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性参数初始模型约束的深度学习储层物性参数反演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怀震 罗任 +2 位作者 张明 姜晓宇 王本锋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07-2319,共13页
储层物性参数(孔隙度、泥质含量及含水饱和度)反演是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的关键问题.利用叠前角道集反演弹性参数,进而结合岩石物理模型可对储层物性参数进行预测.然而,弹性参数反演的精度对物性参数反演有着重要影响;弹性参数和物性参数... 储层物性参数(孔隙度、泥质含量及含水饱和度)反演是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的关键问题.利用叠前角道集反演弹性参数,进而结合岩石物理模型可对储层物性参数进行预测.然而,弹性参数反演的精度对物性参数反演有着重要影响;弹性参数和物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复杂,传统手段很难建立精确的岩石物理模型.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直接捕捉叠前角道集和物性参数之间的隐式关系,建立了一种弹性参数初始模型约束的深度学习物性参数直接反演方法,进行高精度储层物性参数直接预测.网络输入由分窗处理后的部分入射角叠加地震数据和弹性参数初始模型组成,输出为输入数据中心点对应的参数预测结果,网络整体实现2D-to-1D的非线性映射过程.多口带标签测井数据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无弹性参数初始模型约束的深度学习物性参数反演方法,提出的弹性参数初始模型约束方法取得了更优的储层物性参数预测效果.将提出方法应用于3D实际数据,取得了较好的储层物性参数反演效果,与测井解释结果的吻合度较高,验证了弹性参数初始模型约束的深度学习储层物性参数直接反演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度 泥质含量 含水饱和度 模型约束 深度学习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相页岩油层孔隙度井-震双控建模 被引量:1
2
作者 欧成华 王泽宇 +6 位作者 闫博 张连进 彭仕轩 张飞 毛正林 徐睿 薛赛红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1030,共10页
针对我国湖相页岩油分布范围广,储层岩性复杂、单层厚度薄、储集物性差、纵横向非均质性强等地质特征,提出了湖相页岩油层孔隙度井-震双控建模技术系列:1)岩心标定测井。测井识别湖相页岩岩相并解释出孔隙度参数,采用层控方法建立岩相... 针对我国湖相页岩油分布范围广,储层岩性复杂、单层厚度薄、储集物性差、纵横向非均质性强等地质特征,提出了湖相页岩油层孔隙度井-震双控建模技术系列:1)岩心标定测井。测井识别湖相页岩岩相并解释出孔隙度参数,采用层控方法建立岩相三维模型,利用层控加岩相控制策略建立测井孔隙度三维模型。这虽保证了湖相页岩油层孔隙度模型的纵向预测精度,但横向预测精度不足。2)地震属性提取与优化。经过测井解释孔隙度粗化,采用遗传反演方法,结合时深转换,建立深度域地震孔隙度三维模型,完成对湖相页岩油层的横向非均质性精细刻画。此结果的纵向非均质性刻画精度有限。3)井-震双控孔隙度建模技术。依靠建模方法优选与参数优化,以测井孔隙度三维模型为主变量,地震孔隙度三维模型为次变量,完成井-震双控孔隙度建模及可靠性检验,实现对湖相页岩油层孔隙度的可靠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页岩油 井-震双控 地质建模 岩相分析 遗传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在不同类型沉积体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姜素华 王永诗 +2 位作者 林红梅 孟宪军 孙怡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6期587-590,共4页
为了把测井约束反演技术真正有效地应用到储层预测中,针对不同类型沉积体系,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①针对浅层河流相砂泥岩互层,必须做好测井资料的环境校正,以避免因泥浆浸泡而引起的速度差异;②对于含有碳酸盐岩的冲积扇相砂砾岩体,在... 为了把测井约束反演技术真正有效地应用到储层预测中,针对不同类型沉积体系,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①针对浅层河流相砂泥岩互层,必须做好测井资料的环境校正,以避免因泥浆浸泡而引起的速度差异;②对于含有碳酸盐岩的冲积扇相砂砾岩体,在建立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多井多参数约束反演,建立相应的解释模型,以克服反演结果的多解性;③在储层与围岩速度难以区分的湖相沉积体系中,应在波阻抗反演的基础上,找出能区分储层和围岩的其它测井曲线(如自然伽马、视电阻率等)进行反演,以提高分辨率;④在复杂的海相碳酸盐岩裂缝储层中,要以钻井资料为依据,选择以钻井为约束主体的反演方法,以达到反演结果与地质条件吻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测井约束反演 储层 湖相沉积 钻井资料 海相碳酸盐岩 环境校正 河流相 自然伽马 浅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信息约束下的三维密度填图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郭冬 严加永 +2 位作者 吕庆田 陈向斌 陈应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3-776,共14页
矿产勘探中应用最广泛、成本最低的方法就是重力和磁法勘探,它们在靶区优选、隐伏矿定位等不同勘查阶段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重磁解释的反演结果往往产生多解性,因而需要采用有效方法来减小多解性。无约束的反演通常很难得到符合实际... 矿产勘探中应用最广泛、成本最低的方法就是重力和磁法勘探,它们在靶区优选、隐伏矿定位等不同勘查阶段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重磁解释的反演结果往往产生多解性,因而需要采用有效方法来减小多解性。无约束的反演通常很难得到符合实际地质情况的解,因此地质约束反演是现阶段降低多解性的主要途径。本文从模型试验入手,开展了三维密度填图技术研究。对比了无约束与有约束以及约束多少的反演效果,结果发现随着约束条件的增加,反演所得的结果与真实情况的吻合度逐渐增加。本文还以安徽省庐枞矿集区为例,探索了地质信息约束下的重力三维填图技术,获得了矿集区地下5km深度的三维密度体,该结果揭示了矿集区主要岩体三维分布、构造的起伏和主要地层的展布。模型试验和实例结果表明:地质信息约束的三维密度填图技术,能够降低反演多解性,提高分辨率,优化反演结果,是现阶段实现矿集区"透明化",发现深部矿产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三维反演 密度填图 地质信息约束 模型试验 庐枞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约束地质建模技术在松辽盆地古537区块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杨敏芳 杨瑞召 张春雷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1,共4页
松辽盆地古537区块勘探目的层的沉积相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砂体薄、相变快、规律性差,精确预测困难。地震约束地质建模技术能有效地预测储层分布和物性特征,方法原理是,以地质资料和地震解释层位数据为基础构建构造模型,在测井数据控... 松辽盆地古537区块勘探目的层的沉积相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砂体薄、相变快、规律性差,精确预测困难。地震约束地质建模技术能有效地预测储层分布和物性特征,方法原理是,以地质资料和地震解释层位数据为基础构建构造模型,在测井数据控制下,以地震岩性反演数据为约束,采用序贯高斯同位协同模拟方法建立储层岩性模型,进行储层描述。在古537区块,利用该方法进行了储层砂体展布和厚度预测,结果与井点的储层特征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537区块 地震约束地质建模技术 构造模型 岩性模型 地震岩性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复杂构造区叠前深度偏移初始层速度约束反演改进新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熊晶璇 贺振华 +5 位作者 刘鸿 赵容容 杨卫宁 张恩嘉 王光银 唐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55,共9页
勘探开发实践证实,四川盆地川西地区、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地区、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等山地复杂构造区油气资源丰富,是下步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为了提高山地复杂构造区叠前深度偏移初始速度模型与构造特征的匹配性,达到改善叠前深度偏移... 勘探开发实践证实,四川盆地川西地区、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地区、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等山地复杂构造区油气资源丰富,是下步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为了提高山地复杂构造区叠前深度偏移初始速度模型与构造特征的匹配性,达到改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质量的目的,在常规约束速度反演基础上,通过形成构造约束的速度趋势函数和基于径向基函数薄板理论的三维空间速度网格重构函数,形成了山地复杂构造区叠前深度偏移初始层速度约束反演改进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初始速度模型中保证速度连续性的同时,保留小尺度地质异常体速度响应,能有效提高速度建模精度;②通过沿自由边界的弯曲板进行速度网格重构可更好保留小尺度地质异常体的速度响应,可有效提高速度建模效率;③新方法通过构造约束的速度趋势函数较好剔除速度异常高频,减少速度更新求解时陷入局部最优;④新方法获得的初始速度模型与地质构造特征匹配较好,可有效改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质量,尤其是构造翼部或逆掩构造顶部成像质量。结论认为,建立的山地复杂构造叠前深度偏移初始层速度反演改进新方法,在复杂构造区域反演得到的层速度场更符合地质规律,对落实复杂构造展布及勘探目标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深入推进我国山地复杂构造区油气的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复杂构造 叠前深度偏移 地质构造约束 约束速度反演 改进速度趋势函数 速度模型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模型监督的灰质泥岩发育区砂岩储层预测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赵约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53,共8页
目前,岩性圈闭是济阳坳陷重要的增储领域,灰质泥岩的影响导致岩性圈闭描述准确率低,制约着该类油藏的勘探部署。通过测量灰质泥岩的XRF微量元素,由X衍射全岩矿物等微观分析入手,对灰质泥岩岩相进行划分,解决了灰质泥岩与砂岩难以区分的... 目前,岩性圈闭是济阳坳陷重要的增储领域,灰质泥岩的影响导致岩性圈闭描述准确率低,制约着该类油藏的勘探部署。通过测量灰质泥岩的XRF微量元素,由X衍射全岩矿物等微观分析入手,对灰质泥岩岩相进行划分,解决了灰质泥岩与砂岩难以区分的问题。通过不同岩性组合地质模型的地震反射特征正演模拟研究,明确了灰质泥岩发育区不同岩性组合的地震反射特征及其与振幅和频率属性的差异。在不同岩性组合的地震内部反射结构与外部几何形态的指导下,以地震多属性分析为基础开发基于地质模型监督的多属性神经网络波形分类技术,可较好地预测灰质泥岩发育区砂岩储层有利相带。应用权值法相建模方法,并开发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精细刻画灰质泥岩发育区砂岩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钻井证实取得了较好勘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质泥岩发育区 地质模型监督 波形分类 权值法相建模 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度反演约束储层精细建模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吴逸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8-81,共4页
利用渤海Z油田地震资料在横向上精度高、连续性好的优势,通过遗传反演得到了与测井资料符合度较高的三维孔隙度数据体,在其约束下越过相的建模步骤直接建立孔隙度模型.依据该模型的预测结果设计了水平井的靶点.经验证,测井解释孔隙度与... 利用渤海Z油田地震资料在横向上精度高、连续性好的优势,通过遗传反演得到了与测井资料符合度较高的三维孔隙度数据体,在其约束下越过相的建模步骤直接建立孔隙度模型.依据该模型的预测结果设计了水平井的靶点.经验证,测井解释孔隙度与模型中过井轨迹预测的孔隙度在数据分布范围和纵向变化趋势方面的吻合度较高,不仅降低了储层模型的井间不确定性,而且能够减少误差和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度 遗传反演 属性模型 地质建模 渤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阶型潜山带地质模型的建立及储层预测——以CG20潜山为例
9
作者 姜素华 王永诗 +1 位作者 张家震 王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7-445,共9页
以 CG2 0潜山为例 ,从建立地质模型入手 ,包括地层模型、构造模型、储集模型、储盖组合模型、速度模型等 ,认识到各套地层分布和储层物性的差异均与地震响应密切相关 ,因此可以利用地震波的信息 ,预测潜山储层的发育及分布情况。在对 CG... 以 CG2 0潜山为例 ,从建立地质模型入手 ,包括地层模型、构造模型、储集模型、储盖组合模型、速度模型等 ,认识到各套地层分布和储层物性的差异均与地震响应密切相关 ,因此可以利用地震波的信息 ,预测潜山储层的发育及分布情况。在对 CG2 0潜山进行精细全三维构造解释的基础上 ,探讨性地应用了测井约束反演、吸收系数、相干分析及三维模式识别等技术 ,对潜山储层进行了预测 ,从而提高了潜山勘探的效益 ,并为类似断阶型潜山带的勘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阶型潜山带 地质模型 测井约束反演 三维模式识别 地质模型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孔隙度遗传反演约束储层地质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朕 李玲玲 +1 位作者 杨威 那云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84-1386,共3页
针对油田投产初期井距较大、井间储层发育状况难以预测的情况,应用遗传反演方法进行孔隙度反演。在地质建模过程中利用反演数据体约束孔隙度属性。以某油田东营组某小层为例进行地质建模。结果表明:应用遗传反演方法得到的孔隙度反演数... 针对油田投产初期井距较大、井间储层发育状况难以预测的情况,应用遗传反演方法进行孔隙度反演。在地质建模过程中利用反演数据体约束孔隙度属性。以某油田东营组某小层为例进行地质建模。结果表明:应用遗传反演方法得到的孔隙度反演数据体可以在三维空间中较真实地反映出储层物性。利用孔隙度遗传反演数据体对对孔隙度模型进行约束的方法,相比传统地震约束方法,中间步骤少,准确性高,工作周期短,在实际工作中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建模 遗传反演 孔隙度模型 反演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开发方案设计阶段储集层地质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晖 赵建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3-85,共3页
储集层地质模型是油藏描述工作的最终成果 ,在开发方案设计阶段 ,建立概念模型向静态模型过渡的地质模型已成为一种发展方向。油田开发初期由于钻井较少 ,仅仅依靠测井资料难以建立准确的地质模型 ,因此提出综合利用地震、地质和测井信... 储集层地质模型是油藏描述工作的最终成果 ,在开发方案设计阶段 ,建立概念模型向静态模型过渡的地质模型已成为一种发展方向。油田开发初期由于钻井较少 ,仅仅依靠测井资料难以建立准确的地质模型 ,因此提出综合利用地震、地质和测井信息并应用地质统计学油藏描述软件GRIDSTAT建立储集层地质模型的方法 ,将地质认识定量化。其步骤是先将地震纯波数据体直接反演成孔隙度数据体 ,再以地震得到的孔隙度数据体为背景 (“软数据”)、以井点实测孔隙度值为“硬数据” ,应用地质统计方法将软、硬数据以及地质家对储集层分布的认识 (储集层沉积相 )相结合 ,建立精细的储集层孔隙度模型。给出了应用该方法建立渤海南堡 3 5 2油田储集层地质模型的实例。图 5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方案 设计阶段 储集层 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地球物理约束的胶东焦家-三山岛断裂带三维地质建模:成矿特征与找矿启示 被引量:4
12
作者 贺春艳 王阳 +3 位作者 王洪军 陈大磊 刘聪伟 陈宏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6-945,共10页
焦家和三山岛断裂金矿带是胶东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的典型地区,但该区的深部地质结构和找矿前景尚不清晰。基于高精度重力、磁法及CSAMT数据综合约束的地球物理三维正反演技术,建立了该金矿带三维地质-物性综合模型。模型展现了与金成... 焦家和三山岛断裂金矿带是胶东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的典型地区,但该区的深部地质结构和找矿前景尚不清晰。基于高精度重力、磁法及CSAMT数据综合约束的地球物理三维正反演技术,建立了该金矿带三维地质-物性综合模型。模型展现了与金成矿有关的新太古代变质岩系、中生代花岗岩类和断裂构造的深部三维空间特征,揭示了赋矿的焦家和三山岛断裂产状空间变化特征、深部交会趋势,为进一步开展深部找矿和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认为,基于地球物理正反演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适用于地球物理工作程度高、深部地质结构信息相对匮乏的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模型深部结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三维反演 先验信息约束 地质建模 胶东金矿 深部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F-Y油田动态石油地质储量评价
13
作者 周锦 李胜利 +2 位作者 杨勇 朱义东 王雪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3-381,共9页
LF-Y油田S区在ODP开发调整方案实施中,钻井表明构造边部变陡,含油面积变小,静态方法重新计算地质储量为1328.30×104m^3,但该储量规模与油田生产动态不相符.结合生产动态法、储量反算法及油藏数值模拟法分析油田储量规模及合理性,... LF-Y油田S区在ODP开发调整方案实施中,钻井表明构造边部变陡,含油面积变小,静态方法重新计算地质储量为1328.30×104m^3,但该储量规模与油田生产动态不相符.结合生产动态法、储量反算法及油藏数值模拟法分析油田储量规模及合理性,指出了S区存在储量计算不足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通过动态信息反算地质储量的方法,反算储量规模在1450.00×104~1700.00×10^4之间,因此该油田西边无井控区域储量潜力可能性较大.结合重新开展的孔隙度反演、精细地质模型、储量计算及油藏数值模拟等研究,再通过静态方法最终计算S区的地质储量为1566.03×104m^3,储量规模增加了237.73×104m^3.以动态反算储量,并反馈到静态储层评价与储量计算之中,使两者达到较为一致的结果.研究成果不但解决了S区储量不足的矛盾,使模型更加合理,剩余油分布预测也更加可靠,为ODP调整方案成功实施提供了储量基础;而且验证了油藏动态方法对储量问题研究的反证作用,从而实现了油藏动、静态结合解决地质难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储量 地质模型 油藏数值模拟 孔隙度反演 O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