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冰草中一个新型α-gliadin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光蓉 杨足君 +2 位作者 张勇 周建平 任正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8457-8458,共2页
以澳冰草(Australopyrum retrofractum)基因组DNA为模板,用小麦种子醇溶蛋白的保守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获得的扩增片段总长度为936 bp,包含一个完整的262个氨基酸的编码区,基因库登录号为EF536330,序列... 以澳冰草(Australopyrum retrofractum)基因组DNA为模板,用小麦种子醇溶蛋白的保守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获得的扩增片段总长度为936 bp,包含一个完整的262个氨基酸的编码区,基因库登录号为EF536330,序列比对表明该序列为α-gliadin基因家系成员。利用α-gliadin基因的编码氨基酸序列建立系统树分析表明,序列EF536330不能与源于普通小麦的A、B和D染色体组的α-gliadin基因序列聚在一起,而单独聚为一类,推测所获得的来自澳冰草W染色体组的序列EF536330为麦类α-liadin基因家系的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冰草 醇溶蛋白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ysicochemic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nn components of wheat gliadin
2
作者 Feng Jia Changfu Zhang +3 位作者 Qi Wang Jinhe Li Yu Chen Jinshui Wang 《Grain & 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年第1期18-24,共7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nn components of wheat gliadin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of gliadin for processing in dough and Chinese steamed brea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nn components of wheat gliadin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of gliadin for processing in dough and Chinese steamed bread. Eight Venn components, Gli-8, Gli-9, Gli-10, Gli-11, Gli-12, Gli-13, Gli-14, and Gli-15, were extracted from wheat gliadin based on their solubility. The results of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nts, TDS,electrical conductivity, particle size and zeta potential of Venn components were significant,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 of Gli-15 in gliadin was the highest, and the content of Gli-9 was the lowest. The TDS value of Gli-9 was the highest(336.0), and the TDS value of Gli-15 was the lowest(52.0).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Gli-9 was the highest,which was 7.54 times the lowest value of Gli-11. The zeta potential of Gli-9 was -25.2 mV, and the zeta potential of the Gli-15 was -7.64 mV. However, the difference in the p H values was not significant. The results of UV spectrum and FTI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econdary structures of the Venn component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he results of the XRD patterns indicated that the Venn components might not be a single substance. The results of CLSM images implied that the molecular interactions among the components were varied. Hence, the results could provide research materials and basic data for deep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of gliad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gliadin Venn COMPONENT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对面团中醇溶蛋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王晓辉 朱婷伟 +2 位作者 孟凡聪 陈复生 郭兴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30,共8页
大豆蛋白加入小麦粉中改善面制品营养品质的同时也会对面团的面筋蛋白组成和结构产生影响。醇溶蛋白是小麦面筋的主要组分,赋予面团黏性和延伸性。为探究大豆蛋白对面团中醇溶蛋白的影响,将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大... 大豆蛋白加入小麦粉中改善面制品营养品质的同时也会对面团的面筋蛋白组成和结构产生影响。醇溶蛋白是小麦面筋的主要组分,赋予面团黏性和延伸性。为探究大豆蛋白对面团中醇溶蛋白的影响,将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大豆浓缩蛋白(soy protein concentrate,SPC)、质构化大豆蛋白(texturized soy protein,TSP)分别以不同比例添加到小麦粉中制成面团,分离醇溶蛋白,通过内源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扫描及酸性聚丙烯酰胺电泳等方法对面团中醇溶蛋白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小麦粉面团相比,添加8%(质量分数,下同)的SPI、SPC、TSP后,面团中醇溶蛋白相对含量分别下降了9.65%、9.85%、5.97%;添加8%的SPI后,面团α-醇溶蛋白比例增加0.79%,β-,γ-醇溶蛋白比例无显著性变化,ω-醇溶蛋白比例下降2.27%;添加8%的SPC后,面团α-醇溶蛋白比例下降1.42%,β-醇溶蛋白比例下降1.59%,γ-醇溶蛋白无显著性变化,ω-醇溶蛋白比例增加3.25%;添加8%的TSP后,面团α-醇溶蛋白比例下降1.47%,β-,γ-醇溶蛋白比例无显著性变化,ω-醇溶蛋白比例增加1.12%。添加SPI和TSP均能使面团中醇溶蛋白肽链伸展,α-螺旋含量降低;添加SPI使面团中醇溶蛋白β-转角含量降低;添加SPC对面团中醇溶蛋白结构无显著影响。综上,添加大豆蛋白使面团中醇溶蛋白相对含量下降,肽链结构伸展,蛋白组分发生变化,从而改变醇溶蛋白黏附在麦谷蛋白骨架的状态,增大面团拉断力,缩短面团拉伸距离。该研究建立了一种探究面团中醇溶蛋白组成和结构的方法体系,为植物源蛋白在面制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醇溶蛋白 面团 紫外光谱 圆二色谱 酸性聚丙烯酰胺电泳 拉伸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多糖对麦醇溶蛋白纳米体系的影响及复合物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娜 黄霁雯 +1 位作者 雷敏 张朝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68,共7页
该研究是以提高麦醇溶蛋白(gliadin,Gli)纳米颗粒(gliadin nanoparticles,GNPs)稳定性为目标,利用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s,TFPs)的乳化性能,探究TFPs添加量对GNPs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反溶剂法制备银耳多糖和麦醇... 该研究是以提高麦醇溶蛋白(gliadin,Gli)纳米颗粒(gliadin nanoparticles,GNPs)稳定性为目标,利用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s,TFPs)的乳化性能,探究TFPs添加量对GNPs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反溶剂法制备银耳多糖和麦醇溶蛋白复合载体颗粒(gliadin-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s composite nanoparticles,G/T NPs),并利用纳米粒度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场发射扫描电镜对G/T NPs的粒径和电位、相互作用、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FPs和Gli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力和氢键作用力相结合,形成GNPs在内、TFPs外层附着的复合颗粒;TFPs的添加能够有效提高GNPs体系的稳定性,减少颗粒之间的聚集,制得的G/T_(4∶1)NPs的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on index,PDI)、ζ-电位分别为(198.5±2.6)nm、0.269±0.005、(36.7±0.6)mV,且具有pH响应性。该研究为后续构建疏水营养成分的包埋和运载体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麦醇溶蛋白 反溶剂法 复合颗粒 热场发射扫描电镜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和γ-谷维素提高麦醇溶蛋白乳液的理化稳定性
5
作者 胡晓 杨婷婷 +2 位作者 覃小丽 刘雄 钟金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3-150,共8页
为提高基于麦醇溶蛋白(gliadin,Gli)的O/W乳液的理化稳定性,以姜黄素(curcumin,Cur)和γ-谷维素(gamma oryzanol,GO)分别与Gli制备复合物,并采用实验和理论计算联合的方法探究Gli与Cur、Gli与GO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为提高基于麦醇溶蛋白(gliadin,Gli)的O/W乳液的理化稳定性,以姜黄素(curcumin,Cur)和γ-谷维素(gamma oryzanol,GO)分别与Gli制备复合物,并采用实验和理论计算联合的方法探究Gli与Cur、Gli与GO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与Gli(接触角θ_(ow)为62.43°)相比,Gli-Cur复合物和Gli-GO复合物具有更好的表面润湿性(θ_(ow)分别为71.94°和89.45°),其稳定的乳液表面平均直径分别降低16.46%和29.22%,而弹性和黏度则有所提高。此外,Gli-Cur复合物和Gli-GO复合物稳定的乳液过氧化值比Gli稳定的乳液过氧化值分别低1.92、1.74 mmol/kg,表现出较高的氧化稳定性。红外光谱、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表明,Gli与Cur、Gli与GO之间存在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其中静电相互作用主导了Gli-Cur和GliGO复合物的形成;Gli-Cur的结合能(-2.11×10^(5)k J/mol)低于Gli-GO的结合能(-1.89×10^(5)k J/mol),表明Gli和Cur的结合强度更大,这可能更利于增强Gli-Cur复合物乳液的凝胶网络结构强度。该研究从实验和理论计算角度阐明了Gli-Cur复合物和Gli-GO复合物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为提高Gli基乳液稳定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醇溶蛋白 姜黄素 γ-谷维素 分子动力学模拟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诱导不同分子质量玉米醇溶蛋白肽凝胶特性和结构研究
6
作者 侯雨梦 曹家宝 +1 位作者 鹿保鑫 王霞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87,共7页
以不同分子质量(M_(w))玉米醇溶蛋白肽为原料,研究2种分子质量比例对玉米醇溶蛋白肽热诱导凝胶特性与结构的影响。将2种分子质量蛋白肽按不同比例进行配比制成分散液,在90℃下对其进行热诱导凝胶化,采用粒度电位测定仪、荧光光谱法、Ell... 以不同分子质量(M_(w))玉米醇溶蛋白肽为原料,研究2种分子质量比例对玉米醇溶蛋白肽热诱导凝胶特性与结构的影响。将2种分子质量蛋白肽按不同比例进行配比制成分散液,在90℃下对其进行热诱导凝胶化,采用粒度电位测定仪、荧光光谱法、Ellman试剂法、对粒径及电位、表面疏水性、巯基含量进行测定。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荧光光谱对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质构仪对凝胶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单一分子质量凝胶相比,随着Zhigh比例的增大,玉米醇溶蛋白肽组合分子质量凝胶的粒径、ζ电位绝对值、表面疏水性均显著增加(P<0.05),并在m_(Zhigh)∶m_(Zlow)比例为5∶1时达到最大。组合分子质量的凝胶性能优于单一分子质量的凝胶性能。3种结构表征方法进一步证明了,疏水相互作用,特别是氢键的交换,主导了肽水凝胶的形成,且形成的水凝胶表面粗糙,具有较高的自聚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肽比例 热诱导 凝胶特性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醛糊精对麦醇溶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贾丰 张一格 +3 位作者 李伟 胡选生 王学军 郭玉蓉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80,共8页
通过二醛糊精(DAD)交联麦醇溶蛋白(Gli)制备Gli膜,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DAD对Gli膜微观结构、光学性能、耐水性能、阻隔性能、机械性能、热稳定性、抗菌性能等的影响,旨在改善Gli膜的相关性能,以期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保护环境。结果表明... 通过二醛糊精(DAD)交联麦醇溶蛋白(Gli)制备Gli膜,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DAD对Gli膜微观结构、光学性能、耐水性能、阻隔性能、机械性能、热稳定性、抗菌性能等的影响,旨在改善Gli膜的相关性能,以期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保护环境。结果表明DAD的交联作用使得Gli膜的机械性能、耐水性能、热稳定性和抗菌性能均明显提高,当DAD质量浓度在3 g/100 mL时(3#组),相关膜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耐水性能在各组中最优。经初步成膜机理研究发现席夫碱键是相关膜性能改善的主要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醛糊精 麦醇溶蛋白 化学改性 力学性能 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互叶白千层精油的Zein/Pullulan复合膜乳液对芒果保鲜贮藏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韦珍妮 玉胜烟 +3 位作者 刘慧婷 黄桔燕 蓝祥烊 袁芳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28-32,共5页
为研究新型复合乳液对芒果贮藏品质的影响,制备了负载0、1%、2%(v/v)互叶白千层精油的玉米醇溶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乳液,并对芒果进行涂膜处理,于20℃、RH 65%贮藏,定期测定指标。结果表明:3种复合乳液涂膜处理均能减缓芒果失重率的升高... 为研究新型复合乳液对芒果贮藏品质的影响,制备了负载0、1%、2%(v/v)互叶白千层精油的玉米醇溶蛋白/普鲁兰多糖复合乳液,并对芒果进行涂膜处理,于20℃、RH 65%贮藏,定期测定指标。结果表明:3种复合乳液涂膜处理均能减缓芒果失重率的升高,且维持更高的果肉Vc含量,但对果肉TA和TSS含量影响不大;而负载互叶白千层精油的复合乳液还能有效地抑制芒果果实的呼吸作用,延缓果皮叶绿素的降解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升高,其中负载1%互叶白千层精油的玉米醇溶蛋白/普鲁兰多糖乳液处理在延缓果实叶绿素的降解、减缓失重率的上升和维持Vc含量方面的效果更好。综上,负载1%互叶白千层精油的玉米醇溶蛋白/普鲁兰多糖乳液更利于维持芒果的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普鲁兰多糖 互叶白千层精油 复合乳液 芒果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藏时间对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二级结构及面团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李学红 胡钟毓 +2 位作者 陆勇 荆晓燕 刘延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3-86,97,共5页
分别对小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在-18℃下冻藏0~28d后其巯基和二硫键含量以及二级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变化可能的内在机理;进一步探讨了冻藏导致的面团质构变化与两种面筋蛋白结构变化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冻藏处理使麦醇... 分别对小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在-18℃下冻藏0~28d后其巯基和二硫键含量以及二级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变化可能的内在机理;进一步探讨了冻藏导致的面团质构变化与两种面筋蛋白结构变化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冻藏处理使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中巯基含量增加、二硫键含量减少,α-螺旋和β-转角结构含量下降,β-折叠结构含量升高;其中,冻藏处理对麦谷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程度要明显大于麦醇溶蛋白。质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蛋白质中二硫键、α-螺旋和β-转角结构含量的减少,对冻藏后面团粘性、弹性、硬度的降低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谷蛋白 麦醇溶蛋白 结构 冻藏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朊粉、麦醇溶蛋白与麦谷蛋白基本性质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钟昔阳 姜绍通 +2 位作者 潘丽军 李志凯 焦立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7-51,共5页
以溶解度、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为考察指标,系统研究不同pH值条件下,谷朊粉、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相互间关系。结果表明:pH值3~11范围内,谷朊粉的溶解度、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在pH7时最小。... 以溶解度、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为考察指标,系统研究不同pH值条件下,谷朊粉、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相互间关系。结果表明:pH值3~11范围内,谷朊粉的溶解度、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在pH7时最小。在同一pH值条件下,麦醇溶蛋白溶解度、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大于麦谷蛋白,且在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方面,麦醇溶蛋白远大于麦谷蛋白。麦醇溶蛋白是提高谷朊粉功能特性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朊粉 麦醇溶蛋白 麦谷蛋白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草属植物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兰秀锦 郑有良 +2 位作者 刘登才 魏育明 周永红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93-100,共8页
利用APAGE技术对山羊草属中6个物种30份材料的醇溶蛋白进行了分析.共出现14种醇溶蛋白APAGE谱带类型和67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谱带,其中.每份材料可分离出10~22条带,所有67条谱带均具有多态性。同一物种内的谱带类型为1~4种,种间... 利用APAGE技术对山羊草属中6个物种30份材料的醇溶蛋白进行了分析.共出现14种醇溶蛋白APAGE谱带类型和67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谱带,其中.每份材料可分离出10~22条带,所有67条谱带均具有多态性。同一物种内的谱带类型为1~4种,种间没有出现相同的带型。种内各材料问谱带类型可完全相同.带型间的最大相似系数为0.941.而种间最大相似系数则为0.6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草属 醇溶蛋白 电泳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和小麦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结构性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王洪伟 武菁菁 阚建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48,共6页
采用Osbron法分别提取青稞和小麦中的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对这4种蛋白质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并测定其表面疏水性、热稳定性... 采用Osbron法分别提取青稞和小麦中的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对这4种蛋白质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并测定其表面疏水性、热稳定性、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结果表明:醇溶蛋白在青稞蛋白质中的含量为16.96%,低于其在小麦蛋白质中的含量;谷蛋白在青稞蛋白质中的含量为47.83%,高于其在小麦蛋白质中的含量,但经SDSPAGE分析发现青稞中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HMW-GS)含量远低于小麦中的。青稞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中的二硫键和总巯基含量均低于小麦中的。4种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差异不大。青稞谷蛋白的热稳定性高于小麦谷蛋白,不利于其吸收水分和部分展开。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小麦醇溶蛋白和青稞醇溶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β-转角和β-折叠组成,而小麦醇溶蛋白中的β-转角所占比例更高;青稞谷蛋白和小麦谷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以β-折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醇溶蛋白 谷蛋白 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芒麦种质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马啸 陈仕勇 +3 位作者 张新全 周永红 白史且 刘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66,共8页
利用A-PAGE的醇溶蛋白标记,对来自亚洲和北美的86份老芒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电泳共检测到52条醇溶蛋白条带,其中47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带百分比达90.4%。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幅为0.108-0.952,平均值为0.373... 利用A-PAGE的醇溶蛋白标记,对来自亚洲和北美的86份老芒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电泳共检测到52条醇溶蛋白条带,其中47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带百分比达90.4%。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幅为0.108-0.952,平均值为0.373。利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反映了类似的结果,即供试种质间的多样性指数达到0.460的较高水平。基于多样性指数计算了老芒麦种质地理类群遗传分化程度,地理类群内和类群间的遗传变异分别占总变异的55.8%和44.2%,这表明种质间存在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对供试种质和地理类群的聚类分析结果均显示,来源于青藏高原的种质与其他地理来源的种质具有较大的差异,可以分成明显的2支。这种聚类结果可能与老芒麦种质的地理来源和生态适应性有关。本研究结果可为老芒麦种质的收集保护及核心种质构建提供有益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醇溶蛋白 遗传多样性 地理类群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配比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涛 王沛 +6 位作者 周琴 王笑 蔡剑 黄梅 戴廷波 曹卫星 姜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5,共8页
明确不同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配比对面团及饼干品质的影响。以扬麦22为材料,通过分离重组的方法,将面粉中的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和淀粉分离出来,并按照既定比例进行重组,分析不同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质量比(醇/谷比)处理下面筋蛋白结构、... 明确不同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配比对面团及饼干品质的影响。以扬麦22为材料,通过分离重组的方法,将面粉中的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和淀粉分离出来,并按照既定比例进行重组,分析不同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质量比(醇/谷比)处理下面筋蛋白结构、面团流变学及饼干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醇/谷比的增加,面筋蛋白的β-折叠和α-螺旋含量逐渐下降,β-转角含量逐渐上升;游离巯基含量呈现线性下降趋势;各处理间的热变性温度(Tp)无显著性差异,焓值(ΔH)呈现上升的趋势。重组体系的弹性模量G′和黏性模量G′′逐渐下降,流变损耗角tanΔ(G′′/G′)逐渐上升;面团的内聚性、黏着性弹性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饼干的硬度、咀嚼性、直径、厚度逐渐增加,延展因子降低,色泽有所改善,饼干的感官评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上所述,醇/谷比增加造成饼干直径增加,色泽有所改善,但是醇谷比过高导致面筋蛋白黏弹性下降,重组面粉所制作饼干的硬度增加,延展因子变小,颜色泛白,醇/谷比6∶4为制作饼干的最佳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谷蛋白 醇溶蛋白 重组 饼干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醇溶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5
作者 马永强 韩春然 石忠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13-817,共5页
小麦醇溶蛋白是小麦种子的主要贮藏蛋白之一,本文综述了它的分子特征、结构和基因定位,对其对面粉性质的影响、面包性质的影响、面团疏水性和流变学性质的影响进行了重点讨论,并对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小麦醇溶蛋白 结构 品质 面粉 面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青衣江、岷江流域鹅观草遗传多样性的溶蛋白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烈 张新全 +2 位作者 杨武云 李俊 魏会廷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12-20,共9页
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对采自青衣江流域和岷江流域的97份鹅观草材料的种子醇溶蛋白进行了分析。在对四川青衣江、岷江流域鹅观草居群的醇溶蛋白分析中,鹅观草材料醇溶蛋白带谱存在显著差异,共出现27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 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对采自青衣江流域和岷江流域的97份鹅观草材料的种子醇溶蛋白进行了分析。在对四川青衣江、岷江流域鹅观草居群的醇溶蛋白分析中,鹅观草材料醇溶蛋白带谱存在显著差异,共出现27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5条,占总条带数的92.59%;鹅观草的遗传相似性与其地理分布较为一致,表现在:1)青衣江、岷江流域鹅观草总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45 1,其中青衣江流域鹅观草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40 0,岷江流域鹅观草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10 0,表明青衣江流域鹅观草比岷江流域存在更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多样性指数更高;但流域间遗传分化系数仅为0.04,表明两江流域间遗传分化较小;各居群间遗传变异系数达0.326,表明总遗传多样性的32.6%来自居群间。2)在同一流域不同居群也存在遗传分化,其中青衣江流域各居群(除峨眉山居群分散聚在各居群外)能聚在一起;而岷江流域各居群在成都平原区段互相渗透,但能以上、中、下游区段聚开;青衣江流域各居群中以蒙山居群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达0.339 8,洪雅居群最低,仅0.094 7;岷江流域上游居群多样性指数最高,为0.301 7,而下游以乐山居群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131 7。3)同一居群内鹅观草存在遗传变异,两江流域以蒙山居群变异最大,多样性指数最高。对居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还表明,鹅观草垂直分布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水平分布;在成都平原居群由于生境片断化,导致岷江流域鹅观草生境片断化后小居群遗传分化增加,而整个成都平原“大居群”遗传多样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观草 居群 遗传多样性 醇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醇溶蛋白溶液的流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少敏 宋义虎 +2 位作者 陈瑶 张其斌 郑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7,共4页
研究了剪切速率、浓度、温度、pH值以及交联剂钙离子、戊二醛与正十二硫醇对小麦醇溶蛋白乙醇/水(70/30,V/V)溶液粘度的影响。醇溶蛋白乙醇/水溶液为牛顿流体,在中性条件下粘度最低。钙金属离子与戊二醛使溶液粘度增大,但不改变流动活... 研究了剪切速率、浓度、温度、pH值以及交联剂钙离子、戊二醛与正十二硫醇对小麦醇溶蛋白乙醇/水(70/30,V/V)溶液粘度的影响。醇溶蛋白乙醇/水溶液为牛顿流体,在中性条件下粘度最低。钙金属离子与戊二醛使溶液粘度增大,但不改变流动活化能。在正十二硫醇使蛋白质分子间通过二硫键交联的过程中,流动活化能先增大,然后逐渐降低至恒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溶蛋白 溶液 粘度 PH 交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1份小麦种质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姜小苓 张自阳 +4 位作者 李小军 李淦 于红彩 李秀玲 茹振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20,共7页
为探讨小麦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亚基对品质性状的影响,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对不同来源的301份小麦品种(系)的醇溶蛋白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1份材料共分离出93种不同迁移率的谱带,其中迁移率为58.6、69.4、... 为探讨小麦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亚基对品质性状的影响,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对不同来源的301份小麦品种(系)的醇溶蛋白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1份材料共分离出93种不同迁移率的谱带,其中迁移率为58.6、69.4、72.1、16.5和19.2的谱带出现频率最高(均高于80.0%),其余谱带的多态性相对较高。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的变异范围为0.538~1.000,平均为0.759,中原008和中育1401的亲缘关系最近(GS值为1.0)。在GS=0.740水平上,将所有材料划分为11个类群。相关分析表明,42条谱带与106项次品质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谱带ω25.5、γ43.7和γ48.2可显著增加面团稳定时间、面筋指数;谱带γ52.2和α80.7可显著增加粗蛋白及干、湿面筋含量;谱带β59.2可显著提高小麦粉色泽L*值,但与b*值负相关;谱带ω34.8、ω36.6和ω39.3对面团稳定时间及面筋指数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这些重要的醇溶蛋白谱带可作为小麦品质育种的选择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醇溶蛋白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对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钟昔阳 姜绍通 +1 位作者 潘丽军 赵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11,共4页
以谷朊粉组成中的两种蛋白——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为对象,研究超高压对这两种蛋白质溶解度、乳化性、起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0MPa范围内,两种蛋白质的溶解度、起泡性随压力升高急剧升高;在100-300MPa范围内,压力对麦醇溶... 以谷朊粉组成中的两种蛋白——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为对象,研究超高压对这两种蛋白质溶解度、乳化性、起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0MPa范围内,两种蛋白质的溶解度、起泡性随压力升高急剧升高;在100-300MPa范围内,压力对麦醇溶蛋白的溶解度影响变化不大,麦谷蛋白的溶解度则随压力增大而逐渐增大,在该压力范围内,两种蛋白质的起泡性随压力升高逐渐增大;在300-500MPa范围内,两种蛋白质的溶解度、起泡性随压力增大而减小,且在300MPa时两种蛋白质的溶解度、起泡性最好。在0-200MPa范围内,麦醇溶蛋白乳化性随压力增大而升高;在200-500MPa范围内,麦醇溶蛋白乳化性随压力增大而减小。超高压对麦谷蛋白的乳化性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麦醇溶蛋白 麦谷蛋白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醇溶蛋白亚基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曙光 杨海峰 +4 位作者 孙黛珍 李中青 史雨刚 范华 曹亚萍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5,共5页
利用A-PAGE技术,分析了20个小麦品种(系)醇溶蛋白的等位变异,共检测出51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其中带Gli-16.5,Gli-19.1,Gli-23.2,Gli-31.4,Gli-34.8,Gli-36.6,Gli-46.2,Gli-55.3,Gli-58.6,Gli-63.0,Gli-69.4出现频率高于50%。结合凝胶成... 利用A-PAGE技术,分析了20个小麦品种(系)醇溶蛋白的等位变异,共检测出51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其中带Gli-16.5,Gli-19.1,Gli-23.2,Gli-31.4,Gli-34.8,Gli-36.6,Gli-46.2,Gli-55.3,Gli-58.6,Gli-63.0,Gli-69.4出现频率高于50%。结合凝胶成像系统,对这些谱带与小麦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li-19.1与湿面筋和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Gli-63.0与湿面筋呈极显著正相关,Gli-16.5、Gli-58.6、Gli-69.4与沉降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但Gli-31.4与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Gli-34.8与沉降值显著负相关,Gli-36.6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沉降值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因此Gli-19.1、Gli-63.0、Gli-16.5、Gli-58.6、Gli-69.4可以作为生化标记用于强筋小麦的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醇溶蛋白 等位变异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