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碳氮比梯度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启动特性研究
1
作者 肖飞 王世民 赵峰德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4,71,共7页
高进水碳氮比的污水处理厂运行中易发生污泥膨胀,限制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应用。采用高径比约为8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进水选择人工合成废水,接种市政活性污泥,探究了SBR运行过程中颗粒污泥的污泥特性、胞外聚合物(EPS)含量及污... 高进水碳氮比的污水处理厂运行中易发生污泥膨胀,限制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应用。采用高径比约为8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进水选择人工合成废水,接种市政活性污泥,探究了SBR运行过程中颗粒污泥的污泥特性、胞外聚合物(EPS)含量及污染物降解规律。结果表明:颗粒污泥完全成熟后,COD、氨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63%、71.76%和77.17%;EPS呈现增加的趋势,最大值为223.12 mg/g,其中蛋白质/多糖(质量比)介于4.67~6.59;逐级降低碳氮比会改变EPS中C—H、C—O—C、C—O等官能团的峰型,促进颗粒污泥的形成。采用逐级调控碳氮比的运行策略,成功孕育出好氧颗粒污泥,这对颗粒污泥的启动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碳氮比 去除性能 生活废水 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HC强化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脱氮
2
作者 马青 吴彦成 吴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8-259,共12页
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的高效、稳定净化,对服务区周边水环境的保护有重要意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NAD)菌可以在好氧条件下同时实现硝化和反硝化,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具有应用价值。为探究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过程应用于高速公路... 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的高效、稳定净化,对服务区周边水环境的保护有重要意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NAD)菌可以在好氧条件下同时实现硝化和反硝化,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具有应用价值。为探究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过程应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的可行性,从实验室规模的厌氧/缺氧/好氧(A^(2)/O)反应器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良好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性能的菌株,在采用批次实验探明该菌株最佳生长条件的基础上,将该菌株加入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的序批式反应器(SBR),探究了SBR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根据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发现分离得到的菌株为Pseudomonas aeruginosa HC,属于假单胞菌属。该菌株生长的最佳碳源为C_(4)H_(4)Na_(2)O_(4),最佳碳氮比(C/N)为30,最佳摇床转速为150 rpm,最佳温度为25℃,最佳pH值为8。强化SBR工艺出水的NH_(4)^(+)-N、NO_(2)^(-)-N和NO_(3)^(-)-N平均浓度分别为(2.33±0.12)、(1.12±0.09)和(8.08±0.11)mg·L^(-1)。与控制反应器相比,强化SBR工艺的生物强化脱氮效果提升明显,总氮(TN)去除率比控制反应器高13.96%±0.25%。90 d后,强化SBR工艺出水总氮逐渐升高,生物强化效果开始减弱;再次加入HC菌后,工艺的总氮去除率(TNRE)逐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序批式反应器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 最佳生长条件 脱氮 高速公路服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2+)诱导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处理高盐废水脱氮除磷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肖飞 王世民 +1 位作者 贾壮壮 赵峰德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8-186,共9页
南疆地区的土壤表层含盐量大,漫灌用水引起盐分溶解,污染地表水,研究降解高盐废水脱氮除磷的技术尤为重要。在高径比(R_(H/D))为7.5的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内接种活性污泥,以合成废水(含0.25 mg/L Ni^(2+))为进水,分析污泥颗粒化过程... 南疆地区的土壤表层含盐量大,漫灌用水引起盐分溶解,污染地表水,研究降解高盐废水脱氮除磷的技术尤为重要。在高径比(R_(H/D))为7.5的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内接种活性污泥,以合成废水(含0.25 mg/L Ni^(2+))为进水,分析污泥颗粒化过程中的污泥形态、污染物去除性能、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以及盐度胁迫下颗粒污泥去除高盐废水中污染物的能力。结果表明,成熟的颗粒污泥呈黄色多元状,平均粒径为357μm,对废水中COD、TP和NH_(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91.27%和94.5%,优势菌属为动胶菌属(Zoogloea)、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Unclassi⁃fied_f_Comamonadaceae,进水水质会改变微生物的相对丰度,而对菌群结构无明显影响;NaCl投加量为15 g/L时,COD、TP和NH_(4)^(+)-N去除率分别为86.7%、67.2%和62.6%,污泥保持良好的除碳能力,NaCl投加量超过15 g/L时,各指标的去除率均呈下降趋势。投加低浓度的重金属,加速了颗粒污泥的启动,并靶向选择脱氮除磷的微生物,对高盐废水中污染物的处理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序批式间歇反应器 高盐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R中同步脱氮好氧颗粒污泥的菌种特性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凤林 王芳 +3 位作者 张兴文 柳丽芬 齐爱玖 宫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8-221,共4页
采用气提式内循环间歇反应器进行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用分批培养法对好氧颗粒污泥中具有脱氮作用的菌种进行分离纯化.对各菌种进行了鉴别,通过培养过程中对氧气条件的控制,考察了各菌种反硝化生长特性和需氧性.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纯化... 采用气提式内循环间歇反应器进行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用分批培养法对好氧颗粒污泥中具有脱氮作用的菌种进行分离纯化.对各菌种进行了鉴别,通过培养过程中对氧气条件的控制,考察了各菌种反硝化生长特性和需氧性.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纯化培养可得到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以及兼性亚硝化菌和硝化菌,分离得到的反硝化菌在有氧反硝化条件下能够生长,因此好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较强的适应性,从侧面体现出好氧颗粒污泥微观结构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内循环间歇反应器 同步脱氮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对同步硝化反硝化协同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林金銮 张可方 +1 位作者 方茜 张朝升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9-112,共4页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处理模拟城市污水,在厌氧一好氧运行方式下,考察了DO对同步硝化反硝化协同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O的变化对该系统中有机物的去除影响不显著,当DO为1.5~2.0mg/L时,TN及TP去除率均能达到90...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处理模拟城市污水,在厌氧一好氧运行方式下,考察了DO对同步硝化反硝化协同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O的变化对该系统中有机物的去除影响不显著,当DO为1.5~2.0mg/L时,TN及TP去除率均能达到90%以上,并可以应用pH曲线拐点来判断系统硝化过程是否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溶解氧 同步硝化反硝化 除磷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SBR处理实际含盐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唐海 刘桂中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3-35,共3页
用接种成熟好氧颗粒污泥(AGS)的SBR处理含盐有机废水,考察盐度对AGS的形态和结构的影响及AGS-SBR对主要污染物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低盐度下(<2%),AGS-SBR运行相对稳定,对COD、NH3-N、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7.6%、49.3%、69%;高... 用接种成熟好氧颗粒污泥(AGS)的SBR处理含盐有机废水,考察盐度对AGS的形态和结构的影响及AGS-SBR对主要污染物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低盐度下(<2%),AGS-SBR运行相对稳定,对COD、NH3-N、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7.6%、49.3%、69%;高盐度下(6%),AGS中的菌胶团被大量的丝状菌代替,结构疏松易碎,导致AGS-SBR运行效率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含盐有机废水 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朱灵峰 何卫卫 +1 位作者 朱沛苑 张杰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3-556,561,共5页
使用序批式反应器,以啤酒厂的普通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成功培养出成熟稳定的好氧颗粒污泥,并应用于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好氧颗粒污泥在常温下对COD以及NH^+4-N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0%,82%.试验过程... 使用序批式反应器,以啤酒厂的普通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成功培养出成熟稳定的好氧颗粒污泥,并应用于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好氧颗粒污泥在常温下对COD以及NH^+4-N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0%,82%.试验过程中颗粒污泥质量浓度在2700—3600mg·L^-1范围内变化,高于普通活性污泥系统,且沉降性能良好.污泥容积指数在30~50mL·g^-1范围内变化,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稳定在0.5~1.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污泥 好氧处理 序批式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园区废水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延年 韦甦 +4 位作者 姚新卫 黄国贤 沈俊贇 贾利明 李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0-32,共3页
以盐仓工业园区废水为原水,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结果表明:该工业园区废水中可以实现好氧污泥颗粒化,且颗粒密实,但形状不规则;经过70 d运行后,反应器中污泥SVI10达到26 mL/g,颗粒化率为80%,颗粒的粒径主要在0.3~0.... 以盐仓工业园区废水为原水,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结果表明:该工业园区废水中可以实现好氧污泥颗粒化,且颗粒密实,但形状不规则;经过70 d运行后,反应器中污泥SVI10达到26 mL/g,颗粒化率为80%,颗粒的粒径主要在0.3~0.5 mm之间;颗粒污泥成熟后,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为73%~80%、色度去除率90%~95%,出水水质(COD、色度)优于该污水处理厂的出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工业园区废水 序批式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水混合水解酸化预处理下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运行
9
作者 张杰 王琪 +1 位作者 李冬 李鹏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为实现生活污水下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SNEDPR)系统的稳定运行,选用SBR接种人工配水培养的SNEDPR颗粒污泥,以实际生活污水和污泥经混合水解酸化预处理为进水基质,通过优化预处理单元水力停留时间(HRT)联合SBR排泥方式实现该系统稳定... 为实现生活污水下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SNEDPR)系统的稳定运行,选用SBR接种人工配水培养的SNEDPR颗粒污泥,以实际生活污水和污泥经混合水解酸化预处理为进水基质,通过优化预处理单元水力停留时间(HRT)联合SBR排泥方式实现该系统稳定运行。结果表明,预处理单元HRT从12 h降至4 h时,水解酸化液提供的乙酸、丙酸质量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占比提高,好氧颗粒污泥(AGS)内厌氧聚羟基烷酸(PHA)储存量增加,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效率提升至58.1%,出水TN降至7.8 mg/L左右。同时,底部排泥的SBR内小颗粒占比上升、LB-EPS增加,系统沉降性能变差;顶部排泥下成熟老化的大颗粒占比上升,颗粒含水率和强度下降;而选择性排泥的SBR内颗粒粒径集中在0.5~0.9 mm,颗粒结构密实、强度高,颗粒内细菌分层分布增强SND效果,批次实验表明,NOB和GAOs活性降低,系统内以NO_(2)^(-)为电子受体的DPAOs占比提升至40.5%,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效率得到提升。预处理单元较短的HRT联合选择性排泥处理生活污水颗粒性能稳定,系统出水TN和TP均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所规定的一级A标准,可实现氮磷的高效稳定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反应器 好氧颗粒污泥 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 水解酸化 水力停留时间 排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氧环境两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
10
作者 王海会 董春娟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研究了微氧条件下两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对焦化废水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一、二级反应器的氧化还原电位在0^+15mV和+60^+80mV时系统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均为90%,系统出水COD和NH3-N质量浓度分别为100~150m g/L和20m g/L;在运行过... 研究了微氧条件下两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对焦化废水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一、二级反应器的氧化还原电位在0^+15mV和+60^+80mV时系统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均为90%,系统出水COD和NH3-N质量浓度分别为100~150m g/L和20m g/L;在运行过程中未添加碱和碳源的条件下,两级反应器出水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m g/L和144m g/L,说明出水亚硝酸盐积累明显。颗粒污泥微氧条件下的累计产甲烷量比厌氧条件下增加了一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氧环境 两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 焦化废水 短程硝化反硝化 颗粒污泥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脱氮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其杰 胡翔 王建龙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9-83,共5页
研究了序批式反应器的污泥沉降时间、曝气速率、水力停留时间、进水方式等参数对好氧颗粒污泥的性能以及COD,NH+4-N,TN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运行周期内,反应器运行工艺参数,如DO质量浓度和pH,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并且其变... 研究了序批式反应器的污泥沉降时间、曝气速率、水力停留时间、进水方式等参数对好氧颗粒污泥的性能以及COD,NH+4-N,TN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运行周期内,反应器运行工艺参数,如DO质量浓度和pH,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并且其变化与反应器内各物质的转化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参照反应器运行工艺参数的特征点,对反应过程进行必要的控制,可达到较理想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污泥 好氧处理 废水脱氮 序批式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3+)对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雪瓶 邓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研究了Ce3+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Ce3+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Ce3+对微生物的刺激作用最大,对改善污泥性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运行45 d后,投加Ce3+的SBR的COD去除率和未投加Ce3+的SBR的COD去除率分别为97.5%和95.3... 研究了Ce3+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Ce3+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Ce3+对微生物的刺激作用最大,对改善污泥性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运行45 d后,投加Ce3+的SBR的COD去除率和未投加Ce3+的SBR的COD去除率分别为97.5%和95.3%,TP去除率分别为95.6%和62.3%,TN去除率相差不大,均高于7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铈离子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增塑剂生产废水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伟 王新刚 林兵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6-229,共4页
以SBR为反应器,利用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增塑剂生产废水。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培养驯化后,好氧颗粒污泥对该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好氧颗粒污泥对增塑剂生产废水中COD的去除率为78%,出水COD为62 mg/L,接近于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 以SBR为反应器,利用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增塑剂生产废水。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培养驯化后,好氧颗粒污泥对该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好氧颗粒污泥对增塑剂生产废水中COD的去除率为78%,出水COD为62 mg/L,接近于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B标准;出水中NH3-N未检出,TP为0.03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100%和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增塑剂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进水对好氧颗粒污泥特性及番茄酱废水去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飞 王维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63,70,共10页
新疆番茄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具有浓度高、处理难度大、易污染地表水等特点,研究降解该废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在室温下接种絮体污泥于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R1和R2中,以人工配制番茄酱废水为进水基质,采用阶梯式进水COD浓... 新疆番茄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具有浓度高、处理难度大、易污染地表水等特点,研究降解该废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在室温下接种絮体污泥于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R1和R2中,以人工配制番茄酱废水为进水基质,采用阶梯式进水COD浓度方式培养好氧颗粒污泥(AGS),探究进水COD浓度变化对AGS形态、污泥理化特性及除污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度进水COD浓度固定为350 mg/L,R1和R2中污泥完全颗粒化后,颗粒粒径分别为780μm和1060μm;R1、R2对番茄酱废水中COD、NH_(3)-N、TN和PO_(4)^(3-)-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2%、96.03%、85%、92.07%和93%、89.54%、78%、89%。进水COD浓度为346~750、750~900、900~1200 mg/L时,颗粒形态由丝状菌骨架、孔洞结构和块状聚集体构成。氨氧化菌(AOB)和硝化菌(NOB)主要存在于小粒径AGS的外层和次外层,聚磷菌(PAOs)和聚糖菌(GAOs)主要存在于反应器底部的大颗粒污泥中。在梯度进水COD浓度不变下,高浓度的进水COD有助于AGS的快速形成及富集脱氮除磷的微生物菌群,提高了系统脱氮除磷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AGS) 梯度进水 除污性能 SBR反应器 番茄酱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可霉素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冰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57,共5页
采用厌氧颗粒和好氧活性污泥分别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和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进行污泥接种培养,研究水解酸化-IC—SBR工艺在林可霉素生产废水处理方面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COD的质量浓度为6000—9000mg/L,IC和SBR反... 采用厌氧颗粒和好氧活性污泥分别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和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进行污泥接种培养,研究水解酸化-IC—SBR工艺在林可霉素生产废水处理方面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COD的质量浓度为6000—9000mg/L,IC和SBR反应器中有机负荷分别为0.82kg/(kg·d)和0.26kg/(kg·d)左右的情况下,IC和SBR反应器分别运行60d和7d,COD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1%和61%,出水COD的质量浓度在300mg/L以下,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 颗粒污泥 林可霉素废水 废水处理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