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ta-driven methods for predicting the representative temperature of bridge cable based on limited measured data
1
作者 WANG Fen DAI Gong-lian +2 位作者 HE Chang-lin GE Hao RAO Hui-m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3168-3186,共19页
Cable-stayed bridg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high-speed railway infrastructure.The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cable’s representative temperatures is vital during the intricate processes of design,construction,and mai... Cable-stayed bridg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high-speed railway infrastructure.The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cable’s representative temperatures is vital during the intricate processes of design,construction,and maintenance of cable-stayed bridges.However,the representative temperatures of stayed cables are not specified in the existing design codes.To address this issue,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able temperature and determinates its representative temperature.First,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panning over a period of one year,was carried out near the bridge site to obtain the temperature data.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measured data,it reveals that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s generally uniform along the cable cross-section without significant temperature gradient.Then,based on the limited data,the Monte Carlo,the gradient boosted regression trees(GBRT),and un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ULR)methods are employed to predict the cable’s representative temperature throughout the service life.These methods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insufficient monitoring data and accurately predict the representative temperature of the cables.However,each method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in terms of applicability and accuracy.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methods is conducted,and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are provided for their application.The proposed methods and representative temperatures provide a good basis for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in-service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ble-stayed bridges representative temperature gradient boosted regression trees(GBRT)method field test limited measured da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emperature gradient-induced thermal stress for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ridge deck in suspension bridges 被引量:7
2
作者 WANG Da DENG Yang +1 位作者 LIU Yong-ming LIU Y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85-195,共11页
A3D finite element model(FEM)with realistic field measurements of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is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the thermal stress variation in th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ridge deck system.First,a brief lit... A3D finite element model(FEM)with realistic field measurements of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is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the thermal stress variation in th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ridge deck system.First,a brief literaturereview indicates that traditional thermal stress calculation in suspension bridges is based on the2D plane structure with simplified temperature profiles on bridges.Thus,a3D FEM is proposed for accurate stress analysis.The focus is on the incorporation of full field arbitrary temperature profile for the stress analysis.Following this,the effect of realistic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n the structure is investigated in detail and an example using field measurements of Aizhai Bridge is integrated with the proposed3D FEM model.Parametric studies ar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the thermal stress distribution in the bridge structure.Next,the discuss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and simplified calculation method in the standard is given.The calculation difference and their potential impact on the structure are shown in detail.Finally,some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bridge analysis and design are given based on the proposed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pension bridg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ridge deck vertical temperature gradient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rmal str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yristor Junction Temperature Estimation Based on Measured Temperature of Molybdenum Flat 被引量:5
3
作者 ZHANG Chunyu LI Chengrong +2 位作者 HAN Xiaohui ZHA Kunpeng TANG Guangfu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I0026-I0026,1,共1页
为获得较准确的晶闸管结温,提出了基于晶闸管钼层实测温度计算结温的共扼梯度算法。分析了共轭梯度法用于求解结温的具体步骤,并通过FORTRAN语言编译形成LOG命令流,导入ANSYS软件中来实现算法,该方法对于未知的低频分量,以较少的迭代次... 为获得较准确的晶闸管结温,提出了基于晶闸管钼层实测温度计算结温的共扼梯度算法。分析了共轭梯度法用于求解结温的具体步骤,并通过FORTRAN语言编译形成LOG命令流,导入ANSYS软件中来实现算法,该方法对于未知的低频分量,以较少的迭代次数即可以得到准确解,对于未知的高频分量,通过多次的迭代也能够获得准确的返溯值,因而具备处理多个未知量且收敛速度快的优点。以KPD3000-72型晶闸管应用于直流输电领域为例,分别在直流稳态、单波次浪涌电流和3波次浪涌电流的试验条件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所得结温准确,为传统热阻抗法提供了校核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变化 晶闸管 结温 估计 平板 外国公司 瞬态工况 热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梯度算法的核电温排水遥感影像背景温度提取方法研究
4
作者 隋超 朱君 +4 位作者 王庆 刘子铭 李国庆 战超 石洪源 《海洋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2,共9页
核电快速发展所衍生出的核电温排水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评价温排水的扩散范围和温升程度,针对核电温排水监测预测数据开展背景温度提取方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秦山核电基地所在海域为例,在常用核电温排水遥感影像背景温度提... 核电快速发展所衍生出的核电温排水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评价温排水的扩散范围和温升程度,针对核电温排水监测预测数据开展背景温度提取方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秦山核电基地所在海域为例,在常用核电温排水遥感影像背景温度提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为准确快捷的新方法——温度梯度法。该方法通过计算临界温度梯度及温度空间梯度的散度值,将二者叠置获取包含主要热源的最外层温度包络线,并以此来确定背景温度的提取范围,进而计算出背景温度。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利用温度梯度直接计算背景温度,计算原理清晰、物理意义明确且不需要额外数据资料,提高了背景温度提取时的准确性和便利性,可应用于滨海核电温排水遥感影像数据甚至是数值模拟数据的背景温度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排水 遥感监测 背景温度 温度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污泥协同处置中含氮物质转化和迁移的机理研究
5
作者 刘祖豪 杨康 李辉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74-1582,共9页
在“双碳”目标下,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是促进工业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造纸污泥在工业窑炉协同处置的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转化,产生NO_(x)等污染。探究工业窑炉协同处置造纸污泥过程中NO_(x)的生成机理,分析其含氮官能团的赋存形... 在“双碳”目标下,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是促进工业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造纸污泥在工业窑炉协同处置的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转化,产生NO_(x)等污染。探究工业窑炉协同处置造纸污泥过程中NO_(x)的生成机理,分析其含氮官能团的赋存形态和迁移特性,可为控制NO_(x)污染排放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通过核磁共振(NMR)分析和梯度温度倒推法等手段,对造纸污泥及不同温度热解情况下含氮官能团的转化和迁移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含氮官能团的释放主要集中在250~300℃。200~250℃释放亚胺和R_(3)—CN=、RCH_(2)—N=,250~300℃释放硫脲、R_(2)CH—N=、RCH_(2)—N=、R_(3)C—N=,300~350℃释放CH_(3)—N=、碳化二亚胺和氰酸酯,350~400℃释放硫氰酸酯、异氰酸酯和CH_(3)—N=。TGA/DSC曲线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些官能团的释放,研究成果可为环境治理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污泥 含氮官能团 梯度温度倒推法 污泥处置 核磁共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Ⅱ型FNN的MSWI过程炉膛温度控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汤健 田昊 +1 位作者 夏恒 乔俊飞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72,共16页
针对城市固废焚烧(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MSWI)过程的炉膛温度难以实现有效控制的问题,提出基于区间Ⅱ型模糊神经网络(interval type-Ⅱfuzzy neural network,IT2FNN)的炉膛温度控制方法。首先,进行炉膛温度控制特性分析... 针对城市固废焚烧(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MSWI)过程的炉膛温度难以实现有效控制的问题,提出基于区间Ⅱ型模糊神经网络(interval type-Ⅱfuzzy neural network,IT2FNN)的炉膛温度控制方法。首先,进行炉膛温度控制特性分析以确定对其产生影响的关键操作变量;然后,根据上述操作变量基于线性回归决策树(linear regression decision tree,LRDT)建立多入单出(multiple-input single-output,MISO)炉膛温度模型;最后,构建具有自适应参数学习的IT2FNN控制器,并证明其稳定性。在MSWI过程数据集上构建模型并进行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固废焚烧(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MSWI) 炉膛温度控制 线性回归决策树(linear regression decision tree LRDT) 区间Ⅱ型模糊神经网络(interval type-Ⅱfuzzy neural network IT2FNN) 梯度下降法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能场辅助搅拌摩擦焊接技术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书锦 张帅 +3 位作者 张荣洲 李志豪 李沫琦 刘建华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3,共10页
外部能场辅助搅拌摩擦焊接是一种改进型固相焊接方法,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能源领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引入外部能场,可以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本文对外部能场辅助搅拌摩擦焊接技术进行了分类,综述... 外部能场辅助搅拌摩擦焊接是一种改进型固相焊接方法,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能源领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引入外部能场,可以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本文对外部能场辅助搅拌摩擦焊接技术进行了分类,综述了能场的选择和控制、工艺参数的优化等,阐述了外部能场对焊接温度、轴向载荷、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外部能场辅助搅拌摩擦焊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接 外部能场方法 接头性能 晶粒细化 轴向载荷 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轭梯度法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热点温度反演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浩波 李化 +3 位作者 张国豪 兰靖 林福昌 孙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63-4170,共8页
热点温度是影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metallized film capacitors,MFC)绝缘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其无法直接测量,因此通常采用热仿真分析或温度反演的方法获得。该文提出了基于共轭梯度法(conjugategradient method,CG)的热点温度反... 热点温度是影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metallized film capacitors,MFC)绝缘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其无法直接测量,因此通常采用热仿真分析或温度反演的方法获得。该文提出了基于共轭梯度法(conjugategradient method,CG)的热点温度反演模型,建立了内部传热过程的温度分布目标函数,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电容器温度场,再通过CG对内部温度分布进行迭代求解。同时,通过交流温升试验校核了仿真模型以及反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热点温升与表面温升存在线性关系,热点温度出现在MFC中央靠近芯轴处,反演模型与仿真模型最大误差为4.35%,说明该模型可实现现场工况下的温度分布、热点分布等的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反演模型 热点温升 表面温升 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分层环境中水下航行器机动下潜热尾流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戈洋 杜永成 杨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1118,共8页
为研究水下航行器热尾流引起的水面温度异常,本文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三维SUBOFF数学模型。使用Fluent UDF、Patch分别控制水下航行器机动下潜方式和水域温度分层。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下航行器在机动下潜时,热尾流在水面会形成由2条不... 为研究水下航行器热尾流引起的水面温度异常,本文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三维SUBOFF数学模型。使用Fluent UDF、Patch分别控制水下航行器机动下潜方式和水域温度分层。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下航行器在机动下潜时,热尾流在水面会形成由2条不连续高温热斑组成的椭圆形温度异常区,且正温度梯度分层水域会增强热尾流引起的水面温度异常。在无热排放条件下,水下航行器机动下潜会对水域温度分层发生较大扰动,从而出现冷尾迹。相反,受热排放影响,热尾流以肾形涡的形式向上浮升,涡结构尺度随着航行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核心温度随着航行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正温度梯度分层海水会增强冷却水引起的海面温度异常特征,且温度梯度越大,热斑越连续,热斑核心最高温度为292.24 K,与周围海水温度差值为0.12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器 热尾流 有限体积法 机动下潜 温度分层 高温热斑 椭圆形温度异常区 正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型金刚石单晶生长及合成腔体温度场分布研究
10
作者 肖宏宇 李勇 +7 位作者 田昌海 张蔚曦 王强 肖政国 王应 金慧 鲍志刚 周振翔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9-966,共8页
本文利用六面顶压机,在5.7 GPa、1560~1600 K的压力温度条件下,分别采用ϕ15 mm和ϕ30 mm两种尺寸合成腔体,系统开展了Ib型金刚石单晶的晶体生长工作,并借助于有限元法对两种尺寸合成腔体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了研究。首先,借助于有限元法分... 本文利用六面顶压机,在5.7 GPa、1560~1600 K的压力温度条件下,分别采用ϕ15 mm和ϕ30 mm两种尺寸合成腔体,系统开展了Ib型金刚石单晶的晶体生长工作,并借助于有限元法对两种尺寸合成腔体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了研究。首先,借助于有限元法分别对两种尺寸合成腔体的触媒温度场分布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揭示了ϕ30 mm合成腔体温度场的均匀性要明显优于ϕ15 mm合成腔体。其次,金刚石晶体生长实验结果表明,采用ϕ15 mm合成腔体很难实现质量超过1.2 ct(1 ct=0.2 g)的优质Ib型金刚石单晶的生长,而ϕ30 mm合成腔体更适合用于生长大尺寸优质Ib型金刚石单晶。再次,扫描电子显微镜表面形貌测试结果表明,合成腔体尺寸的扩大不会对Ib型金刚石单晶的表面结晶质量产生显著影响。最后,拉曼光谱的测试结果表明,除了多晶金刚石的结晶质量较差,本研究两种腔体合成的其他金刚石单晶测试样品均具有较好的结晶质量。本研究对宝石级金刚石单晶大尺寸合成腔体的设计、大尺寸金刚石单晶的生长,以及多晶种法金刚石单晶合成技术的完善均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型金刚石 高温高压 温度梯度法 触媒 温度场 多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寸效应对坩埚下降法生长氟化钙晶体影响机制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施宇峰 王鹏飞 +1 位作者 穆宏赫 苏良碧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3-981,共9页
高质量大尺寸氟化钙晶体是深紫外光刻、空天相机等高端应用不可或缺的光学材料,同时制备高质量大尺寸晶体也是晶体生长领域的难题。本文以数值手段分别模拟了3、7和20英寸(1英寸=2.54 cm)氟化钙晶体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传热、流动及相变过... 高质量大尺寸氟化钙晶体是深紫外光刻、空天相机等高端应用不可或缺的光学材料,同时制备高质量大尺寸晶体也是晶体生长领域的难题。本文以数值手段分别模拟了3、7和20英寸(1英寸=2.54 cm)氟化钙晶体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传热、流动及相变过程。结果表明,晶体尺寸增加大幅加强熔体流动强度,而且造成坩埚外壁散热部分的面积急剧增加,由此引发固液界面局部凹陷、径向温差增大、晶体边缘-中心温差翻转、生长界面附近的轴向温梯大幅衰减等问题。此外,本文还就大尺寸氟化钙晶体生长中的坩埚下降速率和发热体功率的优化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_(2)晶体 坩埚下降法 尺寸效应 数值模拟 固液界面 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红外非线性硒镓钡多晶的合成与提纯研究
12
作者 周强 王振友 +6 位作者 吴海信 黄昌保 倪友保 余学舟 胡倩倩 刘国晋 魏玲莉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2-829,共8页
硒镓钡晶体(BaGa_(4)Se_(7),BGSe)是目前广受关注的一种新型红外非线性晶体。本文分别采用双温区法和高压辅助法合成硒镓钡多晶原料,并设计大温度梯度快速提纯方法对合成后的多晶料进行提纯。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电感耦合等离子... 硒镓钡晶体(BaGa_(4)Se_(7),BGSe)是目前广受关注的一种新型红外非线性晶体。本文分别采用双温区法和高压辅助法合成硒镓钡多晶原料,并设计大温度梯度快速提纯方法对合成后的多晶料进行提纯。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提纯前后的BGSe多晶的物相组成和杂质浓度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谱与理论模拟图谱结果一致,无杂峰;ICP-MS等测试结果表明,提纯后晶锭中的Fe、Al等金属杂质以及O杂质含量均得到明显降低。本工作可为高品质单晶生长提供原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多晶合成 双温区法 高压辅助法 大温度梯度提纯 红外非线性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飞行器热防护结构非均匀热流载荷反演方法
13
作者 沈冬 马晗 +2 位作者 陈强 李彦斌 费庆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7-455,共9页
为准确掌握高速飞行器热防护结构服役时承担的非均匀气动热载荷,提出了一种基于共轭梯度理论的非均匀热流载荷的反演方法.以隔热瓦结构为例,开展了2类典型非均匀热流载荷下的数值仿真研究.通过引入一阶样条曲线插值表征非均匀热流的时... 为准确掌握高速飞行器热防护结构服役时承担的非均匀气动热载荷,提出了一种基于共轭梯度理论的非均匀热流载荷的反演方法.以隔热瓦结构为例,开展了2类典型非均匀热流载荷下的数值仿真研究.通过引入一阶样条曲线插值表征非均匀热流的时变规律,降低了待反演参数数量.分析了反演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温度测量偏差等因素对反演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均匀热流时变规律的样条线表征方法可以将反演参数数量缩减到4个,极大地提升了反演效率;提出的反演方法可以精确反演结构非均匀热流载荷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性,对于含噪声的测量数据,该方法由于采用了插值重构的表征方法而体现出较好的抗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结构 样条曲线 共轭梯度法 三维非均匀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π”形钢-混凝土组合梁竖向温度梯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达 王中宇 +2 位作者 谭本坤 刘玉雄 王谐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0-289,共10页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在日照作用下产生的非均匀温度场对整体结构稳定性起着主要影响作用。以盐坪坝长江大桥为依托,基于桥梁健康监测、实时阴影算法和有限元方法,研究了“π”形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日照作用下的非线性温度分布;提取组...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在日照作用下产生的非均匀温度场对整体结构稳定性起着主要影响作用。以盐坪坝长江大桥为依托,基于桥梁健康监测、实时阴影算法和有限元方法,研究了“π”形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日照作用下的非线性温度分布;提取组合梁竖向温度梯度,通过数据拟合和统计分析,采用广义极值理论来描述最不利温差,得到组合梁夏季温差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并参考欧洲规范(重现期50 a),得到升温模式、降温模式两种温度梯度的温度基数,在此基础上得到预测“π”形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温度梯度模式,并与规范进行对比,说明差异性。研究方法可为其他直桥的温度场研究提供依据,并为后续开展的钢-混凝土桥梁温度效应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温度场 健康监测 有限元方法 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莺琼盆地高温高压井地层温度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禧润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3-670,共8页
南海西部海域莺琼盆地地质环境非常复杂,地层温度分布范围较广,最高地层温度超过240℃。目前探井地质设计时地温计算沿用的方法大多是利用最大测井温度或完井测试温度计算的地温梯度来预测井底温度,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和误差。为了降低井... 南海西部海域莺琼盆地地质环境非常复杂,地层温度分布范围较广,最高地层温度超过240℃。目前探井地质设计时地温计算沿用的方法大多是利用最大测井温度或完井测试温度计算的地温梯度来预测井底温度,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和误差。为了降低井底温度的预测误差,优化勘探开发地质设计,对随钻测量温度和电缆测井温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利用外推法建立了地层温度的计算模型,与测试所得的静止温度基本一致。此外,利用外推法计算得到区域单井的井底温度数据,建立了莺琼盆地不同地质层组的地温梯度模型,同时,采用地质分层组地温梯度累加计算井底温度的方法,对单井井底温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测试静止温度误差较小。结果表明,利用外推法计算地层温度是正确且可行的,可以用于钻前井底地层温度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温度 外推法 回温速率 高温高压 莺琼盆地 地温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温差地区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层间动态受力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磊 李浩 +3 位作者 杨国涛 李晨曦 施成 宁娜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9,共10页
大温差地区单元式轨道板受日照影响会产生较大温度梯度,导致轨道板翘曲变形,诱发轨面不平顺,增加高速列车轮轨冲击响应,加速轨道结构损伤。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首先建立考虑层间关系的无砟轨道静力分析模型,对大温度梯度下轨... 大温差地区单元式轨道板受日照影响会产生较大温度梯度,导致轨道板翘曲变形,诱发轨面不平顺,增加高速列车轮轨冲击响应,加速轨道结构损伤。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首先建立考虑层间关系的无砟轨道静力分析模型,对大温度梯度下轨道板翘曲变形及轨面周期性不平顺进行分析;然后,建立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分析温度梯度作用下无砟轨道层间动态受力特征,研究高速行车条件下无砟轨道真实服役状态。结果表明:温度梯度作用下,轨道板呈椭球形变形趋势,正温度梯度时轨道板中部向上鼓起、4角支承,负温度梯度时轨道板4角翘起、板中支承;温度梯度会导致轨道板与CA砂浆间产生不同程度离缝,板下接触面积减小,高速行车时层间接触面积逐渐增加,但离缝不会完全闭合;负温度梯度对轨道结构振动和砂浆层受力影响较小,正温度梯度影响较大,温度梯度为90℃·m^(-1)时,轨道板振动加速度增大10倍左右,轨道板与CA砂浆层间压力最大值增加6.6倍,板角处CA砂浆应力较无温度梯度下钢轨正下方CA砂浆应力增加5.4倍,正温度梯度下轨道板侧边及4角位置处CA砂浆受力加剧效应显著,是导致该区域CA砂浆出现结构性破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 温度梯度 周期性不平顺 层间接触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羧基化改性 被引量:28
17
作者 赵存挺 冯新星 +1 位作者 吴芳 陈建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42-1945,共4页
采用改进工艺条件的Stber法制备纳米SiO2微球。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了纳米二氧化硅的形貌、粒径。结果表明,通过温度梯度法和控制氨水浓度变化制备出高圆度、单分散、粒径可控的纳米级二氧化硅微球。用KH-550硅烷偶联剂和丁... 采用改进工艺条件的Stber法制备纳米SiO2微球。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了纳米二氧化硅的形貌、粒径。结果表明,通过温度梯度法和控制氨水浓度变化制备出高圆度、单分散、粒径可控的纳米级二氧化硅微球。用KH-550硅烷偶联剂和丁二酸酐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羧基化改性。采用X射线能谱仪(EDS)、热重(TGA)、傅里叶红外(FTIR)等手段对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的结构、元素种类及含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成功接枝了羧基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梯度法 二氧化硅微球 羧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差分和有限体积法相结合的油浸式变压器三维温度场计算 被引量:55
18
作者 王永强 马伦 +3 位作者 律方成 毕建刚 王柳 万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179-3185,共7页
为准确计算油浸变压器的温度场,在对比有限体积法(FVM)和有限差分法(FDM)各自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变压器温度场的混合计算方法。以驻马店金桥变电站的一台31.5 MVA主变为例,建立了3维模型,利用有限体积和有限差分混合计算方法,... 为准确计算油浸变压器的温度场,在对比有限体积法(FVM)和有限差分法(FDM)各自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变压器温度场的混合计算方法。以驻马店金桥变电站的一台31.5 MVA主变为例,建立了3维模型,利用有限体积和有限差分混合计算方法,并在绕组和铁芯的热传导计算中采用了高精度的预条件共轭梯度解法(PCGM),计算了变压器的3维温度场。将利用混合方法的平均温度计算结果分别与实际监测数据、使用同样模型的FDM及FVM算法计算出的数据、以及使用IEEE导则模型计算出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混合算法的计算精度明显高于利用IEEE导则模型、FDM算法和FVM算法的计算结果,证明了这种混合计算方法能更准确地计算油浸式变压器的内部温度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变压器 3维温度场 绕组温度 有限差分法 有限体积法 预条件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生长优质宝石级金刚石大单晶 被引量:20
19
作者 臧传义 贾晓鹏 +1 位作者 任国仲 望贤成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3年第6期12-15,共4页
高温高压温差法合成优质宝石级金刚石大单晶的一大弊病就是合成周期特别长。晶体的生长速度主要由腔体内的温度梯度决定。本文通过提高腔体内的温度梯度,实现了优质宝石级金刚石单晶的可重复性快速生长;考察了不同温度下的晶体生长情况... 高温高压温差法合成优质宝石级金刚石大单晶的一大弊病就是合成周期特别长。晶体的生长速度主要由腔体内的温度梯度决定。本文通过提高腔体内的温度梯度,实现了优质宝石级金刚石单晶的可重复性快速生长;考察了不同温度下的晶体生长情况,提出利用“限型生长法”来抑制晶体内金属包裹体的进入。最终将优质宝石级金刚石单晶的生长速度提高了4倍之多,由原来的1.1mg/h提高到了4.5mg/h。在合成压力5.5GPa,温度1250℃条件下,合成时间持续12hr,晶体尺寸接近4mm,重量大约为50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单晶 高温高压 温差法 限型生长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航磁资料在预测松辽盆地北部区域地温场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益中 李成立 +1 位作者 周锡明 冯肖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63-1069,共7页
分析了应用区域航磁资料研究区域地温场的方法,提出了在探井井温资料控制下采用指数形式的方法计算地温梯度,并建立起居里深度与近地表地温梯度、指数因子的关系,给出了求取近地表地温梯度、指数因子的方法及公式,推导了不同深度地温及... 分析了应用区域航磁资料研究区域地温场的方法,提出了在探井井温资料控制下采用指数形式的方法计算地温梯度,并建立起居里深度与近地表地温梯度、指数因子的关系,给出了求取近地表地温梯度、指数因子的方法及公式,推导了不同深度地温及平均地温梯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区域地温场计算结果分析认为,应用区测航磁资料结合一定数量的井温资料可较好地预测区域地温场,为盆地评价提供较为可靠的地温场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磁 地温梯度 居里面 居里温度 井温资料 指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