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贝母苷甲通过促进GPX4泛素化降解诱导结直肠癌细胞铁死亡
1
作者 王萍 王长福 +2 位作者 韩士林 匡海学 王秋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3-410,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土贝母苷甲(tubeimoside I,TBMS 1)诱导的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铁死亡及分子机制。体外培养结直肠癌HCT116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BMS 1作用HCT116细胞的存活率,并根据此结果进行分组;克隆形成实验检测TBMS 1对HCT116细... 本研究旨在探究土贝母苷甲(tubeimoside I,TBMS 1)诱导的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铁死亡及分子机制。体外培养结直肠癌HCT116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BMS 1作用HCT116细胞的存活率,并根据此结果进行分组;克隆形成实验检测TBMS 1对HCT116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及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中脂质活性氧(lipi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Lipid ROS)水平的变化;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亚铁离子(Fe^(2+))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中MDA,GSH以及Fe^(2+)的相对水平;免疫共沉淀法检测GPX4蛋白的泛素化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随TBMS 1药物浓度的增加,HCT116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克隆形成能力逐渐降低;细胞中加入TBMS 1后,GSH水平降低,而Fe^(2+)和MDA水平增加;HCT116细胞中加入TBMS 1作用后,细胞中氧化态的Lipid ROS绿色荧光明显增加且Lipid ROS水平明显增加;在细胞中同时加入TBMS 1和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能够逆转TBMS 1导致的细胞死亡,且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TBMS 1能够抑制GPX4蛋白的表达,而对SLC7A11蛋白的表达几乎没有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单独加入TBMS 1对GPX4蛋白表达的抑制能够被Fer-1所逆转,且蛋白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TBMS 1促进了GPX4蛋白的泛素化和降解。本研究结果发现TBMS 1可能通过促进GPX4蛋白的泛素化和降解诱导结直肠癌HCT116细胞铁死亡并抑制其恶性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贝母苷甲 结直肠癌 增殖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铁死亡 泛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钱苷通过调控NFE2L2-FTH1-GPX4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
2
作者 雷燕 冯春 +3 位作者 邹倩 董毅 廉红梅 杜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3-589,共7页
目的探讨马钱苷(Log)通过调控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FE2L2)-铁蛋白重链多肽1(FTH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Log、谷氨酰胺代谢及宫颈癌的共同靶点。将Hela细胞分为空白(Bla... 目的探讨马钱苷(Log)通过调控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FE2L2)-铁蛋白重链多肽1(FTH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Log、谷氨酰胺代谢及宫颈癌的共同靶点。将Hela细胞分为空白(Blank)组、对照(Ctrl)组、Log组、顺铂(DDP)组、NFE2L2激活剂(TBHQ)组、NFE2L2抑制剂(ML385)组和TBHQ+Log组,检测细胞生物学行为、谷氨酰胺代谢以及NFE2L2、FTH1、GPX4蛋白表达。构建宫颈癌异种移植瘤小鼠模型,探究Log对于体内宫颈癌进展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NFE2L2可能是Log治疗宫颈癌的靶点。Log和DDP均能抑制Hela细胞增殖与侵袭,促进凋亡,减少谷氨酰胺与谷氨酸含量、谷氨酰胺酶(GLS1)与谷氨酸脱氢酶(GLUD1)蛋白表达(P<0.05)。NFE2L2激活剂TBHQ得到相反效果,而ML385则与Log效果相似,且Log能抑制NFE2L2、FTH1与GPX4蛋白表达(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Log能够明显抑制宫颈癌进展(P<0.05)。结论Log通过抑制NFE2L2-FTH1-GPX4信号通路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苷 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 铁蛋白重链多肽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谷氨酰胺代谢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X4基因多态性与非贲门胃癌的关系
3
作者 陈雅茹 高芳 +2 位作者 董文杰 褚宁 贾彦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9-404,共6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31例对象,包括506例正常体检者和525例非贲门胃癌患者;对GPX4基因rs4807542、rs713041、rs2074451、rs3746162四个位点使用聚合酶链...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31例对象,包括506例正常体检者和525例非贲门胃癌患者;对GPX4基因rs4807542、rs713041、rs2074451、rs3746162四个位点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计算各位点在4种遗传模型下与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结果rs713041的CT+TT基因型相对于CC基因型而言降低了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OR=0.699,95%CI:0.537~0.910);rs2074451的GT+TT基因型相对于GG基因型而言降低了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OR=0.681,95%CI:0.520~0.893);由GPX4四个SNP构建的G-C-G-C单体型与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增加相关(OR=1.262,95%CI:1.035~1.539),G-T-T-C单体型与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降低相关(OR=0.784,95%CI:0.656~0.937);GPX4 rs4807542、rs713041、rs2074451、rs3746162的四阶交互作用在非贲门胃癌的发生风险中起到了协同效应(P<0.05)。结论GPX4 rs713041、rs2074451与非贲门胃癌易感性相关;由GPX4 rs4807542、rs713041、rs2074451、rs3746162构成的G-C-G-C单体型是非贲门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而G-T-T-C单体型是保护因素;且GPX4 rs4807542、rs713041、rs2074451、rs3746162的交互作用与非贲门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 单核苷酸多态性 非贲门胃癌 单体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x5在正常及隐睾症双峰驼睾丸及附睾中的作用分析
4
作者 路亚男 袁莉刚 +3 位作者 曾建林 齐玉梅 马龙 吕金瀚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0-1190,共11页
【目的】分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5(glutathione peroxidase-5,GPx5)在正常及隐睾症双峰驼睾丸及附睾中的分布与表达,探索其在双峰驼隐睾时精子的抗氧化对生殖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成年(5岁)双峰驼正常睾丸附睾10对及隐睾睾丸附睾6... 【目的】分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5(glutathione peroxidase-5,GPx5)在正常及隐睾症双峰驼睾丸及附睾中的分布与表达,探索其在双峰驼隐睾时精子的抗氧化对生殖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成年(5岁)双峰驼正常睾丸附睾10对及隐睾睾丸附睾6对,利用HE染色、胶原染色、网状染色观察其组织学结构特征,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染色结合Image Pro Plus 13.0图像分析研究GPx5的表达及分布。【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隐睾组双峰驼生精小管发育不良且管腔直径极显著缩小(P<0.01),间质细胞减少,附睾管腔缩小且上皮形成空泡,睾丸及附睾间质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较丰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GPx5在正常组双峰驼睾丸中未见明显表达,在隐睾组支持细胞中可见明显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GPx5在隐睾组双峰驼睾丸和附睾体中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在附睾头中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在附睾尾中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荧光定位显示,与正常组相比,GPx5在隐睾组双峰驼睾丸和附睾尾中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在附睾头中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在附睾体中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峰驼隐睾的睾丸及附睾趋向纤维化;GPx5蛋白表达量在双峰驼隐睾睾丸中显著增加,且在支持细胞中表达增强,生精小管中的氧化应激影响了精子的正常生成;在附睾头的主细胞表达微弱,提示附睾微环境的抗氧化异常,精子损伤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5(gpx5) 双峰驼 隐睾 睾丸 附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觉黏膜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上调GPX4抑制铁死亡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5
作者 庄俊鸿 杨国帅 +3 位作者 彭俊 陈梓桂 汤宏 夏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420-1428,共9页
目的探究嗅觉黏膜间充质干细胞(olfactory mucosa mesenchymal stem cells,OM-MSCs)通过谷胱甘肽氧化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改善氧糖剥夺/复氧(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诱导的神经元细胞铁死亡... 目的探究嗅觉黏膜间充质干细胞(olfactory mucosa mesenchymal stem cells,OM-MSCs)通过谷胱甘肽氧化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改善氧糖剥夺/复氧(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诱导的神经元细胞铁死亡。方法收集鼻息肉患者的中鼻道正常嗅觉黏膜组织,并提取OM-MSC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嗅觉黏膜分离培养的原代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CD45、CD73、CD90、CD105、CD146,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将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OGD/R组、OGD/R+OM-MSCs组、OGD/R+sh-NC组、OGD/R+sh-GPX4组、OGD/R+sh-GPX4+OM-MSCs组。对HT22细胞进行OGD/R处理,并给予OM-MSCs共培养和/或GPX4敲低处理。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T22细胞凋亡,CCK-8法检测HT22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HT22细胞中铁死亡相关指标MDA、ROS、GSH、Fe^(2+),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GPX4表达。结果人嗅觉黏膜分离培养的原代细胞表面CD34及CD45呈阴性,CD73、CD90、CD105、CD146呈阳性,细胞贴壁生长并呈梭状,细胞表面标志物及形态学符合OM-MSCs特征。在HT22细胞方面,对照组、OGD/R组、OGD/R+OM-MSCs组在细胞活力、MDA、ROS、GSH、Fe^(2+)、GPX4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OGD/R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活力和GSH降低(P<0.05),MDA、ROS、Fe^(2+)升高(P<0.05),GPX4下调(P<0.05);OGD/R+OM-MSCs组与OGD/R组相比(P<0.05),细胞活力和GSH升高(P<0.05),MDA、ROS、Fe^(2+)降低(P<0.05),GPX4上调。OGD/R+sh-GPX4组与OGD/R-sh-NC组相比,细胞活力和GSH降低(P<0.05),MDA、ROS、Fe^(2+)升高(P<0.05),并伴随有GPX4下调(P<0.05),OM-MSCs可逆转以上变化。结论OM-MSCs通过上调GPX4在HT22细胞中的表达抑制OGD/R诱导的HT22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铁死亡 谷胱甘肽氧化酶4 嗅觉黏膜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抑制Gpx4介导的铁死亡减轻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磊 蒯鑫 +1 位作者 李青松 李永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16-2120,共5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介导的铁死亡参与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及其姜黄素(Cur)的干预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即假手术(Sham)组、Sepsis组、Cur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模...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介导的铁死亡参与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及其姜黄素(Cur)的干预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即假手术(Sham)组、Sepsis组、Cur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模型,Sham组仅行开关腹手术,Sepsis组和Cur组行CLP,Cur组在建模后1 h腹腔注射姜黄素200 mg/kg,24 h后重复给药。术后48 h对大鼠肺组织取材,检测各组肺组织湿/干重(W/D);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试剂盒检测肺组织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Fe^(2+)含量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铁死亡关键调控蛋白Gpx4的表达;通过TUNEL检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肺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Sham组比较,Sepsis组肺组织W/D升高(P<0.05),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和MDA、Fe^(2+)含量显著升高(P<0.05),GSH含量降低、核蛋白Nrf2表达上调、Gpx4表达下调(P<0.05);光镜下可见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水肿、充血、炎症细胞浸润,透射电镜下可见线粒体皱缩、双层膜密度增厚、嵴减少或断裂等铁死亡征象;与Sepsis组比较,Cur组肺组织W/D降低(P<0.05),TNF-α、IL-6、IL-1β含量降低,MDA、Fe^(2+)含量降低,GSH含量升高,核蛋白Nrf2表达下调、Gpx4表达上调(P<0.05),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结论:姜黄素可减轻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其机制与抑制炎症反应和Gpx4介导的铁死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姜黄素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炎症因子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新城疫病毒rL-RVG抑制Nrf2-GCLC-GPX4通路诱导胃癌细胞铁死亡 被引量:1
7
作者 贡克文 田仪督 +2 位作者 何瑛珏 李洋 步雪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485-1493,共9页
目的探讨重组新城疫病毒(recombinant Newcastle disease virus,rL-RVG)是否通过Nrf2-GCLC-GPX4通路引发胃癌细胞铁死亡。方法培养人胃癌HGC-27细胞,分别用rL-RVG、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PBS溶液(对照组)处理HGC-2... 目的探讨重组新城疫病毒(recombinant Newcastle disease virus,rL-RVG)是否通过Nrf2-GCLC-GPX4通路引发胃癌细胞铁死亡。方法培养人胃癌HGC-27细胞,分别用rL-RVG、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PBS溶液(对照组)处理HGC-27细胞后,用CCK-8、Transwell侵袭、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胃癌HGC-27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加入铁死亡促进剂(erastin)、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促进剂(TBHQ)及抑制剂(ML385)作为干预组,脂质氧化试剂盒检测各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DCFH-DA荧光探针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含量;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法检测Nrf2-GCLC-GPX4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L-RVG和NDV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均下降,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且rL-RVG处理组较为显著(P<0.05);NDV和rL-RVG处理组胃癌HGC-27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均受到抑制,后者较前者抑制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毒组Nrf2、GCLC、SLC7A11、GPX4蛋白表达下降(P<0.05),MDA水平、ROS相对表达量上升(P<0.05),rL-RVG组上升或下降的趋势较NDV组明显,且erastin组SLC7A11、GPX4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TBHQ组、ML385组Nrf2、GCLC、SLC7A11、GPX4蛋白表达分别上升、下降(P<0.05),MDA水平、ROS相对表达量分别下降、上升(P<0.05);与rL-RVG组比较,rL-RVG+TBHQ组、rL-RVG+ML385组Nrf2、GCLC、SLC7A11、GPX4蛋白表达分别上升、下降(P<0.05),MDA水平、ROS相对表达量分别下降、上升(P<0.05)。结论重组新城疫病毒(rL-RVG)可通过Nrf2-GCLC-GPX4通路诱导胃癌细胞铁死亡的发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新城疫病毒 胃癌细胞 铁死亡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路通脑方调节SIRT1/Nrf2/GPx4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郑光珊 翟阳 +7 位作者 王凯华 马威 梅小平 陈莹 邹敏 庞延 杨鹏 吕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534,共9页
目的探讨双路通脑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作用以及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剩余70只大... 目的探讨双路通脑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作用以及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剩余70只大鼠均利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双路通脑方组、双路通脑方+SIRT1抑制剂组(双路通脑方+EX527组),每组20只。14 d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HE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尼氏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神经元数量;试剂盒检测大鼠脑组织中铁离子(Fe^(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组织中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转铁蛋白受体(TFR)、铁蛋白重链多肽1(FTH1)蛋白的阳性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SIRT1、Nrf2、GPx4及胱氨酸/谷氨酸转运蛋白(SLC7A1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Fe^(2+)和MDA含量、ACSL4、TFR蛋白表达升高(P<0.05),神经元数量、SOD和GSH含量、FTH1、SIRT1、Nrf2、GPx4及SLC7A1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双路通脑方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Fe^(2+)和MDA含量、ACSL4、TFR蛋白表达降低(P<0.05),神经元数量、SOD和GSH含量、FTH1、SIRT1、Nrf2、GPx4及SLC7A1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采用SIRT1抑制剂进行回补实验,结果显示SIRT1抑制剂逆转了双路通脑方对神经元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同时也抑制了Nrf2和GPx4的表达(P<0.05)。结论双路通脑方可能通过激活SIRT1/Nrf2/GPx4信号通路来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路通脑方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元 铁死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X4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联研究
9
作者 陈雅茹 高芳 +2 位作者 董文杰 褚宁 贾彦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792-1797,共6页
目的:分析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6例研究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的感染情况,其中任意一种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为阳性;采... 目的:分析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6例研究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的感染情况,其中任意一种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为阳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GPX4基因rs4807542、rs713041、rs2074451、rs3746162的基因型分布;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各SNP在H.pylori感染中的作用;采用SHEsis软件构建单体型,并分析其与H.pylori感染的关联性;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方法分析SNP-SNP的交互作用与H.pylori感染的关系。结果:GPX4 rs4807542、rs713041、rs2074451、rs3746162在共显性、显性、隐性和超显性模型下均与H.pylori感染无关联(P>0.05);由rs4807542、rs713041、rs2074451、rs3746162构建的单体型未发现与H.pylori感染有相关性,这四个SNP在H.pylori感染中也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GPX4 rs4807542、rs713041、rs2074451、rs3746162可能在包头汉族人群H.pylori感染的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 单核苷酸多态性 幽门螺杆菌 单体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盏花苷E通过自噬途径下调GPX4和SLC7A11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芊伊 尚书涵 +4 位作者 鲁欢 李思思 孙志勉 范喜瑞 戚之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7-1335,共9页
目的探讨金盏花苷E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金盏花苷E处理肝癌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GPX4、SLC7A11、LC3、P62的表达以及Akt/mTOR的磷酸化。自噬抑制剂LY294002和激活剂Rapamycin与金盏花苷E联合... 目的探讨金盏花苷E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金盏花苷E处理肝癌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GPX4、SLC7A11、LC3、P62的表达以及Akt/mTOR的磷酸化。自噬抑制剂LY294002和激活剂Rapamycin与金盏花苷E联合处理肝癌细胞,EdU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TCGA数据库分析GPX4和SLC7A11在肝癌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肝癌患者存活之间的关系。Western blotting和qPCR分别检测GPX4和SLC7A11在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金盏花苷E能够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存活(P<0.05);GPX4和SLC7A11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中均显著高表达;GPX4和SLC7A11的表达与肝癌患者存活呈显著负相关(P<0.001);金盏花苷E显著抑制GPX4和SLC7A11蛋白的表达,激活Akt-mTOR通路,增强LC3Ⅱ的表达(P<0.01);自噬激活剂Rapamycin显著增强金盏花苷E对GPX4和SLC7A11的抑制作用,而自噬抑制剂LY294002则明显逆转了金盏花苷E对GPX4和SLC7A11的抑制作用(P<0.05);抑制自噬途径能够逆转金盏花苷E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增强自噬途径则发生相反的变化(P<0.01)。结论金盏花苷E经自噬途径下调GPX4和SLC7A11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盏花苷E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溶质转运蛋白第7家族11成员 自噬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通过SLC7A11/GPX4通路抑制铁死亡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11
作者 邱政皓 马雅萍 +4 位作者 马昌盛 韩博 孟姝辰 白敏 贺茂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7-612,共6页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是否通过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通路抑制铁死亡进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使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方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并同时给予枸杞多糖处理。小...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是否通过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通路抑制铁死亡进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使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方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并同时给予枸杞多糖处理。小鼠被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I/R组,以及I/R+LBP组。使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来观察脑梗死体积;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来评估小鼠的神经功能;利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亚铁离子(Fe^(2+))检测试剂盒来检测SOD、GSH、MDA和Fe^(2+)的水平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检测抗铁死亡相关蛋白,包括SLC7A11、GPX4以及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情况。结果:枸杞多糖能够减少I/R小鼠的脑梗死体积,改善I/R小鼠神经功能;枸杞多糖增加I/R损伤小鼠中SOD和GSH的含量、减少MDA的含量;Western Blot结果:I/R组脑组织中抗铁死亡相关蛋白SLC7A11、GPX4、Nrf2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ham组;而通过枸杞多糖处理后,I/R+LBP组中SLC7A11、GPX4、Nrf2的水平明显高于I/R组。结论:枸杞多糖可能通过SLC7A11/GPX4信号通路抑制铁死亡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枸杞多糖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是一种潜在的神经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缺血再灌注损伤 SLC7A11 gpx4 铁死亡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汞胁迫下菲律宾蛤仔GPx和GST基因表达分析
12
作者 郑志龙 闫路路 +1 位作者 闫喜武 秦艳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113-119,共7页
为研究重金属汞胁迫下菲律宾蛤仔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基因的表达情况,用汞对指示生物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进行单一慢性暴露试验,分别在... 为研究重金属汞胁迫下菲律宾蛤仔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基因的表达情况,用汞对指示生物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进行单一慢性暴露试验,分别在0、12、24 h以及2、3、4、5、6、7和8 d时检测菲律宾蛤仔内脏团和鳃中GPx和GST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内脏团中GPx和GST基因的表达量都呈现波动变化趋势,分别在24和12 h时表达量最高(P<0.05),6 d时GPx基因表达量最低(P>0.05),3 d时GST基因表达量最低(P<0.05);GPx基因在鳃中的表达量在8 d时最高(P<0.05);鳃中GST基因的表达量在5 d时最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汞暴露在短期内能够诱导GPx和GST基因进行不同程度的表达,但其随着时间的延长呈明显的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为揭示重金属汞对菲律宾蛤仔的毒性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汞 菲律宾蛤仔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铜对河川沙塘鳢急性毒性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13
作者 郑友 刘国兴 +2 位作者 霍春林 毕可然 赵宁好 《水产养殖》 2025年第2期16-20,36,共6页
开展了硫酸铜(CuSO_(4))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急性毒性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采取静水生物测试法,以CuSO_(4)最低致死浓度范围的最大值为起点,按倍比稀释法设定0.3、0.5、0.7、0.9 mg/L 4个浓度梯度,测定硫酸铜对... 开展了硫酸铜(CuSO_(4))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急性毒性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采取静水生物测试法,以CuSO_(4)最低致死浓度范围的最大值为起点,按倍比稀释法设定0.3、0.5、0.7、0.9 mg/L 4个浓度梯度,测定硫酸铜对河川沙塘鳢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以及鳃和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结果表明,24 h、48 h、72 h、96 h的LC_(50)分别为0.899、0.808、0.681、0.592 mg/L,96 h的SC为0.0592 mg/L。随着时间的增加和硫酸铜浓度的升高,鱼体内GSH-PX、CAT、SOD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指出,河川沙塘鳢在不同浓度硫酸铜环境中的适应性和体内SOD、CAT、GSH-PX活性的变化,反映了河川沙塘鳢机体受到铜离子(Cu^(2+))的不同胁迫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急性毒性 硫酸铜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地龟汤通过改善高糖足细胞铁死亡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李冰 王学艺 +2 位作者 韩佳瑞 王慧丽 王晨辉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8-745,共8页
目的:研究活血地龟汤(HXDGT)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明确其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MPC-5足细胞,分为正常组、DKD组、HXDGT组、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激动剂莱菔硫烷(Sulforaphane... 目的:研究活血地龟汤(HXDGT)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明确其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MPC-5足细胞,分为正常组、DKD组、HXDGT组、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激动剂莱菔硫烷(Sulforaphane)组、Nrf2抑制剂ML385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足突蛋白(Podocin)、肾病蛋白(Nephrin)、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Nrf2、铁转运蛋白1(FPN1)的蛋白表达和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GPX4、ACSL4、Nrf2、FPN1蛋白的表达;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足细胞内铁离子积累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DKD组Podocin、Nephrin、GPX4、Nrf2、FPN1荧光强度减弱,ACSL4荧光强度增强,GPX4、Nrf2、FPN1蛋白表达下调(P<0.01),ACSL4蛋白表达上调(P<0.01),普鲁士蓝染色加深;与DKD组比较,HXDGT组和Sulforaphane组Podocin、Nephrin、GPX4、Nrf2、FPN1荧光强度增强,ACSL4荧光强度减弱,GPX4蛋白表达上调(P<0.01)、Nrf2蛋白表达上调(P<0.05),FPN1蛋白表达上调(P<0.01,P<0.05),普鲁士蓝染色减轻。结论:HXDGT可能通过上调Nrf2蛋白表达,促进FPN1蛋白表达,减轻DKD足细胞铁沉积以减轻铁死亡,从而发挥保护足细胞、治疗DK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地龟汤 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铁转运蛋白1 铁死亡 足细胞 糖尿病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氨氮胁迫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抗氧化系统酶活力及GPx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0
15
作者 任海 李健 +4 位作者 李吉涛 梁忠秀 梁俊平 葛倩倩 刘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7-655,共9页
为了研究氨氮毒性作用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抗氧化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将脊尾白虾暴露于低浓度氨氮(4.79±0.12)mg·L-1、中浓度氨氮(9.05±0.18)mg·L-1、中高浓度氨氮(17.64±0.25)mg·L-... 为了研究氨氮毒性作用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抗氧化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将脊尾白虾暴露于低浓度氨氮(4.79±0.12)mg·L-1、中浓度氨氮(9.05±0.18)mg·L-1、中高浓度氨氮(17.64±0.25)mg·L-1和高浓度氨氮(34.87±0.46)mg·L-1中72h,于胁迫后1、3、6、12、24、48、72 h测定血淋巴和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丙二醛(MDA)含量以及GPx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除低浓度氨氮组外,氨氮胁迫6~24 h,脊尾白虾血淋巴和肝胰腺组织SOD、CAT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胁迫48~72 h上述指标则均被抑制;氨氮胁迫过程中血淋巴GPx活力和GPx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肝胰腺中GPx基因表达在48~72 h有所下降;血淋巴和肝胰腺中MDA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的趋势,且上述指标在肝胰腺中的活力较血淋巴高。实验结果表明,氨氮胁迫3~24 h对脊尾白虾SOD和CAT活力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但胁迫48~72 h则抑制其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在整个胁迫过程中有增加的趋势;肝胰腺可能是脊尾白虾主要的氨氮代谢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氨氮胁迫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透明质酸为骨架的新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模拟酶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佳 张博珣 +5 位作者 安洋 洪水声 姜广志 冯德日 房向阳 刘兰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10-2113,共4页
用修饰法合成以透明质酸为骨架的两种新型GPX模拟酶:硒化透明质酸SeHA及碲化透明质酸TeHA.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模拟酶的结构进行研究,证明其修饰位点位于透明质酸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CH2OH.用二硫代双硝基苯甲酸(DTNB)法测定... 用修饰法合成以透明质酸为骨架的两种新型GPX模拟酶:硒化透明质酸SeHA及碲化透明质酸TeHA.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模拟酶的结构进行研究,证明其修饰位点位于透明质酸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CH2OH.用二硫代双硝基苯甲酸(DTNB)法测定模拟酶的硒含量为1.2%.通过模拟酶对3种不同底物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氢正丁烷(t-BuOOH)和过氧化氢异丙苯(CuOOH)的催化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CuOOH为该反应的最佳底物.研究模拟酶催化谷胱甘肽(GSH)还原3种过氧化物的动力学发现,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双倒数曲线均为平行的直线,说明模拟酶反应的动力学机制与天然GPX相同,为乒乓机制.用2,4二-叔丁基甲基苯酚(BHT)法证明了该催化反应为非自由基机理,且模拟酶不易被碘乙酸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 模拟酶 制备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7
作者 乔新荣 张继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13,共7页
逆境胁迫会诱导植物产生过多的活性氧(ROS),引起氧化胁迫,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相应地,植物为适应诸多不良环境会产生多种抗氧化剂、抗氧化酶等协调氧化还原平衡,其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是植物体内重要的... 逆境胁迫会诱导植物产生过多的活性氧(ROS),引起氧化胁迫,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相应地,植物为适应诸多不良环境会产生多种抗氧化剂、抗氧化酶等协调氧化还原平衡,其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之一。对近年来植物中GPX的结构、亚细胞定位、酶催化底物特点及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硫氧还蛋白 胁迫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三丁基锡对黑鲷鳃和肝组织SOD、MDA和GPx的影响 被引量:34
18
作者 陈海刚 马胜伟 +3 位作者 林钦 甘居利 蔡文贵 贾晓平 《南方水产》 2009年第2期23-27,共5页
观察和比较了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在不同浓度的氯化三丁基锡(tri-n-butyltin chloride,TBTCl)溶液中暴露后,其鳃和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观察和比较了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在不同浓度的氯化三丁基锡(tri-n-butyltin chloride,TBTCl)溶液中暴露后,其鳃和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TBTCl对黑鲷鳃SOD活性有抑制作用,对肝脏SOD活性表现出促进作用;暴露TBTCl溶液中24h后,黑鲷鳃和肝脏MDA含量均有升高,且随浓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暴露48h后,2组织中MDA含量相对于对照组均降低。TBTCl对黑鲷鳃GPx活性的影响先是表现出显著性抑制,之后随时间延长呈显著的促进效应,肝脏则呈现随浓度增加GPx活性被显著性地促进的趋势。黑鲷体内鳃和肝脏组织中抗氧化酶系统对TBTCl的毒理学敏感性,表明其可以作为监测有机锡污染程度的效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三丁基锡 黑鲷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PPARγ2基因Pro12Ala、GPx-1基因Pro198Leu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超贤 郭李柯 +2 位作者 张利利 李光艳 常廷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51-1559,共9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Pro12Al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基因Pro198Leu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5年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Pro12Al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基因Pro198Leu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5年7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和病房收治的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NAFHC)患者各750例,以7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以上述各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Pro12Ala和Pro198Leu多态性。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法检测受检者H. pylori与14C结合的每分钟衰变数(DPM)以判断H. pylori感染情况;对每位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资料进行分析,估算PPARγ2基因Pro12Ala和GPx-1基因Pro198Leu多态性和H. pylori感染与NAFLD发病风险的调整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并分析Pro12Ala、Pro198Leu多态性与H. pylori感染的交互作用。结果 Pro12Ala(PA)、Pro12Ala(AA)、Pro198Leu(PL)和Pro198Leu(LL)基因型者患NAFLD的风险均显著增加(OR分别为5. 7324、5. 973 2、6. 360 5、6. 165 7,P值均<0. 01)。基因突变的协同分析发现在Pro12Ala(PA)和Pro198Leu(PL)之间、Pro12Ala(PA)和Pro198Le(LL)之间、Pro12Ala(AA)和Pro198Leu(PL)及Pro12Ala(AA)和Pro198Leu(LL)之间均存在正向交互作用(γ值均> 1)。100≤DPM <500和DPM≥500的H. pylori感染者患NAFLD的风险性均明显增高(ORNAFL=2. 064 1,ORNASH=4. 448 5,ORNAFHC=10.969 5;ORNAFL=3. 130 5,ORNASH=8. 024 6,ORNAFHC=21. 461 4),而DPM≥500的H. pylori感染者患NAFLD的风险性则又明显高于100≤DPM <500的H. pylori感染者(P <0. 01)。H. pylori感染与Pro12Ala(PA)、Pro12Ala(AA)、Pro198Leu(PL)和Pro198Leu(LL)基因型均有正向交互作用(γ值均>1)。结论携带Pro12Ala(PA)、Pro12Ala(AA)、Pro198Leu(PL)和Pro198Leu(LL)基因型的个体属NAFLD高危险人群,这些基因型和H. pylori感染的交互作用促进了NAFLD的发生、发展,应当采取根除H. pylori或调控基因表达的措施以达到有效预防NAFLD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幽门螺杆菌 PPARΓ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多态现象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GPX基因cDNA全序列的克隆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西雷 汪桂玲 +1 位作者 李家乐 袁一鸣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0-368,共9页
根据本实验室构建的三角帆蚌cDNA文库中已标注的EST序列,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克隆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基因cDNA全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1286bp,包... 根据本实验室构建的三角帆蚌cDNA文库中已标注的EST序列,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克隆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基因cDNA全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1286bp,包括5′端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39bp、3′端非翻译区659bp和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588bp,共编码195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22.2kDa,理论等电点为8.44,属于含硒类GPX。该氨基酸序列具有GPX所有亚型中均高度保守的3个环状结构,对酶的三级结构起稳定作用。在线分析结果表明:GPX的氨基酸序列不存在明显的疏水区,也不存在信号肽序列。氨基酸相似性对比结果显示,三角帆蚌GPX氨基酸序列与脊椎动物GPX-2及GPX-1的序列相似度较高,为73.1%-80.8%,与其他型GPX相似度较小,相似度低于60%。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三角帆蚌GPX与其他几种鱼类GPX聚为一类,与其他已发表的几种软体动物GPX相距较远,推测本实验克隆的三角帆蚌GPX基因和已发表的软体动物不属于同一种GPX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gpx基因 RACE 编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