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7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ctor graph method for target state estimation in bearing-only sensor network
1
作者 CHEN Zhan FANG Yangwang +1 位作者 ZHANG Ruitao FU Wenx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2期380-396,共17页
For target tracking and localization in bearing-only sensor network,it is an essential and significant challeng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lug-and-play expansion while stably enhancing the accuracy of state estimation.... For target tracking and localization in bearing-only sensor network,it is an essential and significant challeng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lug-and-play expansion while stably enhancing the accuracy of state estim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 distributed state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two-layer factor graph.Firstly,the measurement model of the bearing-only sensor network is constructed,and by investigating the observ-ability and the Cramer-Rao lower bound of the system model,the preconditions are analyzed.Subsequently,the location fac-tor graph and cubature information filtering algorithm of sensor node pairs are proposed for localized estimation.Building upon this foundation,the mechanism for propagating confidence mes-sages within the fusion factor graph is designed,and is extended to the entire sensor network to achieve global state estimation.Finally,groups of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results,which verifies the rationality,effectiveness,and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tor graph cubature information filtering bearing-only sensor network state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w-complexity PTS scheme based on phase factor sequences optimiz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JI Ce ZHANG Chao ZHU Wenj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4期707-713,共7页
In this paper, a new 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PTS)scheme with low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s proposed for the problems of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n the conventional PTS method.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In this paper, a new 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PTS)scheme with low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s proposed for the problems of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n the conventional PTS method.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of candidate sequences in the PTS method under the interleaved partition method, it has been discovered that some candidate sequences generated by phase factor sequences have the same peak average power ratio(PAPR). Hence, phase factor sequences can be optimized to reduce their searching times. Then, the computational process of generating candidate sequences can be simplified by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of data and minimizing the calculations of complex multiplication.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PTS scheme, the proposed approach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has no loss of PAPR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 (PTS) peak average powerratio (PAPR) phase factor sequences optimizatio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low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iPDR/GNSS组合导航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振杰 胡超 +1 位作者 聂志喜 张远帆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3,69,共10页
针对现有行人航位推算(PDR)方法存在误差积累并且定位与航向精度较低,从而导致PDR/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组合导航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改进的PDR(iPDR)/GNSS组合导航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iPDR定位方法,将GNS... 针对现有行人航位推算(PDR)方法存在误差积累并且定位与航向精度较低,从而导致PDR/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组合导航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改进的PDR(iPDR)/GNSS组合导航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iPDR定位方法,将GNSS载波相位历元差分技术计算的航向角引入PDR航向估计中,减小由陀螺漂移引起的航向累积误差。其次,基于因子图优化将GNSS绝对位置与iPDR定位结果相融合。最后,利用智能手机采集的实测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PDR方法相比,iPDR方法的定位精度提高了62.0%,航向精度提高了33.7%;与基于卡尔曼滤波的iPDR/GNSS组合方法相比,基于因子图优化的iPDR/GNSS方法在定位精度上提高了39.8%,有效提高了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行人航位推算 组合导航 智能移动终端 载波相位差分 因子图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径似然模型与HMM序列匹配定位的地铁隧道三维重建
4
作者 胡钊政 王书恒 +3 位作者 孟杰 冯锋 朱紫威 李维刚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73-2284,共12页
在地铁隧道等退化场景下,主流的激光或视觉SLAM算法实用性低,无法有效完成三维重建工作。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路径似然模型(PLM)与隐马尔可夫(HMM)序列匹配的大规模地铁隧道三维重建方法,将三维重建问题分解为里程计定位与基于图优化的高... 在地铁隧道等退化场景下,主流的激光或视觉SLAM算法实用性低,无法有效完成三维重建工作。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路径似然模型(PLM)与隐马尔可夫(HMM)序列匹配的大规模地铁隧道三维重建方法,将三维重建问题分解为里程计定位与基于图优化的高精度三维重建两个过程。针对里程计定位,该文提出一种融合路径似然模型的里程计方法。在粒子滤波框架下,将轨道约束转化为观测,并与IMU和轮速计数据融合,实现在轨机器人定位。此外,还提出一种基于HMM序列匹配的回环检测方法,将回环检测问题转化为序列匹配问题,提升回环检测的性能。针对重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大规模因子图优化的三维重建方法,通过多约束条件完成位姿图优化,从而实现大规模地铁隧道的高精度三维重建。在成都韦家碾-双水碾和沙河源-洞子口两段地铁站之间进行了实地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PLM和HMM序列匹配可以有效提升里程计定位精度和回环检测性能,从而实现大规模地铁隧道场景的高精度三维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退化场景 路径似然 序列匹配 因子图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信息定位的机器人视觉SLAM算法
5
作者 范启亮 丁度坤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9,26,共7页
视觉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算法在室内服务机器人中被广泛应用,但基于点云、平面和语义的视觉SLAM算法存在地图构建单一、定位不准等问题。本文基于经典ORB-SLAM2算法,引入平面和语义信息,提出基于多特征信息定位的视觉SLAM算法(MFIL... 视觉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算法在室内服务机器人中被广泛应用,但基于点云、平面和语义的视觉SLAM算法存在地图构建单一、定位不准等问题。本文基于经典ORB-SLAM2算法,引入平面和语义信息,提出基于多特征信息定位的视觉SLAM算法(MFIL-SLAM)。该算法通过从视觉和深度图像中提取特征点、平面和语义信息,与地图中的相应路标关联,更新相机位姿,并通过因子图优化多层级地图。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建图效果、定位精度和稳健性方面均优于现有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特征信息 视觉SLAM 数据关联 因子图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不相关回归和潜在表示的无监督特征选择
6
作者 刘威 朱乙鑫 +2 位作者 白润才 高琪 李晓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504,共10页
针对基于图的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存在挖掘数据内在信息不充分,且易受噪声干扰难以获取更具有判别性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广义不相关回归和潜在表示学习的无监督特征选择方法(uncorrelated regression and latent representation for ... 针对基于图的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存在挖掘数据内在信息不充分,且易受噪声干扰难以获取更具有判别性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广义不相关回归和潜在表示学习的无监督特征选择方法(uncorrelated regression and latent representation for unsupervised feature selection,URLUFS)。该方法将非负矩阵分解作用于广义不相关回归模型的投影矩阵,使投影矩阵实现非线性的维数约简并获得特征选择矩阵。在特征选择矩阵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图学习来进一步挖掘数据的局部流形结构,并对特征选择矩阵施加范数约束以保持稀疏性。利用潜在表示对数据样本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学习,引导回归模型中的伪标签矩阵,从而选择出更具有判别性的特征。在8个公开的数据集上进行了数值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广义不相关回归和潜在表示学习的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明显优于其他8种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特征选择 广义不相关回归 非负矩阵分解 潜在表示学习 自适应图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州野生百香果外果皮花色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7
作者 严和平 徐世娟 +3 位作者 张举成 张婷 刘小蝶 杨祖猛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2期36-40,共5页
以红河州野生百香果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对花色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获得的最优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25(g∶mL),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40℃,pH值3。在固定提取时间为150 min时,正交试... 以红河州野生百香果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对花色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获得的最优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25(g∶mL),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40℃,pH值3。在固定提取时间为150 min时,正交试验获得的百香果中花色苷的提取条件为无水乙醇料液比1∶30,提取温度50℃,pH值4,此时野生百香果花色苷提取量可达到3.166 mg/g。研究表明,百香果果皮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研究结果可为百香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花色苷 提取工艺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MCMC的鲁棒因子图优化组合导航算法
8
作者 陈熙源 崔天昊 钟雨露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91,共11页
在城市峡谷环境中,GNSS多径效应与非视距现象严重,会极大影响GNSS的定位精度,进而影响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的定位效果。然而传统的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无法确定在城市峡谷环境中快速变化的GNSS量测噪声,为保证组合导航系统的抗差性能... 在城市峡谷环境中,GNSS多径效应与非视距现象严重,会极大影响GNSS的定位精度,进而影响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的定位效果。然而传统的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无法确定在城市峡谷环境中快速变化的GNSS量测噪声,为保证组合导航系统的抗差性能和估计精度,针对传统因子图优化算法中量测噪声协方差矩阵不准确带来状态估计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MCMC的鲁棒因子图优化组合导航算法。首先,基于先验和后验两阶段将自适应MCMC引入因子图优化框架,在先验中通过MCMC算法将对后验概率采样转化为对先验概率和似然概率的乘积进行采样,并引入自适应策略提高采样效率,得到后验概率对应的样本集。在后验中,通过KL散度最小化近似后验和真实后验,从而精确估计GNSS时变量测噪声协方差;其次,引入新息χ^(2)检测算法,通过构建假设检验统计量和量测异常边界值来检测和剔除粗差。所提方法在减小粗差干扰的同时能有效估计GNSS时变量测噪声。由INS/GNSS组合导航的仿真和现场实验表明,所提方法相比普通因子图优化算法和基于变分贝叶斯的鲁棒自适应因子图优化算法在水平定位均方根误差上分别减小了20.4%、11.9%和71.6%、25.2%,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 因子图优化 自适应MCMC 新息χ^(2)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9
作者 吴朝霞 龙思宇 +1 位作者 杨胜苏 孙坤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736-5752,共17页
精准把握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探究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动态演变机制,找寻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最优提升路径,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的关键所在。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剖析2006—2021年中国30... 精准把握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探究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动态演变机制,找寻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最优提升路径,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的关键所在。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剖析2006—2021年中国30个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特征,结合TERGM模型探究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和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态势,空间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不均衡特征,且由于马太效应东西差距逐渐扩大。(2)省际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合作关联突破了地理邻近性。探索发现虽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出复杂、多线程的结构特征,但核心-边缘结构明显,说明目前尚未构成完整的要素传递路径。(3)借助块模分析将总区域划分为四个板块,发现板块发展不平衡,板块内联系稀疏,板块间联系存在深化空间。其中以北京、天津、上海为主的“净受益”板块虹吸效应大于辐射效应,主导地位凸显;以内蒙古、黑龙江、青海等在内的“净溢出”板块溢出效应显著,绿色发展潜力有待激发。(4)TERGM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和演化受到要素、市场、政府、地理距离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缓解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发挥多主体、多要素、多环节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时序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竹笋超微粉对吐司面包品质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陈德琴 吴德盛 +1 位作者 张洪礼 杨玉洁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6期37-40,共4页
方竹笋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为了拓展方竹笋超微粉的应用范围,探究了方竹笋超微粉不同添加量对吐司面包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方竹笋超微粉吐司面包的配方及制作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配方的各组分用量为高筋粉500 g,... 方竹笋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为了拓展方竹笋超微粉的应用范围,探究了方竹笋超微粉不同添加量对吐司面包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方竹笋超微粉吐司面包的配方及制作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配方的各组分用量为高筋粉500 g,方竹笋超微粉10 g,水250 g,白砂糖50 g,鸡蛋1个,酵母5 g,食盐5 g,黄油75 g,汤种75 g,方竹笋超微粉添加量为2%,随着方竹笋超微粉添加量的增多,其品质越差。在烘烤温度为上火180℃,下火180℃,烘烤时间为25 min的条件下,吐司面包成品外观完整、组织细腻、富有弹性,既有面包原有的香甜味,又保留了方竹笋的清香味和营养价值,提高了吐司面包的食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竹笋超微粉 吐司面包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图融合地图的果园机器人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创新 冯威 +4 位作者 李云辉 欧芳 李楠 苗中华 韩增德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21,共7页
针对复杂果园环境中GPS信号易被遮挡和果树种植高度相似性,导致果园机器人初始化全局位姿困难、定位位姿与实际位姿不一致、定位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因子图融合3D点云先验地图的果园机器人全局定位方法。首先,在果园3D点云先验... 针对复杂果园环境中GPS信号易被遮挡和果树种植高度相似性,导致果园机器人初始化全局位姿困难、定位位姿与实际位姿不一致、定位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因子图融合3D点云先验地图的果园机器人全局定位方法。首先,在果园3D点云先验地图基础上,提出基于GPS分割出局部地图和NDT匹配相结合的方法,估计机器人在点云地图中全局初始位姿;其次,计算激光里程计作为先验位姿,采用NDT算法计算激光点云与地图匹配的全局位姿;最后,构建因子图融合激光里程计因子、IMU预积分因子和地图反馈因子,执行因子图优化,纠正激光里程计累积漂移,提高全局定位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杂的果园场景中,全局定位轨迹的横向均方根误差为0.17 m、标准差为0.09 m,纵向均方根误差为0.12 m、标准差为0.08 m,满足机器人执行果园任务的自主高精度全局定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机器人 点云地图 因子图 全局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路基设计主要控制指标设计原则的回顾与讨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威 裴鑫 +2 位作者 陈诚 刘宙 杨成忠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为保证铁路路基的安全与稳定,一般需要确保地基承载力、路堤稳定性及路基工后沉降均满足设计要求,但当前对于地基承载力是否需要检算这一问题还未达成共识。为此,基于ABAQUS建立铁路路基有限元模型,考虑地基土土性、地基坡率、路基土土... 为保证铁路路基的安全与稳定,一般需要确保地基承载力、路堤稳定性及路基工后沉降均满足设计要求,但当前对于地基承载力是否需要检算这一问题还未达成共识。为此,基于ABAQUS建立铁路路基有限元模型,考虑地基土土性、地基坡率、路基土土性、路基坡率、路基填高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探讨地基承载力检算的必要性,并分析不同因素对地基承载力、路堤稳定性和路基工后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铁路路基设计时应考虑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并与路堤稳定性和路基工后沉降共同进行检算;地基承载力大小与地基土土性、路基土土性、路基填高等因素密切相关,在铁路路基设计时,地基承载力计算需要根据地基土土性、路基土土性和路基填高等因素综合确定;不同影响因素对地基承载力、路堤稳定性与路基工后沉降大小的影响显著性关系有所不同,其中各因素对地基承载力大小的影响显著性依次为地基土土性>路基填高>路基土土性>路基坡率>地基坡率,对路堤稳定性大小的影响显著性依次为地基土土性>路基坡率>路基土土性>路基填高>地基坡率,对路基工后沉降大小的影响显著性依次为地基土土性>路基土土性>路基填高>地基坡率>路基坡率。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路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设计控制指标 地基承载力 路堤稳定性 路基工后沉降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非视距环境的智能车多传感鲁棒融合定位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悦 范建华 +2 位作者 胡永扬 魏祥麟 李旭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针对智能车无线定位易受非视距信号影响从而导致定位误差增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视距信号可靠判别的超宽带/惯性测量单元(UWB/IMU)鲁棒融合定位方法。首先,分别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学习模型和多传感器一致性数学模型对非视距信号... 针对智能车无线定位易受非视距信号影响从而导致定位误差增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视距信号可靠判别的超宽带/惯性测量单元(UWB/IMU)鲁棒融合定位方法。首先,分别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学习模型和多传感器一致性数学模型对非视距信号进行粗判别;接着,设计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非视距信号精判别模型,在决策级对上述模型的结果进行有效融合;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因子图的多传感自适应融合定位方法,根据非视距判别结果动态调节融合模型,以实现非视距环境下的智能车鲁棒定位。实车试验结果表明,在非视距判别效果方面,相较于常规的SVM模型,所提方法非视距判别的精度、召回率和准确率分别提高了6.97%、5.37%和6.36%;在定位性能方面,与现有常规的最小二乘定位方法相比,所提出方法的均方根误差、最大误差和标准差分别减少了12.55%、63.40%以及13.23%,有效提升了非视距环境下智能车的定位精度和鲁棒性,克服了传统方法在非视距环境下定位精度低、可靠性差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 融合定位 非视距判别 两级模型 因子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式山药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天 王会强 +3 位作者 张勇 李文翔 孙玉林 孙广军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8,共9页
针对河北地区种植山药地块小、种植分散、人工种植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结合山药的种植农艺,设计一种能够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的悬挂式山药播种机。对播种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关键部件的相关参数进行阐述;并以... 针对河北地区种植山药地块小、种植分散、人工种植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结合山药的种植农艺,设计一种能够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的悬挂式山药播种机。对播种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关键部件的相关参数进行阐述;并以种植合格指数与种植均匀度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对山药种茎在排种、导种和投种的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影响上述指标的因素为排种系统线速度、行进速度和投种高度;进行Box—Behnken田间试验,确定最优因素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当排种系统线速度为0.315 m/s、机器的行进速度为0.128 m/s、投种高度为11.1 mm时,种植合格指数为93.59%,种植均匀度变异系数为3.14%,达到所需的农艺要求。田间验证试验表明,单行双垄山药播种机性能优良,能够实现单粒精播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悬挂式播种机 三角式排种 参数优化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油藏CO_(2)辅助重力驱油开发效果参数评价
15
作者 王颖 屈亚光 +4 位作者 王斌 鲁明 蒋茜 李建新 巩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5,共9页
低渗油藏注水开发效果一般较差,采用CO_(2)驱油能有效提高原油采出程度。为分析影响CO_(2)辅助重力驱油效果的各种因素,从注气辅助重力驱油研究机理出发,建立一注一采的机理模型,分析地质因素与开发因素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低渗油藏注水开发效果一般较差,采用CO_(2)驱油能有效提高原油采出程度。为分析影响CO_(2)辅助重力驱油效果的各种因素,从注气辅助重力驱油研究机理出发,建立一注一采的机理模型,分析地质因素与开发因素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和Shapley值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正韵律储层更适合CO_(2)辅助重力驱油;储层倾角、平均渗透率、注气速度与开发效果呈正相关;垂向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比值、渗透率级差与开发效果呈负相关;中上部位置注气及无因次水平井段长度比值设置为0.8可以有效提高CO_(2)辅助重力驱油效果;垂向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比值对CO_(2)辅助重力驱油影响程度最高。该项研究成果为提高低渗油藏CO_(2)辅助重力驱油的开发效果提供了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CO_(2)驱油 地质因素 开发因素 正交实验设计 SHAPLEY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态固化土水泥剂量EDTA滴定法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罗義錬 罗强 +3 位作者 蒋良潍 张良 胡秋辉 覃李兵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8,共10页
水泥剂量是控制流态固化土强度的关键指标,工程中多采用EDTA滴定法进行检测,但流态固化土制备过程中含水量与水泥水化时间偏差会导致检测数据失真.研究了EDTA二钠标准溶液消耗量随水泥剂量、含水量和水化时间三因素的变化规律;基于回归... 水泥剂量是控制流态固化土强度的关键指标,工程中多采用EDTA滴定法进行检测,但流态固化土制备过程中含水量与水泥水化时间偏差会导致检测数据失真.研究了EDTA二钠标准溶液消耗量随水泥剂量、含水量和水化时间三因素的变化规律;基于回归正交试验,开展了多因素及交互影响的主次关系分析与显著性评价,建立了考虑三因素综合影响的EDTA二钠标准溶液消耗量回归方程.试验表明,EDTA二钠标准溶液消耗量与水泥剂量近似呈线性正相关,随含水量增大或水化时间延长近似线性降低;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水泥剂量、含水量、水化时间,交互作用不显著;因素水平在回归正交试验组范围内,回归方程计算值误差低于2.40%;含水量或水化时间分别偏差2.9%、86min,将造成水泥剂量检测值增减约0.5%.研究成果可为完善流态固化土水泥剂量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态固化土 水泥剂量 EDTA滴定法 回归正交试验 因素主次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理图谱的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研究
17
作者 张春龙 张海涛 +2 位作者 庞宇飞 杨轶 张可欣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本研究从科学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入手,聚力情报智慧,基于事理图谱、网络科学等理论,明确重大突发事件驱动因素、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以及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耦合模型的概念内涵,构建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及传导链路耦合模型,进一步揭... 本研究从科学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入手,聚力情报智慧,基于事理图谱、网络科学等理论,明确重大突发事件驱动因素、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以及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耦合模型的概念内涵,构建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及传导链路耦合模型,进一步揭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及传导链路耦合模型的具体流程,并依据2021—2024年暴雨数据,构建暴雨事件传导链路及传导链路耦合模型,揭示了暴雨事件中事件传导链路与舆情传导链路、应急传导链路之间的耦合机制,验证了传导链路和耦合模型的科学性以及构建方法和流程的可操作性。基于实证研究结果,遵循系统科学的理念,论述了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及传导链路耦合模型的应用场景,对构建“风险管理—舆情管理—应急管理”三位一体的重大突发事件决策与应急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事件 传导链路 事理图谱 驱动因素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减压阀控制器硬件性能的影响因素和优化设计
18
作者 艾超 黄科雨 +3 位作者 马德江 陈立娟 高伟 曹晓明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9,共14页
比例减压阀是工程机械装备液压系统的压力控制元件,其压力控制性能直接受到控制器性能的影响。以比例减压阀用控制器为研究对象,建立控制器数学模型和整阀模型。然后,分析电阻、电感、频率和占空比对控制器输出电流大小和纹波的影响。其... 比例减压阀是工程机械装备液压系统的压力控制元件,其压力控制性能直接受到控制器性能的影响。以比例减压阀用控制器为研究对象,建立控制器数学模型和整阀模型。然后,分析电阻、电感、频率和占空比对控制器输出电流大小和纹波的影响。其次,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以电流、电流纹波为指标,综合考虑电阻、电感、PWM频率、PWM占空比等影响因素,优化设计控制器关键参数。最后,结合比例减压阀实物,验证优化后控制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控制器优化前的误差约为2.9%,控制器优化后的误差约为2.5%。研究成果为高性能比例减压阀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减压阀 控制器硬件 影响因素 正交实验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管菌生物学特性、驯化栽培及抗氧化活性
19
作者 康霞 常光雷 +4 位作者 任静 王立安 李肖 李守勉 李国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6,共11页
烟管菌(Bjerkandera adusta)菌种由采自河北省遵化市的野生子实体组织分离获得,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并进行驯化栽培,测定野生和栽培子实体醇提物对ABTs+、DPPH及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烟管菌菌丝生长最适... 烟管菌(Bjerkandera adusta)菌种由采自河北省遵化市的野生子实体组织分离获得,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并进行驯化栽培,测定野生和栽培子实体醇提物对ABTs+、DPPH及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烟管菌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氮源、温度和pH分别为果糖、酵母浸粉、30℃和6。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碳源、氮源和pH。驯化栽培结果表明,菌丝发菌时间为20 d;给予300~500 lx的光照,空气湿度为80%~85%,日间保持室温在25~30℃,夜间温度降低至16~18℃,40~45 d后形成原基;将湿度提高至90%~95%,15~20 d后子实体成熟。野生及栽培子实体的醇提物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当添加量为200μL时,野生和栽培子实体对ABTs+、DPPH及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达到最高,野生子实体的清除率分别为84.10%、60.74%和96.06%,显著高于栽培子实体,其清除率分别为70.54%、35.81%和63.16%,二者对以上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相差13.56%、24.93%和32.90%。研究结果可为该菌后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管菌 单因素 药用真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多锚点弹性辅助的视觉/惯性紧耦合导航
20
作者 罗豪龙 李建胜 +3 位作者 徐志涛 王力 张世田 李广云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2-465,共14页
视觉惯性UWB松耦合导航方法需要提前构建UWB坐标系统和获取UWB锚点位置,导致它在实际应用中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针对单锚点辅助的视觉惯性紧耦合导航方法,由于单个UWB锚点只提供了一维距离约束信息,对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的提升有限。... 视觉惯性UWB松耦合导航方法需要提前构建UWB坐标系统和获取UWB锚点位置,导致它在实际应用中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针对单锚点辅助的视觉惯性紧耦合导航方法,由于单个UWB锚点只提供了一维距离约束信息,对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的提升有限。为了降低系统的配置难度和提高系统的定位性能,提出了一种无需提前获取UWB锚点位置、具有普遍适用性的UWB多锚点弹性辅助视觉/惯性导航紧耦合方法。首先,基于即插即用的思想提出了一种UWB多锚点在线异步位置估计方法,以确保UWB锚点信息的及时利用。其次,采用弹性因子图优化框架建立视觉惯性UWB紧耦合的因子图模型,从而实现视觉/惯性/UWB多锚点的紧耦合导航。最后,利用开源VIRAL数据集和真实世界采集的数据集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先进的VINS-MONO和VIR-SLAM开源算法,本文方法的定位精度分别平均提升了30.61%和23.19%。这表明所提出的UWB多锚点弹性辅助视觉/惯性紧耦合导航方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更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WB多锚点 异常值检测 锚点位置估计 因子图优化 紧耦合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