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苦丁茶树系统中铅的GF-AAS测定及其分布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杜兵兵 罗盛旭 +2 位作者 李辉 吴良 贾振亚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0-314,共5页
采集不同苦丁茶树的根、茎、叶及对应的土壤样品,经过清洗、烘干、研磨等预处理后,采用高压密封罐加热消解,加入磷酸氢二铵作为基体改进剂,通过氘灯扣除背景,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样品中的铅,铅浓度在0.000—60.000ng.ml-... 采集不同苦丁茶树的根、茎、叶及对应的土壤样品,经过清洗、烘干、研磨等预处理后,采用高压密封罐加热消解,加入磷酸氢二铵作为基体改进剂,通过氘灯扣除背景,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样品中的铅,铅浓度在0.000—60.000ng.ml-1时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检出限为0.200ng.ml-1,方法精密度RSD<5%,回收率93%—107%.用上述方法研究土壤-苦丁茶树系统中铅的分布表明,各种苦丁茶树及土壤中铅的分布具有类似规律,即土壤中铅含量远高于茶树中,茶树的地下部分含量分布为:吸收根>主根,地上部分为:枯叶>茎>老叶>嫩叶,其中嫩叶中铅含量远低于限量指标(Pb≤5.0μg.g-1),对茶叶服用的安全性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树 土壤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AAS法测定处理污水灌溉土壤中铅最佳基体改进剂的选择及其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肖开提.阿布力孜 沙尼亚.托乎提 +2 位作者 阿布力孜.伊米提 吉德 史瑞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10-1412,共3页
研究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法)测定一级处理污水灌溉土壤中铅最佳基体改进剂的选择及在最佳改进剂条件下测定污水灌溉土壤中铅的GF-AAS法。试验了磷酸二氢铵,磷酸铵,氯化铵,Pd-Mg和磷酸二氢铵+硝酸镁+硝酸铵等基体改进剂对测定... 研究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法)测定一级处理污水灌溉土壤中铅最佳基体改进剂的选择及在最佳改进剂条件下测定污水灌溉土壤中铅的GF-AAS法。试验了磷酸二氢铵,磷酸铵,氯化铵,Pd-Mg和磷酸二氢铵+硝酸镁+硝酸铵等基体改进剂对测定一级处理污水灌溉土壤铅的基体改进作用,并根据基体改进剂的改进效果,最佳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选定了最佳基体改进剂和测定条件。40 g·L^-1的磷酸二氢铵作为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为850℃,原子化温度为1 600℃时,用氘灯校正背景GF-AAS法进行测定,测定方法的RSD为2.6%,回收率在92.4%-104%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基体改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水中银检测上的应用
3
作者 秦园 吴建兵 +4 位作者 沈怡佳 吴梅 朱楠 陈蓉 陈祝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9-462,共4页
以柚子皮粉末、六水合三氯化铁、尿素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生物质炭-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NC/Fe_(3)O_(4)NPs)。取10.0 mL水样,加入10.0 mg NC/Fe_(3)O_(4)NPs,振荡15 min,用磁铁吸附NC/Fe_(3)O_(4)NPs,与溶液分离,弃去溶液,再加... 以柚子皮粉末、六水合三氯化铁、尿素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生物质炭-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NC/Fe_(3)O_(4)NPs)。取10.0 mL水样,加入10.0 mg NC/Fe_(3)O_(4)NPs,振荡15 min,用磁铁吸附NC/Fe_(3)O_(4)NPs,与溶液分离,弃去溶液,再加入5.0 mL水洗涤NC/Fe_(3)O_(4)NPs,弃去溶液,重复洗涤3次,加入5.0 mL 30%(体积分数)硝酸溶液,振荡15 min,磁性分离NC/Fe_(3)O_(4)NPs,收集溶液,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银的含量。结果表明,银的质量浓度在0.20~10.0μg·L^(-1)内与对应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为0.13μg·L^(-1)。对6.0μg·L^(-1)银标准溶液测定6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按照标准加入法对实际样品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1.5%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NC/Fe_(3)O_(4)NPs) 磁性固相萃取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分散液液微萃取-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体和大气颗粒物中的痕量镉
4
作者 陈蓓蓓 杨光冠 张占恩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4-429,共6页
取10 mL处理后的样品(p H 6.0)置于15 mL离心管中,加入0.2 mL 2 g·L^(-1)吡咯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铵溶液和0.3 mL低共熔溶剂(由物质的量比1∶1∶1的壬酸-癸酸-十二酸混合溶液制备而成),涡旋3 min,超声3 min,离心4 min,收集0.1 mL上... 取10 mL处理后的样品(p H 6.0)置于15 mL离心管中,加入0.2 mL 2 g·L^(-1)吡咯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铵溶液和0.3 mL低共熔溶剂(由物质的量比1∶1∶1的壬酸-癸酸-十二酸混合溶液制备而成),涡旋3 min,超声3 min,离心4 min,收集0.1 mL上层有机相置于1 mL石墨炉自动取样杯中,采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镉(以Cd^(2+)计)的含量。结果表明,镉的质量浓度在0.05~3.00μg·L^(-1)内与对应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1μg·L^(-1)。对不同样品溶液测定,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均小于7.0%。按照标准加入法对实际样品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6.6%~103%。将此方法用于检测水体和大气颗粒物中的痕量镉,得到水体中镉的检出量为0.105~0.622μg·L^(-1),大气颗粒物中镉的检出量为0.090~0.168μ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分散液液微萃取 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吡咯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基高温合金中铅、铋、硒元素的含量
5
作者 浦益龙 李亚峰 +1 位作者 年季强 陈颖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2,共6页
取0.1000 g镍基高温合金样品置于100 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2.0 mL盐酸、1.0 mL硝酸、0.5 mL氢氟酸,盖上塑料表面皿,于90℃水浴加热约60 min至样品完全溶解,冷却后,溶液转移到100 mL塑料容量瓶中,加入10 mL硝酸,用水稀释并定容,混匀... 取0.1000 g镍基高温合金样品置于100 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2.0 mL盐酸、1.0 mL硝酸、0.5 mL氢氟酸,盖上塑料表面皿,于90℃水浴加热约60 min至样品完全溶解,冷却后,溶液转移到100 mL塑料容量瓶中,加入10 mL硝酸,用水稀释并定容,混匀。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铅、铋、硒元素,通过自动进样器,依次加入3μL 250 g·L^(-1)磷酸二氢铵溶液、5μL250 g·L^(-1)硫脲溶液、8μL 1000μg·L^(-1)Pd(NO_(3))_(2)-500μg·L^(-1)Mg(NO_(3))_(2)溶液作为测定铅、铋、硒元素的基体改进剂,通过交流纵向塞曼背景校正干扰,以基质匹配的混合标准溶液绘制工作曲线。结果表明,铅、铋、硒元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对应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1~0.03μg·L^(-1)。方法用于分析镍基高温合金标准物质,测定值基本在认定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且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不大于25%。方法用于分析3个实际镍基高温合金样品,与辉光放电质谱法比较,所得测定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镍基高温合金 铅元素 铋元素 硒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滴微萃取-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纯石墨中的超痕量金
6
作者 肖芳 张田园 +3 位作者 张丽萍 刘璐 毛香菊 倪文山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4-743,共10页
准确测定高纯石墨中的超痕量金,难点是如何在最大程度地减少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器皿、试剂、材料、环境及设备所引入的二次污染的前提下,实现对样品溶液中超痕量金(0.1~1ng/mL)的有效分离和高倍富集。本文建立了铂皿中灰化、酸解、磷酸三... 准确测定高纯石墨中的超痕量金,难点是如何在最大程度地减少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器皿、试剂、材料、环境及设备所引入的二次污染的前提下,实现对样品溶液中超痕量金(0.1~1ng/mL)的有效分离和高倍富集。本文建立了铂皿中灰化、酸解、磷酸三丁酯悬滴微萃取的方法用于高纯石墨中超痕量金分析。首先于铂皿中高温灼烧除去样品中的固定碳,然后采用氢氟酸-王水-高氯酸将灰分消解完全制备成样品溶液,再以微升级磷酸三丁酯悬滴作为萃取剂,分离富集样品溶液中的金,最后采用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对悬滴中的金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使用2.5μL磷酸三丁酯悬滴(氯仿体积为20%)作为萃取剂,在10%盐酸介质的样品溶液中萃取金2min,对金的富集倍数可达283倍。在实验条件下,金的质量浓度在0.1~2.0ng/mL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检出限为0.11ng/g,样品溶液中一定量的共存元素(如钠、镁、铝)对金的测定无干扰。按照实验方法测定5个高纯石墨实际样品中的金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5%~4.9%,加标回收率为94.9%~1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石墨 悬滴微萃取 磷酸三丁酯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超痕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中的痕量铝
7
作者 星成霞 李永立 +1 位作者 顾融融 胡远翔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7-171,共5页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SCAL型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中的痕量铝,从石墨炉工作参数、基体改进剂、试剂空白、水样前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实验条件优选。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炉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分别为700℃和2 700℃,不加基体改进剂条件下,铝...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SCAL型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中的痕量铝,从石墨炉工作参数、基体改进剂、试剂空白、水样前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实验条件优选。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炉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分别为700℃和2 700℃,不加基体改进剂条件下,铝离子标液质量浓度在0~20μg/L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可达到0.999 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检测下限为0.5μg/L。采用水样酸化静置1 h后直接测定并与标准加热消解法测定值进行了对比,相对误差小于5.0%,空白值小于0.5μg/L,有效解决了加热消解法空白值高的问题,提高了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中小于10μg/L痕量铝测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 痕量铝 基体改进剂 空白值 水样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干香菇镉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评定
8
作者 王红梅 叶少丹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3期86-91,共6页
依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测量不确定评定与表示》(JJF 1059.1—2012),针对干香菇镉含量的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法)检测过程,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测量重复性、标准物质、样品制备、线性拟合标准曲线、石墨炉原子... 依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测量不确定评定与表示》(JJF 1059.1—2012),针对干香菇镉含量的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法)检测过程,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测量重复性、标准物质、样品制备、线性拟合标准曲线、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等5个方面,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计算评定上述5个方面来源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0.00743、0.00268、0.02275、0.00866和0.0000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151 mg∕kg,最终得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3 mg∕kg。结果表明,在该试验中标准曲线线性拟合计算质量浓度是不确定度引入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香菇 镉含量 不确定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中铁含量分析技术的比对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岑水斌 郑智源 +5 位作者 吴文 罗富康 吴少微 郭涛 王海水 洪瀚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5期70-74,共5页
选择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和石墨炉型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明前绿茶、大红袍茶和普洱茶3种常见市售茶叶中铁含量。研究发现,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分光光度法和石墨炉型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在0~2.0000μg/mL和0~5.00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 选择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和石墨炉型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明前绿茶、大红袍茶和普洱茶3种常见市售茶叶中铁含量。研究发现,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分光光度法和石墨炉型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在0~2.0000μg/mL和0~5.00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铁的质量浓度与吸光度有良好线性关系。分光光度法和石墨炉型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回收率分别为97.3%~103.8%和97.6%~102.9%,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分光光度法 石墨炉型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及附件铅释放量的测定
10
作者 刘宇 赵海浪 林圣光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6-140,共5页
文章建立以人工唾液为萃取介质,测定纺织品及纺织品附件中铅释放量的试验方法,优化样品前处理条件和测试仪器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的定量限为0.02μg/(cm^(2)·h),在低、中、高3个加标浓度下的回... 文章建立以人工唾液为萃取介质,测定纺织品及纺织品附件中铅释放量的试验方法,优化样品前处理条件和测试仪器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的定量限为0.02μg/(cm^(2)·h),在低、中、高3个加标浓度下的回收率在93.26%~107.65%,相对标准偏差为1.03%~5.99%(n=7);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定量限为0.01μg/(cm^(2)·h),在低、中、高3个加标浓度下的回收率在82.65%~110.32%,相对标准偏差为1.08%~4.61%(n=7)。该方法前处理步骤简单,检测流程短,结果准确度高,适用于可放入婴幼儿和儿童口中的纺织品及其附件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释放量 人工唾液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纺织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一回路冷却剂中锌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伟 侯涛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3-447,共5页
压水堆核电厂采用一回路加锌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电站的堆芯外辐射场,降低人员辐照剂量。采用加锌技术的核电厂需要监测一回路冷却剂中的锌含量,通常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压水堆核电厂采用一回路加锌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电站的堆芯外辐射场,降低人员辐照剂量。采用加锌技术的核电厂需要监测一回路冷却剂中的锌含量,通常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限低、准确度高,但高浓度的硼酸基体严重干扰测定。本文为国内首次研究采用乙醇作为基体改进剂,在石墨炉升温过程中去除硼酸,消除干扰。经验证,方法有效,从根本上解决了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一回路冷却剂锌含量时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回路冷却剂 硼酸 乙醇 石墨炉原子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萃取-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痕量锑
12
作者 李月 杨光冠 张占恩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317,共4页
提出了以吡咯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为螯合剂,乙腈为萃取剂,氯化钠为无机盐的双水相萃取-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锑的方法。优化的双水相萃取Sb^(3+)的条件如下:螯合反应体系酸度为pH 4,0.5 mL的2 g·L^(-... 提出了以吡咯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为螯合剂,乙腈为萃取剂,氯化钠为无机盐的双水相萃取-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锑的方法。优化的双水相萃取Sb^(3+)的条件如下:螯合反应体系酸度为pH 4,0.5 mL的2 g·L^(-1)APDC储备溶液,1.6 mL的乙腈,1.2 g的氯化钠,反应时间为20 min。在此试验条件下,Sb^(3+)的质量浓度在1.00~20.00μg·L^(-1)内与对应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 s/k)为0.048μg·L^(-1)。分别对5.00,10.00μg·L^(-1)的Sb^(3+)标准溶液测定10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6%和3.3%。按照标准加入法对实际样品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5.8%~102%。将此方法用于检测自来水、河水、湖水中的痕量锑,显示这些环境样品中含有部分痕量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萃取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吡咯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铅项目的应用分析
13
作者 鲍晓凤 李春立 +4 位作者 赵文君 康明月 任秀芳 张淑丽 吴丰吉 《中国乳业》 2024年第4期56-60,共5页
最新版《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乳制品铅项目的限量指标加严了管控。为适配限量值标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新修订发布了《GB5009.12—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最新版《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乳制品铅项目的限量指标加严了管控。为适配限量值标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新修订发布了《GB5009.12—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主要下调了液态食品的检出限及定量限。国家标准的变更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铅项目仪器条件及参数设置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液态乳制品中铅项目时,升温程序各步骤不同温度及光斑通过石墨管不同位置对加标回收结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升温程序条件,同时确定不同铅含量样品检测时元素灯光斑位置调节的方法及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乳制品 升温程序 光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处理方法对原子吸收石墨炉标准加入法测定饲料中铅含量的影响
14
作者 贺燕 张苏珍 +2 位作者 支元 王益军 陶威 《饲料博览》 2024年第4期66-69,共4页
采用干灰化法、微波消解法和湿法快速消解法3种不同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原子吸收石墨炉标准加入法测定饲料中的铅含量。通过优化条件选好谱线,能迅速给出准确可靠的数据,尤其在待测样品基体含量未知时,采用基体匹配的标准加入法测量,... 采用干灰化法、微波消解法和湿法快速消解法3种不同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原子吸收石墨炉标准加入法测定饲料中的铅含量。通过优化条件选好谱线,能迅速给出准确可靠的数据,尤其在待测样品基体含量未知时,采用基体匹配的标准加入法测量,很好地消除了试验的物理干扰。结果表明,试验建立的方法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系数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为84.4%~101.0%,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说明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灵敏度,适合复杂基体饲料样品的检测,在含铅量较低的样品中微波消解法和湿法快速消解比干灰化法表现更为突出。此外,3种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样品的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差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铅含量 原子吸收石墨炉标准加入法 干灰化法 微波消解法 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AAS法测芦荟中微量金属元素锌、锰、镉、铅 被引量:77
15
作者 杨屹 侯翔燕 +3 位作者 王书俊 贾前岭 李智 郭振库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72-1675,共4页
应用具有压力控制附件的MSP 10 0D型微波样品制备系统 ,进行新鲜芦荟叶外皮及凝胶中锌、锰、镉、铅元素的微波消解研究 ,并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元素的含量。讨论了混合酸体系、混酸配比、固液比和微波消解时间对于微波消解结果的影响... 应用具有压力控制附件的MSP 10 0D型微波样品制备系统 ,进行新鲜芦荟叶外皮及凝胶中锌、锰、镉、铅元素的微波消解研究 ,并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元素的含量。讨论了混合酸体系、混酸配比、固液比和微波消解时间对于微波消解结果的影响。在混合酸体系HNO3 HCl中 ,当混酸HNO3 HCl配比为 8∶3、固液比为 1∶12、最高功率时微波消解时间为 6min的条件下 ,消解结果最佳。在微波消解最佳条件下 ,进行了精密度实验和回收率实验 ,所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 0 3%~ 6 2 %之间 ,回收率在 95 0 %~ 110 0 %之间。结果表明 ,微波消解法处理新鲜芦荟叶片 ,具有快速、简便、节省试剂、消解完全等特点 ,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AAS法 芦荟 火焰原子吸收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钽石墨管-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铝含量 被引量:30
16
作者 张岩 吕品 +2 位作者 李挥 王多 刘敬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98-500,共3页
样品经湿法消解后,在基体改进剂作用下,采用涂钽石墨管、塞曼校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铝含量。结果表明,铝含量在0~5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6,检出限为0.27pg,加标回收率为98.6%~100.5%,相对标准偏差为2.98%。标... 样品经湿法消解后,在基体改进剂作用下,采用涂钽石墨管、塞曼校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铝含量。结果表明,铝含量在0~5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6,检出限为0.27pg,加标回收率为98.6%~100.5%,相对标准偏差为2.98%。标准样品测定结果符合要求。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精密度较好,适用于食品中铝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钽石墨管 石墨炉原子吸收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农业地质调查土壤样品中镉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31
17
作者 孙爱琴 王烨 +2 位作者 王苏明 陈爱平 陈浩凤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1-54,共4页
用实例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镉元素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采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指南》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分析了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包括测量浓度的不确定度、体积的不确定度、称量不确定度及测量重复性引起的... 用实例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镉元素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采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指南》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分析了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包括测量浓度的不确定度、体积的不确定度、称量不确定度及测量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评估了镉含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对于镉含量为0.42×10-6的土壤样品,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4×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评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油中的锰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陈尚龙 刘全德 +1 位作者 李超 李向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78-281,共4页
建立微乳液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油中锰的方法,研究微乳液形成的条件以及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浓度、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对吸光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为十二烷基硫酸钠的... 建立微乳液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油中锰的方法,研究微乳液形成的条件以及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浓度、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对吸光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为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浓度4.0mg/mL、灰化温度900℃、原子化温度1900℃,在此条件下,测定食用油中锰的质量浓度为37.49ng/mL,精密度为1.86%,检出限为0.88ng/mL,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1.8%,相对标准偏差为3.27%。微乳液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油中锰,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快速、准确、无污染,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直接进样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食用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用菌中硒 被引量:27
19
作者 铁梅 张崴 +3 位作者 李晶 景逵 臧树良 李华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153,共3页
采用石英高压消化罐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缓慢样品消化,减少了消化过程中硒的损失。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对食用菌中硒的含量进行测定。1%Ni(NO3)2作为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为500℃,原子化温度为2500℃时,经氘灯校正背景,测定食用菌中硒含量... 采用石英高压消化罐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缓慢样品消化,减少了消化过程中硒的损失。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对食用菌中硒的含量进行测定。1%Ni(NO3)2作为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为500℃,原子化温度为2500℃时,经氘灯校正背景,测定食用菌中硒含量,回收率在92.1%~115.5%之间,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8%,检出限为15.8μg·L-1,该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稳定、准确等优点,适于食用菌中痕量硒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水果和蔬菜中铅铬镉 被引量:42
20
作者 徐小艳 孙远明 +1 位作者 苏文焯 谢郁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6-208,共3页
建立了用微波消解样品,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同一体系中连续测定水果和蔬菜中重金属铅(Pb)、铬(Cr)、镉(Cd)的方法。研究了消解试剂、消解温度和时间对样品消解效果的影响,优化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Pb... 建立了用微波消解样品,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同一体系中连续测定水果和蔬菜中重金属铅(Pb)、铬(Cr)、镉(Cd)的方法。研究了消解试剂、消解温度和时间对样品消解效果的影响,优化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Pb、Cr、Cd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0、0~80、0~3μg/L,检出限分别为0.293、0.037、0.850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2.1%~5.3%,回收率为95.0%~101.9%。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泫 水果 蔬菜 PB CR 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