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梯度增强的弹塑性损伤非局部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9
- 1
-
-
作者
沈新普
沈国晓
陈立新
杨璐
-
机构
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应用科学系
东北煤田地质局煤层甲烷气开发中心
-
出处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1-214,共14页
-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1101023)
-
文摘
简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梯度增强非局部模型· 基于"能量耗散梯度依赖"原则,在连续介质热力学框架内推导了梯度增强损伤与塑性耦合的本构关系,同时给出了一个基于塑性的损伤模型的梯度依赖本构的具体形式· 在数值计算方面,结合移动最小二乘法和泰勒级数展开方法,建立了损伤场(有限元高斯积分点上)的Laplace值的近似求解格式,分别给出了二维和三维情况下的相关公式· 给出的二维的韧性断裂的梯度依赖损伤塑性的数值应用。
-
关键词
损伤
塑性
非局部
本构模型
梯度增强
-
Keywords
damage
plasticity
nonlocal
constitutive model
gradient-dependent
-
分类号
O342
[理学—固体力学]
-
-
题名弹塑性介质内的波速变化
被引量:4
- 2
-
-
作者
赵纪生
陶夏新
欧进萍
师黎静
-
机构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9-154,共6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06BAC13B02)
国家冻土工程重点实验室项目(No.SKLFSE200504)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No.50478034)
-
文摘
应用一个具体问题展开了波在固体在弹性、弹塑性和应变局部化阶段的传播特性的研究。当经典本构计算到材料出现应变局部化时失效、控制方程出现分叉现象时,非局部效应本构描述得以继续分析,破坏过程变形进一步体现。本构内引入梯度项的贡献,以牺牲了特高频率(>k)特性为代价,增强了控制方程的稳定性。阻尼的影响复杂得多,考虑滞变阻尼、且仅与质量有关时,阻尼对控制方程的稳定性没有贡献。如果阻尼考虑为与质量和刚度联合相关时,阻尼对控制方程稳定性是有一定的贡献。
-
关键词
应变局部化
传播特性
非局部效应本构
内部尺寸
阻尼
波速变化
-
Keywords
gradient and viscosity dependent constitutive model
characteristic dimension
viscosity
strain localization
velocity variation
-
分类号
O344
[理学—固体力学]
-
-
题名非局部本构的一种改造形式及内尺度分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赵纪生
陶夏新
欧进萍
师黎静
-
机构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36-2040,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No.5047803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06BAC13B02)
国家冻土工程重点实验室项目(No.SKLFSE200504)
-
文摘
在Lagrange运动学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普遍意义上的非局部效应本构关系的改造形式,它对每一个经过验证的本构都适用。这样处理既可以利用本构模型的研究成果,又计入了应变梯度对应力的贡献。以截面为单位尺寸正方形、无限长、小变形描述为例,讨论了理想弹塑性柱体内的P波行进特征,分析了梯度项、黏滞阻尼和滞变阻尼等效的材料内部尺寸效应。
-
关键词
非局部效应本构模型
内部尺寸
应变局部化
P波
-
Keywords
strain gradient and viscosity dependent constitutive model
characteristic scale
strain localization
P wave
-
分类号
O344.3
[理学—固体力学]
O346.3
[理学—固体力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