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GWAS和WGCNA挖掘油菜种子次生休眠候选基因
1
作者 刘福霞 刘磊 +10 位作者 白姝雯 古炫炫 吴桂琴 王旭 于文庚 李伟强 谷玉娟 孙慧 丁福全 吴德鹏 赵祥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1-615,共15页
次生休眠特性是油菜地下种子库长期存在以及自生苗繁衍的重要原因,直接影响油菜的生产安全。为定位油菜种子次生休眠的遗传位点,以106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作为研究群体,采用油菜90 K芯片对自然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共获得29968个高质量的... 次生休眠特性是油菜地下种子库长期存在以及自生苗繁衍的重要原因,直接影响油菜的生产安全。为定位油菜种子次生休眠的遗传位点,以106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作为研究群体,采用油菜90 K芯片对自然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共获得29968个高质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对3年次生休眠表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最终共定位到24个与油菜次生休眠显著相关的位点。同时,基于次生休眠特性差异显著的两份材料的转录组数据,进行了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结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两种策略,共鉴定到52个油菜种子次生休眠候选基因,为加速甘蓝型油菜种子次生休眠的遗传改良提供了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次生休眠 自然群体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果肉硬度性状GWAS分析
2
作者 朱婉婷 李江峰 +4 位作者 詹倩如 耍振阳 朱迎春 郭艳霞 骆翔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9-992,共14页
[目的]甜瓜作为重要的全球性果蔬作物,果肉硬度等品质性状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力。旨在分析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定位果肉硬度相关基因。[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92份全球各地的甜瓜种质资源进行基因组分析,构建了一个大... [目的]甜瓜作为重要的全球性果蔬作物,果肉硬度等品质性状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力。旨在分析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定位果肉硬度相关基因。[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92份全球各地的甜瓜种质资源进行基因组分析,构建了一个大规模遗传变异图谱,并结合果肉硬度性状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及单倍型分析。[结果]甜瓜种质群体可以分为地方品种(Pop1)和栽培品种(Pop2)两个主要分支,这两类品种在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上均存在显著差异。GWAS分析表明,在甜瓜8号染色体上存在与果肉硬度显著相关的SNP位点,该区域涉及多个细胞壁合成和重塑相关的候选基因,如肌醇单磷酸酶(MELO3C007440.2)和核苷酸-糖转运蛋白(MELO3C007449.2)等。这些基因可能通过调控果胶及细胞壁多糖的合成和重塑,从而影响果肉硬度。单倍型分析进一步揭示,硬质果肉与hap001单倍型密切相关,而软质或脆性果肉则与hap004单倍型显著关联。[结论]研究分析了新疆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定位了甜瓜果肉硬度的候选基因,发掘了与果肉硬度相关的单倍型,为甜瓜果肉硬度及其他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分子标记,并为甜瓜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果肉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穗部叶片叶型结构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于从超 许家伟 +6 位作者 张嘉月 李琛 辜源 李昊 刘显君 李春翔 张林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0,共9页
玉米穗部叶片(穗上叶、穗位叶、穗下叶)叶型结构是影响株型的重要性状,对产量起决定性作用。以294份叶型结构不同的玉米自交系组成的自然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调查计算穗部叶片叶夹角和叶向值等表型性状,结合5850982个SNPs标记进行全基... 玉米穗部叶片(穗上叶、穗位叶、穗下叶)叶型结构是影响株型的重要性状,对产量起决定性作用。以294份叶型结构不同的玉米自交系组成的自然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调查计算穗部叶片叶夹角和叶向值等表型性状,结合5850982个SNPs标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穗部叶片叶型结构性状差异显著,表现出典型的数量性状特点。检测出极显著相关SNP位点570个(P<1.00×10^(-5)),基于与3个及以上性状显著相关的11个SNP位点预测到11个候选基因,通过功能注释和GO富集分析,筛选出3个可能与玉米穗部叶片叶型结构相关的候选基因(Zm00001d026067、Zm00001d026069和Zm00001d051125),主要参与植物信号转导、氧化还原酶活性和超氧化物代谢通路;推测通过激素信号转导和超氧化物代谢途径,影响细胞分裂速度与增殖方式,进而影响玉米穗部叶片叶夹角和叶向值。qRT-PCR结果表明,3个候选基因在叶型结构差异极显著的4个玉米自交系中均差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穗部叶片 叶型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粱株高和节间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建霞 丁延庆 +4 位作者 曹宁 程斌 高旭 李文贞 张立异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8-585,I0677-I0687,共29页
适当降低株高可以提高植物的养分利用效率和抗倒伏性,对高粱的高产和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高粱株高遗传机制,本研究以242份中国高粱为研究对象,利用2,015,85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在7个不同环境条件下对株高、节间数及节间长... 适当降低株高可以提高植物的养分利用效率和抗倒伏性,对高粱的高产和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高粱株高遗传机制,本研究以242份中国高粱为研究对象,利用2,015,85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在7个不同环境条件下对株高、节间数及节间长度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表型调查表明,株高、节间数和节间长度的表型变异系数在13.47%~30.06%之间,在所有环境下的偏度和峰度的绝对值均小于1。利用2种不同的关联模型(Blink和FarmCPU)对株高、节间数及节间长度进行GWAS分析,在10条染色体上共鉴定出118个与这3个性状显著相关的数量性状核苷酸(QTN)。其中,与株高、节间数及节间长度显著相关的QTN分别为60个、37个和32个,株高与节间数、节间长度共定位QTN分别有8个和3个。通过对候选基因的序列分析和功能注释,在12个QTN置信区间或附近鉴定出14个候选基因,它们与水稻和玉米中参与糖代谢、激素合成与信号传递以及细胞分裂的基因同源。选择性消除分析揭示,位于1号染色体的候选基因Sobic.001G510400在中国南北高粱群体中受到强烈选择,形成了以北方矮秆高粱为主的单倍型Hap1和以南方高秆高粱为主的单倍型Hap2。携有Hap1的北方种质871255和携有Hap2的南方种质红缨子之间,该基因表达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为中国高粱品种株高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株高 节间数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葡萄果皮花色苷遗传调控位点的挖掘
5
作者 王上林 张慧敏 +4 位作者 孙琪 潘秋红 董志刚 段长青 何非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3-946,共14页
[目的]不同结构花色苷的颜色特征存在差异,了解不同结构花色苷的遗传倾向,挖掘显著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和候选基因,可为定向创制不同果色葡萄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685和西拉100的杂交F1子代为试材... [目的]不同结构花色苷的颜色特征存在差异,了解不同结构花色苷的遗传倾向,挖掘显著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和候选基因,可为定向创制不同果色葡萄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685和西拉100的杂交F1子代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花色苷组分,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挖掘关键SNP位点和候选基因。[结果]在杂交群体内,不同花色苷组分遗传倾向有较高相似性,其关联的SNP位点也高度一致,其中有9个SNP位点和3个候选基因被确定为优异等位变异,此外,PIA2(VIT_202s0087g00100)首次被发现与葡萄花色苷关联。[结论]这些SNP位点均具有开发为分子标记的潜力,研究结果为葡萄花色苷合成的调控机制研究和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花色苷 遗传调控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馒头色泽与质构性状的GWAS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澎 刘娟 +5 位作者 陈广凤 赵子彤 杨艺 李向阳 唐晓珍 田纪春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6-32,44,共8页
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控制馒头色泽与质构性状的基因位点,以205份不同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利用分布于小麦全基因组的24 35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对馒头色泽与质构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检测到276个馒头色泽性状显著关联位点,其中23个... 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控制馒头色泽与质构性状的基因位点,以205份不同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利用分布于小麦全基因组的24 35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对馒头色泽与质构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检测到276个馒头色泽性状显著关联位点,其中23个极显著(P <0. 000 1)关联位点,30个高遗传贡献率位点(R^2>10%),9个位点在2个以上环境中检测到,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中的13条。检测到23个与馒头质构性状存在显著关联的多效性位点,分布于小麦的15条染色体,本研究所得到的这些标记为结合分子育种技术改良馒头用小麦品种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馒头 质构 色泽 单核苷酸多态性 gw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下野生大豆苗期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耐镉候选基因筛选 被引量:2
7
作者 车雅丽 吴苏峻 +4 位作者 王坤杨 王艳丽 张锴 乔亚科 袁泉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4,共15页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近源种,具有丰富的耐逆等位基因。为筛选耐镉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并解析其耐镉分子机制,以冀东地区205份野生大豆品系作为研究材料,采用水培试验,设置镉胁迫和对照(不进行镉胁迫)2个处理以及2022年11月和2023年7月2个...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近源种,具有丰富的耐逆等位基因。为筛选耐镉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并解析其耐镉分子机制,以冀东地区205份野生大豆品系作为研究材料,采用水培试验,设置镉胁迫和对照(不进行镉胁迫)2个处理以及2022年11月和2023年7月2个环境重复,测定苗期地上部鲜质量(SFW)、地下部鲜质量(RFW)、株高(PH)、根长(RL),计算鲜质量根冠比(RSR)、各性状对应的耐镉系数(CTC)及各个野生大豆材料的耐镉综合评价值(D值),同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并对15号染色体上的显著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除RSR外,镉胁迫处理幼苗性状平均值均低于对照;频率分析结果显示,2个环境下的CTC均表现为正态分布,呈现数量性状遗传特性;参照D值筛选出13份耐镉野生大豆种质。主成分分析显示,205份野生大豆材料可被分为3个类群;连锁不平衡(LD)分析发现,205份野生大豆自然群体在100 kb处出现衰减。GWAS分析共检测到195个与野生大豆耐镉性状显著相关的SNP,单个SNP可解释1.95%~25.43%的表型变异。根据SNP的物理位置共鉴定到591个候选基因,其中11个候选基因分别由多个SNP重复关联到,属于一因多效。更重要的是,根据功能注释发现了2个金属耐性蛋白(MTPs)基因和2个重金属相关蛋白(HIPPs)基因,分别是LOC114386540(MTP 10-like)、LOC114388453(MTP 10-like)、LOC114369981(HIPP 36-like)和LOC114381753(HIPP 37-like),这4个基因为阐明野生大豆耐镉性状遗传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单倍型分析发现,15号染色体上的单倍型2的平均耐镉系数最大,属于优异单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镉胁迫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耐镉系数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苗期叶绿素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8
作者 邢佳妮 张雅怡 +5 位作者 宋文健 苏柯星 孙醒醒 孙羽佳 江一舟 赵晓波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9-503,共15页
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产量潜力紧密相关。为探究影响甘蓝型油菜叶绿素含量的遗传机理,挖掘与甘蓝型油菜苗期叶绿素含量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及候选基因,本研究对278份来自世界各地的甘蓝型油菜核心种... 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产量潜力紧密相关。为探究影响甘蓝型油菜叶绿素含量的遗传机理,挖掘与甘蓝型油菜苗期叶绿素含量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及候选基因,本研究对278份来自世界各地的甘蓝型油菜核心种质苗期子叶中叶绿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rMVP软件的GLM、MLM和FarmCPU三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模型对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比值分别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比值的变异系数最小,为20%,叶绿素b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了33%;上述四个叶绿素含量相关表型分别检测到了2、6、4和37个显著关联的SNP位点,这些SNP位点集中分布在A03、A04、C03、C05和C07等染色体上。进一步结合基因注释和同源比对共鉴定到70个候选基因,全生育期表达谱分析发现其中12个候选基因在叶片和角果等绿色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显示,其中9个候选基因的表达量在高或低叶绿素含量品种中存在差异,暗示这些候选基因可能参与了叶绿素含量的调控。本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揭示叶绿素含量调控的遗传基础,为甘蓝型油菜高光效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含量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候选基因 表达分析 甘蓝型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基因挖掘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高辉 蒋尚伯 +5 位作者 杨迪 杜婵娟 张晋 潘连富 崔海涛 付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42-2453,共12页
【目的】深入挖掘香蕉枯萎病菌致病相关基因,并解析其基因特性,为香蕉抗枯萎病品种选育及新药物靶标的开发打下基础。【方法】基于遗传背景将供试299株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力分别依据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进行分组,使用混合线性模型的Gemm... 【目的】深入挖掘香蕉枯萎病菌致病相关基因,并解析其基因特性,为香蕉抗枯萎病品种选育及新药物靶标的开发打下基础。【方法】基于遗传背景将供试299株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力分别依据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进行分组,使用混合线性模型的Gemma软件,运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技术对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力表型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进一步采用ProtParam、SingleIP和SAMRT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解析候选基因的理化性质及初级结构。【结果】运用GWAS共关联到151个与致病力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初步确定3个不同类型基因FocScp、FocChp和FocGhf12与枯萎病菌致病力密切相关,进一步对FocScp、FocChp和FocGhf12基因的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预测其功能,结果显示,FocScp基因的cDNA编码区全长948 bp,编码314个氨基酸残基,大小约33.27 kD,含有N-端信号肽,预测为胞外分泌蛋白;FocChp基因的cDNA编码区全长1302 bp,编码433个氨基酸残基,大小约49.17 kD,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预测为含有3个锌指结构域的转录因子;FocGf12基因的cDNA编码区全长1533 bp,编码480个氨基酸残基,大小约53.54 kD,该蛋白存在跨膜结构域,具有GPI修饰位点,亚细胞定位在胞外,预测为糖苷水解酶家族12蛋白。【结论】通过GWAS获得香蕉枯萎病菌3个致病相关基因FocScp、FocChp和FocGhf12,其编码蛋白分别为分泌蛋白、转录因子和结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菌 致病相关基因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玉米品质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鹏飞 王栋 +5 位作者 陈泽辉 郭向阳 吴迅 王安贵 涂亮 祝云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4,共10页
为了初步揭示玉米粗蛋白含量、淀粉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含量、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等性状的遗传规律,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将183份自交系为材料种植... 为了初步揭示玉米粗蛋白含量、淀粉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含量、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等性状的遗传规律,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将183份自交系为材料种植于贵阳,测定玉米粗蛋白含量、淀粉含量、NDF含量、ADF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利用Maize SNP 50芯片对供试材料进行基因分型,采用混合线性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分别鉴定出31、61、11、36、20和42个与粗蛋白、淀粉、NDF、ADF、可溶性糖及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P<0.001),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5.80%~11.40%、5.78%~11.38%、5.78%~7.85%、5.81%~10.37%、5.78%~7.35%和5.79%~11.33%。同时,发现SYN6712、PHM1190.3、SYN7541和PZE-104072386属于一因多效位点;其中,6号染色体上的SYN6712、PHM1190.3和SYN7541同时与淀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显著关联,4号染色体上的PZE-104072386同时与ADF、可溶性糖显著关联,经过等位变异鉴定发现T/T基因型是SYN6712和PHM1190.3的优异等位变异,并挖掘到了Zm00001d037272、Zm00001d037386、Zm00001d037532和Zm00001d051166等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品质性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优异等位变异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主胚根生长及主要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1
作者 杨键 梁文宪 +5 位作者 王春艳 周苏玫 胡乃月 谢松鑫 杨习文 贺德先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3-543,共11页
为解析小麦初生根系建成的遗传机制,本研究以黄淮麦区的198份小麦自然群体为材料,对在室内人工气候箱内水培21 d的小麦主胚根的一级分枝根数、分枝密度、长度、表面积、体积和平均直径6个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合660K基因芯片用Q+K混合线... 为解析小麦初生根系建成的遗传机制,本研究以黄淮麦区的198份小麦自然群体为材料,对在室内人工气候箱内水培21 d的小麦主胚根的一级分枝根数、分枝密度、长度、表面积、体积和平均直径6个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合660K基因芯片用Q+K混合线性模型对主胚根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对显著且稳定的关联位点进行功能注释和候选基因挖掘。结果表明,主胚根不同性状呈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变异系数为5.56%~22.10%。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36个显著关联位点,这些位点分布在除7B以外的染色体上,可解释5.10%~13.60%的表型变异,同时检测到13个显著的多效位点,挖掘到TraesCS4A01G023100、TraesCS1B01G294400、TraesCS4A01G006200等16个可能与主胚根生长相关的候选基因,这些基因可能通过调控DNA拓扑结构异构酶、泛素结合酶E2、磷酸肌醇磷酸酶家族蛋白等参与小麦主胚根系的建成。本研究结果为小麦根系调控网络构建,以及优化根系构型和发挥根系功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主胚根生长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660K SNP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茎秆断裂强度相关性状QTL的连锁和关联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凯 邓志英 +7 位作者 张莹 王芳芳 刘佟佟 李青芳 邵文 赵宾 田纪春 陈建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3-495,共13页
小麦茎秆断裂强度与倒伏特性关系密切,并对产量有很大影响。本研究旨在解析茎秆断裂强度的遗传机制,开发与该性状紧密连锁/关联的分子标记。利用山农01-35′藁城9411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含173个F8:9株系)和由205个品种(系)构成的自然群... 小麦茎秆断裂强度与倒伏特性关系密切,并对产量有很大影响。本研究旨在解析茎秆断裂强度的遗传机制,开发与该性状紧密连锁/关联的分子标记。利用山农01-35′藁城9411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含173个F8:9株系)和由205个品种(系)构成的自然群体,借助90 k小麦SNP基因芯片、DArT芯片及传统分子标记技术,在2个环境中对两群体的茎秆断裂强度相关性状进行连锁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利用已构建的高密度连锁图谱,在4B染色体的TDURUM_CONTIG63670_287–IACX557和EX_C101685–RAC875_C27536等区段上,检测到9个控制小麦茎秆断裂强度、株高、茎秆第2节间充实度、茎秆第2节壁厚相关性状的加性QTL,可解释表型变异9.40%~36.30%。同时,利用包含24 355个SNP位点的复合遗传图谱,在自然群体中检测到37个与茎秆断裂强度相关性状(P<0.0001)的标记,分别位于1A、1B、2B、2D、3A、3B、4A、4B、5A、5B、5D、6B、7A、7B和7D染色体,可解释表型变异7.76%~36.36%。在4B染色体上,以连锁分析检测到控制茎秆断裂强度的RAC875_C27536与关联分析检测到的Tdurum_contig4974_355标记,在复合遗传图谱上的距离为6.7 cM,说明该区段存在控制小麦茎秆断裂强度的重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QTL定位 连锁分析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茎秆断裂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高原肺水肿易感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应忠 王亚平 +2 位作者 马兰 杜洋 格日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91-1299,共9页
高原肺水肿(High-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是一种特发于高原低氧环境的肺水肿,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寻找与中国汉族高原肺水肿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及易感基因,文章利... 高原肺水肿(High-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是一种特发于高原低氧环境的肺水肿,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寻找与中国汉族高原肺水肿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及易感基因,文章利用Affymetrix SNP Array 6.0芯片,对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在青海省玉树地区执行援建任务时来自平原地区的40例HAPE患者和33例健康对照进行全基因组SNP分型,通过PLINK软件对芯片结果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筛选出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间有显著差异(P<10E-7)的SNP位点57个,通过对57个SNP位点附近74个基因进行GO与Pathway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与"前列腺素代谢"、"四烯酸代谢"、"氮代谢"显著相关(adjust P<0.05),以上代谢过程与HAPE病理生理机制相关。结果表明,高原肺水肿受遗传多态性影响,与多个基因以及位点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易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新梢中香叶醇樱草糖苷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让剑 杨军 +1 位作者 张力岚 高香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43-1859,共17页
香叶醇是茶树中含有的一种重要的挥发性单萜醇,在茶树与环境互作中起重要作用,也是茶叶中关键呈香成分之一,茶树新梢中的香叶醇主要以香叶醇樱草糖苷形式存在。发掘香叶醇樱草糖苷含量性状显著关联的SNP位点与候选基因,对香叶醇樱草糖... 香叶醇是茶树中含有的一种重要的挥发性单萜醇,在茶树与环境互作中起重要作用,也是茶叶中关键呈香成分之一,茶树新梢中的香叶醇主要以香叶醇樱草糖苷形式存在。发掘香叶醇樱草糖苷含量性状显著关联的SNP位点与候选基因,对香叶醇樱草糖苷含量的遗传调控机制研究与茶树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以169个茶树种质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对其新梢香叶醇樱草糖苷含量进行鉴定,基于SLAF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开发SNP标记,然后利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对茶树新梢香叶醇樱草糖苷含量性状进行GWAS分析,发掘该性状显著关联的SNP位点与候选基因,最后对极端含量材料间的候选基因编码区碱基差异及其上游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群体在3个环境下香叶醇樱草糖苷含量变异系数范围为77.6%~81.8%,广义遗传力为62.6%。香叶醇樱草糖苷含量性状在基因型、环境间均呈现显著差异,变异受遗传影响为主。3个环境下共检测到340个SNP与香叶醇樱草糖苷含量显著相关,其中2个环境下重复检测到65个SNP。基于参考基因组与连锁不平衡衰减距离,获得重复检测到的SNP两侧各100 kb范围内的基因共88个,包含信号蛋白、激酶、磷酸酶、离子转运蛋白、转录因子、热激蛋白、激素相关蛋白、抗性蛋白、萜类代谢酶、糖基转移酶、糖苷酶,从中初筛出10个与香叶醇樱草糖苷含量相关的候选基因。极端含量材料之间的候选基因编码区序列均存在SNP非同义突变,多数候选基因上游2 kb区域存在不同数量的与环境胁迫和激素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本研究为阐明茶新梢中香叶醇樱草糖苷含量的遗传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茶树新品种提供了标记与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香叶醇樱草糖苷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茶叶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房婉萍 雷小刚 +2 位作者 杨彬 王亚 马媛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40,共8页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GWAS)是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结合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调控复杂性状的基因变异,是研究复杂农艺性状和遗传变异最有力和最有效的研究方法,其核心是研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GWAS)是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结合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调控复杂性状的基因变异,是研究复杂农艺性状和遗传变异最有力和最有效的研究方法,其核心是研究遗传变异和目标性状之间的关联。GWAS研究检测到的关联位点一般很少,而且关联的位点仅能解释很少一部分性状变异。本文介绍了影响GWAS的主要因素,总结了GWAS在茶叶饮料消费、茶树重要农艺性状、茶叶品质和茶树群体结构研究中取得的一系列进展,提出了茶树GWAS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农艺性状 茶叶消费 品质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花花型(铃形/蔷薇形)基因型鉴定、分子标记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吉爽秋 王力荣 +7 位作者 李勇 朱更瑞 曹珂 方伟超 陈昌文 王新卫 张琦 吴金龙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2-431,共10页
【目的】进一步完善桃花型基因型分类,开发桃花型相关分子标记,为观赏桃花的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IGV可视化软件分析,以及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 【目的】进一步完善桃花型基因型分类,开发桃花型相关分子标记,为观赏桃花的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IGV可视化软件分析,以及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specific PCR,KASP)技术,在定位到的候选位点进行鉴定分析。【结果】GWAS定位分析在Pp08:14518604~14521291 bp存在一个ms179810转座子的缺失,x2验证结果表明,转座子的插入与缺失与花型性状无显著性关系。在转座子上游33980 bp处鉴定到一个单碱基核苷酸(SNP)变异,变异类型分为CC型、AC型、AA型3种,比对结果显示基因型为CC型、AC型,其表型为铃形,基因型为AA型,其表型为蔷薇形,在145份桃自然群体中鉴定准确率为98.62%。但是通过表型比对发现,基因型为CC时,铃形花冠直径为(1.54±0.46)cm,同时,基因型杂合的中蟠17号自交群体后代192株中基因型与表型准确率在98.44%。【结论】根据桃基因组中Pp08:14484624 bp处的变异类型以及桃花型的调查结果,首次将铃形花基因型细分为纯合铃形和杂合铃形,且开发了同时鉴定纯合铃形、杂合铃形及蔷薇形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型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IGV 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境下大豆子粒大小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莹莹 刘冀 +8 位作者 张翔超 林峰 史飞飞 王博 付雪 赵雪 韩英鹏 李文滨 滕卫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为探究多环境下大豆子粒大小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挖掘与子粒大小性状相关的SNP位点和候选基因,利用150份大豆种质资源在2019年和2020年6个环境条件下对大豆子粒粒长、粒宽、粒厚和百粒重性状进行表型测定,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为探究多环境下大豆子粒大小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挖掘与子粒大小性状相关的SNP位点和候选基因,利用150份大豆种质资源在2019年和2020年6个环境条件下对大豆子粒粒长、粒宽、粒厚和百粒重性状进行表型测定,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CMLM(压缩混合线性)模型下,在6个环境条件下检测到896个与子粒大小性状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分布于20条染色体。不同性状检测到72个重叠的SNP位点。检测到39个稳定遗传的SNP位点,贡献率为10.68%~24.93%。通过稳定性与重叠性分析,获得35个稳定表达的SNP位点,贡献率为10.92%~23.16%。在粒宽、粒厚及百粒重性状中同时检测到显著关联的SNP位点最多,位点rs16533609的贡献率最高(16.51%)。根据稳定表达的SNP筛选候选基因,推测Glyma.03G006600、Glyma.04G077100、Glyma.08G203600、Glyma.12G195400、Glyma.17G039800、Glyma.18G202100和Glyma.20G215700等7个基因对大豆子粒大小性状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候选基因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子粒大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关联分析和共表达网络分析挖掘甘蓝型油菜籽粒质量候选基因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元军 马娟娟 +12 位作者 史睿 李伟龙 王婷 彭琦 张维 陈锋 王晓东 高建芹 付三雄 张洁夫 孙程明 季彪俊 胡茂龙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3-930,共18页
甘蓝型油菜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籽粒质量是油菜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A-D Test模型对496份油菜的籽粒质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9个显著位点,联合解释34.1%的表型变异。整合A-D Test及前期混合线性模型和一般线性... 甘蓝型油菜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籽粒质量是油菜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A-D Test模型对496份油菜的籽粒质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9个显著位点,联合解释34.1%的表型变异。整合A-D Test及前期混合线性模型和一般线性模型结果后得到71个位点,联合解释50.1%的表型变异。在22个位点置信区间内找到ARF2、NPC6、TTG2和WRI1等已被报道的拟南芥中的籽粒质量基因的同源基因。同时,利用大粒品种中双11和中小粒品种中油821的籽粒和角果皮转录组数据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构建了13个共表达模块,其中紫色(purple)和洋红色(magenta)模块与籽粒质量表型显著相关。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2个模块在L-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硫双加氧酶活性、焦磷酸酶活性和RNA解旋酶活性等显著富集。2个模块中的枢纽基因BnaA06g00850D、BnaA01g00990D、BnaC06g10000D和BnaC02g44260D等的同源基因为ETHE1、DAR1、GLN1;1和SMG7等拟南芥籽粒质量已知基因。整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的分析结果,在42个显著位点的置信区间内找到90个属于purple和magenta模块的基因,其中BnaA01g06210D、BnaA07g14990D和BnaA07g03030D等拟南芥同源基因已被报道参与种子发育进程调控。本研究整合GWAS与WGCNA 2种分析方法,挖掘甘蓝型油菜的籽粒质量候选基因,为研究籽粒质量的调控机制、指导籽粒质量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籽粒质量 产量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共表达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和性别对身体质量指数遗传结构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斌 朱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1-430,共10页
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关联分析方法,检测了身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基因及其相互作用,分析了吸烟和性别对身体质量指数的影响.研究的基因型和表型数据取自慢性阻塞性肺病研究数据库.结果检测到与身体质量指数有关的20个基因以及2对上... 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关联分析方法,检测了身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基因及其相互作用,分析了吸烟和性别对身体质量指数的影响.研究的基因型和表型数据取自慢性阻塞性肺病研究数据库.结果检测到与身体质量指数有关的20个基因以及2对上位性基因,并发现了受吸烟影响及与性别有关的特定基因及其作用方式.检测到与吸烟无关的9个基因,对BMI有较大影响(遗传率为31.23%),并且影响肥胖、糖尿病等7种疾病.吸烟导致的5个基因都能增加BMI,但并不导致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了与身体质量指数相关的基因存在复杂的遗传网络.研究结果表明,吸烟等生活行为的个性化检测对肥胖等复杂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混合线性模型 条件分析 数量性状单岳苷酸多态性 身体质量指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德胜 张崇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3-470,共8页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一种研究经济性状候选基因的分析方法。近年来,随着家畜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大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被标识,GWAS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家畜...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一种研究经济性状候选基因的分析方法。近年来,随着家畜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大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被标识,GWAS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家畜重要性状的研究领域中,在动物遗传育种中,通过对家畜基因组进行GWAS分析研究,找到控制家畜主要经济性状的重要SNPs,从而挖掘重要经济性状的候选基因。作者详细综述了GWAS的分析方法及其在重要家畜育种中的研究进展。GWAS分析方法包括基因组控制法(genommic control)、分层分析法(stratification analysis)、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AC)和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法(mixed-linear-model association,MLMA),通路分析方法包括非核算法(基因功能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和分层贝叶斯优取(hierarchical Bayes prioritization,HBP))和核算法。依据不同的目标性状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提高GWAS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进一步利用GWAS分析各种性状的遗传基础提供合理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统计方法 通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