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种群混沌遗传算法的GEO目标服务任务规划 被引量:3
1
作者 尹帅 余建慧 +3 位作者 宋斌 郭延宁 李传江 吕跃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4-921,共8页
面向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GEO)空间目标碎片清除、燃料加注等不同在轨服务需求,研究了“固定储油站+往返航天器”相结合的航天器任务规划问题。首先,建立了多任务混合的燃料最优双层任务规划模型,外层为目标服务序... 面向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GEO)空间目标碎片清除、燃料加注等不同在轨服务需求,研究了“固定储油站+往返航天器”相结合的航天器任务规划问题。首先,建立了多任务混合的燃料最优双层任务规划模型,外层为目标服务序列规划,内层为轨道机动规划。随后,针对该连续-离散混合变量组合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种群混沌遗传算法(multi-group chaotic genetic algorithm,MGCGA),采用混合编码表征决策变量,引入立方混沌映射算子提高初始种群质量,多种群及精英保留策略使得算法在求解过程中能更为显著地逼近全局最优解。最后,参考实际GEO目标构建了典型算例,规划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好、收敛速度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服务 地球同步轨道目标 多任务 储油站 任务规划 多种群混沌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 GEO卫星的电离层VTEC反演性能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屹 李剑锋 黄丁发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可以对固定穿刺点总电子含量(TEC)进行连续观测,可为电离层模型精化提供约束,但BDS GEO卫星探测范围包含了20000 km以上的稀薄等离子体,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对TEC反演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可以对固定穿刺点总电子含量(TEC)进行连续观测,可为电离层模型精化提供约束,但BDS GEO卫星探测范围包含了20000 km以上的稀薄等离子体,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对TEC反演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性能评估方法:利用BDS GEO卫星双频观测数据提取电离层穿刺点处的垂向电子总含量(VTEC);然后分析穿刺点处VTEC变化特性,并与全球电离层图、相邻中圆轨道(MEO)卫星反演VTEC比较;最后以经验电子模型为参考,评估2种卫星探测的等离子体层总电子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GEO-VTEC与全球电离层图有较好的一致性;在不同的地磁条件下,GEO-VTEC与MEO-VTEC偏差的均方根值接近,最大不超过2.46个总电子含量单位;GEO与MEO卫星探测的等离子体层TEC值接近,20000 km以上的等离子体对于TEC的影响可以忽略。说明GEO-VTEC与常用电离层产品以及MEO-VTEC的性能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eo) 电离层探测 全球电离层图(GIM) 地磁风暴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CEI的GEO目标滑窗式机动探测方法
3
作者 黄俊迦 杜兰 +3 位作者 刘泽军 张中凯 周佩元 刘隆迪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地面跟踪站的监视预警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连线相位干涉测量(CEI)的地球静止轨道(GEO)目标滑窗式机动探测方法:立足于CEI的GEO短弧段定轨和预报,基于GEO卫星位保机动的持续小推力和轨道缓慢渐变特性,提出一种针对GEO目标尤... 为了进一步提升地面跟踪站的监视预警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连线相位干涉测量(CEI)的地球静止轨道(GEO)目标滑窗式机动探测方法:立足于CEI的GEO短弧段定轨和预报,基于GEO卫星位保机动的持续小推力和轨道缓慢渐变特性,提出一种针对GEO目标尤其是非合作GEO目标的滑窗式准实时机动探测方法;并利用亚太七号和中星十号卫星的CEI仿真和实测数据进行机动探测。结果表明,东西机动和南北机动捕获与卫星发动机的点火时刻基本保持一致,机动探测延迟量均小于10 min;能够实现GEO目标的准实时机动告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静止轨道(geo)目标 连线相位干涉测量(CEI) 滑动窗口 机动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I测量的GEO目标快速轨道恢复
4
作者 黄俊迦 杜兰 +3 位作者 刘泽军 张中凯 周佩元 刘隆迪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5,共9页
连线干涉测量(Connected Element Interferometry,CEI)是一种全天时全天候的被动测角技术,已用于空间目标的跟踪监视.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需要频繁机动以保持轨位或完成其他任务,其机动后的快速轨道恢复能... 连线干涉测量(Connected Element Interferometry,CEI)是一种全天时全天候的被动测角技术,已用于空间目标的跟踪监视.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需要频繁机动以保持轨位或完成其他任务,其机动后的快速轨道恢复能力对于监视预警极为重要.针对基于CEI的GEO短弧定轨和预报,分析了定轨算法的形亏和数亏,在附加先验轨道约束的短弧定轨基础上,提出了轨道半长轴初值的自适应优化方法.利用亚太七号卫星的CEI仿真和实测数据进行了短弧定轨和预报,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半长轴初值,30min短弧定轨和10min预报的卫星位置分量精度均优于4km,能够满足非合作GEO目标机动后快速轨道恢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卫星 非合作目标 CEI 快速轨道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导航星广播星历拟合改进算法设计 被引量:31
5
作者 高玉东 郗晓宁 王威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22,共5页
设计了倾角较小的GEO导航星的广播星历拟合算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常规拟合算法的基础上对位置观测量进行合理的坐标系参考平面旋转,特别是提出针对拟合迭代初值进行相应的坐标变换,从而既可以解决轨道参数拟合的相关性问题,使轨道... 设计了倾角较小的GEO导航星的广播星历拟合算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常规拟合算法的基础上对位置观测量进行合理的坐标系参考平面旋转,特别是提出针对拟合迭代初值进行相应的坐标变换,从而既可以解决轨道参数拟合的相关性问题,使轨道参数拟合快速收敛,同时又兼顾了用户接收机的计算简便化。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简洁有效,拟合中误差RMS在厘米量级,能够保证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 广播星历参数拟合 小倾角 坐标变换 快速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编队空间机器人系统交会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梁斌 高学海 +1 位作者 潘乐 徐文福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188,共7页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GEO)上被服务航天器的远距离和非合作特点,提出一种高自主、高协同、多任务的编队空间机器人在轨服务系统方案,实现对非合作目标的自主交会接近。首先,分析GEO卫星轨道约束力小的轨道特征和非合作的信息交互特征,给出...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GEO)上被服务航天器的远距离和非合作特点,提出一种高自主、高协同、多任务的编队空间机器人在轨服务系统方案,实现对非合作目标的自主交会接近。首先,分析GEO卫星轨道约束力小的轨道特征和非合作的信息交互特征,给出由操作空间机器人和监视空间机器人组成的编队在轨服务系统,设计交会接近相对测量分系统以及在轨服务飞行任务;接着,给出典型远距离交会接近的多视线相对导航方法与多冲量相对制导律;最后,进行远距离交会任务仿真校验,结果表明编队空间机器人交会接近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 空间机器人 非合作目标 交会 地球静止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GEO卫星反射信号的渤海海冰检测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云 谢向芳 +3 位作者 孟婉婷 杨树瑚 高强 王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7-263,共7页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的提出,其在海冰检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北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的角速度较小且仰角变化仅有3°~4°,因此在相同观测地点其镜面反射点的空间位置非常稳定,可以提高特定区域海冰...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的提出,其在海冰检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北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的角速度较小且仰角变化仅有3°~4°,因此在相同观测地点其镜面反射点的空间位置非常稳定,可以提高特定区域海冰检测的时间分辨率。对在中国渤海湾进行的2次岸基海冰检测实验(2015年1月24日和2016年1月30日至2月4日)进行分析,验证了北斗GEO B1反射信号对沿岸海冰进行长时间连续检测的可行性。第1个实验结果显示海冰密集度与2颗GEO卫星C01和C03的极化比值结果具有相关性;第2个实验结果显示3颗GEO卫星C01、C02和C03检测的海冰极化比值与大气温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C01、C02和C03的极化比值与大气温度的相关值分别为0.61、0.72和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 反射信号 极化比 海冰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lman滤波的GEO卫星运动学定轨 被引量:5
8
作者 贺凯飞 徐天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9-112,117,共5页
考虑到GEO卫星实际的运动特点,将常速度模型作为状态方程,用Kalman滤波法对GEO卫星进行运动学定轨。针对无系统误差和有系统误差的情形分别使用单向滤波和双向滤波的方法,其中双向滤波的思想是:先用正向滤波估计系统误差参数,然后将其... 考虑到GEO卫星实际的运动特点,将常速度模型作为状态方程,用Kalman滤波法对GEO卫星进行运动学定轨。针对无系统误差和有系统误差的情形分别使用单向滤波和双向滤波的方法,其中双向滤波的思想是:先用正向滤波估计系统误差参数,然后将其作为初始值进行反向滤波。模拟算例表明:观测值仅含偶然误差时,单向Kalman滤波法定轨具有较高的精度;但当观测值中含有系统误差时,定轨精度急剧下降,顾及系统误差参数的单向Kalman滤波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系统误差的影响,利用双向Kalman滤波法可进一步削弱系统误差的影响,提高定轨精度。算例还表明Kalman滤波法定轨可较为精确地估计出GEO卫星的运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卫星 KALMAN滤波 轨道确定 系统误差 双向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卫星链路丢包区分的TCP Westwood改进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建峰 黄国策 康巧燕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763-2766,2770,共5页
在分析TCP Westwood(TCPW)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其应用于同步轨道(GEO)卫星链路时存在的不足,结合Vegas、Veno及LogWestwood+等改进算法的优势,基于预测的下一时刻的网络带宽,把窗口调整与带宽利用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于GE... 在分析TCP Westwood(TCPW)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其应用于同步轨道(GEO)卫星链路时存在的不足,结合Vegas、Veno及LogWestwood+等改进算法的优势,基于预测的下一时刻的网络带宽,把窗口调整与带宽利用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于GEO卫星链路的基于丢包区分的TCP Westwood改进算法。改进算法将每个阶段的窗口调整与带宽估计、网络状态紧密联系起来,结合网络状态和带宽估计判断拥塞窗口的合理性,动态地调整拥塞窗口,使拥塞即将发生时,窗口能及时下降到适宜的水平,尽量避免由于拥塞而导致的分组丢失。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提高了TCP westwood在GEO卫星链路中应用时的性能,具有较好的吞吐量、公平性、友好性和较低的丢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轨道卫星 拥塞控制 TCP Westwood 丢包区分 带宽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同步轨道(GEO)高分辨力对地观测的技术途径(上) 被引量:8
10
作者 于前洋 曲宏松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2008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地球静止同步轨道(GEO)上实现高分辨力对地观测,具有一系列独特优点,远为其它轨道所不及。然而,对于36000 km的远程高分辨力可见波段观测,要求望远镜必须具备20 m以上口径的主镜。传统的空间相机,如果要有如此大的口径,其总质量将超过... 在地球静止同步轨道(GEO)上实现高分辨力对地观测,具有一系列独特优点,远为其它轨道所不及。然而,对于36000 km的远程高分辨力可见波段观测,要求望远镜必须具备20 m以上口径的主镜。传统的空间相机,如果要有如此大的口径,其总质量将超过1000 t,无法发射到GEO上。无支撑薄膜望远镜和大口径衍射望远镜,可以大幅度降低主镜质量面密度,从而降低整个相机系统的总质量,可算是一种极好的技术途径。分步发射与在轨装配,则提供了可供此类观测系统实施从地面转运到GEO的技术手段。基于变换成像原理的傅里叶望远镜,将高分辨力的取得,由增大接收口径转变为加大发射间隔,用大面积回波能量探测加上傅里叶分量重构,取代常见的目标图像直接探测,突破了远程高分辨力观测的致命瓶颈。近完美透镜为突破衍射极限提供了可能性,从而为超分辨力观测开拓出一片科学的新天地。负折射率材料(左手型材料)可制成完美透镜,而光子晶体是负折射率材料的热门选择之一,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SPP)的光子器件则是其另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轨道 高分辨力对地观测 傅里叶望远镜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同步轨道(GEO)高分辨力对地观测的技术途径(下)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前洋 曲宏松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2009年第1期1-9,共9页
在地球静止同步轨道(GEO)上实现高分辨力对地观测,具有一系列独特优点,远为其它轨道所不及。然而,对于36000km的远程高分辨力可见波段观测,要求望远镜必须具备20m以上口径的主镜。传统的空间相机,如果要有如此大的口径,其总质量将超过10... 在地球静止同步轨道(GEO)上实现高分辨力对地观测,具有一系列独特优点,远为其它轨道所不及。然而,对于36000km的远程高分辨力可见波段观测,要求望远镜必须具备20m以上口径的主镜。传统的空间相机,如果要有如此大的口径,其总质量将超过1000t,无法发射到GEO上。无支撑薄膜望远镜和大口径衍射望远镜,可以大幅度降低主镜质量面密度,从而降低整个相机系统的总质量,可算是一种极好的技术途径。分步发射与在轨装配,则提供了可供此类观测系统实施从地面转运到GEO的技术手段。基于变换成像原理的傅里叶望远镜,将高分辨力的取得,由增大接收口径转变为加大发射间隔,用大面积回波能量探测加上傅里叶分量重构,取代常见的目标图像直接探测,突破了远程高分辨力观测的致命瓶颈。近完美透镜为突破衍射极限提供了可能性,从而为超分辨力观测开拓出一片科学的新天地。负折射率材料(左手型材料)可制成完美透镜,而光子晶体是负折射率材料的热门选择之一,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SPP)的光子器件则是其另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轨道 高分辨力对地观测 傅里叶望远镜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卫星对BDS中长基线精密定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景轲 王国祥 +1 位作者 陈海军 冯威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5期29-36,共8页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中特有的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存在轨道精度低和空间结构变化缓慢的问题,分析GEO卫星对BDS中长基线精密定位的影响:基于BDS中长基线精密定位算法,采用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观测数据,对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中特有的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存在轨道精度低和空间结构变化缓慢的问题,分析GEO卫星对BDS中长基线精密定位的影响:基于BDS中长基线精密定位算法,采用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观测数据,对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中圆地球轨道(MEO)+GEO组合和IGSO+MEO组合分别进行基线解算,探讨GEO卫星对BDS中长基线精密定位的卫星几何构型、宽巷模糊度固定效果、窄巷模糊度首次固定时间及定位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部分GEO卫星宽巷模糊度的小数部分存在系统性偏差,其宽巷模糊度需要5 h左右才能得到90%的固定率;加入GEO卫星后,窄巷模糊度首次固定时间从25缩短到16min,缩短了36%;BDS全星座组合的2h静态解算精度水平方向为2.1 cm,高程方向为3.5 cm;GEO卫星有利于提升BDS中长基线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 中长基线 首次固定时间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对潜地弹道导弹探测能力与突防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振华 刘勇志 +1 位作者 姚奕 杨继峰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6-159,171,共5页
天基红外系统(SBIRS)是美国部署的新型天基红外预警系统,分析了该系统中GEO的覆盖范围及探测能力,研究了卫星观测角和大气透过率2个主要因素对卫星探测能力的影响,计算了GEO覆盖下不同大气透过率对潜地弹道导弹探测能力的影响,并对GEO... 天基红外系统(SBIRS)是美国部署的新型天基红外预警系统,分析了该系统中GEO的覆盖范围及探测能力,研究了卫星观测角和大气透过率2个主要因素对卫星探测能力的影响,计算了GEO覆盖下不同大气透过率对潜地弹道导弹探测能力的影响,并对GEO及其星座的探测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潜地弹道导弹变时域和变海域发射的突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轨道 潜地弹道导弹 大气透过率 卫星观测角 探测能力 突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 SAR照射的机载前视接收双基SAR系统二维分辨能力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滈铧 左伟华 刘波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5,共9页
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星/机双基前视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实现了接收机飞行方向的成像能力,可以对重点区域进行持续前视观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对固定轨道GEO SAR照射下的机载前视接... 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星/机双基前视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实现了接收机飞行方向的成像能力,可以对重点区域进行持续前视观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对固定轨道GEO SAR照射下的机载前视接收机的双基SAR系统二维分辨能力进行了解析和验证仿真分析。首先,基于梯度法给出了GEO星/机双基前视SAR的二维分辨能力及其夹角的解析结果;其次,分析了不同双基前视构型对距离向分辨率、方位向分辨率和分辨率夹角的影响,并给出了基于分析结果的构型设计基本准则;最后,对GEO SAR处于不同轨道位置时分别进行了点目标仿真,有效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geo) 星/机双基前视合成孔径雷达(SAR) 梯度法 二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和IGSO卫星增强GPS性能的仿真分析
15
作者 吴军 常江 姜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9期242-244,248,共4页
为了增强GPS在亚太地区的导航性能,提出了一种利用GEO和IGSO卫星增强GPS星座的方法。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该地区在星座增强前后的卫星可见性、PDOP值等方面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比导航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的性能表现,证明这种增强系统在定位... 为了增强GPS在亚太地区的导航性能,提出了一种利用GEO和IGSO卫星增强GPS星座的方法。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该地区在星座增强前后的卫星可见性、PDOP值等方面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比导航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的性能表现,证明这种增强系统在定位精度和可用性方面均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球同步轨道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位置精度因子 可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olution analysis of GEO spaceborne-airborne bistatic SAR based on sliding spotlight mode 被引量:1
16
作者 Meng Lian Yicheng Jiang Bin H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2期352-361,共10页
For a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system mounted on a 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 satellite, the track can be curvilinear. Thus, a bistatic SAR system based up on geostationary transmitter and "receive-only... For a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system mounted on a 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 satellite, the track can be curvilinear. Thus, a bistatic SAR system based up on geostationary transmitter and "receive-only" SAR system onboard airplanes, namely GEO spaceborne-airborne bistatic(GEO SA-Bi SAR),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bistatic SAR.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resolu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sliding spotlight GEO SA-Bi SAR system. Firstly, the common azimuth coverage and coherent accumulated time are theoretically analyzed in detail. Then,based on the gradient method, the accurate two dimensional resolution of a GEO SA-Bi SAR system is analytically calculated. Finally, the simulation data show the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resolution analysi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iding spotlight mode 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geo spaceborneairborne bistatic SAR(geo SA-Bi SAR) two-dimensional res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轨卫星广播星历精度分析 被引量:47
17
作者 黄勇 胡小工 +2 位作者 王小亚 黄珹 耿玉广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8,共8页
GPS广播星历参数具有物理意义明确、参数少、精度高等优点,可以考虑将它应用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但是GPS系统的卫星构成比较单一,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可能包含中地球轨道 (M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和地球静止轨道(GEO)等多种不同... GPS广播星历参数具有物理意义明确、参数少、精度高等优点,可以考虑将它应用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但是GPS系统的卫星构成比较单一,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可能包含中地球轨道 (M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和地球静止轨道(GEO)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中高轨卫星。分析了采用GPS广播星历参数时,MEO、IGSO和GEO卫星的广播星历拟合精度,特别讨论了轨道倾角接近于0的GEO卫星的广播星历拟合精度,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计算表明,对于 MEO卫星,2 h的广播星历拟合精度(三维位置)可达厘米级;对于IGSO卫星和轨道倾角较大的GEO卫星,4 h的广播星历拟合精度约为0.1 m,径向位置误差在厘米量级;而对于轨道倾角接近于0的GEO卫星,若不采取特殊措施,由于轨道倾角和升交点经度统计相关,其广播星历拟合精度很差,为此提出了一种坐标转换方法。采用此方法后的广播星历拟合精度可达0.1 m,径向位置误差为厘米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测量学 卫星导航系统 广播星历 中地球轨道(MEO)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 地球静止轨道(ge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轨道星机双基地三通道SAR地面运动目标指示算法 被引量:11
18
作者 史洪印 周荫清 陈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81-1885,共5页
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和多通道杂波抑制干涉技术,提出一种同步轨道星机双基地SAR地面慢速运动目标检测和参数估计方法。首先根据同步轨道星机双基地SAR的特点,给出该模式下杂波对消的DPCA条件;然后从系统空间几何模型和回波信号入... 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和多通道杂波抑制干涉技术,提出一种同步轨道星机双基地SAR地面慢速运动目标检测和参数估计方法。首先根据同步轨道星机双基地SAR的特点,给出该模式下杂波对消的DPCA条件;然后从系统空间几何模型和回波信号入手,详细推导了动目标聚焦成像、杂波抑制、动目标检测和参数估计的原理,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双基地 地球同步轨道 杂波抑制 地面动目标检测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星地一体化路由设计的卫星IP网络 被引量:2
19
作者 范继 王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95,共4页
现有大部分支持IP的卫星系统只是提供一个连接地面路由器的物理通道,难以满足宽带接入、多媒体服务以及星地网络一体化等新的需求。为此,提出了一个分组传输和交换均基于IP的GEO卫星系统,并从传输网络和路由结构两方面进行了描述。并针... 现有大部分支持IP的卫星系统只是提供一个连接地面路由器的物理通道,难以满足宽带接入、多媒体服务以及星地网络一体化等新的需求。为此,提出了一个分组传输和交换均基于IP的GEO卫星系统,并从传输网络和路由结构两方面进行了描述。并针对星上资源紧张的现状,采用了一种地面路由星上交换的新设计思路。通过星上IP交换可实现大量终端间的单跳通信,一个可扩展的集中式IP路由结构可有效减少通过卫星的路由流量,使得通信效率提高的同时,能实现卫星网络与Internet的无缝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卫星网络 因特网协议 传输网络 路由结构 无缝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的静止轨道/ 中轨道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廷勇 吴诗其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年第16期1145-1149,共5页
在分析了我国可采用的静止轨道和中轨道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系统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2 个系统方案。通过仿真计算,对它们的覆盖性能和实现的复杂程度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中轨道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能够提供更好的... 在分析了我国可采用的静止轨道和中轨道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系统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2 个系统方案。通过仿真计算,对它们的覆盖性能和实现的复杂程度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中轨道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能够提供更好的覆盖性能,但实现难度大于静止轨道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因此,现阶段我国采用双星静止轨道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是合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轨道 中轨道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 覆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