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提取工艺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小双 王锦旭 +2 位作者 杨贤庆 林婉玲 魏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8-243,共6页
以合浦珠母贝全脏器为原材料,经解冻匀浆和热水浸提后,采用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双酶酶解,sevage法除蛋白2次,清液醇沉得糖胺聚糖粗制品(GAG),粗制品经DEAE-52离子交换柱纯化后得精制品。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粗制品得率与糖... 以合浦珠母贝全脏器为原材料,经解冻匀浆和热水浸提后,采用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双酶酶解,sevage法除蛋白2次,清液醇沉得糖胺聚糖粗制品(GAG),粗制品经DEAE-52离子交换柱纯化后得精制品。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粗制品得率与糖胺聚糖含量的乘积Y/(×10-4)为响应值,加酶量、液料比、酶解时间为影响因子,利用响应面试验分析法优化GAG的粗提工艺,得最佳提取工艺:加酶量为1.14%(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与胰酶质量的比为7∶8);液料比为3∶1(m L∶g)酶解时间为4.1 h。在此条件下,糖胺聚糖粗制品得率为0.518%,糖胺聚糖含量为10.9%,经DEAE-52柱纯化后的糖胺聚糖含量为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糖胺聚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泡腾片制备工艺优化及其质量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磊 王锦旭 +2 位作者 杨贤庆 魏涯 杨少玲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4-650,共7页
为丰富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的食品种类,制备出酸甜可口、质量安全的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泡腾片,以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为主料,黏合剂、润滑剂、矫味剂和稀释剂为辅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最佳原辅料配比和最优工艺... 为丰富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的食品种类,制备出酸甜可口、质量安全的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泡腾片,以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为主料,黏合剂、润滑剂、矫味剂和稀释剂为辅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最佳原辅料配比和最优工艺,原辅料经混合、制软材、干燥、整粒、压片等工序制备出泡腾片,并对制备的泡腾片进行质量指标检测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泡腾片最优配方为(以质量百分比计)糖胺聚糖25%,崩解剂35%(碳酸氢钠与柠檬酸的配比为1∶2),矫味剂三氯蔗糖3%,黏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2%,润滑剂聚乙二醇(PEG) 4000 2%,余量为乳糖;按此最优工艺制备的泡腾片直径约为8 mm,重约为200 mg,硬度为5. 5~6. 5 kg,崩解时间<40 s;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表明,14 d观察期内SD大鼠均无异常行为及死亡。研究表明,用本研究优化工艺制得的糖胺聚糖片剂产品表面光滑整洁、口感良好,质量安全,稳定可靠,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糖胺聚糖 泡腾片 正交试验 质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小双 王锦旭 +2 位作者 杨贤庆 林婉玲 魏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27-129,135,共4页
研究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粗品经分离纯化得到的精制品的理化性质,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样品分离情况,并对样品进行红外分析。经枯草杆菌蛋白酶与胰蛋白酶双酶酶解提取糖胺聚糖粗制品后,将粗制品利用DEAE-52离子交换柱进行纯化,纯化时... 研究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粗品经分离纯化得到的精制品的理化性质,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样品分离情况,并对样品进行红外分析。经枯草杆菌蛋白酶与胰蛋白酶双酶酶解提取糖胺聚糖粗制品后,将粗制品利用DEAE-52离子交换柱进行纯化,纯化时分别用0.5 mol/L Na Ac(p H=6.0)和1.5 mol/L Na Cl进行洗脱,得到精制品GAG_1和GAG_2。利用苯酚-硫酸法、Bradford法、明胶-氯化钡法、Orcinol法、Wagner法、红外光谱法分析GAG_1和GAG_2的理化性质。通过各实验结果,可以初步猜测GAG_1为肝素钠,GAG_2为硫酸软骨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糖胺聚糖 纯化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母贝糖胺聚糖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吴红棉 蒋巧俊 +2 位作者 范秀萍 胡雪琼 叶庆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4-377,共4页
目的探讨珠母贝糖胺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观察珠母贝糖胺聚糖单用及与5-氟尿嘧啶(5-FU)合用对CAM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珠母贝糖胺聚糖CPG、PGⅠ、PGⅡ在实验所选剂量(0·5、5、50、500mg·L-1... 目的探讨珠母贝糖胺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观察珠母贝糖胺聚糖单用及与5-氟尿嘧啶(5-FU)合用对CAM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珠母贝糖胺聚糖CPG、PGⅠ、PGⅡ在实验所选剂量(0·5、5、50、500mg·L-1)下,无明显的直接抑制CAM血管生成作用;但CPG、PGⅠ、PGⅡ在实验所选剂量(5、50mg·L-1)下与5-FU(2·5mg·L-1)合用时,均能增敏5-FU的抑制CAM血管生成作用(P<0·01),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PGⅡ增敏效果较好。结论珠母贝糖胺聚糖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而对5-FU的抗肿瘤作用起增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母贝糖胺聚糖 血管生成 鸡胚绒毛尿囊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糖胺聚糖毒理学安全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范秀萍 吴红棉 +3 位作者 叶庆俊 钟敏 胡雪琼 雷晓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5-299,共5页
目的:研究珠母贝糖胺聚糖作为保健食品使用的毒理学安全性。方法:利用大鼠急性毒性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变实验、Ames实验和大鼠30d喂养实验进行毒理学研究与评价。结果: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珠母贝糖胺聚糖对雌、雄... 目的:研究珠母贝糖胺聚糖作为保健食品使用的毒理学安全性。方法:利用大鼠急性毒性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变实验、Ames实验和大鼠30d喂养实验进行毒理学研究与评价。结果: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珠母贝糖胺聚糖对雌、雄大鼠急性经口最大耐受量(MTD)均大于20.0g/kg,其剂量大于人体推荐量的300倍,说明受试物属于无毒级物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变实验、Ames实验3项遗传毒性实验的结果皆为阴性,未显示出致突变性。30d喂养实验表明,珠母贝糖胺聚糖高、中、低3个剂量组(分别为2.5、1.25、0.625g/kg)动物的身体、脏器的生长发育及血液生化指标等均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珠母贝糖胺聚糖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作为保健食品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母贝糖胺聚糖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30d喂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咀嚼片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磊 王锦旭 +2 位作者 杨贤庆 魏涯 岑剑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59-166,共8页
以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为主料,甘露醇、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硬脂酸镁、乳糖等为辅料,利用湿法制粒的方法制备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咀嚼片产品。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矫味剂、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对咀嚼片感官品质的影响,... 以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为主料,甘露醇、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硬脂酸镁、乳糖等为辅料,利用湿法制粒的方法制备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咀嚼片产品。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矫味剂、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对咀嚼片感官品质的影响,结合响应面试验,以感官分值为指标,研究配方中影响较大的组分对咀嚼片感官品质的影响,结合实际生产筛选出最优配方。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咀嚼片的最优配方(以质量百分比计)为:糖胺聚糖17%,甘露醇25%,微晶纤维素44%,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硬脂酸镁1%,其余为乳糖;质量指标检测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和营养健康食品的相关要求;急性经口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咀嚼片对SD大鼠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高于15 g/kg,毒性分级为无毒;该制备工艺稳定可靠,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糖胺聚糖 咀嚼片 响应面 感官分值 急性经口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母贝糖胺聚糖胶囊制备与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叶庆俊 范秀萍 吴红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96-99,共4页
以马氏珠母贝糖胺聚糖粗品为主要功能成分,以β-环糊精为辅料,制成珠母贝糖胺聚糖胶囊,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胶囊中水分、总糖、糖胺聚糖(GAG)和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8.85%、85.23%、3.00%和3.60%;胶囊的装量差异与崩解时限均符合质... 以马氏珠母贝糖胺聚糖粗品为主要功能成分,以β-环糊精为辅料,制成珠母贝糖胺聚糖胶囊,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胶囊中水分、总糖、糖胺聚糖(GAG)和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8.85%、85.23%、3.00%和3.60%;胶囊的装量差异与崩解时限均符合质量标准;胶囊制剂中细菌总数小于1000 g-1,大肠杆菌MPN小于30 g-1,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小于25 g-1,符合《保健食品通用卫生要求》规定;致病菌均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母贝糖胺聚糖 胶囊 微生物指标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吸附珠母贝多糖中镉的工艺优化
8
作者 范秀萍 赖景华 +2 位作者 吴红棉 衣美艳 胡雪琼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82,共4页
对壳聚糖吸附马氏珠母贝多糖中镉离子的条件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CCD试验设计方法探讨p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壳聚糖添加量对马氏珠母贝多糖中镉的脱除率和GA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多糖提取过程中,在酶解... 对壳聚糖吸附马氏珠母贝多糖中镉离子的条件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CCD试验设计方法探讨p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壳聚糖添加量对马氏珠母贝多糖中镉的脱除率和GA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多糖提取过程中,在酶解液中添加壳聚糖4.3mg/100mL,pH值为6.5、温度为62℃条件下吸附5h,所得的多糖粗品中镉含量可降低45.7%,GAG含量为4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脱除率 糖胺聚糖 马氏珠母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土负载壳聚糖对马氏珠母贝糖胺聚糖提取物中镉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萌萌 吴红棉 +3 位作者 衣美艳 范秀萍 郭妍妍 胡雪琼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82-286,292,共6页
采用凹土负载壳聚糖对马氏珠母贝全脏器的酶解液进行吸附脱镉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振荡时间、pH、振荡速度和复合物(凹土-壳聚糖)添加量对糖胺聚糖(GAG)粗品中镉脱除和GAG含量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出镉脱除条件。结果表明:... 采用凹土负载壳聚糖对马氏珠母贝全脏器的酶解液进行吸附脱镉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振荡时间、pH、振荡速度和复合物(凹土-壳聚糖)添加量对糖胺聚糖(GAG)粗品中镉脱除和GAG含量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出镉脱除条件。结果表明:糖胺聚糖中镉脱除的最优条件是振荡时间31.0min,pH7.0,振荡速度143.0r/min,复合物添加量13.0mg/mL,在此条件下脱镉率达到76.9%,GAG含量为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糖胺聚糖 凹土-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