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cellent supercapacitive performance of a reduced graphene oxide/Ni(OH)_2 composite synthesized by a facile hydrothermal route 被引量:3
1
作者 郑翠红 刘欣 +2 位作者 陈志道 伍振飞 方道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2596-2603,共8页
A reduced graphene oxide/Ni(OH)2 composite with excellent supercapacitive performance was synthesized by a facile hydrothermal route without organic solvents or templates used.XRD and SEM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nicke... A reduced graphene oxide/Ni(OH)2 composite with excellent supercapacitive performance was synthesized by a facile hydrothermal route without organic solvents or templates used.XRD and SEM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nickel hydroxide,which crystallizes into hexagonal β-Ni(OH)2 nanoflakes with a diameter less than 200 nm and a thickness of about 10 nm,is well combined with the reduced graphene oxide sheets.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synthesized composite as an electrode material was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and 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measurements.Its specific capacitance is determined to be 1672 F/g at a scan rate of 2 mV/s,and 696 F/g at a high scan rate of 50 mV/s.After 2000 cycles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10 A/g,the composite exhibits a specific capacitance of 969 F/g,retaining about 86% of its initial capacitance.The composite delivers a high energy density of 83.6 W·h/kg at a power density of 1.0 kW/kg.The excellent supercapacitive performance along with the easy synthesis method allows the synthesized composite to be promising for supercapacitor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CAPACITORS reduced graphene oxide nickel hydroxide hydrothermal metho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capacitance properties of Ni foam@graphene@Co_(3)O_(4)composite electrode materials 被引量:1
2
作者 CHI Li-ping YUAN Meng +4 位作者 FU Jie JIN Ya-zhou ZHAO Si-yu XU Fen WANG Shao-x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4-21,共8页
Graphene under high temperature was prepared and loaded on Ni foam.Then,cobalt tetroxide precursor was grown on Ni foam in situ by the hydrothermal method.Finally,the sample was burned at high temperature to obtain Co... Graphene under high temperature was prepared and loaded on Ni foam.Then,cobalt tetroxide precursor was grown on Ni foam in situ by the hydrothermal method.Finally,the sample was burned at high temperature to obtain Co_(3)O_(4)+graphene@Ni.The hydrothermal method used in this paper is easy to operate,with low-risk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prepared Co_(3)O_(4)+graphene@Ni electrode exhibits superior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than Co_(3)O_(4)@Ni electrode.At a current density of 1 A/g,the specific capacitance of the Co_(3)O_(4)+graphene@Ni electrode calculated by a charge-discharge test is 935 F/g,which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Co_(3)O_(4)@Ni electrode of 340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thermal method SUPERCAPACITOR cobaltosic oxide graphene in-situ grow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复合α-MoO_(3)的制备以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静 尚晨伟 +3 位作者 董国涛 葛烨 李育飞 徐立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0,共5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α-MoO_(3)纳米棒前驱体,再通过退火的方式制备出超长α-MoO_(3)纳米棒(10μm),采用超声法将α-MoO_(3)纳米棒锚定在氧化石墨烯(GO)纳米网之间,制备三明治结构的GO@MoO_(3)纳米材料,对其进行物相形貌分析和电化学测试...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α-MoO_(3)纳米棒前驱体,再通过退火的方式制备出超长α-MoO_(3)纳米棒(10μm),采用超声法将α-MoO_(3)纳米棒锚定在氧化石墨烯(GO)纳米网之间,制备三明治结构的GO@MoO_(3)纳米材料,对其进行物相形貌分析和电化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恒电流充放电曲线,GO@MoO_(3)电极在1A/g时显示出高达370F/g的高比容量,远高于原始MoO_(3)电极214F/g的比容量;根据循环伏安曲线,与原始的MoO_(3)电极相比,GO@MoO_(3)电极表现出显著增强的比电容,在5、10、20、30、40和50mV/s下,比电容可分别高达805、594、479、430、394和355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钼 氧化石墨烯 电化学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水热法制备MoO3纳米带/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吕星 罗成 梁桂杰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8-395,402,共9页
为了提高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三氧化钼(MoO_(3))的储能性能,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MoO3纳米带/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复合材料,研究了水热法对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 为了提高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三氧化钼(MoO_(3))的储能性能,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MoO3纳米带/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复合材料,研究了水热法对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形貌观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循环伏安曲线、恒流充放电曲线等方法对材料的物相、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通过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得MoO_(3)纳米带/RGO复合材料,复合前MoO_(3)比电容为228 F∙g^(‒1),复合后比电容提高了17.5%。复合材料中MoO_(3)纳米带被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裹或者附着在还原氧化石墨烯表面,增强了材料的导电性并使其结构更稳定,从而提升了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钼 水热合成 氧化石墨烯 超级电容器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5
作者 左国庆 张长琪 +6 位作者 殷杰 张龙贵 孙永祥 李玉光 刘一寰 朱宁 郭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2-180,共9页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性质,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共同关注。近年来,氧化石墨烯/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在提高材料性能、拓展下游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文中综述了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和功能...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性质,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共同关注。近年来,氧化石墨烯/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在提高材料性能、拓展下游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文中综述了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和功能化氧化石墨烯与不同聚酰胺复合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原位聚合、熔融复合和溶液共混等制备方法,讨论了氧化石墨烯的功能化方法以及纳米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电化学性能及应用,同时对该领域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聚酰胺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氧化钌纳米复合材料的水热法合成及电化学电容性能(英文) 被引量:5
6
作者 沈辰飞 郑明波 +4 位作者 薛露平 李念武 吕洪岭 张松涛 曹洁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5-589,共5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石墨烯-氧化钌(G-RuO2)纳米复合材料。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能量色散谱(EDS)表征。SEM结果表明氧化钌粒子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层片上。TEM结果显示氧化钌纳米粒子的平...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石墨烯-氧化钌(G-RuO2)纳米复合材料。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能量色散谱(EDS)表征。SEM结果表明氧化钌粒子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层片上。TEM结果显示氧化钌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约为3 nm。对样品进行了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样品在H2SO4(1 mol.L-1)溶液中具有219.7 F.g-1的比电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钌 石墨烯 纳米复合材料 电化学电容器 水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氧化钛复合氨敏感材料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叶宗标 郑伟健 +2 位作者 太惠玲 谢光忠 蒋亚东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52,共4页
利用四异丙醇钛和氧化石墨(GO),采用水热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氧化钛(rGO-TiO_2)纳米复合敏感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FT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复合材料结构进行了表征.气敏特性结果表明,复合敏感材料对氨气(NH_3)具有良好的室温... 利用四异丙醇钛和氧化石墨(GO),采用水热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氧化钛(rGO-TiO_2)纳米复合敏感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FT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复合材料结构进行了表征.气敏特性结果表明,复合敏感材料对氨气(NH_3)具有良好的室温响应-恢复特性;与单一的rGO相比,复合敏感材料表现出更高的响应(rGO-TiO_2对10×10^(-6)NH_3响应为-0.027,rGO为-0.007)和更好的重复性.此外,还分析了复合材料对NH_3的气体敏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石墨烯 氧化钛 复合敏感材料 氨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周俊文 马文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28,共3页
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简要介绍了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着重对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石墨烯 氧化石墨 制备方法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气凝胶的水热法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9
作者 田军 乔秀丽 迟彩霞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51-1353,1358,共4页
以石墨为原料,高锰酸钾为氧化剂,通过超声制备具有不同片径的氧化石墨烯,采用一步水热还原制备石墨烯水凝胶,将石墨烯水凝胶进行冷冻干燥制备石墨烯气凝胶。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石墨烯气凝胶的结构、形... 以石墨为原料,高锰酸钾为氧化剂,通过超声制备具有不同片径的氧化石墨烯,采用一步水热还原制备石墨烯水凝胶,将石墨烯水凝胶进行冷冻干燥制备石墨烯气凝胶。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石墨烯气凝胶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水热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可得到具有丰富多孔结构的石墨烯气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石墨烯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不同形貌的α-Fe_2O_3超细粒子可控制备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建设 孙楠 +1 位作者 李松 秦高梧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60-1264,共5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通过改变反应条件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添加量、铁源等,制备了具有不同形貌的Fe2O3超细粒子,并利用扫描电镜与X射线衍射仪等对Fe2O3粒子的形貌和尺寸及晶型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 H值和反应物... 采用水热合成法,通过改变反应条件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添加量、铁源等,制备了具有不同形貌的Fe2O3超细粒子,并利用扫描电镜与X射线衍射仪等对Fe2O3粒子的形貌和尺寸及晶型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 H值和反应物添加量的比例等都会影响Fe2O3粒子的形貌和尺寸,通过调控添加剂种类等实验条件,获得了片状、立方体状、汉堡状、梭子状、长方体状、核桃状、六棱柱状、中空状等Fe2O3粒子的不同形貌,实现了对α-Fe2O3超细粒子形貌的可控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 超细粒子 水热法 形貌 可控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负载Fe_2O_3纳米复合材料及储能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安玉良 韩乃旺 +2 位作者 张辰 徐淑娇 袁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6069-16073,共5页
针对锂离子电池体系,以提高负极材料可逆充放电容量为目的,制备了Fe2O3-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XRD、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恒流充放电测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二元的Fe2O3-石墨烯纳米... 针对锂离子电池体系,以提高负极材料可逆充放电容量为目的,制备了Fe2O3-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XRD、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恒流充放电测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二元的Fe2O3-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纳米Fe2O3分布较为均匀,形貌多为菱形块状或类球状多面体,且与石墨烯片相互交叠,有效抑制了双方的团聚,形成了有利于储锂的堆砌结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Fe2O3-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储锂性能大大优于石墨烯和纳米Fe2O3,3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仍高达1 252mAh/g,循环性能优异;随着石墨烯加入量的增大,Fe2O3-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可逆容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石墨烯 氧化铁 水热法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卟啉-氧化石墨烯类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夏爱清 邢翠娟 +2 位作者 王彦娜 乔卫叶 赵哲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8年第7期6-9,56,共5页
氧化石墨烯是一类含有如羟基、羧基、环氧基等官能团的石墨烯衍生物的新型碳材料,能和很多物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结合而形成具有特殊的光、电、力学等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卟啉是一种有机染料分子,能和氧化石墨烯形成复合材料,该类材... 氧化石墨烯是一类含有如羟基、羧基、环氧基等官能团的石墨烯衍生物的新型碳材料,能和很多物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结合而形成具有特殊的光、电、力学等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卟啉是一种有机染料分子,能和氧化石墨烯形成复合材料,该类材料具有特殊的光、电、磁等性能,在电容器、传感、储能等很多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卟啉-氧化石墨烯类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制备方法,总结了该类复合材料在催化、光电器件、电子力学理论计算、环境监测、医学检测、分析化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氧化石墨烯 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法原位制备NiO/N-RGO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子庆 赫文秀 +2 位作者 张永强 刘斌 蒋梦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8-141,143,共5页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氧化镍/掺氮石墨烯(NiO/N-RGO)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拉曼光谱(Raman)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循环伏安、电化学交流阻抗和恒电流充放电测...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氧化镍/掺氮石墨烯(NiO/N-RGO)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拉曼光谱(Raman)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循环伏安、电化学交流阻抗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了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线状NiO均匀地负载在N-RGO片层上,呈三维网络结构。NiO/N-RGO复合材料呈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石墨烯 氧化镍 水热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氧化物/三维泡沫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现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轩宇 岳红彦 +3 位作者 高鑫 张虹 姚龙辉 王宝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35,共3页
综述了金属氧化物/三维泡沫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以及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三维泡沫石墨烯 制备方法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硫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胜利 宋延华 司丹亚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9-132,共4页
以湿法制备的硫溶胶和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还原不同酸碱体系的氧化石墨烯,制备石墨烯-硫复合材料。通过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对产物进行分析。石墨烯以薄膜状包覆在硫颗粒表面。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和循环... 以湿法制备的硫溶胶和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还原不同酸碱体系的氧化石墨烯,制备石墨烯-硫复合材料。通过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对产物进行分析。石墨烯以薄膜状包覆在硫颗粒表面。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180℃、酸性条件下水热12 h制备的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较好,以0.2 m A/cm2的电流密度在1.5-3.0 V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803.72 m Ah/g,循环20次衰减至592.40 m Ah/g,容量保持率为73.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水热法 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硫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TiO_(2)纳米线复合膜的制备及对Cu^(2+)吸附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晓霞 李慧 付德刚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8-324,337,共8页
以石墨烯和自制TiO_(2)粉末为原料,通过两步水热法联合真空抽滤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TiO_(2)纳米线(rGO/TiO_(2) NWs)复合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对rGO/TiO_(2) NWs复合膜的形... 以石墨烯和自制TiO_(2)粉末为原料,通过两步水热法联合真空抽滤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TiO_(2)纳米线(rGO/TiO_(2) NWs)复合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对rGO/TiO_(2) NWs复合膜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还原氧化石墨烯和TiO_(2) NWs成功地复合在一起,复合材料中TiO_(2) NWs分散性较好。Cu^(2+)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TiO_(2) NWs所占比例、pH值是影响Cu^(2+)吸附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复合材料对Cu^(2+)的吸附效果应该在pH值为6.0的近中性环境。其中TiO_(2) NWs含量为50%时,复合膜对Cu^(2+)的吸附量最高,达到rGO薄膜的4倍。复合薄膜有较好的吸附稳定性,重复使用5次后,吸附率是原吸附量的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 TiO_(2)纳米线 两步水热法 真空抽滤 复合薄膜 Cu^(2+)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2/石墨烯复合材料对NOx气敏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西建 胡明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16,21,共6页
为了快速准确检测汽车尾气中的NOx气体浓度,采用低温水热法制备了MoS2/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利用掩膜法将制备的MoS2/石墨烯镀膜于氧化铝基体表面形成敏感薄膜,制作了一种薄膜型NOx传感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 为了快速准确检测汽车尾气中的NOx气体浓度,采用低温水热法制备了MoS2/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利用掩膜法将制备的MoS2/石墨烯镀膜于氧化铝基体表面形成敏感薄膜,制作了一种薄膜型NOx传感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仪,表征了MoS2/石墨烯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和电化学特性,分析了MoS2/石墨烯复合材料对NOx的气敏机理。在气体传感器静态测试系统上,测试了NOx传感器灵敏度、温度、响应-恢复、抗干扰和长期稳定等特性。结果表明,MoS2/石墨烯传感器灵敏度是MoS2传感器2.1倍,响应时间为3.6 s,恢复时间为9.9 s,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选择性和长期稳定性。表明该传感器可实现汽车尾气中NOx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二硫化钼 石墨烯 传感器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2/rGO混合夹层材料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声太 魏衍豪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9-34,共6页
为了抑制穿梭效应,提高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和二氧化锰纳米线的混合物夹层材料(MnO2/rGO)。首先通过水热反应方法获得二氧化锰纳米线(α-MnO2)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然后用刮涂法得到二氧化锰纳米线、还原氧化石... 为了抑制穿梭效应,提高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和二氧化锰纳米线的混合物夹层材料(MnO2/rGO)。首先通过水热反应方法获得二氧化锰纳米线(α-MnO2)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然后用刮涂法得到二氧化锰纳米线、还原氧化石墨烯以及二者的混合物的夹层材料(MnO2/rGO),并分别研究含有这3种不同夹层材料的锂硫(Li-S)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恒流充放电等技术方法对材料的结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只含有单一二氧化锰或还原氧化石墨烯夹层相比,含有MnO2/rGO混合夹层材料的锂硫电池具有更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在1C(1C=1675 mA/g)的大倍率下,首周放电容量为1060 mA·h/g,循环400周后仍可保持在519.8 mA·h/g,平均衰减率为0.12%/次;含有混合夹层的电池在0.1、0.2、0.5、1、2 C倍率下可逆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20、1022、818、591、416.9 mA·h/g,当电流密度再次回到0.1 C时,放电比容量升到1040 mA·h/g,比其他夹层材料和没有夹层材料涂覆的电池具有更高的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 还原氧化石墨烯 夹层 锂硫电池 水热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石墨烯复合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19
作者 文瑾 廖文敏 +3 位作者 田修营 陈华青 何衡平 彭秧锡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4-46,共3页
以天然鳞片石墨和膨胀石墨为原料,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首先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合成石墨烯,再利用混合化学法和水热法制备出Al_2O_3/石墨烯复合粉体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并研究... 以天然鳞片石墨和膨胀石墨为原料,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首先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合成石墨烯,再利用混合化学法和水热法制备出Al_2O_3/石墨烯复合粉体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并研究了该复合粉体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膨胀石墨所制氧化石墨烯的氧化程度要高于鳞片石墨所制氧化石墨烯的氧化程度。180℃下反应3h后制备的Al_2O_3/石墨烯复合材料,晶粒大小约30nm,复合程度高,后期吸波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石墨烯 氧化铝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还原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倩 唐利斌 +3 位作者 李汝劼 项金钟 黄强 刘树平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90,共12页
随着石墨烯产业的蓬勃发展,氧化石墨烯作为制备工程化应用石墨烯的中间体产物而备受关注.同时由于其自身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各大领域均有前所未有的新兴应用.作者针对国内外氧化石墨烯的各种结构模型、制备方法、性质和相关应用... 随着石墨烯产业的蓬勃发展,氧化石墨烯作为制备工程化应用石墨烯的中间体产物而备受关注.同时由于其自身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各大领域均有前所未有的新兴应用.作者针对国内外氧化石墨烯的各种结构模型、制备方法、性质和相关应用,以及氧化石墨烯的还原进行了总结与概述.在对比各种方法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选择是反应的关键要素,归纳了选择的基本原则.最后,指出氧化石墨烯制备和还原研究中还需解决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和影响做出了评价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制备方法 表征 还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