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2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PS TEC的2024-01-01日本能登半岛M_(W)7.6地震同震电离层扰动分析
1
作者 冯小欢 罗亦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8-765,共8页
利用GPS观测数据解算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对2024-01-01日本能登半岛M_(W)7.6地震引发的同震电离层扰动(coseismic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CIDs)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G04卫星在震中西北部探测到CIDs... 利用GPS观测数据解算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对2024-01-01日本能登半岛M_(W)7.6地震引发的同震电离层扰动(coseismic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CIDs)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G04卫星在震中西北部探测到CIDs的最大幅值约为0.07 TECu;2)G16卫星在震中东部探测到CIDs的最大幅值约为0.08 TECu;3)G16和G26卫星在震中南部探测到比其他方向更为显著的CIDs,与地震断层走向(西南方向)较为一致,并且在南方向距离震中约286.714 km的Kokubunji站也探测到显著的CIDs,这种显著性可能是由于逆冲型地震的垂直位移较大,导致CIDs信号的扰动幅度增加;4)G04、G16和G26卫星在震中西北部、东部和南部探测到CIDs的传播速度分别约为589 m/s、623 m/s、876 m/s和829 m/s,对应的中心频率分别约为3.14 MHz、2.9 MHz、2.9 MHz和2.9 MHz,表明不同区域探测到的电离层扰动符合地震声波激发的电离层扰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震电离层扰动 日本能登半岛M_(W)7.6地震 全球定位系统 T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信号的捕获算法研究与硬件实现
2
作者 杨国伟 张多利 王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481,共7页
文章在平均相关捕获算法和渐进码相位捕获算法的基础上,优化粗/细捕方式,提出平均渐近法进行细捕获。改进的捕获算法在粗捕获时只使用单个序列对载波频率进行搜索,粗捕获成功后进行细捕获;细捕获时先根据平均渐近法选取序列再进行相关处... 文章在平均相关捕获算法和渐进码相位捕获算法的基础上,优化粗/细捕方式,提出平均渐近法进行细捕获。改进的捕获算法在粗捕获时只使用单个序列对载波频率进行搜索,粗捕获成功后进行细捕获;细捕获时先根据平均渐近法选取序列再进行相关处理,既能保证码相位精度又减少了计算量;基于改进捕获算法设计并行展开结构的频域捕获器,并在Xilinx Virtex-7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上完成其硬件实现。实测结果表明:当接收机采样频率为16.368 MHz时,改进捕获算法相较于现有捕获算法计算量减少了43.53%;设计实现的改进型捕获器单颗卫星捕获用时小于等于2.88 ms,可以实现快速有效的信号捕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相关 快速捕获 载波频率 全球定位系统(gps)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民用关键基础设施对GPS授时依赖分析
3
作者 陈汗龙 蔺玉亭 +2 位作者 王宇谱 刘峰宇 郑晓雪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5,共7页
针对美国民用关键基础设施过度依赖全球定位系统(GPS)授时的问题,在对GPS授时的相关法案和政策梳理的基础上,对美国国家电网系统、移动通信系统和金融系统等关键基础设施对时间同步的具体需求进行研究;同时分析上述系统对GPS授时的依赖... 针对美国民用关键基础设施过度依赖全球定位系统(GPS)授时的问题,在对GPS授时的相关法案和政策梳理的基础上,对美国国家电网系统、移动通信系统和金融系统等关键基础设施对时间同步的具体需求进行研究;同时分析上述系统对GPS授时的依赖程度和安全风险。结果表明,其中电网的精度要求为100 ns1μs,移动通信为30 ns10μs,证券交易为50 ms;若GPS服务中断,陆地移动通信系统和数字广播会立即无法使用,电力系统无法实时监测系统状态或进行快速的故障定位,金融行业将失去监管甚至发生系统性崩溃,每天带来的经济损失约在10亿美元以上,整个国家和社会面临极大的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gps)授时 关键基础设施 时间同步 协调世界时 安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负载变化对GPS台站非线性位移的影响
4
作者 王镜欢 于男 +3 位作者 宋兆琦 万泽莹 胡昌宏 李金泽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8,共9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环境负载变化所引起的非线性全球定位系统(GPS)台站位移,分析大气、海洋和陆地水在全球范围内的质量迁移对地表GPS台站非线性位移的影响:给出地壳动力学数据信息系统(CDDIS)提供的高精度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以及地球... 为了进一步研究环境负载变化所引起的非线性全球定位系统(GPS)台站位移,分析大气、海洋和陆地水在全球范围内的质量迁移对地表GPS台站非线性位移的影响:给出地壳动力学数据信息系统(CDDIS)提供的高精度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以及地球科学学院和天文台(EOST)、德国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ESMGFZ)、国际质量负载服务(IMLS)模型提供的全球范围内环境负载变化时间序列;并对环境负载模型计算得到的GPS台站位移与GPS台站实测位移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负载影响造成的GPS台站位移与GPS台站所处纬度存在较强相关性,中高纬度地区台站受影响较大,低纬度地区受影响最小,如30°N—60°N地区台站受环境负载位移可达3.34 mm,而低纬地区仅为2.12 mm;在GPS台站非线性位移显著的天(U)方向,EOST可降低207个台站位移残差序列的均方根(RMS),ESMGFZ为200个,IMLS为114个;通过分析RMS改正率差异值发现,相比使用ESMGFZ模型对GPS台站进行负载改正,占实验总数约51.56%的台站更适用EOST模型,而适用IMLS模型的台站约占26.67%;EOST和ESMGFZ模型优势互补,可更好地解释固体地球形变,并对建立和维持高精度的动态地球参考框架及冰雪质量变迁反演等地球动力学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地球形变 环境负载模型 全球定位系统(gps)台站位移 非线性变化 均方根(RMS)改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地GP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模型特征及其对站点速率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袁兴明 孙玉强 彭正斌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1,共8页
为了进一步评估全球定位系统(GPS)时间序列噪声模型水平和垂直速率的大小,及其对误差的影响,选取中国内地227个GPS连续基准站2010—2020年南北、东西和垂直3个方向的坐标时间序列,采用6种噪声模型或噪声组合模型对其进行噪声分析。结果... 为了进一步评估全球定位系统(GPS)时间序列噪声模型水平和垂直速率的大小,及其对误差的影响,选取中国内地227个GPS连续基准站2010—2020年南北、东西和垂直3个方向的坐标时间序列,采用6种噪声模型或噪声组合模型对其进行噪声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内地GP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模型存在多样性,且部分站点在不同方向的噪声模型也存在差异,主要以一阶高斯马尔可夫+随机漫步噪声(GGMWN)和闪烁噪声+白噪声(FNWN)为主;在100°E附近的GPS站点噪声特性差异最为显著;噪声模型与速率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噪声模型对水平向速率的大小和误差影响较小,在现实计算中可不考虑噪声对水平速度的影响,但对垂向速率的大小和误差影响显著;考虑噪声模型可有效提高垂向速率的精度,同时也可能会改变部分站点的垂向运动方向,所以在现实计算中须考虑噪声对垂向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gps)连续站 坐标时间序列 噪声模型 站点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蝴蝶搜索算法的DGPS整周模糊度快速解算 被引量:1
6
作者 尚俊娜 罗照旺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解算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整周模糊度,提出了一种改进蝴蝶搜索算法(IBOA)求解整周模糊度。首先在蝴蝶优化算法(BOA)的香味系数中加入一个自适应权重,弥补BOA算法觅食行为中较弱的搜索能力;其次使用动态切换概率权衡BOA... 为了快速准确地解算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整周模糊度,提出了一种改进蝴蝶搜索算法(IBOA)求解整周模糊度。首先在蝴蝶优化算法(BOA)的香味系数中加入一个自适应权重,弥补BOA算法觅食行为中较弱的搜索能力;其次使用动态切换概率权衡BOA算法中全局搜索与局部搜索的比例;最后在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阶段引入新的迭代位置更新策略,提升了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和跳出局部最优能力。与最小二乘模糊度降相关平差算法(LAMBDA)算法进行1000个历元数据的解算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平均搜索成功率比LAMBDA算法提高了5.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全球定位系统 整周模糊度 改进蝴蝶搜索算法 自适应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Galileo FCB估计方法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学习 姜卫平 +1 位作者 郑南山 张克非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分析中心精密产品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精密单点定位(PPP)中卫星端硬件延迟小数周偏差(FCB)的影响,对GNSSFCB估计算法进行分析:介绍GNSSFCB估计的流程和算法;然后采用2021年共51d分布在全球221个测站的数据估计... 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分析中心精密产品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精密单点定位(PPP)中卫星端硬件延迟小数周偏差(FCB)的影响,对GNSSFCB估计算法进行分析:介绍GNSSFCB估计的流程和算法;然后采用2021年共51d分布在全球221个测站的数据估计全球定位系统(GPS)、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卫星端的FCB;最后分析使用德国地学中心(GBM)和欧洲定轨中心(COD)精密产品对GNSS FCB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不同分析中心的精密产品对与宽巷(WL)FCB没有影响,并且在51 d之内,绝大部分GPS卫星的WL FCB非常稳定,几乎都在0.1周(1周载波长度=1倍波长)之内,所有Galileo卫星的WLFCB均在0.05周以内;对于窄巷(NL)FCB,大多数GPS和Galileo卫星的CODNLFCB和GBMNLFCB数值在0.1周之内变化,少部分卫星变化在0.15周左右,GPSNLFCB残差分布在±0.15和±0.25周以内的占比超过91.6%和94.2%,而GalileoNLFCB残差分布在±0.15和±0.25周以内的占比超过92.6%和95.1%;整体看来,Galileo卫星的WL和NL FCB要优于GPS,COD NL FCB要优于GBM NLFCB,采用GBM改变策略之后得到的NLFCB要优于改变策略之前的NLFCB,且所有改变策略之后的GalileoNL FCB均为0,而大部分GPS卫星的NL FCB并不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PPP)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小数周偏差(FCB) 参数估计 精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与GPS的拖拉机机库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九通 唐维东 +3 位作者 刘鸿瑞 杨思存 廖明亮 蒋猛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160,245,共8页
针对一些大型拖拉机机库的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庞大,传统依靠人工手动录入的管理方式效率低下、成本高、可靠性低等问题,结合互联网、传感器、智能定位等技术设计并开发一套拖拉机机库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分为移动端和机库端的开发... 针对一些大型拖拉机机库的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庞大,传统依靠人工手动录入的管理方式效率低下、成本高、可靠性低等问题,结合互联网、传感器、智能定位等技术设计并开发一套拖拉机机库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分为移动端和机库端的开发,移动端使用GPS进行拖拉机室外定位,结合拖拉机作业幅宽,计算得到拖拉机的作业面积等信息,开发移动端人机交互界面。机库端先对射频识别(RFID)的硬件电路进行设计,再使用Landmarc定位算法进行拖拉机室内定位,最后综合机库内的环境参数和移动端上传的作业信息等,开发拖拉机在线管理可视化平台。为验证系统的可行性,进行Landmarc算法的定位仿真、作业面积计算准确性验证、数据上传丢包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拖拉机室内定位的平均误差为1.06 m,可以满足判断拖拉机车位的要求;作业面积计算的平均误差为4.17%,可以满足实际作业时的需求;数据存储成功率为97.70%,能够实现各项数据的存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系统 射频识别 Landmarc定位算法 gps 拖拉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安全监测GPS-RTK信号的降噪算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董是 龙志友 +4 位作者 王建伟 邵永军 杨超 左琛 马少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5,共11页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技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real time kinematic, GPS-RTK)是解决路基边坡安全监测问题的重要手段,但GPS-RTK信号易受到多路径误差和共模误差的影响。基于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 WT)和主成分分析(p...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技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real time kinematic, GPS-RTK)是解决路基边坡安全监测问题的重要手段,但GPS-RTK信号易受到多路径误差和共模误差的影响。基于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 WT)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分别可以有效去除多路径误差和共模误差,提出WT-PCA算法去除信号误差。首先设置仿真信号,通过参数调优进一步提高单一算法的降噪效果。其次提出组合算法WT-PCA改进单一算法的缺陷,并与其他组合算法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十天高速路基边坡的GPS-RTK监测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WT-PCA算法的信噪比和均方根误差较于WT-VMD优于66%和50%左右,算法可以有效地消除GPS-RTK信号的多路径误差和共模误差影响。提高边坡位移监测信号处理精度,进一步评估边坡结构形变及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降噪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技术(gps-RTK) 主成分分析(PCA)噪声压缩 组合算法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of Selective Availability for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10
作者 Yao Huihai & Lue Shanwei(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083,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6年第3期9-14,共6页
To degrade location accuracy for unauthorized GPS users, US government applied Selective Availability (SA) to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an anti-SAapproach to improve location accuracy w... To degrade location accuracy for unauthorized GPS users, US government applied Selective Availability (SA) to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an anti-SAapproach to improve location accuracy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in landing position, and then we derived the SA error by eliminating almost all other errors including ionospheric and tropospheric timedelays and clock errors both in satellites and in receiver, etc. By means of the system identificationtheory, an SA errorl all SA error model with the second-order Gauss-Maukov stochastic process wasderived and simulated. With the selected parameters of the stochastic process) the simulation resultsshow that there is the excellent agreement between the simulated SA error model and that of reallyapplied in GPS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Selective Availability (SA) Stochastic Process Location Accura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BDS/Galileo/GLONAS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性能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春波 高猛 +1 位作者 孟子恒 曹志华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98,共9页
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迅速发展及人们对实时高精度定位性能日益增大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分析中心开始提供支持多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述(SSR)产品。因此评估不同分析中心产品在不同系统组合下的定位性能十分必要。本文选取全球范围内的20个测站... 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迅速发展及人们对实时高精度定位性能日益增大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分析中心开始提供支持多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述(SSR)产品。因此评估不同分析中心产品在不同系统组合下的定位性能十分必要。本文选取全球范围内的20个测站,对中国科学院(CAS)、武汉大学(WHU)和法国空间研究中心(CNES)3个分析中心提供的实时产品进行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PPP)处理,并从实时产品可用性、收敛时间及定位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WHU中心提供的GPS卫星可用性最好,GLONASS系统较差,且缺失了2颗卫星,CAS播发的BDS实时产品最好,提供了全部的BDS卫星改正数;静态模式下双系统组合中GPS+BDS组合的收敛时间最短,动态模式下双系统组合中GPS+Galileo的收敛时间最短,且在动态模式下,所有分析中心的GPS+Galileo+BDS+GLONASS组合收敛时间都明显优于GPS+Galileo+BDS组合;单系统中GPS的定位精度最优,静态模式下高程方向上优于2.5 cm,水平方向上优于1.7 cm;动态模式下高程方向上优于6.5 cm,水平方向上优于3.1 cm;但加入GLONASS的四系统组合并不能明显地提高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PPP) 实时 多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组合 状态空间表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BDS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密单点定位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阮国奇 何伦保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29,共6页
为了改善单卫星导航系统由于卫星数量较少,导致定位误差高的问题,设计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密单点定位模型:线性组合处理GPS与BDS的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并构建GPS/BDS组合导航系统的组合观测值;... 为了改善单卫星导航系统由于卫星数量较少,导致定位误差高的问题,设计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密单点定位模型:线性组合处理GPS与BDS的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并构建GPS/BDS组合导航系统的组合观测值;接下来利用协方差成形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方法,对组合导航系统导航过程中的卫星钟差、电离层延迟等误差实施滤波;再利用滤波处理后组合导航系统的广播星历,获取卫星轨道以及钟差;然后利用经验模型修正对流层延迟,获取相位观测值与伪距的综合改正数;最后利用综合改正数修正组合导航系统的观测方程,构建精密单点定位模型。实验结果表明,GPS/BDS组合导航系统采用所构建模型进行精密单点定位,不同方向定位误差均低于10 cm,证明了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组合导航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模型 对流层延迟 相位观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GPS监测的阿拉斯加地震同震形变与震级预估
13
作者 李波 高志钰 +2 位作者 曾致 李亚芳 李金香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0,共8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2020年阿拉斯加矩震级(MW)7.8地震同震形变获取及震级预估,提出一种高频全球定位系统(GPS)监测的阿拉斯加地震同震形变与震级预估方法:利用双差动态定位方法处理震中周边9个高频GPS测站数据,并解算得到这些测站的三维位... 为了进一步研究2020年阿拉斯加矩震级(MW)7.8地震同震形变获取及震级预估,提出一种高频全球定位系统(GPS)监测的阿拉斯加地震同震形变与震级预估方法:利用双差动态定位方法处理震中周边9个高频GPS测站数据,并解算得到这些测站的三维位移波形;最后获取此次地震引起的同震形变并对震级结果进行预估分析。结果表明,近场GPS测站位移波形变化幅度显著,波动幅度变化不仅受震中距的影响,也可能受破裂断层、地震波传播路径及场地效应等的影响;距震中最近的AC12测站水平地面峰值位移约为40 cm,永久水平位移约为24 cm,垂向抬升约30.6 cm,震中140 km范围内的GPS测站均能够监测到量值大于1 cm的永久水平形变,330 km范围内的GPS测站能够监测到毫米级以上的永久水平形变,除AC12测站与AC45测站外,此次地震造成其余测站明显的永久沉降。这些结果反映出此次地震的震源特征表现为逆冲性质,也可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利用这些高频GPS地面峰值位移(PGD)预估此次地震的震级为7.78,与实际震级基本一致,表明利用高频GPS数据进行强震震级快速预估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全球定位系统(gps) 位移波形 同震形变 震级估计 矩震级(Mw) 阿拉斯加Mw7.8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差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在GPS/BDS/UWB融合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严涛 王坚 +2 位作者 赵奕文 赵佳星 王志涛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39,共8页
针对卫星信号受限环境下,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组合定位出现较大偏差的问题,引入超宽带(UWB)技术作为定位性能增强技术。GPS/BDS伪距测量值与UWB测距值作为原始观测值,提出了基于抗差赫尔默特(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 针对卫星信号受限环境下,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组合定位出现较大偏差的问题,引入超宽带(UWB)技术作为定位性能增强技术。GPS/BDS伪距测量值与UWB测距值作为原始观测值,提出了基于抗差赫尔默特(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的GPS/BDS/UWB融合定位方法,实现合理定权,抵御粗差影响。分别进行了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结果表明:没有粗差情况下,GPS/BDS/UWB融合定位相对于GPS/BDS的定位精度在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中均有所提升;引入粗差后,定位结果可抵御粗差,精度提升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超宽带(UWB) 赫尔默特(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 抗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结合EMD的GPS-IR水位反演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玉豪 王盼 +1 位作者 张迪 唐旭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1-269,共9页
利用法国布雷斯特(Brest)港BRST测站和英国塞文大桥监测系统GNSS双频观测数据,分别在静态和高动态环境下进行GPS-IR水位反演,探究传统GNSS监测系统进行水位反演的可行性与精度.结果表明:L1波段反演精度高于L2波段;在静态场景下,GPS-IR... 利用法国布雷斯特(Brest)港BRST测站和英国塞文大桥监测系统GNSS双频观测数据,分别在静态和高动态环境下进行GPS-IR水位反演,探究传统GNSS监测系统进行水位反演的可行性与精度.结果表明:L1波段反演精度高于L2波段;在静态场景下,GPS-IR水位反演结果与验潮站数据相关系数大于0.98,在高动态场景下,桥梁GPS-IR水位反演精度稍低.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算法进行改进,提高了在桥梁复杂环境下GPS-IR水位反演结果的精度,均方根误差(RMSE)相比经典方法降低约50%.本文方法提高了GPS-IR技术在不同水域环境下的适用性,在水位监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干涉反射测量 信噪比 经验模态分解 水位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ativistic Effects in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16
作者 Neil Ashby (Department of Physics,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Colorado 80309-0390 US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5年第4期199-237,共39页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uses accurate atomic clocks in satellites and on the ground to provide world-wide position and time determination. These clocks have gravitational and motional frequency shifts whic...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uses accurate atomic clocks in satellites and on the ground to provide world-wide position and time determination. These clocks have gravitational and motional frequency shifts which are so large that, without properly accounting for relativistic effects, the system would not work. As a practical matter, therefore, many individuals who use the GPS need to understand how relativistic effects accounted for in the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s relativistic effects arising from both special relativity and general relativity, and how these effects are incorporated in GPS operations. Two introductory sections on kinematics in special and general relativity, respectively, are followed by a section which describes how relativistic effects should be accounted for. The concept of synchroization in the Earth-Centered Inertial frame is discussed in detail.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examples are given, showing the sizes of the various effects. The treatment of special and general relativity is sufficiently complete that a person should be able to follow the development without much reference to external material, except that a few standard results have been quoted from textbooks without deri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ATIVITY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Sagnac effect Synchron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块体东北缘GPS垂向时间序列噪声分析
17
作者 蔡晓军 张子哲 马涛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137,共10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青藏块体东北缘全球定位系统(GPS)测站垂向位移序列的最佳噪声模型及对测站垂向速度估计的影响,提出一种青藏块体东北缘GPS垂向时间序列噪声分析方法:选取青藏块体东北缘27个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CMONOC)GPS测站,利... 为了进一步研究青藏块体东北缘全球定位系统(GPS)测站垂向位移序列的最佳噪声模型及对测站垂向速度估计的影响,提出一种青藏块体东北缘GPS垂向时间序列噪声分析方法:选取青藏块体东北缘27个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CMONOC)GPS测站,利用不同的噪声模型对测站垂向位移时间序列进行噪声分析;并探讨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时间优化贝叶斯信息准则(BICtp)和修正贝叶斯信息准则(BICc)确定的最优噪声模型之间的差异及对测站垂向速度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AIC确定的最佳噪声模型主要是广义高斯马尔可夫噪声(GGM)+自回归滑动平均噪声(ARMA1)、GGM+白噪声(WN)和WN+闪烁噪声(FN),分别占总测站数的29.6%、22.2%和18.5%,而BIC、BICtp和BICc准则确定的最佳噪声模型主要为WN+FN,分别占总测站数的74.1%、66.7%和70.4%,其次是GGM,分别占测站数的22.2%、22.2%和14.8%;BIC、BICtp、BICc在确定最佳噪声模型过程中,对GGM+ARMA1和GGM+WN噪声模型的影响较大,并且BICc对随机漫步噪声的敏感程度高于BIC、BICtp;不同信息准则确定的青藏块体东北缘垂向速度及不确定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整体垂向趋势基本相同,西南部测站呈现下降趋势,东北边缘测站呈现上升趋势,但上升或下降的幅度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gps) 时间序列 噪声模型 极大似然估计 信息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双频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琳 孙治国 +3 位作者 杨福鑫 张洁 谭波 李亮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91,共9页
为了全面评估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的性能,本文基于北斗B1I/B3I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PPP-AR)模型,通过设计宽巷、窄巷部分模糊度子集选取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保障模糊度固定的可靠性,对全球36个... 为了全面评估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的性能,本文基于北斗B1I/B3I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PPP-AR)模型,通过设计宽巷、窄巷部分模糊度子集选取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保障模糊度固定的可靠性,对全球36个测站60 d的静态数据进行性能评估。研究表明:在首次固定时间、固定解收敛时间和固定成功率方面,亚太BDS-2/3最好,亚太BDS-3次之,非亚太BDS-3最差。虽然BDS-2/3的平均固定成功率最高,但高度角优先固定方法未顾及固定成功率对PPP-AR核检的影响,使得部分观测时间的固定成功率有所下降。北斗固定解定位精度均为厘米级,以亚太BDS-2/3静态模式为例,北、东、天的均方根值分别为0.7、0.6和1.9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 双频无电离层组合 宽巷 窄巷 部分模糊度子集选取 质量控制 高度角优先固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什M_(S)7.1地震前天山地区主要断层闭锁与变形特征及未来强震危险区域
19
作者 赵静 苑争一 +5 位作者 岳冲 杨文 武艳强 任金卫 江在森 牛安福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44-2562,共19页
利用能够反映地壳运动与变形特征的GPS速度场研究相关断层的深浅部滑动速率与闭锁状态,对于分析强震前区域构造活动及其运动学特征,以及识别未来强震危险区域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天山地区1991—2020年GPS速度场,通过构建天山地区主... 利用能够反映地壳运动与变形特征的GPS速度场研究相关断层的深浅部滑动速率与闭锁状态,对于分析强震前区域构造活动及其运动学特征,以及识别未来强震危险区域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天山地区1991—2020年GPS速度场,通过构建天山地区主要块体和断层三维模型,采用TDEFNODE负位错反演程序,计算了主要断层的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并结合解算的天山地区应变率场结果和2024年1月23日乌什M_(S)7.1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综合分析了天山地区未来可能发生强震的区域.结果表明:①迈丹断裂(发震断裂)、喀什河断裂和博格达断裂闭锁很强,大部分段落为完全闭锁;那拉提断裂和兴地断裂西段闭锁很强,东段闭锁稍弱;乌孙山脊断裂和秋里塔格断裂整体闭锁较强;博阿断裂西端闭锁较强、中段闭锁很弱、东段闭锁很强;柯坪断裂局部闭锁很强.②强闭锁的迈丹断裂和博格达断裂滑动亏损速率最大,分别为6.4~10.8 mm·a^(-1)和5.2~11.4 mm·a^(-1).其他断裂滑动亏损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喀什河断裂7.1~8.4 mm·a^(-1)、那拉提断裂4.6~6.5 mm·a^(-1)、兴地断裂4.1~6.2 mm·a^(-1)、博阿断裂西段4.4~4.9 mm·a^(-1)、乌孙山脊断裂1.4~2.6 mm·a^(-1)、秋里塔格断裂1.7~2.1 mm·a^(-1)和柯坪断裂0.6~1.6 mm·a^(-1).③天山地区的变形主要分布在南天山西段,呈现西强东弱的特点,结合强闭锁断层空间位置和乌什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增强区域,分析认为仍需重点关注南天山西段挤压和剪切变形高值区边缘与大型闭锁断层交界部位发生逆冲型和走滑型强震的危险性,尤其是乌什地震造成了明显应力加载的迈丹断裂中西段和那拉提断裂西段局部段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什M_(S)7.1地震 天山地区 gps速度场 断层闭锁程度 gps应变率 强震危险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 PPP技术用于滑坡监测的试验与结果分析 被引量:34
20
作者 王利 张勤 +2 位作者 黄观文 涂锐 张双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118-2124,共7页
为了研究全球定位系统(GPS)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用于滑坡等地质灾害监测时可能达到的精度和可靠性等问题,结合某类滑坡的大型物理模型试验,在滑坡体上布设了若干GPS监测点进行连续实时动态监测,利用PPP技术对该滑坡从稳定、开始滑动... 为了研究全球定位系统(GPS)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用于滑坡等地质灾害监测时可能达到的精度和可靠性等问题,结合某类滑坡的大型物理模型试验,在滑坡体上布设了若干GPS监测点进行连续实时动态监测,利用PPP技术对该滑坡从稳定、开始滑动直至产生破坏的全过程监测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并与GPS单历元差分定位、载波相位实时差分定位技术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GPS PPP技术监测结果的内符合精度约为10 mm,外符合精度约为40 mm,且GPS PPP技术具有一些差分GPS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无需基准站支持、作业成本低、效率高、可直接获取监测点在国际地球参考框架下的绝对坐标等。该技术完全可用于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实时动态监测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gps) 精密单点定位(PPP) 滑坡 变形监测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