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变温度可调的导热复合共晶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张鑫炎 杨洁 +1 位作者 魏忠 杨伟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4-691,共8页
首先,以十水合硫酸钠(SSD)和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DHPD)为二元共晶组分,通过物理共混并加入细菌纤维素(BC)、成核剂(硼砂和五水硫代硫酸钠)制备了相变基体材料(SD),考察了m(SSD)∶m(DHPD)对SD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的影响。然后,向由m(SSD)... 首先,以十水合硫酸钠(SSD)和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DHPD)为二元共晶组分,通过物理共混并加入细菌纤维素(BC)、成核剂(硼砂和五水硫代硫酸钠)制备了相变基体材料(SD),考察了m(SSD)∶m(DHPD)对SD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的影响。然后,向由m(SSD)∶m(DHPD)=6∶4制备的SD(记为SD64)中引入不同含量(x,以SD64的质量计,下同)六方氮化硼(h-BN),制备了导热复合共晶相变材料(xBN-SD64)。通过FTIR、XRD和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测试了样品的过冷、相分离、热导率和热循环性能,评价了其热管理能力。结果表明,分别加入SSD和DHPD质量3%的硼砂和五水硫代硫酸钠,SD64的过冷度仅为3.4℃;BC的加入消除了SD的相分离;SD可实现相变温度在31.8~35.7℃之间的有效调控。5BN-SD64的热导率从SD64的0.81 W/(m·K)增至1.20 W/(m·K),相变潜热仅从SD64的(205.3±3.3)J/g降至(199.6±4.2)J/g,相变温度维持在(31.2±0.4)℃;经过50次的热循环,其相变潜热保留率为93%。5BN-SD64应用于建筑的热管理能减少模型建筑室内5.6℃的温度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水合盐 复合共晶相变材料 热管理 氮化硼 热导率 相变温度 建筑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粉煤灰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2
作者 闫贞玮 高建明 +1 位作者 马舒佳 郭彦霞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4-1192,共9页
传统模板法制备介孔硅基材料存在合成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的问题。研究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矿相活化和酸刻蚀两步法合成了一种介孔硅基材料,工艺简单且能耗低。以聚乙二醇(PEG)为相变材料,通过真空浸渍法制备了定形复合相变材料。利用扫... 传统模板法制备介孔硅基材料存在合成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的问题。研究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矿相活化和酸刻蚀两步法合成了一种介孔硅基材料,工艺简单且能耗低。以聚乙二醇(PEG)为相变材料,通过真空浸渍法制备了定形复合相变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TG)对所制备的材料成分、形貌和热性能等进行了表征。BET测试表明这种介孔硅基材料比表面积可达492 m^(2)/g,孔容为0.42 cm^(3)/g。复合相变材料在105℃下仍然可以保持固体形状,PEG4000的最大质量负载量为61.69%,熔融相变焓为57 J/g。实验表明所制备的定形复合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储热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粉煤灰基复合相变材料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绿色环保的热能储存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 酸处理 二氧化硅基孔材料 定形复合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CO_(3)·10H_(2)O-Na_(2)HPO_(4)·12H_(2)O/SiO_(2)复合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璇 李再超 +2 位作者 吴亚楠 唐炳涛 张宇昂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3-629,656,共8页
以Na_(2)CO_(3)·10H_(2)O(SCD)、Na_(2)HPO_(4)·12H_(2)O(DHPD)为相变主体制备了共晶体系,通过绘制凝固点变化图与DSC测试共同确定在m(SCD)∶m(DHPD)=4∶6时形成共晶,FTIR和XRD结果显示,2种水合盐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但其晶... 以Na_(2)CO_(3)·10H_(2)O(SCD)、Na_(2)HPO_(4)·12H_(2)O(DHPD)为相变主体制备了共晶体系,通过绘制凝固点变化图与DSC测试共同确定在m(SCD)∶m(DHPD)=4∶6时形成共晶,FTIR和XRD结果显示,2种水合盐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但其晶型结构发生改变。通过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Na2SiO3·9H_(2)O作为成核剂降低体系的过冷度,且经历50次相变循环体系未出现相分离,相变焓值仅下降0.25%。进一步使用质量分数为25%的气相SiO_(2)作为支撑材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相变前后形状稳定的共晶水合盐/SiO_(2)定形相变材料(SSPCM)。所得SSPCM的相变温度为24.08℃,相变焓值为146.6J/g,过冷度为0.55℃,热导率为0.4571W/(m·K)。同保温泡沫相比,其可将模拟房内部中心温度的升温时间延长了1.81倍,降温时间延长了0.3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_(2)CO_(3)·10H_(2)O Na_(2)HPO_(4)·12H_(2)O 共晶水合盐 复合相变材料 建筑节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红外和雷达波隐身的水泥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1
4
作者 马超 解帅 +3 位作者 王永超 冀志江 吴子豪 王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0,共9页
红外和雷达波隐身主要是通过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和雷达回波信号来提高目标的隐蔽性。将相变材料与炭黑封装为相变单元,并将其与膨胀珍珠岩-磁粉/水泥复合材料结合,研制出一种兼具红外和雷达波隐身的双功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对其吸波... 红外和雷达波隐身主要是通过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和雷达回波信号来提高目标的隐蔽性。将相变材料与炭黑封装为相变单元,并将其与膨胀珍珠岩-磁粉/水泥复合材料结合,研制出一种兼具红外和雷达波隐身的双功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对其吸波性能和热性能进行试验与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炭黑对相变材料相变温度的影响较小,潜热仅降低了约1.9%;500次冷热循环后,相变材料的潜热留存率为78.3%,循环稳定性较好。相变单元和膨胀珍珠岩均可以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吸波能力,且反射损耗在-5~-15 dB可调。相变单元通过吸收大量热量来降低目标外表面温度,削弱红外辐射。相变材料的加入会增加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但相变材料高储热密度和珍珠岩低热导率的共同作用使得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隔热效应更加显著,从而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仿真结果表明:磁损耗仅出现在水泥基体中,相变单元通过电阻损耗来影响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热量传递在相变单元处受阻,传导热通量在相变单元边缘处的传输过程出现弯曲。当相变材料相变完成后,热量趋于均匀分布。因此,水泥基复合材料可通过损耗电磁波来降低雷达回波信号,通过相变材料吸收目标的热量来降低红外辐射,从而实现不同复杂环境下建筑材料的红外和雷达波等多波段隐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复合材料 红外隐身 雷达波隐身 相变材料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铋强化氯化盐/氧化镁复合材料制备及热物性研究
5
作者 王晨 何伟 孙梦媛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0-126,共7页
为开发一种低成本、热性能好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以NaCl、KCl、CaCl_(2)为相变材料,MgO为载体材料,纳米Bi_(2)O_(3)为导热增强剂,通过混合烧结法制备出了氯化盐/氧化镁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 为开发一种低成本、热性能好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以NaCl、KCl、CaCl_(2)为相变材料,MgO为载体材料,纳米Bi_(2)O_(3)为导热增强剂,通过混合烧结法制备出了氯化盐/氧化镁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DRL导热仪等方式,进行了导热增强剂对氯化盐/氧化镁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化学相容性、微观结构、比热容、导热系数的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导热增强剂纳米氧化铋含量为2%(质量分数)时热物性最好,比热容为1.16 J/(g·K),储热密度为232.93 J/g,导热系数为1.61 W/(m·K)。相较于未添加导热增强剂的比热容提高40%,导热系数提高55%,储热密度提高9%。所制备的氯化盐/氧化镁复合相变储热材料,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固定形态,比热容和导热系数有较大提高,在高温状态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该研究为高温储热领域提供了一种可供选用的低成本且综合性能良好的储热材料,在热能储存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盐 氧化镁 导热增强剂 纳米氧化铋 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热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盐/陶瓷基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黄金 张仁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6-108,116,共4页
无机盐/陶瓷基新型复合相变蓄热材料既具备了显热蓄热材料和潜热蓄热材料的长处,又克服了两者的不足,具有能快速放热和快速吸热、蓄热量大、直接换热、定形等特性。综述了国内外无机盐/陶瓷基复合储能材料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无机盐/陶瓷... 无机盐/陶瓷基新型复合相变蓄热材料既具备了显热蓄热材料和潜热蓄热材料的长处,又克服了两者的不足,具有能快速放热和快速吸热、蓄热量大、直接换热、定形等特性。综述了国内外无机盐/陶瓷基复合储能材料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无机盐/陶瓷基复合蓄热材料的蓄热原理、组分选择和制备工艺等,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看法,展望了今后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盐/陶瓷基 相变材料 蓄热材料 复合材料 相变蓄热材料 复合蓄热材料 陶瓷基 无机盐 直接换热 储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锂钠共晶盐复合相变材料的储放热特性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传 李琦 +5 位作者 姜竹 曹慧 谯耕 李永亮 雷宪章 丁玉龙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4期655-661,共7页
对以碳酸锂钠共晶盐为相变材料,氧化镁颗粒为陶瓷基体和石墨为导热增强剂的复合相变材料模块储放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并与纯相变材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储热过程,添加有导热增强剂的复合材料模块储热性能明显高于纯相变材料,且... 对以碳酸锂钠共晶盐为相变材料,氧化镁颗粒为陶瓷基体和石墨为导热增强剂的复合相变材料模块储放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并与纯相变材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储热过程,添加有导热增强剂的复合材料模块储热性能明显高于纯相变材料,且其储热性能随着导热增强剂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石墨质量含量从5%提高到30%时,材料模块整体的储热时间缩短29%。对于放热过程,实验考察了两种放热条件—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结果表明,强制对流条件下材料模块的放热性能要优于自然对流条件下的放热性能。对比纯相变材料,复合材料模块的整体放热速率提高了近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钠 相变材料 复合储能材料 储放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盐高温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焘 张东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14,共4页
无机盐高温相变储能技术对于能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太阳能热发电、工业热利用及余热回收方面有着显著优点。对无机盐高温相变储能材料的定义范畴、应用领域和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详细讨论了无机盐高温相变储能材... 无机盐高温相变储能技术对于能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太阳能热发电、工业热利用及余热回收方面有着显著优点。对无机盐高温相变储能材料的定义范畴、应用领域和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详细讨论了无机盐高温相变储能材料的分类及各类材料的性能、优缺点;介绍了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在空间站太阳能Brayton热机发电循环系统、德国航天航空研究中心(DLR)在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太阳能热发动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储能材料 无机盐 复合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Na_2SO_4/SiO_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晶型转变及热膨胀特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黄金 张仁元 伍彬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20,共5页
对无机盐/陶瓷基(Na2SO4/SiO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前后进行XRD实验,分析了该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出现的多晶型转变现象;通过对复合相变储能材料进行热膨胀百分数的测试(室温~900℃),得出其热膨胀系数变化曲线,分析了复合相... 对无机盐/陶瓷基(Na2SO4/SiO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前后进行XRD实验,分析了该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出现的多晶型转变现象;通过对复合相变储能材料进行热膨胀百分数的测试(室温~900℃),得出其热膨胀系数变化曲线,分析了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多晶型转变对热膨胀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在240℃附近和接近580℃处出现两次热膨胀特性的突然变化,该变化主要由两组份的多晶型变化引起;800~900℃,材料的平均热膨胀系数约为32×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储能材料 无机盐/陶瓷基 多晶型 热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自发浸渗制备多孔陶瓷复合相变储能材料(英文)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金 柯秀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6-340,共5页
研究了融盐Na2SO4与石英质多孔陶瓷预制体的自发熔融浸渗制备工艺,成功地制备出无机盐/陶瓷基(Na2SO4/SiO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观察和分析了该材料的物相组成与显微结构特征,对该材料的各项热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自... 研究了融盐Na2SO4与石英质多孔陶瓷预制体的自发熔融浸渗制备工艺,成功地制备出无机盐/陶瓷基(Na2SO4/SiO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观察和分析了该材料的物相组成与显微结构特征,对该材料的各项热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自发熔融浸渗工艺比混合烧结工艺更适合于制备无机盐陶瓷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熔融浸渗 无机盐/陶瓷基 相变储能 复合储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SO_4·10H_2O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对金属封装材料腐蚀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柳馨 铁健 铁生年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86-994,共9页
采用失重法,并对腐蚀产物的物质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对十水硫酸钠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相变循环对不锈钢、铝合金、纯铜和黄铜等金属封装材料的腐蚀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属封装材料的耐腐蚀性为不锈... 采用失重法,并对腐蚀产物的物质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对十水硫酸钠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相变循环对不锈钢、铝合金、纯铜和黄铜等金属封装材料的腐蚀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属封装材料的耐腐蚀性为不锈钢最佳,紫铜的耐腐蚀性最差,其顺序为:不锈钢304>不锈钢201>铝合金1060>铝合金5052>铝合金6061>铝合金7075>黄铜>紫铜,纯铜的腐蚀主要以点蚀形式存在,蚀孔表面有Cu_2O膜的存在,Cl-的存在与氧竞争吸附,加速腐蚀;黄铜也存在点蚀,同时黄铜与相变材料反应,生成物质粘附在黄铜表面。铝合金腐蚀以点蚀形式存在,腐蚀产物呈开裂状附着于基体表面。铜及合金和铝合金不适合做芒硝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封装材料,不锈钢201和304呈现良好的耐腐蚀状态,适宜作为芒硝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金属封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硝基复合材料 相变材料 腐蚀 金属基封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余热回收用熔融盐/多孔镍基复合相变蓄热材料(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胜林 王华 +1 位作者 祁先进 李宏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2期7-10,共4页
提出了一种由多孔镍基熔浸熔融盐制备而成的新型复合相变蓄热材料,重点研究了该材料的制备。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差热差重分析,研究了复合蓄热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结果表明:最佳的复合时间2~3h;最佳的复合温度为高于熔... 提出了一种由多孔镍基熔浸熔融盐制备而成的新型复合相变蓄热材料,重点研究了该材料的制备。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差热差重分析,研究了复合蓄热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结果表明:最佳的复合时间2~3h;最佳的复合温度为高于熔点5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复合相变材料 热能贮存 多孔镍基 熔融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制备工艺对其浸渗率和相对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金 张仁元 伍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3-657,共5页
本文探索了Na2SO4/SiO2无机盐/陶瓷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自发熔融浸渗工艺制度。讨论了预制体制备工艺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造孔剂含量、成型压力、烧成温度和颗粒粒度与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浸渗率和相对密度的关系,分析了熔融盐与预制体... 本文探索了Na2SO4/SiO2无机盐/陶瓷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自发熔融浸渗工艺制度。讨论了预制体制备工艺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造孔剂含量、成型压力、烧成温度和颗粒粒度与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浸渗率和相对密度的关系,分析了熔融盐与预制体浸渗合成时,浸渗温度、浸渗时间以及浸渗方式对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浸渗率和相对密度的影响。对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工艺对复合储能材料的物相组成影响不大,Na2SO4与SiO2两相表现出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和相容性,且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熔融浸渗 无机盐/陶瓷基 相变储能 复合储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载体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多 刘爱华 王东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58,共4页
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开发是解决固-液相变材料(PCMs)使用缺陷的最主要手段。硅基多孔及纳米材料是相变材料有效、稳定的载体,可以实现对相变材料的封装和固定。介绍了硅基载体的种类和特点,综述了该类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在制备工艺和使用... 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开发是解决固-液相变材料(PCMs)使用缺陷的最主要手段。硅基多孔及纳米材料是相变材料有效、稳定的载体,可以实现对相变材料的封装和固定。介绍了硅基载体的种类和特点,综述了该类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在制备工艺和使用性能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载体 复合相变材料 相变蓄热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膏基复合相变材料热湿参数的实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尚建丽 张浩 +1 位作者 熊磊 麻向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72,77,共6页
研究了相变微胶囊掺入建筑石膏制备石膏基复合相变材料的热湿性能。通过饱和盐溶液、传热传湿模拟试验、等效导热测试等方法对石膏基复合相变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并且采用微积分和数学拟合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膏基复合相... 研究了相变微胶囊掺入建筑石膏制备石膏基复合相变材料的热湿性能。通过饱和盐溶液、传热传湿模拟试验、等效导热测试等方法对石膏基复合相变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并且采用微积分和数学拟合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膏基复合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储热含湿性能,研究首次提出石膏基复合相变材料的表面质交换系数、湿扩散系数、相变因子等重要参数,为石膏基复合相变材料的节能效果计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 石膏基复合相变材料 耦合模拟 热湿参数 相变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盐/石英基复合储能材料的回收利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月明 刘涛 +3 位作者 王竹梅 沈宗洋 谢志翔 欧尚瑶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7,共4页
采用沸水浸渍法来分离Na2SO4/Si O2复合储能材料中的无机盐与石英陶瓷基体,实现复合储能材料的回收利用。研究表明,将复合储能材料研磨成12目筛以下的粉体并在100℃的沸水中浸渍2 h,能够使得无机盐清除率为100%。将浸渍后剩余的粉末研磨... 采用沸水浸渍法来分离Na2SO4/Si O2复合储能材料中的无机盐与石英陶瓷基体,实现复合储能材料的回收利用。研究表明,将复合储能材料研磨成12目筛以下的粉体并在100℃的沸水中浸渍2 h,能够使得无机盐清除率为100%。将浸渍后剩余的粉末研磨过325目筛,添加占粉末重量25wt.%木炭粉(过325目筛)能够制备出综合性能较好的石英多孔陶瓷基体,其显气孔率为52.63%,抗折强度为3.01 MPa,平均孔径为13.11μm,孔径分布为7-23μm,所制备的复合储能材料的Na2SO4浸渗率达48.13%。通过研磨后沸水浸渍法有效地回收利用了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提高了无机盐/陶瓷基复合储能材料的市场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储能材料 无机盐 回收利用 浸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盐/金属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新波 李传常 +4 位作者 谢宝珊 张波 陈荐 陈中胜 李微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77-1185,共9页
储热技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解决能量供求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匹配的矛盾,储热材料是其实际应用的关键。熔融盐具有传热、储热能力,是一种理想的相变储热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储热技术中。熔融盐的导热系数一般为0.5~1.0 W/(m·K),作... 储热技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解决能量供求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匹配的矛盾,储热材料是其实际应用的关键。熔融盐具有传热、储热能力,是一种理想的相变储热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储热技术中。熔融盐的导热系数一般为0.5~1.0 W/(m·K),作为相变储热材料,存在导热系数低的问题。而通过将其与金属材料复合可以大幅提高其导热系数,增强其储热性能,熔融盐/金属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已成为熔融盐应用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总结了镍、铝、铜、镁等金属元素以颗粒、泡沫、翅片等结构形式与熔融盐复合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研究进展,还介绍了熔融盐/金属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工业余热回收、太阳能热发电方面的应用,同时概述了高温熔融盐对金属的腐蚀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盐 金属 浸渍法 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腐蚀 储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水醋酸钠相变储能复合材料改性制备及储/放热特性 被引量:22
18
作者 吴东灵 李廷贤 +1 位作者 何峰 王如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860-2868,共9页
水合盐相变储热材料普遍存在的过冷和相分离现象是影响其热稳定性和热性能的关键问题。以中低温水合盐相变储热材料三水醋酸钠(SAT)为研究对象,采用熔融共混法将羧甲基纤维素(CMC)和十二水磷酸氢二钠(DHPD)作为添加剂对三水醋酸钠进行... 水合盐相变储热材料普遍存在的过冷和相分离现象是影响其热稳定性和热性能的关键问题。以中低温水合盐相变储热材料三水醋酸钠(SAT)为研究对象,采用熔融共混法将羧甲基纤维素(CMC)和十二水磷酸氢二钠(DHPD)作为添加剂对三水醋酸钠进行了改性研究,通过各成分的配比优化制备了高性能相变储热复合材料,利用DSC及熔融-凝固装置对改性材料进行了热物性和稳定性的测试,分析了不同质量分数的添加剂对相变储热复合材料的相变焓、相变温度、过冷度及相分离现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改性的SAT相变储热复合材料构建了高密度储热器并搭建了相变储能热水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运行工况下相变储热器的储/放热性能。结果表明:添加0.5%CMC和2%DHPD的相变储热复合材料有效改善了纯SAT的相分离严重和过冷度大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多次循环后复合样品的相变焓为258 k J?kg^(-1),相变温度为57℃,过冷度在2℃以内;相变储能热水系统在不同放热工况下出口水温度均超过50℃,放热过程中相变材料温度变化平稳,储热器的储放热效率高于90%,放热功率大于10 k W,且随着入口水温下降,放热功率、放热量及储放热效率都提高,相变储热器的储能密度是传统水箱的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盐 三水醋酸钠 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过冷度 热稳定性 储放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盐/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物性及循环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云汉 王亮 +5 位作者 张双 林曦鹏 葛志伟 白亚开 林霖 陈海生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27-3634,共8页
本研究以三水合乙酸钠(SAT)作为主体相变材料,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DSP)作为成核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作为增稠剂,膨胀石墨(EG)作为导热强化剂,采用熔融搅拌法制备了SAT-DSP-CMC/EG复合相变材料。通过扫描电镜、流变仪、天平、差示扫... 本研究以三水合乙酸钠(SAT)作为主体相变材料,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DSP)作为成核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作为增稠剂,膨胀石墨(EG)作为导热强化剂,采用熔融搅拌法制备了SAT-DSP-CMC/EG复合相变材料。通过扫描电镜、流变仪、天平、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常数分析仪等仪器对材料特性进行了表征和测量。通过热循环系统对材料的热循环稳定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膨胀石墨可以提升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和黏度,但同时对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和表观密度造成影响。随着膨胀石墨用量从1%增加至6%,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从1.055 W/(m·K)增长至2.247 W/(m·K),复合相变材料的表观密度从1.13 g/cm^(3)下降至0.77 g/cm^(3),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从266.2 J/g下降至232.7 J/g。热循环实验表明,膨胀石墨用量为1%的复合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循环稳定性,在530次热循环中,有效循环占比高于92%,过冷度普遍低于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水合盐 复合相变材料 膨胀石墨 热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法制备芒硝基复合相变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蒋自鹏 铁生年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39-3645,共7页
以芒硝(Na_2SO_4·10H_2O)为主相变材料,采用物理共混法,筛选出合适添加辅助材料组成多元混盐体系,制备出相变温度在25℃左右的Na_2SO_4·10H_2O基复合相变材料,研究了原料配比对相变材料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的影响。通过热重分... 以芒硝(Na_2SO_4·10H_2O)为主相变材料,采用物理共混法,筛选出合适添加辅助材料组成多元混盐体系,制备出相变温度在25℃左右的Na_2SO_4·10H_2O基复合相变材料,研究了原料配比对相变材料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的影响。通过热重分析、T-history曲线、差示扫描量热法等表征了制备的芒硝基相变储能材料性质。结果表明:二元相变材料相变温度随着Na_2CO_3·10H_2O增加而先降低后增大;相变材料相变潜热密度基本不变。三元相变材料相变温度随着Na Cl、KCl、NH_4Cl量增加相变温度降低;相变材料相变潜热密度相比于二元体系有所减小,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成核剂硼砂含量的增加该体系相变潜热密度基本保持不变,过冷度有明显下降。当Na_2SO_4·10H_2O量为86.4%、Na_2CO_3·10H_2O量为9.6%、NaCl量为4%,对该配方改性添加3%的硼砂和0.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时,此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24.6℃,过冷度为0.3℃,相变潜热密度为179.6 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SO4·10H2O复合相变材料 相变温度 相变潜热 过冷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