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4
1
作者 梁劬 高美须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近二十年来,核技术应用已经融入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实践的各个方面,在某些领域是唯一和不可替代的技术手段。该综述全面概述了目前全世界核技术在农业主要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及其主要成就。着重介绍了核技术在动物生产和健康、食品... 近二十年来,核技术应用已经融入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实践的各个方面,在某些领域是唯一和不可替代的技术手段。该综述全面概述了目前全世界核技术在农业主要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及其主要成就。着重介绍了核技术在动物生产和健康、食品安全及控制、植物诱变育种和遗传、水土管理及农业环境以及害虫防治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创新发展趋势。针对世界农业所面临的诸多全球性严峻挑战,作者探讨并展示了核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及其优先发展的战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技术 同位素 辐照 昆虫不育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害虫遗传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浩 高聪芬 吴顺凡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421,共18页
媒介昆虫可传播寄生虫和病毒,如疟原虫、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等,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农业害虫则每年造成农作物产量的重大损失,严重威胁着全球粮食安全。然而,目前基于化学防治等手段已不足以完全控制害虫... 媒介昆虫可传播寄生虫和病毒,如疟原虫、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等,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农业害虫则每年造成农作物产量的重大损失,严重威胁着全球粮食安全。然而,目前基于化学防治等手段已不足以完全控制害虫的发生与危害。同时,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抗性产生,造成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等。因此,生产上亟需开发新型害虫控制策略。近年来,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针对目标害虫种群及其特定靶标基因的遗传控制技术迅速发展。相比传统的有害生物防控手段如化学防治等,害虫遗传控制策略具有物种特异性、环境友好和防控高效等优势。本文主要综述了研究较为广泛的几种害虫遗传控制技术,包括昆虫不育技术(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SIT)、昆虫显性致死释放(release of insects carrying a dominant lethal, RIDL)技术以及基因驱动(gene drive, GD)技术等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案例。最后,我们对害虫遗传控制技术研究及其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做出了几点展望:(1)建立稳定高效的遗传操作体系;(2)鉴定生殖细胞或其他组织中高效的启动子,以提高基因编辑或基因转化的效率;(3)解析害虫性别决定通路和挖掘参与害虫生殖发育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虫 害虫遗传控制 基因编辑 昆虫不育技术 昆虫显性致死释放 基因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别操控的昆虫不育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彭威 欧阳湘琴 +4 位作者 文雯 赵语佳 刘星雨 杨芾 袁正鹏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62-1274,共13页
昆虫不育技术(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SIT)是一种通过释放经辐射不育的雄性至野外与野生雌性交配从而产生不能孵化后代的害虫防治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不断发展,基于性别操控的昆虫不育技术如精确... 昆虫不育技术(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SIT)是一种通过释放经辐射不育的雄性至野外与野生雌性交配从而产生不能孵化后代的害虫防治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不断发展,基于性别操控的昆虫不育技术如精确引导昆虫不育技术(precision-guided SIT, pgSIT)、昆虫不相容技术和昆虫不育技术相结合(incompatible insect technique and 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IIT-SIT)以及昆虫性比扭转(sex ratio distortion, SRD)已成功应用于多种农业害虫和媒介昆虫的防控。本文综述了pgSIT, IIT-SIT和SRD的研究现状,并对这些基于性别操控的昆虫不育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介绍了细菌和病毒介导的杀雄分子机制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潜力,以期为靶向昆虫性别的害虫不育防治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不育技术 昆虫不相容技术 精确引导昆虫不育技术 性比扭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昆虫辐射不育技术防治光肩星天牛的可行性(英文) 被引量:17
4
作者 路大光 康文 +5 位作者 李咏军 王恩东 刘晓辉 刘琼茹 张书勇 王华嵩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1-307,共7页
利用昆虫辐射不育技术防治光肩星天牛的适照时期为羽化后 7~ 1 0d ,适宜的辐照剂量为 70~ 90Gy,剂量率为 1 5Gy min。田间纱笼释放试验表明 ,释放比为 5∶1可压低野生虫口数量。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昆虫辐射 不育技术 辐照 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结合昆虫绝育技术控制白纹伊蚊种群 被引量:14
5
作者 郑小英 吴瑜 +2 位作者 张东京 洪晓月 奚志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7-391,共5页
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是全球范围最具有侵略性的入侵物种之一,是中国大陆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等病原体的主要传播媒介。传统的蚊媒控制方法对白纹伊蚊的控制效果不理想。我们通过显微胚胎注射建立了携带三型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 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是全球范围最具有侵略性的入侵物种之一,是中国大陆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等病原体的主要传播媒介。传统的蚊媒控制方法对白纹伊蚊的控制效果不理想。我们通过显微胚胎注射建立了携带三型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菌型(wAlbA、wAlbB和wPip)的白纹伊蚊HC蚊株,应用昆虫不相容技术结合昆虫绝育技术(IIT-SIT),在选定的2个试验现场进行持续释放大规模生产的HC雄蚊,以压制目标区域的白纹伊蚊种群。研究结果显示:在2个试验现场基本清除白纹伊蚊的种群,证明IIT-SIT是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蚊媒控制工具,应用于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蚊媒疾病的传播控制切实可行,给蚊虫防控提供崭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绝育技术 昆虫不相容技术 沃尔巴克氏体 白纹伊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小象甲的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黄立飞 黄实辉 +5 位作者 房伯平 陈景益 张雄坚 李育军 王章英 罗忠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7-79,共3页
甘薯小象甲作为世界性害虫,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是我国南方薯区危害面积最大、对甘薯品质和产量影响最大的害虫。就甘薯小象甲的分布、危害、形态特性和防控方法进行了回顾,并介绍了甘薯小象甲不育技术的研究情况,以期为今... 甘薯小象甲作为世界性害虫,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是我国南方薯区危害面积最大、对甘薯品质和产量影响最大的害虫。就甘薯小象甲的分布、危害、形态特性和防控方法进行了回顾,并介绍了甘薯小象甲不育技术的研究情况,以期为今后甘薯小象甲的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小象甲 研究进展 不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辐照不育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钟国华 陈永 +1 位作者 杨红霞 胡美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7,共6页
近年来国内外昆虫辐照不育技术的研究发展迅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实践中已成为某些害虫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昆虫辐照不育技术的剂量策略、昆虫辐照不育机理研究进展和辐照不育昆虫的质量控制,并探讨了昆虫辐照不育... 近年来国内外昆虫辐照不育技术的研究发展迅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实践中已成为某些害虫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昆虫辐照不育技术的剂量策略、昆虫辐照不育机理研究进展和辐照不育昆虫的质量控制,并探讨了昆虫辐照不育技术在实践应用中的限制因素及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辐照不育技术 辐照剂量策略 辐照不育机理 质量控制 限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辐照对光肩星天牛雄虫繁殖生物学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咏军 刘晓辉 +2 位作者 王恩东 路大光 罗术东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1-443,共3页
研究了γ射线辐照处理对野生和实验室饲养的光肩星天牛雄虫的繁殖生物学特征和田间纱笼释放交尾竞争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10Gy辐照处理的野生和实验室饲养的雄虫与野生雌虫交尾后所产卵的孵化率分别平均降低到3.4%和0;野生和试验室饲... 研究了γ射线辐照处理对野生和实验室饲养的光肩星天牛雄虫的繁殖生物学特征和田间纱笼释放交尾竞争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10Gy辐照处理的野生和实验室饲养的雄虫与野生雌虫交尾后所产卵的孵化率分别平均降低到3.4%和0;野生和试验室饲养雄虫适宜的辐照剂量率分别为1.75Gy/min和1.40Gy/min;在释放比为5∶1的田间纱笼实验条件下,能有效降低卵的孵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辐射不育 田间纱笼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大实蝇生物、生态学及辐照不育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桂芬 王福莲 +5 位作者 吕志创 黄聪 李咏军 郭建英 李传仁 万方浩 《生物安全学报》 2015年第2期171-176,共6页
柑橘大实蝇是柑橘类果树的一种重要害虫,近几年在我国柑橘种植区的危害呈上升趋势,给柑橘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概述了环境因素包括温度、光周期、营养状况(饥渴)以及水淹对柑橘大实蝇生物学特性和成虫行为的影响,柑橘大实蝇成虫和... 柑橘大实蝇是柑橘类果树的一种重要害虫,近几年在我国柑橘种植区的危害呈上升趋势,给柑橘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概述了环境因素包括温度、光周期、营养状况(饥渴)以及水淹对柑橘大实蝇生物学特性和成虫行为的影响,柑橘大实蝇成虫和幼虫人工饲养技术参数,柑橘大实蝇蛹滞育机制,辐照不育关键技术包括最佳辐照剂量和辐照时期,及其在湖北柑橘园柑橘大实蝇防控中的应用与示范情况等,并指出了尚需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大实蝇 辐照不育技术 人工饲料 滞育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青虫人工大量饲养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咏军 吴孔明 罗术东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78,共4页
通过对烟青虫生长发育性状的观察,确定最佳饲料配方和分层多格式的饲养法。结果表明,在添加Vc、番茄酱并调整玉米粉和大豆粉比例为2∶1时,烟青虫的蛹重、每雌虫产卵量和羽化率都有显著提高;分层多个饲养法比单管饲养法蛹重明显提高,养... 通过对烟青虫生长发育性状的观察,确定最佳饲料配方和分层多格式的饲养法。结果表明,在添加Vc、番茄酱并调整玉米粉和大豆粉比例为2∶1时,烟青虫的蛹重、每雌虫产卵量和羽化率都有显著提高;分层多个饲养法比单管饲养法蛹重明显提高,养虫效率提高3-5倍,养虫成本降低了4-6倍。本研究的结果为利用昆虫辐射不育技术防治烟青虫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辐射不育 人工大量饲养 烟青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昆虫不育技术防治害虫的进展及趋势 被引量:9
11
作者 夏大荣 扬荣新 +1 位作者 顾伟平 张严峻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A09期62-64,共3页
昆虫不育技术(Sterile insect technique,简称SIT),是一种通过辐射或杂交等手段使害虫丧失繁育能力而自行绝灭的防治害虫的新方法。它以防治效果好,专一性强,不污染环境与农副产品等突出优点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全世界约有三分... 昆虫不育技术(Sterile insect technique,简称SIT),是一种通过辐射或杂交等手段使害虫丧失繁育能力而自行绝灭的防治害虫的新方法。它以防治效果好,专一性强,不污染环境与农副产品等突出优点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国家已开展应用SIT防治害虫的研究,涉及的目标昆虫有双翅目,鳞翅目和鞘翅目等100多种,其中螺旋蝇Cochliomyia hominivora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辐射绝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蝇肠杆菌科共生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姚明燕 季清娥 陈家骅 《生物安全学报》 2017年第2期103-110,共8页
实蝇与体内微生物的共生关系是目前较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其中,肠杆菌科细菌是这些内共生微生物中的重要一类,广泛存在于实蝇肠道和生殖系统中。研究证明,共生肠杆菌科细菌在参与实蝇的碳氮循环、营养代谢、生殖免疫及生物防治等方面都... 实蝇与体内微生物的共生关系是目前较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其中,肠杆菌科细菌是这些内共生微生物中的重要一类,广泛存在于实蝇肠道和生殖系统中。研究证明,共生肠杆菌科细菌在参与实蝇的碳氮循环、营养代谢、生殖免疫及生物防治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已鉴定出部分实蝇内共生肠杆菌科细菌的类群,发现许多优势的益生肠杆菌种和代谢产物,它们能增强实蝇的健康,提高昆虫不育技术的应用高效性。本文对实蝇共生肠杆菌科细菌的种类、分布和作用,以及它们在不育昆虫技术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这不仅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宿主与共生菌群落间的互作关系,而且对人类开发新型实蝇防治饵剂以及将此类共生益生菌应用于实蝇不育技术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 实蝇 共生系统 功能 不育昆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害虫遗传不育技术中致死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玉生 蔡玉音 +4 位作者 武强 严盈 张桂芬 刘桂清 万方浩 《生物安全学报》 2015年第2期136-147,共12页
基于遗传修饰手段的昆虫不育技术(SIT)作为一类物种特异、环境友好、科学高效的新兴策略,在害虫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释放携带显性致死基因昆虫的技术(RIDL)是改进传统SIT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四环素调控系统、特异性启动子、... 基于遗传修饰手段的昆虫不育技术(SIT)作为一类物种特异、环境友好、科学高效的新兴策略,在害虫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释放携带显性致死基因昆虫的技术(RIDL)是改进传统SIT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四环素调控系统、特异性启动子、性别特异剪接系统和特异性致死基因等重要元件,其中根据不同昆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特异性致死基因对于构建遗传不育品系至关重要。这些致死基因或受到阻遏调控系统的控制、或特异的在雌虫中表达、亦或直接作用于X染色体,导致后代在特定发育阶段或特定性别中条件致死。本文综述了RHG家族(reapr、hid、grim、michelob_x)细胞凋亡基因、转录激活因子t TA及Nipp1Dm、归巢内切酶基因等在害虫遗传不育技术中的研究和应用,讨论了特定致死基因的效应机理和应用特点,并对其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由于不同效应基因的致死作用和调控机理尚未完全明晰,因此深入研究特异致死基因的凋亡机制和在不同物种中的兼容作用,将为害虫遗传防控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不育技术 致死基因 细胞凋亡基因 转录激活因子 归巢内切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核不育技术根治桑给巴尔采采蝇 被引量:3
14
作者 祝增荣 M.J.B Vreysen +6 位作者 V.A.Dyck 潘红杰 A.Parker P.Mkonyi A.Msangi K.G.Juma U.Feldamann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9-156,共8页
:1 994年开始应用昆虫不育技术根治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的温古贾岛采采蝇(GlossinaausteniNewstead)项目。该项目在坦桑大陆东北部建立了采采蝇人工大量繁殖、辐射不育设施 ,在温古贾岛上空用轻型飞机航空释放雄性不育采采蝇。在全岛设立多... :1 994年开始应用昆虫不育技术根治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的温古贾岛采采蝇(GlossinaausteniNewstead)项目。该项目在坦桑大陆东北部建立了采采蝇人工大量繁殖、辐射不育设施 ,在温古贾岛上空用轻型飞机航空释放雄性不育采采蝇。在全岛设立多达 70 0个粘虫板 ,监测野生和不育采采蝇种群 ,同时在 38个监测区用MHCT等技术监测采采蝇传播的家畜锥虫病。释放了约 80 0万只雄性不育采采蝇。南半岛不育 /野生的雄蝇比由 1 995年中期前的小于 2 0 / 1上升到大于 1 0 0 / 1 ,导致雌蝇诱导不育率快速上升。野生采采蝇密度于 1 996年初开始急速下降 ,最后 1只野生雄性和雌性采采蝇分别于 1 996年第 32、36周捕获。锥虫病发病率也降至 1 %以下 ,而且仅限于Trypanosomavivax。在最后 1只野生采采蝇捕获约 6代的时间后 ,于 1 997年 1 1月底停止航空释放雄性不育采采蝇 ,经独立专家组评估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不育技术 采采蝇 生物防治 人工繁殖 锥虫 媒介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小实蝇及其SIT防治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姣 肖铁光 周社文 《作物研究》 2007年第2期145-148,共4页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原产于东南亚,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综述了桔小实蝇各虫态发育特性及行为偏好特性,并对SIT防治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概括,为更好地防治桔小实蝇和应用SIT防治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桔小实蝇 发育特性 SIT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蠹蛾的综合防控和遗传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申建茹 武强 万方浩 《生物安全学报》 2015年第4期256-264,共9页
苹果蠹蛾是仁果类水果的重要检疫害虫,在世界各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其化学防治、化学生态调控、病毒等防治方法研究较多,但仍不能满足防控该害虫的需要,对新型防控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强。不育昆虫释放技术(SIT)是一种可控制甚... 苹果蠹蛾是仁果类水果的重要检疫害虫,在世界各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其化学防治、化学生态调控、病毒等防治方法研究较多,但仍不能满足防控该害虫的需要,对新型防控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强。不育昆虫释放技术(SIT)是一种可控制甚至根除靶标害虫的环境友好型防控技术,但传统SIT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较难区分性别与筛选雌雄虫、辐射不育昆虫的交配竞争力和适合度降低等问题,这些缺陷随着昆虫遗传修饰技术的发展将得以解决,并将在害虫防控进程中起到积极作用。本文综述了苹果蠹蛾主要防控技术研究现状,介绍了通过遗传修饰技术改善SIT的技术策略,并综合分析了我国开展苹果蠹蛾遗传修饰研究情况和将其应用在苹果蠹蛾防控体系中的可行性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蠹蛾 害虫综合治理 昆虫不育释放技术 遗传修饰昆虫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不育防治害虫的进展 被引量:30
17
作者 王华嵩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21-128,共8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昆虫辐射不育技术防治重要害虫的应用和研究取得的较大进展。
关键词 昆虫 辐射不育技术 质量控制 遗传区性 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不育技术在蚊媒疾病防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玉生 李建伟 +3 位作者 张桂芬 严盈 李昕玥 万方浩 《生物安全学报》 2015年第2期148-160,共13页
疟疾、登革热等重大传染性蚊媒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目前缺乏有效的药物和疫苗,防治埃及伊蚊、冈比亚按蚊等媒介昆虫是控制和消除这些疾病的有效手段。化学杀虫剂的大规模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疾病的传播,但其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 疟疾、登革热等重大传染性蚊媒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目前缺乏有效的药物和疫苗,防治埃及伊蚊、冈比亚按蚊等媒介昆虫是控制和消除这些疾病的有效手段。化学杀虫剂的大规模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疾病的传播,但其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为昆虫不育技术(SIT)的更新及害虫防治提供了新的策略,由此发展起来的以释放携带显性致死基因昆虫(RIDL)为代表的一系列遗传不育技术为蚊虫种群防控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选择。本文概述了遗传技术在蚊虫防控中的应用进展,包括蚊虫遗传防治的历史和策略,阐述了RIDL技术体系的原理,同时介绍了相关遗传控制品系和已经开展的田间释放研究,展示了遗传修饰不育技术在蚊媒疾病防治中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媒昆虫 遗传防治 昆虫不育技术 释放携带显性致死基因昆虫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控制技术在实蝇类害虫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武强 吕志创 +6 位作者 张桂芬 严盈 刘桂清 李建伟 王玉生 蔡玉音 万方浩 《生物安全学报》 2015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实蝇类害虫严重危害多种水果和蔬菜,是世界果蔬产业最重要的害虫类群之一,严重影响了发生地的果蔬生产和出口贸易活动。昆虫不育技术(SIT)是一种物种特异和环境友好型防治措施,在多种实蝇类害虫的防治、阻截和根除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 实蝇类害虫严重危害多种水果和蔬菜,是世界果蔬产业最重要的害虫类群之一,严重影响了发生地的果蔬生产和出口贸易活动。昆虫不育技术(SIT)是一种物种特异和环境友好型防治措施,在多种实蝇类害虫的防治、阻截和根除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昆虫的基因组进行遗传修饰,可对SIT进行改进,提高其防控效果并扩大应用的物种范围,近年来相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成为害虫遗传控制的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通过受四环素调控的tet-off基因表达系统来实现昆虫"不育"的基本原理和在果蝇及其他几种主要实蝇类害虫中建立的不同类型的遗传控制体系,以及类似体系在其他农业昆虫中的应用情况。简要介绍了在橘小实蝇遗传控制技术体系构建方面的工作进展,并对该技术的在害虫综合治理(IPM)尤其是实蝇类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控制 实蝇 昆虫不育技术 tet—off基因表达系统 致死品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害虫遗传防治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4
20
作者 严盈 万方浩 《生物安全学报》 2015年第2期81-93,74,共13页
作为防治或根除重大害虫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害虫遗传防治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综述了不育昆虫技术、雌性致死系统和昆虫显性致死技术等经典害虫遗传防治策略的发展历史、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近年来,许多新的... 作为防治或根除重大害虫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害虫遗传防治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综述了不育昆虫技术、雌性致死系统和昆虫显性致死技术等经典害虫遗传防治策略的发展历史、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近年来,许多新的分子生物手段被不断提出并整合到害虫遗传防治策略中,包括归巢核酸内切酶基因、锌指核酸酶、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因子核酸酶、CRISPR/Cas9系统、Medea元件、Killer-Rescue系统、Wolbachia-细胞质不亲和性系统等。基于这些新的工具手段,许多国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启动了下一代害虫遗传防治项目。而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需要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害虫遗传防治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从而实现本地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治理和外来入侵生物的有效狙击,确保我国未来的粮食和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昆虫技术 大规模饲养 染色体移位 遗传定性品系 转座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