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ain boundary engineering for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resistant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1
作者 粉川博之 SHIMADA Masayuki +2 位作者 MICHIUCHI Masato SAKAI Kenta SATO Yutaka S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09-109,共1页
Sensitization by chromium depletion due to chromium carbide precipitation at grain boundaries i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s can not be prevented perfectly only by previous conventional techniques, such as reduction o... Sensitization by chromium depletion due to chromium carbide precipitation at grain boundaries i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s can not be prevented perfectly only by previous conventional techniques, such as reduction of carbon content, stabilization-treatment, local solution-heat-treatment, etc. Recent studies on grain boundary structure have revealed that the sensitization depends strongly on grain boundary character and atomic structure, and that low energy grain boundaries such as coincidence-site-lattice (CSL) boundaries have strong resistance to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The concept of ’grain boundary design and control’ has been developed as grain boundary engineering (GBE). GBEed material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frequencies of CSL boundaries which are resistant to intergranular deterioration of materials, such as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A thermomechanical treatment was tried to improve the resistance to the sensitization by GBE. A type 304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was cold-rolled and solution-heat-treated, and then sensitization-heat-treated. The grain boundary character distribution was examined by orientation imaging microscopy (OIM). The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resistance was evaluated by electrochemical potentiokinetic reactivation (EPR) and ferric sulfate-sulfuric acid tests. The sensitivity to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was reduced by the thermomechanical treatment and indicated a minimum at a small roll-reduction. The frequency of CSL boundaries indicated a maximum at the small reduction. The ferric sulfate-sulfuric acid test showed much smaller corrosion rate in the thermomechanical-treated specimen than in the base material. A high density of annealing twins were observed in the thermomechanical-treated specime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herrmomechanical treatment can introduce low energy segments in the grain boundary network by annealing twins and can arrest the percolation of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from the surface. The effects of carbon content and other minor elements on optimization in grain boundary character distribution (GBCD) and thermomechanical parameters were also examined during GB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抗晶间腐蚀 晶界工程 E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铜合金晶间腐蚀防护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松 冯欣颖 +1 位作者 洪丽华 王卫国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67,共6页
综述了稀土元素掺杂、表面涂层和晶界工程三种提高铝铜合金耐蚀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铝铜合金晶间腐蚀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通过晶界工程提高近奇异晶界的比例,从而改善铝铜合金的抗晶界腐蚀性能,对铝铜合金的有效防护提供了参... 综述了稀土元素掺杂、表面涂层和晶界工程三种提高铝铜合金耐蚀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铝铜合金晶间腐蚀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通过晶界工程提高近奇异晶界的比例,从而改善铝铜合金的抗晶界腐蚀性能,对铝铜合金的有效防护提供了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铜合金 晶间腐蚀 元素掺杂 表面涂层 晶界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海工材料对射流空化作用的响应对比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康灿 刘海霞 +2 位作者 陈杰 闫世峰 毛宁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7-63,共7页
为对比4种海洋工程材料的抗空蚀性能,采用基于ASTM G134—2023的射流空蚀试验系统,以清水为循环介质,并保持其温度恒定,对A1070,NW2200,CAC402,SUS316L这4种材料进行对比试验研究。测量试样的质量损失,观测试样表面形貌,分析晶界取向,... 为对比4种海洋工程材料的抗空蚀性能,采用基于ASTM G134—2023的射流空蚀试验系统,以清水为循环介质,并保持其温度恒定,对A1070,NW2200,CAC402,SUS316L这4种材料进行对比试验研究。测量试样的质量损失,观测试样表面形貌,分析晶界取向,并对截面硬度进行测量与分析。通过A1070试样确定最大空蚀强度对应的空化数为0.014,相应的空蚀腔进口压力为20 MPa,最佳靶距为16.0 mm。结果表明,与靶距为16.0 mm时相比,靶距为19.0 mm时,A1070试样的累积质量损失减少约14%(空化水射流作用时间为5 min);对于SUS316L,NW2200,CAC402试样,其分别经过约320,110,70 min时长的空化水射流作用后,进入空蚀稳定期,对应的累积质量损失率分别为0.14,0.30,0.45 mg/min;电子背散射衍射结果显示,射流空化在引起空蚀的同时,会导致被冲击表面附近出现小角度晶界,该处同时出现较大应力;试样表面附近的硬度值随空化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大,材料的去除使硬化效应向试样内部传播。研究可为海工装备构件设计与制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水射流 海工材料 质量损失 表面形貌 晶界取向 截面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界工程调控Inconel 718合金晶界处δ相的析出
4
作者 王素珍 陈伟平 +1 位作者 张孟超 李慧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1-138,共8页
目的针对镍基Inconel 718合金在高温服役时强化相转化为晶界δ脆性相从而降低服役性能的问题,通过热机械处理工艺调整晶界脆性相的析出和分布,以提升合金在高温环境下的耐用性和服役性能。方法通过晶界工程(GBE)技术提高样品中低Σ重位... 目的针对镍基Inconel 718合金在高温服役时强化相转化为晶界δ脆性相从而降低服役性能的问题,通过热机械处理工艺调整晶界脆性相的析出和分布,以提升合金在高温环境下的耐用性和服役性能。方法通过晶界工程(GBE)技术提高样品中低Σ重位点阵(CSL)晶界的比例,调整晶界处δ相的分布规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分析样品的显微组织演化规律。结果GBE处理使样品中低ΣCSL晶界比例较固溶态的54.34%提高至81.43%,显著优化了晶界特征分布。通过SEM分析了δ相在不同类型晶界处的分布特征:较小的δ相沿平行于Σ3c晶界两侧分布、沿垂直于Σ3i晶界两侧分布,沿Σ9晶界一侧呈针状分布;较大的δ相沿Σ27晶界一侧呈短棒状或层片状分布,在随机晶界处杂乱分布。GBE处理后合金的塑性显著提升,其延伸率从固溶态的21.1%提升至GBE态的26.6%。结论通过晶界工程技术提升了镍基合金中低ΣCSL晶界的比例,调整了晶界处δ相的析出规律,优化了Inconel 718合金的微观结构,从而有望提高其在高温环境下的服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 718合金 镍基合金 晶界工程 晶界类型 Δ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及热处理对白铜B10合金晶界特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茹祥坤 刘廷光 +3 位作者 夏爽 周邦新 马爱利 郑玉贵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76-2181,共6页
研究晶界工程处理过程中的冷轧变形量和再结晶退火对白铜B10合金晶界特征分布的影响,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表征分析晶界网络的变化。结果表明:白铜B10合金经冷轧7%后在800℃退火10 min可使低ΣCSL(Coincidence site lattice,Σ... 研究晶界工程处理过程中的冷轧变形量和再结晶退火对白铜B10合金晶界特征分布的影响,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表征分析晶界网络的变化。结果表明:白铜B10合金经冷轧7%后在800℃退火10 min可使低ΣCSL(Coincidence site lattice,Σ≤29)晶界比例提高到75%以上,同时形成尺寸较大的"互有Σ3n取向关系晶粒的团簇"显微组织。当变形量小于7%时,经800℃退火后没有完全再结晶;当变形量大于7%时,低ΣCSL晶界比例和平均晶粒团簇的尺寸随冷轧变形量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界工程 晶界特征分布 晶粒团簇 白铜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改善黄铜H68晶界腐蚀行为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姜英 王卫国 郭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7-383,共7页
平均晶粒尺寸为150μm的工业黄铜H68初始样品经晶界工程(GBE)处理,其特殊晶界比达到76%、平均晶粒尺寸为30μm。拉伸实验和铵盐环境中的腐蚀实验结果表明:经GBE处理的样品,不仅其抗拉强度由初始样品的234 MPa提高到297 MPa,且其晶界腐... 平均晶粒尺寸为150μm的工业黄铜H68初始样品经晶界工程(GBE)处理,其特殊晶界比达到76%、平均晶粒尺寸为30μm。拉伸实验和铵盐环境中的腐蚀实验结果表明:经GBE处理的样品,不仅其抗拉强度由初始样品的234 MPa提高到297 MPa,且其晶界腐蚀抗力也得到显著改善。相比于同样晶粒尺寸的传统再结晶状态样品,经GBE处理的样品,虽其抗拉强度降低,但其伸长率却提高17%;前者在铵盐环境中沿晶腐蚀严重,而后者基本不发生沿晶腐蚀。GBE处理的样品中存在的大量特殊晶界(主要是Σ3晶界)及其对一般大角度晶界网络连通性的阻断是该样品比初始样品以及传统再结晶样品具有优异晶界腐蚀抗能力的主要原因;特殊晶界虽然具有明显的界面强化作用,但其强化效果显然不如一般大角度晶界,其原因可能与特殊晶界具有较高结构有序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68黄铜 晶界 gbe处理 腐蚀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关键材料中的晶界工程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夏爽 李慧 +8 位作者 周邦新 陈文觉 姚美意 李强 刘文庆 王均安 褚于良 彭建超 张金龙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2-528,共7页
简要介绍上海大学"核电站关键材料的基础问题研究"课题组关于690合金晶界工程(grain boundaryengineering,GBE)的研究情况.借助上海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的先进材料分析测试设备,开展了一些有特色的工作.从显微组织的表征与控制... 简要介绍上海大学"核电站关键材料的基础问题研究"课题组关于690合金晶界工程(grain boundaryengineering,GBE)的研究情况.借助上海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的先进材料分析测试设备,开展了一些有特色的工作.从显微组织的表征与控制的角度,研究材料微观结构对宏观性能的影响.简要介绍690合金晶界元素偏聚、晶界碳化物析出、晶界网络分布控制以及对耐腐蚀性能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关键材料 晶界工程 690合金 晶界偏聚 碳化物 晶界网络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界特征分布对304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罗鑫 夏爽 +2 位作者 李慧 周邦新 陈文觉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7-182,共6页
通过5%的冷轧变形及在1 100℃退火5 min,使304不锈钢中的低ΣCSL晶界比例从固溶处理后的49%提高到75%(Palumbo-Aust标准).采用C型环样品恒定加载方法,在pH值为1.5的沸腾25%NaCl酸化溶液中进行应力腐蚀实验,低ΣCSL晶界比例为75%的样品... 通过5%的冷轧变形及在1 100℃退火5 min,使304不锈钢中的低ΣCSL晶界比例从固溶处理后的49%提高到75%(Palumbo-Aust标准).采用C型环样品恒定加载方法,在pH值为1.5的沸腾25%NaCl酸化溶液中进行应力腐蚀实验,低ΣCSL晶界比例为75%的样品在浸泡120 h内没有发生应力腐蚀开裂,而低ΣCSL晶界比例为47%的试样在浸泡24 h后就产生了应力腐蚀裂纹.由断口形貌观察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表明,开始发生的晶间腐蚀会成为后来应力腐蚀开裂的裂纹源,应力腐蚀开裂由最初的沿晶转变为穿晶形式.低ΣCSL晶界比例提高后的试样因其抗晶间腐蚀性能较好,抑制了在Cl-环境下应力腐蚀裂纹的萌生,因而提高了抗应力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界特征分布 晶界工程 应力腐蚀开裂 晶间腐蚀 304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界工程处理对Incoloy 800合金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钧 苏诚 +3 位作者 张磊 邵羽 肖学山 周志江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0-544,共5页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Jl electron microscopy,SEM)、光学显微镜和电化学工作站分析研究晶界工程(grain boundary engineering,GBE)工艺对Incoloy 800合金的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Incoloy 800合金在980℃固溶处理15 min,冷轧5%后...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Jl electron microscopy,SEM)、光学显微镜和电化学工作站分析研究晶界工程(grain boundary engineering,GBE)工艺对Incoloy 800合金的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Incoloy 800合金在980℃固溶处理15 min,冷轧5%后在980℃退火15 rain,其耐晶间腐蚀能力和临界点蚀电位均显著提高,抗拉强度和δ_(0.2)略有提高,断后伸长率则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loy 800合金 晶界工程 低ΣCSL晶界 耐蚀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90合金中晶界网络分布的控制及其对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慧 夏爽 +3 位作者 周邦新 陈文觉 刘廷光 胡长亮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1-14,33,共5页
利用形变及热处理工艺提高了690合金的低Σ重位点阵(Coinc idence S ite Lattice,CSL)晶界比例,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表征了由不同类型晶界构成的网络特征,结果表明通过晶界工程处理,能够形成以大尺寸"互有Σ3n取向关系晶... 利用形变及热处理工艺提高了690合金的低Σ重位点阵(Coinc idence S ite Lattice,CSL)晶界比例,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表征了由不同类型晶界构成的网络特征,结果表明通过晶界工程处理,能够形成以大尺寸"互有Σ3n取向关系晶粒的团簇"显微组织为特征的晶界网络分布,这种显微组织是再结晶过程中多重孪晶充分发展的结果。通过晶间腐蚀浸泡实验表明通过晶界工程处理的样品抗晶间腐蚀性能较未经过晶界工程处理的样品明显提高。腐蚀后样品的显微形貌表明大尺寸"互有Σ3n取向关系晶粒的团簇"能够阻止晶间腐蚀向样品内部扩展,并且能够保护下层的显微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90合金 晶界工程 晶间腐蚀 多重孪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界工程处理对Incoloy825合金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白琴 边璐 +4 位作者 赵清 王宝顺 杨晨 夏爽 周邦新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05-709,共5页
通过生产用冷拔机对镍基合金管材Incoloy825进行冷拔后退火的晶界工程(GBE)处理,采用晶间腐蚀试验研究了晶界工程处理对Incoloy825合金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工厂生产设备GBE处理后,能够使Incoloy825合金中的低∑CSL晶界... 通过生产用冷拔机对镍基合金管材Incoloy825进行冷拔后退火的晶界工程(GBE)处理,采用晶间腐蚀试验研究了晶界工程处理对Incoloy825合金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工厂生产设备GBE处理后,能够使Incoloy825合金中的低∑CSL晶界(晶界两侧晶粒重合位置点阵密度的倒数不超过29)比例提高到75%以上,并显著改善其耐晶间腐蚀性能;GBE处理后Incoloy825合金中形成的大量相互连接的∑3-∑3-∑9和∑3-∑9-∑27等∑3^n类型三叉晶界是其耐晶间腐蚀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界工程(gbe) 晶间腐蚀 重合位置点阵(CSL)晶界 形变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碳化物对冷轧退火奥氏体不锈钢晶界特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志勇 方晓英 +1 位作者 郭红 王卫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0-344,共5页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固溶及时效处理的304不锈钢经5%冷轧退火后,初始碳化物的存在对最终晶界特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沿晶界不连续析出的碳化物对增加低∑3n(n=1,2,3)晶界比例和增大互成∑3n(n=0...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固溶及时效处理的304不锈钢经5%冷轧退火后,初始碳化物的存在对最终晶界特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沿晶界不连续析出的碳化物对增加低∑3n(n=1,2,3)晶界比例和增大互成∑3n(n=0,1,2,3…)界面关系的特殊晶粒图簇尺寸没有负面影响。而随着初始碳化物分布数量和密度的增加,退火过程中形变亚结构消耗速度提高,以生成一般大角度晶界为特征的再结晶行为广泛发生,合金的晶界特征分布得不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Σ3n晶界 碳化物 晶界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燃料元件包壳材料的晶界工程技术应用展望 被引量:3
13
作者 夏爽 周邦新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159,共8页
针对钠冷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简称快堆)燃料元件包壳材料316以及15-15Ti奥氏体不锈钢,讨论了通过晶界工程(grain boundary engineering,GBE)技术进一步提高材料抗辐照肿胀以及抗蠕变性能的可行性.通过GBE技术能够大幅增加材料中与孪晶相... 针对钠冷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简称快堆)燃料元件包壳材料316以及15-15Ti奥氏体不锈钢,讨论了通过晶界工程(grain boundary engineering,GBE)技术进一步提高材料抗辐照肿胀以及抗蠕变性能的可行性.通过GBE技术能够大幅增加材料中与孪晶相关的低Σ重合位置点阵(coincidence site lattice,CSL)晶界比例.快堆燃料元件包壳在固溶退火处理后还要经过20%左右的冷加工变形,目的是在显微组织中引入大量位错,吸收由辐照产生的点缺陷,并增加吸收裂变产物的陷阱.如果在这样的冷加工变形前大幅提高材料的低ΣCSL晶界比例,使冷加工变形时的位错滑移在具有特殊取向关系的晶粒间的传播以及位错在特殊结构晶界处的堆积排列发生变化,那么就有可能使冷加工后位错的分布状态有利于吸收更多的由辐照产生的点缺陷,提高材料抗辐照肿胀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界工程 316Ti不锈钢 15-15Ti不锈钢 燃料包壳 辐照肿胀 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界工程对Incoloy 800H合金在850℃ FLiNaK熔盐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聂书红 梁政强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4,共6页
为了评价晶界工程(GBE)对800H合金在850℃FLiNaK熔盐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对GBE 800H和800H合金分别在850℃FLiNaK中进行了100h静态腐蚀试验。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能谱仪(FIB/SEM/EDS)、高精度天平... 为了评价晶界工程(GBE)对800H合金在850℃FLiNaK熔盐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对GBE 800H和800H合金分别在850℃FLiNaK中进行了100h静态腐蚀试验。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能谱仪(FIB/SEM/EDS)、高精度天平测量了质量变化和微区成分变化,观察了腐蚀形貌,并分析了腐蚀机制和过程。结果表明:FLiNaK熔盐主要沿晶界向基体渗透;GBE 800H合金的腐蚀深度和FLiNaK沿晶界的渗透深度都小于800H合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0H合金 氟锂钠钾熔盐 晶界工程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水氧化环境下合金腐蚀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左春梅 徐庆 董金善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34-536,共3页
超临界水氧化(SCWO)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处理有机难溶废物的安全、经济、高效的新兴技术。本文简单阐述了SCWO反应的工作原理和流程,介绍了几种合金在SCWO环境下腐蚀性能的研究情况,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经过晶界工程处理的镍基合金在SCWO... 超临界水氧化(SCWO)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处理有机难溶废物的安全、经济、高效的新兴技术。本文简单阐述了SCWO反应的工作原理和流程,介绍了几种合金在SCWO环境下腐蚀性能的研究情况,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经过晶界工程处理的镍基合金在SCWO环境下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同时为我国在抗腐蚀合金研究方面的工作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腐蚀 晶界工程 镍基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氧化钇、氧化镧为添加剂的高性能氮化硅陶瓷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莉萍 徐友仁 +4 位作者 童一东 朱屏 陈源 董良金 符锡仁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1年第10期10-13,共4页
研究了以氧化钇和氧化钢为添加剂的氮化硅陶瓷材料的烧结行为和高温性能。其抗折强度从室温至1300℃高温保持不降,达1050MPa。断裂韧性高达9.2MPam(1/2)。晶界宽度窄,热处理后的材料蠕变速率下降。指出了材料具有高耐火度的晶界波动相... 研究了以氧化钇和氧化钢为添加剂的氮化硅陶瓷材料的烧结行为和高温性能。其抗折强度从室温至1300℃高温保持不降,达1050MPa。断裂韧性高达9.2MPam(1/2)。晶界宽度窄,热处理后的材料蠕变速率下降。指出了材料具有高耐火度的晶界波动相和热处理后析出的高熔点晶体是材料高温性能改善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陶瓷 陶瓷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黄铜H68的晶界工程处理及晶界特征分布
17
作者 姜英 胡柳 郭红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10,共4页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等技术研究了工业黄铜H68的晶界工程(GBE)处理及晶界特征分布(GBCD)。结果表明:工业黄铜H68经固溶和预处理,再进行6%冷轧并在923 K退火10 min后,其特殊晶界比例达到76%,一般大角晶界包围的∑3n(n=1,2,3)特殊晶粒团尺...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等技术研究了工业黄铜H68的晶界工程(GBE)处理及晶界特征分布(GBCD)。结果表明:工业黄铜H68经固溶和预处理,再进行6%冷轧并在923 K退火10 min后,其特殊晶界比例达到76%,一般大角晶界包围的∑3n(n=1,2,3)特殊晶粒团尺寸大于300μm,较好地阻断了一般大角晶界网络的连通性,实现了GBCD优化;预处理中非共格∑3晶界的形成及再结晶引起的晶粒细化,为后续冷轧退火中诱发∑3n(n=1,2,3)晶界迁移反应提供了条件,这是H68黄铜发生GBCD优化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68黄铜 晶界工程处理 晶界特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晶界工程”技术提升变压器用铜绕组抗油硫腐蚀及其对绝缘油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袁媛 周江 +2 位作者 何潇 刘国勇 廖瑞金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546-3552,共7页
"油硫腐蚀现象"是变压器铜绕组与绝缘油中存在的活性硫发生反应,反应产物进入油纸绝缘系统,导致其介损增大,电阻率下降,进而成为引发电力设备故障的一种因素。针对该情况,基于晶界工程(grain boundary engineering, GBE)技术,通过... "油硫腐蚀现象"是变压器铜绕组与绝缘油中存在的活性硫发生反应,反应产物进入油纸绝缘系统,导致其介损增大,电阻率下降,进而成为引发电力设备故障的一种因素。针对该情况,基于晶界工程(grain boundary engineering, GBE)技术,通过优化铜绕组制备工艺"轧制"过程中的形变量参数,调控铜绕组微观组织结构,提升其抗油硫腐蚀性能,并研究其对绝缘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蚀实验后,"GBE"–Cu未出现腐蚀现象,油中铜元素含量较原始铜由3.66 mg/kg降低到0.466 mg/kg;同时腐蚀后绝缘油各项基本理化与电气性能均有提升,且老化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绕组 油硫腐蚀 晶界工程 绝缘油 介质损耗 退火孪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缩对Cu-Sn合金晶界分布的影响
19
作者 李爱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94-195,202,共3页
对Cu-Sn合金进行了高温等温压缩试验,热压缩应变速率为0.01s^-1、热变形温度为550~700℃。并利用EBSD技术分析了该合金在不同区域的高温变形及组织特征。结果表明:随变形温度逐渐升高,∑3晶界分布频率由6.1%升高至39.2%,但在650℃时出... 对Cu-Sn合金进行了高温等温压缩试验,热压缩应变速率为0.01s^-1、热变形温度为550~700℃。并利用EBSD技术分析了该合金在不同区域的高温变形及组织特征。结果表明:随变形温度逐渐升高,∑3晶界分布频率由6.1%升高至39.2%,但在650℃时出现强烈的动态回复,大面积的亚结构与变形区域出现,出现∑3^n(n=1,2,3)回落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锡合金 再结晶 热压缩 晶界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弯变形及退火处理对690合金晶界网络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廷光 夏爽 +2 位作者 白琴 周邦新 陆永浩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86-2493,共8页
采用取向成像显微技术对镍基690合金U弯样品及经退火处理后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对U弯样品进行表面晶界工程处理(GBE)的方法。结果表明:U弯样品沿厚度方向上存在形变量梯度,致使退火后样品的晶界网络在厚度方向上产生规律变化,局部区域(约... 采用取向成像显微技术对镍基690合金U弯样品及经退火处理后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对U弯样品进行表面晶界工程处理(GBE)的方法。结果表明:U弯样品沿厚度方向上存在形变量梯度,致使退火后样品的晶界网络在厚度方向上产生规律变化,局部区域(约10%拉伸变形层区域)形成高比例低∑重合位置点阵(CSL,∑≤29)晶界(约80%)。弯曲形变量对再结晶形核密度及孪晶形成几率的影响决定GBE处理效果,GBE处理的合适变形量稍大于再结晶的临界变形量:形变量过小时,不利于提高孪晶形成几率,甚至不发生再结晶;形变量过大时,不利于形成大尺寸的晶粒团簇,都不利于形成高比例低∑CSL晶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690合金 晶界工程 U弯 低Σ-CSL晶界 晶界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