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O,ZnO-Fe_2O_3晶核剂对微晶玻璃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晓虹 褚颖 +2 位作者 孙淑珍 邵建兵 陈安民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4-27,共4页
分析了在K2O-MgO-CaO-SiO2-P2O5-F系统可切削微晶玻璃中,ZnO,ZnO与Fe2O3复合晶核剂对可切削微晶玻璃显微结构的影响。制备的3种试样组分是:一份基础组分,另两份分别添加了ZnO和ZnO-Fe2O3晶核剂。试样均在1400℃下保温1h熔制。根据差热... 分析了在K2O-MgO-CaO-SiO2-P2O5-F系统可切削微晶玻璃中,ZnO,ZnO与Fe2O3复合晶核剂对可切削微晶玻璃显微结构的影响。制备的3种试样组分是:一份基础组分,另两份分别添加了ZnO和ZnO-Fe2O3晶核剂。试样均在1400℃下保温1h熔制。根据差热结果制定了晶化温度制度。采用XRD和SEM分析了晶化样品相组成及显微结构。同时测定了试样的性能。结果表明:ZnO可促进玻璃晶化后形成具有晶粒长径比大,相互交织的框架状显微结构,有利于提高样品的强度和韧性。在ZnO与Fe2O3复合晶核剂共同作用下,晶核形成量增多,晶粒变小,抗拉强度及硬度增加,但切削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ZnO-Fe2O3 晶核剂 微晶玻璃 显微结构 析晶 晶化 强度 韧性 切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MgO-Al_2O_3-SiO_2-F系可切削微晶玻璃的晶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红 冉均国 苟立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0,10,共4页
在CaO MgO Al2 O3 SiO2 F系可切削微晶玻璃体系中 ,本研究分析了K2 O和ZrO2 对玻璃析晶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探讨了晶化机理。K+ 促使云母相的生成和球晶的形成 ;晶化过程中 ,云母和顽辉石互为外延生长 ,使球晶中条状晶解离为片状晶。Zr... 在CaO MgO Al2 O3 SiO2 F系可切削微晶玻璃体系中 ,本研究分析了K2 O和ZrO2 对玻璃析晶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探讨了晶化机理。K+ 促使云母相的生成和球晶的形成 ;晶化过程中 ,云母和顽辉石互为外延生长 ,使球晶中条状晶解离为片状晶。ZrO2 与F- 一起促使玻璃晶化后形成棒状云母晶粒 ,并具有晶粒长径比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切削微晶玻璃 析晶 显微结构 晶化机理 二氧化硅 氧化铝 氧化镁 氧化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F_2含量对CaO-SiO_2-R_2O-F系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曦亚 胡俊 +1 位作者 周斌扬 刘林凤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24-1028,共5页
采用烧结法制备了CaO-SiO2-R2O-F(R=Na,K)系微晶玻璃,并结合XRD、DTA、SEM等测试方法,探讨了CaF2含量对CaO-SiO2-R2O-F系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CaF2能有效地促进微晶玻璃的析晶。在一定热处理制度下,制备出的微... 采用烧结法制备了CaO-SiO2-R2O-F(R=Na,K)系微晶玻璃,并结合XRD、DTA、SEM等测试方法,探讨了CaF2含量对CaO-SiO2-R2O-F系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CaF2能有效地促进微晶玻璃的析晶。在一定热处理制度下,制备出的微晶玻璃内含大量互锁的板条状晶体和针状晶体,主晶相为硅碱钙石和Frankamenite(一种富含氟的硅碱钙石)。随着CaF2含量的增加,晶体的含量逐渐提高,晶体数量逐渐增大,尺寸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硅碱钙石 晶化行为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化温度对Li_2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析晶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赵莹 陆雷 +1 位作者 张乐军 王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11期360-362,366,共4页
采用盖热分析(DTA)、红外光谱分析(IR)、X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对Li_2O- 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的析晶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晶化温度升高,玻璃首先析出β-石英固溶体晶体,晶化温度升高β-石英固溶体向... 采用盖热分析(DTA)、红外光谱分析(IR)、X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对Li_2O- 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的析晶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晶化温度升高,玻璃首先析出β-石英固溶体晶体,晶化温度升高β-石英固溶体向β-锂辉石固溶体转变,晶粒尺寸及含量逐渐增大,但晶化温度过高这种趋势变化不大。最佳的晶化温度为810℃,所制得的微晶玻璃具有低膨胀相的晶体结构,可获得较好的热膨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晶化温度 晶相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化温度对R_2O-Mg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析晶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杨芃 黄永前 +2 位作者 孙慧 欧甜 余正茂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85-988,共4页
采用整体析晶法,以花岗岩废渣为主要原料,TiO2和P2O5作复合晶核剂,制备了R2O-MgO-A12O3-SiO2系微晶玻璃。用DSC、XRD、SEM等表征方法研究了晶化温度对微晶玻璃的晶相组成、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晶化温度为900℃... 采用整体析晶法,以花岗岩废渣为主要原料,TiO2和P2O5作复合晶核剂,制备了R2O-MgO-A12O3-SiO2系微晶玻璃。用DSC、XRD、SEM等表征方法研究了晶化温度对微晶玻璃的晶相组成、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晶化温度为900℃时,析出镁铝钛酸盐和顽辉石晶相。晶化温度在1080-1200℃之间时,微晶玻璃中析出棒状假蓝宝石、镁铝钛酸盐、顽辉石的复合晶相,随晶化温度的升高,晶相含量增加,晶粒尺寸增大。晶化温度为1240℃时,假蓝宝石相减少,尖晶石相析出。在1200℃晶化2h后的微晶玻璃四点抗弯强度最高,达到109.2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晶化温度 显微结构 四点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F-CaF_2-Al_2O_3-SiO_2微晶玻璃的析晶动力学和显微组织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媛媛 卢安贤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7-893,共7页
采用传统熔体冷却法制备了掺镱NaF-CaF2-Al2O3-SiO2体系玻璃,并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获得了透明氟氧化物微晶玻璃。通过DSC、XRD和TEM等方法研究了引入碱金属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对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动力学方法分析了NaF-CaF2-Al... 采用传统熔体冷却法制备了掺镱NaF-CaF2-Al2O3-SiO2体系玻璃,并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获得了透明氟氧化物微晶玻璃。通过DSC、XRD和TEM等方法研究了引入碱金属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对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动力学方法分析了NaF-CaF2-Al2O3-SiO2系统玻璃的析晶机制,探讨了热处理制度、玻璃析晶行为和显微结构的关系。研究表明:碱金属氧化物的引入降低了该系统玻璃的形成能力,而碱土金属氧化物的添加提高了玻璃的析晶稳定性;该系统玻璃的析晶过程主要受扩散控制,其主晶相为CaF2,析晶活化能为345.8kJ/mol,晶粒尺寸随晶化温度升高逐渐增大,晶粒数量随保温时间延长逐渐增多。通过优化热处理制度,获得了晶粒尺寸小于50nm、结晶度约为30%的透明微晶玻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氧化物玻璃 析晶行为 热处理工艺 显微组织 透明微晶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V_2O_5对SiO_2-Al_2O_3-MgO系微晶玻璃析晶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田清波 王 +1 位作者 范素华 尹衍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3-167,共5页
为了探讨V2O5对SiO2-Al2O3-MgO系微晶玻璃的析晶的影响,制备了添加质量分数为8%V2O5的玻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与电子探针(EPMA)等技术研究了玻璃的析晶特征。结果表明:与未添加V2O5的试样相比,V2O5加入促进了玻璃... 为了探讨V2O5对SiO2-Al2O3-MgO系微晶玻璃的析晶的影响,制备了添加质量分数为8%V2O5的玻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与电子探针(EPMA)等技术研究了玻璃的析晶特征。结果表明:与未添加V2O5的试样相比,V2O5加入促进了玻璃在较低的温度下析晶。在630℃保温3h后,在玻璃中已开始析出莫来石晶体。随着析晶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在试样中同时析出莫来石和云母晶体,云母晶体的尺寸和数量逐渐提高,晶体所占体积百分数逐渐增大,而莫来石晶体的尺寸变化不明显,最终形成均匀分布的云母/莫来石复合体。当析晶温度达到1050℃时,玻璃中晶体的析出反而减少,晶体的相互交错度与所占的体积百分数均有所降低。EPMA结果显示试样析晶后,V2O5留在残余玻璃中,表明V2O5没有参与晶体的直接形核,而是以网络外体的形式存在于玻璃体系中,削弱了玻璃的结构,导致晶体析出温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析晶 显微组织 五氧化二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O-Zn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的烧结特性
8
作者 龚伟 钟良 +3 位作者 刘传慧 刘建豪 王恩泽 刘凯祥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710-3714,共5页
采用收缩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Li2O-ZnO-Al2O3-SiO2(LZAS)系微晶玻璃的烧结特性、析晶特性及烧结后微晶玻璃试样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ZAS微晶玻璃在530560℃烧结时,析出的主晶相为γⅡ-LZS,γ0-LZS和方石英为次晶相。在... 采用收缩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Li2O-ZnO-Al2O3-SiO2(LZAS)系微晶玻璃的烧结特性、析晶特性及烧结后微晶玻璃试样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ZAS微晶玻璃在530560℃烧结时,析出的主晶相为γⅡ-LZS,γ0-LZS和方石英为次晶相。在590℃烧结时开始析出β-石英固溶体。620℃以上温度烧结时,析出的主晶相为γ0-LZS和β-石英固溶体,方石英为次晶相。LZAS系微晶玻璃的烧结属于粘滞性流动烧结,试样在470590℃的温度区间完成烧结,但烧结温度高于530℃时由于试样析晶导致烧结收缩出现'滞缓'现象,590℃以上温度烧结时试样出现了流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ZAS微晶玻璃 烧结性能 析晶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微观缺陷与性能
9
作者 袁秋华 惠文彬 +4 位作者 张培新 邓文 张冬云 汪静伟 任祥忠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7-364,共8页
采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自旋共振、正电子湮没和显微硬度等测试方法,对Mg O-Al2O3-Si O2(MAS)系微晶玻璃的晶化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讨论晶核剂Ti O2对MAS微晶玻璃晶化行为、微观缺陷以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 采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自旋共振、正电子湮没和显微硬度等测试方法,对Mg O-Al2O3-Si O2(MAS)系微晶玻璃的晶化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讨论晶核剂Ti O2对MAS微晶玻璃晶化行为、微观缺陷以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在晶化过程中,易形成Si空位正电子缺陷和O空位负电子缺陷,且由于离子迁移、交换和异位等运动产生掺杂缺陷;同时有部分Ti4+转变为Ti3+,产生顺磁缺陷并处于带四方畸变的Ti O6八面体配位场中.在晶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缺陷,促使晶核产生并诱导玻璃析晶进而改变玻璃的微观结构组成,使基础玻璃转变为内部含有微小晶粒的微晶玻璃,从而影响微晶玻璃的抗弯强度和显微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玻璃 镁铝硅系微晶玻璃 二氧化钛 微观结构 晶化 电子自旋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_2O_5含量对SiO_2-MgO-Al_2O_3-K_2O-V_2O_5-F系玻璃陶瓷析晶的影响
10
作者 田清波 王玥 +1 位作者 岳雪涛 尹衍升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3-546,共4页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电子探针(EPMA)等技术研究了V2O5含量对SiO2-MgO-Al2O3-K2O-V2O5-F玻璃陶瓷析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玻璃体系中,V2O5的加入促进了莫来石晶体在较低温度下的析出,而且随着玻璃中V2O5含...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电子探针(EPMA)等技术研究了V2O5含量对SiO2-MgO-Al2O3-K2O-V2O5-F玻璃陶瓷析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玻璃体系中,V2O5的加入促进了莫来石晶体在较低温度下的析出,而且随着玻璃中V2O5含量的提高,莫来石和云母晶体的析晶温度区间逐渐向低温方向移动.EPMA结果显示在析出的晶体中没有钒元素的聚集,表明V2O5的加入没有参与晶体的直接形核,而是以网络外体的形式存在于玻璃体系中,削弱玻璃的结构,导致晶体析出温度降低.同时发现VO含量尽管对析出晶体的种类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对晶体的形态、大小及数量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析晶 组织形态 五氧化二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MgO-Al_2O_3-K_2O-V_2O_5-F系玻璃陶瓷的析晶
11
作者 田清波 潘悦飞 +1 位作者 王玥 尹衍升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38,32,共4页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研究了SiO2-MgO-Al2O3-K2O-V2O5-F系玻璃陶瓷析晶。结果表明:V2O5引入到玻璃体后促进了玻璃在较低温度下析出晶体。在800℃等温析晶时,首先在玻璃试样中析出莫来石相,随着温度的提高,逐...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研究了SiO2-MgO-Al2O3-K2O-V2O5-F系玻璃陶瓷析晶。结果表明:V2O5引入到玻璃体后促进了玻璃在较低温度下析出晶体。在800℃等温析晶时,首先在玻璃试样中析出莫来石相,随着温度的提高,逐渐析出云母晶体。当在630℃低温退火后再加热到析晶温度时,材料的组织形态和晶体所占的体积百分数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在800℃,莫来石相由星状转变为粒状,而在1000℃时,云母晶体的交错度和纵横比都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陶瓷 析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Al_2O_3-B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结晶行为及对金刚石磨料的润湿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栾时勋 傅仁利 +2 位作者 朱海洋 刘启龙 李玉军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31,36,共7页
为改良微晶玻璃结合剂,以熔融法制备锌铝硼硅系微晶玻璃,研究硼硅比和烧结工艺对其热学、力学性能,析晶行为,显微结构及对磨料的润湿性的影响。发现:硼含量增多,锌铝硼硅系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升高、耐热性下降、抗弯强度先升高后降低;硼... 为改良微晶玻璃结合剂,以熔融法制备锌铝硼硅系微晶玻璃,研究硼硅比和烧结工艺对其热学、力学性能,析晶行为,显微结构及对磨料的润湿性的影响。发现:硼含量增多,锌铝硼硅系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升高、耐热性下降、抗弯强度先升高后降低;硼含量过高时,结合剂完全包覆磨料,不利于磨削加工。另一方面,硅含量增多,玻璃的黏度增大、对磨料的润湿性能变差;硅含量过高时,试样抗弯强度不足。ZABS系微晶玻璃的最佳配比w_B∶w_(Si)=1∶1。热处理工艺为710℃时保温2h,得到的试样的热膨胀系数为5.132 7×10^(-6)℃^(-1),抗弯强度达78 MPa,对磨料的润湿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Al2O3-B2O3-SiO2微晶玻璃 析晶过程 显微结构 热膨胀系数 抗弯强度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MgO-Al2O3-SiO2系铜尾矿微晶玻璃析晶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施麟芸 毛佩林 +1 位作者 刘松柏 聂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45-1649,共5页
以铜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压延法开展玻璃熔制实验制备CMAS系基础玻璃,进行玻璃微晶化及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利用差热分析(DSC)、X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微晶玻璃组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玻璃析晶的影响... 以铜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压延法开展玻璃熔制实验制备CMAS系基础玻璃,进行玻璃微晶化及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利用差热分析(DSC)、X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微晶玻璃组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玻璃析晶的影响。完成了以透辉石(Ca(Mg,Al)(Si,Al)2O6)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制品实验配方及制备工艺方案,确定了热处理制度为900℃保温2 h的最佳工艺参数,制备的微晶玻璃力学性能优于市场同类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透辉石 显微结构 析晶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Ba云母为主晶相的可切削玻璃陶瓷 被引量:26
14
作者 乔冠军 王永兰 +1 位作者 金志浩 周惠久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9-32,共4页
基于Ba0.5Mg3(Si3AlO10)F2-Mg2A14Si5O18-Ca3(PO4)2系统,制备出了以含Ba碱士云母为主晶相的可切削玻璃陶瓷,弯曲强度σb=229MPa,断裂韧性Klc=2.48MP·m1/2... 基于Ba0.5Mg3(Si3AlO10)F2-Mg2A14Si5O18-Ca3(PO4)2系统,制备出了以含Ba碱士云母为主晶相的可切削玻璃陶瓷,弯曲强度σb=229MPa,断裂韧性Klc=2.48MP·m1/2;钻孔速度大于7mm/min.优良性能的获得借助于Ba云母玻璃陶瓷可控的显微组织,即相互交错的云母体和“卷心菜”的组织特征.观察到了两类类型的断口形貌:云母晶体层内断的层状花样和沿(001)晶面层间断的小刻面花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机械强度 可切削性 晶相 云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条件对钢铁废渣玻璃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0
15
作者 肖汉宁 邓春明 彭文琴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6,共5页
通过对材料组成和结构的设计 ,获得了高炉渣和钢渣用量为55%~ 60 % ,抗弯强度大于 30 0 MPa,显微硬度达 1 2 GPa,耐磨性比GCr1 5钢高 2 6倍的玻璃陶瓷 .探讨了微晶化工艺条件对钢铁废渣玻璃陶瓷的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在一定工艺条... 通过对材料组成和结构的设计 ,获得了高炉渣和钢渣用量为55%~ 60 % ,抗弯强度大于 30 0 MPa,显微硬度达 1 2 GPa,耐磨性比GCr1 5钢高 2 6倍的玻璃陶瓷 .探讨了微晶化工艺条件对钢铁废渣玻璃陶瓷的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在一定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玻璃陶瓷的晶相含量可达 90 %以上 ,晶粒大小仅 0 .1~ 0 .3μm,多为等轴柱状晶 ,以辉石类为主晶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钢铁废渣 微晶化工艺 显微结构 工艺条件 微晶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熔点可加工微晶玻璃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马新沛 李光新 +1 位作者 沈莲 周惠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0-54,共5页
采用同类型组分替代法,用适量B2O3、ZnO等代替可加工微晶玻璃中部分对应组分,使可加工微晶玻璃的熔融温度得到较大幅度下降(1300℃以下),并研究和使用了简化的晶化工艺,在600~650℃进行晶化,使材料获得了优良... 采用同类型组分替代法,用适量B2O3、ZnO等代替可加工微晶玻璃中部分对应组分,使可加工微晶玻璃的熔融温度得到较大幅度下降(1300℃以下),并研究和使用了简化的晶化工艺,在600~650℃进行晶化,使材料获得了优良的加工性能和较高的强度(可达15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加工微晶玻璃 晶化 熔点 加工性能 微晶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熔点可切削微晶玻璃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4
17
作者 马新沛 李光新 沈莲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65-370,共6页
不同的晶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对低熔点可切削微晶玻璃的微观组织形貌、切削性能和力学性能有明显影响.试验表明,600℃保温6~8h与650℃保温1~2h的晶化效果等同,具有最佳的切削性能和较高的抗弯强度.更高温度晶化可使强度... 不同的晶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对低熔点可切削微晶玻璃的微观组织形貌、切削性能和力学性能有明显影响.试验表明,600℃保温6~8h与650℃保温1~2h的晶化效果等同,具有最佳的切削性能和较高的抗弯强度.更高温度晶化可使强度进一步提高,但切削性能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熔点 微晶玻璃 晶化 可切削性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制度对LZAS系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龚伟 钟良 +3 位作者 刘传慧 刘建豪 王恩泽 刘凯祥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40-3146,共7页
采用烧结法制备了Li_2O-ZnO-Al_2O_3-SiO_2(LZAS)系微晶玻璃。采用DTA曲线初步确定了LZAS系微晶玻璃的成核和晶化温度范围,再用传统方法确定其最佳热处理制度。分别研究了核化温度、核化时间和晶化温度对LZAS系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 采用烧结法制备了Li_2O-ZnO-Al_2O_3-SiO_2(LZAS)系微晶玻璃。采用DTA曲线初步确定了LZAS系微晶玻璃的成核和晶化温度范围,再用传统方法确定其最佳热处理制度。分别研究了核化温度、核化时间和晶化温度对LZAS系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此外,还对比分析了两步和一步热处理制度对此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核化温度和核化时间严重影响LZAS微晶玻璃的结晶度,对析出物相种类影响较小;晶化温度对LZAS微晶玻璃析出晶体的种类、晶粒的大小和晶体尺寸的均匀性有重要影响;两步法和一步法热处理对析出晶相的种类和材料的微观结构影响不大,但经历两步法热处理析出晶体的数量更多;LZAS系微晶玻璃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了2种相变:方石英转化为β-石英固溶体,γⅡ-LZS转化为γ0-LZ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LZAS微晶玻璃 析晶行为 晶相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结晶度透明微晶玻璃的制备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婧 梅宇钊 +1 位作者 罗志伟 卢安贤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50-1456,共7页
制备掺杂Nd2O3的Na2O-CaO-SiO2(NCS)系高结晶度透明微晶玻璃。通过DSC测定,确定基础玻璃的核化与晶化制度。采用XRD、FTIR和SEM等方法研究NCS系微晶玻璃的结晶性能、组织结构和透明性能。结果表明:NCS系玻璃经热处理后析出成分接近于... 制备掺杂Nd2O3的Na2O-CaO-SiO2(NCS)系高结晶度透明微晶玻璃。通过DSC测定,确定基础玻璃的核化与晶化制度。采用XRD、FTIR和SEM等方法研究NCS系微晶玻璃的结晶性能、组织结构和透明性能。结果表明:NCS系玻璃经热处理后析出成分接近于Na6Ca3Si6O18的微晶体。当玻璃在(630℃,10 h)+(800℃,1 h)条件下处理时,结晶度达79.86%,晶粒为球形,尺寸为1-2μm,3 mm厚试样在710 nm波长下的透光率为68.8%;继续延长热处理时间,晶相和玻璃相的化学组成连续变化,玻璃几乎完全析晶,晶粒尺寸达250μm,3 mm厚试样在710 nm波长下的透光率达6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钠钙硅酸盐 析晶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接头用微晶玻璃材料的相转变 被引量:10
20
作者 逯红霞 罗澜 张干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7-242,共6页
通过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研究、热膨胀系数(CTE)测定及扫描电镜(SEM)观察等实验手段,研究了以 Li2O-Al2O3-SiO2系统为基础的光纤接头用微晶玻璃材料在低温晶化预处理阶段和高温模拟拉... 通过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研究、热膨胀系数(CTE)测定及扫描电镜(SEM)观察等实验手段,研究了以 Li2O-Al2O3-SiO2系统为基础的光纤接头用微晶玻璃材料在低温晶化预处理阶段和高温模拟拉丝条件下的相转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微晶玻璃材料在870℃出现的DTA放热峰为β-石英固溶体析晶峰,该亚稳晶相在升高温度后转变为主晶相β-辉石固溶体.在900~1000℃晶化预处理阶段,主晶相的晶粒尺寸在0.2~03μm之间,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不明显,材料显微结构细密.在1150~1270℃范围内,晶粒尺寸随温度增加迅速长大,玻璃相明显增多.研究还表明,在预处理阶段,由于β-石英固溶体向β-锂辉石固溶体的转变和β-锂辉石固溶体析出量的逐渐饱和,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由小变大并趋于稳定;而在高温模拟拉丝温度下,由于玻璃相的明显增多,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随温度升高迅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相变 显微结构 热膨胀系数 光纤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