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8篇文章
< 1 2 1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glycol ether additive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O_(2) and oil: Applications for enhanced shale oil recovery
1
作者 Huan Zhang Hou-Jian Gong +6 位作者 Wei Lv Ji-Wei Lv Miao-Miao Gao Shang-Lin Wu Hai Sun Long Xu Ming-Zhe Do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3401-3416,共16页
The high-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shale oil is one of the urgent problems in the petroleum industry. The technology of CO_(2) enhanced oil recovery(EOR) has shown significant effects in developing shale oil. The effec... The high-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shale oil is one of the urgent problems in the petroleum industry. The technology of CO_(2) enhanced oil recovery(EOR) has shown significant effects in developing shale oil. The effects of several glycol ether additives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O_(2) and oil were investigated here. The solubility of glycol ether additive in CO_(2) was firstly characterized. Then,the effects of glycol ether additives on the interfacial tension(IFT) between CO_(2) and hexadecane and the volume expansion and extraction performance between CO_(2) and hexadecane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s was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diethylene glycol dimethyl ether(DEG), triethylene glycol dimethyl ether(TEG), and tetraethylene glycol dimethyl ether(TTEG) all have low cloud point pressure and high affinity with CO_(2). Under the same mass fraction, DGE has the best effect to reduce the IFT between hexadecane and CO_(2) by more than 30.0%, while an overall reduction of 20.0%-30.0% for TEG and 10.0%-20.0% for TTEG. A new method to measure the extraction and expansion rates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can calculate the swelling factor accurately. After adding 1.0% DEG, the expansion and extraction amounts of CO_(2) for hexadecane are respectively increased to 1.75 times and 2.25 tim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glycol ether additives assisted CO_(2)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 for EOR. This study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CO_(2) composite systems for oil displa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col ether additive Cloud point pressure Interfacial tension EXTRACTION EXPAN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钐-聚乙二醇高分子转光剂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2
作者 郝丽芬 李梅 +5 位作者 吴泽昆 赵泽青 姚孟军 张光华 韩晓丽 李俊国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以三聚氯氰交联月桂醇、8-羟基喹啉和聚乙二醇制备高分子配体CHA(PEG),再与稀土Sm 3+中心离子配位合成了一种新型高分子转光剂Sm[CHA(PEG)].采用FTIR、XPS、XRD、荧光光谱、UV和TGA等测试方法分析了Sm[CHA(PEG)]的化学结构、荧光性能以... 以三聚氯氰交联月桂醇、8-羟基喹啉和聚乙二醇制备高分子配体CHA(PEG),再与稀土Sm 3+中心离子配位合成了一种新型高分子转光剂Sm[CHA(PEG)].采用FTIR、XPS、XRD、荧光光谱、UV和TGA等测试方法分析了Sm[CHA(PEG)]的化学结构、荧光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等.结果表明,Sm[CHA(PEG)]在320~400 nm具有紫外宽吸收带,而荧光激发峰的最佳峰位在362 nm处,二者具有良好的吻合性;荧光发射峰在566 nm、614 nm和645 nm均出现了Sm 3+的特征发射峰,其中在645 nm处强度最大,与植物在红光区光合作用的吸收光谱具有较佳的匹配性.热失重曲线显示该转光剂的分解温度为281℃,热稳定性良好.本文合成的Sm[CHA(PEG)]具有优良的光学和热学性能,在农膜领域极具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钐 聚乙二醇 高分子配体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Zn-Al复合氧化物催化1,2-丙二醇与尿素制碳酸丙烯酯
3
作者 王陇豫 卢志凯 +7 位作者 柳鑫 罗国华 徐新 刘海燕 孟祥海 徐春明 刘植昌 靳海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3-452,共10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a-Zn-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采用XRD、SEM、XRF和NH 3-TPD分析方法对所制备催化剂的晶型晶貌、元素组成及表面酸性进行表征,并对其催化1,2-丙二醇与尿素醇解反应合成碳酸丙烯酯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a-Zn-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采用XRD、SEM、XRF和NH 3-TPD分析方法对所制备催化剂的晶型晶貌、元素组成及表面酸性进行表征,并对其催化1,2-丙二醇与尿素醇解反应合成碳酸丙烯酯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沉淀体系的pH值、金属离子比及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1,2-丙二醇与尿素醇解反应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沉淀体系n(Ca^(2+))∶n(Zn^(2+))∶n(Al 3+)=1.6∶3∶1、pH=9.5条件下,通过共沉淀得到具有水滑石结构的前驱体,前驱体经900℃焙烧4 h所制得的Ca-Zn-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1,2-丙二醇与尿素醇解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在n(1,2-丙二醇)∶n(尿素)=1.5∶1、温度145℃、压力20 kPa条件下反应4 h,碳酸丙烯酯收率达到93.8%。同时通过温度序列控制方案对该反应过程实现了有效优化,碳酸丙烯酯收率提高至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Zn-Al催化剂 尿素 1 2-丙二醇 碳酸丙烯酯 醇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竹粉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4
作者 王秋宏 张帅 +6 位作者 刘根 王文燕 胡梦霞 陈刚 汪婕 韩锐 李光照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6-290,共5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竹粉(BP)为主要原料,以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E)为交联剂,制备了可降解CMC/BP吸水树脂。探究了BP用量、交联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CMC/BP吸水树脂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竹粉(BP)为主要原料,以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E)为交联剂,制备了可降解CMC/BP吸水树脂。探究了BP用量、交联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CMC/BP吸水树脂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CMC/BP吸水树脂的微观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其吸水性能和保水性能。结果表明当CMC用量为4g, BP用量为5g, PEGDE用量为13mL,反应温度为60℃时,制备的CMC/BP吸水树脂吸水率达到21.1g/g,吸水120h后保水率达到55%,吸水和保水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竹粉 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吸水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基聚合物固固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艳 黎子琦 +3 位作者 陈南豪 张一弛 吴晓鸿 陈大柱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9,共16页
固固相变材料(SSPCMs)是一类能够通过可逆相变过程高效吸收与释放热能,同时保持固态特性的新型材料,具有相变期间体积变化微小、高温下使用无泄漏和力学性能好等优点,吸引了科技界的广泛瞩目。其中,以聚乙二醇(PEG)为相变单元的聚合物SS... 固固相变材料(SSPCMs)是一类能够通过可逆相变过程高效吸收与释放热能,同时保持固态特性的新型材料,具有相变期间体积变化微小、高温下使用无泄漏和力学性能好等优点,吸引了科技界的广泛瞩目。其中,以聚乙二醇(PEG)为相变单元的聚合物SSPCMs凭借其高储能密度、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以及可调控相变温度等独特优势,在能量储存、温度调节及热管理等多个关键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围绕近几年PEG基SSPCMs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其分类和化学制备方法。根据其存在的导热、阻燃、可回收利用差等缺陷,重点讨论了如何对其进行性能优化和改性,以拓宽PEG基SSPCMs的应用,同时总结了在电池、电子设备和柔性可穿戴设备的热管理以及太阳能热能储存等领域的潜在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分析了PEG基SSPCMs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指出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环境友好型和多功能化的SSPCMs研发,提高SSPCMs的综合性能、降低成本和增强可行性等,并探索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潜力,进一步推动其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固固相变 相变材料 聚氨酯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R,6S-Tg立体异构体稳定构型的理论研究
6
作者 王树栋 龚卫平 +2 位作者 王椰 孙涛 吴敬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4,共8页
胸腺嘧啶二醇(Thymine glycol,Tg)是最常见的DNA氧化损伤,人体基因组内含有数千个Tg损伤.Tg对DNA聚合酶有强的阻断,可能导致细胞死亡、癌症等严重后果.一旦生成,Tg就以两对顺反立体异构体混合物的形式存在,修复酶对Tg的修复表现出立体... 胸腺嘧啶二醇(Thymine glycol,Tg)是最常见的DNA氧化损伤,人体基因组内含有数千个Tg损伤.Tg对DNA聚合酶有强的阻断,可能导致细胞死亡、癌症等严重后果.一旦生成,Tg就以两对顺反立体异构体混合物的形式存在,修复酶对Tg的修复表现出立体选择性.在所有的异构体中,5R,6S-Tg数量最多.NMR实验表明5R,6S-Tg 5-CH_(3)可能存在轴向或赤道两种不同构象,但是5R,6S-Tg最稳定构象依然存在争论.基于碱基水平的理论研究表明5R,6S-Tg 5-CH_(3)取向为轴向时最稳定.然而,本研究在核苷水平的计算表明,5-CH_(3)取向为赤道时最稳定,高精度的簇耦合理论CCSD(T)/6-311++G(d,p)对结果进行了验证.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分子内氢键和氧孤电子对之间的π-π共轭协同作用稳定了5R,6S-Tg的赤道构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嘧啶二醇 密度泛函理论 氢键 立体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侧耳原生质体细胞融合选育高产菌丝蛋白菌株
7
作者 魏荷芬 潘晶 +4 位作者 张健 温庆仕 刘庆国 唐成伦 周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53,共7页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全球范围内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日益增强,通过食用菌育种技术培育高产、高蛋白的优质菌株,将菌丝体蛋白用作新的蛋白质来源,可以缓解蛋白质短缺的问题。该研究以桃红侧耳GXGD-13-1为原始菌株,通过原生质体细胞融合技...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全球范围内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日益增强,通过食用菌育种技术培育高产、高蛋白的优质菌株,将菌丝体蛋白用作新的蛋白质来源,可以缓解蛋白质短缺的问题。该研究以桃红侧耳GXGD-13-1为原始菌株,通过原生质体细胞融合技术,提高桃红侧耳菌丝体的蛋白质产量。菌丝体的细胞壁在组合酶M2中酶解3 h,释放的原生质体利用250 g/L的聚乙二醇为融合剂进行聚集融合,最终融合率达到53%,有效克服了桃红侧耳四极性的交配系统亲和率低的育种壁垒。融合再生后的菌株经过选育高产菌丝蛋白菌株的初筛和复筛,得到融合菌株R-1,经凯氏定氮仪测定,计算其菌丝体蛋白质产量比原始菌株GXGD-13-1提高约23%。该文的实验工作,证明了原生质体细胞融合育种技术对选育高产菌丝体蛋白质菌株的有效性,为满足不断增长的蛋白质需求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侧耳 原生质体 细胞融合 蛋白质 酶解 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分子筛在乙二醇品质升级中的应用
8
作者 黄振华 艾硕 +1 位作者 玉万国 黄承都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3-99,共7页
生物质基乙二醇及煤制乙二醇中含有1,2-丁二醇等邻位杂醇。通过离子交换调控分子筛的酸性,并使用处理后的分子筛催化二元醇混合物的脱水反应,可将杂醇转化为易分离的醛类,从而提高乙二醇产品的纯度。将分子筛分散于乙酸钠溶液中,室温下... 生物质基乙二醇及煤制乙二醇中含有1,2-丁二醇等邻位杂醇。通过离子交换调控分子筛的酸性,并使用处理后的分子筛催化二元醇混合物的脱水反应,可将杂醇转化为易分离的醛类,从而提高乙二醇产品的纯度。将分子筛分散于乙酸钠溶液中,室温下离子交换1 h,分子筛煅烧后加到二元醇混合物中,在185℃下反应2.5 h,同时将产物蒸出。离子交换度为17.1%的分子筛对杂醇脱水反应的催化活性较强,而对缩醛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很弱,从而显著减少反应中的乙二醇的损失,反应后乙二醇在二元醇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从65%提高到96%。从反应选择性的角度来看,缩醛化反应产物2-丙基-1,3-二氧戊环的选择性从改性前的62.8%降至14.5%,意味着丁醛与乙二醇的缩醛化反应受到抑制,从而减少了乙二醇的消耗。NH_3-TPD测试结果表明:在离子交换过程中,分子筛表面弱、中强酸性位点的数量锐减,而强酸性位点的数量基本不变。因此,脱水反应仅需强酸催化,而缩醛化反应则由总酸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分子筛 乙酸钠 离子交换 脱水反应 缩醛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胆碱-乙二醇-水媒介制备M型钡铁氧体及其相对结晶纯度研究
9
作者 于巧吉 任本景 +4 位作者 孙钰琦 许清馨 王晓仪 于爽 孟锦宏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51-58,共8页
采用氯化胆碱-乙二醇(CC-EG)部分取代水溶剂,以相对结晶纯度(RCP)为实验指标,依据7因素12水平均匀设计方案,经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得到高结晶度、高纯度的M型钡铁氧体(BaFe_(12)O_(19))。通过对制备样品的XRD谱进行分峰拟合,计算各样品的... 采用氯化胆碱-乙二醇(CC-EG)部分取代水溶剂,以相对结晶纯度(RCP)为实验指标,依据7因素12水平均匀设计方案,经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得到高结晶度、高纯度的M型钡铁氧体(BaFe_(12)O_(19))。通过对制备样品的XRD谱进行分峰拟合,计算各样品的RCP;经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建立RCP与主要合成因素(Fe/Ba摩尔比、CC-EG含量、pH、静置时间、预烧温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间的回归模型;依据回归分析结果,探究模型中各项、各因素及因素间相互作用对RCP影响的主次顺序,揭示了将CC-EG引入BaFe_(12)O_(19)合成过程以提高其RCP的可行性。最优水平组合分析及验证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以CC-EG部分取代水溶剂可提高BaFe_(12)O_(19)的结晶有序程度并降低其微观应变,因而可明显提高其RCP;XRD、SEM和VSM分析结果表明,RCP的提高明显有助于BaFe_(12)O_(19)片状颗粒径向尺寸和饱和磁化强度的提高;以氯化胆碱-乙二醇-水为媒介可制备性能优良的BaFe_(12)O_(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铁氧体 氯化胆碱-乙二醇 化学共沉淀法 均匀设计 相对结晶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mospheric reductive catalytic fractionation of lignocellulose integrated with one-pot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carbohydrate yielding valuable lignin monomers and platform chemicals from corn straw
10
作者 Meng-Ying Liu Zhe-Hui Zhang +7 位作者 Xue-Qi Wang Qian Sun Chen Zhang Yu Li Zhuohua Sun Katalin Barta Feng Peng Tong-Qi Yuan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EI CAS 2025年第1期161-172,共12页
Developing a cost-effectiv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valuable chemicals from abundant herbal biomass receives great attentions in recent years.Herein,taking advantage of the“lignin f... Developing a cost-effectiv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valuable chemicals from abundant herbal biomass receives great attentions in recent years.Herein,taking advantage of the“lignin first”strategy,corn straw is converted to valuable chemicals including lignin monomers,furfural and 5-methoxymethylfurfural via a two steps process.The key of this research l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green and low-cost catalytic process utilizing magnetic Raney Ni catalyst and high boiling point ethylene glycol.The utilization of neat ethylene glycol as the sole slovent under atmospheric conditions obviates the need for additional additives,thereby facilitating the entire process to be conducted in glass flasks and rendering it highly convenient for scaling up.In the initial step,depolymerization of corn straw lignin resulted in a monomer yield of 18.1 wt%.Subsequently,in a dimethyl carbonate system,the carbohydrate component underwent complete conversion in a one-pot process,yielding furfural and 5-methoxymethylfurfural as the primary products with an impressive yield of 4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ic reductive catalytic fractionation Corn straw Ethylene glycol Raney Ni 5-Methoxymethylfurfur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elf-assembled Nanomicelle for Realizing Tumor Photodynamic Therapy via Increasing Drug Accumulation and Prolonging Retention Time
11
作者 AN Yaolong LI Zi-Heng WU Fu-Gen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A nanomicelle(denoted as TPGS/Ppa)was fabricated via the coassembly of the amphiphilic 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and the hydrophobic photosensitizer pyropheophorbide a(Ppa)for photodynami... A nanomicelle(denoted as TPGS/Ppa)was fabricated via the coassembly of the amphiphilic 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and the hydrophobic photosensitizer pyropheophorbide a(Ppa)for photodynamic therapy(PDT).The obtained nanomicelle possessed a spherical structure with a diameter of(18.0±2.2)nm and a zeta potential of approximately -18 mV.Besides,the nanomicelle exhibited excellent photostability,biocompatibility,and phototoxicity,and could effectively reach the tumor region via the 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Additionally,it could be found that the TPGS/Ppa nanomicelle exhibited higher phototoxicity against 4T1 murine mammary cancer cells than free Ppa.In the 4T1 tumor-bearing mouse model,the nanomicelle showed an excellent antitumor therapeutic effect.This study develops a new type of photodynamic nanomicelle TPGS/Ppa,which can increase the accumulation of drugs and prolong their tumor retention time,providing a feasible strategy for realizing the delivery of small-molecule hydrophobic drugs and tumor PD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dynamic therapy Nanodrug PHOTOSENSITIZER 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 Cell apopt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脱水工艺乙二醇损耗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12
作者 高海兰 姜东 +4 位作者 刘汉广 景玉平 任星明 薛乾亮 杨宏宇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0,共8页
乙二醇是油气场站常见的水合物抑制剂,对天然气净化处理至关重要,但乙二醇损耗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研究降低乙二醇损耗的方法尤为重要。采用假设-验证-结论的分析方法,从气相损失、液相损失和再生损失方面,结合工艺流程,深入分析造... 乙二醇是油气场站常见的水合物抑制剂,对天然气净化处理至关重要,但乙二醇损耗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研究降低乙二醇损耗的方法尤为重要。采用假设-验证-结论的分析方法,从气相损失、液相损失和再生损失方面,结合工艺流程,深入分析造成乙二醇损失的原因。提出一套醇烃液三相分离器和富液缓冲罐的液位计算公式,量化计算有效降低液相分离损耗的最优液位。基于HYSYS软件,建立脱水脱烃区块和乙二醇再生区块的HYSYS模型,模拟原料气前冷却器进气温度对凝析水回流液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醇烃液三相分离器醇腔液位控制在51%左右、富液缓冲罐醇腔液位设置在55%左右,可有效降低液相分离损耗;在工艺参数允许范围内,在注醇点前降低原料气温度,有利于凝析水分离,从而达到减少乙二醇损耗的目的。在不进行工艺管线和压力容器改造的前提下,控制乙二醇再生单元分离器液位和脱水脱烃单元注醇点前原料气温度,可大幅降低乙二醇损耗量。2023年乙二醇损耗量降低至6.9 mg/m^(3),减少乙二醇消耗31.51 t,有效减少了处理站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损耗 脱水工艺 HYSYS软件 天然气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温肾润肠方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13
作者 梁泽锋 王梅青 李洪超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40-142,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温肾润肠方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气阴两虚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老年便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益气养阴温肾润肠方,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4000散;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温肾润肠方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气阴两虚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老年便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益气养阴温肾润肠方,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4000散;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停药24 h;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便秘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17,HAMD-17)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34/35),高于对照组的82.9%(29/35)(χ^(2)=3.968,P=0.046);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积分、HAMA、HAMD-17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7.1%(6/35),低于对照组的45.7%(16/35)(χ^(2)=9.657,P=0.002)。结论:益气养阴温肾润肠方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气阴两虚型)效果优于聚乙二醇4000散,可以缓解患者便秘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气阴两虚 益气养阴温肾润肠方 聚乙二醇4000散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环保聚酯增塑剂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对聚氯乙烯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刘霞 黄华莹 徐启奎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采用绿色环保的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PPA)作为增塑剂,对聚氯乙烯(PVC)进行增塑改性,研究了PPA对PVC力学性能、硬度、加工流动性、耐热性和耐溶剂迁移性能的影响,并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增塑剂增塑PVC的效果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绿色环保的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PPA)作为增塑剂,对聚氯乙烯(PVC)进行增塑改性,研究了PPA对PVC力学性能、硬度、加工流动性、耐热性和耐溶剂迁移性能的影响,并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增塑剂增塑PVC的效果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PPA和DOP对PVC均具有较好的增塑效果。随着增塑剂含量的增加(从40份增加至50份时),PPA/PVC/CaCO_(3)和DOP/PVC/CaCO_(3)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分别降低了3.25%和10.16%,质量损失50%时的温度分别为392.22℃和320.15℃,PPA/PVC/CaCO_(3)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此外,DOP/PVC/CaCO_(3)复合材料在乙醇、机油和正庚烷中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为4.51%、0.52%和11.81%,而PPA/PVC/CaCO_(3)复合材料在溶剂中无明显的质量损失,具有优异的耐溶剂迁移性。因此,绿色环保聚酯增塑剂PPA不仅可以替代DOP增塑PVC,还在耐高温、耐溶剂迁移领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聚己二酸-1 2-丙二醇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增塑剂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晶基一维SERS探针的制备及其细胞成像性能
15
作者 邓稳 翟珊珊 +4 位作者 刘星月 李思婕 徐朝阳 张磊 吴伟兵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领域,构筑具有高灵敏度、水中分散稳定性高和生物相容性的SERS探针,是实现高质量细胞生物成像的基础。以磺酸基纤维素纳米晶(CNC⁃SO_(3)H)为多功能载体,连续通过NaIO_(4)氧化和席夫碱...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领域,构筑具有高灵敏度、水中分散稳定性高和生物相容性的SERS探针,是实现高质量细胞生物成像的基础。以磺酸基纤维素纳米晶(CNC⁃SO_(3)H)为多功能载体,连续通过NaIO_(4)氧化和席夫碱反应在CNC⁃SO_(3)H的C2/C3羟基活性位点选择性引入聚乙二醇(PEG)和巯基基团,通过Au⁃S键自组装负载金纳米颗粒(AuNPs)构建一维“热点”结构,成功制备了纤维素纳米晶(CNC)基一维SERS探针并用于细胞SERS成像。通过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共聚焦拉曼显微镜等对探针的结构、形貌以及检测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CNC表面PEG长链的存在,CNC⁃PEG⁃SH@AuNPs在200 mmol/L的NaCl溶液中能表现出优异的分散稳定性。以4⁃巯基苯甲酸(4⁃MBA)作为拉曼信号分子,探针在10^(-6)mol/L浓度下依然能显示信号分子特征峰的拉曼信号,并且在0.1 mol/L磷酸缓冲盐溶液(PBS)中随时间变化的SERS信号表现出良好的灵敏度和重复性。将合成的SERS探针用于海拉(HeLa)细胞中,其细胞活力可维持在80%以上,并成功实现1075和1580 cm^(-1)双通道细胞SERS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晶 金纳米颗粒 聚乙二醇 SERS探针 HeLa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分子有机减摩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6
作者 张辉 靳家宁 +1 位作者 尹开吉 谭隽杨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09,共8页
采用聚异丁烯马来酸酐、聚乙二醇为原料,以二甲苯为溶剂,以小分子醇作为封端剂,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大分子有机减摩剂,得到油溶性好、酸值低的透明样品。采用高频往复试验机、微牵引力试验机评价合成样品的减摩性能,采用旋转氧弹试验仪... 采用聚异丁烯马来酸酐、聚乙二醇为原料,以二甲苯为溶剂,以小分子醇作为封端剂,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大分子有机减摩剂,得到油溶性好、酸值低的透明样品。采用高频往复试验机、微牵引力试验机评价合成样品的减摩性能,采用旋转氧弹试验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氧化试验仪评定合成样品的热氧化安定性,结果表明合成样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减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异丁烯马来酸酐 聚乙二醇 大分子 有机减摩剂 摩擦因数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金香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与瞬时转化方法
17
作者 霍信屹 陈欣晨 +3 位作者 赵慧敏 向林 产祝龙 王艳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原生质体的分离和纯化受植物基因型和提取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建立郁金香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与瞬时转化体系,是解析郁金香生长发育机制和开展体细胞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以郁金香品种‘Dow Jones’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叶片的... 原生质体的分离和纯化受植物基因型和提取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建立郁金香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与瞬时转化体系,是解析郁金香生长发育机制和开展体细胞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以郁金香品种‘Dow Jones’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叶片的不同处理方式、渗透压大小和酶解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基于聚乙二醇-钙离子(polyethylene glycol-calcium ion, PEG-Ca^(2+))介导的郁金香原生质体瞬时转化方法。结果表明:原生质体提取的最适材料为3周龄叶片,选取叶片中间部位切成1.0 cm×2.0 cm大小并撕去上下表皮,酶解条件为1.5%纤维素酶R-10、0.75%离析酶R-10、10 mmol/L 2-吗啉乙磺酸(2-morpholinoethanesulphonic acid, MES;pH=5.7)、0.4 mol/L D-甘露醇、20 mmol/L KCl、10 mmol/L CaCl2、0.1%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1.5 mmol/L β-巯基乙醇,最佳酶解时间6 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不同品种之间原生质体提取效率存在一定差异,‘Dow Jones’叶片的原生质体得率高于‘Verandi’和‘World’s Favorite’,每克鲜叶可得到原生质体8.05×10^(5)个。利用PEG-Ca2+介导的瞬时转化法将p35S::GFP载体导入郁金香原生质体,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Dow Jones’品种的转化效率为33.2%。以上结果为郁金香基因功能研究和新品种培育等提供了新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金香 原生质体 聚乙二醇-钙离子 瞬时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2[ethyleneglycolbis(2-aminoethy)tetraacetate·2H_2O]·2H_2O: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18
作者 刘立新 侯红卫 杜记民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89-91,共3页
乙二醇双(2-氨乙基醚)四乙酸(ethylene glycol bis(2-amino ethy)tetraacetate:EGTA)和氯化铜采用溶液蒸发方法在甲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成功合成双核铜配合物Cu2[EGTA.2H2O].2H2O。该晶体的结构数据是在单晶衍射仪进行收集的。通过晶体... 乙二醇双(2-氨乙基醚)四乙酸(ethylene glycol bis(2-amino ethy)tetraacetate:EGTA)和氯化铜采用溶液蒸发方法在甲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成功合成双核铜配合物Cu2[EGTA.2H2O].2H2O。该晶体的结构数据是在单晶衍射仪进行收集的。通过晶体结构分析,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如下:a=21.013(4),b=7.5503(1),c=13.577(2),β=90.877(2)°,V=2153.8(6)3。在化合物中,铜离子分别与配体的三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原子以及一个水分子成键,采取五配位四面体构型,铜离子空间构型是畸变的四方锥。另外,游离的水分子与配体的氧原子形成氢键而构筑成超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铜配合物 乙二醇双(2-氨乙基醚)四乙酸(EGTA)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乙醇制玻璃清洗液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刘飞飞 朱序阳 +5 位作者 赵辽辽 张倩 郝艳芳 康耀东 李小洁 袁立勇 《煤炭与化工》 2025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煤基乙醇为煤制乙二醇化工副产品,通过对煤基乙醇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再加入不同种类添加剂,配制不同浓度的玻璃清洗液,按照国标《GB/T 23436-2009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分别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得出满足国标要求的玻璃清洗液,煤基乙醇含量... 煤基乙醇为煤制乙二醇化工副产品,通过对煤基乙醇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再加入不同种类添加剂,配制不同浓度的玻璃清洗液,按照国标《GB/T 23436-2009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分别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得出满足国标要求的玻璃清洗液,煤基乙醇含量26%、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0.01%~0.02%、二丙二醇丁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01%~0.02%、碳酸氢钠0.01%~0.02%、丙三醇0.01%~0.20%、磷酸二氢钠0.10%~0.50%、乙二醇0.25%~0.50%,余量为水。使得煤基乙醇成为新型玻璃清洗液主要制剂,提高了煤基乙醇这一化工副产品的利用率和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煤基乙醇 玻璃清洗液 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二丙二醇丁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盐对有机融雪剂改性效果研究
20
作者 林浩 《北方交通》 2025年第1期84-86,共3页
将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与乙二醇按照3∶7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对比纯乙二醇情形,分析受环境温度影响下的降温速度及凝固点温度变化规律,为不同环境下应用无机盐改性处理乙二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加入氯化钠后乙二醇降温速度最慢,加入... 将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与乙二醇按照3∶7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对比纯乙二醇情形,分析受环境温度影响下的降温速度及凝固点温度变化规律,为不同环境下应用无机盐改性处理乙二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加入氯化钠后乙二醇降温速度最慢,加入氯化镁后乙二醇降温速度最快;加入氯化钙降低乙二醇凝固点的效果最好,而加入氯化镁降低乙二醇凝固点的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雪剂 氯化物 乙二醇 凝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