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优化提取酿酒葡萄皮渣花色苷
1
作者 赵益梅 唐佳代 +4 位作者 尹明伟 张阳 闵卓 冉光耀 刘旭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为考察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对酿酒葡萄皮渣中花色苷的提取效果,优化其提取工艺,本研究以酿造‘赤霞珠’葡萄酒的葡萄皮渣为原料,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确定DESs体系、DESs组分摩尔比、DESs含水量、料液比、... 为考察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对酿酒葡萄皮渣中花色苷的提取效果,优化其提取工艺,本研究以酿造‘赤霞珠’葡萄酒的葡萄皮渣为原料,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确定DESs体系、DESs组分摩尔比、DESs含水量、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对葡萄皮渣花色苷提取率的影响,再利用Box-Benhnken响应面分析法确定葡萄皮渣花色苷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DES13(氯化胆碱、乙二醇和丙二醇的摩尔比为1∶1∶1时)对花色苷的提取效果最优,以超声时间、DESs含水量、料液比、超声温度为影响因素,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7 g·mL^(-1)、DESs含水量31%、超声时间28 min、超声温度48℃,在此参数下,葡萄皮渣花色苷提取率为(4.40±0.10)mg·g^(-1),与理论预测值误差仅为0.46%,且相比于传统方法酸化甲醇和酸化乙醇提取法分别增加了9.73%、125.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皮渣 花色苷 低共熔溶剂 超声辅助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皮酵素发酵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2
作者 唐海轮 袁嘉豪 +3 位作者 崔海林 卢洋 简清梅 李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4期93-99,共7页
以葡萄皮为主要原料,利用酵母和植物乳杆菌混合发酵制备酵素,对其发酵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混合发酵菌种接种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葡萄皮酵素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酶活力的影响,... 以葡萄皮为主要原料,利用酵母和植物乳杆菌混合发酵制备酵素,对其发酵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混合发酵菌种接种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葡萄皮酵素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酶活力的影响,再结合正交试验确定制备葡萄皮酵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比较葡萄皮发酵前后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葡萄皮酵素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混合发酵菌种接种量0.6%、白砂糖添加量12%、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6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酵素中SOD酶活力为(62.34±0.67)U/mL,总酚含量为(205.62±5.18)mg没食子酸/100 mL,总黄酮含量为(96.47±1.21)mg芦丁/100 mL。此外,与未发酵相比,葡萄皮酵素可以明显提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皮酵素 发酵工艺优化 SOD酶活力 总酚 黄酮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蒸煮结合蜗牛酶法改性葡萄皮不溶性膳食纤维工艺优化及体外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季佳琪 李明初 +4 位作者 李冬霞 谭雅宁 高爽 王颉 牟建楼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9-258,共10页
以葡萄皮为原料,采用高温蒸煮结合蜗牛酶法对葡萄皮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进行改性处理,旨在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得率以及改善SDF和IDF的理化性质。研究不同因素对SDF得率的影响,并对... 以葡萄皮为原料,采用高温蒸煮结合蜗牛酶法对葡萄皮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进行改性处理,旨在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得率以及改善SDF和IDF的理化性质。研究不同因素对SDF得率的影响,并对改性前后的膳食纤维进行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适宜的改性工艺条件为:蒸煮时间60 min、蒸煮温度120℃、料液比1:25 g/mL、酶添加量3.50%、酶解温度34.0℃、酶解时间55 min,此工艺下SDF得率为10.25%。改性后SDF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相比改性前SDF分别提高了1.74、1.53、1.13倍,改性后IDF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相比改性前IDF分别提高了1.01、1.26、1.27倍。与未改性的SDF和IDF相比,改性后的SDF和IDF的结构变得更加疏松,且葡萄糖吸附能力、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均显著(P<0.05)提高,其中改性后的SDF的葡萄糖吸附能力最强,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也均高于其它膳食纤维样品,在8 mg/mL时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达到最大值(54.71%)。综上,高温蒸煮结合蜗牛酶法改性的葡萄皮SDF和IDF具有更为良好的特性,为改性葡萄皮膳食纤维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皮 不溶性膳食纤维 可溶性膳食纤维 高温蒸煮 蜗牛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果皮提取物对砷致小鼠小肠毒性的缓解作用
4
作者 赵丹瑜 仪慧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5-312,共8页
目的:探究砷摄入对小肠的毒性及葡萄果皮提取物(grape skin extract,GSE)的干预效应。方法:模拟人类饮水砷暴露,小鼠饮用浓度10 mg/L的砷溶液56 d,建立小鼠砷中毒模型,并用不同浓度GSE隔天灌胃干预(150 mg/kg bw和300 mg/kg bw);取小鼠... 目的:探究砷摄入对小肠的毒性及葡萄果皮提取物(grape skin extract,GSE)的干预效应。方法:模拟人类饮水砷暴露,小鼠饮用浓度10 mg/L的砷溶液56 d,建立小鼠砷中毒模型,并用不同浓度GSE隔天灌胃干预(150 mg/kg bw和300 mg/kg bw);取小鼠小肠组织,显微镜观察组织形态结构;试剂盒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H_(2)O_(2)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性;qRT-PCR检测紧密连接基因和炎症通路IL-6/JAK2/STAT-3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砷染毒后,小鼠小肠绒毛变短、排列紊乱,黏膜固有层及黏膜下层大量炎细胞浸润;小肠组织的GSH含量和TSOD活性分别降低17.1%和25.2%,MDA和H_(2)O_(2)含量分别增加68.8%和54.3%(P<0.05);细胞紧密连接基因ZO-1、ZO-2、occludin、claudin-1和claudin-7显著下调表达(P<0.05);炎症通路IL-6/JAK2/STAT-3基因转录水平显著增高(P<0.05)。GSE高浓度干预组(300 mg/kg bw),小肠黏膜损伤减轻,肠绒毛趋于正常,炎症浸润减轻;与砷染毒组比较,GSH含量增加17.9%、T-SOD活性升高14.3%、MDA和H_(2)O_(2)含量分别减少33.8%和25.4%(P<0.05);紧密连接基因显著上调表达(P<0.05);炎症通路IL-6/JAK2/STAT-3基因转录显著降低(P<0.05)。GSE低浓度干预(150 mg/kg bw)对砷毒性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E通过抑制砷暴露诱导的小肠组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功能基因转录下调,缓解砷的小肠毒性,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摄入 小肠毒性 葡萄果皮提取物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葡萄皮渣对藏香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及盲肠屏障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邓李缘 曾凡正 方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刺葡萄皮渣对藏香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及盲肠屏障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将144头3月龄的健康、体况好、体重相近的藏香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栏,每栏6头。试验日粮分别向基础日粮中添加0%、2%、4%和8%的刺葡萄皮渣。试验为期... 文章旨在探究刺葡萄皮渣对藏香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及盲肠屏障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将144头3月龄的健康、体况好、体重相近的藏香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栏,每栏6头。试验日粮分别向基础日粮中添加0%、2%、4%和8%的刺葡萄皮渣。试验为期120 d(预饲期7 d,正试期113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4%和8%的刺葡萄皮渣藏香猪的终末体重显著提高7.42%和6.89%(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9.58%和10.08%(P<0.05),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5.35%和3.88%(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3.84%和4.80%(P<0.05)。日粮添加4%和8%的刺葡萄皮渣可显著降低藏香猪背最长肌的L值和滴水损失(P<0.05);显著提高藏香猪背最长肌的熟肉率及眼肌面积(P<0.05)。日粮添加刺葡萄皮渣显著提高藏香猪盲肠Claudin-1(P<0.05);日粮添加4%的刺葡萄皮渣可显著提高藏香猪盲肠Occludin和ZO-1基因表达水平(P<0.05)。综合本试验各指标认为4%是藏香猪日粮最适刺葡萄皮渣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葡萄皮渣 藏香猪 生长性能 肉品质 肠道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葡萄皮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6
作者 郭泽美 任章成 +2 位作者 陈腾 马娜娜 房玉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7-121,共5页
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葡萄皮渣总酚、总类黄酮、总黄烷-3-醇、总花色苷含量及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氰化钾还原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晒干、冻干、烘干和阴干处理的葡萄皮渣相互间酚类物质含量差异很大,其中烘干处理的样品总酚、总黄烷... 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葡萄皮渣总酚、总类黄酮、总黄烷-3-醇、总花色苷含量及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氰化钾还原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晒干、冻干、烘干和阴干处理的葡萄皮渣相互间酚类物质含量差异很大,其中烘干处理的样品总酚、总黄烷-3-醇和总花色苷含量均最高,其抗氧化能力也最强。相关性分析显示各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指标间均呈正相关,其中总酚和总黄烷-3-醇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显著(P<0.05)。综合评价得烘干处理的葡萄皮渣多酚类物质损失最少,其抗氧化能力最强,日晒干燥处理次之,但较其他2种干燥方式要好。但考虑加工成本和实际情况,酒厂可采用日晒方式干燥葡萄皮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皮 干燥方式 酚类物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皮渣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响应面法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5
7
作者 令博 王捷 +1 位作者 吴洪斌 明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4-29,共6页
以酿酒葡萄皮渣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葡萄皮渣多酚,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固定超声功率100W、乙醇体积分数40%,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液料比、提取时间和超声温度对多酚得率的影响,依据回归分析得到最佳提取... 以酿酒葡萄皮渣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葡萄皮渣多酚,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固定超声功率100W、乙醇体积分数40%,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液料比、提取时间和超声温度对多酚得率的影响,依据回归分析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6:1(mL/g)、超声提取时间57min、超声温度50℃。在此条件下葡萄皮渣多酚提取量为(42.51±1.21)mg/5g。以水溶性VE为对照物,通过DPPH法和铁氰化钾法对葡萄皮渣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体外评价,发现葡萄皮渣多酚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还原能力。由此可以得出,葡萄皮渣多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其抗氧化活性与提取液的质量浓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皮渣 多酚 响应面法 超声提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葡萄皮精油的最佳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振华 闫红 +2 位作者 葛毅强 倪元颖 蔡同一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4-97,共4页
针对葡萄皮综合利用问题,研究了温度、压力、时间对超临界流体萃取葡萄皮精油得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最佳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影响CO2流体萃取葡萄皮精油效率因素的主次作用为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35mi... 针对葡萄皮综合利用问题,研究了温度、压力、时间对超临界流体萃取葡萄皮精油得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最佳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影响CO2流体萃取葡萄皮精油效率因素的主次作用为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35min、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3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葡萄皮 精油 最佳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法提取葡萄皮渣中花色苷 被引量:11
9
作者 黄瑜 段继华 +4 位作者 黄伟 白羽嘉 张培岭 郑峰 冯作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0-225,231,共7页
以酿酒葡萄皮渣为原料,研究并优化双水相法对花色苷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出p H、乙醇质量分数、硫酸铵质量分数、料液比为主要自变量,以花色苷得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 以酿酒葡萄皮渣为原料,研究并优化双水相法对花色苷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出p H、乙醇质量分数、硫酸铵质量分数、料液比为主要自变量,以花色苷得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的交互作用对花色苷得率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模型。响应面优化后的最佳工艺参数是乙醇质量分数为28%,硫酸铵质量分数为18.14%,p H为3.00,料液比为1∶35 g/m L,花色苷得率为4.43 mg/g。此研究将为花色苷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皮渣 花色苷 双水相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条件对酿酒葡萄皮渣花色苷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双石 李浡 +2 位作者 张虎成 王晓杰 苏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94-297,共4页
为了比较不同超声提取条件对酿酒葡萄皮中花色苷组分的影响,同时也为葡萄皮渣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不同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时间提取酿酒葡萄皮渣中的花色苷组分,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对提取物中的花色苷成分进行... 为了比较不同超声提取条件对酿酒葡萄皮中花色苷组分的影响,同时也为葡萄皮渣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不同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时间提取酿酒葡萄皮渣中的花色苷组分,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对提取物中的花色苷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葡萄皮渣花色苷,不仅可以显著提高花色苷的提取量,还可增加花色苷的提取类型。此外,采用不同的超声功率或超声时间提取葡萄皮花色苷,对花色苷的提取量和组成均具有影响。60W超声功率处理20min提取的葡萄皮花色苷的含量最高,高达(60.95±5.26)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皮 花色苷 超声提取条件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HS-SPME技术分析葡萄果皮与果肉挥发性香气物质 被引量:17
11
作者 范文来 徐岩 +2 位作者 李记明 姜文广 于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3-118,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法(GC-MS)快速测定葡萄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定量分析了蛇龙珠、品丽珠、赤霞珠和梅鹿辄4种葡萄果皮与果肉中的香气成分。在4种葡萄中,果皮中的化合物总量高于果肉,含有较多的酯类、芳香族化合物...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法(GC-MS)快速测定葡萄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定量分析了蛇龙珠、品丽珠、赤霞珠和梅鹿辄4种葡萄果皮与果肉中的香气成分。在4种葡萄中,果皮中的化合物总量高于果肉,含有较多的酯类、芳香族化合物、挥发性有机酸和挥发酚,这些化合物在果皮中的含量是果肉中的1.58~20.54倍。不同的风味化合物在葡萄果皮与果肉中含量差别较大,其中有19种化合物在果皮中含量较多,茴香脑、(S)-3-乙基-4-甲基戊醇、萘在4种葡萄皮中含量远高于果肉。不同品种葡萄果皮中,高含量化合物是不同的,主要风味成分浓度也是不一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气质联用(GC-MS) 葡萄果皮 葡萄果肉 挥发性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红葡萄皮中的花色苷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媛媛 李灵犀 +1 位作者 崔艳 孙宝山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7-161,共5页
建立高速逆流色谱(HSCCC)法分离制备红葡萄皮中花色苷单体的方法。以乙腈-正丁醇-甲基叔丁基醚-水-三氟乙酸(1∶40∶1∶50∶0.01,V/V)为溶剂体系,上相(有机相)为固定相,下相(水相)为流动相,流速为2.0 m L/min,转速为950 r/min,进样量为2... 建立高速逆流色谱(HSCCC)法分离制备红葡萄皮中花色苷单体的方法。以乙腈-正丁醇-甲基叔丁基醚-水-三氟乙酸(1∶40∶1∶50∶0.01,V/V)为溶剂体系,上相(有机相)为固定相,下相(水相)为流动相,流速为2.0 m L/min,转速为950 r/min,进样量为200 mg,分离得到的组分利用紫外-可见(UV)光谱和液质联用(HPLC-MS)技术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一次高速逆流分离即可得到3种花色苷单体,分别为飞燕草色素-3-O-葡萄糖苷、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和芍药色素-3-O-葡萄糖苷,高效液相色谱(HPLC)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其纯度分别为93.7%、95.2%、91.6%。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成功从红葡萄皮中一次性分离得到3种高纯度的花色苷单体,其中芍药色素-3-O-葡萄糖苷为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葡萄皮 花色苷 高速逆流色谱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皮超微粉碎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范毅强 王华 +1 位作者 徐春雅 张如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3-225,227,共4页
葡萄皮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为充分利用葡萄皮中的功能性成分,对葡萄皮的清洗、干燥、杀菌、低温超微粉碎等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选取时间、温度、水分含量为影响因素,以表征粉体特性的休止角为考察指标(滑角和细胞破壁率... 葡萄皮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为充分利用葡萄皮中的功能性成分,对葡萄皮的清洗、干燥、杀菌、低温超微粉碎等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选取时间、温度、水分含量为影响因素,以表征粉体特性的休止角为考察指标(滑角和细胞破壁率作为参考)。结果最佳粉碎工艺为C1A3B1,即:将葡萄皮调整水分含量小于3%,加入30g/kg微晶纤维素,在-20~-15℃下粉碎30min。最终得出原料水分对粉体特性影响最大,粉碎时间影响较大,在粉碎过程中应加以控制。采用该工艺获得的葡萄皮超微粉的颗粒直径为2.1~25.6μm,平均直径为7.8μm,而葡萄皮细胞的直径为7.5~52.5μm,平均为25.7μm,说明细胞破壁率达到了100%,并且反应粉体流动性的指标休止角α=39.6°(<40°),达到了超微粉体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皮 超微粉碎工艺 休止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皮中花色苷的体外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张泽生 李博轩 王冀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研究了花色苷清除DPPH.的能力,并用荧光化学发光法测定了花色苷对活性氧自由基(O2-·、·OH、H2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该产品对DPPH·、O2-·、·OH、H2O2均具有清除作用,尤其对·OH的清除能力强于抗坏血酸... 研究了花色苷清除DPPH.的能力,并用荧光化学发光法测定了花色苷对活性氧自由基(O2-·、·OH、H2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该产品对DPPH·、O2-·、·OH、H2O2均具有清除作用,尤其对·OH的清除能力强于抗坏血酸,且清除作用与浓度呈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皮 花色苷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皮色素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郭文莉 李敏 +1 位作者 谢琼 黄文书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7年第2期116-119,62,共5页
本试验分别采用DPPH.法和亚油酸对葡萄皮色素进行抗氧化作用研究,并对与其抗氧化能力相关物质进行初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皮色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且其抗氧化能力与多酚含量呈相关性。
关键词 葡萄皮色素 DPPH 亚油酸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霞珠葡萄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及其与果实成熟的关系 被引量:23
16
作者 高江曼 孟莹 +5 位作者 刘庆 王童孟 刘美迎 李汶冰 惠竹梅 张振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7-175,共9页
为研究赤霞珠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组织(果皮、果肉和种子)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及其与果实成熟的关系,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果肉以及种子中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生长素(indole acetic acid,IAA... 为研究赤霞珠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组织(果皮、果肉和种子)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及其与果实成熟的关系,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果肉以及种子中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生长素(indole acetic acid,IAA)、赤霉素(gibberellin A_3,GA_3)、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的含量。结果发现,在葡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葡萄果皮和果皮中ABA含量呈双S型变化,花后20 d左右,ABA含量较高,随着果实膨大开始下降,随后开始上升,至转色中期达到最大值,随着果实的成熟缓慢下降;果皮、果肉和种子中GA_3含量均是从果实膨大期开始上升,膨大后期下降,随后在转色初期又开始上升,随后下降;JA含量的变化与GA_3类似;果皮和果肉中IAA含量首先略微下降,在果实快速生长期迅速上升,并达到峰值,随着果实进入转色期,含量逐渐下降并保持稳定,果实膨大期之前,种子中IAA含量较高,随着果实膨大降低,并维持在较低水平,SA含量的变化与IAA类似。结论:ABA、GA_3、JA含量与赤霞珠果实成熟有关,IAA、GA_3、SA、JA含量与赤霞珠果实生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激素 葡萄 调控 成熟 果皮 果肉 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葡萄皮、籽提取物多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6
17
作者 赵竞 景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4-158,共5页
对不同品种的葡萄皮、籽中多酚物质的含量及其对ABTS和DPPH自由基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多酚含量较高的葡萄皮为刺葡萄和桑叶葡萄,含量分别为47.1mg/g和31.2mg/g。多酚含量最高的葡萄籽为赤霞珠,多酚含量为103.6mg/g。葡萄皮中... 对不同品种的葡萄皮、籽中多酚物质的含量及其对ABTS和DPPH自由基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多酚含量较高的葡萄皮为刺葡萄和桑叶葡萄,含量分别为47.1mg/g和31.2mg/g。多酚含量最高的葡萄籽为赤霞珠,多酚含量为103.6mg/g。葡萄皮中以桑叶葡萄提取物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好,葡萄籽中以赤霞珠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并且结果显示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率与葡萄皮、籽中所含的多酚的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皮 葡萄籽 多酚含量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发酵的葡萄皮醋中醋酸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2
18
作者 何文兵 刘雪莲 马冬雪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4期79-81,共3页
以自然发酵的葡萄皮醋为样品,采用分离纯化培养、定性试验等方法,从中筛选出醋酸菌,再通过形态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等初步鉴定以及初筛试验筛选出6株优势醋酸,再经过复筛、产酸量、耐酒精度等试验后,最终筛选出一株产酸量为31.05g/L的醋酸菌。
关键词 葡萄皮醋 醋酸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霞珠”葡萄皮渣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竹清 王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1-106,共6页
研究乙醇浸提法和微波辅助浸提法提取"赤霞珠"葡萄皮渣原花青素的工艺。乙醇浸提法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四个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微波辅助浸提法研究微波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三个因素对原花... 研究乙醇浸提法和微波辅助浸提法提取"赤霞珠"葡萄皮渣原花青素的工艺。乙醇浸提法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四个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微波辅助浸提法研究微波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三个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乙醇浸提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5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8.5(g/ml),乙醇浓度55%,提取率为2.61%;微波辅助浸提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320W,微波时间30s,乙醇浓度50%,料液比1:13(g/ml),50℃恒温水浴中浸提30min,提取率为3.99%。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研究pH值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乙醇浸提法和微波辅助浸提法分别在pH4.5和pH5时,原花青素提取率最大,提取率分别为2.67%和4.11%,表明酸提高了原花青素的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 皮渣 原花青素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沸腾法提取葡萄皮花色苷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茜 李建凤 廖立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48-51,共4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内部沸腾法提取葡萄皮花色苷工艺进行研究,探讨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水料比对葡萄皮花色苷提取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90%、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5 min、提取水料比30 ...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内部沸腾法提取葡萄皮花色苷工艺进行研究,探讨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水料比对葡萄皮花色苷提取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90%、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5 min、提取水料比30 m L/g。按此优化条件,提取效果最佳,试验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皮 花色苷 内部沸腾法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