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大金山地区综合信息找矿效果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学阳 杨言辰 +2 位作者 刘志宏 张继武 戴台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8,共14页
大金山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板块北缘,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芜矿集区,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为揭示大金山地区找矿潜力,本文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大金山地区地质特征,对激电中梯、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开... 大金山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板块北缘,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芜矿集区,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为揭示大金山地区找矿潜力,本文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大金山地区地质特征,对激电中梯、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开展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北西向断裂破碎带显示高阻高充电异常,而北西向断裂带控制了矿体的产出,因此高阻高充电异常可间接指导找矿;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的10处综合异常具有一定找矿潜力。在高阻高充电异常及强烈Au异常的视电阻率异常R_(4)和R_(5)、视充电率异常M_(2)、综合异常HT-10的套合区域布设了2个钻孔,探获了3条铜矿体、3条硫铁矿体,取得了找矿突破。通过与区域内成矿特征相似的典型矿床(大岭岗金铜矿床、南门头铜矿床)进行对比,结合钻孔岩心原生晕分析,认为大金山地区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根据斑岩型铜金矿床的赋矿岩石、构造环境和深部探获的斑状二长花岗岩,认为大金山地区深部有盲矿体存在,且具有探获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信息 典型矿床 原生晕 深部找矿潜力 大金山地区 宁芜矿集区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斑岩型铜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额济纳旗珠斯楞地区金铜多金属成矿特征及找矿靶区
2
作者 张诗启 吕国娟 +2 位作者 王亚珂 李文智 耿怡智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911,共13页
内蒙古珠斯楞金铜多金属成矿区位于阿拉善地块北缘珠斯楞-杭乌拉金、铜、铅锌、锑成矿带内,该区出露有大量侵入岩,矿产地质调查发现较多金属矿化点,化探异常明显,是寻找金铜多金属矿床的理想地段。为探索珠斯楞地区金铜多金属矿的成矿... 内蒙古珠斯楞金铜多金属成矿区位于阿拉善地块北缘珠斯楞-杭乌拉金、铜、铅锌、锑成矿带内,该区出露有大量侵入岩,矿产地质调查发现较多金属矿化点,化探异常明显,是寻找金铜多金属矿床的理想地段。为探索珠斯楞地区金铜多金属矿的成矿潜力。本文开展了区内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资料的分析、典型矿床剖析和矿(床)化成因探讨,发现珠斯楞金铜多金属矿床(点)主要沿NW向呼伦西白-珠斯楞-道布青乌苏一线分布,矿化主要赋存于侵入岩接触带附近断层内的硅化碎裂岩中,显示为断层控矿的热液成矿特征;具有Au、Cu等金属元素高背景值的地质单元,具备为金属元素成矿提供部分物质的可能。综合分析区内金铜多金属矿床(点)的成矿地质特征和前人的岩石化学、矿床学、年代学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珠斯楞地区金铜多金属成矿与早中生代碰撞后伸展构造环境的岩浆活动有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早印支期岩浆热液,且成矿热液运移-富集过程中可能活化萃取有成矿元素高背景值地质单元的部分金、铜等成矿物质;并圈定出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的呼伦西白金铜、珠斯楞铜、道布青乌苏北锑金和格日勒图铜铅锌共4个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铜多金属矿床(点) 成矿特征 找矿靶区 印支期 珠斯楞地区 额济纳旗 阿拉善 地块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吾琼河坝地区铜、金矿成矿时代及其找矿前景 被引量:52
3
作者 王登红 李华芹 +2 位作者 应立娟 梅玉萍 初振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82,共10页
文章采用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离子探针(SHRIMP)和Rb-Sr等时线定年技术,对新疆伊吾琼河坝地区的云英山斑岩铜矿和淖毛湖北山金矿床的岩体和矿体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云英山斑岩铜矿区内斜长花岗斑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为(411.7±7.... 文章采用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离子探针(SHRIMP)和Rb-Sr等时线定年技术,对新疆伊吾琼河坝地区的云英山斑岩铜矿和淖毛湖北山金矿床的岩体和矿体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云英山斑岩铜矿区内斜长花岗斑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为(411.7±7.1)Ma(95%置信度,MSWD=3.0),该矿床的含矿石英脉石英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为(357±15)Ma(95%置信度,MSWD=0.16);淖毛湖北山金矿含矿石英脉中石英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为(346±10)Ma(95%置信度,MSWD=0.19)。测定结果显示,该区斑岩型铜矿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的形成时间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表明云英山式斑岩型铜金矿和淖毛湖式金矿成矿作用与泥盆纪—石炭纪汇聚阶段的火山-次火山岩浆活动有关,也意味着在琼河坝地区具有寻找与火山作用有关的铜、金多金属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年龄测定 铜金矿床 伊吾琼河坝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二十一站金、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广江 侯玉树 杨继权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3-39,共7页
二十一站矿床的金矿体与铜矿体在分布的空间位置和展布方位上差异明显。金矿体分布于二十一站岩体西南接触带,呈北西向展布;铜矿体分布于二十一站岩体内,呈北东向展布。笔者通过对黑龙江塔河二十一站金、铜矿地质特征的分析,讨论了矿床... 二十一站矿床的金矿体与铜矿体在分布的空间位置和展布方位上差异明显。金矿体分布于二十一站岩体西南接触带,呈北西向展布;铜矿体分布于二十一站岩体内,呈北东向展布。笔者通过对黑龙江塔河二十一站金、铜矿地质特征的分析,讨论了矿床的成矿控制因素,提出了二十一站金、铜矿分别是不同成矿期、不同成因类型产物的观点。二十一站金、铜矿是壳幔源混合岩浆经一定分异作用后,3次侵位固结成岩。在第一侵入期花岗闪长岩体内、外接触带的构造有利部位形成金矿体,在第二侵入期花岗闪长斑岩周围形成铜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一站金 铜矿 地质特征 成矿模式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阿拉善欧布拉格铜-金矿床的成矿时代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俊建 翟裕生 +6 位作者 桑海清 李惠民 张永生 刘孙泱 王守光 孙政平 刘晓雪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3-327,共5页
欧布拉格铜-金矿床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区,是一处远景具大型规模的铜-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二叠系下统火山岩和次火山岩中,容矿岩石主要为石英斑岩和英安质熔结火山角砾岩、流纹质火山角砾岩。本文选取矿区出露的与矿化最为密切的样品... 欧布拉格铜-金矿床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区,是一处远景具大型规模的铜-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二叠系下统火山岩和次火山岩中,容矿岩石主要为石英斑岩和英安质熔结火山角砾岩、流纹质火山角砾岩。本文选取矿区出露的与矿化最为密切的样品,采用颗粒锆石U-Pb法和40Ar/39Ar法测定了成矿期石英斑岩脉和含矿石英脉的年龄,获得成矿期石英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77.4±3 Ma,铜-金矿体中石英的40Ar/39Ar年龄为264.26±0.46 Ma。这一结果揭示,欧布拉格铜-金矿是海西晚期形成的。结合阿拉善地区的朱拉扎嘎金矿和呼伦西白金矿都是海西晚期形成的情况分析,表明海西晚期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铜(金)矿化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时代 欧布拉格铜-金矿床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边闹枝铜金矿床的矿物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门兰静 孙景贵 +6 位作者 陈冬 陈雷 梁树能 逄伟 常艳 张朋 聂喜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3-252,共10页
闹枝铜金矿床是延边内生金铜矿集区内的典型矿床之一,矿体主要为含金黄铜矿黄铁矿石英脉型。笔者运用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探针,对其矿物内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①流体包裹体的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其次为纯气... 闹枝铜金矿床是延边内生金铜矿集区内的典型矿床之一,矿体主要为含金黄铜矿黄铁矿石英脉型。笔者运用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探针,对其矿物内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①流体包裹体的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其次为纯气相、富气相包裹体及纯液相包裹体,还有少量含子晶的多相包裹体;②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50~410℃,与黄铁绢英岩、石英-黄铁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及石英方解石脉4个矿化蚀变阶段相对应的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别为350~410℃、290~350℃、210~290℃、150~210℃;③流体包裹体的盐度w(NaCleq)为1.74%~20.97%,Ⅰ、Ⅱ、Ⅲ、Ⅳ矿化阶段成矿流体的盐度w(NaCleq)分别为2.396%~5.548%、2.24%~8.68%、1.74%~20.97%和6.3%;④流体包裹体的气体成分主要为H2O和CO2。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进一步确定该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深源岩浆热流体性质,在流体上升过程中曾发生过弱的沸腾作用,并在硫化物石英脉、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方铅矿脉以及石英方解石脉形成过程中,伴有少量地下水或大气水的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流体演化 成矿作用 闹枝铜金矿床 延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H-O-S-Pb同位素组成及其示踪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量:26
7
作者 刘忠法 邵拥军 +2 位作者 周鑫 张宇 周贵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9-208,共10页
冬瓜山铜(金)矿床中主矿体成层状,受石炭系层位控制,对于其物质来源尚存在较大分歧。为了查明冬瓜山铜(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本文对冬瓜山铜(金)矿床不同类型矿体的氢、氧、硫、铅同位素进行了系统地测定。并将冬瓜山铜(金)矿床与铜陵... 冬瓜山铜(金)矿床中主矿体成层状,受石炭系层位控制,对于其物质来源尚存在较大分歧。为了查明冬瓜山铜(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本文对冬瓜山铜(金)矿床不同类型矿体的氢、氧、硫、铅同位素进行了系统地测定。并将冬瓜山铜(金)矿床与铜陵矿集区内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的硫、铅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冬瓜山铜(金)矿床不同类型矿体之间具有相同的物质成分来源,不同类型矿体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硫源均为岩浆硫,且与区域上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一致,铅同位素特征表明,不同类型矿体铅的来源主要为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幔源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硫、铅同位素组成 成矿物质来源 冬瓜山铜(金)矿床 长江中下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铜、金矿床密集区形成条件及矿床成因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涛发 岳书仓 刘晓东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1-54,共4页
分析和总结了长江中下游铜、金矿床密集区区域成矿的地球动力学条件和构造、地层、岩浆岩等地质条件,以及成矿流体来源、演化及矿床成因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
关键词 成矿条件 矿床成因 金矿床 长江中下游 铜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金厂河金铜多金属矿集区成矿模式与综合找矿模型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基元 杨春海 +3 位作者 符俊 张卫文 谢俊 李加斌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4-268,共15页
金厂河金铜多金属矿集区是滇西保山-镇康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质、物探、化探综合调查与典型矿床对比,系统总结了矿集区内成矿关键控矿因素及矿床类型,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矿集区成矿模式及综合找矿模型。研究表明,矿集区... 金厂河金铜多金属矿集区是滇西保山-镇康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质、物探、化探综合调查与典型矿床对比,系统总结了矿集区内成矿关键控矿因素及矿床类型,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矿集区成矿模式及综合找矿模型。研究表明,矿集区成矿受“地层+构造”双重控制明显,分为矽卡岩型、中低温热液(脉)型、热液-矽卡岩复合型三种矿床类型。地物化综合找矿信息是寻找矿集区金铜多金属矿的有效标志,依据不同矿床类型的最佳找矿方法组合建立了在成因与空间上有一定联系的“金厂河”式、“打厂凹-核桃坪”式、“黑牛凹”式、“黑岩凹”式、“黄家地”式、“山乡”式六种找矿模式,并优选打厂凹-核桃坪、陡崖矿区深部作为寻找“金厂河”式矿床的有利靶区。目前已在打厂凹矿区深部新发现“金厂河”式隐伏矿床,这对该区下步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模式 综合找矿模型 金铜多金属矿 金厂河矿集区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延边小西南岔铜(金)矿床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琳琳 霍亮 王莹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58-1674,共17页
小西南岔铜(金)矿床位于吉林省延边地区东部,通过对小西南岔铜(金)矿床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岩进行野外地质、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延边乃至东北地区中生代大地构造演化。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同位素年龄... 小西南岔铜(金)矿床位于吉林省延边地区东部,通过对小西南岔铜(金)矿床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岩进行野外地质、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延边乃至东北地区中生代大地构造演化。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同位素年龄分别为(101.69±0.61)Ma(石英闪长岩)、(101.14±0.58)Ma(英云闪长岩)、(100.82±0.62)Ma(花岗闪长岩)和(100.20±1.10)Ma(闪长玢岩),岩浆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末期(102~100 Ma),是同一构造演化过程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闪长玢岩具有典型埃达克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其w(SiO_(2))=61.419%~62.153%,w(Al_(2)O_(3))=16.872%~17.329%,w(MgO)=2.339%~2.643%,w(Na_(2)O)=5.749%~6.623%,w(K_(2)O)=1.483%~1.786%,w(Sr)=(691~888)×10^(-6),w(Yb)=(0.71~0.83)×10^(-6),Sr/Y值为87.4~120.0,LREE富集,说明闪长玢岩是由俯冲的大洋板片部分熔融产生的埃达克质岩浆上侵就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上侵过程中与下地壳重熔产生的酸性岩浆混合,形成的富集地幔源岩浆上侵就位形成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等钙碱性花岗质杂岩;岩浆热液沿区域断裂上升过程中与大气降水混合,萃取围岩中的成矿物质,形成富铜(金)组分的成矿热液,在合适的部位卸载沉淀形成脉状铜(金)矿化。晚中生代延边地区位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的大陆边缘环境,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是形成早白垩世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闪长玢岩(脉)以及小西南岔矿床热液脉型铜(金)矿化的直接动力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延边小西南岔铜(金)矿床 早白垩世 中—酸性岩浆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黔邻区与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铜矿、金矿地质特征对比 被引量:10
11
作者 廖震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21-827,共7页
在对与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铜矿、金矿的地质特征进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有关专家对区内单矿种矿床同位素测试研究成果,建立起Cu-Au矿床的时-空谱系,进而探索其综合成矿模式: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发生了地幔上隆,引发峨眉山玄武岩浆上涌... 在对与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铜矿、金矿的地质特征进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有关专家对区内单矿种矿床同位素测试研究成果,建立起Cu-Au矿床的时-空谱系,进而探索其综合成矿模式: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发生了地幔上隆,引发峨眉山玄武岩浆上涌喷溢,带来了丰富的铜、金成矿物质,不但在玄武岩及凝灰岩内形成了原位的铜、金矿化,亦为岩浆期后上覆层控型铜、金矿成矿提供了最主要的物源;印支—燕山期,强烈的燕山运动产生构造热液驱动效应,导致热液将初始含矿层中的主成矿元素萃取后沿断层、裂隙向上迁移,在容易造成压力和化学势变化的有利部位,铜、金富集就位,进一步富集形成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金矿 峨眉山玄武岩 滇黔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宁芜北段自然重砂异常特征及其对铜金矿的响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用彪 黄顺生 +3 位作者 黄建平 王季顺 朱静苹 郭治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61-1967,共7页
宁芜火山岩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重要的铁、硫、铜、金成矿区。基于宁芜北段自然重砂建库数据,通过ZSAPS2.0软件GIS平台,选择与火山热液充填型铜金矿相关的特征矿物,圈定了自然重砂组合异常。通过自然重砂组合异常特征发现,铜矿物(... 宁芜火山岩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重要的铁、硫、铜、金成矿区。基于宁芜北段自然重砂建库数据,通过ZSAPS2.0软件GIS平台,选择与火山热液充填型铜金矿相关的特征矿物,圈定了自然重砂组合异常。通过自然重砂组合异常特征发现,铜矿物(黄铜矿、斑铜矿、蓝铜矿、辉铜矿、孔雀石)、自然金、黄铁矿、重晶石等重矿物组合对火山热液充填型铜金矿响应明显。在组合异常的基础上,圈定自然重砂综合异常,以成矿地质条件、与已知矿床的对应关系、异常强度、异常规模、重砂异常套合程度等为指标,对综合异常进行评价,从而为宁芜火山岩盆地北段铜金矿找矿远景区的划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芜北段 自然重砂 铜金矿 火山热液型 找矿远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覆盖区找矿“循环渐近式勘查技术体系”与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汪青松 张金会 +5 位作者 张顺林 张家嘉 产思维 程培生 崔先文 张凯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9-1146,共18页
覆盖区找矿难度不仅与覆盖层厚度有关,还与覆盖层物性、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矿体特征关系密切。覆盖区找矿突破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经历选区—圈靶—定位—验证评价4个阶段,存在勘查选区、地质信息探测和多学科有效融合难题。前人较少研究... 覆盖区找矿难度不仅与覆盖层厚度有关,还与覆盖层物性、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矿体特征关系密切。覆盖区找矿突破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经历选区—圈靶—定位—验证评价4个阶段,存在勘查选区、地质信息探测和多学科有效融合难题。前人较少研究覆盖区找矿突破过程与勘查技术体系,笔者等基于“现有技术+结合实际创新”思路,总结提出了厚覆盖区找矿“循环渐近式勘查技术体系”,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提高找矿成功率,入选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19年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区找矿 地质物探融合 循环渐近式勘查 杨桥孜铜金矿 五河金矿 庐枞盆地西湾铅锌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改则县多龙矿集区斑岩型铜金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找矿模型 被引量:36
14
作者 陈红旗 曲晓明 范淑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1-332,共12页
多龙矿集区位于班公湖_怒江成矿带西段、羌塘地块南缘的岩浆弧中。过去十多年来,西藏地勘局第五地质大队在多龙矿集区内已发现和评价了多不杂、波龙、地堡那木岗、拿若、荣那等5处大型、超大型铜金多金属矿床,目前已探明的铜资源量近100... 多龙矿集区位于班公湖_怒江成矿带西段、羌塘地块南缘的岩浆弧中。过去十多年来,西藏地勘局第五地质大队在多龙矿集区内已发现和评价了多不杂、波龙、地堡那木岗、拿若、荣那等5处大型、超大型铜金多金属矿床,目前已探明的铜资源量近1000万吨,金300余吨。区内以斑岩型铜金矿床为主,兼有斑岩_浅成低温热液型和斑岩_角砾岩型矿化组合。研究发现,矿区黄铁矿的δ34S值变化于-2.2‰~2.3‰之间,平均为0.2‰,峰值在-1‰~1‰之间,塔式效应明显,接近幔源硫,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成矿温度介于250~420℃之间,成矿深度1~5 km,成矿流体为残余岩浆流体,大气降水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不明显。作者根据多年的勘查实践,总结出多龙矿集区斑岩型铜金矿最有效的找矿勘查方法技术组合是:地质+化探(水系沉积物)+物探(高精度磁测、激电中梯)+钻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斑岩型铜金矿 多龙矿集区 矿床成因模型 综合找矿模型 班公湖_怒江成矿带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锦屏山地区庙顶Cu-Au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晓平 张辉善 +4 位作者 冯永来 代鸿章 安国堡 朱海洋 杜建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16,共18页
庙顶Cu-Au矿床是近年来在四川省冕宁县锦屏山地区新发现的中型铜金矿床,其位于扬子板块西缘NNE向锦屏山深大断裂与近SN向箐河-程海断裂交汇部位所夹的锐角区域内。文章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床开展系统的C、H、O、S稳定... 庙顶Cu-Au矿床是近年来在四川省冕宁县锦屏山地区新发现的中型铜金矿床,其位于扬子板块西缘NNE向锦屏山深大断裂与近SN向箐河-程海断裂交汇部位所夹的锐角区域内。文章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床开展系统的C、H、O、S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及成矿机制的探讨,初步认为庙顶铜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应为岩浆热液来源,岩浆热液流体在运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水岩反应,从而导致围岩玄武岩中的Au、Cu等成矿元素遭受淋滤而进入成矿流体,并在后期还有少量大气降水的加入。矿床的形成经历了高温到中温,最后到低温的演化过程,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热液交代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成矿机制 庙顶铜金矿床 锦屏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雄村矿集区侏罗纪斑岩磷灰石矿物化学特征对新特提斯洋俯冲成矿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富伟 郎兴海 唐菊兴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3-828,共16页
雄村矿集区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南缘,区内成矿作用与新特提斯洋俯冲作用有关,现已勘查评价了一个大型还原性斑岩铜金矿床(I号矿体)和一个大型氧化性斑岩型铜金矿床(Ⅱ号矿体)。为了查明引起I、Ⅱ号矿体成矿特征差异的原因和含矿斑岩的... 雄村矿集区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南缘,区内成矿作用与新特提斯洋俯冲作用有关,现已勘查评价了一个大型还原性斑岩铜金矿床(I号矿体)和一个大型氧化性斑岩型铜金矿床(Ⅱ号矿体)。为了查明引起I、Ⅱ号矿体成矿特征差异的原因和含矿斑岩的区别标志,本文选取I、Ⅱ号矿体含矿斑岩和非含矿斑岩中磷灰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套斑岩磷灰石单矿物的挑选、阴极发光照相(CL)和电子探针分析(EMPA),提出了磷灰石中Cl含量受控于共存硅酸盐熔体组分,I、Ⅱ号矿体含矿斑岩比非含矿斑岩具有更高的Cl/F(分别为0.76、0.26、0.07),高的Cl含量对促进Cu、Au的溶解和迁移具有重要作用的新认识;含矿斑岩磷灰石高Cl低S指示金属元素Cu、Au可能以Cl的络合物为主进行迁移([CuCl_2]~–、[CuCl]~0、[AuCl_2]~–);I、Ⅱ号矿体含矿斑岩氧逸度低于非含矿斑岩,含矿斑岩较低的氧逸度可能指示成矿过程可能发生了结晶硫化物相的预富集;雄村矿集区I、Ⅱ号矿体含矿斑岩磷灰石与非含矿斑岩相比具有更高的Mn、Ca、Cl含量,更低的Si、S、F含量,可以作为含矿斑岩的判别标志,对指导区域与新特提斯洋俯冲有关的斑岩型铜金矿床找矿突破有重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村矿集区 磷灰石 氧化性/还原性斑岩型矿床 侏罗纪斑岩 新特提斯洋 冈底斯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碧口地区金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浅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彦文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6-220,共15页
碧口地区地处摩天岭地块,是中国重要的金铜成矿远景区、矿集区。笔者以甘肃碧口地区金铜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为基础,结合典型矿床剖析,重点从矿床成因、矿床类型、矿床规模、赋矿层位、围岩性质和矿石特征等方面,总结了矿床的... 碧口地区地处摩天岭地块,是中国重要的金铜成矿远景区、矿集区。笔者以甘肃碧口地区金铜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为基础,结合典型矿床剖析,重点从矿床成因、矿床类型、矿床规模、赋矿层位、围岩性质和矿石特征等方面,总结了矿床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并提出了同类矿床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口地区 金铜矿地质特征 找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巴里坤县八墙子一带金、铜成矿规律分析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同阳 陈朝忠 +2 位作者 姜杰岩 徐永波 徐仕琪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0-27,共8页
研究区位于准噶尔成矿省巴尔鲁克山—三塘湖晚古生代、中生代Cu、A u成矿带东段,构造上属唐巴勒-卡拉麦里古生代复合沟弧带。出露地层主要为奥陶系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正常碎屑岩组合,泥盆系陆源碎屑岩、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组合... 研究区位于准噶尔成矿省巴尔鲁克山—三塘湖晚古生代、中生代Cu、A u成矿带东段,构造上属唐巴勒-卡拉麦里古生代复合沟弧带。出露地层主要为奥陶系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正常碎屑岩组合,泥盆系陆源碎屑岩、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组合,及石炭系正常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组合。研究区侵入岩主要形成于华力西晚期,表现为从基性到酸性演化的特征。区内断裂和褶皱构造发育,为成矿提供了空间。笔者主要是通过对巴里坤县八墙子一带A u、Cu等元素在各个地层单元、侵入岩及构造中的分布特征研究,结合区内已发现的金、铜矿床、矿(化)点及异常的分布特征,总结了研究区金、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认为区内金、铜矿产的形成与大地构造环境、区域构造以及岩浆活动有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巴里坤 八墙子一带 金、铜矿 成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遥感等手段圈定紫金山铜金矿床外围找矿有利区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明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7-142,共6页
为了对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铜金矿床及其外围进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以1∶5万地质图为基础,利用2001年获取的Landsat ETM+图像对该区域进行线性构造、环形构造、火山构造及侵入岩的遥感解译;并结合遥感蚀变异常信息以及物探、化探、重砂... 为了对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铜金矿床及其外围进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以1∶5万地质图为基础,利用2001年获取的Landsat ETM+图像对该区域进行线性构造、环形构造、火山构造及侵入岩的遥感解译;并结合遥感蚀变异常信息以及物探、化探、重砂等资料,在936 km2范围内圈出6处找矿有利区,为该区域进一步找矿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ETM+图像 紫金山铜金矿床 构造解译 找矿有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