,并利用炭... 在聚合物基体中添加导电炭黑以降低聚合物的电阻率,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制备导电聚合物的方法。综述了炭黑填充复合型导电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对影响复合材料导电性能及渗滤阈值的因素进行了讨论。重点介绍了使用共混聚合物作基体,并利用炭黑在共混基体中的非均相分布来降低炭黑用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合物 研究进展 炭黑填充 复合型 聚合物基体 共混聚合物 非均相分布 导电炭黑 渗滤阈值 导电性能 复合材料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聚合物气敏导电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董先明 符若文 +1 位作者 章明秋 容敏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8,共5页
综述了炭黑/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作为气敏传感材料的研究,并按未处理炭黑/聚合物复合材料和接枝炭黑/聚合物复合材料进行分类,分别从结构组成、有机溶剂或蒸汽对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炭黑 聚合物 导电复合材料 气敏传感材料 有机溶剂 蒸汽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强化传热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大伟 余荣升 +2 位作者 晏华 王雪梅 胡志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70-73,共4页
以石蜡为相变材料,膨胀石墨为载体,碳纤维为强化传热介质,利用膨胀石墨对石蜡良好的吸附性及碳纤维高的导热性,制备了碳纤维/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温度巡检仪对制备的碳纤维/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 以石蜡为相变材料,膨胀石墨为载体,碳纤维为强化传热介质,利用膨胀石墨对石蜡良好的吸附性及碳纤维高的导热性,制备了碳纤维/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温度巡检仪对制备的碳纤维/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了碳纤维的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随石蜡含量的降低而减小,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略有降低,相变提前发生,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碳纤维/石蜡/膨胀石墨 导热性 强化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碳黑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孙道兴 张书圣 +1 位作者 魏庆莉 庄新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49-1152,共4页
提出并验证了聚乙烯 /碳黑 ( PE/ CB)导电复合材料的网络导电性能和产生正温度系数 ( PTC)特性的原因 ,分析了加工过程、温度和辐射交联等后处理过程对其导电性能的影响 .
关键词 PTC特性 PE/CB导电复合材料 接触电阻 隧道导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填充聚乙烯导电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齐兴国 丁乃秀 +3 位作者 何美玲 黄兆阁 李伟 刘光烨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1-24,共4页
研究了炭黑填充聚乙烯导电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增容剂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填充聚乙烯导电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渗滤效应,当炭黑含量为12%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增容剂(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 研究了炭黑填充聚乙烯导电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增容剂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填充聚乙烯导电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渗滤效应,当炭黑含量为12%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增容剂(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的加入对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却较好地改善了其冲击强度,加入POE还能有效地改善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并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提高其热变形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炭黑 导电复合材料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炭黑在聚丙烯/极性聚合物体系中的选择性分散及其对导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波 林聪妹 +1 位作者 陈光顺 郭少云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1-236,共6页
以聚丙烯(PP)和极性聚合物的共混物为基体材料,以导电炭黑为填料,通过熔融共混制备导电复合材料。探讨了导电炭黑在两相基体中的分散情况以及双基体各组分比例对复合体系结构形态和导电性能的影响。SEM测试结果表明:炭黑粒子选择... 以聚丙烯(PP)和极性聚合物的共混物为基体材料,以导电炭黑为填料,通过熔融共混制备导电复合材料。探讨了导电炭黑在两相基体中的分散情况以及双基体各组分比例对复合体系结构形态和导电性能的影响。SEM测试结果表明:炭黑粒子选择性地分散在极性乙烯一丙烯酸共聚物(EAA)树脂或尼龙6(PA6)中。EAA相在PP基体中呈棒状伸长结构,且随着EAA树脂含量的增大,在PP基体中形成更多更为连续的棒状伸长结构,使体积电阻率迅速下降。当在体系中加入PA6,mpp/mpa6=80/20时,PA6在PP基体中形成相互连接的纤维状分散结构,显著降低了复合体系的体积电阻率。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材料在相同导电炭黑含量下的体积电阻率相对单基体体系可降低3~7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EAA PA6 导电炭黑 复合材料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填充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谢长琼 李忠明 +1 位作者 黄锐 杨鸣波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11,共5页
概述了目前国内外炭黑填充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进展及应用。主要对炭黑性质、用量。
关键词 炭黑 填充 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 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黑/聚烯烃导电复合材料PTC效应的稳定化 被引量:24
16
作者 余钢 章明秋 曾汉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7,11,共4页
探讨了碳黑/聚烯烃导电复合材料PTC效应产生与衰退的机理,认为要提高材料的PTC效应与稳定性,在本质上必须控制导电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程度与分布状态,并使其回复重现性提高。文中还详细讨论了提高PTC效应稳定性的几... 探讨了碳黑/聚烯烃导电复合材料PTC效应产生与衰退的机理,认为要提高材料的PTC效应与稳定性,在本质上必须控制导电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程度与分布状态,并使其回复重现性提高。文中还详细讨论了提高PTC效应稳定性的几种途径,为设计、制备更高性能的PTC材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效应 稳定性 碳黑 聚烯烃 导电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热解焦油制备导电炭黑 被引量:5
17
作者 夏维东 万树德 +4 位作者 王大志 汪海 丁丽俐 李辉 马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1-566,共6页
用电弧产生的Ar、N2 或空气等离子体热解乙烯焦油制备炭黑 ,检测了所产生的炭黑的物化性能 .X射线衍射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分析了样品的微观结构 .与乙炔炭黑进行比较 ,这种方法产生的炭黑在微观结构、导电性能、盐酸吸液量、吸油值等方... 用电弧产生的Ar、N2 或空气等离子体热解乙烯焦油制备炭黑 ,检测了所产生的炭黑的物化性能 .X射线衍射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分析了样品的微观结构 .与乙炔炭黑进行比较 ,这种方法产生的炭黑在微观结构、导电性能、盐酸吸液量、吸油值等方面具有类似乙炔炭黑的性质 .还初步分析了炭黑物化性能、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工艺条件对它们的影响 .等离子体制备导电炭黑的电能消耗为每升原料油 1~ 2kWh,在高功率下炭黑样品为纳米石墨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导电炭黑 焦油 纳米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PTC热敏导电材料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晓秋 李景庆 +1 位作者 张爽男 于万里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97-300,共4页
针对PTC材料体系,提出了'PTC强度可提高空间'与'体系提高PTC强度的能力'两个概念,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作为基体,以导电炭黑作为填充导电粒子,制备了聚合物基复合型PTC... 针对PTC材料体系,提出了'PTC强度可提高空间'与'体系提高PTC强度的能力'两个概念,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作为基体,以导电炭黑作为填充导电粒子,制备了聚合物基复合型PTC材料,详细分析了炭黑含量、EVA含量对PTC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所提出的有关概念可用于分析材料的PTC效应机理及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对聚合物基PTC热敏导电材料作用机制的理解及研究;炭黑含量影响材料电阻率和PTC强度,炭黑含量取在逾渗区电阻率偏小处可得到较高的PTC强度;EVA含量不同时材料电阻率和PTC强度都有先减小后稍增大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PTC热敏导电材料 性能 强度 聚乙烯 EVA 炭黑 电阻率 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二次电池正极——聚苯胺/炭黑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嫦娥 任丽 +1 位作者 王立新 安颢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7-220,共4页
用导电炭黑(C)吸附聚合工艺,以三氯化铁(F eC l3)为氧化剂,在盐酸(HC l)环境中制备聚苯胺/炭黑(PA n/C)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反应时间、氧化剂用量、炭黑用量对复合材料电导率和产率的影响,探讨了炭黑吸附聚合对复合材料颗粒形态和堆积... 用导电炭黑(C)吸附聚合工艺,以三氯化铁(F eC l3)为氧化剂,在盐酸(HC l)环境中制备聚苯胺/炭黑(PA n/C)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反应时间、氧化剂用量、炭黑用量对复合材料电导率和产率的影响,探讨了炭黑吸附聚合对复合材料颗粒形态和堆积密度的改进以及聚苯胺复合正极膜作锂二次电池正极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运用红外光谱(FT-IR)、SEM、四探针及电化学测试仪对其进行了测试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 聚苯胺 吸附聚合 导电复合材料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布叠层/热解炭复合材料导热系数与石墨化度的关系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福勤 黄伯云 +1 位作者 黄启忠 熊翔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4-465,467,共3页
 采用脉冲激光闪光法和XRD,分析了一种炭布叠层/粗糙层结构热解炭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与石墨化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二者之间的定量数学模型,并运用声子导热机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平行于层面方向的室温导热系数约...  采用脉冲激光闪光法和XRD,分析了一种炭布叠层/粗糙层结构热解炭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与石墨化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二者之间的定量数学模型,并运用声子导热机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平行于层面方向的室温导热系数约为垂直方向的2倍,但均随石墨化度的升高、石墨微晶尺寸的增大而逐渐升高,两个方向导热系数与石墨化度之间关系可分别表示为:λ=31.22+8.62exp(g/27.10)及λ=6.08+8.92exp(g/33.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布叠层 热解炭 C/C复合材料 石墨化度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