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layer Satellite Network Collaborative Mobile Edge Caching:A GCN-Based Multi-Agent Approach 被引量:1
1
作者 Yang Jie He Jingchao +4 位作者 Cheng Nan Yin Zhisheng Han Dairu Zhou Conghao Sun Ruijin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4年第11期56-74,共19页
With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highdefinition video streaming data,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network traffic has ensued.The emergency of mobile edge caching(MEC)can not only alleviate the burden on core network,but also... With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highdefinition video streaming data,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network traffic has ensued.The emergency of mobile edge caching(MEC)can not only alleviate the burden on core network,but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 user experience.Integrating with the MEC and satellite networks,the network is empowered popular content ubiquitously and seamlessly.Addressing the research gap between multilayer satellite networks and MEC,we study the caching placement problem in this paper.Initially,we introduce a three-layer distributed network caching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designed for efficient and flexible handling of large-scale networks.Considering the constraint on satellite capacity and content propagation delay,the cache placement problem is then formulated and transformed into a 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where the content coded caching mechanism is utilized to promote the efficiency of content delivery.Furthermore,a new generic metric,content delivery cost,is proposed to elaborate the performance of caching decision in large-scale networks.Then,we introduce a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based multi-agent advantage actor-critic(A2C)algorithm to optimize the caching decision.Finally,extensive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n terms of content delivery cost and transfer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he placement coded caching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 mobile edge caching(MEC) multilayer satellite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RGCN的多功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方法
2
作者 郁春来 冯明月 +2 位作者 金宏斌 张福群 张强飞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8,共9页
多功能雷达因其灵活的工作模式和捷变的波形特征,可并行执行多种任务等优势,已获得广泛应用,对雷达情报侦察对抗带来了极大挑战。识别多功能雷达工作模式是后续威胁评估、自适应对抗和引导攻击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决定着雷达对抗措施的针... 多功能雷达因其灵活的工作模式和捷变的波形特征,可并行执行多种任务等优势,已获得广泛应用,对雷达情报侦察对抗带来了极大挑战。识别多功能雷达工作模式是后续威胁评估、自适应对抗和引导攻击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决定着雷达对抗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主要以典型多功能雷达为研究对象,对典型的作战场景仿真建模,在深入分析多功能雷达不同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关系图卷积网络(relation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RGCN)的多功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的新方法,实现了数据的并行化处理,解决了不同工作模式与特征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雷达 工作模式识别 神经网络 图卷积网络 关系图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TGCN与N-BEATS的风功率超短期预测
3
作者 程旭初 刘景霞 康荣凯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5-121,共7页
精准的风功率预测对电网调度具有重大意义,针对现有预测方法中数据特征提取不充分、输入序列过长时产生梯度消失和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时空图卷积(STGCN)与神经基扩展分析(N-BEATS)模型的组合预测模型,该方法通过充分提... 精准的风功率预测对电网调度具有重大意义,针对现有预测方法中数据特征提取不充分、输入序列过长时产生梯度消失和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时空图卷积(STGCN)与神经基扩展分析(N-BEATS)模型的组合预测模型,该方法通过充分提取数据时空特征来提高预测精度。首先,利用STGCN对多元输入序列进行深度特征提取,充分挖掘风机SCADA数据中的时空潜在关系;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通过构建序列分解模块与多分辨率卷积对STGCN模型进行改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风电数据的复杂特性;然后,神经基扩展分析(N-BEATS)新型神经网络对STGCN提取的时空信息数据进行时序关系分析,得到最终预测结果;最后,以内蒙古某风场SCADA数据为例,通过多模型对比实验与自身消融实验验证了所提组合模型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对STGCN的改进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模型在预测精度上取得了显著的提升,为风电功率预测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期风功率预测 时空图卷积 神经基扩展分析 序列分解 深度特征提取 图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N-BiLSTM-attention融合模型的气温预测研究
4
作者 王玉洁 王倩影 《现代信息科技》 2025年第9期53-56,共4页
针对气象时序数据规模和维度剧增,现有模型对数据信息利用率不足、训练时间较长、预测精度不高和泛化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CN)和融入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attention)模型对气象数据进行预测。... 针对气象时序数据规模和维度剧增,现有模型对数据信息利用率不足、训练时间较长、预测精度不高和泛化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CN)和融入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attention)模型对气象数据进行预测。该模型在预测安徽省铜陵气象站未来连续一周的气温时,平均RMSE误差为1.88,平均MSE为1.64,与其他模型相比精度最高,同时在预测四个代表区域的气温时,各区域的误差相差不大,证明了该模型泛化性能好,预测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图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气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GCN和LSTM考虑时空信息的城市交通流量预测
5
作者 李正楠 赵智辉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87-194,共8页
针对当前交通流量的智能预测方法没有分析和考虑路网的时空关联性问题,在智能预测方法中增加了时空关联性信息,解决了时空信息缺失造成的预测精度降低的问题。首先结合交通路网的图连接和车辆通行延时特性,分析城市路网的时空关联性;考... 针对当前交通流量的智能预测方法没有分析和考虑路网的时空关联性问题,在智能预测方法中增加了时空关联性信息,解决了时空信息缺失造成的预测精度降低的问题。首先结合交通路网的图连接和车辆通行延时特性,分析城市路网的时空关联性;考虑城市交通时空关联情况,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CN: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方法,研究了结合GCN、LSTM考虑时空信息的城市交通流量预测方法,应用开源的城市交通流量数据集优化训练了城市交通流量预测网络,并对比LSTM、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及不同网络节点数目在求解该交通流量预测问题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预测城市交通流量,相对未考虑时空信息的预测方法准确度有所提升,该研究可为智慧交通系统中的交通预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城市交通 车流预测 时空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GCN的光伏短期出力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亮 周立洋 +2 位作者 徐晓春 李荣 李睿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9-294,共6页
为提高光伏短期出力预测精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CN)的光伏短期出力预测方法。首先,构建考虑多气象影响因素的光伏短期出力模型,开展光伏出力影响因素和出力特性分析。其次,对光伏出力历史时序数据进行图形化转换和数据重... 为提高光伏短期出力预测精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CN)的光伏短期出力预测方法。首先,构建考虑多气象影响因素的光伏短期出力模型,开展光伏出力影响因素和出力特性分析。其次,对光伏出力历史时序数据进行图形化转换和数据重构,构建邻接矩阵并提取光伏短期出力图形化特征数据。在多时间尺度场景下,建立基于GCN的光伏出力预测模型,并与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反向传播网络(BP)、图注意力模型(GAT)等算法的预测模型做比对分析。最后,以某地区光伏出力实测数据开展仿真验证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图卷积神经网络 图形数据结构 多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GCN-Resnet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
7
作者 严胜利 付辉 李浩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32-1840,共9页
滚动轴承装设在各类机床等生产机械中,易出现故障并失效,需要持续监测以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基于此,设计了多路并行图卷积残差网络(MPGCN-Resnet)完成滚动轴承故障诊断。MPGCN-Resnet共包含4个部分:基于Cmor小波的时频图获取部分完成... 滚动轴承装设在各类机床等生产机械中,易出现故障并失效,需要持续监测以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基于此,设计了多路并行图卷积残差网络(MPGCN-Resnet)完成滚动轴承故障诊断。MPGCN-Resnet共包含4个部分:基于Cmor小波的时频图获取部分完成了各类故障振动信号中重构与拆解的细化处理;基于多路平行网络的特征获取部分可提升泛化性并加快收敛;残差结构图神经网络下的特征学习部分完成了特征学习,并实现了滚动轴承故障特征的深度发掘;GAP-Softmax故障分类部分完成了滚动轴承故障的有效诊断。采用CWRU轴承数据集完成MPGCN-Resnet和IHDSVM-Alexnet、MSATM方法在变工况、变噪声情况下准确度和损失值的对比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MPGCN-Resnet对滚动轴承的平均故障诊断准确度可达96.4%,在-6 dB的噪声环境中高于91%,在负载突变3×0.75 kW时大于90%。MPGCN-Resnet在各类变工况和变噪声环境中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并能缓解参量增加和过度计算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图卷积神经网络 Cmor小波 过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N-LSTM组合模型的基坑钢支撑轴力时空序列预测
8
作者 秦世伟 朱则匀 戴自立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7-1264,共8页
基坑钢支撑的轴力变化是反应基坑中内力变化的重要指标,也是基坑工程灾害防治的重点研究对象。由于土体力学性质的复杂性以及受力演化的不确定性,单纯通过监测和计算难以把握基坑中实际的内力变化趋势。已有研究表明支撑轴力的演化具有... 基坑钢支撑的轴力变化是反应基坑中内力变化的重要指标,也是基坑工程灾害防治的重点研究对象。由于土体力学性质的复杂性以及受力演化的不确定性,单纯通过监测和计算难以把握基坑中实际的内力变化趋势。已有研究表明支撑轴力的演化具有典型的时序特征,可使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数据进行预测分析,但预测精度普遍不高。基坑中多个点位的支撑轴力变化往往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但现有的模型无法捕捉空间信息。为解决上述问题,使用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GC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组合构建了能捕捉数据时间和空间特征的时空序列预测模型。该模型根据实际点位的空间信息构建了邻接矩阵并生成对应的空间特征,以支撑轴力,空间信息,温度作为输入特征,来预测支撑轴力的发展趋势。使用上海某车站项目中四个具有空间相关性的点位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并将组合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单一LSTM模型预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组合模型的收敛速度更快,对于长周期的数据拟合能力更强,并且能更好的反应数据的波动性;(2)组合模型的精度高于仅考虑时间序列特征的单一LSTM模型,有效提高了支撑轴力数据的预测精度。该模型可为实际工程数值预测提供计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支撑轴力 空间特征 长短期记忆网络 图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N和CNN联合的SAR图像自动目标识别
9
作者 秦基凯 刘峥 +1 位作者 谢荣 冉磊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7-595,共9页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自动目标识别(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 ATR)技术近些年来备受关注,已成为SAR图像解译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这类方法主要利...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自动目标识别(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 ATR)技术近些年来备受关注,已成为SAR图像解译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这类方法主要利用的是SAR图像的幅值信息,仅从局部区域中提取特征。鉴于SAR图像中的目标通常被视为散射中心的相干叠加,这些目标展现出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上下文信息。仅依靠CNN难以充分捕捉目标周围的全局信息,这可能会影响识别精度。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识别性能,本研究引入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GCN),提出一种结合GCN和CNN的SAR ATR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传统CNN提取与SAR图像幅值相关的局部特征,接着通过构造图数据并应用GCN提取全局特征。此外,本研究还设计了多尺度GCN,通过融合不同尺度的特征来增强模型对图数据的学习能力。在模型训练阶段,采用标签平滑技术以缓解过拟合问题。通过端到端的训练策略,实现了GCN和CNN参数的联合优化,从而实现高精度的SAR图像目标识别。最终,通过在MSTAR和OpenSARship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识别性能上优于现有技术,并展现出卓越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图卷积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自动目标识别 多尺度g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N和Transformer时空信息融合的行人轨迹预测
10
作者 柳军杰 蔡英 +1 位作者 范艳芳 赵放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针对行人轨迹的多态性导致模型预测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 network,GCN)和Transformer时空信息融合的行人轨迹预测模型。采用Transformer提取行人运动行为特征;构建时空图,并根据结伴行人轨迹相似的特... 针对行人轨迹的多态性导致模型预测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 network,GCN)和Transformer时空信息融合的行人轨迹预测模型。采用Transformer提取行人运动行为特征;构建时空图,并根据结伴行人轨迹相似的特点,设计基于轨迹相似度的GCN,来优化时空图的卷积以提取行人间的空间交互特征;针对时空图之间的关联性,采用Transformer编码不同历史时刻的空间交互特征,深度挖掘行人轨迹的时空交互特征。融合行人运动行为特征、空间交互特征和时空交互特征实现基于时空信息融合的行人轨迹预测。在ETH-UCY和SDD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设计模型的性能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轨迹预测 TRANSFORMER 图卷积网络 轨迹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CN-sbuLSTM模型的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嘉 文婧 +3 位作者 周正 苏骁 杜朝阳 杨婉澜 《交通运输研究》 2024年第3期56-65,共10页
为解决现有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方法在捕捉动态时空依赖关系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融合信息几何方法与注意力机制的新型高速路网交通量预测模型。首先,利用信息几何方法量化ETC门架之间的动态数据分布差异。然后,利用注意力机制来捕获交... 为解决现有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方法在捕捉动态时空依赖关系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融合信息几何方法与注意力机制的新型高速路网交通量预测模型。首先,利用信息几何方法量化ETC门架之间的动态数据分布差异。然后,利用注意力机制来捕获交通的动态空间依赖关系。最后,结合一种堆叠的双向递归层结构,提出了一种长时间跨度的并行子模型算法,即基于信息几何方法(Information Geometry)和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优化的图卷积神经网络(GCN)结合堆叠双向单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sbuLSTM)的组合模型—IGAGCN-sbuLSTM。采用该模型对100多条路段、3000多处门架近7亿条高速公路ETC门架系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LSTM、GCN、GCN-LSTM、ASTGCN等现有4种模型相比,在10 min时间尺度下,IGAGCN-sbuLSTM组合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降低了2.39,3.72,1.02,1.46,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低了3.25,4.32,2.05,5.65,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降低了5.49%,12.54%,1.56%,0.5%。研究表明,IGAGCN-sbuLSTM模型在预测精度和不同时间间隔的预测性能上均优于现有的单一捕获特性模型及其他常用的组合模型,可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车速等数据的预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交通量预测 ETC门架系统 信息几何方法 注意力机制 堆叠双向单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图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N-LSTM融合模型的自适应智能路由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温静 诸金洪 +3 位作者 刘柱 王思宁 张楠 郭文静 《信息技术》 2024年第4期93-99,共7页
海量的电力终端设备接入使得现有路由算法难以满足业务需求,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自适应智能路由算法。首先,通过GCN-LSTM提取链路... 海量的电力终端设备接入使得现有路由算法难以满足业务需求,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自适应智能路由算法。首先,通过GCN-LSTM提取链路的状态特征和网络流量的时空特征,对链路的平均时延进行预测;其次,通过全连接层建立预测结果与最优路径的映射关系;最后,通过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框架来训练融合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算法能够自适应动态的网络变化,相比于常用的智能路由算法,具有更低的平均时延和较强的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路由算法 图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强化学习 长短期记忆网络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GCN:二值图卷积神经网络推理加速器
13
作者 于启航 文渊博 杜子东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24-1035,共12页
针对图卷积神经网络(GCN)中数据规模庞大、不适合边缘端低功耗处理器高效推理计算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将新型二值数据量化算法(IR-Net)应用于GCN模型推理计算的方法,并设计了对应的硬件加速器IR-GCN。同时,针对计算过程中工作负载分布... 针对图卷积神经网络(GCN)中数据规模庞大、不适合边缘端低功耗处理器高效推理计算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将新型二值数据量化算法(IR-Net)应用于GCN模型推理计算的方法,并设计了对应的硬件加速器IR-GCN。同时,针对计算过程中工作负载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实现了一种负载均衡模块设计,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小精度损失范围内,IR-GCN加速器可以同时降低计算延迟以及访存开销。与现有性能最优的研究相比,IR-GCN加速器平均具有2.4倍的计算加速比、7.9倍的功耗降低、13.7倍的芯片面积减少以及21.0倍的访存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神经网络(gcn) 二值神经网络(BNN) 硬件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脑网络和图卷积网络的驾驶疲劳检测
14
作者 徐军莉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3,共8页
为了解决在疲劳检测中构建功能性脑网络(FBN)时,设置阈值标准较为模糊的问题,该文提出设置固定阈值,采用图卷积网络(GCN)来优化学习脑网络图特征。文中在构建FBN时设置阈值为0.5,提取脑网络的度和聚类系数特征,并输入GCN模型,模型对图... 为了解决在疲劳检测中构建功能性脑网络(FBN)时,设置阈值标准较为模糊的问题,该文提出设置固定阈值,采用图卷积网络(GCN)来优化学习脑网络图特征。文中在构建FBN时设置阈值为0.5,提取脑网络的度和聚类系数特征,并输入GCN模型,模型对图特征进行学习优化,实现检测分类。结果表明:该模型检测的准确率可以达到88.90%;利用度中心性发现脑网络中的14个重要电极,其中基于7个重要电极构建的GCN模型检测的准确率为87.2%,检测速度更快,综合性能优于基于30导的检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网络(gcn) 功能性脑网络(FBN) 简化通道 驾驶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通道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地海杂波分类方法
15
作者 李灿 王增福 +1 位作者 张效宣 潘泉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37,共16页
地海杂波分类是提升天波超视距雷达目标定位精度的关键技术,其核心是判别距离多普勒(RD)图中每个方位-距离单元背景源自陆地或海洋的过程。基于传统深度学习的地海杂波分类方法需海量高质量且类别均衡的有标签样本,训练时间长,费效比高... 地海杂波分类是提升天波超视距雷达目标定位精度的关键技术,其核心是判别距离多普勒(RD)图中每个方位-距离单元背景源自陆地或海洋的过程。基于传统深度学习的地海杂波分类方法需海量高质量且类别均衡的有标签样本,训练时间长,费效比高;此外,其输入为单个方位-距离单元杂波,未考虑样本的类内和类间信息,导致模型性能不佳。针对上述问题,该文通过分析相邻方位-距离单元之间的相关性,将地海杂波数据由欧氏空间转换为非欧氏空间中的图数据,引入样本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图卷积神经网络(MC-GCN)的地海杂波分类方法。MC-GCN将图数据由单通道分解为多通道,每个通道只包含一种类型的边和一个权重矩阵,通过约束节点信息聚合的过程,能够有效缓解由异质性造成的节点属性误判。该文选取不同季节、不同时刻、不同探测区域RD图,依据雷达参数、数据特性和样本比例,构建包含12种不同场景的地海杂波原始数据集和36种不同配置的地海杂波稀缺数据集,并对MC-GCN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通过与最先进的地海杂波分类方法进行比较,该文所提出的MC-GCN在上述数据集中均表现最优,其分类准确率不低于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波超视距雷达 地海杂波分类 图数据 图卷积神经网络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监督图卷积和注意力机制实现隐式反馈降噪的社交推荐
16
作者 郭向星 周魏 +3 位作者 杨正益 文俊浩 杨佳佳 刘蔓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62,共12页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社交推荐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性能,然而,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社交推荐模型存在以下挑战: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模型的邻域聚集操作会放大用户的隐式行为中的噪声,使得用户和物品的向量表示存在偏差;用户物品图中的边和用户社交关...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社交推荐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性能,然而,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社交推荐模型存在以下挑战: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模型的邻域聚集操作会放大用户的隐式行为中的噪声,使得用户和物品的向量表示存在偏差;用户物品图中的边和用户社交关系图中的边的异质性,导致基于图神经网络在两张图上学习到的用户向量表示存在于不同的语义空间,直接融合往往得到次优的向量表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自监督图卷积和注意力机制实现隐式反馈降噪的社交推荐模型.该模型从原始的用户物品图中捕捉用户的真实兴趣,生成降噪的用户物品交互图;提出一种新颖的用户向量融合方法,对异质的用户向量表示进行融合.在两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不同数据集上的推荐性能均较基线模型有显著提升.在lastfm数据集上,推荐性能提升了1.18%至3.87%;在ciao数据集上,推荐性能提升了3.56%至7.31%.通过消融实验验证了模型各个模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机制 隐式反馈 图卷积神经网络 自监督学习 社交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GCN-BiLSTM的煤矿底板突水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5
17
作者 秋兴国 李娜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4-87,共4页
为了提高煤矿底板突水量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CNN-GCN-BiLSTM的煤矿底板突水量预测模型。首先使用二维卷积神经网络(2D-CNN)提取数据局部特征;其次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GCN)提取数据空间特征;然后通过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BiLSTM)... 为了提高煤矿底板突水量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CNN-GCN-BiLSTM的煤矿底板突水量预测模型。首先使用二维卷积神经网络(2D-CNN)提取数据局部特征;其次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GCN)提取数据空间特征;然后通过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BiLSTM)提取时序数据双向序列特征;最后利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长期依赖特性实现对煤矿底板突水量的预测。实验结果显示,与其他6种模型相比,CNN-GCN-BiLSTM模型精度最高,MAE和MSE的值分别为6.85%和2.42%,模型预测结果可为煤矿底板水害防治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突水 突水预测 图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全局信息和局部信息的三维网格分割框架
18
作者 张梦瑶 周杰 +1 位作者 李文婷 赵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2-919,共8页
针对Graph Transformer比较擅长捕获全局信息,但对局部精细信息的提取不够充分的问题,将图卷积神经网络(GCN)引入Graph Transformer中,得到Graph Transformer and GCN (GTG)模块,构建了能够结合全局信息和局部信息的网格分割框架. GTG... 针对Graph Transformer比较擅长捕获全局信息,但对局部精细信息的提取不够充分的问题,将图卷积神经网络(GCN)引入Graph Transformer中,得到Graph Transformer and GCN (GTG)模块,构建了能够结合全局信息和局部信息的网格分割框架. GTG模块利用Graph Transformer的全局自注意力机制和GCN的局部连接性质,不仅可以捕获全局信息,还能够加强局部精细信息的提取.为了更好地保留边界区域的信息,设计边缘保持的粗化算法,可以使粗化过程仅作用在非边界区域.利用边界信息对损失函数进行加权,提高了神经网络对边界区域的关注程度.在实验方面,通过视觉效果和定量比较证明了采用本文算法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分割结果,利用消融实验表明了GTG模块和边缘保持粗化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网格 网格分割 graph Transformer 图卷积神经网络(gcn) 边缘保持的粗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IL-6诱导肽预测方法
19
作者 曹瑞芬 胡维玲 +2 位作者 李强生 宾艳南 郑春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117,共9页
白细胞介素6(简称IL-6)是一种高多效性的糖蛋白因子,可以调节先天性免疫、适应性免疫以及代谢的各个方面,包括糖酵解、脂肪酸氧化和氧化磷酸化等。许多研究已证明,病毒感染患者体内的IL-6表达和释放量显著增加,并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 白细胞介素6(简称IL-6)是一种高多效性的糖蛋白因子,可以调节先天性免疫、适应性免疫以及代谢的各个方面,包括糖酵解、脂肪酸氧化和氧化磷酸化等。许多研究已证明,病毒感染患者体内的IL-6表达和释放量显著增加,并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此,识别IL-6诱导肽并探究其作用机制,对于开发免疫治疗以及疾病严重程度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IL-6诱导肽的识别大多采用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特征选择与提取较为复杂,且需要依赖领域专家知识。鉴于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IL-6诱导肽预测方法SFGNN-IL6。该方法根据所预测的IL-6诱导肽的结构特征,通过阈值筛选距离信息构建邻接矩阵,结合氨基酸的编码方式(One-hot编码、位置编码和BLOSUM62编码)提取氨基酸节点特征并进行图表示;然后,采用图注意力机制层和图卷积神经网络层,由双通道分别提取多视角特征,既关注节点权重的更新,也考虑节点信息的更新;最后,将两类特征进行融合,用于IL-6诱导肽的分类。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诱导肽 图神经网络 结构特征 图注意力机制 图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图卷积网络的水力机械故障诊断
20
作者 吴学春 夏臣智 +4 位作者 肖湘曲 李超顺 李英玉 莫兆祥 吴韬为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7,共5页
水力机械设备在当前国民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针对单一深度特征难以有效反映机组故障信息的难题,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图卷积网络特征融合的水力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获取水力机械... 水力机械设备在当前国民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针对单一深度特征难以有效反映机组故障信息的难题,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图卷积网络特征融合的水力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获取水力机械设备监测信号卷积深度特征,同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取监测信号频谱值,构建监测信号图数据,建立图卷积网络提取样本关联特征。然后利用注意力机制对不同类型特征进行加权求和实现多模态特征融合。最后利用全连接层实现设备的故障诊断。通过水电机组、水泵主机组故障实测数据以及轴承故障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有效实现水力机械设备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机械 卷积神经网络 图卷积网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