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浪潮与宏观经济环境 被引量:1
1
作者 谢佩苓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7-49,共3页
综观上世纪末至今的西方工业国家所发生的五次大规模的企业的并(M&A)浪潮,尽管各自具有不同的方式和特点,但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宏观经济环境:M&A浪潮与产业结构的变动相互促进;M&A浪潮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政府的利率水平、通... 综观上世纪末至今的西方工业国家所发生的五次大规模的企业的并(M&A)浪潮,尽管各自具有不同的方式和特点,但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宏观经济环境:M&A浪潮与产业结构的变动相互促进;M&A浪潮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政府的利率水平、通胀率以及金融工具的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M&A浪潮大多是在反垄断法有所松动,法律环境相对宽松的条件下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购并(m&a) 产业结构 融资环境 法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新闻搬运行为的法律规制
2
作者 邓社民 李昊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6,共11页
大规模、低成本的人工智能新闻搬运行为会产生诸多具有替代效应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此种免费搭车新闻出版商投资的行为应依法予以规制。尽管版权法未排除保护涵盖单纯事实消息的新闻报道,但新闻报道的信息属性和新闻搬运行为相较于传统... 大规模、低成本的人工智能新闻搬运行为会产生诸多具有替代效应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此种免费搭车新闻出版商投资的行为应依法予以规制。尽管版权法未排除保护涵盖单纯事实消息的新闻报道,但新闻报道的信息属性和新闻搬运行为相较于传统复制行为的特殊性,使版权法保护新闻出版物存在双重困境。新闻出版物邻接权不但未能消弥数字新闻市场中的价值鸿沟,还与现有的著作权制度体系难以兼容,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可以有效规制人工智能新闻搬运行为。鉴于热点新闻规则适用范围有限,实践中宜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范围延伸至新闻出版商享有的数据财产权益和商誉,从而对人工智能服务提供商基于新闻数据实施的商业利用行为,以及攀附他人商誉、制造关联混淆和商誉诋毁等不正当行为加以规制,以维护数字新闻市场的竞争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搬运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反不正当竞争法 数据财产 商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商誉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7—2010年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胡燕 张新妍 纪若雷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78,共7页
基于2007—2010年持有商誉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了合并商誉与企业盈利能力和股价的相关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确认的合并商誉资产与企业盈利能力和股价显著正相关,说明我国财务报表披露的合并商誉信... 基于2007—2010年持有商誉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了合并商誉与企业盈利能力和股价的相关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确认的合并商誉资产与企业盈利能力和股价显著正相关,说明我国财务报表披露的合并商誉信息为投资者提供了决策相关信息,具有较高信息含量,体现了其超额收益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誉 盈利能力 价值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誉减值的价值相关性--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99
4
作者 曲晓辉 卢煜 张瑞丽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2-132,共11页
本文以2007—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商誉减值的价值相关性,并从盈余管理、内外部监督角度探究市场对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判断。研究发现,商誉减值与股价和股票收益负相关,说明投资者对发生商誉减值的公司给予负面评价。进一... 本文以2007—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商誉减值的价值相关性,并从盈余管理、内外部监督角度探究市场对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判断。研究发现,商誉减值与股价和股票收益负相关,说明投资者对发生商誉减值的公司给予负面评价。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亏损公司的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较低,内部控制质量和审计质量高的公司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较高。上述发现表明,商誉减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且其价值相关性的高低受到盈余管理动机和内外部监督机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誉减值 价值相关性 盈余管理 内部控制 审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营资产结构影响高商誉企业的市场价值吗——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0
5
作者 张新民 祝继高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4-127,共14页
本文基于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高商誉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不同经营资产结构企业的差异。本文发现:(1)商誉的账面价值与商誉公允价值之比(市场价值调整的商誉)越高,企业的市场价值越低,而且上述效应在轻资产企业中... 本文基于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高商誉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不同经营资产结构企业的差异。本文发现:(1)商誉的账面价值与商誉公允价值之比(市场价值调整的商誉)越高,企业的市场价值越低,而且上述效应在轻资产企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2)当商誉占期初总资产的比重较高时,市场价值调整的商誉与企业市场价值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相比国有企业,在民营企业中市场价值调整的商誉与企业市场价值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以上两种效应也都在轻资产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3)商誉影响企业价值的机制分析表明,高商誉降低了轻资产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收益率,但在重资产企业中,企业的有形资产能较好地与商誉结合,高商誉能提高企业的毛利率。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资本市场各参与方判断并购适当性和并购商誉的市场价值,对于监管部门从严监管、会计准则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以及投资者利益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誉 轻资产企业 重资产企业 企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公司诉讼与债务契约--基于A股市场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林斌 周美华 舒伟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1,共9页
以债务成本和债务期限结构作为债务契约的特征,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年到2012年的相关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公司诉讼与债务契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和公司诉讼显著负相关,公司诉讼和债务成本显著正相关,和债... 以债务成本和债务期限结构作为债务契约的特征,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年到2012年的相关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公司诉讼与债务契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和公司诉讼显著负相关,公司诉讼和债务成本显著正相关,和债务期限结构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公司,公司诉讼和债务契约的关系不显著,而内控质量较低的公司,公司诉讼和债务契约显著相关,说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缓解公司诉讼对债务契约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质量 公司诉讼 债务成本 债务期限结构 债务契约 商业信用 利益相关者 公司治理 权益资本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CBA职业篮球俱乐部商誉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毕仲春 唐广宁 于向科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4,共7页
在借鉴商誉理论和商誉评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篮球市场的特点,探析我国CBA职业篮球俱乐部商誉的相关理论,建立我国CBA职业篮球俱乐部商誉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阐述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定量化及应用,为我国CBA职业篮球俱... 在借鉴商誉理论和商誉评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篮球市场的特点,探析我国CBA职业篮球俱乐部商誉的相关理论,建立我国CBA职业篮球俱乐部商誉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阐述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定量化及应用,为我国CBA职业篮球俱乐部商誉价值的评价做好基础性的工作,同时为我国CBA职业篮球俱乐部商誉资产的开发与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a 职业篮球俱乐部 商誉价值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政策对并购商誉的微观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顾乾坤 彭凯 余芳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144,共13页
基于2007—2023年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数据,系统考察产业政策对并购商誉的微观影响。研究发现,并购标的企业受产业政策支持程度越高,并购新增商誉规模越大,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越高,商誉在后续年度更容易发生减值,商誉存续时间越短,存在明... 基于2007—2023年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数据,系统考察产业政策对并购商誉的微观影响。研究发现,并购标的企业受产业政策支持程度越高,并购新增商誉规模越大,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越高,商誉在后续年度更容易发生减值,商誉存续时间越短,存在明显的潮涌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跨行业并购的潮涌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当产业政策转向退出后,“潮涌”转向“潮落”,收购方后续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显著减少。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既要提高产业政策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又要建立产业政策的动态调整机制,避免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负面外溢效应;同时,还要完善产业政策退出机制,减少政策转向带来的市场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潮涌效应 并购商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购监管和中小投资者关注双重情境的并购溢价处理研究
9
作者 金瑛 张新民 韩紫轩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8-1367,共10页
以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并购监管和中小投资者关注双重情境,考察商誉风险凸显后并购中的商誉泡沫挤压和无形资产泡沫形成问题。研究发现,2016年并购监管全面收紧后,中小投资者的并购提问越多,上市公司的新增并入商誉... 以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并购监管和中小投资者关注双重情境,考察商誉风险凸显后并购中的商誉泡沫挤压和无形资产泡沫形成问题。研究发现,2016年并购监管全面收紧后,中小投资者的并购提问越多,上市公司的新增并入商誉越小、新增并入无形资产越大。进一步地,两现象在高代理问题公司、存在重大并购重组、只存在一次并购重组的样本中更明显,在涉及关联并购重组的样本中则呈现差异;在2016年以后存在上述现象的公司不具有更高的并购会计绩效,但具有更低的企业价值,且在并购期间更可能收到溢价相关监管问询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溢价 合并商誉 无形资产评估增值 投资者关注 投资者不对称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普适性研究——以《日本修正国际准则(JMIS)》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丹丹 《金融监管研究》 2015年第11期79-91,共13页
2015年6月,日本会计准则委员会(ASBJ)公布了《日本修正国际准则(JMIS)》,旨在进一步普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对比研究,发现JMIS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违背充分认证程序,缺乏完整性、统一性以及明晰的发展方... 2015年6月,日本会计准则委员会(ASBJ)公布了《日本修正国际准则(JMIS)》,旨在进一步普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对比研究,发现JMIS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违背充分认证程序,缺乏完整性、统一性以及明晰的发展方向。JMIS既不能从根本上推动IFRS在日本的普及,也无法成为有效向国际社会表达意见的方式,因此日本政府还需寻找其他合理有效的方式。JMIS在国际趋同中遇到的挫折和教训值得我国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修正国际准则(JmIS) 日本会计准则委员会(aSBJ) 认证程序 商誉 其他综合损益(O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B与IASB联合概念框架的特点及其对商誉会计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丹丹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1-125,共5页
从21世纪初开始,FASB与IASB共同致力于会计制度的国际趋同研究,最终目的是建立一套高质量的全球化会计准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联合项目就是对概念框架的重新审视,目标是建立一个联合概念框架。本文对FASB与IASB联合概念框架的阶段性研究... 从21世纪初开始,FASB与IASB共同致力于会计制度的国际趋同研究,最终目的是建立一套高质量的全球化会计准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联合项目就是对概念框架的重新审视,目标是建立一个联合概念框架。本文对FASB与IASB联合概念框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阐述和分析,总结其特点并揭示出联合概念框架对商誉等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 报告主体 商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并购商誉泡沫 被引量:4
12
作者 江世银 蒋志远 丁潇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54,共14页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并购的流程和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能否提升并购质量尚未可知。为此,以200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并购商誉泡沫角度入手,分析数字化转型对并购商誉泡沫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并...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并购的流程和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能否提升并购质量尚未可知。为此,以200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并购商誉泡沫角度入手,分析数字化转型对并购商誉泡沫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并购商誉泡沫,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同时,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会诱发高管过度自信,驱动企业实施溢价并购和激进并购战略,进而促进并购商誉泡沫。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民营性质、处于成长期和经过低质量审计这三种情形下,数字化转型对并购商誉泡沫的促进影响更为显著;数字化转型对并购商誉泡沫的推动效应在短期掩盖了抑制效应。研究结论对推动企业“智改数转”、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商誉泡沫 过度自信 并购依赖 并购战略 企业生命周期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ESG表现与商誉减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泽将 王怡晨 雷玲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6-102,共17页
作为重要的非财务信息,企业的ESG表现能否应用于识别商誉减值值得关注。本文以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企业ESG表现与商誉减值的关系。研究发现:(1)ESG表现越好的企业,商誉减值越少,这意味着企业的ESG表现具有商... 作为重要的非财务信息,企业的ESG表现能否应用于识别商誉减值值得关注。本文以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企业ESG表现与商誉减值的关系。研究发现:(1)ESG表现越好的企业,商誉减值越少,这意味着企业的ESG表现具有商誉减值识别的作用;(2)良好的ESG表现可以视作企业未来业绩乐观、经营风险较小的积极信号,从而预示着较低的商誉减值;(3)在非国有产权性质、机构持股较少、分析师关注度较低的企业中,企业ESG表现与商誉减值的负向关系更加显著;(4)ESG评级分歧会削弱企业ESG表现与商誉减值间的负向关系。本文基于外部信息使用者视角将企业ESG表现与商誉减值联系起来,为有效识别和防范化解商誉减值风险提供了非财务维度的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ESG表现 商誉减值 未来经营业绩 经营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誉会计框架体系的经济学范式批判和重构
14
作者 杨雄胜 周晓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22,共11页
巨额商誉减值的乱象一直是资本市场的一大顽疾,商誉会计的自省和重塑箭在弦上,刻不容缓。以马克思主义的簿记理论作为评判标准,商誉会计实务表现为“过程的失控”和“观念的偏离”两大职能失位,其背后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经济理论范式已... 巨额商誉减值的乱象一直是资本市场的一大顽疾,商誉会计的自省和重塑箭在弦上,刻不容缓。以马克思主义的簿记理论作为评判标准,商誉会计实务表现为“过程的失控”和“观念的偏离”两大职能失位,其背后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经济理论范式已不再适用且亟待更新。相较而言,制度主义的诸多观点更符合“商誉”存在的本质要求,依此提出的“预期资产组”或成为商誉会计新框架和体系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誉会计 经济学批判 制度主义 预期资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及时交货和平台商誉的供应链动态决策研究——基于突发事件的视角
15
作者 单子丹 赵亚涛 +1 位作者 朱蔓 陈梦瑶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128,共15页
供应链在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遭遇突发事件。文章针对发生时间具有随机性,且损害及时交货和平台商誉的突发事件对供应链成员的影响,构建由供应商、平台和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探讨了非合作、成本分担和协同合作三种模式下的决策,利... 供应链在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遭遇突发事件。文章针对发生时间具有随机性,且损害及时交货和平台商誉的突发事件对供应链成员的影响,构建由供应商、平台和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探讨了非合作、成本分担和协同合作三种模式下的决策,利用动态微分博弈理论求解不同模式下各成员的最优策略。研究发现:供应商会根据及时交货水平损害率的高低决定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交货策略,突发事件发生后平台的成本分担行为侧重于扩大市场需求和提升零售商的促销积极性,但对平台商誉水平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协同合作模式下各均衡决策结果均为最优;与非合作模式相比,成本分担模式能够显著提升突发事件发生前后供应商及时交货水平、突发事件发生前平台商誉水平,并实现整体利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及时交货 平台商誉 微分博弈 动态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管问询与并购商誉减值规避 被引量:1
16
作者 关月琴 徐莉萍 辛宇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8,共16页
本文考察并购重组问询对商誉减值规避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中商誉风险高的交易更容易收到并购重组问询函,同时公司会通过商誉减值规避来应对并购重组问询的压力。问询强度越大,公司越重视,公司商誉减值规避行为也越明显。从作用机制来... 本文考察并购重组问询对商誉减值规避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中商誉风险高的交易更容易收到并购重组问询函,同时公司会通过商誉减值规避来应对并购重组问询的压力。问询强度越大,公司越重视,公司商誉减值规避行为也越明显。从作用机制来看,并购重组问询引起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师等外部主体关注,增加了公司的业绩压力,从而导致公司商誉减值规避行为。异质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在收到并购重组问询函后,有“洗大澡”动机、国有企业以及会计信息透明度高的公司,其商誉减值规避行为明显更轻。本文的研究发现符合印象管理理论,为监管机构强化对商誉的监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重组 监管问询 商誉减值规避 印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碳政策下的供应链联合减排决策与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晨 马静 李犟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4-1217,共14页
考虑“碳税+碳交易”并行的混合碳政策,对供应链中上游制造商碳减排和再制造、下游零售商低碳宣传的联合减排问题展开分析。将低碳商誉水平作为状态变量,构建了3种微分博弈决策模型来分析混合碳政策,以及决策模式对成员决策、利润、低... 考虑“碳税+碳交易”并行的混合碳政策,对供应链中上游制造商碳减排和再制造、下游零售商低碳宣传的联合减排问题展开分析。将低碳商誉水平作为状态变量,构建了3种微分博弈决策模型来分析混合碳政策,以及决策模式对成员决策、利润、低碳商誉和碳排放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现有碳交易政策相比,混合碳政策可以从长期角度进一步激励制造商的低碳行为、提升产品的低碳商誉,但不会影响零售商的低碳宣传水平。此外,供应链决策模式会影响混合碳政策的实施效果。如果政府制定合理的碳税价格,与分散决策模式相比,供应链成员采取集中决策模式能够进一步扩大低碳产品需求、提升环境正外部性。最后,改进的双向成本分担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完美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碳政策 联合减排 微分博弈 低碳商誉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文化娱乐业商誉减值测试及其信息披露制度优化探析——以祥源文化并购翔通动漫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邱添 吕欣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6,共8页
现行商誉核算是企业在过去持续经营中通过并购取得的、能够控制的、现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不能单独辨认和交易的、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随着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并购交易数量的增多,商誉成为被并购企业未来成长预... 现行商誉核算是企业在过去持续经营中通过并购取得的、能够控制的、现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不能单独辨认和交易的、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随着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并购交易数量的增多,商誉成为被并购企业未来成长预期和各种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商誉及其减值会计计量问题也日益受到投资者、准则制定机构以及企业管理层的关注。以文化娱乐业祥源文化并购翔通动漫为例,分析上市公司在现行准则下商誉减值测试的实施过程和信息披露情况,并针对商誉减值测试及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为中国商誉减值会计准则的改革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誉 减值测试 信息披露 祥源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额商誉对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安世强 张金昌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8-937,共10页
基于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研究视角,考察超额商誉引致的管理层会计操纵行为,并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超额商誉对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超额商誉与研发支出资本化显著正相关,超额商誉促使企业增加研发... 基于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研究视角,考察超额商誉引致的管理层会计操纵行为,并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超额商誉对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超额商誉与研发支出资本化显著正相关,超额商誉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支出资本化以提高当期会计利润。中介效应检验发现,超额商誉通过增加银行信贷融资约束和商业信用融资约束,进而对研发支出资本化产生正向影响,银行信贷与商业信用两类融资约束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分组检验发现,超额商誉对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正向影响存在企业产权性质、行业技术水平和内部控制质量异质性,两者的正相关关系主要出现在非国有企业、低技术企业和低内控质量企业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额商誉 研发支出资本化 银行信贷融资 商业信用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额商誉与内部人减持 被引量:2
20
作者 常利民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9,共10页
近年来,并购活动引发的商誉泡沫现象引起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内部人减持角度,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超额商誉对内部人减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超额商誉会加剧内部人减持。进一步,机制检验... 近年来,并购活动引发的商誉泡沫现象引起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内部人减持角度,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超额商誉对内部人减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超额商誉会加剧内部人减持。进一步,机制检验表明,超额商誉会通过增加分析师乐观偏差和企业经营风险来影响内部人减持。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信息透明度越低、机构持股比例越低、内部人短视越严重的企业,超额商誉加剧内部人减持的作用更明显。此外,超额商誉会加剧内部人清仓式减持;且内部人减持后,企业计提商誉减值的概率和金额会显著增加。本文对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商誉信息披露制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额商誉 内部人减持 分析师乐观偏差 经营风险 商誉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