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随掘超前探测法的煤矿工作面地质探测可行性分析
1
作者 刘旭东 王子伟 田欢 《能源与环保》 2025年第2期140-146,共7页
在巷道掘进时,若能实时探测前方工作面地质状况,将进一步促进煤矿开采的自动化及智能化。但目前的探测方法多为单一随掘探测方法,实时性及准确性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结合电法探测及地震类探测的优势,设计了一种新的煤矿工作面地质探测... 在巷道掘进时,若能实时探测前方工作面地质状况,将进一步促进煤矿开采的自动化及智能化。但目前的探测方法多为单一随掘探测方法,实时性及准确性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结合电法探测及地震类探测的优势,设计了一种新的煤矿工作面地质探测方法。首先,根据2种探测方法的特点,对光纤电流传感器及检波器的布设进行规划设计;同时,针对地震类探测方法存在的噪声干扰问题,利用独立分量分析方法和人工蜂群算法进行信号分离,实现降噪,并利用交叉梯度约束实现了2种探测数据的联合反演。实验结果表明,联合反演结果的拟合度皆在0.84以上,有效避免了地震类单一反演的过拟合情况;通过与实际跟踪调查结果对比,研究设计的探测方法探测结果均准确反映了各地层异常。该方法能够实时为煤矿开采工作提供更为精准且有效的探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掘探测 工作面地质 电法探测 地震类探测 联合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2
作者 范宝冬 马开德 +1 位作者 崔卫秀 李致远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0,共9页
刮板输送机是煤矿井工开采煤炭运输的核心设备,其智能化水平直接影响工作面智能化程度。分析指出目前刮板输送机智能化技术仍存在工况感知数据治理不到位、数据交互及多机协同控制缺乏顶层管控、设备维护与保养不到位、智能化技术应用... 刮板输送机是煤矿井工开采煤炭运输的核心设备,其智能化水平直接影响工作面智能化程度。分析指出目前刮板输送机智能化技术仍存在工况感知数据治理不到位、数据交互及多机协同控制缺乏顶层管控、设备维护与保养不到位、智能化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基于矿鸿操作系统统一系统架构、统一标准与协议等优势,开发了采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介绍了系统架构,重点阐述了该系统中刮板输送机工况感知和自适应控制这2项关键技术:以哑铃状态监测和断链故障监测为例,介绍了刮板输送机工况感知技术的实现方法;通过分析刮板输送机驱动电动机电流数据,结合采煤机采高、截深、行走速度、位置等采集数据,得出刮板输送机运煤量计算公式,由此设计了基于负载状态的刮板输送机智能调速控制策略;分析了刮板输送机链条与张力的关系,通过计算链条伸长量并与设定值作比较,控制油缸伸出(缩回)动作,实现链条张紧自动控制。在煤矿现场对基于矿鸿操作系统的刮板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时采集刮板输送机运行状态、故障信息、负载等关键参数并进行分析处理,数据精度高,稳定性好,故障诊断准确性高,且实现了刮板输送机与采煤机、液压支架等设备的互联互通、相互协作,数据传输延时仅为5~1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工作面 刮板输送机 矿鸿操作系统 分布式软总线 工况感知 智能调速 链条张紧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掘进工作面超前地质预报仪研制
3
作者 张鹏 《煤炭技术》 2025年第3期85-88,共4页
煤矿井下智能掘进工作面要求及时、准确探明掘进前方的地质构造,为快速掘进及时提供地质资料。这就要求在煤矿井下进行掘进工作面超前预报探测必须快速、便捷,超前预报仪器的性能和施工的便利性,显得尤为重要。从仪器总体结构设计、关... 煤矿井下智能掘进工作面要求及时、准确探明掘进前方的地质构造,为快速掘进及时提供地质资料。这就要求在煤矿井下进行掘进工作面超前预报探测必须快速、便捷,超前预报仪器的性能和施工的便利性,显得尤为重要。从仪器总体结构设计、关键器件选型、本安电路设计、采集电路设计和控制软件开发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采用低功耗高性能的IMX6ULL大处理器作为控制器,研制了一套适用于煤矿井下的掘进工作面节点式超前预报仪,为矿井掘进超前预报提供装备支撑,并在煤矿井下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超前探测 地质预报仪 本质安全 IMX6U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工作面跑浆防治技术研究
4
作者 阴伟伟 《能源与节能》 2025年第2期56-58,63,共4页
工作面跑浆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为了有效防治工作面跑浆,从煤矿地质特征、煤矿防治水措施、地面区域水害治理以及底板注浆加固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提出了一套有效的跑浆防治技术,为煤矿生产中的水害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水文地质条件 工作面跑浆 煤矿防治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回采工作面模型构建技术及智能化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辉 刘再斌 +6 位作者 陈宝辉 马良 高耀全 张东亮 杜易明 雷晓荣 晏俊生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4-222,共9页
回采工作面模型是指导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前提,对实现煤炭精准开采和地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回采工作面模型若不能准确描述构造与地层之间的关系,将会影响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采区规划、采掘工艺及生产效率等... 回采工作面模型是指导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前提,对实现煤炭精准开采和地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回采工作面模型若不能准确描述构造与地层之间的关系,将会影响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采区规划、采掘工艺及生产效率等方面。以某复杂地质条件的矿井回采工作面为例,开展高精度回采工作面模型构建技术及智能化应用研究。首先,提出地层和断层的构建技术,成功解决了特殊地质现象及逆断层三维空间重值的难题。同时,引入动态更新技术实现了模型的局部动态修正,大幅提升了模型的准确性与实用性。其次,结合实时监测数据,提出智能规划截割与智能地质预测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生产决策的精准性与及时性。随后,构建了I030903回采工作面静态模型,并融入局部动态更新技术,将该动态模型应用于煤矿透明地质保障系统,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建模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模拟任意复杂地质体,为处理地层不整合、地层尖灭、煤层分叉和断层切割等问题提供便利。经验证,模型误差值均处于0.2 m以下,且0~0.1 m范围内占整体97%。基于透明回采工作面模型的智能规划截割技术有效指导了采煤机的精准开采,而智能地质预测技术则能够在异常情况下自动生成预警信息并及时传达相关人员。该方法为煤矿智能化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工作面模型 动态更新 智能化 精准开采 地质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槽波坑透技术在隐伏地质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宇洁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3期173-175,共3页
工作面回采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隐伏地质构造对工作面回采存在安全威胁,而精准的探测技术能提前了解隐伏地质构造并制定安全措施。以王庄煤矿7106工作面为例,采用槽波地震勘探和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手段,探测隐伏地质构造。利用槽波和无... 工作面回采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隐伏地质构造对工作面回采存在安全威胁,而精准的探测技术能提前了解隐伏地质构造并制定安全措施。以王庄煤矿7106工作面为例,采用槽波地震勘探和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手段,探测隐伏地质构造。利用槽波和无线电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差异性圈定了5处隐伏地质构造异常区域及其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探测 隐伏地质构造 槽波勘探 无线电坑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槽波透视勘探技术在探查煤矿采煤工作面内部地质构造中应用研究
7
作者 满立新 何大鹏 陈龙龙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114-118,共5页
以某煤矿8102里工作面为例,基于工作面勘探工作任务和地球物理特征,合理制定槽波透视勘探技术在工作面内部地质构造任务探查中应用时的施工方案,分析槽波透视处理成果,综合解释工作面内部地质构造,指出工作面内部地质异常区域和煤层厚... 以某煤矿8102里工作面为例,基于工作面勘探工作任务和地球物理特征,合理制定槽波透视勘探技术在工作面内部地质构造任务探查中应用时的施工方案,分析槽波透视处理成果,综合解释工作面内部地质构造,指出工作面内部地质异常区域和煤层厚度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波透视勘探技术 采煤工作面 内部地质构造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埋深超长回采工作面在复杂构造条件下的设计与应用
8
作者 高伟民 甄逢俊 司佩田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2期25-29,共5页
针对山东能源鲁西矿业新巨龙公司十一采区首采回采工作面大埋深、薄基岩、煤层隐伏露头、向斜轴贯穿等复杂地质水文条件现状,秉承“应采尽采,颗粒归仓”的理念,对工作面切眼布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摒弃传统垂直顺槽布置方式,提出将切眼与... 针对山东能源鲁西矿业新巨龙公司十一采区首采回采工作面大埋深、薄基岩、煤层隐伏露头、向斜轴贯穿等复杂地质水文条件现状,秉承“应采尽采,颗粒归仓”的理念,对工作面切眼布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摒弃传统垂直顺槽布置方式,提出将切眼与胶带顺槽按照120°夹角布置的方式,进风顺槽三次调整方位角,按照虚实心结合方式调采,初采即调采,增加工作面有效可采储量16.8万t,创效2.39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工作面 复杂地质水文条件 调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工作面输送设备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设计 被引量:15
9
作者 雷志鹏 宋建成 +1 位作者 李艳伟 崔晓慧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共6页
针对现有工作面输送设备监测与诊断系统只能在井下现场使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安装于地面调度中心的输送设备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给出了由该系统与井下基于PLC的输送设备监测与诊断系统相结合构成的全矿井无人工作面输送设... 针对现有工作面输送设备监测与诊断系统只能在井下现场使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安装于地面调度中心的输送设备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给出了由该系统与井下基于PLC的输送设备监测与诊断系统相结合构成的全矿井无人工作面输送设备监测与诊断系统的整体结构,分析了该系统与井下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实现,介绍了在LabVIEW中运行BP神经网络故障识别的方法及SQL Server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在地面调度中心实时监测和综合诊断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转载机和破碎机的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工作面 输送设备 状态监测 故障诊断 LABVIEW O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处理在隧道工程地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冷彪 仇文革 +1 位作者 王刚 张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7-81,共5页
掌子面中含有大量地质信息,但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信息提取和分析并不容易,对如何提取和利用掌子面的地质信息进行研究。该方法首先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掌子面图像进行比例缩放、亮度及对比度调节、边缘检测、边界提取,利用提取的... 掌子面中含有大量地质信息,但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信息提取和分析并不容易,对如何提取和利用掌子面的地质信息进行研究。该方法首先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掌子面图像进行比例缩放、亮度及对比度调节、边缘检测、边界提取,利用提取的结构面边界信息统计分析得到节理组数、平均裂隙间距、产状,同时经对结构面边界线形成的图形进行处理,并且根据各相邻掌子面上结构面边界线的对应关系,建立隧道三维地质结构数字模型,同时生成地质素描图,并根据三维模型对开挖掌子面前方的结构面空间分布情况作出预测。该方法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简便、快捷,分析结果较为客观,在隧道工程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掌子面 数字图像 结构面 地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技术 被引量:32
11
作者 陈令国 赵江华 梅雪峰 《工矿自动化》 2011年第12期24-26,共3页
从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电动机软启动控制和机电设备工况监测两个方面,综述了刮板输送机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技术,指出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自动化、智能化必将推动刮板输送机无人值守的实现,进而推动采煤机、液压支架和刮板输送... 从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电动机软启动控制和机电设备工况监测两个方面,综述了刮板输送机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技术,指出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自动化、智能化必将推动刮板输送机无人值守的实现,进而推动采煤机、液压支架和刮板输送机联动作业的、无人的和全自动工作面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刮板输送机 软启动 工况监测 自动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爆炸产生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永辰 孟金锁 王同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6-638,共3页
应用矿压理论、气体爆炸理论、自然发火及火风压理论对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发生爆炸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详细地阐述了爆炸产生的过程,提出了采空区爆炸机理的3个新观点:(1)煤炭自然发火是导致爆炸的根本原因(唯一火源因素);(2)煤炭堆积自然... 应用矿压理论、气体爆炸理论、自然发火及火风压理论对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发生爆炸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详细地阐述了爆炸产生的过程,提出了采空区爆炸机理的3个新观点:(1)煤炭自然发火是导致爆炸的根本原因(唯一火源因素);(2)煤炭堆积自然发火正反馈是导致煤炭自燃的主要原因;(3)火风压是形成爆炸条件的动力源.建立了煤炭自燃时气体流动结构图,这些新观点全面地解释了回采工作面采空区CO或沼气发生爆炸的机理,为今后防治采空区爆炸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工作面 采空区 煤炭自燃 爆炸条件 发火正反馈 爆炸火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工作面开采水文地质条件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若军 程久龙 +2 位作者 张要田 王玉和 姜国庆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8-101,共4页
基于对矿井瞬变电磁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理论基础、技术特点及其方法局限性的分析,提出综合运用两种方法进行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探测,结合某矿121101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探测实例,探讨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的工作方法技术、数据采集方法、资... 基于对矿井瞬变电磁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理论基础、技术特点及其方法局限性的分析,提出综合运用两种方法进行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探测,结合某矿121101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探测实例,探讨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的工作方法技术、数据采集方法、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等。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既可以弥补矿井瞬变电磁法无法分辨顶、底板异常响应的缺陷,又可以对两种方法的探测结果相互验证,排除由于扰引起的假异常,从而有效查明矿井工作面开采水文地质条件,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瞬变电磁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 水文地质条件 工作面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采工作面三维地质空间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振明 毛善君 +1 位作者 祁和刚 李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7-182,共6页
基于三维地测模型具有直观、全面等优点,利用三维地测模型可使回采工作面地质信息查询与分析工作更加简捷、方便,提出了基于地测模型的煤矿回采工作面三维地质空间分析方法。建立了三维对象属性的参数化处理、交互式三维工作面空间位置... 基于三维地测模型具有直观、全面等优点,利用三维地测模型可使回采工作面地质信息查询与分析工作更加简捷、方便,提出了基于地测模型的煤矿回采工作面三维地质空间分析方法。建立了三维对象属性的参数化处理、交互式三维工作面空间位置标定、危险源缓冲区分析、地表地下叠置分析等计算模型。在矿山三维虚拟环境系统之上,对相关计算模型进行了设计实现,构建了工作面空间分析报告自动生成软件,并在示范矿井中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三维地测模型使用户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地面、井下巷道和重大危险源的空间关系;自动化工作面空间分析方法使技术人员分析危险源的时间缩短了30%-50%,提高了煤矿地测日常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工作面 三维地测模型 动态查询 缓冲区分析 叠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质适宜性和滚刀直径的TBM刀具消耗预测 被引量:19
15
作者 闫长斌 姜晓迪 +2 位作者 杨继华 郭卫新 姚阳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43-1250,共8页
刀具消耗是TBM施工成本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将影响刀具消耗的主要因素归纳为地质条件、机械因素和掘进参数3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刀具消耗与围岩等级、TBM工作条件等级之间的关系。在总结和分析利用TBM工作条件等级进行刀具消耗预... 刀具消耗是TBM施工成本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将影响刀具消耗的主要因素归纳为地质条件、机械因素和掘进参数3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刀具消耗与围岩等级、TBM工作条件等级之间的关系。在总结和分析利用TBM工作条件等级进行刀具消耗预测研究的基础上,对拟合函数进行优化,并引入滚刀直径影响因子,构建同时考虑地质适宜性和滚刀直径的TBM刀具消耗预测方法。通过对兰州水源地建设工程输水隧洞TBM1掘进段的刀具消耗分析,验证提出的TBM刀具消耗预测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1)TBM工作条件等级可以反映TBM掘进性能和地质适宜性特点;2)拟合函数ln(x-1)和ln x更适合描述和预测刀具消耗规律;3)滚刀直径对刀具消耗具有一定影响,滚刀直径越大,刀具消耗越小;4)同时考虑地质适宜性和滚刀直径的TBM刀具消耗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耗刀率;5)刀具消耗与岩体完整性密切相关,与实际耗刀率相比,Ⅱ类围岩的预测计算结果略高,而Ⅲ类围岩的预测计算结果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施工 刀具消耗 地质适宜性 滚刀直径 围岩等级 TBM工作条件等级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工作有效条件问卷-Ⅱ的建立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秋洁 孙宁 +1 位作者 胡浩 安雪梅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9期1-4,共4页
目的开发建立用于评价我国护理工作环境中护理管理者授权状况的中文版工作有效条件问卷-Ⅱ(CWEQ-Ⅱ)。方法在翻译原始CWEQ-Ⅱ的基础上,通过5名专家评定和对598名护士的调查,对问卷中存在的文化差异,问卷的效度、信度进行分析评价... 目的开发建立用于评价我国护理工作环境中护理管理者授权状况的中文版工作有效条件问卷-Ⅱ(CWEQ-Ⅱ)。方法在翻译原始CWEQ-Ⅱ的基础上,通过5名专家评定和对598名护士的调查,对问卷中存在的文化差异,问卷的效度、信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中文版CWEQ-Ⅱ具有较好的表面效度和结构效度,内容效度为0.94;工作有效条件和各构成因子之间呈显著相关(r=0.566~0.857,均P〈0.01),6个构成要素之间也有很好的相关性(r=0.261~0.707,均P〈0.01);问卷Cronbach'S α为0.634~0.921,因子和内容之间的相关系数均〉0.40(均P〈0.01)。结论中文版CWEQ-Ⅱ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尽管存在文化上的差异,仍适用于中国护理工作环境中护理管理者授权状况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有效条件问卷-Ⅱ 表面效度 内容效度 结构效度 授权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复杂条件下6.5m大采高工作面综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德胜 潘卫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3,56,共3页
以东庞煤矿为工程背景,针对极复杂煤层起伏变化大、倾角大等技术难点,主要运用了理论分析和技术比较的方法,研究了2612大采高工作面的开采技术和工艺。结果表明:通过机电设备改造和更改拉架顺序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大角度俯采过程中存在... 以东庞煤矿为工程背景,针对极复杂煤层起伏变化大、倾角大等技术难点,主要运用了理论分析和技术比较的方法,研究了2612大采高工作面的开采技术和工艺。结果表明:通过机电设备改造和更改拉架顺序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大角度俯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合理的注浆加固措施控制住了大采高工作面仰采过程中的煤壁片帮和冒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条件 大采高工作面 煤壁片帮 化学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精度三维动态地质模型的采煤机自适应智能截割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侯运炳 张弘 +3 位作者 毛善君 孙振明 李梅 陈华州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3年第1期26-38,共13页
采煤机使用“记忆截割”技术割煤时,需要进行人工领刀,且对煤层赋存条件要求较高,当煤层起伏较大时需要频繁示教领刀。“记忆截割”技术仅针对下一刀煤层顶板截割路径进行优化,在采煤机推进方向无法根据煤层的赋存形态对采煤机俯仰采路... 采煤机使用“记忆截割”技术割煤时,需要进行人工领刀,且对煤层赋存条件要求较高,当煤层起伏较大时需要频繁示教领刀。“记忆截割”技术仅针对下一刀煤层顶板截割路径进行优化,在采煤机推进方向无法根据煤层的赋存形态对采煤机俯仰采路线进行精确规划与控制。本文基于采煤机自适应智能截割理念,设计了综采工作面采煤机智能截割系统运行模式,利用煤层精细化物探数据构建工作面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而后利用地质模型对采煤机的未来截割路径进行规划,并在开采过程中根据工作面揭露的最新地质资料动态修正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将高精度三维动态地质模型与采煤机开采规划算法耦合,提出可自适应煤层变化的采煤机开采控制基线规划算法,实现对采煤机推进方向的俯仰采控制与牵引方向的截割控制,以及地质模型更新、开采基线规划与采煤机滚筒调整之间的高效协作。设计了智能截割系统内滚筒调整参量的计算服务接口,以及智能截割系统与采煤机控制系统间的通讯协议,实现了采煤机滚筒基于规划截割路径的精准控制。实践表明,采煤机智能截割系统适用于底板倾角各种变化程度的煤层,采煤机截割线更好地贴合煤层顶、底板线,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采矿 综采工作面 采煤机自适应截割 路径规划 高精度三维动态地质模型 通讯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茂华 陈又华 +3 位作者 舒华波 王正波 黄华 孙青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8-39,共2页
引江济汉工程系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配套的汉江中下游4大工程之一,工程拟主要采用人工渠道自长江枝江—荆州河段引水,跨越荆州、潜江境内众多的公路、河流、湖汊后,在潜江市高石碑—东荆河口一带入汉江,初拟年均调水量93亿m3;工程兴... 引江济汉工程系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配套的汉江中下游4大工程之一,工程拟主要采用人工渠道自长江枝江—荆州河段引水,跨越荆州、潜江境内众多的公路、河流、湖汊后,在潜江市高石碑—东荆河口一带入汉江,初拟年均调水量93亿m3;工程兴建将近距离沟通长江、汉江两大河流,补偿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汉江丹江口以下河段工农业及生态用水,改善汉江中下游生态和水文环境。在阐述引江济汉工程基本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拟建渠道工程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作初步的分析和研究,对其线路方案提出地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 地质建议 引江济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雷达在绍诸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连权 张银金 周立波 《现代交通技术》 2010年第2期74-77,共4页
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地质雷达的基本原理及其数据采集分析工作,介绍了地质雷达在绍诸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地质雷达是一种操作简便、对施工干扰少的超前地质预报设备,结合隧道地质调查和隧道围岩观察能... 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地质雷达的基本原理及其数据采集分析工作,介绍了地质雷达在绍诸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地质雷达是一种操作简便、对施工干扰少的超前地质预报设备,结合隧道地质调查和隧道围岩观察能有效地预报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围岩地质情况,有效地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地质预报 地质雷达 围岩 掌子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