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西宁都蓝田、遂川汤湖中温地热水特征与成因研究
1
作者
覃秋菊
刘金辉
+2 位作者
叶海龙
白细民
万平强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1-523,共13页
江西拥有丰富的水热型地热资源,其中宁都蓝田、遂川汤湖等地热水的水温较高,地表水温79~86℃,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潜力与远景。笔者等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及野外水文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地热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开展了系统的地...
江西拥有丰富的水热型地热资源,其中宁都蓝田、遂川汤湖等地热水的水温较高,地表水温79~86℃,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潜力与远景。笔者等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及野外水文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地热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开展了系统的地热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对蓝田、汤湖中温地热水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表明蓝田、汤湖地热水化学类型分别为SO_(4)^(2-)·HCO_(3)^(-)—Na^(+)型和HCO_(3)^(-)—Na^(+)型,其补给来源均为大气降水,补给高程分别为890~1100 m和1040~1220 m;地热水^(14)C年龄分别为16.17±0.14 ka和14.62±0.11 ka。SiO_(2)地热温标及地温梯度计算表明,地热水热储温度分别为146.32℃和133.79℃,循环深度分别为3258 m和2760 m。地热水属于大气降水入渗后,地下水温随地温梯度不断增温形成地下热水,热水再通过断裂上升,至地表形成地热水的大气降水深循环成因机制。研究成果对于深入揭示江西及其周边省份中温地热水成因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及较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地热水
水文地球化学
热储温度
循环深度
成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京北地区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
被引量:
27
2
作者
吕金波
车用太
+3 位作者
王继明
刘振锋
刘成龙
郑桂森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9-429,共11页
京北地热田包括小汤山和沙河2个次级地热田,呈三角形展布,东南部边界为黄庄-高丽营断裂,西南部边界为南口-孙河断裂,北部边界为阿苏卫-小汤山断裂。热储层为蓟县系雾迷山组、铁岭组和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热储盖层为...
京北地热田包括小汤山和沙河2个次级地热田,呈三角形展布,东南部边界为黄庄-高丽营断裂,西南部边界为南口-孙河断裂,北部边界为阿苏卫-小汤山断裂。热储层为蓟县系雾迷山组、铁岭组和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热储盖层为青白口系页岩、石炭系—二叠系砂页岩和侏罗系火山岩隔水层。该地热田地温场的平面特征是在小汤山镇和汤11井区出现2个高温区;垂向特征是随埋深加大,地温升高,但热储层内垂向增温率较低,热储盖层垂向增温率较高。该区雨水、地下冷水和热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基本上都落在克雷格降水线上,表明区内热水来源于大气降水。在地下水化学三线图解中,该区热水位于城区热水的下方,说明京北热水比城区热水更靠近冷水补给区。热水的3H值表现出北高南低的特点,14C年龄也由北往南逐渐增大,说明热水自北向南流动。由此认为,由北部山区渗入地下的大气降水,经小汤山以北的十三陵—桃峪口岩溶水分布区,跨过阿苏卫-小汤山断裂后发生深循环并被地热加温,流入京北地区后在该地区赋存,形成热田。根据上述特征,建立了京北地热田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并定义为京北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
地温场
水文地球化学
地热系统模式
京北地热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开凿出最热的地热井
被引量:
9
3
作者
吕金波
吉勇
+2 位作者
王泽龙
李良景
牛立东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1-223,199,共4页
1998年,在北京西南四环拐角之内的宝隆温泉公寓,开凿出了目前北京地区最热的地热井。井深3608.88m,出水温度88℃,水量2163m^3/d。北京地热的开发对填补平原区基岩地质研究的空白和促进首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
地热井
深度
水温
北京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藏北温泉盆地地热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
13
4
作者
徐刚
伍坤宇
+5 位作者
王鹏
陈永东
李兴彦
胡林
刘子畅
李海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9-310,共12页
藏北温泉盆地地热资源丰富,但研究程度较低。为查明温泉盆地地热资源赋存状态及热源来源,揭示热循环机理,定量评估研究区热储温度、冷水混入比例、热循环深度等,利用温泉盆地地热田共18组温泉水样进行水化学分析,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
藏北温泉盆地地热资源丰富,但研究程度较低。为查明温泉盆地地热资源赋存状态及热源来源,揭示热循环机理,定量评估研究区热储温度、冷水混入比例、热循环深度等,利用温泉盆地地热田共18组温泉水样进行水化学分析,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温泉盆地温泉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HCO3·SO4型。温泉盆地地下热水在向上运移过程中,受浅层地下水的混合作用影响,使得热水变为“未成熟水”。温泉水中文石、方解石等钙质热液的饱和度指数大于0。热储温度60.93~96.52℃,热循环深度3238.06~5215.28 m,冷水混入比例在20.97%~70.19%之间。硅-焓模型计算出未混入冷水时深部热储温度在81.94~167.26℃之间,热储循环深度4405.56~9145.56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球化学
水-岩平衡
硅-焓模型
热储温度
热循环深度
温泉盆地地热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漳州热田地下热水的循环深度
被引量:
13
5
作者
熊亮萍
汪集旸
庞忠和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77-384,共8页
漳州热田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目前所见温度(121.5℃)最高的一个。热田地热地质、地球化学以及地温场的研究结果表明,漳州热田属于深循环对流型热田。为了计算热田的热水循环深度,本文采用管道模型的方法,利用热田中心钻孔的测温资料计算...
漳州热田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目前所见温度(121.5℃)最高的一个。热田地热地质、地球化学以及地温场的研究结果表明,漳州热田属于深循环对流型热田。为了计算热田的热水循环深度,本文采用管道模型的方法,利用热田中心钻孔的测温资料计算地下热水上涌的流速,利用热田内水化学资料计算热储温度,然后用图解法求出漳州热田热水的循环深度为3.4—4.0 km,为漳州热田的成因分析和热水资源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热田
地下
热水
循环
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
5
6
作者
郭海明
吴军虎
+3 位作者
胡平放
任虎俊
张静
李振兴
《中国矿业》
2023年第1期165-172,共8页
中深层地热“取热不取水”技术是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是影响整个系统设计与性能的主要因素。为了更全面地认识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性能,本文对位于陕西省某矿区的孔深为3183 m的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测试,...
中深层地热“取热不取水”技术是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是影响整个系统设计与性能的主要因素。为了更全面地认识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性能,本文对位于陕西省某矿区的孔深为3183 m的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参数包括地下岩土层初始平均温度、地热井取热能力、热泵系统运行工况参数及系统冬季性能系数,获得了部分数据,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知,该地热井井底初始温度为107℃,不同深度地下温度的平均温度约70℃;单位管长换热量为217.4 W/m,在供水温度为70℃,采用散热片为末端,供暖部分负荷率约为25%时,系统性能系数为1.99。本文研究可为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及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井底初始温度
换热量
供水温度
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瓮安老坟嘴变质岩区SK08-2井地热水热储温度和循环深度估算
被引量:
16
7
作者
宋小庆
彭钦
夏颜乐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26,共3页
为研究贵州变质岩区地热水赋存规律,利用瓮安老坟嘴SK08-2地热井水化学组分和钻井测温资料,分别进行水-岩平衡判断和建立井深-井温回归方程,最终估算出地热水热储温度及循环深度。结果表明,瓮安老坟嘴地热水热储温度约为52℃;地热水循...
为研究贵州变质岩区地热水赋存规律,利用瓮安老坟嘴SK08-2地热井水化学组分和钻井测温资料,分别进行水-岩平衡判断和建立井深-井温回归方程,最终估算出地热水热储温度及循环深度。结果表明,瓮安老坟嘴地热水热储温度约为52℃;地热水循环深度约为1 650m;地温梯度变化在5~35.2℃/km,平均19.6℃/km。作为贵州变质岩区地热水成功开发的首例,SK08-2井地热水的研究可为今后变质岩区地热找水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储温度
循环深度
水-岩平衡
地温梯度
瓮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宁都蓝田、遂川汤湖中温地热水特征与成因研究
1
作者
覃秋菊
刘金辉
叶海龙
白细民
万平强
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
出处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1-523,共13页
基金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项目(编号:20223BBG74005)的成果。
文摘
江西拥有丰富的水热型地热资源,其中宁都蓝田、遂川汤湖等地热水的水温较高,地表水温79~86℃,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潜力与远景。笔者等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及野外水文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地热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开展了系统的地热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对蓝田、汤湖中温地热水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表明蓝田、汤湖地热水化学类型分别为SO_(4)^(2-)·HCO_(3)^(-)—Na^(+)型和HCO_(3)^(-)—Na^(+)型,其补给来源均为大气降水,补给高程分别为890~1100 m和1040~1220 m;地热水^(14)C年龄分别为16.17±0.14 ka和14.62±0.11 ka。SiO_(2)地热温标及地温梯度计算表明,地热水热储温度分别为146.32℃和133.79℃,循环深度分别为3258 m和2760 m。地热水属于大气降水入渗后,地下水温随地温梯度不断增温形成地下热水,热水再通过断裂上升,至地表形成地热水的大气降水深循环成因机制。研究成果对于深入揭示江西及其周边省份中温地热水成因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及较高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中温地热水
水文地球化学
热储温度
循环深度
成因机制
Keywords
medium-
temperature
geothermal
water
hydrogeochemistry
thermal storage
temperature
cyclic
depth
causal mechanisms
分类号
P314.1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京北地区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
被引量:
27
2
作者
吕金波
车用太
王继明
刘振锋
刘成龙
郑桂森
机构
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9-429,共11页
基金
科技部基础司<数字化地震前兆观测技术标准>编制项目专题(KJB200104)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20001300005021)项目共同资助。
文摘
京北地热田包括小汤山和沙河2个次级地热田,呈三角形展布,东南部边界为黄庄-高丽营断裂,西南部边界为南口-孙河断裂,北部边界为阿苏卫-小汤山断裂。热储层为蓟县系雾迷山组、铁岭组和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热储盖层为青白口系页岩、石炭系—二叠系砂页岩和侏罗系火山岩隔水层。该地热田地温场的平面特征是在小汤山镇和汤11井区出现2个高温区;垂向特征是随埋深加大,地温升高,但热储层内垂向增温率较低,热储盖层垂向增温率较高。该区雨水、地下冷水和热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基本上都落在克雷格降水线上,表明区内热水来源于大气降水。在地下水化学三线图解中,该区热水位于城区热水的下方,说明京北热水比城区热水更靠近冷水补给区。热水的3H值表现出北高南低的特点,14C年龄也由北往南逐渐增大,说明热水自北向南流动。由此认为,由北部山区渗入地下的大气降水,经小汤山以北的十三陵—桃峪口岩溶水分布区,跨过阿苏卫-小汤山断裂后发生深循环并被地热加温,流入京北地区后在该地区赋存,形成热田。根据上述特征,建立了京北地热田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并定义为京北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
关键词
热水
地温场
水文地球化学
地热系统模式
京北地热田
Keywords
geothermal
water
, geo-
temperature
field, hydro-geochemistry, genetic model of geother mal system, North
beijing
geothermal
Field
分类号
P31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开凿出最热的地热井
被引量:
9
3
作者
吕金波
吉勇
王泽龙
李良景
牛立东
机构
北京市地质调查所
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
出处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1-223,199,共4页
文摘
1998年,在北京西南四环拐角之内的宝隆温泉公寓,开凿出了目前北京地区最热的地热井。井深3608.88m,出水温度88℃,水量2163m^3/d。北京地热的开发对填补平原区基岩地质研究的空白和促进首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
地热井
深度
水温
北京
开发
Keywords
geothermal well; depth; water temperature; beijing
分类号
P314.1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北温泉盆地地热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
13
4
作者
徐刚
伍坤宇
王鹏
陈永东
李兴彦
胡林
刘子畅
李海
机构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西北地质队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暨南大学地下水与地球科学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
出处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9-310,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0912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A030310172)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海龙亚拉地区1/5万I46E017008、I46E017009、I46E018008、I46E018009四幅区调(1212011221019)”项目资助。
文摘
藏北温泉盆地地热资源丰富,但研究程度较低。为查明温泉盆地地热资源赋存状态及热源来源,揭示热循环机理,定量评估研究区热储温度、冷水混入比例、热循环深度等,利用温泉盆地地热田共18组温泉水样进行水化学分析,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温泉盆地温泉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HCO3·SO4型。温泉盆地地下热水在向上运移过程中,受浅层地下水的混合作用影响,使得热水变为“未成熟水”。温泉水中文石、方解石等钙质热液的饱和度指数大于0。热储温度60.93~96.52℃,热循环深度3238.06~5215.28 m,冷水混入比例在20.97%~70.19%之间。硅-焓模型计算出未混入冷水时深部热储温度在81.94~167.26℃之间,热储循环深度4405.56~9145.56 m。
关键词
水文地球化学
水-岩平衡
硅-焓模型
热储温度
热循环深度
温泉盆地地热田
Keywords
hydrogeochemistry
water
-rock equilibrium-Si-enthalpy model
temperature
of
geothermal
reservoir
depth
s of
geothermal
circulation
geothermal
field in Wenquan basin
分类号
P31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漳州热田地下热水的循环深度
被引量:
13
5
作者
熊亮萍
汪集旸
庞忠和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77-384,共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基金
文摘
漳州热田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目前所见温度(121.5℃)最高的一个。热田地热地质、地球化学以及地温场的研究结果表明,漳州热田属于深循环对流型热田。为了计算热田的热水循环深度,本文采用管道模型的方法,利用热田中心钻孔的测温资料计算地下热水上涌的流速,利用热田内水化学资料计算热储温度,然后用图解法求出漳州热田热水的循环深度为3.4—4.0 km,为漳州热田的成因分析和热水资源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地热
热田
地下
热水
循环
深度
Keywords
Zhangzhou
geothermal
Field, thermal
water
, reservoir
temperature
, circula-tion
depth
, cylinder model
分类号
P31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
5
6
作者
郭海明
吴军虎
胡平放
任虎俊
张静
李振兴
机构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矿业》
2023年第1期165-172,共8页
基金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深层地热U型井“取热不取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资助(编号:20374503D)。
文摘
中深层地热“取热不取水”技术是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是影响整个系统设计与性能的主要因素。为了更全面地认识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性能,本文对位于陕西省某矿区的孔深为3183 m的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参数包括地下岩土层初始平均温度、地热井取热能力、热泵系统运行工况参数及系统冬季性能系数,获得了部分数据,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知,该地热井井底初始温度为107℃,不同深度地下温度的平均温度约70℃;单位管长换热量为217.4 W/m,在供水温度为70℃,采用散热片为末端,供暖部分负荷率约为25%时,系统性能系数为1.99。本文研究可为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及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井底初始温度
换热量
供水温度
性能系数
Keywords
medium-
depth
geothermal
heat pump system
initial bottom hole
temperature
heat exchange capacity
supply
water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coefficient
分类号
P314.1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TK52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瓮安老坟嘴变质岩区SK08-2井地热水热储温度和循环深度估算
被引量:
16
7
作者
宋小庆
彭钦
夏颜乐
机构
贵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26,共3页
文摘
为研究贵州变质岩区地热水赋存规律,利用瓮安老坟嘴SK08-2地热井水化学组分和钻井测温资料,分别进行水-岩平衡判断和建立井深-井温回归方程,最终估算出地热水热储温度及循环深度。结果表明,瓮安老坟嘴地热水热储温度约为52℃;地热水循环深度约为1 650m;地温梯度变化在5~35.2℃/km,平均19.6℃/km。作为贵州变质岩区地热水成功开发的首例,SK08-2井地热水的研究可为今后变质岩区地热找水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热储温度
循环深度
水-岩平衡
地温梯度
瓮安
Keywords
reservoir
temperature
circulation
depth
water
-rock equilibrium
geothermal
gradient
Wengan
分类号
P641.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西宁都蓝田、遂川汤湖中温地热水特征与成因研究
覃秋菊
刘金辉
叶海龙
白细民
万平强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京北地区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
吕金波
车用太
王继明
刘振锋
刘成龙
郑桂森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京开凿出最热的地热井
吕金波
吉勇
王泽龙
李良景
牛立东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0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藏北温泉盆地地热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徐刚
伍坤宇
王鹏
陈永东
李兴彦
胡林
刘子畅
李海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漳州热田地下热水的循环深度
熊亮萍
汪集旸
庞忠和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某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测试与分析
郭海明
吴军虎
胡平放
任虎俊
张静
李振兴
《中国矿业》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瓮安老坟嘴变质岩区SK08-2井地热水热储温度和循环深度估算
宋小庆
彭钦
夏颜乐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