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u/MoO_(3)在催化苯甲醇氧化反应中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谢子铖 王梁炳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0,共4页
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0.5%Pd-5%Cu/MoO_(3)催化剂。评估了双金属负载、单金属负载和无负载催化剂催化苯甲醇氧化的性能,研究了Pd和Cu如何分别促进MoO_(3)基底中的氧原子活化的机理和催化剂复原过程。由于Pd与Cu的协同效应,0.5%Pd-5%Cu/MoO... 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0.5%Pd-5%Cu/MoO_(3)催化剂。评估了双金属负载、单金属负载和无负载催化剂催化苯甲醇氧化的性能,研究了Pd和Cu如何分别促进MoO_(3)基底中的氧原子活化的机理和催化剂复原过程。由于Pd与Cu的协同效应,0.5%Pd-5%Cu/MoO_(3)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苯甲醇氧化性能,转化率达92.5%,苯甲酸选择性为100%,并在5次循环反应后仍保留了94.3%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 钯基催化剂 苯甲醇 催化氧化 苯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Pd/C为催化剂的松香加氢本征动力学 被引量:13
2
作者 阳承利 陈小鹏 +2 位作者 王琳琳 林洁 童张法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5-70,共6页
在温度403~433K,压力3.0~7.0MPa下,研究了以Pd/C为催化剂的松香催化加氢本征动力学,为工业反应过程的开发和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减少催化剂粒度和提高搅拌转速,以消除内外扩散的影响,在松香加氢反应过程中,在线跟踪了反应物和产物... 在温度403~433K,压力3.0~7.0MPa下,研究了以Pd/C为催化剂的松香催化加氢本征动力学,为工业反应过程的开发和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减少催化剂粒度和提高搅拌转速,以消除内外扩散的影响,在松香加氢反应过程中,在线跟踪了反应物和产物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根据实验数据,采用EVIEWS软件对10个可能的反应机理模型进行筛选,认为最可几的反应机理为:松香中的主要成分枞酸分子不吸附,枞酸分子与催化剂表面上被吸附的氢原子进行反应,氢原子的吸附为控制步骤;其反应动力学方程为:, 据此导出反应速率常数和吸附平衡常数分别为: (Hk =5.695exp((2498.5/T), bs =9.4(10(3exp(1920.8/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催化剂 松香 催化加氢 本征动力学 负载型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o/C催化剂上葡萄糖的催化氧化反应 被引量:7
3
作者 宋一兵 余林 +3 位作者 孙长勇 叶飞 方奕文 林维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76-980,共5页
以活性炭作为载体 ,制备了 Pd/C、Pd-Co/C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表明 ,在 Pd-Co/C催化剂上反应3 h后 ,葡萄糖的转化率达 92 % ,选择性为 94% ,较 Pd/C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有显著提高。BET和 XPS表征结果表明 ,Pd-Co/C催化剂的良好催化... 以活性炭作为载体 ,制备了 Pd/C、Pd-Co/C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表明 ,在 Pd-Co/C催化剂上反应3 h后 ,葡萄糖的转化率达 92 % ,选择性为 94% ,较 Pd/C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有显著提高。BET和 XPS表征结果表明 ,Pd-Co/C催化剂的良好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是由于 Co的添加及焙烧过程改变了 Pd/C催化剂的表面组成及结构 ,提高了 Pd的还原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pd-co/c催化剂 催化氧化 活性炭负载钯钴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催化剂上葡萄糖催化氧化反应 被引量:9
4
作者 宋一兵 孙长勇 +2 位作者 叶飞 陈德平 林维明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6-59,共4页
以活性炭作载体,制备了Pd/C催化剂,通过活性评价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反应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催化氧化反应适宜温度为333K。以空气鼓泡作为反应体系的混合方式,能有效地增大气泡与溶液和... 以活性炭作载体,制备了Pd/C催化剂,通过活性评价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反应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催化氧化反应适宜温度为333K。以空气鼓泡作为反应体系的混合方式,能有效地增大气泡与溶液和催化剂的接触,降低了反应物种的相间传质阻力,使得催化剂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在此反应条件下,用H2还原的2%Pd/C催化剂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反应4h后,葡萄糖的转化率达91 6%,产物选择性为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pd/c催化剂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Pd/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乙二醛生成乙醛酸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苏琳琳 董守安 +2 位作者 杨辅龙 余明坤 潘再富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26,共7页
利用化学还原法分别以PdCl2和Pd(OAc)2为前体制备了胶体Pd纳米粒子,然后采用胶体负载法获得2种Pd/C催化剂并应用于催化乙二醛氧化生成乙醛酸的反应。研究了催化反应条件如温度、乙二醛初始浓度以及在催化剂制备中Pd负载量、使用的前体... 利用化学还原法分别以PdCl2和Pd(OAc)2为前体制备了胶体Pd纳米粒子,然后采用胶体负载法获得2种Pd/C催化剂并应用于催化乙二醛氧化生成乙醛酸的反应。研究了催化反应条件如温度、乙二醛初始浓度以及在催化剂制备中Pd负载量、使用的前体对催化反应的影响,从而在最佳催化条件下得到乙醛酸产率为31.07%,选择性为67.06%的反应结果;利用XPS技术对Pd/C催化剂使用前后Pd的表面化学状态进行了表征,简要探讨了Pd/C催化剂的选择性和催化剂失活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复合催化材料 pd/c催化剂 制备 乙二醛氧化 乙醛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催化剂上松香加氢制备二氢和四氢枞酸的本征动力学 被引量:7
6
作者 韦小杰 李前 +3 位作者 陈小鹏 阳承利 王琳琳 周龙昌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9-275,共7页
采用FYX-2G型高压搅拌釜,以Pd/C为催化剂进行松香催化加氢制备二氢和四氢枞酸本征动力学的研究。通过减小催化剂粒度、加入200号溶剂油和增加高压釜的搅拌转速,消除了加氢过程内外扩散的影响,在温度403~433K、压力3.0~7.0 MPa下,在线... 采用FYX-2G型高压搅拌釜,以Pd/C为催化剂进行松香催化加氢制备二氢和四氢枞酸本征动力学的研究。通过减小催化剂粒度、加入200号溶剂油和增加高压釜的搅拌转速,消除了加氢过程内外扩散的影响,在温度403~433K、压力3.0~7.0 MPa下,在线跟踪了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采集动力学数据,使用EVIEWS软件对17种可能的反应机理模型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枞酸加氢生成二氢枞酸和四氢枞酸是并行反应;最可几的反应机理为:松香中的主要成分枞酸分子不吸附,枞酸分子与催化剂表面上被吸附的氢原子进行反应,氢原子的吸附为控制步骤,生成二氢枞酸和四氢枞酸的活化能分别为27.758 kJ·mol-1和237.12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 催化加氢 本征动力学 pd/c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多聚原花色素的Pd/C催化氢解反应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杜晓 唐伟 +1 位作者 廖学品 石碧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6-459,共4页
以落叶松(Larixgmelini)树皮中提取的多聚原花色素为原料,通过Pd/C催化氢解反应制备低聚原花素。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压力和催化剂用量对低聚原花色素生成率和多聚原花色素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催化氢解反应可使落叶松多聚原... 以落叶松(Larixgmelini)树皮中提取的多聚原花色素为原料,通过Pd/C催化氢解反应制备低聚原花素。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压力和催化剂用量对低聚原花色素生成率和多聚原花色素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催化氢解反应可使落叶松多聚原花色素降解为低聚原花色素。以70%乙醇水溶液为介质时的较优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00min、氢气压力为3MPa、Pd/C催化剂用量为0.2%。在此条件下多聚原花色素的转化速率90%,低聚原花色素的生成率75%。HPLC分析表明,落叶松多聚原花色素降解产物与葡萄籽低聚原花色素的典型成分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氢解 落叶松 多聚原花色素 低聚原花色素 pd/c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Ba的添加对Pd/Y2O3-ZrO2催化氧化CH4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郑婷婷 王成雄 +4 位作者 赵云昆 陆炳 杜君臣 夏文正 杨冬霞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53,共6页
以浸渍法制备了1.0%Pd/Y2O3-ZrO2催化剂,考察了Pd负载过程中La和Ba的添加对Pd/Y-ZrO2催化氧化CH4性能的影响,用BET、XRD、CO脉冲、TEM和H2-TPR等方法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La和Ba的添加降低了Pd/Y2O3-ZrO2催化剂氧化CH4... 以浸渍法制备了1.0%Pd/Y2O3-ZrO2催化剂,考察了Pd负载过程中La和Ba的添加对Pd/Y-ZrO2催化氧化CH4性能的影响,用BET、XRD、CO脉冲、TEM和H2-TPR等方法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La和Ba的添加降低了Pd/Y2O3-ZrO2催化剂氧化CH4的活性。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的分散度及体相PdO的还原性影响催化剂对CH4的氧化活性,La、Ba的添加降低了Pd/Y2O3-ZrO2催化剂中活性金属Pd的分散性,使Pd在高温老化后更容易团聚,同时增强了PdO与载体的相互作用,使PdO不容易被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pd/Y2O3-ZrO2催化剂 LA BA cH4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改性Pd/C催化剂上葡萄糖催化氧化反应 被引量:1
9
作者 宋一兵 陈德平 +2 位作者 余林 董新法 林维明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51,共5页
考察了Fe、Co、Ni改性的Pd/C催化剂上葡萄糖催化氧化反应结果,利用BET、XPS研究了Co的添加及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物化性能的影响。活性评价结果表明,Co质量分数为3%的Pd Co/C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反应3h后,葡萄糖的转化率达92%,选... 考察了Fe、Co、Ni改性的Pd/C催化剂上葡萄糖催化氧化反应结果,利用BET、XPS研究了Co的添加及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物化性能的影响。活性评价结果表明,Co质量分数为3%的Pd Co/C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反应3h后,葡萄糖的转化率达92%,选择性为94%,较Pd/C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有显著的提高。BET、XPS表征结果表明,Co的添加及焙烧过程,改变了Pd/C催化剂的表面组成及结构,有利于Pd的还原,从而使Pd Co/C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pd-co/c催化剂 催化氧化 葡萄糖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改性ZSM-5分子筛载Pd催化剂的CeO_2-Pd协同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戴红 常仕英 +1 位作者 蔺广森 黄鉴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2,共6页
采用XRF、XRD、SEM和CH4-TPR表征手段,研究了Ce改性ZSM-5分子筛载Pd催化剂在CO、CH4氧化过程中的CeO2-Pd协同作用。结果表明,经Ce改性后ZSM-5分子筛的载Pd量提高;Pd/Ce-ZSM-5催化剂对CH4的起始吸附温度降低;Pd/Ce-ZSM-5催化剂中Ce主要以... 采用XRF、XRD、SEM和CH4-TPR表征手段,研究了Ce改性ZSM-5分子筛载Pd催化剂在CO、CH4氧化过程中的CeO2-Pd协同作用。结果表明,经Ce改性后ZSM-5分子筛的载Pd量提高;Pd/Ce-ZSM-5催化剂对CH4的起始吸附温度降低;Pd/Ce-ZSM-5催化剂中Ce主要以CeO2形态存在。Pd是CO的催化氧化活性物种,CeO2-Pd协同作用可促进CO的氧化。Pd和PdO均是CH4的催化氧化活性物种,CeO2的供氧-储氧特性有助于Pd→PdO的转化,CeO2与Pd的相互作用使Pd/Ce-ZSM-5催化剂具有高的CO和CH4催化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改性 催化剂 ceO2-pd协同作用 一氧化碳和甲烷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合还原法制备Pd/C催化剂及甲酸电催化氧化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智栋 汤佳丽 +3 位作者 陈转霞 许娟 王文昌 曹剑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5-669,共5页
分别以硼氢化钠和乙二醇为还原剂,经络合还原法制备了炭载钯(Pd/C)催化剂。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粉末衍射谱(XRD)结果表明,以乙二醇为还原剂制备的Pd/C催化剂中Pd粒子具有较小的粒径、均匀的粒径分布和较大的相对结晶度,Pd粒子的平均粒... 分别以硼氢化钠和乙二醇为还原剂,经络合还原法制备了炭载钯(Pd/C)催化剂。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粉末衍射谱(XRD)结果表明,以乙二醇为还原剂制备的Pd/C催化剂中Pd粒子具有较小的粒径、均匀的粒径分布和较大的相对结晶度,Pd粒子的平均粒径和相对结晶度分别为(4.2±2)nm和1.88。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Pd/C催化剂具有较大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对甲酸氧化表现出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载钯催化剂 络合还原 乙二醇 甲酸氧化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活性Pd-Bi/C催化剂催化氧化葡萄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顾文秀 韩曾一 《江南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7-10,共4页
本工作研制出的高活性、高选择的Pd_Bi/C催化剂 ,用于催化氧化葡萄糖可使葡萄糖酸钠的产率达98%以上 ,选择性高达99.8%。
关键词 pd-Bi/c 葡萄糖 催化氧化 钯铋双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葡萄糖氧化的高效催化剂-Pd-Bi/C
13
作者 顾文秀 韩曾一 《江南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92-94,共3页
研究了Pd-Bi/C催化剂的合成,Pd-Bi/C催化氧化葡萄糖的性能。结果表明:Pd-Bi/C催化剂催化葡萄糖的产率可达97%以上,选择性可达99%,且重复使用7次后,其产率及选择性仍然基本不变。另外发现:Pd-Bi/C催化剂中,最佳Bi/Pd(mol/... 研究了Pd-Bi/C催化剂的合成,Pd-Bi/C催化氧化葡萄糖的性能。结果表明:Pd-Bi/C催化剂催化葡萄糖的产率可达97%以上,选择性可达99%,且重复使用7次后,其产率及选择性仍然基本不变。另外发现:Pd-Bi/C催化剂中,最佳Bi/Pd(mol/mol)比为0.300-0.3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葡萄糖 氧化 葡萄糖酸盐 阻垢剂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位还原制备膦酸功能化Pd/C催化剂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闫晓红 葛霞 +5 位作者 张琳 齐丽娟 刘洋 魏少华 朱晓舒 唐亚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19-1626,共8页
采用活性炭为载体,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A)作为配位剂和稳定剂,氯化钯(PdCl_2)为前驱体,硼氢化钠(NaBH_4)为还原剂,通过一步还原制备得到膦酸功能化的超细高分散Pd/C催化剂.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 采用活性炭为载体,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A)作为配位剂和稳定剂,氯化钯(PdCl_2)为前驱体,硼氢化钠(NaBH_4)为还原剂,通过一步还原制备得到膦酸功能化的超细高分散Pd/C催化剂.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Pd/C催化剂中Pd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7 nm,分散度为37.1%,高于同类型商业化催化剂.制得的催化剂对罗丹明(RhB)和对硝基苯酚(4-NP)的催化加氢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27.18和16.79 kJ/mol,明显低于商业化Pd/C催化剂(57.12和55.71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催化剂 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 配合物 催化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催化剂作用下4,4’-二硝基二苯醚的加氢动力学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凯云 曹贵平 张明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9-163,共5页
采用Pd/C催化剂在间歇高压釜中考察了4,4’-二硝基二苯醚(DNDPE)液相催化加氢的反应动力学。在消除内外扩散影响的条件下,通过测定催化加氢过程中DNDPE、4,4’-二氨基二苯醚(DADPE)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获取了DNDPE催化加氢的速率常数... 采用Pd/C催化剂在间歇高压釜中考察了4,4’-二硝基二苯醚(DNDPE)液相催化加氢的反应动力学。在消除内外扩散影响的条件下,通过测定催化加氢过程中DNDPE、4,4’-二氨基二苯醚(DADPE)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获取了DNDPE催化加氢的速率常数等动力学参数,并采用EVIEWS数理统计软件对可能的动力学模型进行数据拟合和参数估计,筛选出一个符合实验结果的动力学模型。根据动力学模型判断在Pd/C催化剂作用下DNDPE的动力学反应中,H原子的吸附为反应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催化剂 4 4’-二硝基二苯醚 4 4’-二氨基二苯醚 催化加氢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Al_2O_3-Pd/C组合催化剂催化热解油加氢制备供热燃料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洁 张忠涛 +2 位作者 李萍 邢靖晨 常建民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22,共6页
采用催化加氢的方法,对热解油进行提质改性,以期作为供热燃料。以NiMo/Al_2O_3-Pd/C为组合催化剂,在一定温度(300℃)和压力(8 MPa)下,在间歇反应釜中进行热解油催化加氢实验。采用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加氢油进行结构... 采用催化加氢的方法,对热解油进行提质改性,以期作为供热燃料。以NiMo/Al_2O_3-Pd/C为组合催化剂,在一定温度(300℃)和压力(8 MPa)下,在间歇反应釜中进行热解油催化加氢实验。采用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加氢油进行结构表征与组分分析;测试加氢油的产率、元素含量、H/C比和热值,分析组合催化剂对热解油的加氢提质效果。结果表明,经NiMo/Al_2O_3-Pd/C组合催化剂催化得到的加氢油,油产率达到41.08%,含碳量由55.21%提高至76.20%,含氧量由38.06%降低至14.09%,H/C比由0.28增加至1.14,热值达到36.24 MJ/kg,满足供热燃料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油 催化加氢 NiMo/Al2O3 pd/c 组合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O_3-H_2O_2两步法制备Pd/C催化剂及其对木质素改性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亮 张盛明 方桂珍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20,共8页
以HNO3-H2O2处理活性炭载体,以甲醛为还原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d/C催化剂,对催化体系进行表征,考察其对碱木质素改性的催化作用,并对木质素抗氧化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硝酸预处理,H2O2进行活化后,活性炭羧基含量1.31 mmol/g,... 以HNO3-H2O2处理活性炭载体,以甲醛为还原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d/C催化剂,对催化体系进行表征,考察其对碱木质素改性的催化作用,并对木质素抗氧化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硝酸预处理,H2O2进行活化后,活性炭羧基含量1.31 mmol/g,较原料提高了5倍;通过原子吸收光谱(AA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AAS表明Pd负载量为2.9%,SEM照片显示Pd呈圆球状均匀分布在载体表面;XRD和XPS数据分析表明催化体系中Pd以面心立方结构形式存在,主要为还原态Pd说明还原态Pd是催化的主要物种。反应后碱木质素总羟基、酚羟基和醇羟基分别提高了158.74%,4.21%和255.96%;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结果显示,反应后碱木质素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增大,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降低,分散度降低;抗氧化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反应后木质素的抗氧化性能有所提高,随着浓度增大,抗氧化能力提高,但均低于相同浓度条件下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木质素 HNO3-H2O2 处理活性炭 pd/c催化剂 催化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_x-Co/C催化甲酸的电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苏日古嘎 温凤春 +1 位作者 张益佳 孙丽美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1,共6页
以活性碳(Vulcan XC-72)为载体,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不同Pd/Co摩尔比的Pdx-Co/C催化剂。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催化剂对甲酸电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Pd... 以活性碳(Vulcan XC-72)为载体,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不同Pd/Co摩尔比的Pdx-Co/C催化剂。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催化剂对甲酸电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Pdx-Co复合催化剂粒子均匀分散在碳载体表面;催化剂中掺入的少量Co元素部分进入Pd晶格,形成了Pd-Co合金;随着Pd/Co摩尔比的增加,Pd颗粒粒径先增大后减小,催化活性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当Pd:Co=8:1时,所得Pd8-Co/C对甲酸氧化的催化活性最高,峰电流密度可达到15.907 m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pd/c 催化剂 甲酸氧化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Fe/C催化氯酚还原脱氯-氧化联合降解 被引量:6
19
作者 武雯 于嘉文 +3 位作者 刘苏静 刘莺 马宣宣 夏传海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22-2531,共10页
以Pd和Fe为活性金属组分通过沉积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Pd-Fe/C双金属催化剂,针对氯酚类污染物进行催化还原脱氯和催化氧化的连续降解处理.通过ICP-MS、XRD和T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证实0.5%Pd-0.5%Fe/C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组分Pd和Fe在载体表... 以Pd和Fe为活性金属组分通过沉积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Pd-Fe/C双金属催化剂,针对氯酚类污染物进行催化还原脱氯和催化氧化的连续降解处理.通过ICP-MS、XRD和T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证实0.5%Pd-0.5%Fe/C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组分Pd和Fe在载体表面分散性最好,催化剂比表面积达到718.8 m^2·g^(-1).在温和条件下,以水作为反应介质,研究了负载型Pd-Fe/C催化剂对4-氯苯酚(4-CP)和2,4-二氯苯酚(2,4-DCP)的连续降解过程和反应条件,以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情况.考察了Pd和Fe的负载量及p H值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以0.5%Pd-0.5%Fe/C为催化剂,20 min内完成4-CP和2,4-DCP的催化还原脱氯,产物都为苯酚;之后加酸调节pH=5,并加入H2O2继续进行催化氧化,苯酚被彻底降解为H_2O和CO_2,而且转化率在60 min内可以达到97.5%以上,从而实现4-CP和2,4-DCP的彻底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酚 pd-Fe/c 催化 还原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引入对Pd/Al_2O_3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湘鄂 杨乐夫 +2 位作者 史春开 胡昱翔 蔡俊修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24-927,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不同摩尔比的ZrO2 和Al2 O3 复合载体 ,考察了负载型Pd/nZrO2 mAl2 O3 催化剂上CH4 的催化燃烧反应 ,当催化剂中n(ZrO2 )∶n(Al2 O3 ) =1∶5 8时催化活性最好。XRD结果显示 ,ZrO2 的引入量影响了催化剂的表面组成和结...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不同摩尔比的ZrO2 和Al2 O3 复合载体 ,考察了负载型Pd/nZrO2 mAl2 O3 催化剂上CH4 的催化燃烧反应 ,当催化剂中n(ZrO2 )∶n(Al2 O3 ) =1∶5 8时催化活性最好。XRD结果显示 ,ZrO2 的引入量影响了催化剂的表面组成和结构 ,当催化剂中存在单斜相ZrO2 及催化剂成大孔径分布时催化剂活性较好。O2 TPD结果表明 ,适量ZrO2 引入 ,促使载体与贵金属的相互作用形成大量活性PdOx,提高了催化剂的CH4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催化剂 Zr/Al混合氧化物 甲烷 低温催化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