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金三角地区城市O_(3)污染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靳宁 王亚俊 +3 位作者 李丹 何亮 王成 李艳林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2-513,共12页
黄河金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改善是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体现,科学认识O_(3)浓度时空演变和污染特征对于该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融合地面观测和卫星遥感反演O_(3)浓度数据,采用统计分析、趋势分析及热... 黄河金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改善是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体现,科学认识O_(3)浓度时空演变和污染特征对于该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融合地面观测和卫星遥感反演O_(3)浓度数据,采用统计分析、趋势分析及热点分析的方法揭示黄河金三角地区O_(3)浓度的年、季节和月尺度以及空间变化特征,探究O_(3)污染等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黄河金三角地区2015−2022年4个地级市大气中O_(3)浓度呈升高趋势,O_(3)年均浓度表现为运城市(105μg/m^(3))>临汾市(103μg/m^(3))>三门峡市(97μg/m^(3))>渭南市(95μg/m^(3)).②O_(3)季均浓度总体表现为夏季(146μg/m^(3))>春季(113μg/m^(3))>秋季(83μg/m^(3))>冬季(59μg/m^(3)).③1−12月O_(3)浓度呈现抛物线的变化特征(5−9月偏高).④空间分布上,O_(3)浓度最大值和平均值的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河金三角地区东北到西南方向,低值区域分布在西北和东南方向,O_(3)浓度最小值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此相反.⑤黄河金三角地区1−12月O_(3)浓度在北部、中部和南部均呈现高值和低值交替出现的空间聚集特征.NPP/VIIRS-O_(3)聚集区主要分布在该地区北部的5个区县,GDP-O_(3)聚集区零散分布在该地区的7个区县.⑥2015−2022年黄河金三角地区4个地市O_(3)不同污染等级的天数表现为优良(199 d)>轻度污染(123 d)>中度污染(46 d)>重度污染(7 d)>严重污染(0 d),优良和轻度污染的天数较多且优良的天数占到50%以上,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出现的天数表现为夏季(77 d)>春季(58 d)>秋季(27 d)>冬季(6 d),优良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则正好相反.研究成果对于揭示黄河金三角地区O_(3)时空演变规律及污染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金三角地区 O_(3)污染 时空变化特征 卫星遥感反演 经济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乡村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永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8-482,共5页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在经济合作中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区域旅游业日益呈现出优势互补和整合推进的特点。基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在经济水平、历史特点、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方面的相似性,乡村旅游产业的整合逐渐成为区域旅游业...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在经济合作中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区域旅游业日益呈现出优势互补和整合推进的特点。基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在经济水平、历史特点、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方面的相似性,乡村旅游产业的整合逐渐成为区域旅游业合作发展的重要内容。为凸显区域旅游特色,提升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乡村旅游的形象,整合区域乡村旅游资源已成为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整合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集群服务的图书馆联盟建设构想——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梁转琴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22,58,共7页
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探讨建立基于产业集群服务的图书馆联盟的意义、宗旨、原则和目标任务;提出基于产业集群服务的图书馆联盟建设构想,以期推动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和"示范区"图书馆... 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探讨建立基于产业集群服务的图书馆联盟的意义、宗旨、原则和目标任务;提出基于产业集群服务的图书馆联盟建设构想,以期推动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和"示范区"图书馆事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跨区域跨系统图书馆联盟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 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际边界区县域产业结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虎 刘海龙 +2 位作者 谢亚林 田庆春 肖杰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42,共8页
选取2005,2010和2016年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各县域统计数据,计算产业结构提升系数,揭示县域产业结构时空演变的基本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5—2016年,研究区产业结构水平整体处于提升状态,且... 选取2005,2010和2016年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各县域统计数据,计算产业结构提升系数,揭示县域产业结构时空演变的基本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5—2016年,研究区产业结构水平整体处于提升状态,且阶段性特征显著;产业结构水平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产业结构高水平的县域呈“C型”包围低水平县域的态势,被包围地区基本处于紧邻省界线的县域和中心地带,深刻反映出省际边界地区的“切变”效应对产业调整的影响;产业结构演变是人口、市场和技术等因素的综合表现,整体而言,人口和市场要素对研究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力较高,不同自然单元分区的主导因素存在差异,在区域合作的背景下,初步呈现出区域内在动力向外部要素转变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地理探测器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金三角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宇 杨彩萍 +2 位作者 姚亦锋 伊瑞祥 尹上岗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0-126,共7页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黄河金三角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程度,测算47个县区两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度,从时空演化视角分析该区域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内在关系变化情况.得出结论:(1)黄河金三角地区人口结构中城乡...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黄河金三角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程度,测算47个县区两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度,从时空演化视角分析该区域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内在关系变化情况.得出结论:(1)黄河金三角地区人口结构中城乡结构与经济体系的综合关联度最大,而文化结构对经济发展影响最小.(2)经济发展系统中收入水平对人口结构影响最大,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其影响最大.(3)黄河金三角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10年间耦合程度较低,低水平耦合阶段地区占74.4%,仅义马市与盐湖区由拮抗阶段上升至磨合阶段.研究区内拮抗和磨合阶段地区呈倒"T"型分布.(4)2000—2010年研究区协调程度较低,低协调度区由原来的91.5%下降至8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经济发展 时空耦合 黄河金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3A级及以上景点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研 刘海龙 李丽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7期150-152,180,共4页
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3A级及以上景点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栅格成本加权距离法,从景点可达性时间、县域景点可达性、县域可达性的空间相关性3个方面对区域内的景点可达性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自然景点可达性低于人文景点的可达性。(2)... 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3A级及以上景点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栅格成本加权距离法,从景点可达性时间、县域景点可达性、县域可达性的空间相关性3个方面对区域内的景点可达性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自然景点可达性低于人文景点的可达性。(2)人文景点县域可达性南部区域整体较高,北部区域以中部为轴向两侧逐渐降低;自然景点县域可达性由北向南逐渐变高。(3)县域可达性全局空间自相关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点可达性 空间自相关 黄河金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金三角地区近45a气温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裴秀苗 王志伟 +2 位作者 范志宣 周运丽 裴昭萌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283-1288,共6页
利用黄河金三角地区1971—2015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低)气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距平及累积距平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该地区气温变化特征、突变特点以及气温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增高趋势... 利用黄河金三角地区1971—2015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低)气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距平及累积距平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该地区气温变化特征、突变特点以及气温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增高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86℃/10 a;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呈波动增高趋势,各季平均气温也呈显著增高趋势,其中,春季增温最明显,其次是冬季,夏季增温最少;最冷月的月平均气温持续增高,最热月的月平均气温20世纪80年代较低,90年代增温明显,2010-2011年间略有下降,2011年以后再次增温;20世纪80年代是全球性气候变暖最显著的10 a,而该地区则是相对较冷的时期,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都处于低值区,90年代增温明显,2011年以后气温相对稳定在较高水平。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多方位、多尺度、多层次的,利弊并存,总的来说是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金三角 气候变暖 突变 农业生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TOPSIS模型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25
8
作者 陕永杰 魏绍康 +1 位作者 苗圆 原卫利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5-211,共7页
土地生态安全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46个县(市、区)为基本单元,基于PSR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评价模型评价研究区2005—2018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1)研究... 土地生态安全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46个县(市、区)为基本单元,基于PSR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评价模型评价研究区2005—2018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2005—2010年降低,2010—2015年微小提升,2015—2018年又小幅度下降,总体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性降低。(2)与2005年相比,2018年研究区23个区县土地生态安全等级降低1级,20个区县土地生态安全等级保持不变,仅3个区县土地生态安全等级提高1级。(3)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整体处于不安全的水平。研究结果为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土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 PSR TOPSIS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金三角耕地利用研究
9
作者 丁霞 吴柏清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155-157,共3页
耕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多地少,耕地的压力非常巨大。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口不断地增多和耕地资源的粗放利... 耕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多地少,耕地的压力非常巨大。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口不断地增多和耕地资源的粗放利用,人地矛盾更加地突出。基于这种人多地少的矛盾,合理利用好每一寸耕地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推动黄河金三角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从黄河金三角耕地利用的现状出发,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合理化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金三角 耕地 合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