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息量法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以青海省湟水流域为例
1
作者 杨成龙 赵健赟 +2 位作者 许长军 陈风 侯月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8805-8813,共9页
研究降雨与区域地质灾害风险的关系,构建湟水流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为该流域地质灾害预警工作提供参考。以青海省湟水流域为例,利用信息量法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对各因子进行独立性检验并利用受试者特征曲线(... 研究降雨与区域地质灾害风险的关系,构建湟水流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为该流域地质灾害预警工作提供参考。以青海省湟水流域为例,利用信息量法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对各因子进行独立性检验并利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与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对评价结果进行精度评定;结合降雨资料,利用逻辑回归方法建立地质-降雨耦合模型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湟水流域地质灾害的极高易发区与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地带及其各级支流中下游两侧,该区域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对易发性评价结果进行精度评定,AUC为0.785;地质-降雨耦合预警模型中的易发性值、当日降雨量、前1 d降雨量、前2 d降雨量及前3 d降雨量对灾害的影响均为正值,模型对地质灾害发生的预测准确率为84.2%,AUC为0.864;基于2020年8月29日湟水流域发生的5起典型地质灾害,对建立的地质-降雨耦合模型进行验证,发现以地质-降雨耦合模型预警,4起地质灾害达到一级预警等级,另外1起达到二级预警等级;结合预警雨量阈值,利用该模型实现对2024年9月5日红崖沟村山体滑坡的预警。可见所构建的湟水流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预警效果良好,预测准确率较高,能为相关部门提供防灾减灾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风险预警 气象 信息量法 逻辑回归 湟水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管道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技术对标及差异性分析
2
作者 方迎潮 蒋毅 +3 位作者 席国仕 胡益铭 王仁和 王仁超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03-611,共9页
我国山区管道贯穿西北至东南以及中部、西南、东北等地区,常不可避免地穿越复杂陡峭的山区。调研发现,我国管道巡线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水毁等。由于管道具有高压、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极易造成人员... 我国山区管道贯穿西北至东南以及中部、西南、东北等地区,常不可避免地穿越复杂陡峭的山区。调研发现,我国管道巡线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水毁等。由于管道具有高压、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极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开展山区管道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分类统计法,对国内外以及管道与公路、铁路、电网与国土等其他线性工程的风险管控技术进行差异性分析。研究的风险管控技术涵盖识别技术、风险评估技术、监测预警技术及防治技术。通过凝练国内外及其他线性工程管道地质灾害的重要技术特征,并结合其优缺点,总结出值得我国山区管道借鉴的技术。这些技术可作为我国山区管道工程科学可靠的防护管控指导建议,为保障山区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地质灾害 识别技术 风险评估技术 监测预警技术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技术改进及应用检验 被引量:6
3
作者 杨竹云 许彦艳 +5 位作者 李华宏 杨迎冬 胡瑞峰 夏龙松 刘博文 魏蕾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1,共7页
利用2014—2022年云南省地质灾害数据和气象降水资料,开展有效降水量致灾概率研究,并结合地质灾害易发因子,分区建立了新一代精细化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并对模型性能开展了应用检验。结果表明:新建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提... 利用2014—2022年云南省地质灾害数据和气象降水资料,开展有效降水量致灾概率研究,并结合地质灾害易发因子,分区建立了新一代精细化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并对模型性能开展了应用检验。结果表明:新建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提高了预警产品的时空分辨率和准确率,应用效果良好。模型能提前较好地反映出区域性强降水过程背景下的气象风险预警等级;对较难预报的局地强降水,也可以通过实时更新的监测预警产品给出风险加强的趋势,提前发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能直接客观反映出极端强降水背景下的气象风险高级别预警,起到较好的预警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地质灾害 预警模型 致灾概率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InSAR技术的晋城矿区地表形变监测及地质灾害风险预警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新龙 车子杰 +1 位作者 马飞 高旭波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79,212,共8页
地表形变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现象,不仅严重影响灾害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会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危害,尤其在采煤区。针对传统地表沉陷监测方法费时费力、无法获取地表沉降面状信息、难以进行地表沉陷灾害评估的不足,基于高分辨率SAR... 地表形变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现象,不仅严重影响灾害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会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危害,尤其在采煤区。针对传统地表沉陷监测方法费时费力、无法获取地表沉降面状信息、难以进行地表沉陷灾害评估的不足,基于高分辨率SAR卫星影像,利用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对山西省晋城市晋城矿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地表沉陷进行监测,分析获取了该地区地表连续形变情况,并利用该技术获取的海量PS点建立支持向量机(SVM)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预警模型,对晋城矿区周边居民点地质灾害风险进行了识别和预测。结果表明:晋城矿区10个煤矿及其周边区域存在较大的地表形变;晋城矿区平均LOS向年平均地表形变速率范围为-37~30.3 mm/a;PS-InSAR技术在晋城矿区地表形变监测中具有可行性,且可以实现矿区地质灾害风险综合识别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InSAR技术 晋城矿区 地表形变监测 地质灾害风险预警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诱发斜坡失稳风险的气象预警 被引量:2
5
作者 严亮轩 张义顺 +4 位作者 龚泉冰 刘谢攀 朱浩濛 殷坤龙 陈丽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4-1184,共11页
采用基准阈值和阈值调整方案构建斜坡尺度的降雨诱发斜坡失稳风险的气象预警模型,开展精细化滑坡风险管理.采用降雨强度-持续时间模型确定基准阈值;分析斜坡地质环境特征,从斜坡几何结构、岩土抗剪强度、水文地质条件、植被等方面选取... 采用基准阈值和阈值调整方案构建斜坡尺度的降雨诱发斜坡失稳风险的气象预警模型,开展精细化滑坡风险管理.采用降雨强度-持续时间模型确定基准阈值;分析斜坡地质环境特征,从斜坡几何结构、岩土抗剪强度、水文地质条件、植被等方面选取调整因子,并确定基准斜坡;针对降雨入渗过程分析地质环境变化造成的斜坡稳定性变化,得出阈值调整方案.以浙江省平阳县为研究区,提出当地阈值计算公式,并根据各斜坡的地质环境形成各自不同等级的预警判据,综合预警有效率达到72%,效果良好.提出斜坡尺度的风险预警模型,实现了斜坡单元级别的精准预警,能够为“一区一阈值”精细化滑坡气象预警与风险管控提供新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风险 气象预警 阈值 地质环境 斜坡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段单元的公路地质灾害风险气象预警系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义顺 梁梦姣 +5 位作者 肖常贵 陈丽霞 李烨 刘正华 陈卫群 殷坤龙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1,共9页
面向山区交通风险管控需求,以公路为承灾体对象的地质灾害风险气象预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省磐安县方前镇为研究区,考虑道路等级、斜坡单元、边坡类型和边坡稳定性现状4个方面,研究确定公路地质灾害预警单元的划分方法;考虑历史... 面向山区交通风险管控需求,以公路为承灾体对象的地质灾害风险气象预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省磐安县方前镇为研究区,考虑道路等级、斜坡单元、边坡类型和边坡稳定性现状4个方面,研究确定公路地质灾害预警单元的划分方法;考虑历史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将公路边坡分为土质、岩质和土岩混合质边坡3种类型,分别建立不同类型边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及分值;在确定各预警单元所辖边坡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四级气象预警判据建立基于路段单元的公路地质灾害风险气象预警模型,采用Java语言开发预警系统。经与2021年“烟花”台风期新生公路地质灾害点验证发现,预警成功率为100%。研究结果提供了公路地质灾害风险气象预警单元的划分方法和系统研发思路,能够为山区公路地质灾害风险气象预警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边坡 预警单元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气象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GNSS实时亚厘米级监测算法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邓文昊 张小红 +3 位作者 吴明魁 刘万科 文锐 王昊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1,共9页
针对复杂监测场景下,由于卫星信号遮挡严重、多路径效应强、粗差和周跳频繁而造成观测数据质量差,严重影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监测的精度、可靠性和可用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复杂环境下的GNSS实时亚厘米级监测算法:综合利用监测体... 针对复杂监测场景下,由于卫星信号遮挡严重、多路径效应强、粗差和周跳频繁而造成观测数据质量差,严重影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监测的精度、可靠性和可用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复杂环境下的GNSS实时亚厘米级监测算法:综合利用监测体的变化特征,从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滤波过程噪声自适应调节、GNSS解算短时中断后快速恢复等方面着手,设计一套适用于复杂环境的GNSS地质灾害实时高精度监测数据处理算法;并采用实测与仿真短基线数据评估算法性能。结果表明,在复杂观测场景下,提出的复杂环境GNSS监测算法能够实现实时亚厘米级定位精度,有效解决GNSS解算短时中断后的快速恢复问题,并能准确识别监测体的快速形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地质灾害监测 实时动态(RTK)定位 复杂环境 卡尔曼滤波 模糊度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海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晓萌 陈天 +6 位作者 徐玮铎 孙志文 薛凉 朱宪明 范智涵 单红仙 贾永刚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14,共13页
本文创新了基于海底实时监测数据驱动的海底工程地质环境数字孪生模型,建立了一套埕岛油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构建了海底工程地质环境数据库,实现了对海底监测数据的远程实时可视化更新及交互控制。该系统应用于埕岛海底地质灾害监测... 本文创新了基于海底实时监测数据驱动的海底工程地质环境数字孪生模型,建立了一套埕岛油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构建了海底工程地质环境数据库,实现了对海底监测数据的远程实时可视化更新及交互控制。该系统应用于埕岛海底地质灾害监测,在持续运行的40天监测周期内,累计警报了2次强海底侵蚀灾害,提示了4次高浊度事件,真实反映了研究区海底侵蚀变化。本文首次尝试将数字孪生技术融合到海底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中,为区域地质灾害防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海洋地质灾害 监测预警 海底工程地质环境 埕岛油田 UE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岷县两处滑坡普适型监测预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侯圣山 李昂 +3 位作者 刘明学 陈亮 冯振 王立朝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8-210,共3页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是降低地质灾害风险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在长江三峡库区、四川雅安、云南新平、陕西镇安等地建成涵盖区域环境要素监测和典型地质灾害单体监测的监测预警系统,应用了多种监...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是降低地质灾害风险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在长江三峡库区、四川雅安、云南新平、陕西镇安等地建成涵盖区域环境要素监测和典型地质灾害单体监测的监测预警系统,应用了多种监测手段和监测设备,开发了数据库和信息系统,能够有效监控灾害变形和诱发因素的时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滑坡 监测 预警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铁路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健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0-146,共7页
针对山区铁路地质灾害监测缺乏有效手段、监测系统不健全等问题,以某山区铁路为工程背景,围绕滑坡、崩塌落石、泥石流等典型地质灾害,分析了山区铁路地质灾害监测需求,基于山区铁路各种地质灾害监测方案设计思路,给出了铁路不同类型地... 针对山区铁路地质灾害监测缺乏有效手段、监测系统不健全等问题,以某山区铁路为工程背景,围绕滑坡、崩塌落石、泥石流等典型地质灾害,分析了山区铁路地质灾害监测需求,基于山区铁路各种地质灾害监测方案设计思路,给出了铁路不同类型地质灾害合理预警方法。通过系统设计与开发建立了铁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辅助决策系统,并针对一座隧道出口仰坡进行了监测方案设计。该监测方案满足了铁路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管理对崩塌落石及泥石流灾害灾前、灾中及灾后预警防控的数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监测 现场试验 铁路安全 预警方法 崩塌落石 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刚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4期209-213,共5页
为探究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为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划分单元格的方法并结合熵值法对关键影响因素如地形坡度、岩性硬度、植被覆盖率、年降水量和地质构造活动度等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区... 为探究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为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划分单元格的方法并结合熵值法对关键影响因素如地形坡度、岩性硬度、植被覆盖率、年降水量和地质构造活动度等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区域选择福州、泉州和厦门周边区域,基于收集的地理和地质数据,通过权重体系建立,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各评价单元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分不同,其中福州周边区域的平均地形坡度为25°,泉州为35°,厦门为15°,年降水量分别为1500、2000、1200 mm。据此,制定了具体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该评价方法能有效识别高风险区域,为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制定针对性的地质灾害防治策略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洱源县泥石流监测预警的经验与启示——以“9·13”铁甲河大型山洪泥石流灾害为例
12
作者 汤沛 祝传兵 +5 位作者 姜跃斌 周翠琼 李晓梅 张令泽 肖华宗 张文鋆 《中国岩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8-1407,共10页
洱源县地质环境复杂脆弱,地貌类型多、地形变化大、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孕育了区内泥石流地质灾害规模大、威胁对象多、发灾时间集中的灾害特点。2012年以来洱源县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以暴雨沟谷型泥石流为主。文章对洱源县近年来... 洱源县地质环境复杂脆弱,地貌类型多、地形变化大、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孕育了区内泥石流地质灾害规模大、威胁对象多、发灾时间集中的灾害特点。2012年以来洱源县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以暴雨沟谷型泥石流为主。文章对洱源县近年来的暴雨沟谷型泥石流灾害进行统计,以2021年“9·13”洱源县凤羽镇铁甲河支流兰林河及黑龙河两条典型泥石流成功避险案例为例,分析洱源沟谷型泥石流成灾背景及运动特征,对暴雨型泥石流监测预警设备选型布设及模型阈值的设置进行阐述,总结洱源县监测预警预报经验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监测方法 监测预警 云南洱源 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与创新思路 被引量:146
13
作者 彭建兵 林鸿州 +3 位作者 王启耀 庄建琦 成玉祥 朱兴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4-691,共8页
我国黄土高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惟一的最年轻、且正在堆积的高原,它记录着240万年以来全球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以及地表灾害演化的丰富信息,每年全国有近三分之一的地质灾害发生在这一地区。本文概述了黄土地质灾害的危... 我国黄土高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惟一的最年轻、且正在堆积的高原,它记录着240万年以来全球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以及地表灾害演化的丰富信息,每年全国有近三分之一的地质灾害发生在这一地区。本文概述了黄土地质灾害的危害现状,分析了目前黄土地质灾害研究方面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了当前应重点开展的研究思路和课题:研究黄土地质结构和黄土介质力学行为对灾害孕育的协同控制规律,概化黄土重大灾害的基本成灾模式;破解复杂动力作用下黄土重大灾害发生、突变、演化机制和灾害链演变规律;建立黄土重大灾害超前判识、预警预报与风险控制的理论及技术方法体系,形成黄土地区重大灾害减灾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地质灾害 演化机制 早期预警 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沿海陆地表层地质灾害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朱照宇 黄宁生 +4 位作者 周厚云 文启忠 阎满存 钟健强 谢先德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3-248,共6页
根据地质环境背景资料和近 35 0个地质灾害点和数十个水土流失区的数据库对广东沿海陆地表层地质灾害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地质灾害的主要控制因素可分为三大类 :地质环境因素、气候气象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 ,其中地质... 根据地质环境背景资料和近 35 0个地质灾害点和数十个水土流失区的数据库对广东沿海陆地表层地质灾害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地质灾害的主要控制因素可分为三大类 :地质环境因素、气候气象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 ,其中地质环境因素又可分为构造不稳定因素、斜坡不稳定因素和地面不稳定因素。指出 ,在广东沿海地区 ,除了地震灾害外 ,陆地表层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是气候气象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 ,这是与山区以地质环境因素 (尤其是内动力作用 )为主是不相同的。降雨强度和时间、台风雨和风暴潮以及人类活动等对边坡和植被的改造是在沿海地区现有的地质环境背景下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动力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沿海地区 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 人类活动 气候因素 降雨强度 台风雨 风暴潮 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GIS和实时降雨信息的区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 被引量:50
15
作者 张桂荣 殷坤龙 +2 位作者 刘礼领 谢剑明 杜惠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12-1317,共6页
基于WEBGIS平台,根据浙江省地质灾害大调查和补充调查资料,结合浙江省气象台提供的雨季实时降雨量与降雨量预测信息,建立了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该系统目的在于:(1)建立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信息库管理系统,实现对突发性... 基于WEBGIS平台,根据浙江省地质灾害大调查和补充调查资料,结合浙江省气象台提供的雨季实时降雨量与降雨量预测信息,建立了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该系统目的在于:(1)建立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信息库管理系统,实现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点分布和灾情信息的图形和数据一体化管理;(2)建立基于网络或其它通讯方式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实时预警预报系统,实现与气象部门的连接,根据雨季的实时降雨预报和雨量资料,对浙江省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空间范围进行实时发布。该系统核心是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模块,而模块是在区域地质灾害空间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实时的气象动态信息,研究在不同地质环境和不同气象条件下地质灾害体发生的规律,以提高区域地质灾害的预报精度。2004年的5月底到7月初的雨季中进行了试运行,该系统的预测情况与地质灾害的实际发生情况吻合性较好,表明预测方法和模型是基本可行的,且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实时预警预报 有效降雨量 临界降雨量 降雨强度 减灾防灾 WEB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A的WebGIS斜坡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怒江为例 被引量:23
16
作者 谈树成 金艳珠 +3 位作者 冯龙 虎雄岗 杨炀 李益敏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9-125,共7页
斜坡地质灾害的频发常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斜坡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无疑是减少经济损失的主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国内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方法研究及WebGIS系统开发现状,引入先进的RIA技术,构建RIA下的WebGIS体系结构;针对系统需求分析,进... 斜坡地质灾害的频发常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斜坡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无疑是减少经济损失的主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国内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方法研究及WebGIS系统开发现状,引入先进的RIA技术,构建RIA下的WebGIS体系结构;针对系统需求分析,进行了系统总体设计及详细设计,且基于ArcSDE Geodatabase和SQL Server技术设计并建立了空间数据库;最后利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C#基于WebGIS平台开发出了具有集查询检索、统计分析、空间分析、专题图制作、预报预警及动态维护等功能于一体的斜坡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系统。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助于提高斜坡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能动性、高效性和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因素(降雨)诱发的斜坡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云南省怒江州为例对系统各个功能进行了具体应用,为怒江州斜坡地质灾害防治及预测预报提供强劲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地质灾害 气象预报预警 信息系统 RIA WEB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矿山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 被引量:36
17
作者 虎维岳 李忠明 王成绪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35,共3页
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废弃矿山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地表水污染、地表塌陷及诱发邻近矿井突水等环境地质灾害特点 ,论述了废弃矿山与环境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的互馈链关系及废弃矿山因地下水位回弹所诱发环境地质灾害的机理 ,提出了研究和治理废... 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废弃矿山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地表水污染、地表塌陷及诱发邻近矿井突水等环境地质灾害特点 ,论述了废弃矿山与环境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的互馈链关系及废弃矿山因地下水位回弹所诱发环境地质灾害的机理 ,提出了研究和治理废弃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山 环境地质灾害 地下水污染 地表塌陷 矿井 突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IS技术对甘肃省灵台县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的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丁伟翠 杨强 +2 位作者 王爱军 高幼龙 张俊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99-1207,共9页
地质灾害经常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研究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甘肃省灵台县为例阐述了应用GIS进行地质灾害预警研究和预测预报取得的良好效果。本项研究从引发黄土区地质灾害的内因和外因入手,首先对灵... 地质灾害经常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研究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甘肃省灵台县为例阐述了应用GIS进行地质灾害预警研究和预测预报取得的良好效果。本项研究从引发黄土区地质灾害的内因和外因入手,首先对灵台县进行了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区划研究(内因);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降雨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外因),对灵台县进行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研究,在重点预警区及次重点预警区采用临界日综合有效过程降雨量模型判据法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研究。通过实际发布预警信息的检验结果来看,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说明该方法实用、有效,可为黄土区进一步研究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灵台县 地质灾害 气象预警 临界降雨量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量模型在山地环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四川泸定县为例 被引量:94
19
作者 邓辉 何政伟 +2 位作者 陈晔 蔡宏 李璇琼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7-76,共10页
以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的泸定县为研究区域,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工程地质岩组、与断层距离、与水系距离和土地利用/覆被作为地质灾害的影响因子,利用GIS技术和信息量模型计算了研究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将获得的综合信息... 以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的泸定县为研究区域,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工程地质岩组、与断层距离、与水系距离和土地利用/覆被作为地质灾害的影响因子,利用GIS技术和信息量模型计算了研究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将获得的综合信息量图划分为:极高度、高度、中度、低度和极低度5级危险区。结果表明,地质灾害主要沿河谷地区呈条带状集中分布,并且具有与构造带、地震活动带展布相一致的特点,灾害点的分布与危险度分区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运用信息量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具有较好的客观性,能为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价 山地环境 信息量模型 泸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外动力耦合成因理论的新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显式统计模型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守定 白亚恒 +4 位作者 姜越 王占和 魏文慧 李晓 刘丽楠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86-300,共15页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是有效减轻地质灾害造成损失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研究气象条件与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时空关系,即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新疆地质构造复杂,内外动力作用强烈,是中国地质灾害发育严重的地区之一。基于地质灾害的地球内外动...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是有效减轻地质灾害造成损失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研究气象条件与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时空关系,即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新疆地质构造复杂,内外动力作用强烈,是中国地质灾害发育严重的地区之一。基于地质灾害的地球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成因理论,建立了新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优选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指标,依据专家经验,确定各类要素权重,计算地质环境指标值,构建了基于内外动力耦合成因理论的新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乘积范式的显式统计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地质灾害点校验,获得了与实际地质灾害发生情况较为一致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气象预警 内外动力耦合 显式统计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地质环境指标 乘积范式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